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语旧词新义现象的理据探析

合集下载

网络词语语义变迁初探

网络词语语义变迁初探

网络词语语义变迁初探网络用语作为网民交流的工具,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研究表明,众多日常词汇的意义在网络交流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迁,主要集中在音变、形变和义变三种方式上。

标签:网络用语音变形变意变网络用语是在网络上所使用的语言的一种通称,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指与计算机联网或网上活动相关的专业术语,如登陆、下载、主页等;另一种是指网民在网络聊天室和BBS等网上交流场所使用的词语,如帖子、斑竹、灌水等。

就其特点来看,后者具有较强的个性化色彩,在使用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也比较多,故为学界广泛关注。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其中部分网络词语语义变迁的方式。

严格地说,网络词语本身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的语义变迁,本文所指的语义变迁,实际上是指某一词语的意义从常规意义转化为非常规意义,即从日常使用意义变成网络使用意义这一过程。

其结果必然是新词、新义的不断产生。

不同的网络词语,其语义变迁有着不同的途径,本文力求通过大量网络词语实例,寻找其语义变迁方式,从而为更加科学、深入地认识网络用语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改变词语读音就表现形式而言,音、形、义三者中任何一种因素的改变,都可能使词语的意义发生变化。

在规范语言中,引起意义变化的可能是词音,如多音字:长(zhǎng)长(cháng)不同;也有可能是语境,如同音词:花钱、花朵中的“花”音形俱同,但意义却大相径庭;还有可能是字形不同引起意义不同,这类例证则更多了,如“干”“杆”各异。

上述例证,是规范语言内部区别词语意义的不同方式。

作为语言变体的网络用语,目前仍属于“非规范性”语言。

从日常用语到网络用语,词语的语义变迁,实际上经历了从规范到非规范这一过程。

其语义变迁方式虽然极具个性特征,但也与词语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密切相关。

通过对大量网络词语实例进行分析考察,我们发现,通过“音”的变化或联系来变换语义的,在网络词语中有以下几种方式:仿词、谐音和合音。

(一)仿词仿词是一种修辞方式,它是指根据表达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词语。

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新义现象研究

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新义现象研究

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新义现象研究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语言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语言中的一些旧词及义项也发生了变化。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网络语言中对某些旧词的用法也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新词新义项。

对此,学术界和社会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究者们开始对网络语言中旧词新义的表达现象进行深入探究。

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来探讨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新义现象研究。

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的不同之处在于,网络语言的发展和演变更为迅速,更容易受到时事的影响,以及学术界研究的影响。

因此,在网络语言中,某些既有词汇的义项发生了变化,而新词新义也应运而生,以表达网络语言中许多新概念。

许多学者都认为,网络语言中旧词新义的表现是一种语言变化现象,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社会阶层、文化背景和时代的文化形态。

詹姆斯哈里斯在他的研究中指出,网络语言中旧词新义的现象与一般人使用语言的习惯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它不能完全按传统语言学的规则来理解和研究,而是需要通过社会语言学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

哈里斯指出,网络语言中旧词新义的现象,是由“语言自身的属性”所引起的,即“文化和历史背景”所导致的。

他认为,当这种文化因素影响到一个词汇的使用和理解时,这个词就很可能发生新的意义的变化。

此外,花布斯在他的研究中观察到,网络语言中旧词新义的现象是一种跨文化的现象,它不仅仅受到地域的限制,而且受到全球的影响。

他指出,由于全球化的进程,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这种现象会在不同的文化之间发生交流和交换,并不断发展和演变。

近年来,很多研究者都开始从不同的视角来探索网络语言中旧词新义的现象。

他们认为,通过对网络语言中旧词新义现象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子时代的社会文化环境,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总的来说,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新义现象及其有关的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课题。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语言及其发展背景,从而对网络语言的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为未来网络语言的研究给出有效的建议。

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变异现象初探

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变异现象初探

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变异现象初探(渤海大学中文系,辽宁锦州 121000)网络流行语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词语变异现象,即故意打破词语原有能指与所指的搭配关系,使词语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上甚至语义内容上发生某种程度的偏离,产生新奇别致的表达效果。

流行语;变异;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背景下产生的,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得以风行的,以鲜活形式来表达特殊含义的词语。

如目前盛行在青年人身边的一些网络流行语就有:“哇塞”、“大虾”、“斑竹”、“晕”、“汗”、“顶”等等。

这些流行词语具有新鲜时尚、易传易变等特征,充分反映了网络时代对语言生活的影响。

流行语的存在和流行是客观事实,既是一个文化现象,又是一个语言现象,而且常常是一个临时的现象,对语言来说,它的存在并不说明它必然会成为语言的合法成员,但却能给语言发展演变带来新的气息。

网络流行语中有一类特殊的词语变异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即词语原有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被打破,或者改变词语原有的能指形式,或者赋予词语原有能指以新的所指内容,使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甚至语义内容都发生某种程度的偏离。

