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进阶,终极内存技术指南——完整

合集下载

Dell EMC PowerEdge R250 技术指南说明书

Dell EMC PowerEdge R250 技术指南说明书

Dell EMC PowerEdge R250技术指南2021 12注意、小心和警告:“注意”表示帮助您更好地使用该产品的重要信息。

:“小心”表示可能会损坏硬件或导致数据丢失,并告诉您如何避免此类问题。

:“警告”表示可能会导致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 2021 Dell Inc. 或其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Dell、EMC 和其他商标是 Dell Inc. 或其附属机构的商标。

其他商标可能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

章 1: 系统概览 (5)新技术 (5)关键工作负载 (6)章 2: 系统功能和代际比较 (7)章 3: 机箱视图和功能部件 (9)机箱视图 (9)系统的前视图 (9)系统的后视图 (10)系统内部 (11)快速资源定位器 (13)章 4: 处理器 (14)处理器特性 (14)支持的处理器 (14)章 5: 内存子系统 (15)支持的内存 (15)内存速度 (15)章 6: 存储 (16)存储控制器 (16)存储控制器功能值表 (16)内部存储配置 (17)服务器存储控制器用户指南 (17)IDSDM (17)内置 USB (19)RAID -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19)数据表和 PERC 性能扩展平台 (19)Boot Optimized Storage Solution (20)支持的驱动器 (20)硬盘 (HDD) (21)固态硬盘 (SSD) (23)外部存储器 (25)章 7: 扩展卡和扩展卡转接卡 (26)扩展卡安装原则 (26)章 8: 功率、散热和声音 (28)功率 (28)散热 (29)声音 (29)声音性能 (29)目录3章 9: 机架、导轨和线缆管理 (31)机架导轨 (31)章 10: 支持的操作系统 (34)章 11: Dell EMC OpenManage 系统管理 (35)服务器和机箱管理器 (35)Dell EMC 控制台 (36)自动化启用程序 (36)集成第三方控制台 (36)连接第三方控制台的接口 (36)Dell EMC 更新公用程序 (36)戴尔资源 (36)章 12: Dell Technologies 服务 (38)Dell EMC ProDeploy Enterprise Suite (38)Dell EMC ProDeploy Plus (39)Dell EMC ProDeploy (39)基本部署 (39)Dell EMC 服务器配置服务 (39)Dell EMC 派驻服务 (39)Dell EMC 远程咨询服务 (39)Dell EMC 数据迁移服务 (39)Dell EMC ProSupport Enterprise Suite (39)面向企业的 Dell EMC ProSupport Plus (40)面向企业的 Dell EMC ProSupport (40)Dell EMC ProSupport One for Data Center (41)ProSupport for HPC (41)支持技术 (42)Dell Technologies Education Services (43)Dell Technologies 咨询服务 (43)Dell EMC 托管服务 (43)章 13: 附录 A:附加规格 (44)机箱尺寸 (44)机箱重量 (45)视频规格 (45)NIC 端口规格 (45)USB 端口 (46)内置 USB (46)电源装置 (46)环境规格 (47)微粒和气体污染规格 (48)散热限制 (48)章 14: 附录 B.标准遵从性 (50)章 15: 附录 C 其他资源 (51)4目录1系统概览Dell EMC™ PowerEdge™ R250 是戴尔最新的 1U 机架式服务器,旨在使用可高度扩展的内存运行复杂的工作负载。

内存技术的生命周期管理与维护指南(四)

内存技术的生命周期管理与维护指南(四)

内存技术的生命周期管理与维护指南引言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内存作为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计算机的性能和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内存技术的生命周期管理和维护两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内存管理和维护的指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自己的内存。

1. 内存技术的生命周期管理内存的生命周期管理是指在内存的使用过程中,对内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划,以确保内存的稳定和性能的提升。

内存的选购内存的选购是内存生命周期管理的第一步。

在选购内存时,要根据自己计算机的需求和配置来选择适合的内存条。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内存容量,一般来说,提供2GB或以上容量的内存条会更好地满足日常的计算需求。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内存类型,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内存有DDR3和DDR4,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内存类型。

此外,还要注意内存的主频和时序,选择高主频和低时序的内存能够提升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

内存的安装和更新内存的安装和更新是内存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环节。

安装内存时,要注意断电和放电,避免静电对内存的损害。

在安装内存时,要正确插入内存插槽,并确保内存与插槽的接触良好。

此外,如果计算机需要更新内存,要根据计算机的配置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内存条,遵循正确的安装过程进行内存的更新。

内存的规划和优化内存的规划和优化是在使用内存时进行的一项工作。

要合理规划内存的使用方式和应用程序的运行,避免内存的过度占用和浪费。

可以通过关闭不必要的后台程序和服务来释放内存。

此外,还可以利用内存的虚拟化技术,将内存划分成不同的分区,用于不同的任务和应用程序,从而提升内存的使用效率和性能。

2. 内存技术的维护指南内存技术的维护是指在内存的使用过程中,对内存进行保养和维护,以延长内存的使用寿命和维持内存的性能。

内存的清理和优化内存的清理和优化是内存技术维护的重要环节。

可以使用系统自带的内存清理工具或第三方的清理工具,清理内存中的垃圾和临时文件,释放内存的占用。

电脑高手学习宝典电子教程第2章 CPU和内存故障

电脑高手学习宝典电子教程第2章  CPU和内存故障

第2章 CPU 和内存故障CPU 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由于被风扇遮蔽保护,硬件方面的故障较少,但是在超频使用时其负荷剧增,可能导致故障;内存发生故障的情况也很多,通常是接触不良或兼容性的问题,排除起来都比较简单,只要了解其故障现象就可以了。

