高边坡病害类型、特征、发生机理
浅析高速公路高边坡病害原因及治理对策

浅析高速公路高边坡病害原因及治理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建设项目也在逐渐增多,其中山区等高速公路的建设因为路面宽、开挖量大使很多高边坡产生病害,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如何通过科学的设计,适当的调整,把高边坡的危害降到最低,是我国安全运营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边坡病害;高速公路;治理对策;原因引言:伴随着一体化经济的深入,交通行业的日渐发展。
高速公路数量也日渐增多,人们对高速公路的运行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自20世纪末,山区高速公路就已经开始投入建设,但是因为山区地况复杂、边坡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导致边坡病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车辆的运行安全,如何对地质地貌、气候温度和水文进行综合考量,在最大限度上减少高边坡的病害是我们现阶段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1.高速公路高边坡产生病害的原因(1)雨水对坡面和坡角进行冲刷。
坡面径流冲刷和高边坡的直接冲刷都是由雨水直接造成的,坡面在长期侵蚀和冲刷的负面作用下,会在坡面直接形成冲沟,随着降雨量的不断增大,冲沟的深度也会逐渐延伸,最后公路的边坡结构受到损坏,导致路面塌陷,直接影响着过往车辆的行车安全。
如果在河堤或河滩上修建高速公路,水流会损伤坡角,边坡结构会受到损坏,进而降低高速公路质量[1]。
(2)路基填料种类。
边坡施工质量会受到路基高程、路基压实度和路基填料种类的影响,如果这些因素没有控制好,病害问题就很容易出现。
一般情况下,土质缓和的地质边坡极容易遭到侵蚀和冲刷,其中包括亚黏性土边坡、黄土边坡和砂型土边坡等。
在水流的持续冲刷下,会形成冲沟。
如果没有及时的对坡角进行养护,坡角长期受到侵害,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路基强度[2]。
(3)人类活动促进了环境的恶化。
斜坡的人工开挖,边坡的自然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坡体的稳定性减弱,促进原本处于极限不稳定状态的坡体更加恶化,质量水平严重恶化,导致局部坡体严重变形,形成新的变形和塌滑体。
特别是长期风化的岩石和裂缝地表,长期渗入地表水,坡体裂缝进一步加深,导致坡体平衡性进一步下降。
高边坡病害实例的例析

高边坡病害实例的例析一、概述高边坡病害的防治,实质上是采用工程措施,保持或恢复边坡自身稳定的过程。
在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大量自然边坡被人为开挖改造,部分地质条件较差的路基高边坡可能会出现整体或局部失稳变形现象,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将会危及施工人员安全及造成路基构筑物被破坏,严重影响施工进度,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路基高边坡病害的防治对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及实现公路建设经济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路基高边坡病害2.1 高边坡定义所谓路基高边坡,一般指边坡高度大于20米的土质挖方边坡及边坡高度大于30米的岩质挖方边坡。
路基高边坡按地质情况,可分为土质及石质高边坡;土质边坡可分为普通土、黄土、膨胀土、软土、盐渍土边坡等;岩质边坡按照岩质强度,可分为硬质岩及软质岩高边坡等;岩质边坡按构造特点,可分为顺层岩质高边坡、逆层岩质高边坡、土夹石高边坡等。
2.2 造成高边坡病害的原因受主观与客观因素影响,高边坡病害种类繁多。
路基高边坡开挖后,大面积暴露在空气中,长期受自然因素的作用,常发生物理力学变化:土质边坡浸水后湿度增大,结构强度降低;岩性差的高边坡,在水温及湿度的变化条件下,加剧风化;高边坡表面在昼夜温差作用下形成胀缩循环,在湿度差异作用下形成干湿循环,从而导致坡体结构强度衰减和剥蚀;地表水冲刷,地下水侵入,使岩土表面及内部结构失稳,均是造成高边坡病害的客观原因。
另外,如:黄土、膨胀土、软土、盐渍土、岩溶、冻土、滑坡等特殊地质条件,也是造成高边坡病害的主要原因。
2.3 防治高边坡病害的措施随着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大规模的开展,高边坡病害的防治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治理工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利用外力抵消、平衡边坡不稳定应力;②放缓边坡坡率,达到或大于邊坡地质结构稳定角度,提高边坡自身稳定性;③降低边坡各级高度,分散边坡总体应力;④增加两级边坡之间平台宽度,使上方边坡坡脚处于下方边坡第二破裂角外侧,减小各级边坡之间影响,避免多米诺骨牌效应;⑤边坡上方坡顶减载,降低边坡上方应力,减小下滑力;⑥截排地表水,疏排地下水,尽量避免、减小水对边坡结构的破坏,以免造成水毁现象。
简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简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防护措施

简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简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防护措施发布时间:2022-04-28T16:13:11.162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5卷1期作者:魏松伟[导读] 通过分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病害,并且开展相关的防护措施,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相关问题。