如“神童”,本是赞誉之辞,来指特别聪明的儿童。

但若在网络语境下或当前流行的语境下,被人调侃成神童,就得另当别论了。

因为神童在这里指称“神经病儿童”。

再如网络语境中如果别人夸你有“气质”,此气质也非彼气质,而是“孩子气和神经质”的语义别解。

在语义迥异的同时,感情色彩发生转移,由褒义变贬义;语体色彩也发生转移,由雅变俗,由庄重变诙谐。

这一类词语比较特殊,在一定人群(主要是青少年)、一定语境下(主要是网络调侃语境)有广泛影响力,且这种词语变异现象在使用人群和语境上都逐渐呈现扩散趋势,甚至扩大到日常交际语之中。

网络流行语的词语变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旧词新义在网络语言中,存在着很多在我们日常交际中常用的词汇,但由于网络语言出现的特殊语境,这些传统词汇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孔雀”本为漂亮的动物,“孔雀开屏”更是美不胜收。

汉语网络流行语的“旧词新义”和“英汉移借”

汉语网络流行语的“旧词新义”和“英汉移借”

汉语网络流行语的"旧词新义''和"英汉移借#彭雨欣(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212000)摘要: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语5现象。

在网络时代,汉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相互接触和互动,产生了概念意义上的移借和文化、情感意义的移借这两种“旧词新义”现象。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因素、语5因素和心理因素等。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旧词新义”“英汉移借”一、引言互联网在我国飞速发展,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超过8亿人。

网络的普及影响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随着社交网络软件的发展,涌现出大量的网络用语。

汉语和英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丰富了各自语言的词汇,体现了语言的多样性。

一些汉语网络流行语是受到英语词汇的影响,汉语词汇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朱一凡认为,在此背景下产生的“旧词新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相普。

从新义的,:一是汉语的词汇在语的影响下增加了新的义项,即概念意义的;另一种是汉语的词汇在外语的影响下文、色彩意义发生了[1+。

本文英汉语言和中英文化互动的汉英语言和文互汉语网络流行语的“旧词新义”现$二、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和特点网络流行语是随着现社会件的发生,在网络发生、速流行、网络的词语,被为“网络雷词”“网络词”,网络语言叫文的网络流行语,特指大认在'用的网络流行语。

随着的新,互联网新月,大的网络流行语语生$网民为了是为了',会用的词汇,在下,予词汇新的含义$在网络下,速了的,网络流行语和速,年的网络流行语层出穷$些曾经的网络流行语恰恰是社会文的载体和媒介,反映一个期社会的部貌,折射一个大文的精粹$现如今,大批网络流行语被广泛使用,这既是丰富的汉语文字的机遇,又是一次小的挑战。

在下,汉语显示了强大的包力和吸收力,很多网络流行语都陆续被收录在《现代汉语词典》,他们成了汉语中的新成员,且了新的演绎$文选取的网络流行语涵盖2000年一2018年,来自社交软件、游戏领域、娱乐行业等,例如:腾讯QQ、百度贴吧、英雄联盟、综艺目等。

试论网络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

试论网络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

文化长廊试论网络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马云 伊犁师范学院海丽恰姆•买买提 伊犁师范学院摘 要:由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以及思想观念的改变、语言的主体认知方式,以及词义系统中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的相互约束的原因,一些现代汉语词汇在网络这种特殊的环境中便有了新的含义。

随着网络的普及,汉语中的网络流行语层出叠现,并逐渐从网络扩散到传统媒体,甚至社会生活中,成为公众用语。

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对网络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及基本义与新义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得出其客观的现实意义,引导汉语言健康规范地发展。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旧词新义;本义[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5-178-02传播媒介的不断变化使,语言和文化也在不断发展。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互联网用户的数量持续增长,网民们在网络上使用的新词新语层出不穷,因此网络便成为了诞生新语新词的摇篮。

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流行语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逐渐从网络扩散到传统媒体,甚至社会生活中,成为公众语。

在网络语境这个大环境下,人们积极探索网络交流环境与现实生活世界的认知相似性。

更重要的是,人们还创造性地将这些认知相似性通过映射或选择性映射的方式从现实生活世界投射到网络语言中。

所以,一些原有词在网络交流中产生了新的含义,而此新义受交流环境限制,目前并未得到广泛认可的现象在网络交流中应运而生。

一、网络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网络流行语源于网络语言,即诞生于网络并在网络上流行,由网民们自行创造或引用并被赋予其特殊含义的词句。

这里的“特殊含义”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指它所表达的含义是某个时期内在网络上特有的且流行的虚拟事物或行为,以及与网络技术相关的事物;第二层是指它所表达的含义是一定时期内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网民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相关的且与日常自然语言体系中有着引申或截然不同的含义,而所谓旧词新义,是指利用固有词来表示新义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遵循在不创造新词形的前提下,依附于固有词语,变化其词义的方式来实现的。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许多词汇的用法也随之不断变化。