2.1 CPU例1 CPU 温度过高导致经常死机【故障表现描述】计算机在启动后,运行一段时间就会慢下来,而且经常出现无故死机和自动重新启动的现象。

【故障分析解决】在排除了病毒和使用不当的原因后,主要应检查一下CPU 和内存。

CPU 的性能差是引起死机的一个常见原因,如果CPU 的温度过高就会出现死机或者自动重新启动现象。

经检查,发现该计算机的CPU 散热风扇的散热效果不好,导致工作温度过高。

更换一个优质风扇后故障排除。

例2 有效地给CPU 降温【故障表现描述】计算机的CPU 温度总是偏高,虽然没有达到报警的程度,但对系统和硬件本身总是会有影响。

【故障分析解决】对于CPU 降温,常用方法有以下3个。

(1)清除CPU 散热风扇和散热片上的灰尘,过多的灰尘不但影响散热效果,还会导致风扇转速降低。

使用一段时间后,最好在风扇的轴承部分注入一些润滑油。

(2)在CPU表面和散热片之间涂一些硅,提高热量传递的效率。

(3)使用一些CPU 降温软件,例如WaterFall 、SoftCooler 等。

此类软件能够在CPU 空闲时自动发出休眠指令,让CPU 暂时停止工作,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例3 CPU 插槽接触不良导致系统异常【故障表现描述】计算机正在使用时,突然出现黑屏并重新启动,重新启动后还是黑屏。

【故障分析解决】用排除法对硬件故障进行排除,拆卸CPU 时却发现CPU 与主板插槽接触不良。

更换一个能压紧CPU 的散热风扇或更换主板。

例4 导热硅胶过多造成CPU 温度升高【故障表现描述】在芯片表面和散热片之间涂硅,应该使CPU 更好地散热,可是CPU 的温度没有降低,反而升高了一点。

电脑高手毕生绝技公开

电脑高手毕生绝技公开

电脑高手毕生绝技公开—菜鸟必看某高手毕生精力总结的电脑技巧声明:以下技巧都是一些常用技巧,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请只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选择性的观看。

1、如何实现关机时清空页面文件打开“控制面板”,单击“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本地策略→安全选项”,双击其中“关机:清理虚拟内存页面文件”一项,单击弹出菜单中的“已启用”选项,单击“确定”即可。

2、如何自行配置Windows XP的服务如果你是在单机使用Windows XP,那么很多服务组件是根本不需要的,额外的服务程序影响了系统的速度,完全可将这些多余的服务组件禁用。

单击“开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弹出服务列表窗口,有些服务已经启动,有些则没有。

我们可查看相应的服务项目描述,对不需要的服务予以关闭。

如“Alerter”,如果你未连上局域网且不需要管理警报,则可将其关闭。

3、Smartdrv程序有什么作用现象:在许多有关Windows XP安装的介绍文章中都提到:“如果在DOS下安装Windows XP非常慢,肯定是安装前未运行Smartdrv.exe。

我想问这个Smartdrv.exe文件有什么饔?具体如何使用?Smartdrv.exe这个文件对于熟悉DOS的朋友肯定很清楚,主要作用是为磁盘文件读写增加高速缓存。

大家知道内存的读写速度比磁盘高得多,如果将内存作为磁盘读写的高速缓存可以有效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Smartdrv.exe这个文件在Windows各个版本的安装光盘中或是硬盘上的Windows/command/里都有,只有几十KB,把这个文件复制到软盘下,启动系统后直接运行这个程序(可以不加参数,该程序会自动根据内存大小分配适当的内存空间作为高速缓存),再安装Windows XP即可。

另外提醒大家,这个程序在安装完Windows后,不要运行,否则Windows可用内存将减少。

4、Win32k.sys是什么文件现象:我刚装了Windows XP,可是接下去再装毒霸就发现病毒,位于F:\WINNT\ SYSTEM32里的Win32k.sys文件,删又不可删,隔离又不行,在Windows 98下或DOS下删就会导致Windows XP不可启动,请问该文件是干什么用的,有什么方法解决?这个文件是Windows XP多用户管理的驱动文件。

电脑内存升级指南注意事项与步骤

电脑内存升级指南注意事项与步骤

电脑内存升级指南注意事项与步骤在如今数字化的时代,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办公工作还是娱乐消遣,电脑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能会发现电脑的运行速度变慢,处理任务变得困难。

这时候,升级电脑内存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

为什么需要升级电脑内存?电脑内存(RAM)是执行任何任务时必不可少的组件。

它存储着我们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以便我们可以快速访问。

当我们使用多个应用程序或处理大型文件时,内存需求会增加。

如果电脑的内存不足,就会导致整体性能下降,应用程序响应缓慢,甚至出现系统崩溃的情况。

升级电脑内存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升电脑的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

通过增加内存容量,电脑可以更轻松地处理多个任务并提高工作效率。

但在进行内存升级之前,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和步骤,以确保顺利完成操作。

注意事项兼容性:在购买新内存条之前,确保其与电脑主板兼容。

查看电脑的详细规格和厂商建议,以确定适合的内存规格和容量。

系统要求:检查操作系统的最大内存支持限制。

某些旧型号电脑可能无法利用一定容量以上的内存。

确保决定升级内存之前,系统不会受到限制。

内存类型和频率:了解电脑支持的内存类型和频率。

确保购买的内存条与电脑兼容,并且具有适当的频率。

电脑技术支持: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电脑需要升级哪一部分,最好寻求专业的帮助或技术支持。

