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分子育种研究现状
浅议玉米育种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作为主要农作物之一的玉米,近几年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培育与种植方面已经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依旧无法满足当前对玉米优良品种的需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玉米育种发展的现状,包括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
玉米产量常年居于较为稳定的水平上,单产在5000kg/hm2左右,略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2400万hm2左右,位居世界第二。
随着畜牧业和玉米加工业的发展,对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就需要不断研发新育种材料,运用新的育种技术,提高玉米育种质量,进而促进玉米种植实现更大的突破。
目前玉米育种发展优势与劣势同样突出。
一、玉米育种发展现状1、优势①新品种与新自交系选育方面成就突出。
中国幅员辽阔,从南至北,从平原到高原,都有玉米种植。
但是地区不同,对玉米种质的要求就不同,只靠一两个玉米品种实现玉米产量,是很不现实的,因此,玉米品种越来越多。
自2006年至今,已经有上千个普通玉米品种通过了国家审定。
农业专家以及种植技术人员,通过研究外来品种,对这些品种进行了改良。
②引入热带、亚热带种质,为玉米进行杂交与自交系选育做了充足的准备。
经过努力,相继培育出了郑单958、先玉335等优良玉米品种,这些品种具有种植密度高、适应地区广、成熟期早、产量高等优点,缓解了玉米品种的局限性问题,使得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促进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③育种新方法的运用与新材料的研发进步明显。
目前已经运用分子标记等新的生物技术,进行培育新品种和研究新的种植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
比如,用提取了玉米胚乳DNA的分子标记方法培育出来的玉米种子,纯度更高,对继续培育新品种、研究新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劣势①种质的资源比较狭窄。
虽然国内在选育玉米品种的技术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具备大面积种植资格的杂交品种却很少。
目前已经实现广泛种植的杂交玉米品种主要是旅大红骨体系、瑞德体系等。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发展现状及创新途径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发展现状及创新途径焦仁海仲义刘俊蔡鑫茹吴凤新刘兴二夏远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公主岭 136100)玉米是全国第1大粮食作物[1,2],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发展、开发诸如工业乙醇等新能源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3]。
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及自身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起到了不可代替的支撑作用,成为农业科技战略的核心。
据美国学者预测,未来粮食增产潜力70%依靠新品种持续不断更新换代,而品种的更新换代进展决定于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水平。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发展现状及创新途径 1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驱动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发展现代种业的芯片。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公益性、基础性、长期性等显著特点。
种质资源是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经过上千年的自然演变形成的,蕴藏着各种潜在有益基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有价值的宝贵财富,是作物育种、生物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举世闻名的“绿色革命”和杂交水稻的成功均源于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鉴于种质资源在农作物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世界范围内的种质资源竞争愈演愈烈,资源的争夺和发掘已成为竞争焦点,常规技术和现代分子技术相结合对种质资源进行深入精准鉴定评价、发掘、创新的研究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共识。
从种质资源中获取“基因主权”,带来巨额财富,已成为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控制别国经济的一种新的战略手段。
种质资源不被专利保护,但从种质资源中获取的优异基因序列却可以实施专利保护,不仅可以使窃取别国基因资源的“生物海盗”合法化,而且将致使种质资源拥有国应用本国种质资源时变成非法化。
将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有可能对粮食安全和国计民生带来重大影响。
“种中国大豆侵美国权”等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充分说明了加强种质资源研究实力、提升总体研究水平的重要性。
浅析玉米产业现状及生物育种发展趋势
随着农业发展的不断重视,各类农艺技术也逐渐的成熟。
对于佳木斯等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点的地区而言,要结合实际环境和产业现状,科学贯彻科技种田的思路,以实现作物的优质优产。
下面以玉米种植为例,对其产业现状进行阐述,并结合生物育种发展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现状1、农业资源不足目前来看,在如今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许多农业经营者为短期获得产量提升,提高了化肥等化学物质的使用频次,而且对于水肥的管理也没有实现科学调节,从而极大程度地破坏了农业用地土壤的再生功能。
以化肥的使用为例,如果超过标准用量很容易导致酸碱失衡,各项微生物活性也随之降低,严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久而久之,会造成农业可用资源不足的窘态。
与此同时,水资源的分配不平衡也成为了限制玉米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些地区土地干旱,而一些地区经常出现洪涝灾害,这对于玉米作物生长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要坚持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联系性,保护现有农业资源。
2、新技术推广受到传统种植模式的限制目前还存在部分地区的玉米种植户采取经验式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管理,虽然具备一定的成熟性,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创新,很多方式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新形势下的农业经营。
例如:整地方法、田间管理措施等,长此以往,也限制了玉米作物的增产增收。
与此同时,新技术的推广也容易受到传统种植模式的限制,一方面,农民的科学意识不强,另一方面,一旦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各项措施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对此,要持续加强政府对于新型玉米种植技术的关注和扶持力度,借助于特色服务以及入村培训等方式,为新技术的推广建立可行性,提高群众认可,促进玉米产业的良性发展。
