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财政学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市场失灵的含义和表现(原因)

含义: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

表现:(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2、政府干预的手段

(1)立法手段和行政手段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3)财政手段

3、收入分配职能(机制,手段)

(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

(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第四章

1、教育支出:义务教育是纯公共物品,高层次教育属于混合物品

2、我国近年来教育经费的变化(哪些地方做得好)

我国近年来的变化趋势

1基本特征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的比重高。

2全国教育经费占GDP 的比重、预算内教育经费每年均大幅增长。

3自1998 年以来,连续五年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重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

4除了政府投入外,目前已经形成政府投入、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收取学费和杂费及其他经费等多种形式、多元化的教育资金来源。

第五章

1、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

特点:追求宏观效益,注重社会效益,有能力投资大型的、长期的项目范围:社会公共性、公益性和基础性的投资领域,高新技术重要能源和资源以及稀缺资源的开发领域。

第八章

1、税收的转嫁与归宿的概念: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中的价格变动,把所那税收转移到他人负担的行为和过程

2、税收的转嫁方式:

(1)前转(又称顺转)指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价格或要素的价格,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

(2)后转(又称逆转)指纳税人通过压低购进商品或要素的价格,将税负转移给商品或要素的提供

者:

(3)其他方式:混转、消转、税收资本化

3、税收转嫁的一般规律:

(1)商品税比较容易转嫁,但所得税一般不易转嫁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商品课税容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商品课税比较不容易转嫁。

第十章

1、商品课税(特征和功能)

(1)特征:课征普遍;以流转额为计税依据;实行比例税率;计算和征税方便

(2)功能:可以稳定便利的取得财政收入,是收入能力较强的一个税类;抑制消费,增加储蓄和投资,

2、所得课税(特征和功能)

(1)特征:税负相对公平;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一般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干扰较小;有利于维护国家权益;课税有弹性

(2)功能: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的杠杆。

第十二章

1、国债的限度(评价指标体系)

(1)政府承债能力指标: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

(2)社会应债能力指标:国债负担率、国债借债率

2、国债的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运行第十三章

1、政府间财政关系及处理的理论依据:

(1)财政职能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工:①资源配置的职能分工

②收入分配的职能分工

③经济稳定的职能分工

(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目标的差异性:

2.1中央政府行为目标:①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②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③实现收入的公正、合理分配

2.2 地方政府行为目标:政治目标、社会目标、经济目标

(3)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

①中央政府负责提供体现国家整体利益的公共支出项目。

②地方政府具体负责实施的社会事务和地方性公共产品应由地方政府负担。

③对具有跨区域“外部效应”的社会事务和公共项目与工程,中央政府应在一定程度上参与

④调节地区间和居民间的收入分配是中央政府的职责。

第十四章

1 、财政的政策目标:

1) 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

2) 实现充分就业

3) 经济适度增长

4) 国际收支平衡

5) 收入合理分配

6) 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2、财政政策的工具

1) 税收

2) 公共支出

3) 政府投资

4) 国债

3、财政政策的类型

(1)根据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2)根据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不同功能来划分: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一章

1、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

1.1公共物品的含义: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劳务

1.2公共物品的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第二章

1、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衡量财政支出的效益方法)

(1)“成本一效益法”:项目效益是经济的、有形的,可以用货币准确计量(公共工程项目)(2)“最低费用选择法”:项目成本是易于计算,效益不易衡量而且不可能以任何形式进入

市场交换。(多用于教育、卫生、文化以及政治、军事等支出项目)第三章

1、财政支出的分类

(1)按财政功能分类(按政府职能分类):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刑侦管理费、其他支出。

(2 )按支出用途分类(政府职能分类的具体化):类、款、项三级科目

(3)按经济性质分类(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4)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5)按政府层次分类:中央财政支出、地方财政支出

2、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

(1)财政支出增长率: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即所谓“同比” 增长率(2)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

(3)财政支出增长拜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GDP每增

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

3、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随着实际收入的上升,公共支出的增长会快于GDP增长

4、影响财政支出的因素:

(1 )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干预政策等

(2)政治性因素:政局的稳定性、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政府干预政策(3)社会性因素:人口状态、文化背景等

第五章

1、基础设施投资(必要性、范围和方式)

(1)必要性:

①基础设施为不同的生产者提供共同的生产条件,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的性质。

②基础工业是处于国民经济上游的生产部门。

③基础产业一般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的投资多、建设周期长。

(2)范围: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信、水利和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等设施;

(3)提供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