其中,旧词新义现象特别显著。

旧词新义是指在语言使用中,原本的词汇意义无法完全涵盖语言使用的需要,因此需要根据语境和社会语言环境创造新的词汇意义。

下面将从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来谈谈该现象的原因和意义。

一、旧词新义的产生原因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社会变化带来语言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不断变化,不同的社会群体有着不同的语言需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对原有的词汇进行重新解释,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例如,“666”原本是一个数字,表示六百六十六,后来因为在游戏中用作奖励,逐渐被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的“非常好”,“超赞”之意,这就是一个数字词汇背后的旧词新义现象。

2、网络语言和流行文化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语言日益流行,流行文化也越来越具有影响力。

网络语言和流行文化中出现的新词汇和新用法,对汉语的相关词汇产生了借鉴和影响,这也是旧词新义产生的原因之一。

例如,“蒟蒻”原本是一个不常用的植物名词,后来因为在网络游戏中被用来形容新手玩家,逐渐成为网络语言中的专用词汇,其意义也由此扩大,可以用来形容各种新手。

3、情感和态度的转变随着时代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一些原本带有贬义或中性的词汇也会逐渐失去原有的意义,转变为褒义或中性的词汇。

例如,“土豪”原本是一个褒义词,是指有很多土地和财产的人。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人对土地和财产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于是“土豪”一词的意义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成为一种形容有钱人的词汇,具有褒义意味。

二、意义转变的意义在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不仅是汉语语言的一种活力,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的适应性和变化性。

1、语言的适应性语言是社会发展和变化的产物,它的存在和发展与社会紧密相连。

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新义”现象探析

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新义”现象探析

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新义”现象探析
宋培杰
【期刊名称】《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旧词新义”是指利用固有词形来表示新义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遵循旧瓶装新酒的方式,不创造新词形,而是依附于既有词语,采用变化其词义的办法来实现的。

一些旧词在网络语境中主要通过比喻、谐音、别解、转类等修辞用法获得了新义。

这一方面是由于语言的经济原则在起作用,另一方面也与目前流行的山寨文化和网民们求新求变的语用心理密切相关。

对于这些新义,我们要以宽容的态度来看待它们向全民语言的渗透和发展,因为这是对现代汉语语义系统的一种有益补充。

【总页数】5页(P68-72)
【作者】宋培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6
【相关文献】
1.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新义 [J], 黎昌友
2.网络语言旧词新义中新义与旧义的关系 [J], 黎昌友
3.网络语言旧词新义现象的符号学解析 [J], 赵玉荣
4.改革开放以来的旧词增添新义现象探析 [J], 宋培杰
5.近年来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探析 [J], 尹若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1. 引言1.1 现象概述汉语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是指一些传统词语在社会发展和语言变迁的过程中,经过重新解释和再创造,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和用法。

在当今社会,这一现象已经成为汉语流行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

随着科技、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人们对语言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旧词新义现象的出现正是对这种需求的回应。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汉语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使得词语之间可以进行巧妙的组合和转变,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表达方式。

与传统意义相比,旧词新义不仅扩大了词语的适用范围,也更具时代性和趣味性,成为人们交流中的新亮点。

在社交媒体和网络文化的推动下,旧词新义现象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人们通过熟悉的词语加入新的语境,创造出更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方式,增强了交流的趣味和吸引力。

这种现象的流行也反映了语言的生命力和活力,为汉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注入了新的动力。

1.2 特点分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的特点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创意性强: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形成往往需要创作者对词语的重新解构和运用,通过赋予旧词新的含义和语境,从而产生新型的词语表达方式。

这种创意性的表达方式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二、时代感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对语言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旧词新义现象往往能够抓住当下社会热点和时代特征,反映出人们对于新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这种时代感的引入也会让流行语更加接地气和贴近生活。

三、传播力强: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形成和传播往往依靠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通过用户传播和分享,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开来,形成舆论热点。

这种快速传播的特点也使得旧词新义现象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特点既包含了创意性和时代感的表达方式,又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反映了语言的生命力和活力,也体现了人们对于语言表达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汉语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指的是某些词语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含义,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流行词汇。

这种现象在汉语中非常常见,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和变化,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也在不断涌现。

本文将就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特点以及对语言和文化的影响。

一、原因分析旧词新义现象的产生有着多种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社会变革引发的语言变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等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变革必然会对语言产生影响。

一些与社会现实相关的词汇会因为社会变革而产生新的含义,成为流行语。

2.科技进步带来的词汇更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事物、新概念不断涌现,这些新事物和新概念需要新的词汇来命名和描述,有时也会借用已有的词汇,并赋予新的含义,成为流行语。

3.文化交流导致的词汇融合。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文化交流的加强,外来词汇和本土词汇会在交流中产生融合,并产生新的含义,成为流行语。

以上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共同促成了旧词新义现象的产生。

二、特点分析旧词新义现象在汉语流行语中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源于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

流行语作为日常口语的一部分,通常是直接源自人们的生活实际需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使用范围广泛。

一旦某个词语成功演变为流行语,它通常会被大量使用,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流行,甚至成为固定的词语搭配。

3.更新换代较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事物、新的概念层出不穷,因此流行语的产生和更新换代速度相对比较快,之前的流行语很快就可能会被新的流行语所取代。

