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京派),ppt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精品PPT课件

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精品PPT课件
四. 乡土小说--主要描写故乡农村(或小城镇)的生活, 带有浓厚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小说。 鲁迅首开乡土小说创作风气。 主要作家:彭家煌(湖南) 许杰(江浙) 蹇先艾(贵州)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
一. 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茅盾:《子夜》《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老舍:--市民诗人 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巴金: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文学之先河。 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 萧军《八月的乡村》
四. 左联外民主主义作家
主要代表:叶圣陶《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 李颉人《死水微澜》
五. 京派小说 指二十年代末期到三十年代,当文学的中心南移上海
之后,继续留在北京的或其它北方 城市的一个自由主义 作家群,也称北方作家派。是左联外最重要的文学派别。 主要代表:沈从文《边城》
乡土小说与市井小说
“乡土小说”:刘绍棠的《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花街》 等中篇小说,
“市井小说”的邓友梅的《烟壶》、《那五》, 冯骥才的《神 鞭》、《三寸金莲》,陆文夫的《小巷人物志》系列中 短篇小说等, 有以家乡纪事来揭示民间世界的汪曾祺的短篇小说,有 以家乡风情描 写社会改革的林斤澜的《矮凳桥风情》系列,有拟寓言体的高晓声的 《钱包》、《飞磨》
寻根文学:阿城的《棋王》等)张承志的《北方的河》)韩少功的 《爸爸爸》)
先锋小说:格非、孙甘露、余华
新写实小说 : 池莉的《烦恼人生》 方方的《风景》 刘震云的 《单位》、《一地鸡毛》 叶兆言的《艳歌》 新历史小说:莫言的《红高粱》 陈忠实的《白鹿原》 刘震 云的 《故乡天下黄花》 苏童的《妻妾成群》
人性与人道主 义 : 戴厚英《人啊,人》。刘心武的《爱的位置》,张炫的《被爱情

《边城》PPT课件-沈从文

《边城》PPT课件-沈从文
分的说明。请列举爷爷对孙女爱的具体表现。
骄宠、依顺。尽量照顾她的情绪。 教育翠翠要坚强。 给翠翠讲她父母的故事。 亲自过问翠翠的婚姻大事。 不让翠翠坐热石头。 为翠翠吹笛唱歌。
作者认为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 美一点,丑的东西虽不全都是罪恶,总不能使人 愉快,也无从令人由痛苦见出生命的庄严,产生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一系列以湘西为背 景的小说,短篇小说《丈夫》、《贵生》、 《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 中的代表作。
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 色。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 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 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 “文体作家”。
沈从文的创作成就
❖ 沈从文创作宏富,作品结集有80多部,是中国 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20年代中后期结 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 等,其基本主题已初现。30年代之后创作显著 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朱》、《旅店及 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 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 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 《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 《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 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从作 品到理论,完成了其“湘西世界”的构筑。
在文学态度上,沈从文先生一直坚持自由主 义立场,坚持文学要超越政治和商业的影响。 1948年沈从文先生受到了左翼文化界猛烈批判, 郭沫若斥责沈从文先生:“一直是有意识的作为 反动派而活动着”。下半生从事文物、工艺美术 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1978年调中国 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 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于1980年应邀 赴美国讲学,并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终审名单。

废名与京派小说

废名与京派小说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 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 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 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 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 度恰如其分的说明。‛——沈从文 • 与牧歌情调的追求有关,京派作家对大自然也怀有 特殊的审美情感。 • ‚美固无所不在,凡属造形,如用泛神情感去接近, 即无不可以见出其精巧处和完整处。生命之最大意义, 能用于对自然或人工巧妙完美而倾心,人之所同。‛— —沈从文
• ‚像是一道流水,大约总是向东去朝宗于海。他流过的 地方,凡有什么汊港湾曲,总得灌注潆洄一番,有什么 岩石水革,总要披拂抚弄一下子,才再往前去,这都不 是他的行程的主脑,但除去了这些也就别无行程 了。‛——周作人

‚自己有时常常觉得有两种笔调写文章,其一种, 写乡下,则仿佛有与废名先生相似处。由自己说来,是 受了废名先生的影响,但风致稍稍不同,因为用抒情诗 的笔调写创作,是只有废名先生才能那种经济的。‛— —沈从文
京派小说的特色
• 1)着力赞颂纯朴、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 ‚为什么要写作‛? • ‚因为我活到这世界里有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 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性,也因 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这点情绪同宗教情绪完全 一样。……我的写作就是颂扬一切与我同在的人类的美 丽与智慧。‛ ——沈从文
• 2)把写实、记‚梦‛、象征熔于一炉,推动现代抒情写 意小说走向一个新的阶段。在小说创作中渗透情感,凝 结诗意,形成意境,这是京派作家们的共同审美追求。 • ‚这些人与其说是本然的,无宁说是当然的人物;这不 是著者所见闻的实人世的,而是所梦想的幻景的写 象。‛——周作人 • 小说‚容许包含了两个部分:一是社会现象,即是说人 与人相互之间的种种关系;二是梦的现象,即是说人的 心或意识的单独种种活动‛,写小说‚必须把‘现实’ 和‘梦’两种成分相混合‛。——沈从文

