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种还原剂和三大气体的制备
三大气体的制备
三大气体的制备一、氧气的制备氧气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气体,它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实验室等领域。
以下是几种制备氧气的方法:1. 分解过氧化氢法: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这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氧气的方法,可通过电解水得到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催化剂如锰(IV)氧化物或过氧化钠等进行分解。
2. 热分解金属氧化物法:将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锰(MnO2)加热至一定温度,发生热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金属。
该方法常用于实验室中制备小量氧气。
3. 液体空气法:通过液体空气(液氮和液氧的混合物)蒸发,可以得到氧气。
液态空气在常压下蒸发时,氧气会先于氮气蒸发出来,通过分离装置可以将氧气收集起来。
二、氮气的制备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它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气氛保护、制造氨气和合成化学品等领域。
以下是几种制备氮气的方法:1. 空分法:利用空分设备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得到纯净的氮气。
空分法是工业上制备氮气的主要方法,通过压缩、冷却和分离等步骤,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
2. 液化空气法:将空气压缩冷却,使其液化,然后通过分馏将液态空气分离成液氧和液氮。
液态空气中的氮气可以通过减压蒸发得到。
3. 氨分解法:将氨气(NH3)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分解成氮气和氢气。
这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氮气的方法,可通过加热氨气使其分解,然后通过冷却和分离收集纯净的氮气。
三、氢气的制备氢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制造化学品、燃料电池和氢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以下是几种制备氢气的方法:1. 金属与酸反应法:将活泼金属如锌(Zn)或铝(Al)与酸反应,可以产生氢气。
常用的酸有盐酸(HCl)和硫酸(H2SO4),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2. 水电解法:将水通过电解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水电解是制备大量氢气的主要方法,通过电解设备施加电流,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3. 碱金属与水反应法:将碱金属如钠(Na)或钾(K)与水反应,可以生成氢气。
三大气体的制备复习教案
三大气体的制备复习教案
引言:
在化学学科中,气体的制备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内容。
掌握三大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对于学生巩固和深化对于化学实验原理的理解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三大气体的制备方法,帮助学生通过实验学会制备这些常见气体。
一、氧气的制备方法
1. 高温分解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在高温下分解会产生氧气和水。
实验步骤如下:
(1) 将过氧化氢溶液(H2O2)倒入试管中;
(2) 将试管加热到高温,观察气泡冒出,用倒置法收集氧气。
2.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制备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可以制备氧气,实验步骤如下:
(1) 将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倒入试管中;
(2) 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观察气泡冒出,用倒置法收集氧气。
二、氢气的制备方法
1. 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金属与酸反应是制备氢气常用的方法之一。
实验步骤如下:
(1) 将一小块锌片放入试管中;
(2) 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观察气泡冒出,用倒置法收集氢气。
2. 电解水制备
电解水可以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实验步骤如下:
(1) 将两根导电金属(铜条)插入装有水的容器中;
(2) 接通电源,通过电解,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用倒置法收集氢气。
三、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
1. 碳酸氢钠与醋酸反应制备
碳酸氢钠与醋酸反应可以制备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如下:
(1) 将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倒入试管中;。
中学实验室制18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和方法
中学实验室制18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和方法1.氢气(H2)化学方程式:2HCl+Zn→ZnCl2+H2制备方法:将锌粉加入稀盐酸中,产生氢气。
2.氧气(O2)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制备方法:加热高锰酸钾(KMnO4)或高氯酸钾(KClO3),产生氧气。
3.氮气(N2)化学方程式:2NH4NO2→2N2+2H2O+O2制备方法:加热亚硝酸铵(NH4NO2),产生氮气。
4.氯气(Cl2)化学方程式:2NaCl+2MnO2+4HCl→2MnCl2+2H2O+Cl2制备方法:将氯化钠和高锰酸钾加入稀盐酸中,产生氯气。
5.氟气(F2)化学方程式:2HF+Ca(F2)→CaF2+H2↑制备方法:在氢氟酸中通入氟化钙,产生氟气。
6.氡气(Rn)化学方程式:N/A制备方法:由于氡的放射性,通常无法在实验室中制备。
7.氖气(Ne)化学方程式:N/A制备方法:氖是一种稀有气体,通常会从空气中分离提纯。
8.氦气(He)化学方程式:N/A制备方法:和氖一样,氦也是从空气中提炼得到的。
9.氦气(Ar)化学方程:N/A制备方法:氩也是通过分离空气中的气体得到的。
10.气体的方程式:不同的气体需要不同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方程式,这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条件。
11.二氧化碳(CO2)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制备方法: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12.二氧化硫(SO2)化学方程式:CuSO3+2HCl→CuCl2+SO2↑+H2O制备方法:将亚硫酸铜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硫。
13.氮氧化物(NOx)化学方程式:N/A制备方法:氮氧化物是一类复杂的气体,通常是通过高温燃烧反应或者其他专门的制备方法得到的。
14.一氧化碳(CO)化学方程式:2C+O2→2CO制备方法:碳与氧气反应,产生一氧化碳。
15.氢氟化氢(HF)化学方程式:CaF2+H2SO4→2HF↑+CaSO4制备方法:氢氟化氢可以通过硫酸和氟化钙反应得到。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三大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探究精品课件
发生 装置
净化 装置
干燥 装置
收集 装置
吸收 装置
反应物状 态及反应 条件
气体及 杂质的 性质
气体的性 质选择干 燥剂
气体溶 解性及 密度
气体的毒 性选择吸 收剂
我的收获: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3、今天又是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分 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 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①此气体是什么物 质?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所用装置
1、液体试剂 (如烧碱、浓硫酸)
原则:“长进短出”
2、固态试剂
如:固体NaOH、生石灰 CaO和无水CaCl2等
大进小出
用作排气集气装置时
a
b 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
从__a_端进.
