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染整技术
新型的染色、印花技术介绍

新型的染色、印花技术介绍时代在进步,染色、印花技术在不断推陈出新,现在出现的新技术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分享。
1.小浴比、低哈液染色技术染色过程中若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浴比,则可以达到提高染料利用率、节水节能、减少废水排放的目的。
这就促进了小浴比、低给液染色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许多小浴比、低给液新型染色加工设备相继投人工业化应用,其浴比最小可达到1:2,如德国第斯公司的Luft-roto plus气流染色机、Then公司的高温高压雾化染色机,其浴比最小分别可达1‘3和1:2左右,减少废水排放达30%一50%,节约大量的水、电、汽、能耗及染化药剂。
目前低给液染色技术主要以喷雾、泡沫及单面给液方法为主,降低给液率,从而可减少废水发生量。
2.超临界二札化谈流体染色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即在封闭的体系内升温和加压至超过Co:的临界温度(31. 1 `C)和临界压力(7.39MPa)后,Co:转变成超临界流体状态。
其具有气体的流动性,可均匀分布在整个容器中,又具有跟液体一样甚至更强的溶解能力,可溶解分散染料及其他非极性和低极性物质。
染色时,超临界Co:流体起染色介质作用,在温度为31.1℃以上(一般为80一160℃之间,根据染色织物而定),压力为20一30MPa条件下染色一定时间,染色结束后减压,Co:可重复利用。
此种方法完全无废水排放,节约资源,但设备投资高。
3.微胶囊染料染色和印花技术微胶囊技术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的新技术,用于染整工业是随着它用于无碳复写纸后才受到重视,可用作微胶囊染料和涂料的染色和印花,微胶囊整理剂的功能整理等。
其更多的用途正不断被开发研究。
利用微胶囊技术可以实现非水系染色,如静电染色等,从而可以降低废水处理的负担。
所谓微胶囊染料染色和印花是指以染料或涂料为芯材,以天然或合成高分子物为壁材,采用相分离法和界面聚合等方法制备成微胶囊染料,借助电场力、磁场力或常规方法进行染色或印花,通过染料转移向纤维吸附扩散,水洗后完成染色或印花过程。
最新新型染整技术

第一章产业用纺织品举例说明产业用纺织品分类及用途。
产业用纺织品与传统纺织品有哪些区别?第二章高性能纤维1.高技术纤维分为哪三大类?简要说明各类纤维的特点。
2.常用的高性能纤维有哪些?3.分别由刚性链大分子、柔性链大分子制备高性能纤维的方法有哪些?4.高性能纤维的大分子结构必须符合哪些条件?为什么?1.试比较UHMWPE纤维与普通聚乙烯纤维的异同点。
2.制备UHMWPE纤维采用何种纺丝方法?为什么?纺丝时为何采用半稀溶液?3.与常规的湿法、干法纺丝相比,凝胶纺丝有哪些特点?4.何谓自由断裂长度?5.试总结UHMWPE纤维的优异特性与用途,分析其缺陷及改性方法。
1.试比较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与脂肪族聚酰胺纤维的异同点。
2.试写出间位芳纶与对位芳纶的结构式,并从间位芳纶与对位芳纶的结构分析其性能特点。
3.易原纤化的PPTA纤维为何具有高强高模的力学性能?4.试分析PPTA纤维的主要结构特征(微观结构、结晶结构、皮芯层结构)。
5.试比较UHMWPE纤维与对位芳纶纤维的蠕变性和压缩屈服应力,并分析原因。
6.试说明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法制备PPTA使用的原料、溶剂体系的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
7.Kevlar纤维和Nomex纤维分别采用各种纺丝方法?与高分子结构有何关系?8.试分析PPTA-H2SO4干喷湿纺过程中分子链取向机理。
1.降低聚芳酯熔点的方法有哪些?2.试举例说明何为溶致性液晶?何为热致性液晶?并简要说明液晶及液晶纺丝的特点。
3.如何制备高强高模聚芳酯纤维?第四章纺织品在汽车被动安全上的应用什么是汽车的被动安全性?可分为哪两大类?试说明高分子材料在其中的应用。
安全气囊织物的发展经历哪三个历程?试述各阶段产品的特点。
可用于制作安全带的纤维有哪几类?试说明各类纤维的特点。
安全气囊用织物性能要求包含哪些内容?第五章纺织品在汽车舒适性方面的应用1.举例说明功能纺织品在汽车舒适性方面的应用。
2.说明TiO2的光催化机理、TiO2光催化剂的两大特性及其应用。
麻纤维新型染整技术考核试卷