第十四讲京派小说教学课件

第十四讲京派小说教学课件

❖ 京派小说追求诚实健康、从容宽厚,和谐与 优美始终是推崇的审美境界。
❖ 他们善于发掘普通人尤其是下层劳动者生命 的庄重与坚韧,特别能写女性的纯良与自然 之美。对于乡村生活及人性,虽有忧郁,但 不惨烈,而是一种超越性的悲天悯人。写悲 剧,但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创造了缺憾美 的悲剧模式。不喜欢情感的狂放宣泄,欣赏 内敛与节制。不同于启蒙文学的毁灭美、颓 废美,也不同于革命文学的理想美、崇高美。
❖ 京派小说的鼻祖,把周作人的审美理想用叙 事文学加以体现,以田园牧歌的风味与意境 在现代小说史上独树一帜。
❖ 代表作《竹林的故事》、《桃园》、《桥》 以现代文明未冲击的农村为背景,展示的大 都是农村的老翁、妇人、小儿女的天真善良, 隐逸出世的色彩,淡淡的忧郁与悲哀。
❖ 《竹林的故事》依稀存留着当时乡土文学的 现实主义痕迹,农民的苦难依稀可见:老程 夫妇种菜捕鱼,可“盐鉢里的盐怕还够不上 一餐饭”,两个女儿相继夭亡,后来老程贫 穷而死,剩下三姑娘与母亲相依为命。
❖ 在沈从文的笔下,一幅幅乡土人情画是那样 逼真,充满了原始奇异之美:
❖ 男女相爱了,男方请人到女方家中说媒,为 走“马路”;男方对女方直接唱歌求爱,为 走“车路”;痴情的小伙子常常双管齐下。
❖ 身体强壮的妻子可以出外卖身,赚钱养活一 家老小,丈夫竟不以为怪。妓女养身靠商人, 却各自有一个真诚相爱的情人,常常为了爱 情而自杀拼命。
❖ 他所塑造的这些人物形象,尽管没有什么鼎 立文坛的艺术典型,但其性格特征还是鲜明 的。往往在卑贱中见出单纯,愚蠢中见出聪 慧,野蛮中见出雄强,平凡中见出伟大。所 有的人物几乎都具有一种统一的色调——自 然生命与传统文化的力和美!
❖ 沈从文曾说自己的创作是建筑一座“精致、 结实、匀称”的“希腊小庙”,“供奉的是 ‘人性’。”这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一种奇 幻、蒙茸的艺术氛围。有人曾说读他的作品 是“云中看月”、“雾中看花”。

30年代小说概况

30年代小说概况
❖ 《梅雨之夕》、 《春阳》转向较 为典型的心理分析。
2、穆时英(1902-1940)
❖ 浙江慈溪人,笔名伐扬、匿名子。 ❖ 《上海的狐步舞》、《黑牡丹》
等小说用纯是印象式、卡通式的 跳跃写法。 ❖ 《白金的女体塑像》 、《圣处 女的感情》
3、刘呐鸥(1900-1939)
❖ 原名刘灿波,笔名洛生, 台湾台南人。
土人情、生存世态 ❖ 再通过“我”这一叙事者和作品
的人物,叙述小城故事。
3、出色的艺术才能
①散文化的小说结构,无完整的故事情节,却韵味深长。 ②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重人物性格的刻画。 ❖ 茅盾在《〈呼兰河传〉序》里说,“它是一篇叙事诗,
一幅多彩的风俗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三、萧军 (1907年—1988年)
❖ 题材选择与形象塑造:大多选取沦陷区血腥的故事和浴 血奋战的场景,集中地写日寇的暴行、人民的苦难和人 们的抗争,塑造受难者和反抗者的群像。
❖ 风格基调:粗犷雄浑的格调,具有一种内在的强力。大 多抒发悲哀、愤怒、豪迈的激情,作品呈现出强烈的主 观性。
❖ 在小说体式、风格方面的探索远胜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沁旗草原》 ❖ 注重方言的运用,自觉地吸收
电影剪辑手法来结构小说,叙 述带有跳跃性,讲究力度,在 小说体式上有新的创造。
第三节 京派小说与新感觉派小说
一. 京派小说: (一)“京派”
❖ 指的是20年代末到30年代,当文学的中心南移上海 之后,继续留在北京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主义 作家群;没有正式的结社 ,有自己的阵地,如《文 学月刊》、《骆驼草》、 《水星》 等。
❖ 早期创作涉及诗歌、戏剧、 小说等领域。
❖ 中篇《到莫斯科去》和长篇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