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应
从__b_端进.
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从
__b_端进.
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应从
CO2中混有CO、H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CO2中混有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网)
九、气体的干燥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节约药品 3. 活泼金属与酸溶液 (2)反应物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实验探究 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猜想假设 红色粉末可能是铜或氧化亚铜,则第三种猜想就是两种同时存在,即猜想③是Cu和Cu2O。 [解析] 本题考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B与D对比可知,温度不同,其他的实验条件相同。B中的温度达不到白磷的着火点,B中的白磷不燃 烧;而D中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D中白磷燃烧,故B、D对比的目的是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 要O2,即O2为变量,而O2为变量的对比组有A与B和C与D,A、B中温度都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均不能燃烧,所以只能使用C、D进行
3三大气体的制备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制取、除杂与检验与验满
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若木条复燃则氧气集满
固液常温型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CO若木条立即熄灭则CO2集满
注意:若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
若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
若气体不(难、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选择排水集气法。
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反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
若气体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空气反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
若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则不能用排空气法。
(不知道气体密度,可将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作比较,若大于29,则密度大于空气,若小于29,则密度小于空气)
下图是固液常温型四种装置的优点:
制取少量气体制取较多气体制取较多气体便于控制反应的
操作简单可随时添加液体便于控制滴加发生与停止
液体的量和速率
(可控制反应速率)
浓硫酸
浓硫酸
NaOH溶液浓硫酸
饱和碳酸
氢钠溶液
浓硫酸
水蒸气的检验。
(完整word版)中学阶段常见气体的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归纳,推荐文档
1.氢气(1)工业制法:①水煤气法:(高温条件下还原水蒸气)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C+H2O(g)CO+H2;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单质:CO+ H2O(g) CO2+H2②氯碱工业的副产物:(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A+B+C :2NaCl+2H2O2NaOH +H2↑+ Cl2↑,(2)实验室制法:①金属与非氧化性强酸的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Zn+H2SO4=ZnSO4+H2↑②金属与强碱溶液的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2Al+2NaOH+2H2O=2NaAlO2+3H2↑,2.乙烯(1)工业制法:石油裂解制乙烯:高碳烷烃低碳烷烃+低碳烯烃:C4H10C2H6+C2H4;C8H18C6H14+C2H4(2)实验室制法:乙醇的消去反应:CH3CH2OH CH2=CH2↑+H2O3.乙炔(1)工业制法:煤干馏得到焦炭,煅烧石灰石得到生石灰,在高温电弧炉中生石灰和焦炭反应生成电石和一氧化碳,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和乙炔。
3C+CaO CaC2+CO↑;CaC2+2H2O Ca(OH)2+C2H2↑(2)实验室制法:电石水解法:CaC2+2H2O Ca(OH)2+C2H2↑4.一氧化碳(1)工业制法:①水煤气法:(高温条件下还原水蒸气)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C+H2O(g)CO+H2;②焦炭还原二氧化硅(工业制备粗硅的副产物):2C+SiO2Si+2CO↑③工业制备电石的副产物:3C+CaO CaC2+CO↑;(2)实验室制法:①草酸分解法:H2C2O4 CO↑+CO2↑+H2O ;混合气体通过碱石灰得到一氧化碳。
②甲酸分解法:HCOOH CO↑+H2O5.二氧化碳(1)工业制法:①高温分解,煅烧大理石:CaCO3CaO+CO2↑②玻璃工业副产物:SiO2+Na2CO3Na2SiO3+CO2↑;SiO2+CaCO3CaSiO3+CO2↑③联碱工业小苏打制纯碱的副产物:2NaHCO3Na2CO3+H2O+CO2↑(2)实验室制法:复分解反应: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6.氨气(1)工业制法化合反应:合成氨工业N2+3H2 2NH3(2)实验室制法①氯化铵和消石灰混合受热分解制备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②浓氨水滴入到生石灰(烧碱或碱石灰)表面快速产生氨气。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三大气体制取复习PPT下载
