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方案及管理程建设方案及管理办法2
关于启动研究生核心课程二期建设项目立项的通知

关于启动研究生核心课程二期建设项目立项的通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工作安排,研究生院决定启动第二期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立项工作。
二期项目以专业基础课程为重点建设对象,项目申报和立项评审工作由各学院自行负责组织完成。
工作安排如下:(一)请各单位认真组织申报工作,申报条件和建设内容等详见《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方案及管理办法》(西交校研[2012]21号),《项目申请书》(学院自行存档备查)可参考附件3。
(二)请各学院认真组织核心课程立项评审工作,确定立项名单后请填写《研究生核心课程项目二期建设课程信息表》(附件4)并于6月31日下班前报送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逸夫馆4107)。
(建设指标分配请见附件2)。
研究生院二0一四年六月十一日附件:1、《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方案及管理办法》(西交校研[2012]21号),请自行查阅。
2、《研究生核心课程项目二期建设指标》3、《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申请书》4、《研究生核心课程项目二期建设课程信息表》附件2、研究生核心课程项目二期建设指标附件3、批准立项编号: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申请书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填表日期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制二0一二年十一月填写说明1.填表前请仔细阅读《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方案及管理办法》。
2.本表限用A4纸打印填报,填写内容用宋体。
3.填写内容应真实可靠,思路清晰,论证充分。
表格空格不够时,可另加页。
4.如需提供相关附件材料,请将附件材料单独装订一册,版面大小应与本材料相同。
附件4、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项目二期建设课程信息表培养单位名称:注:1、课程类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学分设置以3学分为宜。
学院分管研究生教学负责人签字:(学院公章)10 / 10。
[VIP专享]西交校研[2004]10号
![[VIP专享]西交校研[2004]10号](https://img.taocdn.com/s3/m/b714e19a16fc700abb68fcc2.png)
西交校研[2004]10号西南交通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
加强和规范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与成绩考核工作是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为此,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课程建设第一条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题讲座四个部分。
第二条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应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应能反映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最新进展和学科前沿,同时又突出工程实际应用的特点,强调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技能。
要有利于研究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以及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第三条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要有相应的教学参考书,鼓励选用国内外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参考书或根据课程教学要求自编教学参考书。
第四条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要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等。
第五条因学科发展、人才培养需要新开设的课程,应由开课单位和开课教师填写新开研究生课程审批表,经所在院(系、部、中心)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后,报研究生院批准。
第六条学校设立工程硕士课程建设专项基金以鼓励各专业领域的课程建设(含编写教材、制作电子教案、视频课件、网页课件等)。
鼓励申报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核心教材建设。
第二章教学安排第七条各院(系、部、中心)根据研究生院下达的下学期拟开课计划表,核定下学期拟开设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学期课程计划,并报研究生院批准。
第八条研究生院按照下学期拟开设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学期课程计划,首先排出下学期的公共课课程表并通知各院(系、部、中心),各院(系、部、中心)在避免同公共课上课时间、地点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自行排出专业课课表,并于开课前交研究生院。
各院(系、部、中心)公布的课表应反映出本专业本学期的全部课程(包括公共课)。
各院(系、部、中心)之间在排课上发生冲突时,应协商解决,原则上选课院(系、部、中心)应尊重开课院(系、部、中心)的安排。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

西南交通大学关于修订/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原则为使我校的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的要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我校研究生院将组织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制订,探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修订包括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含统招博士研究生、直博生、硕博连读研究生)和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制订的培养方案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修订/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说明(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本次修订和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教研办〖1998〗1号)和《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2000]1号的精神,要与时俱进,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充分体现我校在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成果。
2、应明确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总体上都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
其区别是学术型研究生主要是培养教学科研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培养面向各专业(职业)的应用型人才。
3、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都要切实遵循研究生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其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研究与实践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4、建立开放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鼓励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加快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使我校研究生教育在可比方面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5、原则上按一级学科修订博士研究生(含直博生)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详见附件一)。
6、按照专业领域的要求,制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其中全日制工程硕士按22个细分领域的30套培养方案;制订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和非法学)培养方案2套;制订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培养方案1套;制订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方案1套;制订全日制艺术硕士艺术设计领域培养方案1套。
研究生课程建设和管理办法(范本)