B.调整染浴pH值
C.选用低扩散性能染料
D.增加染料浓度
10.以下哪些预处理方法可以提高麻纤维的染色效果?()
A.煮练
B.漂白
C.轧光
D.酶处理
11.新型染整技术中,哪些因素会影响麻纤维的生态性能?()
A.染料的选择
B.染整工艺
C.附加剂的使用
D.染色设备的类型
12.麻纤维染整过程中,哪些方法可以降低废水中的COD和BOD值?()
A.选用温和的预处理
B.控制染色温度
C.使用柔软剂
D.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16.在麻纤维染整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染料的溶解度?()
A.染浴pH值
B.染色温度
C.染料种类
D.染料浓度
17.新型染整技术中,哪些方法可以提高麻纤维的染色效率?()
A.优化染色工艺
B.使用促染剂
C.改进染料配方
D.提高纤维的预处理效果
A.柔软剂处理
B.热定型处理
C.酶处理
D.硅烷处理
7.在新型麻纤维染整技术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染料的色光?()
A.染色pH值
B.染色温度
C.固色剂种类
D.染料浓度
8.以下哪些方法可以提高麻纤维染整后的色牢度性能?()
A.选用高色牢度染料
B.适当提高染色温度
C.使用合适的固色剂
D.增加染色次数
9.麻纤维染整中,哪些方法可以减少染料在纤维上的泳移现象?()
1.麻纤维新型染整技术中,哪些因素会影响麻纤维的上染率?()
A.染料种类
B.染色时间
C.染色温度
D.纤维的预处理
2.以下哪些方法可以提高麻纤维染色的色牢度?()
拉舍尔毛毯新型染整工艺探讨

拉舍尔毛毯新型染整工艺探讨作者:张雷来源:《纺织报告》 2018年第10期摘要分析和探讨了国内拉舍尔毛毯生产工艺路线差异、日本市场毛毯需求设计要点、主要生产工艺的节点和控制、产品风格和检测、节能降耗等,对行业有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拉舍尔毛毯生产流程;新型;节能;工艺中图分类号:TS106.76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Raschel blanket in China. Thedesign essentials of demand for blanket in Japanese market.,Node and control of main production process, Product styleand dete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onsumption reduction, etc. It has certain help and reference to the industry.Key words Production process; New model; Energy efficiency and technology of Raschel blanket1 国内拉舍尔毛毯生产的概况及演变拉舍尔毛毯是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中国从日本引进的先进毛毯生产技术。
21 世纪初的国外毛毯市场,受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日本毛毯市场购买力下滑,其它国际市场如中东及非洲市场更是受到冲击,中国毛毯行业迅速调整产业布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积极开发新原料及其相关配套辅料,成功开发了涤纶毛毯的系列装备,各生产企业纷纷改造投入、复制涤纶毛毯生产线。
由于涤纶毛毯原料成本比晴纶低,日本、韩国等毛毯生产商,因人力资源昂贵而逐步退出毛毯产业领域,中国毛毯产业从此彻底颠覆了原有毛毯生产的格局,形成涤纶毛毯生产的全产业链优势,占领了毛毯全球市场的绝大份额。
服装面料的染整工艺[2]
![服装面料的染整工艺[2]](https://img.taocdn.com/s3/m/3dbcc471f242336c1eb95e93.png)
呢面整理
绒面整理
各类织物的常用整理工艺
织物类别
棉麻织物
主要优点
耐洗涤,穿着舒服, 沾上尘污易洗
主要缺点
光泽较丝织物差,回弹性 不及毛织物,易起皱,缩 水率较大
常用整理工艺
棉:拉幅,轧光, 电光,轧纹,柔软, 硬挺,防皱,增白。 麻:剪毛,上浆, 轧光,拒水 一般织物:拉幅, 轧光,防皱,加重 缎类:上浆,轧光, 柔软。丝绒类:刷 毛,剪毛
2.退浆 1 以纱为经线的织物,在织造前都必须经过上浆处理,以提高经纱的强力、 耐磨性及光滑程度,从而减少经纱断头,保证织布顺利进行。经纱上浆所 用m桨料有天然浆料如淀粉、野生淀粉,化学浆料如聚乙烯醇(PVA)、 聚丙烯酸(PAA),纤维素制剂如羧甲基纤维素(CMC)等。上浆液中还 加入其它成分如防腐剂、柔软剂、吸湿剂、减磨剂等。经纱上浆率的高低 和纤维的质量、纱支、密度等有关,纱支细、密度大的织物,经纱上浆率 高些,一般织物上浆率4%~8%。 (1)酶退浆 (2)碱及碱酸退桨 3.煮练 煮练是棉及棉型织物前处理工艺中主要工序,因为棉纤维伴生物、 棉籽壳及退浆后残余浆料都必须通过煮练除去。使织物获得良好的润湿性 及外观,以利后加工顺利进行 烧碱是棉及棉型织物煮练的主要用剂, 为了加强烧碱的作用,在练液中还需加入亚硫酸氢钠、水玻璃、磷酸三钠 和润湿剂。 4.漂白 一般用次氯酸盐漂白,过氧化氢漂白 5.开幅轧水烘燥织物 练漂后,平幅织物在轧烘机上烘燥,提供给后续工 序如丝光、染色、印花使用。对绳状加工的织物还需开幅,展开成平幅状, 经轧烘后成为合适的半制品。
整理的类别和目的
类别
工艺名称
方法
目的和效果 布幅整齐,尺寸稳定并具 有基本的服用和装饰功能
基本整理 外观风格 整理
染整一体化行业技术趋势分析