将插入橡皮塞的导管一端先用水润湿 (2)采用图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
压破试管 ;
(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进行的实验是
CD ;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C.用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4)图3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4
中选取 的目的。
C
(选填序号)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三大气课件:三大气体制取复 习PPT下 载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装置进行气体制取的探究,请分析并填空。
a
①
②
水
b
水
A
B
C
D
E
F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气体发生收集装置是 。
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收集装置是
,
请写出相应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实验室选择B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相应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4)某同学用C装置收集的氧气呈紫红色,请写出可能的原因
(5)某同学用F收集氧气,应该从 端通入氧气。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三大气体制取复 习PPT下 载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三大气体制取复 习PPT下 载
▪
8.能够由具体的阅读材料进行拓展和 迁移, 联系相 关的文 学名著 展开分 析,提 出自己 的认识 和看法 ,说出 自己阅 读文学 名著的 感受和 体验。
▪
9巧妙结合故事情节,在尖锐的矛盾冲 突中, 充分深 刻显示 人物复 杂内心 世界, 突出了 对人物 性格的 刻画, 使其有 血有肉 ,栩栩 如生。
2019中考必备——初中化学气体制法总结
2019中考必备——初中化学气体制法总结一说化学大家就会觉得化学很繁多,其实在学习化学中,还是需要积累的,小编整理了2019中考必备——初中化学气体制法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1.药品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固+液]2.反应原理2KMnO4 == K2MnO4+MnO2+O2↑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Zn+2HCl=ZnCl2+H2↑ CaCO3+2HCl=CaCl2+H2O+CO2↑3.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4.收集方法氧气(O2)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氢气(H2)①排水法(难溶于水)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二氧化碳(CO2)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5.验满(验纯)氧气(O2)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氢气(H2)<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二氧化碳(CO2)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6.放置:正放倒放正放7.注意事项(1)制备氧气(O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总结超
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总结超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氢气(H2)的制备方法:(1)金属与酸的反应:多种金属(如锌、铝等)与酸(如盐酸、硫酸等)反应会产生氢气。
(2)水的电解:在电解水的过程中,通过电解产生氢气。
(3)还原反应:通过一些还原剂(如硼氢化钠)与合适的反应物反应,产生氢气。
2.氧气(O2)的制备方法:(1)分解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发生分解,产生氧气。
(2)电解水:通过电解水的过程中,氢气被产生出来,而氧气则产生于阳极。
3.氮气(N2)的制备方法:(1)分离空气:通过液态空气的分馏,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的沸点差异分离出氮气。
(2)氨的分解反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氨气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氮气和氢气。
4.氯气(Cl2)的制备方法:(1)氢氯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将氢氯酸与二氧化锰反应,产生氯气和水。
(2)氯化钠电解:将氯化钠溶解于水中,通过电解的方式将氯气从阳极收集出来。
5.氨气(NH3)的制备方法:(1)硝酸铵与碱的反应:硝酸铵与碱发生反应,会产生氨气。
(2)氮气与氢气的合成反应: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催化下,氮气和氢气发生合成反应,生成氨气。
6.二氧化碳(CO2)的制备方法:(1)大理石的酸解反应:将酸(如盐酸)与大理石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碳酸氢钠的热分解:碳酸氢钠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热分解,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7.氦气(He)的制备方法:(1)液化空气的分馏:通过液态空气的分馏,利用氦气和氧气的沸点差异分离出氦气。
(2)天然气的分离:通过从天然气中分离氦气。
8.氟气(F2)的制备方法:(1)氢氟酸与浓硫酸的反应:将氢氟酸与浓硫酸反应,会产生氟气和水。
以上是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的简要总结。
