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作者:郭贵欢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第24期

[提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技术不断进步,劳动需求量必然减少,失业问题就必然会产生。失业问题也由此成为公众瞩目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失业产生的原因、类型、影响以及对策等方面,看待我国失业与就业问题。

关键词:失业;就业;失业率;劳动力;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4日

凡在一定年龄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在寻找工作的人都叫失业者。衡量这种失业状况的指标称失业率,即失业率是指劳动大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

一、失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失业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有以下两点,即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以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离。实际上,失业现象是在任何国家都存在的,并不是说哪个国家人口多、劳动力多就有这个问题,任何国家都有。在市场经济国家、从计划到市场转轨过程中的国家以及市场发育不完善、发展水平也不高的发展中国家,各自产生失业的原因是不尽相同的,解决失业与就业的政策方案也千差万别。而中国恰恰是把产生失业的各种原因都占了。首先,有宏观经济的周期现象影响。其次,市场发育还不够。另外,发展中国家,资源不足,市场功能也不太健全,政府财源相对是有限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些特点中国也有。

进一步来看,中国的失业问题特征是强烈经济增长下的高失业状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失业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存在失业,但我国已迈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中,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必然存在失业。转轨中的国家,计划不起作用了,市场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造成失业。中国目前也是这样。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首先是农村劳动力的解放和流动,出现了大量过剩的劳动力。总之,劳动力的配置由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转变,作为失业前提条件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公开化,于是失业也就成为必然。

(二)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和现代化。更多资本被用于先进设备配置和机器引进上,同时也用于介绍现代技术和管理,因此很少的工人在生产活动中被需要。另外,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带来工业结构的变化,因此大部分工人下岗了。

(三)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劳动力资源的快速增长。虽然中国经济以高增长率迅速发展,但是强烈的就业需求来源于众多劳动力人口问题没被解决。因此,中国的失业及就业问题状况严峻,尚待解决。

(四)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利用所拥有的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的低成本也是就业率越来越低的一个表现。发展中国家长期忽视对知识要素的开发与储存,与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相比,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知识要素资源是稀缺的。由于发展中国家知识要素的稀缺,使得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暴露出严重的问题,失业率就变得越来越严重。

二、失业对人类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将失业分为三种类型,即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周期性失业。失业有两种主要的影响,即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首当其冲的便是经济影响。由失业造成的损失主要有:

(一)个人方面。对于个人来说,若是自然失业,则会给他带来闲暇的享受;若是周期性失业,则会使其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

(二)企业方面。对于企业来说,是人力资本的损失。一是失业者已有的人力资本得不到应用;二是失业无法通过工作增加自己的人力资本。

(三)社会方面。对于社会来说,既有财政方面的损失又有国民收入方面的损失。从财政方面看,失业增加了社会保障金和福利支出,此时财政收入往往比较少,因而造成财政困难。如果财政出现支付社会保障金困难而提高救济线,必然影响社会的安定,带来社会问题和动乱。从国民收入方面看,失业则造成实际国民收入减少,失业率高必然带来国民经济增长率下降。

(四)国际方面。从国内因素来看,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始终难以完成由投资推动型向消费主导型增长的转变。这是因为大量的失业人口无法从经济增长中得到实惠,所以无法提高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而少数高收入阶层,对国内消费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处于饱和,使大量的消费支出流入海外发达国家,同时也倾注在效益不高的投资上。从世界经济增长的历史看,这样的增长模式,既不稳定也难以持久。不仅如此,由于对提供就业机会的社会需要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使政府和企业缺乏经济结构调整所需要的宽松环境和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这些因素将会妨碍中国经济的长远国际竞争能力。

三、结论

据有关方面计算,中国城镇实际失业率已超过10%;农村的实际失业率则远远大于这个数字;从绝对数看,最保守的数据是目前尚有1.7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存量,并且每年有1,000万左右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总体看,中国的失业率已远远超过12%的国际警戒线。中国的失业问题严峻,同时存在这种状况,即中国城镇人口失业持续时间的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的未就业概率存在显著差别,在各种持续时间水平上,男性的未就业率一直低于女性,女性再就业概率仅仅相当于男性的62%。政府应该缩小性别间的职业分割并缩小工资差距,应该提高女性的人力资本,对其实施有效的职业培训。

2010年以来,虽然我国就业工作平稳推进,但还存在尚需解决的问题,如新增就业群体的就业、农民进城就业、集体企业职工就业以及困难就业和行业就业再就业等问题。众所周知,失业问题没能得到良好解决的话,将会导致棘手的社会问题。因此,政府努力尝试着出台新政策去解决失业问题,从而实现众多下岗工人再就业、闲置劳动力就业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余少谦.宏观经济分析[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2.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

[3]杜凤莲,董晓媛.中国城镇人口失业持续时间的性别差异[J].世界经济文汇,200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