4.语言创新和变化的体现。

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可以说是语言创新和变化的体现,它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的方式,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个体的思维方式。

三、对语言和文化的影响旧词新义现象对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了语言表达方式。

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换新词现象

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换新词现象

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换新词现象网语中的形容词很多是由汉语词汇巾转换词性而来。

2008年广泛流行于网络的一个形容词就是“雷”,源词是名词,木义是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反响,间或可做动词用.打雷的意思。

“雷人”最初应该是个动宾词组,描绘了在出入意料和令人震惊的场合,人如听到惊雷的强烈感受,虽然夸张,但很形象。

“雷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可做形容词使用。

例如“好雷人啊,笑移姐姐开个唱了”,还有像“雷人广告、雷人语录、雷人发型”等词语,其中“雷人”都是作形容词使用。

“盲人”一词风靡网络之后.巳经走下网络,在2009年巾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上主持人就有“雷人不雷人”的台词。

“雷人”个的两个语京都是自由语素,可以分开使用,这样“雷”就成为一个动词,如“被雷到了”,就是受到强烈电波冲击,形容某人的言谈或行为让人感到很无语,很无奈,使人产生一种被惊吓到的状态。

“雷”也可单独用作一个形容词,如“很雷”:和“雷”的构词方法和构词理据一样的一个形容词就是“霹雷”,在程度上看,霹雷是比雷还留的令人震惊的态度,如“很雷很霹雳”,是网络上流行的对某女星的评价。

“哈姆雷特”本是莎士比亚作品个的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是个专有名词,但是在网络话言中,呛姆雷特转换成形容词,人示太高深了,让人弄木懂的意思。

例刘如“你说的什么啊,这也太哈姆雷特了吧?”克林顿是美国前总统的名字,也是个专有名词,他们是在网络语言中,却被用过形容词。

克林顿为保护自己,在面对比较尖锐的问题提问时,经常用“我不记得”‘我想不起来”这样的回答,甚至在被问到关于莱温斯笨的问题时,说“那要看你如何定义这件事”,据说这句话已经成为辩护的经典名句:所以,在网络上,“你说活很克林顿”这个句子个,克林顿是个形容词,意思是你说话很虚伪、很没有城意的意思;“清水”本是名词,网语巾也可作名词修饰语,如“清水文’”就是指只谈感情和剧情,语言很纯洁、很唯美,没有刺激性情节的文章:“天兵”也是出名词转换为形容词.有“天兵男’’和“天兵女’’的说法,就是用来形容那些笨笨的、总是搞不清楚状况的人,但是此词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贬义色彩,而是用来形容有点傻,却又傻的可爱的人;“凤凰男”“凤凰女”是另两个网络新词,其今“凤凰”出原来的名词转换为形容词,指那些出身农家,集全家之力于一身,发奋读书卜余年,终十成为“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的一类人.“凤凰女”自然是指这类女性;与“凤凰男”相对的一个词是“孔雀女”,是指出身城市的女孩。

略论网络词语变异[论文]

略论网络词语变异[论文]

略论网络词语变异摘要:网络词语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变异现象,本文从旧词新义、语素新义、谐音新义、字形新义、重叠新义五个方面阐述了网络词语语义变异的形式。

关键词:网络词语变异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正以其惊人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

网络词语往往具有时尚性、快捷性和不稳定性,在年轻人中使用频率高、影响力极大。

它主要是通过非常规语言形式标新立异,满足年轻人追求新奇的心理。

网络语言在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都存在语言变异现象,本文旨在以2010年至今常用的网络词语为例,探讨其语义变异现象。

1、旧词新义语言学家马丁内提出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很多日常交际生活中的常用词语,一旦置身于网络这种特殊的语境,便被注入新的意义内容,既能满足人们的交际需要和心理需求,又避免了创造新词的繁琐劳动和词汇系统的过度臃肿,使词汇总数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例如“沙发”,原指一种松软的坐具,用于网络用语的意义是论坛里第一个回帖的人,进而,又有了“抢沙发”之说。

“灌水”原指向容器内注水,在网络语境中指网民在网上发表的篇幅短小、意义空泛,使用大量重复字句或表情符号的帖子。

“水”在汉语中的引申义有虚假、无价值的意义,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因此,“灌水”也带有贬义色彩。

“潜水”指水下活动,作为网络词语其意义是聊天时经常隐身或不发表言论。

此外还有楼上:指前一个发帖人;楼下:指后一个发帖人;恐龙:指长相难看的女子;青蛙:指长相难看的男子;顶:表示支持、赞同;败:指买对于这些词语变异现象,乍看起来不知所指,细细想来又新鲜有趣、生动形象,恐怕这也是年轻人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一种体现。

2、语素新义汉语中的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而成的,其意义往往不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凝固成一个整体,一般情况下,总是指称比语素义相加丰富得多的意义内容。

但是网络词语经常反其道而行之,在使用词语是不是使用其凝固的整体义,而是将各个语素分解开来,或使用原词词义之外的语素义,或赋予新意,并在结合紧密的语素中间加入一些成分,使之成为新的语素义的简单相加,赋予新的所指。

