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建立淮军前后略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氏建立淮军前后略史

(一)家世出道

李鸿章父文安,道光十八年(1838年)戊戌科进士,与曾国藩同年。有号玉泉,故膝下六子长子李瀚章(1821.8.14—1899.9.11)又号小泉,鸿章(1823.2.15—1901.11.7)又号少泉,鹤章(1825.3.12—1881.1.2)又号继泉,蕴章(1829.7.20—1886.3.17)又号抚泉,凤章(1833.2.27—1890.6.25)号稚荃(泉),昭庆(1835.6.25—1873.6.27)号幼荃(泉)。

文安步仕途,家道才兴。鸿章道光二十七年中丁未科二甲第十三名进士,朝考改翰林院庶吉士。是科考官潘世恩,潘出生徽商,又为苏州世家;太老师翁心存,为房师孙锵鸣之师。潘、翁为苏南世家豪绅,淮军迅速崛起于苏南,其中支持莫大。

会试后乙丙之际(1845—1846年),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于湘曾门下,习经世之学,定一生业思。与曾门郭嵩焘、陈鼐、师远燡人谓“丁未四君子”。

瀚章屡试不第,道光二十九年(乙酉年),李选为拔贡。【1】朝考一等,亦拜湘曾为师。【2】

道光三十年,鹤章始得入泮为秀才,时年已二十六岁,乡试屡屡不第,乃究心经世之学。【3】

咸丰三年(1853年)初,太平军入皖,鸿章怂恿工部侍郎吕贤基(皖籍),并连夜代为捉刀上奏回皖办团练。奏上后,咸丰即命吕为安徽团练大臣。吕对李言:“君祸我,上命我往;我亦祸君,奏调偕行。”老鹤亦以禀生在本籍肥东办练,称“保和”。【4】是年,湘曾因瀚章“醇厚明白”,派他办理捐输。【5】

翌年,父文安亦由户部左侍郎王荫茂荐回乡办团练,时为淮军形成酝酿期。李鸿章以书生带兵亦得“专以浪战为能”之名。

咸丰五年十月,夺回庐州,团练所办初效,鸿章因功“奉旨交军机处记名以道府用”。同年五月二十三日,父文安病故于合肥家中,时年五十五岁。是年,瀚章与湘曾关系已非一般,湘曾赞其“精细圆适,其从国藩也极久,其为国藩谋也极忠”,常思对瀚章专折奏保。【6】瀚章为曾国藩掌钱粮幕,湘曾奏请“夺情”,故未回乡守制。

咸丰六年,克无为、巢县、含山,加按察使衔,时功高易遭嫉,鸿章于乡里不立。

咸丰七年,鸿章座师安徽巡抚福济奏鸿章“丁忧”,鸿章回乡守制。时,老鹤以军功起家有年,援例以州同选用。【7】

咸丰八年六月,福济被罢,以翁同书为抚,李氏本省依靠失去。七月十五日,太平军前军主将陈玉成、左军主将李世贤及吴汝孝部再克庐州,鸿章举家至南昌,寓居长兄瀚章处。

咸丰九年,鸿章与老鹤、昭庆先后奔建昌湘军大营入曾幕,【8】湘曾常以众口与之争辩挫鸿章锐气,每日督李早起,正言教之以“诚”待人,遇挫折则必大侃其“挺”经。时时、时地、时事带李,鸿章亦称“受益匪浅”,曾更言“或竟青出于蓝也未可知”。【9】是年初,胡林翼向湘曾借瀚章赴鄂从其署,湘曾不肯。【10】瀚章升迁不断,后以曾幕出掌地方饷地多年,屡有越权私拨饷银与湘军。

咸丰十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江南士绅纷纷趋避于沪,沪上如孤岛。众绅派出钱鼎铭为代表求援,钱日以泣泪,旋而晓之以利(言沪上月均可酬六十万两白银),依其父钱宝琛与湘曾、文安同年,走鸿章门说曾。湘军主力曾弟国荃一心破天京,立“首功”,不愿往;宿将陈士杰以“母老”,力辞。国藩只好转而与鸿章商情。是年,曾、李因移军祁门、弹劾李元度二事发生争歧。李愤而离营,明快作风竟压曾之“儒缓”生性,锥尖初露。

翌年六月七日,李在曾门师友招劝下回营。

(二)淮军初立

是年夏,肥西三山团练头目张树声、张树珊、周盛波、周盛传、刘铭传等推文安旧幕张树声投帖曾、李禀言上进;文安门下旧吏庐江进士刘秉璋与三河办庐州团练者潘鼎新、吴长庆等同学亦相应;鸿章命老三鹤章回肥东招募内亲李胜、张绍棠,友蒯德模、王学懋,旧部吴毓兰、吴毓芬等众。

