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吸收因素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细胞自身对周围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不依赖外来神经、体液因素。
静息电位:可兴奋组织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恒定电位差。
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细胞膜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的、可逆的,并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
脊休克:脊髓被横断后断面以下节段暂时地丧失反射活动能力,骨骼肌以及内脏反射活动受到全抑制或是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
房室延搁:兴奋在房室交界处的缓慢传播而至耗时较长的现象。
期前收缩:在正常窦性节律的有效不应期之后及下次节律性兴奋传来之前,受到其他刺激而产生的额外收缩。
代偿间歇:正常窦性节律的兴奋正好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因而不能引起心肌收缩,只有到下一个兴奋才开始收缩,其间的较长的心脏舒张期叫代偿间歇。
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加血凝的物质外呼吸:包括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肺通气)和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换气)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是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状态包括清晨空腹、平卧放松、情绪休闲、室温恒定。
而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则称为基础代谢率。
内源性凝血途径:完全依赖血浆内的凝血因子激活因子X,进而引发血凝过程。
外源性凝血途径:血管破损后,引起损伤组织释放因子Ⅲ,从而激活因子X,引发血凝过程。
排泄:是指人和动物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而又不被机体利用的一些代谢终产物、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进入体内的异物(毒物、药物)等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相关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滤过:指血液流过肾小球时,血浆中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绝大部分内脏器官既接受交感神经、又接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形成双重神经支配。
双重神经支配内脏器官是自主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重要特征。
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使内脏的活动保持协调,对于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1.紧张性作用:安静状态下,自主神经纤维常有低频的传出冲动传到效应器,起着轻微的经常刺激作用,称紧张性效应。
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消除率(clearance,C):两肾在一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的某物质完全清除(排出),这个被完全清除了该物质的血浆毫升数,成为该物质的清除率。
视野:用单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中心静脉压:指右心房和胸腔内的大静脉的血压,约4-12cmH2O。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散在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生物传递的化学媒介。
球-管平衡:不论肾小球过滤过率或增或减,近端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是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这种现象被称为球-管平衡。
管-球反馈:由小管液流量变化而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的现象被称为管-球反馈。
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如果细胞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其膜电位会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这种电位的波动被称为动作电位。
阈值(threshold):能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的阈值。
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lysis):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简称纤溶。
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指动脉血管内血液对管壁的压强。
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萎缩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吸气兴奋的反射。
又称黑-伯反射。
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萎缩反射两种表现方式。
肾小球滤过率(GFR):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正常成人的安静时约为(125ml/min)兴奋性: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脊休克:指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特异性投射系统: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称为~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称为~ 阈电位:能引起细胞膜中的通道突然大量开放并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生理学(physiology):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研究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直接生存的体内环境。
稳态(homeostasis):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体液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
神经调节(neuroregulation):是通过反射调节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经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神经—体液调节(neurohumoral regulation):人体内多数内分泌现货内分泌细胞接受神经的支配,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为神经调节的传出部分,这种调节方式成为~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的反应。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是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原来活动相反方向改变。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是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原来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前馈(feed-forward):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达到前已受到纠正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错误,这种控制形式称为前馈。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非脂溶性物质借助细胞膜蛋白(通道、载体)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经行转运的方式,不消耗能量。
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sport)是指利用离子泵分解ATP产生的能量将离子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转运的过程。
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是指驱动力不是直接来源于ATP的分解,而是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而进行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方式。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机体的功能活动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属于实验科学的范畴。
新陈代谢:机体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破坏和清除已衰老的结构,重新构筑新结构的吐故纳新的生物过程。
适应性: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功能特征。
自身调节:指细胞和组织器官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一种调节方式,它是由于细胞和组织器官自身特性而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跨细胞膜转运的过程。
易化扩散: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小分子亲水性物质经载体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的;经通道的易化扩散:各种带电离子经通道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
)主动转运:某些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细胞代谢提供能量而实现逆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转运的过程;继发性主动转运:利用原发性主动转运建立的离子浓度差,在离子顺浓度差扩散的同时将其他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这种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入胞:细胞外大分子或团块状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
出胞:细胞内大分子物质或物质颗粒被排出细胞的过程。
静息电位:静息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指细胞受到一个有效刺激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迅速、可逆、可向远距离传播的电位波动。
阈电位:这个能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的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等长收缩:是在阻力负荷较大,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不足以克服后负荷所产生的一种收缩形式。
(表现为只有张力的增加而长度保持不变。
)等张收缩:是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或大于后负荷时出现的肌肉收缩形式。
(表现为肌肉开始发生缩短时,张力保持不变。
)强直收缩:当骨骼肌受到叫高频率的连续刺激时,一个刺激引起的收缩还未结束,下一个刺激就已经到来,这就使新的收缩和上次尚未结束的收缩发生总和,这种单收缩的复合称为强直收缩。