魏松伟湖南高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摘要:在工程实践中,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由于公路路基不同的地理位置以及地质条件,导致在公路路基高边坡中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病害,同时也会破坏地理地质环境。
如果不能将这些问题更好的处理,就会加重病害,对交通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通过分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病害,并且开展相关的防护措施,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相关问题。
关键词:公路路基、高边坡、病害、防护措施前言:在公路防护中,路基防护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路基的稳定性以及强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路基防护中,重点内容就是高边坡防护工作。
在公路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填方、挖方等一些作业活动,就会导致出现大量的裸露边坡。
不仅会对公路的路况产生影响,同时也会破坏当地的一些地理环境以及自然植被。
如果边坡遭到破坏,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出现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的现象,问题十分严重。
因此,相关施工队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就要将高边坡的防护工作做好,才能有效的降低发生危险的概率。
一、公路路基高边坡中常见的病害随着我国现代正在不断发展的经济和技术,在维护和修建高速公路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充分提高公路的行车安全。
但是由于受到了地质条件以及自然因素等等一些方面的影响,对公路的安全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对公路路基高边坡中存在的危害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找到解决的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路基高边坡被破坏公路路基高边坡之所以会被破坏,是因为坡面以及坡脚被冲刷导致的损坏,这些基本都是由于雨雪引起的。
大量的降水会直接冲刷高边坡,或者是直接冲刷坡面直径以及地面,导致在坡面中路基高边坡形成径流。
简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

简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摘要】公路路基高边坡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重要结构之一,其病害对道路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对路基高边坡病害类型和成因的分析,探讨了常见的路基高边坡病害表现和防护措施。
防护措施包括加固处理、排水措施和植被覆盖等多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改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公路路基高边坡病害的特点,提高防护措施的实效性,为公路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基,高边坡,病害,防护措施,类型分析,成因分析,常见病害,应用,总结,展望,局限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公路路基高边坡是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公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随着公路交通的不断发展和扩张,路基高边坡病害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路基高边坡病害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甚至威胁行车安全。
针对公路路基高边坡病害的存在和频发现象,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其成因和解决方法,以达到及时发现、预防和修复的目的。
通过对路基高边坡病害的深入了解和防护措施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公路的安全性和服务水平,保障公路交通的顺畅和畅通。
对于公路路基高边坡病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只有深入了解病害类型和成因,才能有效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加以应用和推广,从而提高公路的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所在的文章范围内仍需要进一步探讨相关的内容。
1.2 研究目的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是公路工程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旨在对路基高边坡的病害进行简析,并探讨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提高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路基高边坡的病害类型,了解不同类型病害的特点及危害程度;2. 分析路基高边坡病害的成因,探讨导致病害产生的主要因素;3. 总结常见的路基高边坡病害现象,为防护措施提供参考;4. 研究并介绍针对路基高边坡病害的有效防护措施,探讨其应用效果和实用性。
简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