他们可以帮助你确定电脑的需要和适合的升级方案。

升级步骤关闭电脑并断开电源:在升级内存之前,确保电脑处于关闭状态,并断开电源以消除静电。

确定内存插槽位置:打开电脑机箱,查看内存插槽的位置。

根据电脑的规格,确定要升级的插槽。

插入新内存条:小心地将新内存条插入相应的插槽中。

确保插入深度适当,并将内存插件牢固地固定在插槽上。

检查内存是否正确安装:确保内存插件完全插入插槽,双检查所有连接。

确认所有插槽都已填满。

关闭机箱并重新连接电源:将电脑机箱盖好,重新连接电源线。

确保所有电源线都正确连接。

你必须知道的.NET

你必须知道的.NET

推荐序一算起来,这是我第三次动笔为这本书写推荐。

一开始以为写一个推荐非常容易,但是实际动笔才发现比我想象的要难很多。

仿佛我们在准备开发一个系统的时候,实际开发的人都是准备项目可能是困难重重,而旁的人却经常一脸不屑而认为很好完成。

牛和鸡的故事(注1)一次又一次地上演,只不过这一次,我又当牛,又当了鸡。

以前也以为写一本书很容易,这主要是源自我经常看到书店里琳琅满目的技术书籍,标榜以“N 天搞定×××”、“×××从入门到精通”以及“玩转×××”,但是每每翻开一看几乎都是官方教材的中文翻译版,或者是某某工作室中十几位同学不断复制粘贴的产物。

所以便认为技术类的书籍基本上就是国外资料翻译加国内同行“借鉴”。

而鲜有的几本精品往往也淹没在成千上万的图书海洋中,想要找到它们除了自己有孙猴子般火眼金睛的视力和如来佛祖般宽广的人脉推荐,还要有巴菲特一样足够资金支持——在国内图书市场淘到一本好的原创技术书籍,难度不比在潘家园搞到一个宣德炉低。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希望国内的技术高人能够肩负起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为像我这样的后生多多推荐好的技术书籍的原因。

毕竟能够花大笔银子在潘家园买宣德炉的人并不多。

其实我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王涛会邀请我为他的这部力作写序,而且还是推荐序。

一来本人觉得自己能力水平差得太远,自己还需要身边牛人帮我辨识高质量的作品。

二来自己在.NET 的圈子里着实算是个新人。

虽然近几年也陆续认识了一些高手,但是大都属于对他们高山仰止的状态,所谓身不能至心向往之——这种水平又怎能为别人推荐呢?所以最开始接到王涛的邀请我自然表示力不能及而且层次有限。

不过最终还是勉强答应了下来,一方面是整日和王涛胡聊乱侃,不能太折了兄弟的面子;二来,也是主要打动我的原因,我深知这几年他倾注在这部书上的心血。

与其让这本好书淹没在一排排“赝品”之中,不如我暂且做个浮标,虽然不及灯塔那么耀眼和挺拔,但是也算增大了它的影响范围,让作为读者的我们更容易看到和知道,而不会被那些粗制滥造的东西蒙蔽了双眼走错了路。

如何控制内存的大小的技术

如何控制内存的大小的技术

如何控制内存的大小的技术一台电脑上装了多少内存是在硬件上是确定了的,但我们平常使用的软件对内存数量的需求却有不同,怎样控制内存的大小以满足软件的需要,将是本文下面谈及的内容。

面对功能日益强大,而体积也日渐庞大的软件,内存当然是越大越好,要是内存的数量达不到软件所要求的最小值,那么就不能运行了。

幸好有Windows这样一个优秀的操作系统,当内存不足时,它会自动用硬盘虚拟,举一个例子,要是你的机器只有16M内存,而你却在DOS 下使用街机模拟器callus时,你会现其中大部份的游戏都不能运行,因为它们大多数都要求32M 甚至48M的内存;但是如果你在Win95的MS-DOS方式中运行它,就一定不会有“Not enongh memory”的问题,不过任何事情总有例外的时候,你玩过另一款街机模拟器——NeoGeo模拟器吗?这个模拟器要求系统有64M的内存,即使你拥有48M的内存,在Win95的MS-DOS方式中仍然无法运行它。

不过办法总是有的,并且也非常简单,看好了:首先,用鼠标右击MS-DOS 方式的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出现属性窗口后点击“内存”,看到“MS-DOS保护模式(DPMI)内存”一项了吗?在“总共”后面的方框中填入“65535”,然后确定。

现在你进入这个MS-DOS方式,用mem/c/p命令查看一下,将会发现有64M的内存,运行KOF97试试怎样,它没有告诉你内存不足了吧!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上述步骤前必须关闭所有MS-DOS窗口,并且填入的数字不能大于65535。

(不要那么贪心哦,想要128M内存吗?自己掏钱买吧!)。

本文来源:考试大网上面说完了怎样“增大”内存,下面该说说如何“减少”内存了。

也许有人会说:“内存不是越大越好吗”大家都嫌内存太少,哪有像你那样嫌多的,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不,这是软件的需要。

略懂计算机的人都知道,计算机中定义的二进制整数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整数,另一种是无符号整数。

高手2012攒机教程(高级版&平民版)

高手2012攒机教程(高级版&平民版)