生理学简答题汇总
生理学生理简答1.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相互关系怎么样?答:(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
在人体机能活动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神经调节比较迅速、精确、短暂。
(2)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自身调节的幅度和范围都较小。
相互关系: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相互配合,可使生理功能活动更趋完善。
2.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怎样维持的?这种稳态有何意义?答:内环境指细胞外液。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
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
稳态的维持需要全身各系统何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
意义:①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理化条件,因而细胞的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进行;②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终产物。
3.简述钠泵的本质、作用和生理意义?答:本质:钠泵每分解一分子ATP可将3个Na+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k+移入胞内。
作用:将细胞内多余的Na+移出膜外和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形成和维持膜内高K+和膜外高Na+的不平衡离子分布。
生理意义:①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为胞质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②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③建立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④由钠泵活动的跨膜离子浓度梯度也是细胞发生电活动的前提条件;⑤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直接影响膜电位,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
4.物质通过哪些形式进出细胞?举例说明。
答:(1)单纯扩散:O2、CO2、N2、水、乙醇、尿素、甘油等;(2)易化扩散:①经载体易化扩散: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②经通道易化扩散:如溶液中的Na+、K+、Ca2+、Cl-等带电离子。
(3)主动转运:①原发性主动转运:如Na+-K+泵、钙泵;②继发性主动转运:如Na+-Ca2+交换。
生理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生理学名词解释1稳态:指机体细胞所处环境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 自身调节: 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并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称为自身调节。
3兴奋性:使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4动作电位:当可兴奋的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短暂可逆的、扩步性的电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5阈电位:引起组织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它是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重要指标。
6阈强度:引起组织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所欲的最小刺激强度,它是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重要指标。
7终板电位:接头前膜释放的ach与终板膜上ach受体阳离子通道结合,是Na+和K+跨膜流动。
由于Na+内流大于K+外流,使终板膜发生去极化,此去极化的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
8兴奋-收缩耦联:将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过程联系在一起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9单纯扩散:小分子脂溶性物质以简单的物理扩散方式,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净移动的现象,称为单纯扩散。
10继发性主动转运:钠泵活动形成的势能储备,可以用于其他物质的逆浓度差跨膜转运,这种依赖于Na+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间接利用了A TP能量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11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的百分比。
12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对低渗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简称脆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越大,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小。
13生理性止血: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自行停止的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14血型: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但通常所说的血型仅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15期前收缩:心室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人工或窦房结以外的病理性异常刺激,心室可以接受这一额外刺激产生一次期前兴奋引起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也称额外收缩。
(整理)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
生理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正反馈调节E、负反馈调节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A、钾平衡电位B、钠平衡电位C、钠平衡电位和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之和D、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差E、超射值3、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小B、作用广泛而持久性差C、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D、反应速度慢E、调节的敏感4、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称为:A、去极化B、复极化C、超极化D、反极化E、低极化5、人体内O2、CO2、和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作用E、出胞作用6、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Na+和k+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钠—钾泵的作用E、膜上ATP的作用7、动作电位的特点之一是A、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B、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再增加刺激强度能使动作电位幅度增大C、动作电位一经产生,便可沿细胞膜作电紧张性扩布D、动作电位的大小随着传导距离增加而变小E、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8、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A、Na+通道关闭B、Ca2+通道开放C、k+通道开放D、Cl—通道开放E、Cl—通道关闭9、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A.与血浆容积之比B.与血管容积之比C.与白细胞容积之比D.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E.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10、用溶血标本测定血清中的离子浓度A、血Cl—偏高B、血Ca2+偏高C、血k+偏高D、血Na+偏高E、各种离子变化不大11、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时,将发生A、溶血B、血栓形成C、叠连加速D、脆性增加E、凝集12、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A、激活因子XIIB、分解纤维蛋白原C、加速因子VII复合物的形成D、加速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E、使因子VIII的作用加强13、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理是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B、增强抗凝血酶III与凝血酶的亲和力C、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D、抑制因子X的激活E、去除Ca2+14、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些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A. Na+内流,Cl-外流B. Na+内流,K+外流C. Na+内流,Cl-内流D. Ca2+内流,K+外流E. K+内流,Ca2+外流15、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A、静息电位仅为—70mVB、阈电位为—40mVC、0期去极速度快D 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平台期E、4期电位去极速率快16、衡量心肌自律性高低的指标是A、动作电位幅值B、动作电位水平C、最大复极电位水平D、阈电位水平E、4期膜电位去极速率17、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延续到A、收缩期开始B、收缩期中间C、舒张期开始D、舒张期结束E、舒张期结束以后18、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A、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B、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加速静脉回流C、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D、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E、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19、心肌的等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A、心肌初长度B、肌小节的初长度C、横桥联结的数目D、心脏收缩能力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20、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其原因是A. 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B. 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C.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D.心肌有自律性,会自动节律收缩E.