3、玉米产业机械化进程缓慢玉米产业机械化进程缓慢主要原因为:首先,农村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较小且呈零散分布趋势,这样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其次,农民的机械化种田意识没有养成,甚至仍旧采用人工手工方式进行播种和收获,十分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容易造成玉米产量的下滑;最后,农业机械化能够实现深层耕种,如果不采用,会导致最终的土壤再生能力降低。
玉米种植调查报告
玉米种植调查报告玉米种植调查报告玉米种植调查报告1玉米产业现状及问题浅析玉米产业:围绕玉米生产形成的产业链,包括玉米生产前的种子、及产出后在产品消费过程中涉及的饲料工业、食品工业、化工工业、医药工业、生物燃料等。
一、玉米产业概况1.玉米生产概况在世界谷物总产量中,玉米居第2位,仅次于小麦。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拉美、非洲把玉米生产放在首位;而亚洲则放在水稻、小麦后的第3位。
玉米是种植最广泛的谷类作物,全世界有70多个国家,包括53个发展中国家种植玉米。
未来10~20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平均产量持续提高,总产量不断增长;玉米的用途将更加广泛,加工更精细;饲用玉米的数量将占有更大的比例;玉米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目前,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国,这五国的产量之和达到世界玉米总产量的70%以上。
从数据来看,五国的总产量仍在不断的上升当中。
20xx/11年度(7月到次年6月)全球玉米产量预计为8.253亿吨。
其中,美国玉米产量为3.302亿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3.363亿吨,上年为3.33亿吨。
预计中国20xx年玉米产量为1.68亿吨,较上年增长2.5%或403万吨。
欧盟27国玉米产量可能达到5560万吨,低于早先预测的5770万吨,上年为5580万吨。
美国和中国的玉米产量占世界玉米总产的60%以上。
预计到20xx/2013年度,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38亿至1.39亿公顷之间,单产将由4.56吨/公顷稳定增加到5.12公顷。
因单产的增加,总产量也稳定增加到8.2亿吨。
年平均增长1.34%。
20xx 年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898万公顷,较20xx年增加18万公顷。
预计20xx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056万公顷,较上年增加10万公顷,增幅为0.3%。
2.玉米消费情况自1999年起全球玉米总需求一直保持在6亿吨以上,并且呈刚性增长态势。
世界玉米消费主要有三个方面。
玉米学论文.
[西南大学][中国近十年玉米育种、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专业:[ 农学]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22年4月26日中国近十年玉米育种、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xxxx( xxxx)(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2014级重庆 400715)【摘要】: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至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玉米播种面积已突破1.3亿hm2,中国栽培玉米已有400多年历史是玉米生产大国,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对我国粮食安全举足轻重。
近年来,我国玉米育种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玉米增产的各种技术因素中,优良品种的贡献率在35%以上。
我国玉米单产和总产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其它发展中国家,玉米杂交种的普及率 95%左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玉米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
2010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4.872亿亩*、单产364.10千克/亩、总产1.774亿吨,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大作物。
在21世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玉米生产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消费多元化、分布区域化、产业层次等特点。
在了解玉米育种和生产状况的同时,进一步探索玉米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玉米育种玉米生产发展趋势一、我国玉米育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我国玉米育种成就1、玉米育种理论创新成就1.1玉米育种目标、育种方向的改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玉米育种目标有很大变化,商业化育种机制正在形成。
为了满足玉米生产、加工、饲料、出口的需求,育成的品种类型多、周期短、速度快,除了保持和发扬传统的优质、高产、抗病等育种目标外,随着对玉米品质要求的提高,对高淀粉、高油、高支链淀粉、甜玉米、爆裂玉米等专用玉米的研究更加重视。
同时加强耐密植、低能量消耗、高产、优质的普通玉米新品种和专用品种选育。
近年又提出“超级玉米”育种目标,培育抗病、抗倒伏、抗螟虫、脱水快、籽粒含水量低、产量高、品质好、耐寒、拱土力强、适应性广的育种新材料,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
宣威市玉米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宣威市玉米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宣威市玉米育种在育种队伍及基础设施、育种技术、品种推广等方面存在不足。
为了改善这些不足,提出相应对策,包括突出宣威育种目标;充实育种队伍;创新玉米种质;加强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工作;调整宣威杂交玉米育种方向;加强地方种质资源的挖掘、改良和利用。
关键词玉米育种;现状;对策;云南宣威1 宣威市玉米育种现状(1)育种队伍及基础设施。
宣威的育种工作,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时断时续,在80年代末期才建立专门的育种队伍,现有育种人员3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2人。
育种的基础设施落后,常年租用育种试验基地10 hm2。
(2)育种技术单一。
宣威的育种工作者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从Reid、Lancaster、旅大红骨、唐四平头等种质系统中选育出了不同类型的玉米自交系4 000余份,正进行抗病性、配合力的测定筛选。
(3)选育的品种及推广应用面窄。
现有选育组配的测交种上千个,其中通过曲靖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初审和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有11个,分别是宣黄单2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1号、13号、17号和宣白单2号,有待进一步试验审定的品种20余个。
累计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hm2。
其中,宣黄单2号,被曲靖市政府列为重点推广的优质饲料玉米品种,在云、贵、川3省的78个县(市)作主栽品种使用。
2 宣威市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1)育种队伍技术力量薄弱。
由于种子公司现有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员工基本素质普遍偏低,能从事玉米育种工作的人员很少,导致育种队伍力量薄弱、后劲不足。