高手2011攒机教程攒机一般人们称为"cuán jī",和人们所知的DIY一个概念,即英文Do It Yourself的缩写,意指「自助的」。

两者都是同一个意思,就是自己动手组装电脑,前者也可根据字面意思理解,把电脑的各部件一件一件攒起来组装成一台电脑,就称为"攒机"支持DIY攒机的七大理由理由之一:价格低廉,钱少也办事理由之二:性价优异,便宜有好货理由之三:兼容性佳,调试方便理由之四:组合自由,张扬个性理由之五:升级空间更*R>理由之六:更大限度发挥硬件潜能理由之七:攒机,高手的必由之路“我要组装一台电脑,3500左右的价格,哪个哥哥给我发一份配置谢谢了”“我要买电脑,6000块钱的,要能玩游戏的啊,要那个能玩孤岛危机的啊”“我要组装玩大型游戏电脑。

各位哥哥姐姐救救我把。

好人一生平安”“小白求套 5000-6000配置带显示器,啊要独显的啊”其实,论坛里面最多的声音就是这些了。

如何才能攒到一台好的电脑呢?其实攒机无非就是自己买:CPU,内存,硬盘,主板,显卡,显示器,机箱,电源,键盘,鼠标,光驱攒机最重要的一点:要确认自己到底想要买什么样的电脑!这里举个比较诙谐点的例子朋友小张来找我,要我帮他写个配置小张:“我要装个3500块的电脑,玩游戏的,要显示器”我给他推荐了一个H61+I3+HD6770的配置。

小张:“这显卡怎么样呀?能玩游戏吗?”我:“还可以,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游戏玩起来都不错”小张:“能玩孤岛危机吗?”我:“能吧,只是特效方面可能要少开一点”小张:“那我不要这平台了,我要全开特效不卡的”我:“但你的预算只有这么多呀,这个配置已经是很有性价比了”小张:“我不管,你给我换个高级的平台,你是高手,你绝对可以弄的”我:“。

”相信上面的故事有很多帮朋友写配置的DIYer或多或少都遇见过,这确实是件很头疼的事情。

很多小白在装机的时候并没有为自己定位好,究其原因是自己对电脑硬件的不熟悉。

高手进阶,终极内存技术指南——完整

高手进阶,终极内存技术指南——完整

高手进阶,终极内存技术指南——完整/进阶版发布日期:2002年12月17日 作者/编辑: 特约作者 赵效民警告:本文原载于《电脑高手》杂志2002年第12期,由《电脑高手》杂志授权PCPOP 网站转载,《电脑高手》杂志及作者拥有本文的独家版权,任何个人或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使用本文文字与图片!注:您现在看到的版本是本专题的完整/进阶版,而非《电脑高手》杂志2002年第12期上的“精华版”,在这里您能看到专题的完整内容。

作为电脑中必不可少的三大件之一(其余的两个是主板与CPU),内存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设备之一,它就像一个临时的仓库,负责数据的中转、暂存……不过,虽然内存对系统性能的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DIYer并不重视内存,只是将它看作是一种买主板和CPU时顺带买的“附件”,那时最多也就注意一下内存的速度。

这种现象截止于1998年440BX主板上市后,PC66/100的内存标准开始进入普通DIYer的视野,因为这与选购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时间,有关内存时序参数的介绍文章大量出现(其中最为著名的恐怕就是CL参数)。

自那以后,DIYer才发现,原来内存也有这么多的学问。

接下来,始于2000年底/2001年初的VIA芯片组4路交错(4-Way Interleave)内存控制和部分芯片组有关内存容量限制的研究,则是深入了解内存的一个新开端。

本刊在2001年第2期上也进行了VIA内存交错控制与内存与模组结构的详细介绍,并最终率先正确地解释了这一类型交错(内存交错有多种类型)的原理与容量限制的原因。

从那时起,很多关于内存方面的深入性文章接踵而至,如果说那时因此而掀起了一股内存热并不夸张。

大量的内存文章让更多的用户了解了内存,以及更深一层的知识,这对于DIY当然是一件好事情。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所谓的内存高深技术文章有不少都是错的(包括后来的DDR与RDRAM内存的介绍),有的甚至是很低级的错误。

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国内媒体上优秀的内存技术文章可谓是寥若晨星,有些媒体还编译国外DIY网站的大篇内存文章,但可惜的是,外国网站也不见得都是对的(这一点,似乎国内很多作者与媒体似乎都忽视了)。

【SoCVsita】高手进阶,终极内存技术指南

【SoCVsita】高手进阶,终极内存技术指南

高手进阶,终极内存技术指南——完整/进阶版序:不得不说的话作为电脑中必不可少的三大件之一(其余的两个是主板与CPU),内存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设备之一,它就像一个临时的仓库,负责数据的中转、暂存……不过,虽然内存对系统性能的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DIYer并不重视内存,只是将它看作 是一种买主板和CPU时顺带买的“附件”,那时最多也就注意一下内存的速度。

这种现象截止于1998年440BX主板上市后,PC66/100的内存标准 开始进入普通DIYer的视野,因为这与选购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时间,有关内存时序参数的介绍文章大量出现(其中最为著名的恐怕就是CL参数)。

自那以 后,DIYer才发现,原来内存也有这么多的学问。

接下来,始于2000年底/2001年初的VIA芯片组4路交错(4-Way Interleave)内存控制和部分芯片组有关内存容量限制的研究,则是深入了解内存的一个新开端。