实际制备时需要根据所需气体的性质和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方法,并注意操作安全。
初中化学三大气体的实验室制PPT教学课件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
初中化学三大气体的实验室制 法(O2 H2 CO2)复习
讲课教师:周兴奎
2020/12/09
1
第一部分
氧气、 氢气、 二氧化碳 三种气体实验室制法几个 方面的相互比较
2实验室制氧气:高锰酸钾、氯酸钾(二 氧化锰)
2、实验室制氢气:锌(镁、铁)、稀硫酸 (稀盐酸)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石灰石、大理石和 稀盐酸
9
四、收集方法
1、氧气的收集方法:a、排水法 b、向上 排空气法
2、收集装置:
2020/12/09
10
2、氢气的收集方法
氢气的收集方法:a、排水法 b、向下排 空气法
收集装置:
2020/12/09
11
3、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
2020/12/09
12
五、O2 CO2 H2三种气体的检 验
Mg + H2SO4 = MgSO4 + H2↑
Fe +2 HCl = FeCl2 + H2↑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 2020/12/09
3
+
2HCl=CaCl2+
H2O
+
CO2
↑
4
三、实验装置
1、实验室制氧气:
2020/12/09
5
2、实验室制氢气
2020/12/09
6
3、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
2020/12/09
15
六、O2 H2 CO2的验满
1、氧气的验满 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的瓶 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如果木条复燃 则氧气已充满,反之则未收集满氧气。 操作: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气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态,它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制备。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实验室制备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一、氢气(H2)的实验室制备:1. 锌和稀硫酸反应:将适量锌粒加入稀硫酸中,锌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2Zn + H2SO4 → ZnSO4 + H2↑2. 碱金属与水反应:将锂、钠、钾等碱金属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2Na + 2H2O → 2NaOH + H2↑3. 氢氧化钠和铝粉反应:将适量的氢氧化钠和铝粉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二、氧气(O2)的实验室制备:1. 过氧化氢分解:将过氧化氢溶液(H2O2)加热分解,产生氧气。
2H2O2 → 2H2O + O2↑2.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锰反应:将过氧化钠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反应,释放出氧气。
2Na2O2 + 2MnO2 → 2Na2O + 2MnO3 + O2↑1. 高温下氨水分解:将浓氨水加热至高温,氨水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
2NH3 ⇌ N2↑ + 3H2↑2. 铜和浓硫酸反应:将适量粉末状铜放入浓硫酸中反应,生成氮气。
3Cu + 8H2SO4 → 3CuSO4 + 4H2O + 8SO2↑ + N2↑四、二氧化碳(CO2)的实验室制备:1. 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将碳酸氢钠溶液滴加入盐酸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2. 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将粉末状大理石和盐酸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五、氯气(Cl2)的实验室制备:1. 碳酸氢铵和盐酸反应:将碳酸氢铵和浓盐酸混合,产生氯气。
NH4HCO3 + HCl → NH4Cl + H2O + CO2↑ + Cl2↑2. 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反应:将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溶液混合,生成氯气。
2015年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
2015年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实验室制取三大
气体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同学们将要迎来中考,现阶段最重要的学习任务就是对知识的巩固复习,化学网为大家整理总结了2015年中考化学的一些有关于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的知识,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第 1 页共 1 页。
初中化学三大气体的制备及性质
CO2
H2
复习点一:气体的物理性质和收集方法
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
颜色、气味、状态
通常情况下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
比空气略大 比空气大
比空气小
溶解性
不易溶于水 能溶于水
难溶于水
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特别提醒: 1.液氧为纯净物,化学式为 O2 。 2.干冰是 固态二氧化碳 ,其主要用途是 做制冷剂 ,因 为干冰升华吸热,能使环境温度降低。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
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