(2)种质资源不足,遗传基础狭窄。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我国玉米种质基础日趋狭窄,杂交优势利用主要集中在478、81 12、M017、5003、黄早4和340等及其改良系[1]。
其来源主要是Lancaster、Reid、旅大红骨、唐四平头等优良农家品种,此4类种质组合在生产用种和新育组合中所占比例很大(约80%),种质基础狭窄,明显存在着遗传脆弱性威胁,生产用种单一化容易造成病虫害大暴发、大流行,而且育种实践因缺少有突破性的种质,故很难进一步提高杂交玉米种的产量;同时,狭窄的种质基础阻碍了进一步提升杂种玉米优势潜力、增强生产用玉米种的抗逆性,进而造成选育的杂交玉米种产量没有太大突破。
中国玉米育种行业现状
中国玉米育种行业现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之一,对粮食需求的依赖性也在不断增加。
而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育种行业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中国玉米育种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玉米育种的目标主要是通过选育具有抗病虫害、抗逆性强、产量高和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和市场需求。
在种质资源方面,中国拥有丰富的玉米种质资源。
各地玉米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为育种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材料。
同时,随着近年来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引进了许多国外的优良品种,丰富了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为玉米育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在育种方法方面,中国玉米育种行业逐渐向现代化方向转变。
传统的育种方法主要依靠人工选育和经验积累,效率较低。
而现代育种方法则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编辑等高新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和精准度。
这些先进的育种方法为玉米育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育种成果方面,中国玉米育种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突破。
近年来,我国培育出了一批高产优质的玉米新品种,如“华北优8号”、“粳糯139”等。
这些新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抗性强,适应性广,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
同时,我国在抗病虫害和逆境环境方面的育种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中国玉米育种行业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育种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耗时和耗力,育种周期较长。
其次,育种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不平衡,育种成本较高。
此外,玉米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还缺乏有效的协同和配套,阻碍了玉米育种产业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玉米育种行业的发展,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育种工作的支持力度。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农民和企业的合作,将育种成果快速推广到实际生产中。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育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育种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中国玉米育种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然而,仍面临一些挑战与问题。
国内外玉米育种的概况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玉米育种的概况及发展趋势玉米是世界粮食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种,育种技术也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内外玉米育种这一领域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在品种质量上取得了显著的改良。
(1)现状目前,国内外玉米育种经历了从孤立性育种到联合育种、从单一性选择到多样性育种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我国玉米育种工作出现了广泛发展的趋势:一是把品质改良优先放在育种目标之上:其中综合品质优良,抗病虫性强,性状良好,适应性强。
二是积极发展特殊品种育种,如嗜热性、耐水性、抗逆等胁迫品种。
三是以抗温带性病害玉米品种为重点,加快抗环境逆境性胁迫品种研发。
(2)育种发展趋势首先,育种工作朝着新的科学方向发展,将以质量育种、生物数据育种、小核心育种和转基因育种等新技术渗透到育种工作中。
其次,一些新品种的创新性育种将是国际育种的主流方向,新品种将朝着高效、低耗、精品化的方向继续发展,使育种质量及种质改良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另外,多种科学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如,利用CARN技术/精准育种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等,从而改变传统的育种观念,更有效的解决育种难题。
二、育种的未来发展方向玉米育种未来可以更加有效的解决育种难题,重点在于:(1)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面向未来育种框架。
育种要立足社会需求,重点突出构建以用户为中心、以系统为核心、以品质为特色、以科学为支撑、以安全为保障的育种体系体系框架;(2)大力开展育种精准化发展,加强基因改良、精准选育种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研究效率,提高育种效率,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3)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开发新型育种技术,不断强化增良品种研发能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新品种,不断完善育种管理体系,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总之,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将更加积极,最终将促进国内外玉米种植的优质发展,促进国家和国际粮食安全的提升。
2024年玉米育种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玉米育种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阔的种植面积和市场需求。
玉米育种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当前玉米育种市场的发展现状。
市场概览玉米育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全球粮食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玉米育种逐渐成为广大农民和企业的关注点。
据统计数据,全球玉米育种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主要驱动因素玉米育种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如下:1.需求增长: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