本刊在2001年第2期上也进行了VIA内存交错控 制与内存与模组结构的详细介绍,并最终率先正确地解释了这一类型交错(内存交错有多种类型)的原理与容量限制的原因。

从那时起,很多关于内存方面的深入性 文章接踵而至,如果说那时因此而掀起了一股内存热并不夸张。

大量的内存文章让更多的用户了解了内存,以及更深一层的知识,这对于DIY当然是一件好事情。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所谓的内存高深技术文章有不少都是错的(包括后来的DDR与RDRAM内存的介绍),有的甚至是很低级的错误。

在这近两年的时间 里,国内媒体上优秀的内存技术文章可谓是寥若晨星,有些媒体还编译国外DIY网站的大篇内存文章,但可惜的是,外国网站也不见得都是对的(这一点,国内很 多作者与媒体似乎都忽视了)。

就这样,虽然打开了一个新的知识领域,可“普及”的效果并不那么好,很多媒体的铁杆读者高兴地被带入内存深层世界,但也因此 被引向了新的误区。

不过,从这期间(2001年初至今)各媒体读者对这类文章的反映来看,喜欢内存技术的玩家 大有人在且越来越多,这是各媒体“培养”的成果。

内存技术的生命周期管理与维护指南(九)

内存技术的生命周期管理与维护指南(九)

内存技术的生命周期管理与维护指南一、介绍内存(Memory)是计算机中至关重要的组件之一,它存储着正在运行的程序、数据以及操作系统本身。

内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直接影响计算机的性能,也对计算机用户的体验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合理管理和维护内存技术对于提升计算机性能和延长计算机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内存技术的生命周期管理与维护指南,以帮助用户实现优化的内存使用。

二、内存选择1.内存容量选择根据计算机的使用需求,选择适合的内存容量。

对于一般办公和上网需求,8GB至16GB的内存已经足够。

而对于较为复杂的图像处理和游戏需求,建议选择16GB以上的内存容量。

2.内存频率选择内存频率反映了内存工作速度,选择适合的内存频率能够提高计算机性能。

根据主板的支持,选择合适的内存频率。

一般情况下,DDR4内存频率为2666MHz,而高端主板可以支持更高的频率。

三、内存安装1.确认兼容性在购买内存之前,需要确认内存与主板兼容。

查阅主板说明书,了解主板对内存类型和容量的要求。

2.插槽选择与安装根据主板的插槽类型,选择正确的内存插槽。

通常,主板上的插槽会标有对应的编号(如DDR1、DDR2、DDR3或DDR4)。

将内存插入插槽中,确保内存插入牢固。

四、内存管理与维护1.内存清理定期清理内存中的垃圾数据,可以提高内存的使用效率。

无效的缓存数据和临时文件会占用内存空间,导致系统运行缓慢。

使用系统内置的清理工具或第三方软件,清理不需要的临时文件和缓存数据。

2.内存优化内存优化可以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整体性能。

关闭不必要的后台程序和服务,释放内存占用。

使用内存优化软件进行整理和压缩内存,从而提高内存的使用效率。

3.内存检测内存故障会导致计算机出现各种问题,如死机、蓝屏等。

定期使用内存检测软件进行内存测试,以检测内存是否存在问题。

如果发现内存故障,及时更换或修复内存模块。

4.内存升级随着计算机使用时间的增加和应用需求的提高,有时候需要考虑对内存进行升级。

终极内存技术指南

终极内存技术指南

128Mbit(32M×4)SDRAM内部结构图(点击放大) 1、芯片初始化 可能很多人都想象不到,在SDRAM芯片内部还有一个逻辑控制单元,并且有一个模式寄存器为其提供控制参数。

因此,每次开机时SDRAM都要先对这个控制逻辑核心进行初始化。

有关预充电和刷新的含义在下文有讲述,关键的阶段就在于模式寄存器(MR,Mode Register)的设置,简称MRS(MR Set),这一工作由北桥芯片在BIOS的控制下进行,寄存器的信息由地址线来提供。

 SDRAM在开机时的初始化过程 SDRAM模式寄存器所控制的操作参数:地址线提供不同的0/1信号来获得不同的参数。

在设置到MR之后,就开始了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图中相关参数将结合下文具体讲述 2、行有效 初始化完成后,要想对一个L-Bank中的阵列进行寻址,首先就要确定行(Row),使之处于活动状态(Active),然后再确定列。

虽然之前要进行片选和L-Bank的定址,但它们与行有效可 硬件-尽享海量10款DVD-AMD Ath报告(下-期待已久芯片组-AMD Ath报告(上-漫步者的之路,以同时进行。

 行有效时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CS#、L-Bank定址的同时,RAS(Row Address Strobe,行地址选通脉冲)也处于有效状态。

此时An地址线则发送具体的行地址。

如图中是A0-A11,共有12个地址线,由于是二进制表示法,所以共有4096个行(212=4096),A0-A11的不同数值就确定了具体的行地址。

由于行有效的同时也是相应L-Bank有效,所以行有效也可称为L-Bank有效。

 3、列读写 行地址确定之后,就要对列地址进行寻址了。

但是,地址线仍然是行地址所用的A0-A11(本例)。

没错,在SDRAM中,行地址与列地址线是共用的。

不过,读/写的命令是怎么发出的呢?其实没有一个信号是发送读或写的明确命令的,而是通过芯片的可写状态的控制来达到读/写的目的。

内存技术的生命周期管理与维护指南(五)

内存技术的生命周期管理与维护指南(五)