《边城》PPT课件

《边城》PPT课件
之间纯洁的爱;
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 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
本文节选的是《边城》中一段描写翠翠爱情故事前奏的章 节。所节选的四节以端午节为故事背景,展现了边城人民端午节热 闹快乐的场景,体现了翠翠对爱情的朦胧向往和祖父与翠翠的至爱 亲情,昭示了边城人民的淳朴、善良和热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 “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对生命自由的追求。
作家汪曾祺有这样的评论:小说是写翠翠的爱情的。这种爱情是那样纯 净,那样超过一切世俗利害关系,那样的非物质。翠翠的爱情有个成长过 程,总体上,是可感的,坚定的,但是开头是朦朦胧胧的,飘飘忽忽的。翠 翠的爱是一串梦。
第五节,写翠翠因了对二老的挂念,又去看船,认识了大老,揭开了翠 翠与大老和二老感情纠葛的序幕。两年过去了,翠翠不能忘记那件事,时常 温习着,“远处鼓声已起来了,她知道绘有朱红长线的龙船这时节已下河 了,细雨还依然落个不止,溪面一片烟”。
民风淳朴与否,与民众对传统节日重视与否有着 必然关系。“毫无什么变化”“仍旧”体现了节日的魅 力,同时也暗含作者对淳朴民风的向往。
1、在边城这样诗意祥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了一群怎样的 人呢?他们之问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先看看作者写了哪些人?
翠翠与傩送;翠翠与爷爷;爷爷与过渡人;爷爷与老熟 人;…
2、下面我们分三人组一起来探究边城的人情美。找出最能表现人 情美的那些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有关话句。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 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 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 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表现了边城端午节的风俗特征,具有浓浓的原始韵 味和乡土风情。从“莫不”“任何人家”“全茶峒人 ”“全家”这些词语可看出,端午节在当地的受重视程 度非同一般。

30年代小说 PPT课件

30年代小说 PPT课件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 人逃荒去了。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 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呼兰河市井风情图》部分
第2节 左翼新人小说创作
第三,“非情节化”的小说文体结构,使其 小说呈现出散文化倾向。
萧红对于小说叙事情节的有意忽略和散文化结构的自 觉运用,是基于一种自觉的审美追求,就使她的小说 结构挥洒自如,呈现出非情节化、非戏剧化的散文化 特征。
“莎菲女士是心灵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 (茅盾)
第2节 左翼新人小说创作
1.丁玲(1904-1986) :
❖ ⑵左联时期(1930-1933)
1930年,丁玲发表了中篇小说《韦 护》和《一九三O年春在上海》 (之一和之二),这三篇小说的情 节和主题都是“革命+恋爱”模式, 丁玲开始转向描写革命,塑造革命 者的形象。其在于把握过渡时代知 识分子的心灵世界比较准确真实, 注意人物性格描写,避免了公式化, 脸谱化的通病。
第2节 左翼新人小说创作
1.丁玲(1904-1986) :
❖ ⑴“莎菲时代”(1928- 1930)
早年短篇小说,多写富于 叛逆精神而又苦闷彷徨的 知识女性。在艺术上,以 大胆的描写和细腻的心理 刻画见长,显示出在揭示 人物内心世界丰富性的特 长。
《莎菲女士的日记》
年轻的丁玲
《莎菲女士的日记》
❖ 第二,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丁玲善于通过细腻的心 理刻画,写出人物思想、性格和心理的复杂性。
第2节 左翼新人小说创作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艺术成就
❖ 第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明朗的色彩和乐观的格 调。
❖ 第四,文学语言细腻、蕴藉、凝练,富于暗示力和情