XXXX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和管理办法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文件要求,加强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宗旨与目标第一条研究生课程建设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发展前沿和研究生个人发展需要,努力建设与学校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目标一致的结构合理、体系完善、特色鲜明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第二条立项建设的研究生课程应具有鲜明的研究生教育教学特点,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研究生知识结构,提升研究生的科学性思维或实践能力,促进研究生的创新创业研究,并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条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目标:1、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显著改善,能较好地适应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学科发展趋势。
能将科研成果引用到教学中,形成系列教学改革成果。
2、能够体现课程教学范式的改革。
改变以知识灌输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状态,倡导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等不同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现学科前沿性,积极引进先进的、实用的英文原版教材和行业优秀案例,及其它代表学科前沿的教学资料。
启发学生追踪、探讨本学科的前沿问题。
4、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多元化,并将案例教学、实践教学、课堂外教学等不同教学手段渗透于教学环节中。
第二章建设内容第四条研究生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1、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挂牌上课;2、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和参考文献库建设;3、教学范式的改革;4、教学案例库建设;5、实践环节的设置与运作;6、教学方法的改革;7、教学环节的规范。
第五条立项建设的研究生课程同时也作为教学成果奖的培育项目,鼓励教师将立项课程经若干年的建设,积极申报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
第三章申报和立项办法第五条研究生课程建设按专业学位课程、科学学位课程分类立项。
其中,专业学位课程包括案例课、实践课,科学学位课程包括理论课和方法论课等。
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

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基础环节,根据有关规定,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建立和维护良好的课程教学秩序,切实保证课程教学水平,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实行校、院(部)两级管理。
研究生院负责全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宏观管理以及公共课程的协调与管理,组织开展研究生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检查与评估工作;各学院(部)作为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单位,负责本单位所有归口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建设与管理工作。
第二章课程设置第三条研究生课程设置和理论体系构建应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重视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以及学位点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
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应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研究方法类、学术前沿类课程的开设;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应针对其行业领域要求设置,注重研究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用性、综合性。
第四条严格按照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及学分的要求进行课程管理和教学安排,鼓励教师合作开发开设课程,杜绝因人设课。
支持与鼓励研究生精品课程、案例库、具有培养的校本课程建设,不断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第五条明确课程设置标准。
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结构和专业课程的开设应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学科专业特点,根据基础性、方向性和前沿性需要进行科学设置,避免重复开课(或部分内容重复),以有利于研究生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的系统构建和能力的培养。
全校性公共课和所有列入培养方案中的研究生专业课均需具备教学大纲,课程负责人应定期更新教学大纲,规范管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研究生院定期组织全校各学院(部)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优化。
在培养方案正常执行期间,各学院(部)需要变更和新增课程,应提前一学期提出申请,经所在学院(部)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审定和试讲考察合格后,报研究生院审批,变更和新增课程应提交教学大纲并在重新修订培养方案时予以添加。
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一、前言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优质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则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和完善研究生优质课程管理办法势在必行。
二、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的重要性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生涯,是他们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阶段。
优质课程的建设能够为研究生提供更加系统和深入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的原则1. 照顾研究生需求:根据研究生的专业需求和学习水平,确定优质课程的设置方向和内容,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研究生的学习需求。
2. 强调学科交叉与创新:优质课程的建设应该注重学科交叉和创新,鼓励跨学科合作和研究,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 强化实践教学:优质课程的建设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实效性,增加实践环节,帮助研究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4. 注重教学团队建设:优质课程的建设需要有优秀的教师团队来支撑,注重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四、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管理办法1. 课程审核与评估:建立课程审核和评估机制,对研究生优质课程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课程质量和水平。
2. 专业导师制度:建立专业导师制度,为研究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学术咨询,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和修读优质课程。
3. 学分认定与管理:建立学分认定和管理制度,明确研究生在修读优质课程后所获取的学分认定标准和程序。
4. 奖励机制:建立奖励机制,对于在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到优质课程的建设中来。
5. 教学资源支持:为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包括教学设施、实验设备、教材资料等。
6. 课程咨询与反馈:建立课程咨询与反馈机制,为研究生提供课程咨询和反馈渠道,及时解答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改善和完善课程设置。
西南交通大学关于启动首批研究生慕课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

西南交通大学关于启动首批研究生MOOCs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精神,及《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完善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加快研究生教育资源体系建设,支撑“双一流”建设,学校自2018年起开展研究生MOOCs课程建设工作,以充分利用MOOCs课程资源,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改革,逐步推进大类基础、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一. 项目实施背景根据教育部研究生课程建设方面相关文件要求和国家专业学位教指委相关会议的精神,研究生课程建设将作为下一阶段研究生教学改革重点内容之一,其中研究生MOOCs课程是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
根据目前掌握的有关信息显示,国家正在积极搭建研究生MOOCs课程上线平台(研究生MOOCs课程将在“学堂在线”平台上线),国内各大在线平台的研究生MOOCs板块尚处空白;国家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等部门已开始面向各大高校征集上线课程,届时,上线课程将面向国内高校、行业、企业、社会人员开放学习,并将研究生MOOCs课程纳入“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荐范围。
根据调查,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启动并积极开展研究生MOOCs课程工作,力争在各自的优势学科和领域优先占有一席之地。
所以,我校务必抓住良机,充分发挥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特色和优势,打造优质品牌研究生MOOCs课程,占领研究生MOOCs课程高地,将我校优质的课程、优秀的教师推向国家平台,进一步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
同时,学校处于“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期和深化专业学位综合改革的实施期,为有力的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深化专业学位综合改革,一方面,研究生MOOCs建设要紧密围绕轨道交通学科群,着力打造轨道交通领域MOOCs课程组,突出学校轨道交通特色、优势和地位;另一方面,面向专业学位领域,逐步建立相对完整的领域MOOCs课程组,以满足专业学位硕士、工程博士的培养体系与培养方案需求、实施线上学习、线下教学相结合新模式,不断完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
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