玉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需求也在增长。
2.品质要求:消费者对玉米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如口感、营养价值等。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育种者需要不断改良玉米的品种。
3.抗逆性提高: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的威胁给玉米生产带来很大影响。
育种者致力于培育抗逆性强、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以应对各种环境挑战。
4.技术进步:生物技术的发展,如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等,极大地提高了育种效率和准确性,推动了玉米育种市场的发展。
市场现状玉米育种市场目前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主导品种集中:当前市场上,少数几个大型种业企业控制了主导的玉米品种。
这些企业通过研发高产、高抗逆性的玉米品种,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2.育种技术创新:育种技术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除了传统的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外,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引入,为玉米育种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3.市场竞争激烈:玉米育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全球农业的技术进步和需求增长,玉米育种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几年,玉米育种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发展趋势与挑战玉米育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如下:1.品质改良: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营养需求的不断增加,育种者将更加注重提高玉米的品质,包括口感、营养价值和食品加工性能等方面。
玉米育种现状与发展战略
玉米育种现状与发展战略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国家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需求的变化,玉米育种面临许多挑战。
为了满足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玉米育种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
此外,玉米育种还面临着以下几个发展挑战:
1.抗病虫害品种的培育:玉米的生产常受到各种病害和虫害的威胁,如玉米花叶病、玉米秧螟等。
因此,培育具有高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是重要的任务。
2.增加抗旱性和耐盐碱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干旱和盐碱地面积的增加,因此,培育具有较高的抗旱性和耐盐碱性的玉米品种是必要的。
针对以上挑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发展战略:
2.引进和培育优良种质资源:通过引进国内外的优良玉米种质资源,利用遗传资源多样性,提高玉米的耐逆性和产量。
3.加强科研和合作交流:加强玉米育种领域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育种面临的问题,提高培育新品种的速度和质量。
4.注重品种适应性和品质改良:在培育高产品种的同时,注重提高玉米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同时改善玉米的营养成分和品质。
5.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大对玉米育种科研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为育种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同时,鼓励科技企业和农民合作,推广新品种的种植。
玉米育种现状
玉米育种现状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粮食来源。
为了满足人们对高产、高品质和抗逆性的需求,玉米育种一直是农业科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下面将介绍当前玉米育种的现状。
一、玉米育种的背景和意义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人类经济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病虫害的流行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玉米品种面临许多挑战。
因此,玉米育种的目标是培育具有高产、高抗性和高品质的新品种,以满足人们对玉米的需求。
二、现有玉米育种技术1. 基因组学技术: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玉米育种进入了基因组时代。
通过对玉米基因组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精确地了解玉米的遗传特性,从而更好地进行育种工作。
2. 遗传改良技术:遗传改良技术是玉米育种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玉米的遗传材料进行选择和交配,科学家们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目前,常用的遗传改良技术包括杂交育种、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等。
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是一种利用分子标记对玉米进行筛选和选择的方法。
通过检测与目标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科学家们可以更准确地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玉米品种,提高育种效率。
三、玉米育种的挑战和机遇1. 气候适应性:气候变化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培育适应不同气候条件的玉米品种是当前玉米育种的重要任务之一。
2. 抗病虫害性:病虫害是玉米种植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因此,培育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是当前玉米育种的重要目标。
3. 品质改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需求的不断提高,培育高品质的玉米品种成为玉米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
科学家们致力于提高玉米的口感、香味和营养价值,以满足人们对玉米的需求。
4.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玉米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玉米育种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培育出符合消费者口味和需求的新品种。
四、展望与总结玉米育种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创新。
2024年分子育种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分子育种市场发展现状摘要分子育种是一种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育种的技术手段。