心肌呈“全或无”收缩21、阻力血管主要是指A、大动脉B、小动脉及微动脉C、毛细血管D、小静脉E、大静脉22、主动脉在维持舒张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由于主动脉A、口径大B、管壁厚C、管壁有可扩张性和弹性D、血流速度快E、对血流的摩擦阻力小23、静脉系统成为外周的血液贮存库,主要是由于A. 静脉管壁有可扩张性B. 静脉管壁平滑肌少C. 许多静脉位于皮下组织中D. 静脉系统的容积大E. 静脉血液的氧饱和度低24、下肢肌肉运动时节律性地压迫下肢静脉A、可驱使静脉内的血液向心脏和毛细血管两个方向流动B、是人在立位时下肢静脉血回流的唯一动力C、可减少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压力差D、可增加下肢组织液的生成E、加速了静脉回流,减少组织液的生成25、生理情况下,对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发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 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浆晶体渗透压B. 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静水压C. 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D. 血浆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E.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26、肺的弹性回缩力见于A、吸气初B、呼气初C、呼气末D、吸气末E、以上都存在27、呼吸频率从12次/min增到24次/min,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则A、肺通气量增加B、肺泡通气量增加C、肺泡通气量不变D、肺通气量减少E、肺泡通气量减少28、以下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B、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稳定肺泡容积D、降低肺的顺应性E、防止毛细血管内液滤入肺泡29、肺通气的动力来自A、肺的舒缩运动B、肺的弹性回缩C、呼吸肌的舒缩D、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E、肺内压和胸内压之差30、内呼吸是指A、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气体交换B、组织细胞和毛细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D、线粒体膜内外的气体交换E、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31、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增多时,可使A、肺泡表面张力增大B、肺泡缩小C、肺顺应性增大D、肺回缩力增大E、肺通气的非弹性阻力增大32、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气体的溶解度B、气体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C、气体分子量的大小D、肺泡膜的通透性E、气体的分压差33、呼吸基本节律产生于A、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B、延髓呼吸神经元C、脑桥呼吸中枢D、下丘脑E、在脑皮质34、血液二氧化碳张力升高对呼吸的刺激主要是通过A、直接刺激中枢的呼吸神经元B、刺激中枢化学敏感区C、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D、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E、刺激心肺感受器35、肠胃反射可A、促进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B、抑制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C、促进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D、抑制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E、根据个体情况而影响胃酸分泌和胃的排空36、三种主要食物在胃中排空的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是A、糖类,蛋白质,脂肪B、蛋白质,脂肪,糖类C、脂肪,糖类,蛋白质D、蛋白质,糖类,脂肪E、糖类,脂肪,蛋白质37、关于胃酸的生理作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供给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B、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易于分解C、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D、可促进维生素B 的吸收E、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肠液、胆汁的分泌38、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胰液分泌的特点是A、水分少,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丰富B、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少,酶的含量丰富C、水分多,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也丰富D、水分少,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也少E、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多,酶的含量少39、引起胆囊收缩的一个重要体液因素是A、胃泌素B、促胰液素C、促胰酶素D、胆盐E、盐酸40、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胆盐、胆固醇、卵磷脂都可乳化脂肪B、胆汁酸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C、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D、胆汁的消化酶可促进脂肪的消化E、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41、在体温调节中起调定点作用的可能是A. PO/AH区的温度敏感神经元B. 延髓的温度敏感神经元C. 网状结构的冷敏神经元D. 弓状核的冷敏神经元E. 脊髓温度敏感神经元42、氨基酸通过主动转运全部被重吸收,其部位是A、近球小管B、髓袢降支细段C、髓袢升支粗段D、远曲小管E、集合管43、肾外髓部的渗透压梯度,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的重吸收构成的?A、肌酸B、氯化钾C、尿素D、肌酐E、氯化钠44、肾小球滤过率是指A、每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B、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C、每分钟一侧肾脏的血浆流量D、每分钟两侧肾脏所生成的尿量E、每分钟两侧肾脏的血浆流量45、滤过分数是指A、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B、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C、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D、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E、肾血流量/心输出量46、正常人摄取K+多,由肾脏排出也多,其主要原因是A、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K+增多B、近球小管重吸收K+减少C、髓袢重吸收K+减少D、醛固酮分泌减少E、肾小球滤过率增加47、关于肾小管分泌NH3,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NH3是通过主动转运而进入小管液B、NH3与小管液中的H+结合,生成NH4+C、NH4+与小管液中强酸盐(如NaCl)中的Cl—结合,生成酸性铵盐(NH4Cl),起到排酸作用D、强酸盐中Na+与H+交换,后与HCO3—一起转运回血,起到保碱作用E、NH3分泌对维持酸碱平衡起重要作用48、关于肾小管分泌K+,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 原尿中的K+ 在近球小管被重吸收,而终尿中的K+ 则是远曲小管与集合管分泌的B. K+ 的分泌是通过Na+ -K+ 交换形式实现的C. Na+ -K+ 交换与Na+ -H+ 交换两者存在着竞争性抑制D. 碱中毒时Na+-H+ 交换降低, Na+-K+ 交换增强E. 碱中毒时往往出现高钾血症49、肾素分泌增加时,可引起下列那一项增高?A. 血钾浓度B. 细胞外液量C. 红细胞比容D. 血浆胶体渗透压E. 血中氢浓度50、在近球小管中滤出的HCO3—被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A. H2CO3B. H+C. CO2D. HCO3—E. OH—51、听骨链传导声波的作用是使振动A、幅度减小,压强增大B、幅度增大,压强增大C、幅度减小,压强减小D、幅度增大,压强减小E、幅度不变,压强增大52、椭圆囊与球囊的囊斑的适宜刺激是A、正角加速运动B、负角加速运动C、角匀速运动D、头部和躯干各方向直线正负加速度运动E、各方面的直线匀速运动53、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B、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D、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E、突触后神经元超极化5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提高了通透性?A、Na+、Cl-、K+,尤其是对K+B、Ca2+、K+、Cl-,尤其是对Ca2+C、Na+、K+,尤其是对Na+D、Cl-、 K+,尤其是对Cl-E、Ca2+、K+、Na+,尤其是对Ca2+55、肌牵张反射使A、受牵拉的肌肉发生收缩B、同一关节的协同肌发生抑制C、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发生兴奋D、其他关节的肌肉也同时发生收缩E、伸肌和屈肌都收缩56、运动神经元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是A、树突B、胞体C、轴突D、轴突始段E、轴突末梢57、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A、兴奋和抑制B、感受和处理信息C、记忆与思维D、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E、正反馈与负反馈58、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将出现A、肢体痉挛性麻痹B、脊髓休克C、去皮质僵直D、去大脑僵直E、腱反射加强59、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性化学传递的下述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单向传递B、中枢延搁C、总和D、兴奋节律不变E、易受内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60、舞蹈病主要是因下列哪条通路受累引起的?A、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易化通路B、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抑制通路C、黑质—纹状体胆碱能易化通路D、黑质—纹状体胆碱能抑制通路E、纹状体内胆碱能和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病变61、震颤麻痹的主要症状有A、感觉迟钝B、肌张力降低C、意向性震颤D、运动共济失调62、下列哪项是人类新小脑受损时所特有的症状?A、肌张力降低B、偏瘫C、静止性震颤D、意向性震颤E、位置性眼震颤63、人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A、下丘脑B、中脑网状结构C、脑桥D、延髓网状结构E、脊髓灰质64、下列物质中,属于中枢抑制性递质的是A、γ—氨基丁酸、甘氨酸B、谷氨酸、门冬氨酸C、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D、多巴胺、酪氨酸E、乙酰胆碱65、血中激素浓度极低,但生理作用却非常明显,这是因为A、激素的半衰期非常长B、激素分泌的持续时间长C、激素随血液分布全身D、细胞内存在高效能的生物放大系统E、激素的特异性很高66、下述激素中哪一种不是腺垂体分泌的?A、生长素B、催产素C、黄体生长素D、促卵泡激素E、催乳素67、生长素对代谢的作用是A、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