简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在公路的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病害的问题,针对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需要对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此来延长公路路基高边坡的使用寿命。
本文主要对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对病害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出现的病害问题,结合经济角度,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从而提升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稳定性。
标签:高速公路;路基高边坡;病害;防护措施0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公路基础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中。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在我国的大多数的城市,都在采取这个方针,并且在城市建设中优先建设基础公路设施。
對于建设完成的公路,要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
公路建设的主要有挖掘的路段多、路基面高等,但是路基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进而使得路基出现变形、路面断裂等病害。
所以需要相关的公路单位,需要对于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问题,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提升公路路基高边坡的质量,进而延长公路路基高边坡的使用寿命。
1 高速公路路基高边坡常见的病害及原因分析随着经济和技术的提升,我国对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维护,能够更好的发现病害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公路建设单位对病害问题的重视,对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来提升公路建设的施工安全性。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会使得高速公路路基高边坡经常性的出现病害,不仅仅降低了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还影响高速公路的安全行驶。
所以需要加强对高速公路路基高边坡常见的病害及原因分析,进而针对其出现的病害,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1.1 路基高边坡的破坏路基高边坡的破坏的形成是在雨季,降雨会对路基高边坡进行冲刷,将会造成路基高边坡的坡面和坡脚出现塌陷问题。
在初始的公路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的考虑自然因素带来的影响,所以并没有对其进行采取防护措施,这就使得每次降雨或降雪,都是直接对路基高边坡进行冲刷,使得坡面流水方向形成径流。
简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

简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摘要】公路路基高边坡是公路工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其存在着各种病害问题,给公路安全和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本文通过对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现状和防护重要性进行了引言,接着从常见病害类型、病害成因分析、预防措施、治理方法和监测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结合加强预防意识、定期维护检查和科学治理病害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结论。
加强对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治理,对于保障公路的安全和畅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对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进行深入研究和严密监测,是我们在建设和维护公路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关键词】公路路基、高边坡、病害、防护措施、常见病害类型、病害成因分析、预防措施、治理方法、监测手段、加强预防意识、定期维护检查、科学治理病害1. 引言1.1 病害现状公路路基高边坡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其承载着公路的车辆荷载和自然荷载,扮演着重要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随着公路交通的日益发展,路基高边坡也频繁出现各种病害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目前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塌方、滑坡、裂缝、坡面变形、表土流失等多种类型,其中塌方和滑坡是较为严重和常见的问题。
这些病害给公路使用和维护带来了诸多困难,不仅增加了公路维护的成本,还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和道路封闭。
病害现状表明,对于公路路基高边坡的防护工作亟需加强,只有充分认识到病害的存在和危害性,才能有效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治理。
加强对公路路基高边坡病害的了解和预防意识,成为当前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任务。
部分结束。