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生核心课程是指研究生必修的、具有较高学科的代表性和综合性的课程。
其目的是通过课程建设,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为其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学科的代表性和综合性。
研究生核心课程应该选取本学科建设的经典课程和前沿课程,并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获得综合的知识和能力。
二、注重立足于实践。
研究生核心课程应该紧密结合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改革。
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研究生核心课程应该及时更新和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研究生核心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创新,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总之,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是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需要各高校注重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为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 1 -。
西南交通大学课程管理办法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保障通识课程建设与管理的科学、规范,提高我校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向学生传递迄今为止人类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个领域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引导学生获得对世界与人生的本质意义广泛而全面的理解,帮助学生养成开阔的视野、健全的心智和完整的人格,找到与自身禀赋相匹配的爱好和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真理、追求卓越、超越先贤的精神与气魄,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成人并终身受益。
开设通识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
通识课程应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在学习了解各学科领域知识与探索形式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不同学科、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兴趣与尊重,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心智培育和知识拓展。
二、通识课程体系总体规划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程体系划分为如下七个模块:模块一:历史、文化与人文情怀模块二: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模块三:艺术体验与审美修养模块四:社会科学与责任伦理模块五:自然科学与科学精神模块六: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模块七:交通、工程与创新世界通识课程包括如下四种类型:通识核心课程通识一般课程新生研讨课通识讲座其中,通识核心课程为相关模块的具有综合性、纲要性的课程,旨在让学生对该模块有一个整体把握,保证大多数学生的选课要求;通识一般课程是相关模块某一领域的课程,旨在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素养,保证学生的多样性与个性化的选择需求;新生研讨课是专门为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讨论课程;通识系列讲座由校内校外专家开设,是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补充。
三、课程遴选标准1、普适性:课程的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文明中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符合通识理念和宗旨,课程所探讨的问题应适合全体学生学习,以不需预先修习系统性专业知识为前提,助推学生成长成才与成人。
2、深刻性: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促进学生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的提升,以及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及团队精神的养成。
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