氧化B、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葡萄糖氧化C、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氧化D、抑制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氧化E、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葡萄糖氧化68、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发病原因是A、由于促甲状腺素分泌过少B、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过多C、食物中缺少钙和蛋白质D、食物中缺少酪氨酸E、食物中缺少碘69、成年人生长激素过多将导致A、毒性腺瘤B、单纯性甲状腺肿C、粘液水肿D、肢端肥大症E、巨人症一、多选题1、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特点是A、与电线导电相同B、双向传导C、非全或无式传导D、安全传导E、不衰减传导2、和骨骼肌相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是A、动作电位时程过长B、存在明显的平台期C、参与活动的离子的种类多D、有效不应期长E、分为0、1、2、3、4期3、吸气时A、气道阻力减小B、胸内负压值加大C、静脉回流减少D、肺血容量减少E、肺回缩力减小4、刺激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主要有A、乙酰胆碱B、促胃液素C、组胺D、生长抑素E、前列腺素5、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的原因有A、心跳加快增强B、前负荷增加C、回心血量增加D、后负荷增加E、心肌收缩能力增强6、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是通过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B、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C、加强肺牵张反射D、刺激延髓化学敏感区E、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窦7、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A、每搏输出量B、心率C、外周阻力D、大动脉管壁弹性E、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8、呼吸系统弹性阻力是指A. 膈肌的弹性回缩力B. 肺弹性回缩力C. 胸膜的弹性回缩力D. 胸廓的弹性回位力E. 肺泡表面张力9、主动转运的特点是A、逆浓度梯度转运B、消耗能量C、借助泵蛋白的作用D、有特异性E、由ATP供能10、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A、心输出量B、大动脉弹性C、外周阻力D、体循环平均充盈压E、心率11、增加Na+重吸收的因素有A、醛固酮分泌增加B、ADH分泌增加C、肾素分泌增加D、血钾浓度升高E、交感神经兴奋12、使肺换气量增加的因素有A、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间气体分压差增大B、呼吸膜有效面积增大C、无效腔增大D、通气/ 血流比值大于0、84E、肺余气量增多13、突触前抑制是A、通过轴突—轴突突触活动引起B、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C、突触前膜发生超极化D、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E、又称去极化抑制14、关于脊髓休克的下列论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脊髓突然被横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活动即暂时丧失B、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感觉和随意运动可逐渐恢复C、动物进化程度越高,其恢复速度越慢D、脊髓休克产生,是由于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作用E、反射恢复后,第二次横切脊髓,不再导致休克15、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过程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B、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C、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D、突触后膜对Cl-或K+的通透性升高E、突触后膜膜电位增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三、名词解释1、自身调节2、兴奋收缩耦联3、心肌收缩能力4、通气贮量百分比5、脑肠肽6、滤过平衡7、肾糖阈8、感受器电位9、脊休克10、神经激素1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12、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13、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14、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15、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四、简答题1.何谓钠泵?其活动的生理意义有哪些?2.试述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生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1、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它与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2、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方向的改变。
3、前馈: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到达前已受到纠正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这种自动控制形式叫前馈。
4、神经调节: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5、体液调节: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6、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7、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8、稳态:也称自稳态,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1、单纯扩散: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从细胞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2、经通道易化扩散:在通道蛋白的帮助下,物质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跨膜转运的方式3、经载体的易化扩散:水溶性小分子物质经过载体介导顺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的方式4、原发性主动转运:指离子泵利用分解A TP产生的能量将离子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5、继发性主动转运:指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而进行的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方式6、钠钾泵:简称钠泵,钠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3个Na离子移除胞外,同时将两个K 离子移入胞内,来维持Na离子、K离子的浓度梯度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21、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呈外正内负状态2、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接受一次有效刺激后所记录到的一次迅速的、短暂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是细胞发生兴奋的标志3、阈电位:细胞受刺激,膜电位减少到能使细胞膜上的Na+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4、阈强度:将刺激的持续时间固定,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5、极化:静息时,细胞膜内外两侧维持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6、去极化:静息电位变小的过程叫去极化7、超级化: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叫超级化8、复极化:质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叫复极化9、兴奋性: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动作电位的能力10、兴奋: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即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11、阈刺激: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31、量子式释放:以囊泡为单位释放递质分子的形式2、终板电位:静息状态下,细胞对Na+的内向驱动力远大于对K+的外向驱动力,因而跨膜的Na+内流远大于K+外流,使终板膜发生去极化的电位变化3、最适初长度:使肌肉收缩产生最大张力的初长度4、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只有张力的增加而长度保持不变5、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只发生肌肉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6、兴奋-收缩耦联:将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第三章血液11、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2、红细胞沉降率:通常指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3、红细胞悬浮稳定性:抗凝血的血沉管垂直静置时,尽管红细胞的比重大于血浆,但是正常时红细胞下沉缓慢,表明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红细胞的这一特性叫悬浮稳定性。
生理学教学设计呼吸与肾脏功能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受多种因素调节,如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和自身调节等。其中神经调节主要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 感神经实现;体液调节涉及多种激素和因子如抗利尿激素 、醛固酮等;自身调节则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功能状态有 关。
04
呼吸系统与肾脏相互作用关系
酸碱平衡调节
呼吸系统与酸碱平衡
呼吸系统通过调节呼吸深度和频率,排出体内过多的CO2,维持酸碱平衡。
肾小管重吸收障碍
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导致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肾内分泌功能障碍
肾脏分泌的多种激素和生物活性物 质减少,如促红细胞生成素、1,25二羟维生素D3等,导致贫血、骨病 等并发症。
06
实验设计与教学方法探讨
动物实验设计思路
01
02
03
动物模型选择
选择适合研究呼吸与肾脏 功能的动物模型,如小鼠 、大鼠或兔等。
肾脏与酸碱平衡
肾脏通过排泄H+和重吸收HCO3-来调节酸碱平衡,同时肾脏还能生成和排泄多种有机 酸。
呼吸系统与肾脏在酸碱平衡中的协同作用
呼吸系统和肾脏在维持酸碱平衡中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当呼吸系统无法排出过多的 CO2时,肾脏会增加H+的排泄和HCO3-的重吸收,以维持酸碱平衡。
水盐平衡调节
呼吸系统与水盐平衡
呼吸中枢通过神经调节控 制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从而影响呼吸运动。
体液调节