1.2 防护重要性公路路基高边坡是公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安全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公路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
由于路基高边坡长期受到自然环境和交通荷载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种病害问题。
对公路路基高边坡进行有效的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防护可以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保护公路设施和行车安全。
公路路基高边坡一旦发生病害,不仅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更会导致路基坍塌、边坡滑坡等严重后果,给道路使用者带来风险。
公路工程高边坡的病害和治理措施的研究

公路工程高边坡的病害和治理措施的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公路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遇到高边坡的问题。
如何切实保证边坡工程的质量,避免其对公路运营产生安全隐患,是当前公路工程领域重点研究的课题。
公路边坡工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破坏和病害,从而使得整个公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受到影响。
因此,本文结合公路边坡工程的病害类型及诱发因素,对其产生的原因及一些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公路工程;高边坡;病害;治理措施一公路工程高边坡病害类型及诱发因素1 病害类型(1)滑坡滑坡是指在重力和公路承载力的共同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岩体沿着一个或多个破裂滑动面向下做整体滑动行为。
产生滑坡的原因有重力作用,也有地下水和人为活动的影响。
一般滑坡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蠕动变形、滑动破坏、稳定。
按照滑坡的滑动速度,可以将其分为蠕动型滑坡、慢速滑坡、中速滑坡以及高速滑坡。
(2)风化剥落风化剥落是指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空气、水及生物在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导致剥落的过程。
对于公路工程后期运营养护期间的边坡而言,最为常见的病害类型就是风化剥落。
风化剥落病害程度受岩石质地的影响较大,如果岩石质地相对坚硬则剥落速度缓慢,反之则剥落迅速。
风化剥落病害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使得风化程度不断加深,导致边坡岩体遭到严重破坏,最终会影响公路的稳定性和行车安全。
(3)坍塌坍塌是指边坡在地下水或降雨的影响下,坡脚基础部分软化,承载能力下降,导致相应部分发生崩解和塌落的现象。
具有富水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在沿河沿海地区边坡工程中较为常见。
2 诱发因素影响公路工程高边坡稳定的因素主要为山体构造格局、岩性分布特点、地下水补给环境等。
诱发公路工程高边坡病害的主要因素为:重力因素、岩体外形改变因素、地震、水文条件、软弱破碎带风化、人为破坏因素等。
二公路工程高边坡病害治理原则与措施1 治理原则在对边坡工程的病害进行防治时,为了尽可能减少治理成本,要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边坡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其尚未发展和表现出来之前,对其进行治理,将事故扼杀在萌芽阶段。
高边坡地质灾害原因机理分析

高边坡地质灾害原因机理分析【摘要】很多工程项目所处地理位置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地形狭窄、地形起伏上气候主体差异明显,虽经改造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上边坡崩坍、落石等病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项目建成后的效益发挥。
因此有必要对该改造工程发生的高边坡病害进行处治。
本文结合淅川县高边坡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的工程实例,对常见的高边坡病害的原因及处治原则等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边坡地质灾害原因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工程建设项目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在国内,已发生了众多高边坡的破坏,严重危及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对边坡的正确认识,合理设计,适当的治理,把边坡失稳造成的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证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安全运营变得至关重要。
实例分析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豫、鄂、陕三省结合部。
县境东北两面与河南省邓州、内乡、西峡相接,西与陕西省商南相连,南与湖北省郧县、光化、均县毗邻。
县境地处秦岭支脉伏牛山南麓山区,总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低山区,中部为丘陵区,东南部为岗地及冲积平原区。
境内海拔高程120 ~ 1 086 m。
县境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为15.8℃,极端最高气温42.6℃,最低气温-13.2℃。
年平均降雨量797.8 mm,最大年降雨量1 423.7 mm,最小年降雨量391.1 mm,6 ~9月份降雨量占年均降雨量的59.8%。