14章 京派、海派流派特征

14章  京派、海派流派特征

施 蛰 存
• 二、为中国小说现代主义的有益的尝试, 具有可以肯定的先锋性文学意义。 尽管存在着缺陷,如过于追求新、奇、 怪的艺术效果,但它既是挡不住的世界性 文化与文学思潮对中国艺术的冲击、渗透 和干预,也是中国艺术包括文学必然对世 界做出的抉择、筛选、可能的重构和对话 方式等一系列反应。
• 三、与茅盾为代表的都市小说的区别(参见 指导197页) • 1.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剖析派”小说, 着眼于都市中阶级的对峙、人与人的斗争 作为主线来表现一个亢奋、变化的贫富差 别显著的城市社会,而新感觉派小说有强 烈的世俗化和商业化特征,对都市的描摹 更多集中在对工业文明的物质性体验上, 兼有建立在这种体验基础上的对于现代文 明一定程度的批判
• 三、平民性 • 肯定乡民、市民的平凡的生活方式 • 对淳朴的农村的乡情、民俗、民间文化具 有特殊的审美敏感 • 力图透过普通人的可怜甚至愚昧的生活显 示其坚韧、倔强、极强盛的生命力。 • 4、纯情性 • 追求纯美、纯情 描写乡民的淳朴,多笃厚、通达、从容,少 昂扬、激烈
• 5.民族性 • 最欣赏平民传统啊原始文明精神,推崇未 蒙教化的,如重义、轻利、诚厚、守节等 • 从中国沉落的地区看待中国 • (茅盾等左翼立足于中国先进的地区观察 中国) • 6.矛盾性 • (1)城乡对峙 • (2)入世与出世 • (3)改革国民性与赞美人的优美性
• 1.借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表现我的心理, 呈现生命的真实存在 • 2.我是现代都市文明挤压下的一个戴面具 的存在 • 3.我渴慕自然生存方式,渴慕真正的爱, 在梅雨之夕我与少女相遇,被压抑的性心 理得到了释放。这是对束缚人自由的道德、 意识的反叛 • 4.通篇独白,没有客观叙述,心理分析是 其主要情节。
• 2、社会剖析小说追求对时代的全景表现, 多取现实主义的文学表现手法,而新感觉 派多采用现代主义文学技巧,来表现心理 层面的现代都市情绪。因而两者的语言文 字、结构模式等风格迥异。 • 可以《子夜》与《夜总会里的五个人》等 为例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精品PPT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精品PPT课件

开放,完全按照琐碎生活的本来面目结构情节,
舞台完全成为生活横断的再现,生活就在其中自
然地流动着,表现出自然平淡的风格。
2
曹禺话剧的创作特点: 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 注重对人的灵魂和内心世界的挖掘; 善于借鉴西方剧作经验与技巧; 善于设计张力强大的戏剧情境,采用
多样化的戏剧手段安排情节。
2
曹禺话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 影响: 其剧作不仅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 而且,作家极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实验性 的创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开拓了广 阔的领域,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展 示了多元的,自由创造的发展前景。
2
曹禺话剧的发展与变化:
《雷雨》采取锁闭式结构的,重视戏剧的集中
性和动作性,努力在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和曲折
跌宕的戏剧情节中强化人物性格心理,人工痕迹
较浓;《日出》已开始注意吸收契诃夫的戏剧风
格,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事件,也没有强烈的戏
剧冲突,脉络看似松散,却将底层社会和豪奢世
界的鲜明对比尽显眼前;《北京人》的结构更加
以192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田汉的话剧创
作始终关注艺术与时代的关系,既表现出艺术的
人生思考和现实关注,又能超越现实,紧紧扣住
人物的心灵历程和主观抒情,表现出鲜明的主体
意识;艺术风格上是“诗”与“剧”的统一,有
强烈的诗化倾向;在戏剧情节往往具有传奇性,
结构上根据情感需要而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出
开放性的特点;戏剧语言的优美和诗化,声乐、
湘西题材是他在成为都市人之后对乡
村的缅怀,重点是理想化的歌颂,生动地
表现出极具地域特色的湘西及沅水流域的
民风、民俗,洋溢着一种蛮野之气和赞美
之情。
2

《边城》ppt课件

《边城》ppt课件

特点:自然流畅, 明白如话。写景 优美舒展, 写 人亲切真挚。
• “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 “风滩、茨滩不为凶;下面还有绕鸡笼;绕鸡 笼也容易下,青浪滩浪如屋” • “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不 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 土地上” • “大老,你这个人,又走车路又走马路,是这 样一个狡猾东西” • “你把宝贝孙女儿送给了会唱歌的竹雀吧” • “你要竹雀做孙女婿,竹雀在那里啊”
风景画卷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小说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残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满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
沈 从 文
边 城
作家介绍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
人,现代作家。1927年参加“新 月社”,曾任西南联大、北京大学 教授。京派文学的领衔者。作品着 力描绘不受“近代文明”玷污的原 始古朴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节奏 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 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 自得的人生。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一系 列以湘西为背景的小说,短篇小说 《丈夫》、《贵生》、《三三》; 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 中的代表作。
仔细阅读第四部分,说说翠翠是个怎样的女孩? 总结 翠翠天真善良、活泼可爱,她和爷爷相 依为命,对爷爷充满了依恋。
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 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 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 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 了。”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这句中体会出翠翠对二老 的喜欢,虽然这种喜欢是淡淡的。“大鱼咬你” 这句话对翠翠而言已经成为了一种温柔的回忆, 而且,这句话带有俏皮味,也成了翠翠和二老以 后相爱的一个隐喻。