随着人们对农作物品质和产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分子育种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育种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介绍了分子育种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导言随着全球农业的发展,传统的育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农作物品质和产量的要求,因此需要引入新的育种技术。
分子育种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育种方法,可以通过对植物基因组的分析,精确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育种,极大地提高育种效率和精度。
分子育种市场的现状目前,分子育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一方面,农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对高产高效的农作物需求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分子育种技术更加成熟和可行。
这两个因素共同推动了分子育种市场的发展。
从市场规模上看,2019年全球分子育种市场规模约为8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有望达到180亿美元。
分子育种市场在北美地区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欧洲和亚洲地区。
目前,美国、荷兰、中国等国家在分子育种技术研发和商业化方面表现突出。
并且,随着中国的农业科技实力的增强,中国市场有望成为全球分子育种市场的主要增长引擎。
当前的分子育种市场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果蔬类作物等领域。
其中,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是分子育种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棉花、烟草、油菜等经济作物也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番茄、黄瓜、苹果等果蔬类作物则呈现出逐渐增长的发展趋势。
分子育种市场的挑战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分子育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分子育种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较为缓慢,需要长期的技术验证和市场推广。
其次,分子育种技术的高成本也是企业推广和市场应用的制约因素。
此外,分子育种还面临着法规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挑战,需要与政府和社会各界进行合作与沟通。
分子育种市场的未来展望尽管当前分子育种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其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我国玉米育种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玉米育种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玉米育种现状和发展趋势一、我国玉米育种的研究现状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玉米生产和其它各项事业一样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我国玉米单产和总产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其它发展中国家,玉米杂交种的普及率95%左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玉米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因此,玉米育种的研究受到广泛地重视。
“九五”以来,在国家科技部和农业部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我国玉米育种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品种、新自交系的选育成绩斐然“九五”前三年,在19个由国家攻关计划第一子专题资助的玉米育种单位,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新品种达41个(详见表1),年平均审定新品种13.66个,其中东北玉米区9个;华北区13个;西北区7个;西南区8个;南方区4个。
这些新品种大面积示范的平均亩产都达到600公斤以上。
同时各单位还育成一批配合力高、抗性好、单株生产力高的优良自变系,在41个玉米新品种的82个亲本中,有26个是近三年育成的自交系,新系的比例达到31.7%。
如果加上非国家攻关单位和私营企业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和自交系,其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有理由相信,我国玉米育种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
在各玉米产区,依靠l~2个品种当家的历史已经结束,新品种更换的速度大大加快,新品种推广呈现多元化趋势。
2.种质扩增和改良进展明显近十年来,我国玉米育种界的一个重要变化之一是愈来愈多的玉米育种工作者对种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为了扩大种质的遗传变异,增加选择的机会,提高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水平,各育种单位普遍重视种质的扩增和改良。
中农国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在国家948项目的资助下先后从国际玉米小麦研究中心(CIMMYT)、美国、墨西哥等地引进一批玉米种质资源,并开始有计划的改良。
玉米育种的实践已经证明轮回选择是群体改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群体改良则是一项着眼于长远育种目标的育种计划。
玉米育种的现状研
玉M育种的现状与未来玉M是我省粮食生产中的高产稳产作物。
在玉M的“双高一优”综合开发中,施肥、灌水等一系列耕作经管、规范化栽培措施必须通过品种来发挥增产作用。
因此,培育优良玉M新组合,繁育推广优良玉M新杂交M杂交种,是我省玉M生产上台阶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我国的玉M育种工作和其它发达国家一样,经过了由选育优良农家品种—品种间杂交种—顶交种—双交种—单交种的过程。
50年代初,在收集评选农家品种的基础上,选育推广品种间杂交种和顶交种;50年代末推广了双交种;60年代末推广了自交系间杂支种;70年代中、后期,由于优良自交系MO17的引进以及黄早4、自330、武109等的育成,组配出了综合性状更加优良的玉M单交种中单2号、户单1号、陕单9号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近年来,玉M育种家根据“双高”杂交种(即杂交种F1代产量要高,Fo代自交系的制种产量要高)的新要求,积极开展攻关研究。
一方面,围绕国内的利质黄早4和国外种质MO17的改良提高,选育成了优良自交系京7、502、天4、5003、5005、478等,并组配了掖单系列、农大60、沈单7号、豫玉5号、户单4号等新组合,现已大面积用于生产;另一方面,选用MO17姊妹系MO17-12作制种母本,大幅度提高了用MO17组配的杂交制种产量,使中单2号、丹玉13号、反交陕单9号的制种面积有了较大的扩展。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石德权研究员认为,要使玉M自交系的选育再上新台阶,必须重视热带亚热带外来种质,特别是攻良群体的研究利用,主张从美国及墨西哥小麦、王M中心的改良群体中选育自交系。
山东省莱州市农科院玉M育种家李登海,充分发挥沿海开放的地理优势,广泛征集美国、法国、意大利、新西兰、墨西哥等国家地区公力或私有研究单位的玉M杂交种,自交系进行鉴定、改良、利用,从中套选二环系或用做改良材料。
与此同时他亦十分重视国内玉M种质的开发利用,选育的掖丹系列玉M杂交种推广面积约占全国玉M播种面积的1/6,其中掖丹2号成为我国黄淮夏玉M区的骨干品种。