内存技术的生命周期管理与维护指南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内存技术在计算机领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然而,不论多么先进的内存技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都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性能下降、数据丢失等。

为了确保内存技术的长久稳定运行,进行生命周期管理与维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内存技术的生命周期管理与维护,为读者提供相关指南与建议。

一、内存技术的生命周期内存技术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选购、安装、使用和更新。

首先,在选购阶段,用户应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内存。

不同的任务对内存的要求不同,如游戏玩家可能需要更大容量的内存,而专业设计师可能更关注处理速度。

其次,在安装阶段,用户应遵循厂商的指南,正确安装内存,并确保与其余硬件兼容。

使用阶段是内存技术最长的阶段,用户应定期检查内存的性能和稳定性,以及及时处理潜在问题。

最后,在更新阶段,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技术发展选择更先进、更适合自己需求的内存技术。

二、内存技术的生命周期管理1. 监控性能:定期监控内存的性能表现,如运行速度、读写速度等。

可以通过内存检测工具进行评估,并与厂商提供的产品规格进行对比。

如果发现性能下降或趋于过热,可能意味着内存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2. 清理内存:内存中的数据会随着使用时间积累,可能导致内存的性能下降。

因此,定期清理内存对内存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操作系统自带的工具或第三方软件进行内存清理,清理不必要的缓存和临时文件,以提升内存性能。

3. 防止过热:过高的温度对内存的寿命和性能都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购买内存时,要选择散热性能好的产品。

此外,定期清理内存周围的灰尘,确保内存有良好的通风和散热条件,可以有效延长内存的使用寿命。

4. 避免频繁插拔:频繁插拔内存可能导致内存槽与内存接触不良,进而影响内存的正常运行。

因此,在安装内存时,应稳固安装,并避免不必要的插拔操作。

5. 定期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内存技术不断涌现。

定期升级内存可以提升计算机整体性能,满足新的任务需求。

大内高手--调试手段及原理模板

大内高手--调试手段及原理模板

大内高手--调试手段及原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是我们《大内高手》系列一贯做法,本文亦是如此。

这里我不打算讲解如何使用boundschecker、purify、valgrind或者gdb,使用这些工具非常简单,讲解它们只是多此一举。

相反,我们要研究一下这些工具的实现原理。

本文将从应用程序、编译器和调试器三个层次来讲解,在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有各自己的长处和局限。

了解这些知识,一方面满足一下新手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可能有用得着的时候。

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最好的情况是从设计到编码都扎扎实实的,避免把错误引入到程序中来,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问题在于,理想情况并不存在,现实中存在着大量有内存错误的程序,如果内存错误很容易避免,JA V A/C#的优势将不会那么突出了。

对于内存错误,应用程序自己能做的非常有限。

但由于这类内存错误非常典型,所占比例非常大,所付出的努力与所得的回报相比是非常划算的,仍然值得研究。

前面我们讲了,堆里面的内存是由内存管理器管理的。

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来看,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打内存管理器的主意。

其实原理很简单:对付内存泄露。

重载内存管理函数,在分配时,把这块内存的记录到一个链表中,在释放时,从链表中删除吧,在程序退出时,检查链表是否为空,如果不为空,则说明有内存泄露,否则说明没有泄露。

当然,为了查出是哪里的泄露,在链表还要记录是谁分配的,通常记录文件名和行号就行了。

对付内存越界/野指针。

对这两者,我们只能检查一些典型的情况,对其它一些情况无能为力,但效果仍然不错。

其方法如下(源于《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runtime error detection technologies》):l 首尾在加保护边界值HeaderLeading guard(0xFC)User data(0xEB)Tailing guard(0xFC)在内存分配时,内存管理器按如上结构填充分配出来的内存。

菜鸟学硬件——一步一步通吃内存

菜鸟学硬件——一步一步通吃内存

菜鸟学硬件——一步一步通吃内存
阿亮
【期刊名称】《《网友世界》》
【年(卷),期】2004(000)010
【摘要】在很多用户的印象中,内存的重要性仅次于CPU。

的确,如今内存不仅仅在价格上体现其“高贵”的一面,在整个PC硬件平台的地位也举足轻重。

作为CPU与外界数据沟通的桥梁内存技术的发展始终为业界所关注;我们今天将彻底了解一下内存的工作原理,组成部分以及产品分类。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阿亮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32
【相关文献】
1.菜鸟学硬件——一口一口通吃硬盘 [J], 宁小平
2.菜鸟学硬件一步一步安装双硬盘 [J], 清风
3.菜鸟学硬件一步一步通吃CPU [J], 阿亮
4.菜鸟学硬件——一口一口通吃光驱 [J], 宁小平
5.菜鸟学硬件——一口一口通吃显卡 [J], 阿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存技术的生命周期管理与维护指南(七)

内存技术的生命周期管理与维护指南(七)

内存技术的生命周期管理与维护指南引言:内存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从个人电脑到服务器,再到移动设备,内存的稳定运行对于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人并不重视内存的管理与维护,导致性能下降和系统不稳定。

本文将讨论内存技术的生命周期管理与维护指南,帮助用户最大化内存的效能并延长内存使用寿命。

第一部分:了解内存生命周期1. 内存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内存技术的基本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内存的生命周期管理。

内存是计算机中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的硬件组件,数据在内存中快速存取,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内存有两种类型: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其中RAM是最常见的内存类型。