血液中的O2、CO2和H+ 浓度变化可通过化学感受 器影响呼吸中枢,进而调
节呼吸运动。
机械性因素
如气道阻力、胸廓顺应性 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等均
可影响呼吸运动。
03
肾脏排泄功能及调节机制
尿液生成过程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生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诸论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细胞周围的液体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2、★稳态(homeostasis):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3、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中最主要的一种调节方式。
4、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
5、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6、★反射(反射弧):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7、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数量有限、形式较固定及较低级的反射活动。
8、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数量无限,是一种高级的反射活动。
9、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后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10、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称为负反馈。
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1、★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是指小分子脂溶性物质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
取决于膜两侧的物质浓度梯度和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不耗能。
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协助下,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移动的过程。
参与易化扩散的膜蛋白有载体蛋白质和通道蛋白质。
3、★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是指细胞消耗能量将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
生理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正反馈调节E、负反馈调节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A、钾平衡电位B、钠平衡电位C、钠平衡电位和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之和D、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差E、超射值3、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小B、作用广泛而持久性差C、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D、反应速度慢E、调节的敏感4、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称为:A、去极化B、复极化C、超极化D、反极化E、低极化5、人体内O2、CO2、和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作用E、出胞作用6、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Na+和k+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钠—钾泵的作用E、膜上ATP的作用7、动作电位的特点之一是A、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B、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再增加刺激强度能使动作电位幅度增大C、动作电位一经产生,便可沿细胞膜作电紧张性扩布D、动作电位的大小随着传导距离增加而变小E、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8、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A、Na+通道关闭B、Ca2+通道开放C、k+通道开放D、Cl—通道开放E、Cl—通道关闭9、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A.与血浆容积之比B.与血管容积之比C.与白细胞容积之比D.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E.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10、用溶血标本测定血清中的离子浓度A、血Cl—偏高B、血Ca2+偏高C、血k+偏高D、血Na+偏高E、各种离子变化不大11、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时,将发生A、溶血B、血栓形成C、叠连加速D、脆性增加E、凝集12、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A、激活因子XIIB、分解纤维蛋白原C、加速因子VII复合物的形成D、加速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E、使因子VIII的作用加强13、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理是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B、增强抗凝血酶III与凝血酶的亲和力C、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D、抑制因子X的激活E、去除Ca2+14、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些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A. Na+内流,Cl-外流B. Na+内流,K+外流C. Na+内流,Cl-内流D. Ca2+内流,K+外流E. K+内流,Ca2+外流15、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A、静息电位仅为—70mVB、阈电位为—40mVC、0期去极速度快D 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平台期E、4期电位去极速率快16、衡量心肌自律性高低的指标是A、动作电位幅值B、动作电位水平C、最大复极电位水平D、阈电位水平E、4期膜电位去极速率17、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延续到A、收缩期开始B、收缩期中间C、舒张期开始D、舒张期结束E、舒张期结束以后18、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A、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B、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加速静脉回流C、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D、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E、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19、心肌的等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A、心肌初长度B、肌小节的初长度C、横桥联结的数目D、心脏收缩能力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20、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其原因是A. 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B. 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C.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D.心肌有自律性,会自动节律收缩E.心肌呈“全或无”收缩21、阻力血管主要是指A、大动脉B、小动脉及微动脉C、毛细血管D、小静脉E、大静脉22、主动脉在维持舒张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由于主动脉A、口径大B、管壁厚C、管壁有可扩张性和弹性D、血流速度快E、对血流的摩擦阻力小23、静脉系统成为外周的血液贮存库,主要是由于A. 静脉管壁有可扩张性B. 静脉管壁平滑肌少C. 许多静脉位于皮下组织中D. 静脉系统的容积大E. 静脉血液的氧饱和度低24、下肢肌肉运动时节律性地压迫下肢静脉A、可驱使静脉内的血液向心脏和毛细血管两个方向流动B、是人在立位时下肢静脉血回流的唯一动力C、可减少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压力差D、可增加下肢组织液的生成E、加速了静脉回流,减少组织液的生成25、生理情况下,对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发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 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浆晶体渗透压B. 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静水压C. 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D. 血浆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E.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26、肺的弹性回缩力见于A、吸气初B、呼气初C、呼气末D、吸气末E、以上都存在27、呼吸频率从12次/min增到24次/min,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则A、肺通气量增加B、肺泡通气量增加C、肺泡通气量不变D、肺通气量减少E、肺泡通气量减少28、以下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B、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稳定肺泡容积D、降低肺的顺应性E、防止毛细血管内液滤入肺泡29、肺通气的动力来自A、肺的舒缩运动B、肺的弹性回缩C、呼吸肌的舒缩D、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E、肺内压和胸内压之差30、内呼吸是指A、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气体交换B、组织细胞和毛细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D、线粒体膜内外的气体交换E、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31、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增多时,可使A、肺泡表面张力增大B、肺泡缩小C、肺顺应性增大D、肺回缩力增大E、肺通气的非弹性阻力增大32、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气体的溶解度B、气体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C、气体分子量的大小D、肺泡膜的通透性E、气体的分压差33、呼吸基本节律产生于A、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B、延髓呼吸神经元C、脑桥呼吸中枢D、下丘脑E、在脑皮质34、血液二氧化碳张力升高对呼吸的刺激主要是通过A、直接刺激中枢的呼吸神经元B、刺激中枢化学敏感区C、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D、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E、刺激心肺感受器35、肠胃反射可A、促进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B、抑制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C、促进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D、抑制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E、根据个体情况而影响胃酸分泌和胃的排空36、三种主要食物在胃中排空的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是A、糖类,蛋白质,脂肪B、蛋白质,脂肪,糖类C、脂肪,糖类,蛋白质D、蛋白质,糖类,脂肪E、糖类,脂肪,蛋白质37、关于胃酸的生理作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供给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B、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易于分解C、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D、可促进维生素B 