国内市场是染整一体化行业的主要市场之一。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行业企业可以通过创新设计、个性化定制和品质保证等方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行业企业还可以通过拓展外贸市场,开拓国际客户和合作伙伴,提升自身的国际竞 争力。 未来,国内市场和外贸市场的双轮驱动将成为染整一体化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行业企业 需要加强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技术创新与升级
行业发展概况
绿色可持续发展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染整一体化行业的重要方向。行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重环境保 护、资源节约和能源利用效率,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一些行业企业已经开始采用环保染料和化学品,开展废水处理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工作, 以降低环境污染。同时,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倡导可持续采购和产品回收,也是行业企 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未来,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染整一 体化行业的必然趋势,并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技术创新与升级
新材料应用
新材料的应用是染整一体化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通过研发和应用新型功能性材料和 高性能纤维,可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和附加值的提升。例如,应用纳米材料可以实现织物 的抗菌、防水等功能,应用高性能纤维可以提高织物的强度和耐磨性。新材料的应用不仅 可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还可以推动行业的创新和升级。
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
品牌建设是染整一体化行业市场竞争的重要策略之一。行业企业需要通过提升产品质量、 创新设计和服务体验,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 同时,行业企业还需要加强市场营销能力,通过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和渠道拓展等手段, 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未来,随着消费升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将成为染整一体化行业企业 成功的关键要素。
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染整技术

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染整技术作者:黄润清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06期[摘要] 新型纤维纺织品的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染整加工技术是其中的一部分。
本文介绍了部分新型高模量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染整技术。
[关键词] 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 Lyocell纤维 Polynosic纤维染整技术前言Lyocell和Polynosic等高模量纤维的初始模量是普通粘胶纤维的数倍(见表1)。
更有意义的是湿态下能保持很高的模量数,这在染整加工中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保证纤维在加工过程中,湿态条件下,也有良好的保形性和足够的强度。
表1几种再生纤维素纤维与棉、涤纶性能比较Lyocell纤维和Polynosic纤维的干湿强度明显高于棉和其他再生纤维素的纤维,干强接近涤纶,湿态拉伸强度可以保持干态的80%左右。
在染整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没有象普通粘胶纤维一样,不能经受机械处理和水处理,而造成纤维损伤的问题。
高强度的纱线在织造加工和染整加工中都十分有利,既可减少加工中次品的产生,又可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制造高支轻薄的优质织物。
对企业而言,就能提高了经济效益。
因此,Lyocell纤维和Polynosic纤维是目前重点开发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1.Lyocell纤维它是从毛榉,按树等木材制作的木浆粕,以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为溶剂纺丝而得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废弃物可自然降解,生产中的氧化胺溶剂可99.5%可回收再用.毒性极低,且不污染环境,因此Lyocell纤维也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纤维。
1989年被人造丝及合成纤维国际标准局(BISFA)命名为Lyocell。
1993年美国Cour Tauldo公司生产的这种纤维的商品名为Tensel,也即我国称之为“天丝棉”。
织物的前处理目的是充分去除坯布上的浆料、油剂、色素、污渍等杂质,使加工的织物对染料具有良好的亲和力,以便于染色和印花。
Lyocell纤维的纯纺织物的前处理主要目的是去除浆料,根据不同浆料选择不同的退浆工艺。
新型纤维染整1:海岛型超细纤维纺织品染整

• 海岛纤维是用两种热力学非相容性的聚合物按一定比例来进行共混或复合 纺丝后制得的复合纤维,两组份中的一种聚合物以微细且分散的状态(“岛”组分) 被另一种聚合物以连续相的状态(“海”组分)包埋着,在纤维截面上分散相原纤呈 现岛屿状分布,仿佛“海”中有许多“岛屿”。 依据岛屿的分布状态分为定岛型和不定岛型海岛纤维。 • 定岛型海岛纤维的纤度稍逊于不定岛型海岛纤维,但其岛屿分布固定,且 纤度均匀,性能更加稳定,并且色牢度也会更强,绒毛手感舒适且具有书写效应, 仿真皮风格较好,通常采用复合纺丝法纺制而成。
纺织服装学院轻化工程系
• 海岛超细纤维的制备
• 直接纺丝最简单,但是细度不高,熔喷法纤维粗细和长短较难控制,适合 无纺布制备,闪蒸法靠快速去除溶剂成纤,也难以稳定控制成纤质量,
纺织服装学院轻化工程系
• 共混纺丝是以两种聚合物以适当的比例混合所得的混合物纺制的,在混合 物中一种聚合物以小熔滴形式悬浮在另一种聚合物中。共混丝经过有机溶剂等组 分去除连续相(海组分)后得到的是长短不一的短纤型超细纤维,影响这种聚合 物的共混比例、熔体粘度、熔体的相容性以及混合机械条件等等。目前常用的两 种组分是PA,PET, PE, COPET,特别是PA和PET或COPET。
纺织服装学院轻化工程系
• 纺丝温度直接影响纺丝质量也影响开纤的难易。低粘度的COPET熔点一般 比PET低25℃,因此纺丝温度直接关系到海岛组分的分布和粘着,最终影响开纤 的难易。 • 冷却成型条件适当,海岛组分分布适当,岛与岛组分的分布就比较均匀, 若岛与岛发生粘连就很难开纤。 • 3.染整前处理条件 • 前处理中的预定形主要是为了平整织物和稳定门幅。如果热定型的温度和 张力对COPET的超分子结构产生了明显影响,那么开纤就会比较困难。因此一般 预定形温度不宜过高,155-165℃比较合适。
《染整技术培训》课件