玉米育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玉米育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作者:杨雅凌肖卫华李自卫付义余晓军来源:《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0年第03期摘要:本文就玉米育种的现状进行了具体的介绍,探讨了当前我国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为我国玉米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不断提高玉米育种技术水平,进而获取更高的育种效率。
关键词:玉米育种;现状;问题;发展方向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粮食是赖以生存的基础保障,因而受到了国家以及社会的高度重视。
在我国粮食生产过程中,玉米所占比重尤为重要,其栽培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农作物。
玉米育种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玉米的产量,在玉米各种增产因素当中,玉米新品种因素占有率已经超过了35%,因而在我国粮食育种以及产量提升方面,玉米育种的作用愈发凸显,使得玉米育种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玉米育種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使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得了高产、优质并且具备较强抗逆性的玉米品种。
笔者结合自身玉米育种经验,就当前玉米育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如下。
1 玉米育种现状1.1 育种数量明显增加当前,我国玉米育种品种已经存在上千种,同时这些品种基本均已通过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评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些玉米品种其产量甚至可以达到660kg/亩,不仅生命力及抗病性较强,同时具备较高的配合力。
在当今一千多个品种中,有五百多个属于近五年所培育出的自交系列,自交系列的培育,不仅丰富了玉米育种的方式,同时增加了玉米新品种的数量[1]。
当前,我国玉米育种已经获得较高的成就,加快了玉米新品种的更新换代,促进了多元化的发展。
1.2 种质改良以及扩增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通过对国外先进育种技术以及育种经验的不断学习,人们原有的育种思想不断转变,玉米育种工作方法不断创新。
为了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使育种工作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种质改良以及扩增工作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玉米育种的现状及创新趋势研究
玉米育种的现状及创新趋势研究摘要:对目前国内农业生产情况进行解析,玉米育种技术得到有效发展,而且不断得到很大突破,选择具有高水准的育种材料。
由此,文章专门针对玉米育种现状着手,探究其发展和创新趋势,以便能为玉米育种领域发展提供一定推动力。
关键词:玉米育种;现况;创新趋势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玉米产量和育种水平都得到很大提高,玉米育种的探究工作越来越深入,不仅是由于目前人口数量越来越多,玉米作为一种很重要的粮食,为了更好实现人们温饱需求,玉米育种的探究工作需要进一步发展下去。
其次,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这项技术研究。
然而因为各项因素限制,而国内玉米育种技术并没有跟国际水平相接壤,目前也无法达到生产生活需求,因此玉米育种技术探究工作需要进行。
1分析玉米育种现状1.1育种数量越来越多根据相关数据得出,现阶段已经有成千上万种的玉米新品种,而且这些新品种已经通过有关审定委员会的审核,其产量很高,并且这项农作物的使用前景非常广阔。
除此之外,通过育种专业人士多年努力,还推崇很多种优良自便携其抗性以及配合度都非常强,并且每个单周的产量有所提高,国内在玉米育种方面获得很大成就。
其进一步提高了新品种的升级速度,使现阶段的玉米新品种发展逐渐呈现多样性。
1.2 种质改良及扩增趋势明显近几年,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育种经验,人们一种思想方面也发生很大变化,直接促进这项工作的发展。
为了更好拓展玉米种植面积,将其产量和质量提高,有效将玉米育种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人们对这种农作物的种植,改良以及扩增也逐渐提高重视逐渐从国外先进国家以及区域引进优质的资源,这样能够更好实现改良计划。
从时间探究中可以看出,群体改良更有利于育种目标的完成,而其中最具有优势的方法则是轮回选择,其对种质资源的不断扩增有着关键作用。
1.3育种新技术获得很大进步由于目前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转基因技术的全面利用,近几年探究出的分子标记技术等先进技术逐渐运用在玉米育种中。
我国玉米育种发展现状与趋势浅议
我国玉米育种发展现状与趋势浅议作者:赵天祺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18年第08期摘要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在我国食品、酿酒等行业的需求量极大。
玉米育种对玉米的产量和产出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相关行业对玉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育种技术已不能满足品质要求。
基于此,分析与总结了我国玉米育种技术的现状,并对未来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玉米育种;产量;育种技术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8.23.090玉米产量与玉米育种密切相关,玉米育种会直接影响玉米的产出品质[1]。
研究人员已经通过开发新的玉米育种技术来提高玉米产量,但与需求量相比较仍存在很多不足,所以需要进一步研究新的育种技术,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1 玉米育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1.1 育种目的不够明确,与农业生产要求不符玉米种植地区的地形差异较大,从而使不同种植地区的生长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地区也会因为种植的土地质量不同导致种植效果完全不同。
这就是有些地区引进其他地区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后,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所以玉米育种需要考虑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
1.2 育种技术不够先进随着市场上对玉米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传统的育种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现在的产量和品质要求,但我国现有的玉米品种可以用来育种的品种较少,且现有高质量品种的选择方式仍然以传统的人工挑选方式为主,从而使品种培育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传统的育种技术需要有突破性的进展,需要技术人员对育种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从分子水平研究玉米的遗传机理,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有利的遗传基因,从而得到更加优质的玉米品种。
1.3 研究经费及科研力量不足我国许多种子公司对育种技术不够重视,科研经费投入也严重不足,存在研究设备老旧且规模较小的问题,导致一些新的育种技术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科研经费不足会导致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下降,从而会直接影响玉米品种的培育效率。
玉米育种的现状及创新趋势研究
玉米育种的现状及创新趋势研究作者:韩彩云来源:《种子科技》 2018年第2期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多种粮食作物,玉米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近年来,随着粮食加工业的迅速发展,玉米已成为当前非常重要的食品或工业原料。