的吸收E、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肠液、胆汁的分泌38、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胰液分泌的特点是A、水分少,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丰富B、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少,酶的含量丰富C、水分多,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也丰富D、水分少,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也少E、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多,酶的含量少39、引起胆囊收缩的一个重要体液因素是A、胃泌素B、促胰液素C、促胰酶素D、胆盐E、盐酸40、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胆盐、胆固醇、卵磷脂都可乳化脂肪B、胆汁酸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C、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D、胆汁的消化酶可促进脂肪的消化E、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41、在体温调节中起调定点作用的可能是A. PO/AH区的温度敏感神经元B. 延髓的温度敏感神经元C. 网状结构的冷敏神经元D. 弓状核的冷敏神经元E. 脊髓温度敏感神经元42、氨基酸通过主动转运全部被重吸收,其部位是A、近球小管B、髓袢降支细段C、髓袢升支粗段D、远曲小管E、集合管43、肾外髓部的渗透压梯度,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的重吸收构成的A、肌酸B、氯化钾C、尿素D、肌酐E、氯化钠44、肾小球滤过率是指A、每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B、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C、每分钟一侧肾脏的血浆流量D、每分钟两侧肾脏所生成的尿量E、每分钟两侧肾脏的血浆流量45、滤过分数是指A、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B、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C、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D、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E、肾血流量/心输出量46、正常人摄取K+多,由肾脏排出也多,其主要原因是A、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K+增多B、近球小管重吸收K+减少C、髓袢重吸收K+减少D、醛固酮分泌减少E、肾小球滤过率增加47、关于肾小管分泌NH3,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NH3是通过主动转运而进入小管液B、NH3与小管液中的H+结合,生成NH4+C、NH4+与小管液中强酸盐(如NaCl)中的Cl—结合,生成酸性铵盐(NH4Cl),起到排酸作用D、强酸盐中Na+与H+交换,后与HCO3—一起转运回血,起到保碱作用E、NH3分泌对维持酸碱平衡起重要作用48、关于肾小管分泌K+,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 原尿中的K+ 在近球小管被重吸收,而终尿中的K+ 则是远曲小管与集合管分泌的B. K+ 的分泌是通过Na+ -K+ 交换形式实现的C. Na+ -K+ 交换与Na+ -H+ 交换两者存在着竞争性抑制D. 碱中毒时Na+-H+ 交换降低, Na+-K+ 交换增强E. 碱中毒时往往出现高钾血症49、肾素分泌增加时,可引起下列那一项增高A. 血钾浓度B. 细胞外液量C. 红细胞比容D. 血浆胶体渗透压E. 血中氢浓度50、在近球小管中滤出的HCO3—被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A. H2CO3B. H+C. CO2D. HCO3—E. OH—51、听骨链传导声波的作用是使振动A、幅度减小,压强增大B、幅度增大,压强增大C、幅度减小,压强减小D、幅度增大,压强减小E、幅度不变,压强增大52、椭圆囊与球囊的囊斑的适宜刺激是A、正角加速运动B、负角加速运动C、角匀速运动D、头部和躯干各方向直线正负加速度运动E、各方面的直线匀速运动53、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B、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D、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E、突触后神经元超极化5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提高了通透性A、Na+、Cl-、K+,尤其是对K+B、Ca2+、K+、Cl-,尤其是对Ca2+C、Na+、K+,尤其是对Na+D、Cl-、 K+,尤其是对Cl-E、Ca2+、K+、Na+,尤其是对Ca2+55、肌牵张反射使A、受牵拉的肌肉发生收缩B、同一关节的协同肌发生抑制C、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发生兴奋D、其他关节的肌肉也同时发生收缩E、伸肌和屈肌都收缩56、运动神经元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是A、树突B、胞体C、轴突D、轴突始段E、轴突末梢57、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A、兴奋和抑制B、感受和处理信息C、记忆与思维D、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E、正反馈与负反馈58、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将出现A、肢体痉挛性麻痹B、脊髓休克C、去皮质僵直D、去大脑僵直E、腱反射加强59、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性化学传递的下述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单向传递B、中枢延搁C、总和D、兴奋节律不变E、易受内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60、舞蹈病主要是因下列哪条通路受累引起的A、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易化通路B、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抑制通路C、黑质—纹状体胆碱能易化通路D、黑质—纹状体胆碱能抑制通路E、纹状体内胆碱能和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病变61、震颤麻痹的主要症状有A、感觉迟钝B、肌张力降低C、意向性震颤D、运动共济失调62、下列哪项是人类新小脑受损时所特有的症状A、肌张力降低B、偏瘫C、静止性震颤D、意向性震颤E、位置性眼震颤63、人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A、下丘脑B、中脑网状结构C、脑桥D、延髓网状结构E、脊髓灰质64、下列物质中,属于中枢抑制性递质的是A、γ—氨基丁酸、甘氨酸B、谷氨酸、门冬氨酸C、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D、多巴胺、酪氨酸E、乙酰胆碱65、血中激素浓度极低,但生理作用却非常明显,这是因为A、激素的半衰期非常长B、激素分泌的持续时间长C、激素随血液分布全身D、细胞内存在高效能的生物放大系统E、激素的特异性很高66、下述激素中哪一种不是腺垂体分泌的A、生长素B、催产素C、黄体生长素D、促卵泡激素E、催乳素67、生长素对代谢的作用是A、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氧化B、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葡萄糖氧化C、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氧化D、抑制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氧化E、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葡萄糖氧化68、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发病原因是A、由于促甲状腺素分泌过少B、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过多C、食物中缺少钙和蛋白质D、食物中缺少酪氨酸E、食物中缺少碘69、成年人生长激素过多将导致A、毒性腺瘤B、单纯性甲状腺肿C、粘液水肿D、肢端肥大症E、巨人症一、多选题1、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特点是A、与电线导电相同B、双向传导C、非全或无式传导D、安全传导E、不衰减传导2、和骨骼肌相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是A、动作电位时程过长B、存在明显的平台期C、参与活动的离子的种类多D、有效不应期长E、分为0、1、2、3、4期3、吸气时A、气道阻力减小B、胸内负压值加大C、静脉回流减少D、肺血容量减少E、肺回缩力减小4、刺激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主要有A、乙酰胆碱B、促胃液素C、组胺D、生长抑素E、前列腺素5、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的原因有A、心跳加快增强B、前负荷增加C、回心血量增加D、后负荷增加E、心肌收缩能力增强6、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是通过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B、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C、加强肺牵张反射D、刺激延髓化学敏感区E、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窦7、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A、每搏输出量B、心率C、外周阻力D、大动脉管壁弹性E、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8、呼吸系统弹性阻力是指A. 膈肌的弹性回缩力B. 肺弹性回缩力C. 胸膜的弹性回缩力D. 胸廓的弹性回位力E. 肺泡表面张力9、主动转运的特点是A、逆浓度梯度转运B、消耗能量C、借助泵蛋白的作用D、有特异性E、由ATP供能10、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A、心输出量B、大动脉弹性C、外周阻力D、体循环平均充盈压E、心率11、增加Na+重吸收的因素有A、醛固酮分泌增加B、ADH分泌增加C、肾素分泌增加D、血钾浓度升高E、交感神经兴奋12、使肺换气量增加的因素有A、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间气体分压差增大B、呼吸膜有效面积增大C、无效腔增大D、通气/ 血流比值大于0、84E、肺余气量增多13、突触前抑制是A、通过轴突—轴突突触活动引起B、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C、突触前膜发生超极化D、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E、又称去极化抑制14、关于脊髓休克的下列论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脊髓突然被横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活动即暂时丧失B、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感觉和随意运动可逐渐恢复C、动物进化程度越高,其恢复速度越慢D、脊髓休克产生,是由于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作用E、反射恢复后,第二次横切脊髓,不再导致休克15、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过程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B、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C、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D、突触后膜对Cl-或K+的通透性升高E、突触后膜膜电位增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三、名词解释1、自身调节2、兴奋收缩耦联3、心肌收缩能力4、通气贮量百分比5、脑肠肽6、滤过平衡7、肾糖阈8、感受器电位9、脊休克10、神经激素1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12、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13、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14、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15、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四、简答题1.何谓钠泵其活动的生理意义有哪些2.试述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肾小管钠离子重吸收增加的原因
