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灌溉新技术】水田灌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田灌溉新技术】水田灌溉

水稻控制灌溉是指在秧苗本田移栽后,田面保持5~25mm薄水

层返青;返青后的各个生育阶段,灌水后田面不再建立水层,以根层土壤水分作为控制指标,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溉水量。视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值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0%~70%,灌水控

制上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这是一种在发挥水稻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机能的基础上,根据水稻对水分敏感程度和调节水稻耗水过程中后,适时适量科学供水的灌水新技术。在非关键需水期,通过控制土壤水分造成适度的水分亏缺,改变水稻生理生态活动,使水稻根系及株型生长更趋合理。在水稻需水关键期,通过合理供水改善根系土壤水、气、热、养分状况及田面附近小气候,使水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更加有效、合理,促进水稻生长,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和较理想的株型,从而获得高产。控制灌溉技术在显著减少水稻棵间蒸发和田间渗漏耗水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了水稻蒸腾耗水,使水稻蒸腾和光合作用处于一种新的协调状态。对水稻根系生长和株型形成具有显著的促控作用,可消除或减少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具有良好的保肥改土作用,土壤水分和养分利用率高,既节水又增产,稻米品质明显改善。因此,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具有节水、高产、优质、低耗、保肥、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不同稻作灌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节水。控制灌溉技术通过控制土壤含水量的大小,既减少了叶面蒸腾,又降低了棵间蒸发,田间渗漏量下降幅度更大。控制灌溉

的水稻本田期平均灌水10次,其中6月份3.3次,7月份2.7次,8月份2.7次,9月份1.3次,灌水次数比淹水灌溉少13次,且灌水定额比淹灌小得多,所以,控制灌溉技术具有十分明显节约灌溉用水量的特点。控制灌溉的灌水量为187.1~262.1m3/亩,多年平均值为222.7m3/亩,比淹水灌溉每亩节约灌溉用水量241.1m3,节水52%。

2、高产。控制灌溉通过水分控制,限制了氮素的过量吸收,抑制了无效分蘖,保持适宜的叶面积指数(5.0左右),太阳光可透过冠层作用于下层叶片,扩大了光合作用的面积,有利于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尤其是孕穗和抽穗开花阶段,无效分蘖的控制,使更多的碳水化合物用于稻穗的枝梗和颖花发育,减少颖花退化和不孕,为形成理想的大穗、穗粒数和千粒重打下基础,对水稻的根系生长、株型及群体结构形成,具有较好的促控作用,实现了水稻高产基础上的再增产。控制灌溉水稻的产量为536.1~695.9kg/亩,多年平均值为634.4kg /亩,

3、优质。控制灌溉各生育阶段水温和泥温的观测显示,控制灌溉技术调节了土壤温度,土壤温度高于淹灌处理,从而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微生物的活动。随着土壤温度的增高,有机物分解释放出的养分增加,根系代谢活动旺盛,使得水稻通过物理过程(如扩散和交换吸附)和代谢活动吸收的养分增加。控制灌溉的水稻根层土壤

温度均在25℃~30℃之间,处于微生物活动、养分溶解及吸收的最佳范围。

这有利于促进和控制水稻根系生长发育,促进根系对养分的有效吸收,合理利用光热资源,形成高产优质的理想株型,稻米质量得到改善,达到优质稻米标准。

4、低耗。在提水灌区,水稻生长期灌溉用水量的大幅度降低,也节约了灌溉用电量,节能、省工,减少工程投入的效果十分显著。淹水灌溉的水稻灌溉水用量大,耗油耗电多,控制灌溉的水稻灌溉水用量小,从而节约了能源。

5、保肥、抗病虫害。

采用控制灌溉技术,田间渗漏量大为减少,溶于水中的土壤养分流失必然随之减少,也减少了根层土壤中细颗粒土的流失,这对保持根层土壤的肥力和土壤的结构都具有明显的作用,对减少地面污染和灌区地下水污染都有一定的作用,控制灌溉根系层土壤大部分时间均处于氧化状态,稻根氧化能力强,使许多还原物被氧化,消除了有害物质对减少面污染和灌区地下水污染都有一定的作用。

6、改土。控制灌溉因稻田不建立水层,土壤昼夜温差增大,根系土壤性状改善,土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所降低,形成了抑制过量维持呼吸的水分、温度和透气的土壤环境,有机物积累增加,光合作用的产物能更多地向穗部输送形成干物质。淹水条件下根系土壤环境的特点是缺氧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还原反应,亚铁、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有机酸含量上升。其中亚铁浓度增加过多,常常引起水稻中毒,硫化氢的存在引起黑根、烂根,影响根系吸收功能及其对地上部的作用,还能进入根中,移动至地上部植物体内,扰乱生长和运输,阻碍碳水化合物、氮和磷由茎基部转运到生长器官中去。控制灌溉改变了上述不利因素,根系层土壤大部分时间均处于氧化状态,稻根氧化能力强,使许多还原物被氧化,消除了有害物质。更新了土壤生态环境,提高氧化还原电位,能减少有毒有害物质,防止烂根,有利于根系发育。

7、抗倒伏。控制灌溉的水稻群体高度较低,茎秆矮而整齐,茎秆底节节间短,密实粗壮,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能。控制灌溉的水稻节间生长旺盛期,恰好处于重施分蘖肥和穗肥之间,很好地协调了产量因素构成和植株生长的矛盾,增强了水稻耐肥性和抗倒伏性。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