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初四,鸿章陪同湘曾巡阅在安庆集结之十四营淮军,淮军宣告成立。

两江督标亲兵营,湘曾亲军,淮军初创时拨调两营1千人,作为“赠嫁之资”,有期淮军继湘军精神,同时也隐含对淮军制约监事之意。两江督标亲兵营由韩正国统带,正国字鉴堂,湘阴人,出身通判,与湘曾私交甚笃,常为湘曾代办军营买妾之事。周良才任营官,营官韩正国阵亡后,黄中元接统带职,扩编正、副2营,由周良才回籍后代营官职的吴胜清任副营营官。周良才回营后别创良字营,同治三年月一月二日,莺脰湖之战时,良字营归程学启部指挥,纳入开字营序列。同治四年,鸿章拨黄中元部归杨鼎勋统领赴闽,纳入勋军序列。

抚标亲兵营,老鹤以江苏巡抚署理李鸿章名义在合肥招募的2营官兵,同治元年六月三十日,老鹤、李胜各统一营,及周盛波、周盛传、张桂芳、张士芳【11】,周盛传时任营中哨官,由陆路抵沪。同治二年,扩充为3营,老鹤统领,周盛传、李胜、颜邦桂为营官,后李胜别立胜字营。增加张绍棠1营随昭庆行动。同治三年三月,抚标营分为5营,仍归老鹤统领。张绍棠2营随昭庆攻嘉兴,颜邦桂攻宜兴,老鹤率周盛波、余思枢等营攻常州。七月,周盛波、卫汝忠2营改为传字营,后驻潥阳,编入盛军序列。余部由昭庆统,后昭庆奉调剿捻,所部由张绍棠统,约为6营,后调拨较分散。

淮军亲军护军营,同治二年6月,昭庆在皖北招募3营赴沪,朱开泰领1营驻常熟,归树军节制,同治四年北上剿捻。同治二年,刘玉龙与洋人备雷建开花炮队(或为炸炮队?),参加常州等役,多随开字营行动,同治四年后驻守南京下关,1880年归入庆军。同治三年五月,常州之役结束后,常胜军解散,鸿章留其火炮,将余众600余编为洋枪队,由副将罗荣光管带,驻苏州城外浒关。1870年,调天津大沽海口,时已扩至1800余人。忠字营,同治二年底常熟太平军守将骆国忠与董正勤等以城显降老鹤部,后所部编为忠字2营,骆国忠与董政勤分统,随老鹤行动,长期担任常熟、昭文一带诸城守卫。同治五年七月,扩编为正、副、左、右4营,剿捻结束后裁撤。亲兵水师营,同治元年建,以周兴隆为管带,剿捻结束后裁撤。同治二年,李正佩将原皖人枪船编为淮军亲兵水师船营,投入作战。

其中程学启之开字二营最为凶悍,士卒亦均为皖人。系借自湘军曾国荃部,同治元年八月,新桥之战增王永胜营;九月,四江口之战时,又增3营。翌年三月,增后营,共7营。同治二年春,征苏、常前,鸿章将奇字营(滕嗣林受原任苏抚薛焕命在湘西所招湘勇,统领为刘士奇,该部后又称为奇军)于二年二月十四日太仓之役时划归程学启统带;华字营,淮军大营经理饷务之吴毓芬在同治元年冬成立,同治七年剿捻时,捻军首领赖文光即为其逮获,甲午时华字营有2营乘高升号赴朝增援,在丰岛海面被日舰袭沉,多殉难;良字营,为原亲兵营副营官周良才二年初归队时另外募立;垣字营(介字营),湘曾为淮军招募之兵勇。同治三年五月,陷常州后休整,已共十营。同治六年十月,淮军整休,鸿章将开字营一分为二,分别编入鼎军、勋军。

程学启,道光九年生,字方中(忠),谥忠烈,桐城人南乡人,祖籍舒城,世代务农,身材五短,喜谈兵,不事生产,观若文静书生,绝无嚣竞横厉之态。咸丰三年(1853)十月十四日,太平军攻占桐城,学启被掳为太平军,后随军移营安庆,同营帐者是为后日甲午殉职之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程在太平军中积功至弼天豫,佐受天福叶芸来守安庆,太平天国军官僚佐实行配妻制,叶芸来特以其妻妹舒城高崇善次女配之,【12】心腹结之。咸丰十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