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及质量,玉米育种的研究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
基于此,对玉米育种的现状及创新趋势展开研究。
关键词:玉米育种;现状;创新趋势据统计,2017年滨州市的玉米产量高于2016年,但种植成本有所上升,农民亏损增加。
为降低种植成本,应从其育种方面展开研究。
1 玉米育种的现状1.1 育种数量显著增加数据表明,目前已经有上千种玉米新品种,而且都通过了相应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产量都非常高,应用前景广阔[1]。
此外,经过育种专家的多年努力,还推出了多种优良自变系,其抗性好、配合力更强,且单株产量显著提高。
我国在玉米育种上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其进一步加快了新品种升级的速度,使得我国玉米新品种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2]。
1.2 种质的改良及扩增趋势明显近年来,通过学习国外先进育种经验,人们的育种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直接推动着玉米育种工作的开展。
为了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提升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有效发挥育种的特定优势,人们对种质的改良及扩增尤其重视,通过从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引进优质资源,实施了进一步的改良计划。
实践表明,群体改良更加有益于育种目标的实现,而其中尤为突出的方法是轮回选择,这对种质资源的扩增有着重要的作用[3]。
1.3 育种新技术取得长足进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的充分利用,近年来研究得到的分子标记技术等先进技术已成功地运用于育种当中,开发出了诸多育种新技术,这是我国育种工作的巨大进步。
如中国农业大学推出的超声波介导方法、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推出的分子标记育种方法,都代表着我国育种新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2 玉米育种的创新趋势研究2.1 加强高产量玉米品种的研究我国是农业大国,更是人口大国,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对于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与此同时,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这就面临着玉米供应不足的矛盾,而且形势越来越严峻,必须通过加强高产量玉米品种的研究来有效应对这一问题。
关于遗传育种教研室(玉米组)现状和未来进展的一些方式和建议
关于遗传育种教研室(玉米组)现状和以后进展的一些方式和建议尊重的王书记、石院长,及其他列位院领导:你们好!作为农学院2021年的一名新近教师,本人从9月1日入职已有近一个月的时刻,在这一个月的时刻里,本人与院里相关领导及遗传育种系几位教师进行了各方面的交流,对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系的情形有了大体的了解,专门是本人所在的玉米组的相关信息有了必然的把握;同时与本人之前所在的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的几位教师就新疆农业大学玉米育种的进展进行了简单的汇报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咨询,而且还与本地域,也确实是新疆本地从事玉米育种的其他兄弟单位例如新疆农科院粮作所、兵团农垦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还有确实是新疆几个要紧的育种公司(包括康地种业、华西种业和九禾种业)的玉米育种科研主管人员就新疆玉米育种的要紧情形一路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沟通。
依照我所搜集整理的信息,现就新疆玉米育种生产的实际情形下新疆农业大学玉米育种尔后的进展情形提出一些自己的方式和建议,望列位领导考虑采纳,如有不妥的地方请加以指正。
一新疆玉米种业进展的良好机缘及本单位能够锲入的机会。
第一,新疆玉米种植面积大约在一千三百万亩左右,尽管不及内地要紧农业大省(例如河南、山东)的玉米种植面积的1/2,乃至远不及一样是农垦区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的1/10,可是这也恰恰说明了玉米种植仍然有庞大的提升空间。
例如新疆的玉米种植要紧集中在地址,兵团地域的玉米面积大约只有一百多万亩,而且咱们新疆兵团地域的种植业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再加上本单位有着与各个兵团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以后这些地域就能够够成为玉米高产育种的示范地域,乃至能够进一步成为玉米种植的推行地域;再比如目前新疆畜牧业的进展速度超级快,那么上游产业饲料的需求就会进一步加大,而在这些要紧的粮食作物中,玉米是最为理想的粮饲两用的作物,需要一大量高产、早熟、高品质的粮饲两用的玉米品种作为新疆畜牧业进展的支柱产业,尤其集中在畜牧业发达的无霜期短的北疆阿勒泰地域和南疆玉米复播种植地域;还有尽管目前棉花种植面积相对玉米较大,可是存在有许多棉花的低产田,这些低产田对棉花总产的奉献率相对较小,在更好的利用农业资源的基础上,能够考虑把这些棉花低产田拿来作为玉米种植的高产示范区,让土地资源取得加倍充分地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分子育种研究现状
王玲琼
(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甘肃张掖 734000)
摘要: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和实验能力的提高,分子标记随之出现并且发展迅速,尤其是在玉米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介绍了分子标记育种在玉米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基因定位、杂种优势群划分、优良品种的获得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SSR AFLP 分子标记玉米育种
1.序言
在学习《植物分子育种技术》的课程中,认识到了分子标记在玉米育种中的重要性,但具体内容仍不了解,所以通过查阅文献增进对分子标记的了解,并将了解的内容进一步整理,写了这篇读书报告。
分子标记直接表现在DNA水平上,是一种在分子遗传学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技术。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与饲料作物, 是世界三大作物之一。
但是由于对玉米中许多性状的遗传机制缺乏了解, 从而限制了玉米产量的提高与品质的改善, 阻碍了玉米育种工作的进程。
建立在分子遗传学基础上的分子标记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作物育种研究各个领域的发展。
2.分子标记概述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形式。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分子标记也同样得到非常迅速发展。
根据分子标记所依赖的的生物技术的不同,分子标记经历了三代的变化。
1974,Graz- dicker 等人在鉴定温度敏感表形的腺病毒DNA突变体时,利用经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后得到的DNA片断的差异,首创了DNA分子标记,即第一代分子标记——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标记(restriction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RFLP)。
第一代分子标记主要是以分子杂交技术为基础的分子标记,1982 年Hamade发现第2 代DNA 分子标记——简单序列重复标记(Simplesequence repeat,SSR)。
第2代分子标记是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为基础建立。