汉语网络流行语的“旧词新义”和“英汉移借”

汉语网络流行语的“旧词新义”和“英汉移借”

汉语网络流行语的“旧词新义”和“英汉移借”作者:彭雨欣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11期摘; ; 要: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在网络时代,汉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相互接触和互动,产生了概念意义上的移借和文化、情感意义的移借这两种“旧词新义”现象。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因素、语言因素和心理因素等。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 “旧词新义”; ; “英漢移借”一、引言互联网在我国飞速发展,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超过8亿人。

网络的普及影响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随着社交网络软件的发展,涌现出大量的网络用语。

汉语和英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丰富了各自语言的词汇,体现了语言的多样性。

一些汉语网络流行语是受到英语词汇的影响,汉语词汇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朱一凡认为,在此背景下产生的“旧词新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相当普遍。

从新义的移借方式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汉语的词汇在外语的影响下增加了新的义项,即概念意义的移借;另一种是汉语的词汇在外语的影响下文化、色彩意义发生了改变[1]。

本文侧重从英汉语言接触和中英文化互动的视角分析分析汉英两种语言接触和文化互动中汉语网络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

二、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和特点网络流行语是指伴随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生,在网络上几乎同步发生、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的热门词语,有时还被称为“网络雷词”或者“网络热词”,从属于网络语言[2]。

本文讨论的网络流行语,特指大众广泛认可并在短时间内高频率使用的网络流行语。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互联网日新月异,大批的网络流行语语应运而生。

网民为了提高聊天效率或者是为了调节聊天氛围,会偏向于采用更诙谐幽默的词汇,在这种情形下,更容易赋予原有词汇新的含义。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网络流行语传播和更迭速度十分迅猛,每年的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

这些曾经的网络流行语恰恰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和媒介,反映一个时期社会的部分风貌,折射一个时代大众文化的精粹。

网络汉字词“旧词赋新义”现象初探

网络汉字词“旧词赋新义”现象初探

网络汉字词“旧词赋新义”现象初探“旧词赋新义”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语言现象,它利用汉语中固有词语的音和形来负载新义,使旧词具有了全新意义。

本文对这一语言现象作了初步探讨,分析了被赋予新义的固有词语的词性、新义产生的理据及语义变化的特点,力图把握这一现象背后隐含的规律。

标签:网络语言旧词新义网络语言包括汉字词语、字母词语、数字词语及常用符号等多种形式,其中汉字词语占有主要地位,它是网络交际的重要表达方式。

相对于全民语言中的基本词汇来说,网络汉字词具有全新的活力,但正如索绪尔所说“语言好像一件袍子,上面缀满了从本身剪下来的布料制成的补钉”[1]。

网络汉字词也是用汉语中原有材料构成的,它们有的是直接利用汉语原有构词材料造出新词,有的是对原有旧词赋予新义,即汉语中固有词语的音和形不变,而产生了新义。

“固有词语赋新义新用法,虽然没有增加汉语词汇总量,但是却使词汇从质上发生了变异,其价值并不亚于新出的词语”[2]。

本文以《实用网络用语手册》(亢世勇,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下文简称《手册》)为封闭域进行全量统计,考察得出其中“旧词赋新义”的网络汉字词共计248个。

笔者分析了这部分词语的词性,新义产生的理据及语义变化的特点,力图发现“旧词赋新义”这一语言现象中隐含的规律。

一、词性分布的分析《手册》中负载了新义的固有词语共248个,其中单纯词48个,合成词与短语共200个,它们的词性分布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名词性词:如“猫(调制解调器)、白菜(美丽漂亮的女孩)、大侠(网络高手)、白萝卜(很平常的学生)、小师妹(有经验的女性网民)”等。

(二)动词性词:如“踢(赶出聊天室)、打铁(搭帖)、头疼(头头疼爱)、大红灯笼高高挂(考试多门不及格)”等。

(三)形容词性词:如“面(谓人软弱、窝囊、不能干)、友好(界面、视窗、软件等简单易用)、善良(善变又没天良)、清纯妩媚(青唇无眉)”等。

(四)语气词:如“切(表不屑一顾)、乐(了)”。

网络词语语义变迁初探

网络词语语义变迁初探

网络词语语义变迁初探“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它从词的角度来观察,与古代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古今中外,“网络语言”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变迁,仍然在中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传播着。

通过词语义项的变迁可以看出,汉语词汇中的某些固定义项也在时代的更替中发生了演化。

词语有其基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我们称之为词语的基本义项。

同时,对于不断衍生出的新义项,我们称之为词语的衍生义项。

基本义具有稳定性,它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或个人观念的变化而改变;而衍生义则是处于萌芽状态的义项,词语的诞生也往往和原来词义大相径庭。

当我们浏览网络时,我们总能遇到很多语义变化的词语,如“囧”,人们总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意味,就像你在欣赏一幅画,总能读出点什么。