沈从文PPT课件

沈从文PPT课件

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
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里,春天时只需注意,
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晾在日光下耀
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
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却永
远那么妥帖,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
❖ 他同时想起那个可怜的母亲过去的事情,心中有了 一点隐痛,却勉强笑着。
❖ 祖父还是再说下去,便引到死过了的母亲来。翠翠 悄悄把头撂过一些,见祖父眼中业已酿了一汪眼泪。 翠翠又惊又怕,怯生生的说:‘爷爷,你怎么的?’
❖ 其实他有点忧愁,因为他忽然觉得翠翠一切全像那 个母亲,而且隐隐约约便感觉到这母女二人共通的 命运。
17
因为友谊,沈从文 创作: 《丁玲女士被捕》 《丁玲女士失踪》 《三个女性》 《记丁玲女士》 《记胡也频》
18
江青
19
抗 战 之 前 的 沈 从 文
20
6 抗战时期
1937年8月,随清华、北大、南开等大学南下 任职西南联大
21
7、解放前后
❖郭沫若在《斥反 动文艺》说沈从 文 “一直是有意 识地作为反动派 而活动着”
第二章 京派小说 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的文学巨匠


、 水
1902-1988





沈 从

1
1、荒僻神秘的家乡。原名沈岳焕,生于湘西凤凰县
2
湖、川、贵三 省的交界 苗、侗、土家 族聚居
湖南地图
3
吊脚楼
4
5
2、行伍世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九章 30年代小说(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九章 30年代小说(一)

“大河小说”
“大河小说” (法文romance-fleave), 是近代法国小说的重要体式,其特征是以 多卷体连续小说的形式表现时代历史的社 会生活全貌。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等都是大河小说。
第二节 丁玲、张天翼
一、丁玲 (一)作家生平 (二)早期作品:承袭“五四”精神的苦闷 1、《梦珂》 2、《莎菲女士的日记》及“莎菲”的形象 (三)左联时期 1、知识分子题材:《韦护》 2、工农题材:《阿毛姑娘》、《田家冲》、 《水》
艾芜(1904—1992)
原名汤道耕,四川新繁人。 代表作《南行记》(包括《人生哲学的一课》、《山
峡中》等八篇)、《丰饶的原野》等。
吴组缃(1908—1994年)
原名吴祖襄,安徽泾县人。 代表作《樊家铺》、《一千八百担》、《箓竹山 房》等。
李劼人(1891-1962)
原名李家祥,四川成都人。 代表作《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 “大河小说”的探索者
3、出色的艺术才能
①散文化的小说结构,无完整的故事情节, 却韵味深长。 ②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 茅盾在《〈呼兰河传〉序》里说,“它是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俗画,一串凄 婉的歌谣。”
那是一个初春,正月的早晨,乡村的土 场上,孩子们群集着,天空里飘起颜色鲜 明风筝,三个五个,近处飘着大的风筝, 远处飘着小的风筝,孩子们在拍手,在笑。 老人——刘成的父亲也在土场上依着拐杖 同孩子们看风筝。就是这个时候消息来了! ——《看风筝的人》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县人 。以 1938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品有《生死场》、《手》、 《牛车上》、《商市街》等小说和散文。后期作品有《鲁迅先 生散记》、《小城三月》、《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呼兰河 传》。

12、第十一讲 20世纪30年代小说之三(京派小说)

12、第十一讲 20世纪30年代小说之三(京派小说)

对立互参:人性的扭曲; 对立互参:人性的扭曲;人与自然契合
以湘西生活和都市生活为题材, 以湘西生活和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 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 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 赞美人性美; 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 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从汤汤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 “从汤汤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 了多少知识,见过了多少世界! 了多少知识,见过了多少世界!我的想像是 在这条河上扩大的。 在这条河上扩大的。”
“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 我所最满意的文章, 为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 为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是我 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 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 中一点忧郁气氛, 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十五年 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 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我文字风 格,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因为 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 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 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从 文自传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文自传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四、“京派”小说代表作家 京派” (一)废 名
(二)凌叔华 (三)萧 (四)芦 乾 焚
(五)沈从文
(四)芦焚(1910-1988) 芦焚(1910-1988)
原名王长简,河南杞县人,1946年以后改用 原名王长简,河南杞县人,1946年以后改用 笔名师陀。 笔名师陀。 1937年 第一个短篇集《 1937年,第一个短篇集《谷》获《大公报》 大公报》 文艺奖金。 文艺奖金。 30年代著有《里门拾记》 30年代著有《里门拾记》、《落日光》等。 年代著有 落日光》 抗战时期蛰居“孤岛” 写有《果园城记》 抗战时期蛰居“孤岛”,写有《果园城记》 及长篇小说《结婚》 及长篇小说《结婚》等。