2. 内存的生命周期内存的生命周期包括几个关键阶段:制造、运行、维护和废弃。

在制造阶段,内存芯片被制造商生产并测试。

在运行阶段,内存安装在计算机中,并被系统使用。

维护阶段需要用户定期检查内存的使用情况并执行适当的维护操作,例如清理内存和更新驱动程序。

最后,在废弃阶段,内存可能被替换或丢弃。

第二部分:管理内存的生命周期1. 内存容量管理内存容量管理是指优化内存使用和分配,以提高系统性能。

首先,了解系统的内存需求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任务管理器或类似工具查看。

然后,根据需求调整内存分配,例如增加内存容量或升级内存模块。

2. 内存优化技巧有一些内存优化技巧可用于提高内存性能。

首先,关闭不必要的后台应用程序和进程,以释放内存资源。

其次,定期清理内存缓存和临时文件,以避免内存过载。

此外,使用轻量级软件和浏览器插件也可以减少内存消耗。

3. 内存碎片整理内存碎片是指内存中的空闲空间被分割成多个小块,难以有效利用。

内存碎片整理是一种优化内存的方法,可以通过重新排列内存中的数据来减少碎片。

用户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工具或第三方软件来执行碎片整理操作。

4. 驱动程序更新驱动程序在内存管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及时更新硬件驱动程序可以解决与内存兼容性和稳定性相关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手进阶,终极内存技术指南——完整/进阶版发布日期:2002年12月17日 作者/编辑: 特约作者 赵效民警告:本文原载于《电脑高手》杂志2002年第12期,由《电脑高手》杂志授权PCPOP 网站转载,《电脑高手》杂志及作者拥有本文的独家版权,任何个人或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使用本文文字与图片!注:您现在看到的版本是本专题的完整/进阶版,而非《电脑高手》杂志2002年第12期上的“精华版”,在这里您能看到专题的完整内容。

作为电脑中必不可少的三大件之一(其余的两个是主板与CPU),内存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设备之一,它就像一个临时的仓库,负责数据的中转、暂存……不过,虽然内存对系统性能的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DIYer并不重视内存,只是将它看作是一种买主板和CPU时顺带买的“附件”,那时最多也就注意一下内存的速度。

这种现象截止于1998年440BX主板上市后,PC66/100的内存标准开始进入普通DIYer的视野,因为这与选购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时间,有关内存时序参数的介绍文章大量出现(其中最为著名的恐怕就是CL参数)。

自那以后,DIYer才发现,原来内存也有这么多的学问。

接下来,始于2000年底/2001年初的VIA芯片组4路交错(4-Way Interleave)内存控制和部分芯片组有关内存容量限制的研究,则是深入了解内存的一个新开端。

本刊在2001年第2期上也进行了VIA内存交错控制与内存与模组结构的详细介绍,并最终率先正确地解释了这一类型交错(内存交错有多种类型)的原理与容量限制的原因。

从那时起,很多关于内存方面的深入性文章接踵而至,如果说那时因此而掀起了一股内存热并不夸张。

大量的内存文章让更多的用户了解了内存,以及更深一层的知识,这对于DIY当然是一件好事情。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所谓的内存高深技术文章有不少都是错的(包括后来的DDR与RDRAM内存的介绍),有的甚至是很低级的错误。

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国内媒体上优秀的内存技术文章可谓是寥若晨星,有些媒体还编译国外DIY网站的大篇内存文章,但可惜的是,外国网站也不见得都是对的(这一点,似乎国内很多作者与媒体似乎都忽视了)。

就这样,虽然打开了一个新的知识领域,可“普及”的效果并不那么好,很多媒体的铁杆读者高兴地被带入内存深层世界,但也因此被引向了新的误区。

不过,从这期间(2001年初至今)各媒体读者对这类文章的反映来看,喜欢内存技术的玩家大有人在且越来越多,这是各媒体“培养”的成果。

这些用户已经不满足如何正确的使用内存,他们更渴望深入的了解这方面原来非常贫乏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暂时不会对他们在使用内存过程中有什么帮助,但会大大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在2001年初,我们揭开VIA芯片组4路交错内存控制和部分芯片组有关内存容量限制之迷时,还是主要围绕着内存使用的相关话题来展开,而且在这期间有关内存技术的话题,《电脑高手》也都是一笔带过。

但在今天,在很多人希望了解内存技术而众多媒体的文章又“力不从心”时,我们觉得有必要再次站出来以正视听,也就是说,我们这次的专题不再以内存使用为中心,更多的是纯技术性介绍,并对目前现存的主要内存技术误区进行重点纠正。

在最后要强调的是,本专题以技术为主,由于篇幅的原因,不可能从太浅的方面入手,所以仍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作保证,而对内存感兴趣的读者则绝不容错过,这也许是您最好的纠正错误认识的机会!在本专题里,当讲完内存的基本操作之后,我们会给大家讲一个仓库的故事,从中相信您会更了解内存这个仓库是怎么工作的,希望您能喜欢。

虽然有关内存结构与时序的基础概念,在本刊2001年第2期的专题中就已有阐述,但在这里为了保证专题的可读性,我们需要再次加强这方面的系统认识。

正确并深刻理解内存的基础概念,是阅读本专题的第一条件。

因为即使是RDRAM,在很多方面也是与SDRAM相似的,而至于DDR与DDR-Ⅱ、QBM等形式的内存更是与SDRAM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 SDRAM内存模组与基本结构我们平时看到的SDRAM都是以模组形式出现,为什么要做成这种形式呢?这首先要接触到两个概念:物理Bank与芯片位宽。