肾小管钠离子重吸收增加的原因
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加可以有多种原因。
首先,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受到激素的调节,例如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
醛固酮能够促进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从而增加血液中钠离子的浓度。
抗利尿激素也能够增加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以维持体液平衡。
其次,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加可能与肾脏的疾病状态有关,比如肾小管功能异常或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这些疾病会影响肾小管对钠离子的正常重吸收过程,导致钠离子浓度升高。
此外,药物的影响也可能导致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加。
一些药物可能影响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或者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钠离子的重吸收过程。
最后,体液中钠离子浓度的变化也会影响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当体液中钠离子浓度降低时,肾小管会增加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以维持体液中钠离子的平衡。
总的来说,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加可以受到激素、肾脏
疾病、药物以及体液中钠离子浓度的影响。
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者相互作用,导致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加。
生理学名词解释重点
生理学名词解释重点(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绪论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internalenvironment) 。
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homeostasis) 。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是反射(reflex)。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reflex arc)。
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由内分泌细胞分泌,充当着信使的作用,携带了某种生物信号,调节组织细胞功能的化学物质称为激素(hormone)。
激素作用的细胞称为靶细胞(target cell)。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因而反馈控制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称为反馈(feedback)。
如果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作用的结果使输出变量向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变化则为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如果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作用的结果是使输出变量在原先活动的同一方向上进一步加强则为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是指分子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细胞膜的转运,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转运的结果是消除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或电位差。
根据物质的转运过程是否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帮助,又可将被动转运分为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是物质完全以物理扩散的方式所作的跨膜运动,是物质分子随机热运动的结果。
渗透(osmosis)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单纯扩散,即水分子在膜两侧的渗透压差的驱动下,从渗透压低的一侧向渗透压高的一侧转运,直到两侧的渗透压达到平衡。
由细胞膜上蛋白质帮助所实现的物质跨膜被动转运称为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家畜生理学
家畜生理学一、名词解释1、刺激:能够引起机体新陈代谢的各种因素。
2、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后,往往有一段较长的心脏舒张期,这就是代偿间歇3、氧离曲线: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和氧分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以氧分压为横坐标,氧饱和度为纵坐标绘制的氧分压对血红蛋白结合氧量的函数曲线4、稳态:将内环境化学成分和生理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生理学现象5、自身调节:当内外环境发出变化时,机体器官、细胞额功能自动发生的适应性反应6、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7、去极化:膜内负值减小8、复极化:去极化后,膜内电位向极化状态恢复9、超极化:膜内负值进一步增大10、动作电位:当细胞在安静的状态下受到阈上刺激,膜内外原来的极化状态11、绝对不应期:在短暂时间内,细胞不再接受新的刺激而出现的峰电位12、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后,一些失活的钠离子通道开始恢复,如有较强的刺激可引起新的兴奋13、血细胞比容:压紧的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14、碱贮:血液中碳酸氢钠的含量15、等张溶液:能使红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态的溶液16、受体:细胞膜上存在的专一性结合激素、神经递质以及其他化学活性物质并引起特定反应的特定结构17、生物电现象:生物体在生命活动中所表现的电现象18、兴奋性:活组织或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19、异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或脂溶性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帮助下,由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20、阈值:阈刺激能够引起细胞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21、溶血: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水分会渗入胞内,膨胀成球形,胞膜最终破裂并释放出血红蛋白的现象22、血沉:ESR 将血液抽出体外,加抗凝剂静置于血沉管中,在一定时间内(通常1H)红细胞下沉的距离(毫米数)称为红细胞的血沉率。
成因:红细胞的重力和红细胞与血浆之间的摩擦力相互作用的结果23、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24、纤溶: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25、异位节律:心房心室依窦房结以外的某个自律组织的节律进行跳动26、窦性节律:按窦房结的节律跳动的心律。
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1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发挥调节作用。
体液调节:由体内某些细胞分泌的某些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组织细胞; 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组织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
自身调节:某些细胞、组织和器官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这种反应是该器官和组织及细胞自身的生理特性。
2反馈控制,负反馈,正反馈反馈性调节:由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加以纠正和调整的过程。
负反馈:受控部分输出的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即反馈信息是抑制或削弱控制部分的活动,进而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减弱。
正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导致受控部分的活动随之加强。
3反射、反射弧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有规律的适应性反应。
反射弧:是指执行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
4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元或效应器上的受体,弓|起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5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细胞在未受刺激、处于静息状态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跨膜静息电位简称静息电位当神经、肌肉等可兴奋细胞受到适当刺激后,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会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6内环境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7稳态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动态平衡状态)8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9心输出量一侧心室一分钟收缩射出的血量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10体循环、肺循环和微循环11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体循环是心与周身器官间的血液循环,肺循环是心与肺之间的血液循环。
主要由膈肌舒缩引起的呼吸运动则彻称为腹式呼吸。