京派文化PPT

京派文化PPT

二、京派文化艺术
1、紫禁城
• 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 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 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 精华
午门:故宫的正门,午门是皇帝下诏书、 下令出征的地方。它当中的正门平时 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 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 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 大臣进出东华门,宗室王公出入西华 门,太监宫女走的神武门。
豆汁
• 灌肠在明朝开始流传。灌肠分两种: 一种为大灌肠,用猪肥肠洗净,以优 质面粉、红曲水、丁香、豆蔻等10 多种原料调料配制成糊,灌入肠内, 煮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上 盐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
炒肝
• 所谓炒肝并不是炒的,而是煮出来的, 而且除了肝,还有肥肠,肥肠一般还 比肝更多一些。最后放淀粉,因为比 较浓稠,要不停搅拌,还是挺有“炒” 的感觉的
京派文化
一、历史渊源
• 京派是指上世纪30年代活跃在北京的自由主义作家群,其成员主要有沈从文、 老舍等。
• 他们被标榜为北京作家的“诚实与质朴”。 • 他们主张要张扬文坛正气,描写生活中的小人物,贴近底层生活。 • 京派文化,泛指具有北京历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它不仅包括以老舍为代表
的文学,还包括以四合院为代表的建筑,及以京剧为代表的戏剧等。京派文 化常常与海派文化相比较而被论及。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当于今天的 人民大会堂,不是皇帝上朝处理国政 的地方,而是皇帝登基和举行大典的 地方。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 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 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三呼 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 皇家气派。
•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 的地方,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 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 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览祝文。祭先农坛 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 农具。

第十三章 小说(二)“京派”作家群

第十三章  小说(二)“京派”作家群

“京派”作家群 从不做出显山露水和左冲右突的姿态, 远离各种带有戏剧意味的生活命运的转 折点,也远离惨痛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 折磨,以及大起大落的悲欢,他们也许 从来没有一个伟大的政治和社会实在方 面的背景或支撑,有的只是退回到心灵 独处幽居之中的寂寞劳作。他们的存在, 表明了精致的精神世界和令他们失望的 现实世界之间的一种分离。
“京派”作家群 在政治学和伦理学的范畴上,也许可以 把它们划归为温和沉静的自由主义和个 人主义的一群,但更主要的,他们是尊 重知识、相信智慧的一群人,他们自身 就是学养厚实和天赋很高的精神智慧的 拥有者和提供者,读一读这些人的名字, 就足以令人神往的了:
“京派”作家群 朱光潜独步一时的美学视界,沈从文小 说中的湘西世界,卞之琳对汇通中西古 今诗学的沉湎,李健吾带着生命灵气和 温热的含英咀华式的评论,丁西林的机 敏,梁遇春的睿智,李长之的思辩,还 有芦焚、废名、冯至,以及一代才女林 徽因,“未带地图的旅人”肖乾……他们 大致共同拥有的文学景观是,心灵在纷 乱多难的现代世界中的平静独步,
“京派”作家群 悲悯人生: 京派小说多表现出对人类的悲悯情怀。京派
作家在历史文化的观照中既由衷地赞美那未蒙教化的原始文 明的淳厚朴实,又看到了礼教、宗法制的野蛮和人生不幸的 一面。同时,京派浓厚的学院背景又使作家们在理论上对社 会对人类有一种悲剧意识。沈从文和废名都十分郑重地把自 己作品中悲剧的美学特质的一面指出来,在他们看来,人的 神性存在与悲剧性存在有着必然性的联系,由此决定了京派 小说的悲剧性往往是人性的悲剧;另一方面,京派作家对人 性的单纯信仰又使得他们的悲剧是“明快的”,又带着“悲悯的 微笑”的情怀。这样,他们的表现方式就是在所写的人事上 不为故事中卑微人事失去明快,总能保持一个作家的平静, 淡淡的讽刺里常常有一个悲悯的微笑影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菱 荡
废名
陶家村在菱荡圩的坝上,离城不过半里,下坝过桥, 陶家村在菱荡圩的坝上,离城不过半里,下坝过桥,走一 个沙洲,到城西门。 个沙洲,到城西门。 一条线排着,十来重瓦屋,泥墙,石灰画得砖块分明, 一条线排着,十来重瓦屋,泥墙,石灰画得砖块分明,太 阳底下更有一种光泽,表示陶家村总是兴旺的。屋后竹林, 阳底下更有一种光泽,表示陶家村总是兴旺的。屋后竹林,绿 叶堆成了台阶的样子,倾斜至河岸,河水沿竹子打一个弯, 叶堆成了台阶的样子,倾斜至河岸,河水沿竹子打一个弯,潺 潺流过。这里离城才是真近,中间就只有河,城墙的一段正对 潺流过。这里离城才是真近,中间就只有河, 了竹子临水而立,竹林里一条小路,城上也窥得见, 了竹子临水而立,竹林里一条小路,城上也窥得见,不当心河 边忽然站了一个人——陶家村人出来挑水。 边忽然站了一个人——陶家村人出来挑水。落山的太阳射不过 ——陶家村人出来挑水 陶家村的时候(这时游城的很多),少不了有人攀了城垛子探 陶家村的时候(这时游城的很多),少不了有人攀了城垛子探 ), 首望水,但结果城上人望城下人,仿佛不会说水清竹叶绿—— 首望水,但结果城上人望城下人,仿佛不会说水清竹叶绿—— 城下人亦望城上。 城下人亦望城上。
鲁迅《 京派” 鲁迅《“京派”与“海派”》: 海派” 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 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 官,租借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 租借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 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 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 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 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 “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但从官得食者其情状 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 隐,对外尚能傲然,从商得食者其情状显,到处难以 对外尚能傲然,从商得食者其情状显, 掩饰,于是忘其所以者,遂据以有清浊之分。 掩饰,于是忘其所以者,遂据以有清浊之分。而官之 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的 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 京派” 眼中跌落了。 眼中跌落了。
一、废
名(1901-1967), (1901-1967),
废名是京派代表作家。 废名是京派代表作家。代表作有 浣衣母》 《竹林的故事》、 《浣衣母》 竹林的故事》 菱荡》 《桃园》 《菱荡》 《桥》、《莫 桃园》 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 须有先生传》 机以后》 机以后》等。废名的小说以“散文 废名的小说以“ 化”闻名,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人称 闻名, “废名风”,对沈从文、汪曾祺等 废名风” 对沈从文、 作家产生过影响。 作家产生过影响。