设计图案→制版→调色→ 印花(平网印花、圆网印 花、转移印花等)→后处 理(蒸化、水洗、干燥等 )。
选择合适的印花方法和染 料,控制印花压力、温度 和时间,以保证印花质量 和效果。
某丝绸围巾采用转移印花 工艺,通过精湛的印花技 术,实现了复杂的花纹和 色彩效果,并具有良好的 色牢度和质感。
毛织物的整理工艺案例
新染料与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活性染料的研发
活性染料是染整行业常用的染料,新型活性染料的研发将 进一步提高染色性能和环保性能,为染整行业带来新的发 展机遇。
纳米技术在染整中的应用
纳米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将其应用于染整中,可以提高 染色的均匀性和鲜艳度,同时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
数码印花技术的推广
数码印花技术具有快速、环保、个性化的特点,未来将在 纺织品印染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纺织品印染行业带来革 命性的变革。
THANK YOU
总结词
整理原理
整理工艺流程
整理工艺要点
案例分析
毛织物整理工艺是提高 毛织物品质和附加值的 关键技术之一,通过整 理工艺的处理,可以赋 予毛织物柔软的手感、 华丽的外观和优良的服 用性能。
毛纤维具有天然的卷曲 和弹性,通过整理工艺 的处理,可以改善毛织 物的外观和性能。
预处理(除尘、除杂) →柔软整理(柔软剂处 理)→抗静电整理→防 缩整理→抗皱整理→涂 层整理等。
通过具体实例展示整理工艺在不同面料和 功能上的应用效果。
04
染整技术案例分析
棉织物的染色工艺案例
总结词
染色原理
染色工艺流程
染色工艺要点
案例分析
棉织物染色工艺是染整 技术中的基础工艺,通 过不同的染色工艺,可 以赋予棉织物丰富的色 彩和质感。
桑蚕丝的染整工艺改进与技术创新

桑蚕丝的染整工艺改进与技术创新2月24日,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在桑蚕丝染整工艺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染整技术,该技术能够改善桑蚕丝的染色均匀性和色牢度,提高产品质量。
这一技术创新将为传统桑蚕丝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在传统的桑蚕丝染整工艺中,一直存在着染色均匀性差和色牢度低的问题。
由于桑蚕丝的自然特性,其纤维密度和表面吸附能力较低,导致染色过程中颜料难以均匀附着在纤维表面上,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美观度。
另外,传统的固色剂和后处理剂的使用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需要寻找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替代方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
他们首先通过对桑蚕丝纤维进行化学修饰,增强纤维表面的吸附能力。
这项技术可以使染料更好地渗透进入纤维内部,从而提高染色的均匀性。
同时,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染料和后处理剂,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团队通过不断调整配方和工艺参数,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对桑蚕丝的染整工艺改进。
这项创新的技术将为桑蚕丝行业带来重大的影响。
首先,通过改善染色的均匀性和色牢度,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其次,环境友好型的染料和后处理剂的使用将有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当前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除了对传统桑蚕丝行业的影响,这项技术创新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丝绸制品作为一种传统的高级纺织品,不仅有着久远的历史,还具有独特的品质和艺术价值。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对于高品质丝绸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桑蚕丝作为丝绸的主要原料之一,其染整技术的改进将有助于提高丝绸制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拓展市场需求。
此外,这项技术创新还为国内纺织行业提供了发展新方向的机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生产国,拥有丰富的桑蚕丝资源和悠久的丝绸文化传统。
通过对桑蚕丝染整工艺的改进和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中国纺织行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
新型材料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

新型材料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1. 前言纺织印染行业是一个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其产品的色彩、图案和质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穿着和审美。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材料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不仅提高了印染质量,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新型材料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2. 新型染料新型染料是纺织印染行业的重要突破口,其具有环保、可降解、色牢度好等优点。
其中,生物染料、植物染料和纳米染料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2.1 生物染料生物染料是利用生物技术,从天然生物资源中提取或合成的一种环保型染料。
其色牢度好,且对皮肤无刺激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我国已成功研发出以黄连、黄柏等中药材为原料的生物染料,并在纺织品印染中得到应用。
2.2 植物染料植物染料是利用各种植物叶子、根、花等天然植物资源提取的染料。
其色彩丰富,环保无污染,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目前,我国已成功研发出以蓝草、茜草、五倍子等天然植物为原料的植物染料,并在纺织品印染中得到应用。
2.3 纳米染料纳米染料是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一种新型染料,其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可实现高效、低能耗的纺织印染过程。
目前,纳米染料在纺织品印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功能性纳米染料、纳米复合染料等。
3. 新型助剂新型助剂是纺织印染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可以提高染料上色率,改善印染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新型助剂主要包括生物酶助剂、纳米助剂等。
3.1 生物酶助剂生物酶助剂是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一种环保型助剂,其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纤维素酶、蛋白酶等。
这些生物酶可以有效改善纤维表面结构,提高染料的上色率,从而实现高效、环保的印染过程。
3.2 纳米助剂纳米助剂是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一种新型助剂,其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纳米金属粉末、纳米有机化合物等。
这些纳米助剂可以提高染料的分散性,改善印染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4. 结论新型材料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具有明显优势,不仅提高了印染质量,还实现了高效、环保的生产过程。
新型纤维纺织品的染整加工技术