降雨特征主要表现为西北多、东南少,山区多、丘陵和平原区少。
境内主要河流有丹江、鹳河、淇河、刁河,属长江流域汉水水系。
境内最大的地表水体为丹江水库,现水域面积365.6 km2,库容81亿m3。
淅川县为地震多发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淅川县属地震基本烈度V-VI度区。
县境内前人曾作过大量基础性地质工作。
地质灾害方面涉及本区的区域性调查研究主要包括河南省环境地质调查、秦岭造山带的地质灾害研究等,对境内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及成因进行了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影响路堑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
• 高边坡是将地质体的一部分改造为人为工程的 一部分,公路高边坡坡体多为较复杂的工程岩 体,其复杂性不仅表现在边坡岩体的成因、岩 性、构造以及各类构造裂面的空间组合与边坡 面的关系,而且受边坡施工开挖方式、堆弃渣、 排水等工程活动影响,处于不断风化、卸荷、 构造解体与复杂的工程活动中,稳定性影响因 素较为复杂。
1、 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别
• 1、地质灾害的定义
• 地质灾害是地质体在众多因素作用下变形、破坏、 运动而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危害和生命财产损失的地 质现象。
• 2、常见的地质灾害有:
• (1)深层地壳运动造成的地震、火山喷发、地裂缝等;
• (2)由斜坡块体运动形成的崩塌、滑坡、错落、倾倒、 坍塌和岩体深层蠕变等;
• 两龙高速公路部分变形照片
• 章坑岭隧道进口滑坡 • K49+700~+900滑坡变形 • K62~K64坡面坍塌
2、高边坡的含义及类型
1、高边坡的定义 • 就目前铁路及公路通行的认识,一般定义高边坡为 • 土质边坡≥20m,岩质边坡≥30m
2、高边坡的类型 (1)按边坡物质组成分 土质边坡、类土质边坡、岩质边坡、二元结构边坡 (2)岩质边坡按坡体结构分 顺层边坡、切层边坡、碎裂结构边坡、块状结构边坡 (3)按使用对象分 露天矿边坡、水电工程边坡、铁路公路边坡、城建边坡等
加固一级,再向下挖。 • 如对硬质岩石边坡,避免大爆破施工而使岩体进一步松弛,造成
失稳变形,从而增加投资及影响施工进度。 • 如对开挖的边坡,已确定防护加固措施,应及时施工,开挖后长
期不施工,造成坡体应力进一步松弛,地下水下渗,特别是在雨 季中极易产生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变形后会使工程规模成倍增加。 • 如高边坡加固采用锚固工程,工程质量与施工技术密切相关,对 锚固工程施工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应选择有经验、责 任心强的施工队伍,并加强施工质量监督与管理,才能确保边坡 稳定和结构安全。
• 近年来的公路建设,凡公路进入丘陵、山区,还没有发现那 一条公路沿线没有滑坡发生和不稳定高边坡失稳,仅规模大 小、类型、性质不同而已。
• 如山西运三高速公路穿越中条山北麓低山丘陵区,对公路工 程造成威胁的滑坡6处、不稳定高边坡17处;陕西铜黄高速 公路,沿线老滑坡和施工中诱发的工程滑坡20多处;重庆万 梁高速发生滑坡及边坡病害70余处;云南保龙高速公路全线 74公里,老滑坡多达47处,高于30m边坡127处;川藏公路 自2000年6月~2001年5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在西藏 境内波密县易贡藏布、八宿县的怒江和芒康县的海通沟发生 了三次特大型崩塌、滑坡,造成堵江“溃坝”的严重自然灾 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增大下滑力;滑带松弛、地表水下渗,减小抗滑力 增大下滑力;破坏滑带,减小抗滑力 增大地表水下渗和下滑力,减小抗滑力
3.2路堑边坡开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路堑边坡的开挖是对自然应力状态的重大改变, 是造成边坡失稳的直接原因,因此路堑边坡的 设计是否合理是决定路堑边坡稳定的关键,它 包括确定坡形、坡率、边坡高度和加固与防护 结构的类型等。故在一定的工程地质条件下, 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取决于设计的坡形坡率及加 固措施是否与地质条件相适应。
• (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软化岩(土)体,降低其强度,增大重度而增 大了下滑力,有时还产生静、动水压力,这些均不利于边坡的稳定。是否 存在地下水及其发育程度是评价边坡稳定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岩性较弱 的泥岩、砂岩地层中或全风化地层中,一旦地下水较为丰富,开挖后变形 的概率较高。
作用于高边坡的不利因素是高边坡变形的触发因素使高边坡不稳定的影响因素
5、路堑边坡变形类型
• 关于路堑高边坡的变形破坏类型,徐邦栋教授 在《深路堑高边坡设计及病害治理》一文中, 根据变形及破坏涉及的地形地貌范围,将人工 高边坡变形破坏划分为四种类型,即山体病害, 坡体病害,斜坡病害和坡面病害四类。
• 根据公路高边坡的特点和防治要求,目前公路 界常对高边坡的破坏类型分为三类。
• 岩石边坡,即边坡主体由岩石组成,上部残坡 层和全风化层较薄,边坡由强~微风化岩体构 成边坡主体,其风化破碎程度呈正常接触或渐 变,岩质边坡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不利结构面 控制。
• 按结构面与临空面的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 • (1)顺倾层状岩质边坡 • (2)反倾层状结构边坡 • (3)碎裂状结构边坡
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K108滑坡
整治过程中
整治后
• 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K152滑
• 深圳高速公路K101西滑坡
• 同三高速公路福建八尺门互通3#滑坡全貌
• 徽杭高速公路竹岭隧道西洞口左侧滑坡
• 徽杭高速公路ZK62左侧高边坡千枚 岩顺节理面大型楔形体失稳
• YK76开挖高边坡诱发大型滑坡