关于“京派” 关于“京派”与“海派”的论争 海派” 1931年沈从文在 窄而霉斋闲话》中提出, 京派” 年沈从文在《 1931年沈从文在《窄而霉斋闲话》中提出,“京派” 文学是“人生文学” 海派”文学则是“ 文学是“人生文学”,而“海派”文学则是“浪漫文 并对“海派”文学“ 学”,并对“海派”文学“混合到商人市侩赚钱蚀本 的纠纷里去”的习气提出批评。1933年发表 年发表《 的纠纷里去”的习气提出批评。1933年发表《文学者 的态度》批评文学创作染上玩票白相的脾气, 的态度》批评文学创作染上玩票白相的脾气,而缺乏 事业尊严感,引发论争。 海派” 一文里, 事业尊严感,引发论争。在《论“海派”》一文里, 进步一把海派概括为“名士才情” 商业竞卖” 进步一把海派概括为“名士才情”和“商业竞卖”相 结合。 结合。 苏汶发表《文人在上海》反驳。 苏汶发表《文人在上海》反驳。
《上海的狐步舞》: 上海的狐步舞》 蔚蓝的黄昏笼罩着全场,一只saxophone正伸长了脖子, 蔚蓝的黄昏笼罩着全场,一只saxophone正伸长了脖子,张 saxophone正伸长了脖子 着大嘴,呜呜地冲着他们嚷。当中那片光滑的地板上, 着大嘴,呜呜地冲着他们嚷。当中那片光滑的地板上,飘动的 裙子,飘动的袍角,精致的鞋跟,鞋跟,鞋跟,鞋跟,鞋跟。 裙子,飘动的袍角,精致的鞋跟,鞋跟,鞋跟,鞋跟,鞋跟。 蓬松的头发和男子的脸。男子的衬衫的白领和女子的笑脸。 蓬松的头发和男子的脸。男子的衬衫的白领和女子的笑脸。伸 着的胳膊,翡翠坠子拖到肩上。整齐的圆桌子的队伍, 着的胳膊,翡翠坠子拖到肩上。整齐的圆桌子的队伍,椅子却 是零乱的。暗角上站着白衣侍者。酒味,香水味,英腿蛋的气 是零乱的。暗角上站着白衣侍者。酒味,香水味, 味,烟味独身者坐在角隅里拿黑咖啡刺激着自家儿的神经。 烟味独身者坐在角隅里拿黑咖啡刺激着自家儿的神经。 独身者坐在角隅里拿黑咖啡刺激着自家儿的神经 舞着,华尔滋的旋律绕着他们的腿, 舞着,华尔滋的旋律绕着他们的腿,他们的脚站在华尔滋旋律 上飘飘地,飘飘地。 上飘飘地,飘飘地。
第二节 京派”小说和“海派” “京派”小说和“海派”小说
1、地点: 地点: 1、 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 上海。 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 上海。 代表作家: 2、代表作家: 2、 废名、杨振声、沈从文、 张资平、叶灵风、林微音; 废名、杨振声、沈从文、 张资平、叶灵风、林微音; 林徽因、萧乾、芦焚、 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 林徽因、萧乾、芦焚、李 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 健吾等。 黑婴、禾金等。 健吾等。 黑婴、禾金等。 文学阵地: 3、文学阵地: 3、 现代评论》《水星》《 》《水星》《骆 文学工厂》《无轨列车》 》《无轨列车 《现代评论》《水星》《骆 《文学工厂》《无轨列车》 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 》《大公报 新文艺》《现代》 》《现代 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 《新文艺》《现代》。 文艺杂志》 《文艺杂志》。
4、流派特色: 流派特色: 题材: (1)题材:乡土中国。 题材:乡土中国。 (1)Z、 飞机、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废名的 活——飞机、电影、JAZZ、摩 黄梅故乡、 天楼、高速汽车、跳舞厅、 黄梅故乡、芦焚的河南果园城 天楼、高速汽车、跳舞厅、男 世界、 女色情等。 世界、萧乾的北京城根的篱下 女色情等。 世界等。 世界等。 文化态度: 文化态度: (2)文化态度: (2)文化态度: 恪守健康纯正的传统文化。 西方影响下的都市摩登文化。 恪守健康纯正的传统文化。 西方影响下的都市摩登文化。 城乡二元对立的文化价值观。 城乡二元对立的文化价值观。 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 美学品格:诚实、从容、 上海。 (3)美学品格:诚实、从容、 上海。 宽厚、和谐、纯粹、恰当、 美学品格: 宽厚、和谐、纯粹、恰当、圆 (3)美学品格:用有色彩的象 完美。 动态的结构、时空的交错、 融、完美。 征、动态的结构、时空的交错、 (4)独特的小说体式: 独特的小说体式: 充满速率和曲折度的表达式来 抒情体、讽刺体。 表达现代都市“新感觉” 抒情体、讽刺体。 表达现代都市“新感觉”。