新型纤维纺织品的染整加工技术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纺织品工业也在不断发展,纤维纺织品制造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型纤维纺织品的染整加工技术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新型纤维纺织品的染整加工技术又称原纱染整加工技术,它是把纺纱改良成代用品的染整加工技术,新型纤维纺织品的染整加工技术也可以被称为改良型染整加工技术。
改良型染整加工技术利用机械设备来处理原纱,其实不同于传统的染整加工技术,新型纤维纺织品的染整加工技术主要是利用化学处理原料,而不是机械处理,这样一来就可以达到改变原料性质的目的。
新型纤维纺织品的染整加工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可以改
变原纱的性质,改变原纱的可织性、强度、柔软度等,其最终的效果是改善了纤维织物的面料属性。
新型纤维纺织品的染整加工技术还可以实现喷洒、洗涤染料等功能,具有色牢度、耐洗色褪度等优越性能。
染整加工技术还可以消除面料中的污渍、起毛球等,从而提高纤维织物的使用性能。
新型纤维纺织品的染整加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凭借着技术的发展,纤维纺织品的制作工艺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而使染整加工技术更加令人满意。
这种技术既可以有效地改良和改善织物质量,又能满足客户需求和节约成本。
综上所述,新型纤维纺织品的染整加工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既可以提高纤维织物的面料属性,又能消除污渍、起毛球等,使得织
物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满足客户的要求。
在未来,新型纤维纺织品的染整加工技术还将有更大的空间发展,改善纤维织物的性能在织物产业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型纤维面料染整技术

4 5
上海 毛麻科 技
20 年第2 07 期
新型 纤维面料 染整技术
郭春 花
摘 要 :介绍了丽赛、芳纶、PT T纤维 、牛奶纤维 面料的 染整技 术。
关 键 词 : 丽赛 ;芳 纶;PTT 纤 维 ;牛奶 纤 维; 染整
l 丽赛面料
丽赛(IHE) RC CL是采用 日 本东洋纺技术及原料体系 生产富强纤维 。该纤维从根本上克服 了粘胶纤维的缺 点,实现了其他纤维素纤维所不能突破的优 良性 能; 具有较强的耐碱性 ,与棉混纺时可做丝光处理,使混 纺面料更具特色;具有很高的湿强度,其优 良的高湿 模量使生产与服用更理想 ; 良好 的干伸 与湿伸性能
PT T 纤维是聚酯纤维家族 中的一类新产品, 其抗 污性强, 染色性能优于尼龙。手感柔软 , 伸长性同弹 性纤维一样好, 能用常用 的分散深色染料染色和 印花 , 不需使用特殊化学 品, 染色物具有干爽 , 挺括等特 点。 P' 棉交织面料在染整加工 时, ,/ I , r 不能用强碱长时
保持张力, 就像织造普通的布匹, 不同之处在于它是
位于褶裥 组织下方的。 另一方面, 泡泡纱 的经纱在每
次打纬时均屈 曲,以保证褶裥可以进入 圈状织 口中。 打纬后, 泡泡纱 的经纱重新被施加张力 , 以形成清晰 的梭 口利于下次引纬 。 G50 6 0 织机的梭 口形状和其较小 的剑杆头使 圈状
根据其使用 的原料 , 可以分为问位芳纶和对位芳纶 两
种。 间位芳纶的分子易于弯 曲, 因此适 宜作 为纺织材 料,如耐高温 防护服 、消防服 、 军服及航天服等,本
洗, 使面料水洗充允 面料定型温度不能过高 ( 定型温
度控制 在 I 0 1 0 ℃ ,时间 3 S ,以保证面料 5—6 0 )
染整前处理绿色助剂及新型前处理工艺

染整前处理绿色助剂及新型前处理工艺摘要: 在纺织品的染色前处理、染色、后处理阶段, 由于必须使用大量的助剂和洗涤工序, 产生大量的废水。
在新世纪, 人们越来越关心环境保护, 因此, 有关纺织品的各个处理阶段的环保型助剂研发和采用环保型新工艺成为纺织印染行业的重要任务。
同时, 还就染色前处理的绿色助剂和绿色工艺进行讨论。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绿色助剂; 纺织品; 前处理; 绿色工艺当今社会, 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各国制定了日益严格的环境政策和法规, 使需要耗费大量化学品和水资源, 且会产生大量污染的印染行业面临巨大挑战。
与此同时, 随着科技的进步, 染整产业已从传统粗放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向集约化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
我国“十一〃五”规划也提出, 要以生态观念和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开发新技术和新设备, 绿色染整已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
从绿色染整前处理所用的绿色染整助剂及染整工艺两个方面, 论述我国纺织业的染整前处理的绿色化。
1 染整前处理助剂在纺织印染加工过程中, 纺织助剂的使用可以提高操作效率、简化工艺过程、改善印染效果和高纺织品质量, 并可赋予纺织品优异的性能。
随着各种新型纤维的开发和生产工艺的投入使用, 与此相适应的纺织助剂的开发成了迫切的需要。
与此同时, 在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 各国对纺织品及纺织助剂提出非常苛刻的规格要求, 这就使得研发和推广新型绿色染整助剂成为当务之急。
在纺织品前处理工序中要用到大量纺织助剂, 应采用环保型优质表面活性剂和新的助剂制备技术制备优良的环保型前处理剂。
1.1 印染前处理中的环保型表面活性剂1.1.1 烷基糖苷烷基糖苷( APG) 是用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兼有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特点。
APG 不仅表面活性高( 表面张力可以降至22.5×10- 5N〃cm- 1) 泡沫细腻稳定, 而且去污和配伍性好无毒、无刺激、易生物降解, 对环境友好, 在水中有很强的溶解能力, 即使在浓度很高的酸、碱和盐溶液中, 其溶解度仍然很高[1]。
芳纶新型染整技术