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
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
复习点二:气体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1.可燃性
2.还原性
H2 性质
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
用途
1.与金属反应 2.与非金属反应
性质
O2
镁、铁燃烧的现 象及反应方程式
碳、硫、磷燃烧的现 象及反应方程式
3.与化合物反应
甲烷、一氧化碳燃烧 反应的方程式
用途
1.既不… 也不…
CO2 性质
2.与水反应 3.与碱溶 4.与碳反应 液反应
,
收集装置是______。
③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 ) (填序号)。 A.固体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九年级化学三种还原剂和三大气体的制备人教四年制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三种还原剂和三大气体的制备人教四年制【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三种还原剂和三大气体的制备二. 重点、难点:1. 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各种物质的制备和性质;2. 学习归类总结的学习方法。
三. 具体内容:在前面学习的知识中,主要学习了三种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
首先应把氧气和氢气、水和空气的知识对比。
1. 实验过程中的方程式,现象?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 实验的结论?其次,将三种气体的制备对比。
4. 药品?5. 反应原理?6. 装置特点?适用X围?7. 装置常出现的错误?8. 收集方法?9. 气体的检验方法?10. 三种气体的不同性质?再次,比较三大还原剂。
11. 三大还原剂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异同点?12. 各化学性质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13. 装置的不同特点? 14. 实验顺序应注意什么?15. 对比不同点:反应条件?配平?化学计量数?反应类型? 最后,对比几种不同气体的收集方法? O 2、H 2、CO 2、CO 、N 2、CH 4的不同性质?【典型例题】[例1] 有A 、B 、C 、D 、E 五种物质,它们分别是碳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有下列互相转化关系。
① A+CuO −−→−高温Cu+B ↑;② B+H 2O →C ;③ C −→−∆B ↑+H 2O ; ④ B+2)(OH Ca →D ↓+H 2O ;⑤ D −−→−高温B ↑+氧化物;⑥ B+A −−→−高温E 。
试写出A 、B 、C 、D 、E 的化学式。
A. ______B. _____C. _____D. _____E. _____。
答案:C ;CO 2;H 2CO 3;CaCO 3;CO 。
解析:找出推断题中的关键步骤。
[例2] 分别将充满下列气体的四支试管,倒立于水槽中,拔开胶塞后,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A. H 2B. CO 2C. O 2D. N 2 答案:B解析:把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通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还原剂和三大气体的制备
一. 教学内容:
三种还原剂和三大气体的制备
二. 重点、难点:
1. 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各种物质的制备和性质;
2. 学习归类总结的学习方法。
三. 具体内容:
在前面学习的知识中,主要学习了三种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
首先应把氧气和氢气、水和空气的知识对比。
1. 实验过程中的方程式,现象?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 实验的结论?
其次,将三种气体的制备对比。
4. 药品? 5. 反应原理?
6. 装置特点?适用范围?
7. 装置常出现的错误?
8. 收集方法?
9. 气体的检验方法?
10. 三种气体的不同性质? 再次,比较三大还原剂。
11. 三大还原剂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异同点? 12. 各化学性质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 13. 装置的不同特点?
14. 实验顺序应注意什么?
15. 对比不同点:反应条件?配平?化学计量数?反应类型? 最后,对比几种不同气体的收集方法?
O 2、H 2、CO 2、CO 、N 2、CH 4的不同性质?
【典型例题】
[例1] 有A 、B 、C 、D 、E 五种物质,它们分别是碳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有下列互相转化关系。
① A+CuO −−
→−高温Cu+B ↑;② B+H 2O →C ;③ C −→−∆
B ↑+H 2O ; ④ B+2)(OH Ca →D ↓+H 2O ;⑤ D −−
→−高温
B ↑+氧化物;⑥ B+A −−→−高温
E 。
试写出A 、B 、C 、D 、E 的化学式。
A. ______
B. _____
C. _____
D. _____
E. _____。
答案:C ;CO 2;H 2CO 3;CaCO 3;CO 。
解析:找出推断题中的关键步骤。
[例2] 分别将充满下列气体的四支试管,倒立于水槽中,拔开胶塞后,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
A. H 2
B. CO 2
C. O 2
D. N 2 答案:B
解析:把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通点。
[例3] 有两瓶无色气体,一瓶是氧气,另一瓶是二氧化碳。
区别它们的方法很多,请写出其中的两种。
答案:用燃着的木条;石蕊试液;澄清的石灰水等。
解析:从物质的性质入手。
[例4] 将CO 2、N 2、H 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干燥剂,最后剩下的气体是______。
答案:N 2
解析:注意每种试剂吸收哪种气体,若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呢?