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 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金锁记》: 金锁记》 风从窗子里进来, 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被吹得摇摇晃 磕托磕托敲着墙。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 晃,磕托磕托敲着墙。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镜子里反映着的 翠竹帘子和一副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 翠竹帘子和一副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望久 了,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再定睛看时,翠竹帘子已经褪了 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再定睛看时, 金绿山水换了一张她丈夫的遗像,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 色,金绿山水换了一张她丈夫的遗像,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 去年她戴了丈夫的孝,今年婆婆又过世了。 去年她戴了丈夫的孝,今年婆婆又过世了。 季泽走了。丫头老妈子也都给七巧骂跑了。 季泽走了。丫头老妈子也都给七巧骂跑了。酸梅汤沿着桌 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 ——一滴 ……一更 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 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 ……一年 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
《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大晚夜报》!”卖报的孩子张着蓝嘴,嘴里有蓝的牙齿 大晚夜报》 卖报的孩子张着蓝嘴, 和蓝的舌尖儿,他对面的那只蓝年红灯的高跟儿鞋鞋尖正冲着 和蓝的舌尖儿, 他的嘴。 他的嘴。 “《大晚夜报》!”忽然他又有了红嘴,从嘴里伸出舌尖儿 大晚夜报》 忽然他又有了红嘴, 来,对面的那只大酒瓶里倒出葡萄酒来了。 对面的那只大酒瓶里倒出葡萄酒来了。 红的街,绿的街,蓝的街,紫的街强烈的色调化装着的 红的街,绿的街,蓝的街,紫的街强烈的色调化装着的 都 市啊!霓红灯跳跃着——五色的光潮,变化着的光潮, 市啊!霓红灯跳跃着——五色的光潮,变化着的光潮,没有色 ——五色的光潮 的光潮——泛滥着光潮的天空,天空中有了酒,有了灯, 的光潮——泛滥着光潮的天空,天空中有了酒,有了灯,有了 ——泛滥着光潮的天空 高跟儿鞋,也有了钟 高跟儿鞋,也有了钟
《上海的狐步舞》: 上海的狐步舞》
人扛着大木柱在沟里走,拖着悠长的影子。 人扛着大木柱在沟里走,拖着悠长的影子。在前面的脚一 滑,摔倒了,木柱压到脊梁上。脊梁断了,嘴里哇的一口血 摔倒了,木柱压到脊梁上。脊梁断了,嘴里哇的一口血 弧灯碰 木桩顺着木架又溜了上去光着身子在煤屑路滚铜 弧灯碰!木桩顺着木架又溜了上去光着身子在煤屑路滚铜 子的孩子大木架顶上的弧灯在夜空里像月亮捡煤渣的媳妇 子的孩子大木架顶上的弧灯在夜空里像月亮捡煤渣的媳妇 大木架顶上的弧灯在夜空里像月亮 月亮有两个月亮叫天狗吞了——月亮没有了。 月亮有两个月亮叫天狗吞了——月亮没有了。 月亮有两个月亮叫天狗吞了——月亮没有了 死尸给搬了开去。空地里:横一道,竖一道的沟,钢骨, 死尸给搬了开去。空地里:横一道,竖一道的沟,钢骨, 瓦砾,还有一堆他的血。在血上,铺上了士敏土,造起了钢 瓦砾,还有一堆他的血。在血上,铺上了士敏土, 骨,新的饭店造起来了!新的舞场造起来了!新的旅馆造起来 新的饭店造起来了!新的舞场造起来了! 了!把他的力气,把他的血,把他的生命压在底下,正和别的 把他的力气,把他的血,把他的生命压在底下, 旅馆一样地,和刘有德先生刚在跨进去的华东饭店一样地。 旅馆一样地,和刘有德先生刚在跨进去的华东饭店一样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