芳纶的染色方法
1.通过添加第三、第四单体,改变纤维分子的结构,使该结构有 利于纤维染色。
2.对纤维表面进行物理化学改性,使纤维表面有利于染色。
3.改变染色工艺,控制染整工艺参数,染色化学助剂、染料等的 用量与种类,实现染色性能的改变。
1.改变聚合物大分子结构
• 用含有磺酸基的单体进行共聚,其质量分数至少为0.2%。
2.间位芳纶的改性处理 2.2 2.1 表面预处理 结构改性
(1)制造多孔结构法 (2)接枝法
3.改变染色工艺
(1)真空减压染色法
(2)连续染色法
(3)载体染色法
完
芳纶新型染整技术
芳纶
芳纶1313
1.持久的热稳定性 2.骄人的阻燃性 3.极佳的电绝缘性 4.杰出的化学稳定性 芳纶1414 5.优良的机械特性 6.超强的耐辐射性
芳纶的应用
飞机增强材料
船体外壳
耐温防护服、消防服
等 等 ︒ ︒ ︒
பைடு நூலகம்航天服
芳纶的染色性能
间位芳纶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纤维大分子结构紧密,结晶度 较大,玻璃化温度很高,没有亲核基团,染料分子不易进入,因此 它的染色十分困难。采用现有的常规染色方法进行染色,纤维的上 染率很低。
• 用亚二甲苯基二胺为第三单体共聚制得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 (PMIA)的共聚物作为改性剂与PMIA浆液混合纺丝,所得纤维 的深色染色牢度大大提高。 • 用带有烷基苯磺酸基的阳离子季盐和间位芳香族聚酰胺合成化合 物,使之易用阳离子染料染色。 • 使用非卤化芳香磷酸酯也可改善间位芳纶染色、防火和洗涤性能。
新型多组分纤维纺织品染整(十二)

压染色时的损伤 , 可采取添加载体或降低染 色温度等方法 。 () 2 分散染料对蚕丝组分的沾色规律和去除方法 分散染料对涤纶/ 蚕丝 纺织 品中蚕丝组 分的沾 色 , 会增 加
配色 的难 度 , 响 色 牢 度 。 因 此 , 讨 分 散 染 料 对 蚕 丝 组 分 的 影 探 沾 色 规 律及 去 除 沾色 的方 法 , 选 择 合 适 的分 散染 料 和 染 色 工 对 艺 具 有重 要 意 义 。笔 者 将 单 丝 纤 度 1 1 t .4de 细 旦 涤 纶 平 纹 x的 织 物 和 0 丝 电 力纺 按 5 / 5的 比例 混 合 , 于同 一 染浴 中染 6真 54 置 色, 以此 模拟 混 纺 交 织 物 的 染 色 , 讨 分 散 染 料 对 蚕 丝 纤 维 的 探
浴 比 1: 0 10
() 1 产品及其染色方法概述
将 涤 纶长 丝 与 蚕丝 厂 丝 ( 丝 ) 织 或 包 芯 复 合 , 将 涤 纶 长 交 或
以 1c/ n升温至 10℃ , 温 5 i, c mi 2 保 0mn 再降温至 8 Oc c, 充分水洗。染 色后 , 测定并计算蚕丝与涤纶 ( 明度) c 彩度) 、(
或 交织 比例 不 同 , 在 不 同 程度 上 解 决 纯 纺 蚕 丝 织 物 尺 寸 稳 定 能
性及抗皱性差 和难以护理等问题 , 而且这类面 料价 格适 中。另
外 , 纶 和蚕 丝 的 染 色 性 能 差别 很 大 , 容 易 通 过 匹 染 的 方 法 涤 很
获得 双 色 或 闪色 风 格 的产 品。
蚕 丝/ 纶纺 织 品 中 的 涤 纶 组 分 采 用 分 散 染 料 染 色 ; 丝 涤 蚕 组 分常 用 弱酸 性 染 料 和 中性 染 料 ( 要 是 1: 主 2型 金 属 络 合 染 料) 色, 染 当湿 牢 度要 求 很 高 时 , 用 毛 用 活 性 染 料 和部 分 棉 用 可 活性 染 料 染 色 。 蚕 丝/ 纶纺 织 品 常见 的染 色 方 法 有 留 白 、 色 、 色 或 双 涤 同 异 色染 色 。 由于 分 散 染 料 染 涤 纶 时 会 对 蚕 丝 产 生 不 同程 度 的 沾
(工艺技术)铜氨纤维的染整工艺