1990年Williams和welsh 等人发明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和任意引物PCR(arbitrary primer PCR,AP-PCR)。
1991 年Adams 等建立了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 cetag,EST)标记技术。
1993 年Zabeau 和Vos 合作发明了扩展片断长度多态性标记(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AFLP)。
1994 年Ziekiewicz 等发明了简单重复间序列标记(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
1998 年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第3代分子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p-
olymorphism,SNP)标记诞生。
3.几种分子育种技术介绍
SSR为简单重复序列,又称微卫星,是一类由1~6个核苷酸为重复单位组成的长达几十个核苷酸片段的串联重复序列,如(CA)n、(AT)n、(GGC)n 等。
重复序列两端多是保守的单拷贝序列,因此可以根据两端序列设计一个特意引物。
SSR标记可有效地应用于作物种质的遗传变异研究及类群划分。
孙友位等利用SSR分子标记方法研究375 个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认为SSR 能较真实地揭示自交系间的遗传多样性,划群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
杨勇等利用SSR 标记研究糯玉米遗传多样性,认为SSR 能较真实地揭示自交系间的遗传多样性,可以认定是进行杂种优势类群划分的有效分子标记方法。
黑龙江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的王明泉综合国内外在玉米的杂种优势群划分研究并做了综述,表明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分子标记方法都成功地对玉米自交系进行了杂种优势群划分,并发现它们的分类与系谱关系非常一致。
,分子标记为研究玉米遗传多样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对合理划分杂种优势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
主要优点是多态性丰富,检测效率高,结果稳定可靠,而且标记性状为共显性,易于区分杂合体和纯合体。
缺点是构建和应用此种标记费时、费钱,常需要同位素,选用此种标记应考虑经费、技术和实验条件是否允许。
该标记主要用于遗传连锁图的绘制和目标基因的定位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标记。
主要优点是建立和应用均简便、快速、费用低、无放射性。
缺点是多数位点的标记带表现为显性特点,不能提供完整的遗传信息,在一些作物上扩增产物的稳定性差,建立稳定的辅助选择体系比较难。
该标记已广泛用于种质资源鉴定和分类、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划分、杂种优势预测。
ALF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
该标记被认为是兼有ALFP和RAPD两种标记的长处,能提供更多的多态性信息,是DNA多态性检测的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
缺点是该标记需要较好的仪器设备,建立和应用标记比较费时费钱,同时对DNA纯度和内切酶的质量要求较高。
RAPD是1990年由Williams和Welsh领导的2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发展起来的建立在PCR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的DNA分子标记技术。
RAPD技术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点: ①不需要DNA探针; ②使用随机引物, 合成引物时无需预知被研究的生物的基因组序列, 一套引物可用于不同生物的研究; ③RAPD技术操作简便, 可免去RFLP中的克隆制备、同位素标记、Southern杂交等步骤; ④RAPD分析所需DNA量少, 每个反应仅需几十纳克的DNA , 但RAPD技术也有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RAPD标记为显
性分子标记, 因此不能在F2代区分纯合体与杂合体, 必须进行F3分析; 第二, RAPD 扩增中退火温度较常规的PCR反应低, 一般为36 ℃左右, 这样能保证短核苷酸引物与模板的稳定配对并允许适当的错配,增大了引物在基因组DNA中配对的随机性, 提高了对基因组的分析效率, 但是由于采用的引物短, Tm 值低, 扩增结果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实验的重复性较差, 因此在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才能得到可重复、理想的扩增效果。
构建玉米遗传图谱及寻找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是进行分子辅助选择育种的基础。
而玉米最初的遗传图谱是以RFLP 标记为主的连锁图。
SSR 为主的遗传图谱构建基本原理是以SSR位点为基础, 在基因组中每隔一定距离找一个多态性的SSR 标记, 当这些标记达到足够的饱和度后则可利用SSR标记找到基因组中的任何功能基因和数量性状位点(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 QTL) , 并进行连锁分析, 确定该功能基因和QTLs 的位置。
遗传图谱既是遗传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种质资源育种及分子克隆等许多应用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础,自1986 年Helen 发表了第一张玉米遗传图谱,它由排列在10 个连锁群上的338个RFLP 位点组成,从此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中的应用研究快速发展,到1999 年明确的基因分子标记已经达到16 000 个其中明确定位的基因位点1270个。
4.结语
以前,分子标记技术同常规育种相脱节,大多数分子标记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分子标记技术用于大规模育种和种质鉴定还有一段距离。
现在,应把分子标记技术同常规育种的丰富经验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外研究成果,不做重复工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搞好我国特有种质资源分子标记及与高产、优质和高抗有关新基因的发现、鉴定和利用,并进行相关的标记和定位工作,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并将其转化成一定的经济效益。
分子标记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玉米育种的高效性,并可以对玉米基因了解的更透彻。
希望将来玉米育种技术的发展可以充分中国12亿人口的需要,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 田齐建,DNA 分子标记技术与玉米育种,玉米科学袁2005,13(2):18-21
[2] 鞠方成,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451-787
[3] 孙友位等.利用SSR标记研究85个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玉米科学,15(6):19-26
[4] 杨勇,王鹏文,张树光.SSR 标记在糯玉米遗传多样性研究上的应用.玉米科学,14(6):62-65
[5] 王明泉,几种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中的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5):14-19
[6] 张鹏. DNA指纹技术在国外苹果育种中的应用[J]. 落叶果树, 1996, (增刊).
[7] 孙琦, 孟昭东, 张发军, 等. SSR标记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J ]. 玉米科学, 2006, 14 (1) : 37 -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