主要由肋间肌运动产生的呼吸运动称为胸式呼吸。
自身调节生理学名词解释
自身调节生理学名词解释
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细胞或组织器官凭借本身内在特性,而不依赖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内环境变化产生特定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自身调节的幅度较小,也不十分灵敏,但对于生理功能的调节仍有一定意义。
例如,骨骼肌或心肌的初长(收缩前的长度)能对收缩力量起调节作用;当初长在一定限度内增大时,收缩力量会相应增加,而初长缩短时收缩力量就减小。
又如,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内压力增高时,牵张了入球小动脉平滑肌,触发其收缩,使入球小动脉管径变小,阻力增加,从而使血流量减少,维持正常的肾小球滤过率。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生理学名词解释7
生理学名词解释7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绪论1.【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2.【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应3.【神经调节】:有神经元直接参与的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4.【体液调节】:当机体环境发生改变时,引起某些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的分泌活动,释放激素并通过组织液或血液循环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及某些器官的功能活动5.【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组织或器官不依赖神经、体液调节,而自身对环境的改变也可作出一些适应性的反应6.【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7.【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了控制部分的活动8.【反馈】: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9.【兴奋性】:机体、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10.【刺激】:能被机体、组织、细胞所感受的生存环境条件的改变11.【反应】:由刺激引起机体内部代谢过程及外部活动的改变12.【内环境】:细胞外液13.【稳态】: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稳定状态第一章1、【流体镶嵌模型】:细胞膜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2、【单纯扩散】:在生物体中,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的脂质性溶质分子顺浓度差跨膜转运。
3、【易化扩散】:体内有些不溶于或难溶于脂质的小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跨膜运输,但在细胞膜中的某些特殊蛋白的协助下,也能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
4、【被动转运】:顺浓度差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5、【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进行的转运过程。
6、【协同转运】:(继发性转运)在主动转运中,由于钠泵的作用形式的势能贮备也为某些非离子物质进行跨膜主动转运提供能量来源。
7、【胞吐】:物质由细胞排除的过程。
生理论述题
【·】什么事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各有何特点?关系如何?1.神经调节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元的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调节。
特点:迅速、精确、短暂和局限。
2.体液调节是指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调节靶细胞、靶器官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过程,及某些代谢产物对局部细胞活动的调节。
特点:缓慢、持久、广泛。
3.自身调节是指某些气管或组织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
而自身对环境的改变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其特点是调节幅度、范围小。
对刺激的敏感性较低,它是机体调节的辅助方式。
以上三中调节方式密切配合,但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由于大多数内分泌细胞直接或者间接的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故体液调节常成为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又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滋生调节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重要补充。
同时这三种方式的调节活动中,还存在反馈调节,使机体的调节更为精确。
【·】Na-K泵的本质、作用、生理意义。
Na-K泵又称Na-K依赖式ATP酶,具有酶的活性,可使ATP分解释放能量。
Na-K泵的作用主要是将细胞内Na移出膜外和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形成和维持膜内高K、膜外高Na的不均匀离子分部。
生理意义:①建立膜内高K和膜外高Na的势能储备,成为兴奋性的基础,使细胞表现出生物电现象,也可供细胞的其他耗能过程利用。
②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备条件。
③阻止Na和相伴的水进入细胞,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什么是动作电位,产生原理。
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可兴奋细胞接受一个有效刺激后发生的膜电位变化过程(除极、复极),称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
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要取决于膜内外离子分部不均和膜的选择通透性。
当细胞受到一个有效刺激时,引起膜上Na通道突然完全开放。
此时,由于细胞外Na浓度比细胞内高,且膜内为负电位,而膜外为正电位。
这两种因素都促使Na向细胞内流动,使膜内电位急剧上升,直至相当于Na 平衡电位,即形成动作电位的除极相。
生理学名词解释
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稳态:是指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状态。
单纯扩散:脂溶性的流质分子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脂质双层的跨膜转运称为单纯扩散易化扩散:是指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低的物质在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移动的过程。
主动转运:是指物质依靠细胞膜上的泵蛋白,逆浓度梯度或逆电位梯度通过胞膜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所释放的能量。
生理性止血:小血管损伤破裂后会引起出血,但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血液凝固:血液由流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胶冻状态的现象称为血液凝固。
射血分数:是指博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心输出量:是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为博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功能残气量: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量,称为功能残气量。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用力肺活量:是指尽力最大的吸气后,尽力尽快出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量,即时间肺活量。
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肺表面活性物质:是指由肺泡2型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其主要成分为二软脂酰软磷脂,它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表面,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
通气/血流的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
正常人安静时约为分节运动:是小肠的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的运动。
胃排空: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脑-肠肽:是指既存在于脑内又存在于胃肠道中,呈双重分布的肽类激素。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是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其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肾糖量:是指不出血尿糖的最高血糖浓度。
渗透性利尿: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增加而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释现象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尿多”?
H2O
正常 葡萄糖重吸收率100%
肾小管中葡萄糖
H2O
浓度升高,产生
渗透性利尿
糖尿病 原尿中的葡萄糖超过吸收限度
小结
一 、水的重吸收特点?
渗透梯度(肾小管-管周血液)是动力
二、渗透性利尿的原理?
提高肾小管中渗透压,减小渗透梯度
三、球-管平衡原理?
改变管周血液胶体渗透压和血压
2.原理
终尿量 增多
H2O
临床联系:静脉注射25%甘露醇利尿消除水肿 问题:其他因素对渗透梯度的影响?
三、球-管平衡原理?
1.概念
无论肾小球滤过率多少,近端肾小管的重 吸收率为滤过量的65~70%
2.原理 回顾:肾小球滤过的特点
血浆中胶体被浓缩
水、晶体
管周血管
出球动脉的去向?
100ml 20ml
原尿
肾小球滤过生成原尿 肾小管重吸收 肾小管分泌排泄
终尿
1.水的重吸收与尿量的关系
原尿:180L/d
终尿:1800ml/d
水的重吸收率 99%
2. 重吸收动力 (1). 渗透梯度 (2).压力差
溶质重吸收 形成渗透压差
压力差
二、渗透性利尿的原理?
1.概念
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升高,防碍 水的重吸收而引起的尿量增多现象称为渗 透性利尿。
思考:
临床上用作利尿剂的药物必须满足哪些基本条件?
医学生理学 第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尿的生成和排出
肾小球滤过
内
肾小管重吸收
过程 调节
分泌与排泄 容
尿生成的调节
从一个现象说起
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 吃得多、喝得多、尿多;脂肪少
为什么会尿多?
重吸收的自身调节
一 、水的重吸收特点? 二、渗透性利尿的原理? 三、球-管平衡原理?
一 、水的重吸收特点?
回顾:尿生成的过程
80ml 100ml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60ml
40ml
H2O
血管中胶体渗透压升高 血管中血压降低
(1)滤过率升高:出球动脉血压降低,胶体渗透压升高 (2)组织液中的水和钠进入出球动脉增多。 (3)近端小管水和钠重吸收量增加。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球管平衡
H2O、Na+
3.意义
在肾小球滤过率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近端 小管对水和Na+ 的定比重吸收,实现重吸 收的自身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