班级:轻化08(2)班
学号:40801030227
姓名:刘冬梅
铜氨纤维的染整工艺
铜氨纤维(Cuprammoniumfibre)是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它是将棉短绒等天然纤维素溶解在氢氧化铜或碱性铜盐的浓氨溶液中, 配成 纺丝溶液;经过滤和脱泡后,在水或稀碱溶液的纺丝浴中凝固成形, 在含2%〜3%硫酸溶液的第二浴液中使铜氨纤维素分子化合物分解 再生出纤维素。 生成的水合纤维素纤维经水洗涤, 再用稀酸液处理除 去铜的残迹,再经洗涤、上油、干燥而成。
铜氨纤维面料手感柔软,光泽柔和,极具悬垂感。其服用性能近 似于丝绸, 且抗静电性能较好, 即使在干燥地区穿着也不会产生闷热 已从里布用料发 展成为高级套装的优质面料,特别适用于与羊毛、精梳棉、合成纤维 等混纺或纯纺,用以制作高档内衣及套装等。
1.铜氨纤维的性能及结构 铜氨纤维的截面呈圆形,无皮芯结构,可承受高度拉伸,制得的 单丝较细,一般在1.33tex以下(1.2den),最细可达0.44tex(0.4den)。其性能与粘胶纤维相似,特别是用碱法成形的。水法成形的铜 氨纤维,由于采用的溶液黏度高、纤维素聚合度大,所以断裂强度较 粘胶纤维高,一般干态下为2.3—2.4g/den,湿态下为1.2—1.3g/den。水法成形的铜氨纤维结构均匀,表层无定向层圈,在同样的 染色条件下,染色亲和力较大,上色较深。铜氨纤维的回潮率较高, 公定回潮率为11%,在一般大气条件下回潮率可达12%〜13%,仅 次于羊毛,与丝相当,而高于棉及其它化纤,穿着更具舒适感。铜氨 纤维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而溶于铜氨溶液。浓硫酸和热稀酸能溶解 铜氨纤维,稀碱对其有轻微损伤,强碱则可使铜氨纤维膨胀而造成强 度损失,最终可使纤维溶解。
保证成品缩水率达到预定目标,也是铜氨纤维/棉氨纬弹织物染整加 工的一个难点。铜氨纤维与粘胶纤维一样吸湿性强、缩率大,加工缩 率一般可达10%〜15%以上,最终成品缩水率可达5%〜8%,甚至 更高,而客户一般要求在3%一5%。试验发现,适当提高前处理温 度,减小加工过程中张力, 后整理中添加助剂,可使成品缩水率达到 预定目标。
几种新型染整技术应用

几种新型染整技术应用作者:文洪桂香来源:《网印工业》 2018年第4期染整加工是一历史悠久的传统加工技术,它关系到人民的衣着和工业、军用纤维材料及装备,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个传统的加工技术正在和将要发生重大的变化。
印染行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措施,在节水节能、污水排放、中水回用等方而取得了明显效果。
但印染行业面临着新要求,针对当前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应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广一批具有较广泛适用性的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加快产业升级,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这已经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环保节能新型纺织品绿色染整加工技术染整技术就是对纺织材料(纤维、纱线和织物)进行以化学处理为主的工艺过程。
所谓绿色印染生产,即染整工艺对生态环境无公害,包括排出废弃物对人类生存环境无害,工艺操作环境对劳动者无害,以及成品给人们使用无害,这种工艺又可称之为清洁性无害生产工艺。
染整包括预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
染整同纺纱、机织或针织生产一起,形成纺织物生产的全过程。
染整质量的优劣对纺织品的使用价值有重要的影响。
预处理亦称练漂,主要目的在于去除纺织材料上的杂质,使后续的染色、印花、整理加工得以顺利进行,获得预期的加工效果。
染色是通过染料和纤维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结合而使纺织材料具有一定的颜色。
印花是用色浆在纺织物上获得彩色花纹图案。
整理是通过物理作用或使用化学药剂改进织物的光泽、形态等外观:提高织物的服用性能或使织物具有拒水、拒油等特性。
大多数整理加工是在织物染整的后阶段进行的。
在毛纺织物染整中往往把许多预处理过程归入整理范畴,并把整理划分为湿整理和干整理。
目前国内外关于绿色染整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浪潮高涨,一些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新工艺被开发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印染业的环保水平。
由于在染整生产加工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对环境有影响和妨碍人体健康的染化料助剂,其生物降解性差,毒性大,游离甲醛含量高,重金属离子的含量超标。
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化纺织染整技术与方案