那么,这个网络词语究竟有何特殊之处?它又是如何进行语义变迁的呢?一、“囧”语义变迁的初探——简体字版本1.“囧”字源于金文中的“”和甲骨文“”,金文和甲骨文都可看做是一个人低头的形象。

“囧”本义是愁苦、困窘的样子。

例如《说文》:“囧,忧也。

从门下( xia)见其诎,故作蹙也。

”可见,早在战国时期,人们便开始将“囧”解释为愁苦、困窘的意思。

一、“囧”语义变迁的初探——繁体字版本1.“囧”字源于金文中的“”和甲骨文“”,金文和甲骨文都可看做是一个人低头的形象。

“囧”本义是愁苦、困窘的样子。

例如《说文》:“囧,忧也。

从门下( xia)见其诎,故作蹙也。

”可见,早在战国时期,人们便开始将“囧”解释为愁苦、困窘的意思。

二、“囧”语义变迁的初探——网络版本1.“囧”字源于宋体小篆“囧”,宋体小篆是在秦代李斯的建议下创立的,使用了极为简化的笔画。

宋体小篆比隶书更简化,比楷书更端正。

由上可知,从先秦时期到现在,网络词语“囧”的词义经历了一次巨大的转变,即由当初的基本义到衍生义的转变。

而且,我们也不难看出,词语的基本义的演化,往往遵循从“由浅入深”到“由简至繁”的规律。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语言也不断地跟随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而发生着变革。


汉语中,随着社会变迁,一些旧的词汇产生了新的含义,甚至有一些新的流行语词汇出现。

这种现象被称为“旧词新义”。

旧词新义形成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新事物的出现。

比如,“槽点”一词最初指牛马吃草时的槽点,但如今,它已经成为网络用语,指一个人
或事情的缺点、不足之处。

此外,旧词新义也与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紧密相关。

例如,“腐败”原本是指某种有
机物质因氧化而腐烂,但在中国特别是近几年来,它已经成为了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指
公共权力的滥用、不正当利益关联等现象,形容一些“腐朽”的现象。

另外,新的科技、工具的出现和发展也会促使旧词新义的产生。

如“无人机”最初是
指无人驾驶的飞机,如今常用于各种领域,如农业、拍摄、配送等,已经成为机器人技术
领域的重要应用。

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旧词新义还与传统文化的演变密切
相关。

例如,“神仙”最初是指道家修炼成功的人,如今,这个词汇已经被广泛使用,指
某些领域的成功者或某些比较出众的人。

总之,旧词新义是汉语语言变革的一种常见现象,它反映了社会变迁、文化演变、科
技进步等多方面的因素。

对于学习者来说,了解和掌握旧词新义的用法,能够更好地理解
和运用汉语,使得交流更加准确和流畅。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词语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变化,成为了新的流行用语。

这种现象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常见,尤其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人们使用流行语的频率和速度都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浅析,探讨其中的原因以及对语言和文化的影响。

一、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原因1. 社会变迁带来的文化碰撞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也愈发频繁。

在这种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一些原本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可能因为跨文化传播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梦想”一词在传统意义上代表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但在当下的流行语中,可能被用来指代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

这种文化碰撞在当代社会中日益普遍,也成为了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2. 技术发展带来的信息变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人们获取、传播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的传播渠道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迅猛,而这也促进了原本局限于特定地域或社群的词语被更广泛地使用,并随之产生了新的语义。

“鸡汤”,原指调节人体健康的一种滋补食品,而在网络流行语中,却成了表达温情、励志的话语。

3. 大众文化对语言的塑造随着大众文化的全球化和影响力的扩大,一些文字、标语、影视作品中的台词等都成为了流行语的重要来源。

这些文化符号在被群体广泛传播之后,就会被赋予新的语义和内涵。

“壁咚”原指男女主角之间的浪漫亲昵动作,在网络流行语中演变成了形容暴露恋情的行为。

1. 语言变迁带来的语义扩展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现象,使得原本的词汇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语义,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扩展了原有词汇的含义。

语言的发展和变迁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旧词新义的现象为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2. 文化交流带来的语言融合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现象也反映了当代社会文化之间交流和融合的趋势。

在这种语言融合的过程中,一些原本属于特定文化或群体的词汇被更广泛地传播和使用,体现了文化的多元融合。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是指一些传统词汇在语言使用中产生了新的含义或被赋予了新的语境,成为了当代的流行用语。

这种现象在汉语中非常常见,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人们对词汇的理解和使用也在不断演变,旧词新义现象正是这种变化的产物。

本文将就这一现象进行浅析。

一、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原因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态度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一些词汇在新的语境下产生了新的含义。

媒体的影响也是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重要原因。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一些热门事件、网络用语等都会对词汇的使用产生影响,导致一些词汇在短时间内产生新的含义,成为了流行用语。

1. “土豪”“土豪”原本指的是农村有钱人,后来被用来形容在网络上大肆炫富的人。

这个词在互联网上被广泛使用,成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流行用语。

2. “996”“996”最初是指9:00-21:00工作制,后来被引申为强制加班、违法加班等含义。

这个词汇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用来讽刺加班文化的流行语。

3. “佛系”“佛系”最初是佛教术语,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一种随遇而安、淡定从容的生活态度。