PC133时代的168pin SDRAM DIMM1、 物理Bank传统内存系统为了保证CPU的正常工作,必须一次传输完CPU在一个传输周期内所需要的数据。

而CPU在一个传输周期能接受的数据容量就是CPU数据总线的位宽,单位是bit(位)。

当时控制内存与CPU之间数据交换的北桥芯片也因此将内存总线的数据位宽等同于CPU数据总线的位宽,而这个位宽就称之为物理Bank(Physical Bank,下文简称P-Bank)的位宽。

所以,那时的内存必须要组织成P-Bank来与CPU打交道。

资格稍老的玩家应该还记得Pentium刚上市时,需要两条72pin的SIMM才能启动,因为一条72pin -SIMM只能提供32bit的位宽,不能满足Pentium的64bit数据总线的需要。

直到168pin-SDRAM DIMM上市后,才可以使用一条内存开机。

下面将通过芯片位宽的讲述来进一步解释P-Bank 的概念。

不过要强调一点,P-Bank是SDRAM及以前传统内存家族的特有概念,在RDRAM 中将以通道(Channel)取代,而对于像Intel E7500那样的并发式多通道DDR 系统,传统的P-Bank概念也不适用。

2、 芯片位宽上文已经讲到SDRAM内存系统必须要组成一个P-Bank的位宽,才能使CPU 正常工作,那么这个P-Bank位宽怎么得到呢?这就涉及到了内存芯片的结构。

每个内存芯片也有自己的位宽,即每个传输周期能提供的数据量。

理论上,完全可以做出一个位宽为64bit的芯片来满足P-Bank的需要,但这对技术的要求很高,在成本和实用性方面也都处于劣势。

所以芯片的位宽一般都较小。

台式机市场所用的SDRAM芯片位宽最高也就是16bit,常见的则是8bit。

这样,为了组成P-Bank所需的位宽,就需要多颗芯片并联工作。

对于16bit芯片,需要4颗(4×16bit=64bit)。

对于8bit芯片,则就需要8颗了。

以上就是芯片位宽、芯片数量与P-Bank的关系。

P-Bank其实就是一组内存芯片的集合,这个集合的容量不限,但这个集合的总位宽必须与CPU数据位宽相符。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一个系统只有一个P-Bank已经不能满足容量的需要。

所以,芯片组开始可以支持多个P-Bank,一次选择一个P-Bank工作,这就有了芯片组支持多少(物理)Bank的说法。

而在Intel的定义中,则称P-Bank 为行(Row),比如845G芯片组支持4个行,也就是说它支持4个P-Bank。

另外,在一些文档中,也把P-Bank称为Rank(列)。

回到开头的话题,DIMM是SDRAM集合形式的最终体现,每个DIMM至少包含一个P-Bank的芯片集合。

在目前的DIMM标准中,每个模组最多可以包含两个P-Bank的内存芯片集合,虽然理论上完全可以在一个DIMM上支持多个P-Bank,比如SDRAM DIMM就有4个芯片选择信号(Chip Select,简称片选或CS),理论上可以控制4个P-Bank的芯片集合。

只是由于某种原因而没有这么去做。

比如设计难度、制造成本、芯片组的配合等。

至于DIMM的面数与P-Bank数量的关系,在2001年2月的专题中已经明确了,面数≠P-Bank数,只有在知道芯片位宽的情况下,才能确定P-Bank的数量,大度256MB内存就是明显一例,而这种情况在Registered模组中非常普遍。

有关内存模组的设计,将在后面的相关章节中继续探讨。

二、 SDRAM内存芯片的内部结构1、逻辑Bank与芯片位宽讲完SDRAM的外在形式,就该深入了解SDRAM的内部结构了。

这里主要的概念就是逻辑Bank。

简单地说,SDRAM的内部是一个存储阵列。

因为如果是管道式存储(就如排队买票),就很难做到随机访问了。

阵列就如同表格一样,将数据“填”进去,你可以它想象成一张表格。

和表格的检索原理一样,先指定一个行(Row),再指定一个列(Column),我们就可以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单元格,这就是内存芯片寻址的基本原理。

对于内存,这个单元格可称为存储单元,那么这个表格(存储阵列)叫什么呢?它就是逻辑Bank(Logical Bank,下文简称L-Bank)。

L-Bank存储阵列示意图由于技术、成本等原因,不可能只做一个全容量的L-Bank,而且最重要的是,由于SDRAM的工作原理限制,单一的L-Bank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寻址冲突,大幅降低内存效率(在后文中将详细讲述)。

所以人们在SDRAM内部分割成多个L-Bank,较早以前是两个,目前基本都是4个,这也是SDRAM规范中的最高L-Bank数量。

到了RDRAM则最多达到了32个,在最新DDR-Ⅱ的标准中,L-Bank的数量也提高到了8个。

这样,在进行寻址时就要先确定是哪个L-Bank,然后再在这个选定的L-Bank 中选择相应的行与列进行寻址。

可见对内存的访问,一次只能是一个L-Bank工作,而每次与北桥交换的数据就是L-Bank存储阵列中一个“存储单元”的容量。

在某些厂商的表述中,将L-Bank中的存储单元称为Word(此处代表位的集合而不是字节的集合)。

从前文可知,SDRAM内存芯片一次传输率的数据量就是芯片位宽,那么这个存储单元的容量就是芯片的位宽(也是L-Bank的位宽),但要注意,这种关系也仅对SDRAM有效,原因将在下文中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