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化纺织染整技术与方案第一章智能纺织染整概述 (2)1.1 智能纺织染整的定义 (2)1.2 智能纺织染整的发展历程 (2)1.3 智能纺织染整的优势与挑战 (3)第二章智能纤维材料 (3)2.1 智能纤维的分类 (3)2.2 智能纤维的应用 (4)2.3 智能纤维的开发趋势 (4)第三章智能纺织设备 (5)3.1 智能纺织设备的分类 (5)3.2 智能纺织设备的工作原理 (5)3.3 智能纺织设备的选型与应用 (5)第四章智能染色技术 (6)4.1 智能染色技术的原理 (6)4.2 智能染色设备的选用 (7)4.3 智能染色工艺的优化 (7)第五章智能印花技术 (7)5.1 智能印花技术的种类 (7)5.2 智能印花设备的应用 (8)5.3 智能印花工艺的改进 (8)第六章智能整理技术 (8)6.1 智能整理技术概述 (8)6.2 智能整理设备的特点 (9)6.2.1 自动化程度高 (9)6.2.2 信息处理能力强 (9)6.2.3 节能环保 (9)6.2.4 灵活性好 (9)6.3 智能整理工艺的优化 (9)6.3.1 工艺参数的优化 (9)6.3.2 工艺流程的优化 (9)6.3.3 设备的优化 (9)第七章智能检测与质量控制 (10)7.1 智能检测技术的种类 (10)7.2 智能检测设备的应用 (10)7.3 智能质量控制的实现 (11)第八章智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1)8.1 智能物流系统的组成 (11)8.1.1 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 (11)8.1.2 自动化仓储系统 (11)8.1.3 无人搬运系统 (11)8.1.4 智能调度系统 (12)8.2 智能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12)8.2.1 数据驱动决策 (12)8.2.2 需求预测与库存管理 (12)8.2.3 供应链协同 (12)8.2.4 绿色供应链 (12)8.3 智能物流与供应链的优化 (12)8.3.1 物流成本优化 (12)8.3.2 物流效率优化 (12)8.3.3 供应链风险管理 (12)8.3.4 供应链协同优化 (12)第九章智能纺织染整的安全与环保 (13)9.1 智能纺织染整的安全问题 (13)9.1.1 设备安全 (13)9.1.2 人员安全 (13)9.1.3 环境安全 (13)9.2 智能纺织染整的环保措施 (13)9.2.1 废水处理 (13)9.2.2 废气处理 (13)9.2.3 固废处理 (13)9.3 智能纺织染整的可持续发展 (14)9.3.1 优化生产流程 (14)9.3.2 绿色生产原料 (14)9.3.3 产业链协同发展 (14)第十章智能纺织染整的未来发展趋势 (14)10.1 智能纺织染整的技术创新 (14)10.2 智能纺织染整的市场前景 (14)10.3 智能纺织染整的产业布局 (15)第一章智能纺织染整概述1.1 智能纺织染整的定义智能纺织染整是指在纺织染整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等,对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产品质量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升产品质量的一种新型生产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整新技术现状、发展和本人思考
染整102班章杜
201004061089
现状:
染整行业是对纺织品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可以提高纺织品的档次和附加价值。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高,染整技术也面临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例如:纺织品工期的缩短,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升高,品种也越来越繁多;另一方面,随着人类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环保的压力是越来越大,原料成本也越来越高,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染整行业进行技术革新。
目前,我国染整行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如环境污染严重,不段上升的能源成本,日益严重的缺水状况,能源利用率低等。
传统的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应低碳环保的潮流。
发展:
近年来,新型染整技术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希望,同时也能解决我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达到了环保、高效的目的。
目前我所认知的新型染整技术主要包括喷墨印花、等离子体技术、辐射能和超声波技术、生化酶技术、微胶囊技术和功能染料等。
染整加工技术的更新不仅是由于应用了其他学科的新技术成果,同时传统的加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这些新型染整技术包括:
1. 天然染料在染色和印花的应用大多数天然染料与环境相溶性好,生物可降解,而且毒性较低。
但是天然色素对纤维没有直接性,需要用煤染剂才能固着在纤维上,所以应用工艺较复杂,因此天然纤维的应用还必须伴随开发所需的媒染剂和应用工艺,才能大规模应用于工业中。
2. 活性染料染色的新工艺活性染料不仅是纤维素纤维染色的最重要的染料,也不断扩大应用于羊毛、蚕丝等纤维的染色,而且,从技术上来说,活性染料应用于合成纤维也是有可能、有价值的。
3. 纤维素纤维化学改性和染色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推动了设备和加工技术的提高,同时,新技术的使用提高了某些染料的上染效率,大大减少一些化学助剂的用量,降低能耗,提高产品的质量。
新技术应用于染色加工中虽然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而且对环境污染小,符合现代化得生产理念,但要实现工业化的生产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超声波在促进染料利用率的同时也能改变纤维的形态结构,降低洁净度,热稳定性变差,断裂强度下降,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
很多类似的问题成为了新型染整技术走向产业化得重大难题,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研究开发。
我的认识:
新型染整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的纺织行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型染整技术应该围绕节约、环保的方向发展。
展开染整技术的创新,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环保和专用染料的开发和应用
2、高效短流程、节能减排染整技术的应用
3、数字化在染整技术中的应用
4、注意废料的回收和利用
5、利用新纤维和多元混纺纤维
6、能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技术的应用
新型染整技术都是高科技在染整行业中的应用,虽然很多项目现在还处于试验阶段,一些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还没实现产业化生产,但是,他指明了染整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新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他的价值会在以后慢慢的体现出来。
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时代,高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作为染整行业新型创新人才,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创新精神,和能较快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广泛的利用各类信息,冲破各个行业的界限,相互渗透,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开拓纺织染整行业新技术发展的美好前景。
新型染整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这不仅仅是推动着纺织染整行业的进步,更加关系着人类与自然地和谐相处,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造福子孙后代,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这必将是发展的新趋势,应该引起我的重视,值得我们去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