这个词汇在年轻人中间非常流行,成为了表达自我态度的词汇。

以上这些例子都是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典型案例。

这些词汇原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在特定的语境下产生了新的含义,成为了当下年轻人交流中的热门词汇。

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汉语词汇变化的体现,更是对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一种反映。

这种现象也对语言本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使得一些传统词汇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让这些词汇在年轻人中间得到了新的认知和使用。

这种现象也使得语言更加活跃和丰富,丰富了词汇的内涵和外延。

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现象也使得文化传播更加普遍和便捷,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一些词汇的新含义可能对一些人群产生误导和困惑,使得传统文化和语言规范受到一定的冲击。

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新义现象研究

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新义现象研究

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新义现象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语言发展迅速, 网络语言在日常生活中被普遍使用,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语言习惯。

网络语言的使用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文化现象, 其中之一就是“旧词新义”现象。

“旧词新义”指的是利用旧的成语、文字或词语给出一个新的涵义, 或一本来不是什么正面意义的言辞, 经过用户加工, 然后再引申出新的含义。

在近年来, 人们在网络上使用“旧词新义”的次数急剧增加, 并且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 受到大量用户的欢迎。

“旧词新义”现象有很多定义, 有人认为它是一种认知语言的变体形式, 即“新的内容, 旧的标记”, 而有些人认为, “旧词新义”更多的是一种联想, 它并不是语言的变化, 而是把原有的语言中的某个词进行联想, 从而引申出一种新的意义和用法。

无论是哪一种定义, 都属于“旧词新义”现象。

人们在网络上运用“旧词新义”的原因也有很多, 如表达轻松愉快的情绪, 把语言中的词汇玩弄于股掌之间, 或者开玩笑, 等等。

另外, 在一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旧词新义”的使用也会更加普遍, 因为它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例如在调侃某人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旧词新义”来达到目的, 又好又实际。

值得一提的是, 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 “旧词新义”现象也拥有自己的魅力。

它可以让人感受到更多的趣味和乐趣, 更重要的是, 它可以让人们思考到语言的变化, 以及新的语言文字的形成。

因此, 评价“旧词新义”现象, 应当乐观地看待它, 了解它的特性, 舍弃那种以有害文化和不文明用语为主要形式的表达, 正确理解它和使用它, 以期能更好地发展这种形式的表达, 让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 “旧词新义”现象在当下网络语言文字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不仅使人们的表达更加灵活, 而且增加了语言的变化, 让网络语言文字更加丰富多彩。

未来, “旧词新义”现象会有更多的发展, 也会给网络语言带来更多的新鲜现象, 这是值得期待的。

网络英语中旧词产生新义的原因、途径和形式研究

网络英语中旧词产生新义的原因、途径和形式研究

网络英语中旧词产生新义的原因、途径和形式研究摘要:网络语言是一种变异的语言。

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语言运用主体认知方式、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词义系统内部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制约等原因,许多英语词语在网络这一特殊环境下产生了新的含义,网络中英语的旧词产生新义的方式有派生式和非派生式两种,其中,派生式又可分为比喻派生、引申派生、词性转换派生。

应加强对网络中英语旧词新义的整理研究,以促进网络中英语旧词新义健康、规范地发展。

关键词:网络英语;旧词;新义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和表现形式,词汇是语言最敏感、最活跃的因素。

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必然伴随着语言和词汇的丰富和发展。

社会生活变化纷繁、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英语日益成为世界性语言,其词汇的发展和更新换代更加迅速。

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学习及运用英语词汇时,我们更要留意旧词新义,以便准确地理解和使用它们。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

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语言,至少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以前的。

而在这十几年期间,一门语言由于科技和新闻媒介的迅猛发展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许多接触到最新流行英语的人都会发现,理解流行词语(buzz-words)有一定难度,其中有一部分词,我们都很熟悉,但其最新用法却不得而知,连最新词典也难查到。

例如gay一词,原来是“愉快的、高兴的”意思,但是从80年代初期一直到90年代中期,这个词成了“同性恋”的专用词。

许多新词典也有此义项。

1.旧词新意产生的原因网络英语新词的诞生大大丰富了英语词汇,为之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令其焕发生机。

为什么网络英语词汇会层出不穷?为什么人们在虚拟世界中频频使用这些新词汇进行交流呢?究其原因,主要有2点:1.1电脑及因特网的普及电脑的普及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是形成网络英语的客观条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而且不少家庭拥有不止一台电脑,笔记本电脑如今已成为大学新生入学时必带的“3大件”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语旧词新义现象的理据探析
作者:王佳玲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8期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语言文字专项,YWZX201311)。

摘要:网络用语里的旧词新义现象颇为普遍,对旧词的新义项探本求源进行理据探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词义,记忆、应用相应词语;对学生而言,也可增强其甄别、遴选、正确使用网语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网络用语;旧词新义;理据探析
作者简介:王佳玲,女,1971年生人,籍贯:河北唐山,保定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播教研室主任,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主持与播音。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8--01
所谓词的理据是指“用某个词称呼某事物的理由和根据,即某事物为什么获得这个名称的原因。