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2018年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第一次工作会议通过)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和《关于组织实施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教研司[2014]1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研究生核心课程是指反映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结构、基本思想与方法,对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课程,也是支撑该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性、框架性、关键性的课程,是该学科专业建设的关键和特色所在。
第二条核心课程定位清晰,特色鲜明,能充分展现该领域的教学科研优势,对该学科专业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
第三条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由研究生处统一规划与管理,学院组织实施,课程负责人具体承担。
第二章建设目标第四条核心课程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发挥课程建设的示范作用,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要求。
建设以各类研究生学位基础课为主,重点建设一级学科学位课程,逐步“延伸”到各类课程,力争建立50门左右高质量的研究生核心课程。
第五条通过课程建设,调动研究生授课教师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位点整体教学水平,形成科学合理、适应学科发展和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需求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
第六条核心课程要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考核方法和课程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
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促使核心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章建设内容及标准第七条确保教学内容先进性。
通过核心课程建设,不断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拓宽知识基础,培育人文素养,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使课程在具备较深的基础理论的同时也能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科研成果和教改成果,使课程教学内容达到基础与前沿的有机结合。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方案及管理程建设方案及管理办法2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方案及管理办法(试行)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是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核心课程建设工作是我校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继续和深入,也是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515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核心课程建设方案(一)实施原则1、坚持以《西南交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想与建设目标为指导,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开展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工作,确保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基石地位。
2、坚持以培养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基本理念,以培养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并具备我校学科特色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重点,推进核心课程建设工作,体现现代教学思想,加强学科交叉,加强基本理论与科研实践相结合。
3、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学习,在提高研究生课程学习质量的同时,加强研究生教学核心团队建设工作。
4、认真规划、精心组织。
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核心课程建设工作,加强核心课程建设质量管理,确保核心课程的高水平和鲜明特色。
从建设的短期规划来说,要分批实施核心课程建设工作,严格过程管理和验收工作,以确保每一门核心课程建设能够高质量地完成。
从建设的长远目标来说,要逐步从单门课程建设扩大到系列课程建设,以达到更高层面的整合性、综合性课程建设。
5、加强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相结合。
根据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学科建设提出的要求,不断改进、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加强研究生对前沿理论和科研成果的了解,使核心课程建设成为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以核心课程建设为牵引,促进学科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二)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核心课程应是具有优秀的教学团队、一流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方法、高水平的教材等特征的学科基础课。
关于印发《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西校…2006‟397号关于印发《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单位:“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实施办法”经广泛征求意见,已修订,现予印发,请各单位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二〇〇六年十一月十三日西南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实施办法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1 —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研[2005]1号)文的要求,为了推进我校研究生教学改革,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创立一流研究生教学水平,学校决定设立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基金,建设一批反映我校教学特色和国内一流水平的研究生精品课程,特制定本实施办法:重点课程建设与组织管理:学校根据“择优扶持、重点建设、注重效益、保证质量”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按二.级学科重点建设研究生学位课程。
1、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和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建设;师资队伍、教材、案例、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研究生创新意识培养和创造实践能力提升。
每门课程必须制定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建设计划。
3、研究生重点建设课程的建设应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建设,注重提高建设效益。
4、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每年度申报评审一批,每个项目建设周期为两年。
(1)学校对重点建设课程实行目标管理,分段检查,按期验收。
(2)研究生院在主管校长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对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的评选、检查、验收工作;指导、协调解决课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3)院(研究所、中心)应成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抓好本—2 —院(研究所、中心)的研究生课程建设工作。
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要根据建设目标和建设计划,全面负责课程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申报与评选1、申报条件(1)已列入研究生培养方案开设的课程,并且修读的研究生达到一定的规模;(2)主要建设按一级学科开设的基础课、全校性研究生公共学位课、二级学科专业基础课及有特色创新的专业课,尤其是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课程;2、申报材料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申请表》,并附以下材料:(1)课程教学大纲(含课程目标)、教学案例、课件等;(2)使用的主要教材及相应的主要参考书或资料;(3)课程改革与建设方案、教学研究论文、总结报告及获奖证书复印件等;(4)学生抽样反馈意见及所在学科集体评价意见或反映社会影响的相关材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方案

研究生课程建设方案1. 引言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科研和专门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研究生课程的建设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一套研究生课程建设方案。
2. 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重要性研究生课程建设是研究生教育核心的一部分,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重要性的几个方面:2.1 提供系统化的专业知识研究生课程旨在提供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帮助研究生掌握自己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
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研究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为未来的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研究生课程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生能够锻炼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3 培养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研究生课程建设还需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通过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培养研究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设置实践课程和实习环节,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3. 研究生课程建设方案在进行研究生课程建设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3.1 课程设置根据研究生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内容和学时。
课程设置应该包括专业课程、研究方法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
其中,专业课程是核心课程,主要涵盖研究生专业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术;研究方法课程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识教育课程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
3.2 教学方法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方法上,需要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实验、研究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3.3 优化课程评估体系课程评估是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估体系。
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课程论文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方案及管理办法
(试行)
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是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核心课程建设工作是我校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继续和深入,也是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515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一)实施原则
1、坚持以《西南交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想与建设目标为指导,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开
展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工作,确保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基石地位。
2、坚持以培养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基本理念,以培养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并具备我校学科特色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重点,推进核心课程建设工作,体现现代教学思想,加强学科交叉,加强基本理论与科研实践相结合。
3、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学习,在提高研究生课程学习质量的同时,加强研究生教学核心团队建设工作。
4、认真规划、精心组织。
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核心课程建设工作,加强核心课程建设质量管理,确保核心课程的
高水平和鲜明特色。
从建设的短期规划来说,要分批实施核心课程建设工作,严格过程管理和验收工作,以确保每一门核心课程建设能够高质量地完成。
从建设的长远目标来说,要逐步从单门课程建设扩大到系列课程建设,以达到更高层面的整合性、综合性课程建设。
5、加强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相结合。
根据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学科建设提出的要求,不断改进、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加强研究生对前沿理论和科研成果的了解,使核心课程建设成为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以核心课程建设为牵引,促进学科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二)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核心课程应是具有优秀的教学团队、一流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方法、高水平的教材等特征的学科基础课。
我校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在“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末,在我校的每个重点学科建设2-3门研究生核心课程。
2、建设目标
(1)促进学科课程体系改革。
合理分析学科的优势与特点,梳理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之间的联系,准确定位核心课程在本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核心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核心课程建设工作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工作。
(2)推动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核心课程建设,能够形成结构合理、
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