[例5] 碳酸钙样品中可能含有下列杂质中的一种,经测定该样品含钙元素42%,则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A. 23)(NO Ca
B. CaCl 2
C. 2)(OH Ca
D. CaSO 4 答案:C
解析:运用平均值法
[例6] 取10g 下列物质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4.44g 二氧化碳的是( )
A. CaCO 3 Na 2CO 3
B. Na 2CO 3 Na 2SO 4
C. MgCO 3 KHCO 3 D . Na 2CO 3 NaHCO 3 答案:CD
解析:利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
[例7] 有A 、B 、D 、E 四种物质,共含有两种元素。
已知其中一种元素的单质是做铅笔芯的主要原料,且四种物质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1)A+B →E (2)B+D →E (3)A+E →D , 试推断出这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解一:A____ B____ D____ E____ 解二:A____ B____ D____ E____
答案:C 、O 2、CO 、CO 2;O 2、C 、CO 2、CO 解析:注意在多个反应中同时出现的物质的特点
[例8] 图中,A 是通入的气体(可能是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B 是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C 是澄清的石灰水。
假设A 、B 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
(1)若A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B是纯净物,根据下列现象判断A,将其化学式填入表内。
A的化学式B处的现象C处的现象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试管壁有水珠澄清变浑浊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试管壁有水珠澄清变浑浊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澄清变浑浊B物质的名称是_____
(2)若在以上装置的酒精灯上加一个金属网罩,且A是纯净物,B是两种物质的混合
A的化学式B处的现象C处的现象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试管壁有水珠澄清变浑浊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澄清变浑浊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澄清变浑浊B物质的名称是_____
答案:H2、CO;H2、CO2;CO、CO2;氧化铜;H2;CO;CO2;氧化铜和碳
解析:注意从元素来源的角度分析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1.(1)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溶液变成红色:____;然后加热,变红的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_____。
(2)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CO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_____。
2. 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可制得生石灰,同时也可制得二氧化碳,若要确定煅烧后得到的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
A. 加水看是否全部溶解
B. 加少量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C. 加热至高温看是否有气体产生
D. 研磨,看是否有块状固体残留
3. 向鸡蛋壳、草木灰、碳酸镁、水垢等物质中,滴入稀盐酸后,都能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其原因是()
A.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二氧化碳
B.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
C.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碳酸根
D. 这些物质都是固体
4. 下列各组气体可用同一种方法收集,且该法又是收集每种气体的最佳方法的一组是()
A. H2、O2、CO2
B. H2、O2、CO
C. H2、CO2、CO
D. O2、CO2、CO
5. 如何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
6. 两份质量相等的碳酸钙,一份与适量盐酸反应,另一份充分煅烧,所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
A. 跟盐酸反应的多
B. 一样多
C. 充分煅烧的多
D. 无法判断
7. 实验室在H2、O2、CO2三种气体的制取、收集、检验实验中,具有的相同点是()
A. 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 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C. 使用同一套气体发生装置
D.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这三种气体
8. 用氢气、单质碳和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分别使相同质量的氧化铜在高温下完全反应,消耗氢气、单质碳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____
9.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大理石、盐酸、氧化铜、木炭为原料制取金属铜的反应步骤。
(最后一步反应要求两种氧化物之间反应)
10. 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
取此混合气体5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_____g。
11. 为了检验CO2中混有少量的CO,应将其先后通过下列足量的试剂:①_____②_____
③_____。
三种试剂的作用分别是: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12. 人类很早就发现,孔雀石在熊熊燃烧的树木中灼烧,树木余烬中会有一种红色光亮的金属显露出来,形成该金属的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
(1)CO 2 + H 2O=H 2CO 3;H 2CO 3
△
2↑+H 2O
(2)CO 2 +2)(OH Ca = CaCO 3↓+ H 2O
2. B
3. C
4. B
5. 燃着木条,看燃烧产物。
6. B
7. D
8. 1:3:14
9.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CO 2+C
高温
2CO ;CO+CuO △
Cu+CO 2
10. 15g
11. 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石灰水;除尽二氧化碳;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检验生成二氧化碳,证明有一氧化碳。
12. ① 3
22)(CO OH Cu △
2CuO+H 2O+CO 2↑② C+2CuO
高温
2Cu+CO 2↑
【试题解析】
1. 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准确掌握。
2. 注意最简便的要求,所以不应继续高温煅烧,而应加入稀盐酸。
3. 题中所叙述的药品为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是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4. 注意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气法,向上和向下排气法不是同一种方法。
5. 考虑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类似,用燃烧产物鉴别,而不能用火焰颜色。
6. 根据碳元素守恒。
7. 三大气体的对比。
8. 注意相同的氧化铜的前提,而碳还原氧化铜时,氧化铜前面的系数为2。
9. 从最后一步的要求倒推。
10. 根据元素守恒,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5g ×36%=1.8g ,而经过氧化铜后,混合气体中所有的碳元素都转化到二氧化碳中,最终进入到CaCO 3中,所以CaCO 3的质量:1.8g ÷(C/CaCO 3)=15g 。
11. 注意二氧化碳对一氧化碳的检验的影响作用。
12. 树木在灼烧的过程中会产生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