• 浙江省特别是丽水地区也是一个多山的地区, 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在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质条 件下修建高速公路,如对边坡病害重视程度不 够而对其防治不当或不力,轻者会影响整条路 线正常建设,延误工期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重者在建设和运营期间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因此,金丽温公司着眼 于地质灾害的判断和预防工作,对高速公路高 边坡地质灾害防患于未然是十分必要的。
4.2、类土质边坡
• 类土质边坡主要为坡残积层、全风 化层,及断层破碎带等构成边坡主 体。类土质边坡的稳定性既受岩土 强度控制,又受软弱结构面(层面、 节理面、片理面、断层面等)控制, 变形类型有坍塌、坍滑、圆弧形滑 动及折线形滑面滑动等。
• 保龙高速公路14标、九标类土质边坡变形
4.3、岩质边坡
保龙高速9标户冲河2#隧道出口错滑体
保龙高速9标105m高边坡
• ( (3)碎裂状结构边坡
• 由破碎岩体构成的边坡,由于岩体破碎,加之边坡开 挖后坡脚应力集中和地下水作用,可因坡脚先变形而 引起边坡坍塌或滑坡。
保龙高速1标碎裂结构边坡V型槽坍滑
保龙高速9标碎裂结构边坡槽坍滑
4.4、二元结构边坡
• 该类边坡上部为较 厚的残坡积层和全、 强风化层,下部为 弱或微风化的岩体, 该类型边坡上部产 生土质、类土质边 坡变形类型,下部 产生岩石边坡变形 类型,且该类边坡 多沿不同岩性的接 触或风化界面发生 变形。
• 概括而言,影响高边坡稳定的因素主要为以下 四个方面。
3.1、工程地质特征是决定边坡稳定与不稳定的内因
•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地层岩性:岩性决定岩石的强度,抗风化能力,岩体结构及所能保持 的稳定边坡高度及坡度。
• (2)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决定岩层的产状,节理裂隙的性质及发育程度, 断层破碎带的性质等,这些因素又决定了路堑边坡的岩体结构和破碎程度。 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缓倾角倾向线路的结构面、构造面特别是层面的 控制。
高边坡病害类型、特征、 发生机理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 西安斯莱德滑坡防治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主要内容
1、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别 2、高边坡问题的提出 3、高边坡的含义及类型 4、影响路堑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 5、高边坡的坡体结构类型 6、路堑边坡变形类型 7、常见地段高边坡的一般破坏模式 8、路堑高边坡的设计 9、几点认识和体会
• (3)边坡岩体的风化程度:岩体风化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使岩石物质成 份发生变化,导致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改变,直接影响岩体的强度及其水 稳性,进而影响路堑边坡的稳定。如残积层及全风化岩体构成的高边坡的 稳定性,起控制作用的是土状岩体的强度能否支撑设计的坡率、坡高;强 风化碎裂结构岩体,由岩体强度、破碎程度及结构、构造面的组合及其与 临空面的关系等共同控制边坡的稳定性;硬质岩石边坡,主要由结构、构 造面组合及其与临空面的关系控制边坡的稳定性。
4.1土质边坡
堆积土层(如崩积、坡积、冲积、洪积等)及残积土层 构成土质边坡。土质边坡岩体结构面对边坡稳定已不 起控制作用,控制稳定的是岩土的强度和含水状态, 其破坏主要是坍塌、坍滑与近圆弧滑面的滑动破坏及 坡面变形,以及沿沉积界面的滑动变形破坏。
由灌溉引起的黑方台缘黄土滑坡
保龙高速六标膨胀土边坡
3.4其它因素的影响
• 除上述因素以外的其它一些因素也会使 边坡由稳定向不稳定转化,如破坏植被 或边坡防护排水措施不到位,生产、生 活用水管理、边坡上部加载等,均对边 坡的稳定有一定的影响。
4、高边坡的坡体结构类型
• 坡体结构是构成坡体的不同岩层及其中的各种 的结构面(层面、片理面、断层面、节理面、 接触面、不整合面等)的产状、分布及其与边 坡临空面之间的关系。它控制着边坡变形的类 型和性质。一般分为土质边坡、类土质边坡、 岩石边坡、二元结构边坡四类,对岩石边坡, 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近水平层状结构、顺倾层状 结构、反倾层状结构、碎裂状结构和块状结构。
• (3)由地表水作用形成的泥石流、碎屑流、水土流失、 洪水、河流水毁、冲刷等;
• (4)由地下水作用引起的岩溶塌陷、地面沉降、湿陷、 涌水突泥等
• (5)由表生地质作用引起的沙漠化、盐渍化、风化剥 落、膨胀、收缩等等。
2、 高边坡问题的提出
•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自然地理、工程地质环境十分复杂, 高等级公路是一项大型带状工程,穿越多种工程地质单元, 甚至不同的气候区。由于高等级公路技术标准高、路基宽度 大,对山体的破坏严重,将加剧各种自然和人为地质灾害的 发生。
• 云南保龙高速一合同段高边坡变形照片
• 重庆万梁高速梁家膀滑坡 • 后部拉裂谷宽8~10m
• 宝天铁路105#隧道病害东部错落体全貌
• 宝兰二线伯阳隧道进口滑坡群
• 川藏公路102滑坡
• 在东部沿海和中部省市,凡高速公路穿越丘陵山区, 同样滑坡、高边坡失稳等地质灾害均较严重,如京珠 高速公路广东省粤北段,路线穿越大瑶山脉西麓山区, 110公里路段,滑坡、高边坡病害工程造价增加投资 约10亿元;福建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滑坡高边坡等 地质灾害也较严重,漳诏高速公路全长140km,路堑 高边坡30多处,不稳定高边坡14处;福州~宁德高速 公路,全长约152km,路堑高边坡296处,其中稳定 性较差的和不稳定高边坡48处,京福高速公路福建境 内三明市~福州段长约216km,路堑高边坡大于40m 的192处,稳定性较差和不稳定高边坡101处。安徽省 徽~杭高速公路,黄山市~昱岭关段长约82km,高 度大于30m的路堑高边坡约71处,总长约7744m, 滑坡10多处,严重的制约着工程施工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