”[1]它主要是研究语义与事物或现象命名之间的关系。

比如“叽”这个词,它的语音形式与语义“形容小鸡、小鸟等的叫声”有拟声的联系;“饭桶”本指“装饭的桶”,因为人们长期用来喻指(只会吃饭)无用的人,“饭桶”这个词便有了新义。

新义与原有义之间有一定联系(饭桶——用来吃饭——只会吃饭——无用的人),这是由本义派生出的比喻义,由联想使旧词赋新义等等。

通过对词语理据的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词义,也有利于我们记忆、应用相应词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生活走进千家万户,最先在网络交流层面使用的网络用语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

一时间,“小case”、“打酱油”、“886”、“表酱紫”“你造吗?”、“我好囧”等成了各类人群尤其是年轻人交际的常用语。

网络新词语的产生虽说有很大的随意性,但仔细推敲还是有理据可循的。

比如,网语中有很多旧词赋新义的情况。

它不是新造词语,而是利用原有词语的形式增加新的义项。

从词义的发展角度看,新义属于从原有义项中派生出来的引申义或比喻义,其意义就在于能“将人们新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内化进旧有的词汇系统”。

[2]
例如“打铁”本义是锻造钢铁工件,网络上的意思是写帖子,而且一般是指有点重量的帖子;“还有像“包装”、“恐龙”、“粽子”、“潜水”等词汇在网络上新义都是通过比喻修辞的手段实现的,其义项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通过人们的心理联想产生。

这种比喻构词法对语言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有的语言学家甚至断言我们就生活在隐喻之中,比喻构词(形成新义)遍布
于日常日语。

像我们熟知的“园丁”、“状元”、“万金油”、“不倒翁”、“下海”、“充电”等等都有后来产生的比喻义。

引申义的产生也基于人们的联想。

“从词的符号性质的角度来看,词义引申是一个词语由指称一类事物对象变为兼指几类相关联的对象。

”[3]比如网上“隔壁”一词指旁边的论坛或聊天室,这一义项就是将“隔壁”的本义“左右相毗连的屋子或人家”发展而产生。

新义项保留了“左右相毗连”这个关键义素,变“屋子或人家”为“论坛或聊天室”,新旧义项之间有必然关联,可谓有据可依。

最典型的是“楼”及与“楼”相关的一些词语词义的引申。

“楼”在网络上是指一个接一个帖子所组成的话题板块。

这个义项与“楼”的本义“楼房——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子”在形态上很相似,由此“楼”的网络新义项产生。

相应的,“楼主”从字面上解是“楼的主人”。

在网上,“盖楼”第一人,即第一个发帖子引发相应话题的“楼”的肇始者当然就是“楼主”了。

这个“楼主”的新解又是在“楼”的引申义项基础上的又一次引申。

因“楼主”在“楼”的第一层,又引申出后面发帖子的“二楼”“三楼”、“楼上”“楼下”等词语的网络新义。

还有一些旧词新义是通过转类派生的,也就是“不改变词的形态,使其从一种词类转化为另一种词类,使该词具有新的意义和作用。

”例如网语“今天去腐败了”中的“腐败”作谓语,是个动词,和“腐败”的本义“(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混乱、黑暗”所指的形容词性不同。

词性不同,词义也发生了改变。

作动词使用的“腐败”指向的是原形容词性形容修饰的动作行为。

腐败的行为很多,其一就是公款吃喝玩乐,因此网络上的“腐败”主要就是指吃喝玩乐等消费行为,因为用在普通的网民身上,已经没有贬义色彩。

老百姓对各类腐败现象是深恶痛绝的,普通老百姓也根本没有机会去腐败,自己请客吃饭或和朋友们聚聚自称下“腐败”,也有反讽那些借公款吃喝的大老鼠们的意思。

同样“宅男”中的“宅”、“型男”中的“型”也都是由名词转类为形容词的典型范例,而且这些词汇几乎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用语,使用率颇高。

以上旧词新义的理据分析仅仅是从形态和词义两个角度,而且仅就没有形态变化的旧词获得新义这一现象做浅显的分析,仅仅是豹之一斑,但足见至少有相当一部分网络词语在构词上、词义的发展上是符合词汇发展的规律。

这部分词汇、义项很可能逐渐为大众接受进入到传统词汇的行列。

从网语规范的角度,这样的理据分析,一方面可以借助学生们感兴趣的这类词梳理我们正在使用或讲解的传统词汇,对比也罢,抛砖引玉也罢,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定会增加不少;另一方面,也可借机与那些毫无理据可言、仅仅是误操作或是娱乐等产生的网络语言做比较分析,让学生们意识到有很多现在流行的网语可能仅仅是“现在流行”而已,随着语境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迟早会被淘汰,从而增强其甄别、遴选、正确使用网语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毅.词的理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3):115.
[2]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38.
[3]亢世勇.现代汉语新词语计量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