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国际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的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的差异会计准则是会计行业的基本规范,用于规范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的方法和原则。
在国际贸易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会计准则(IAS/IFRS)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受认可的会计准则。
然而,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探讨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及对企业的影响。
一、会计原则的不同国际会计准则强调信息的透明度和一致性,采用“公允价值”和“实质经济事项”原则。
而国内会计准则则更注重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原则,着重考虑企业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
这导致了两种准则在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收益和成本的确认、商誉的计量等方面存在差异。
二、财务报表的格式不同国际会计准则要求财务报表采用“单独报表”和“合并报表”的形式,以明确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而国内会计准则则更注重企业的内部管理需求,财务报表通常以“单独报表”为主,合并报表相对较少使用。
这导致了两种准则在报表的组织结构、报表项目的分类和排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信息披露的要求有所不同国际会计准则强调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和完整性,要求企业及时、准确、全面地发布财务信息。
而国内会计准则更注重企业的保密性和合规性,对信息披露的要求相对较为灵活。
这导致了两种准则在信息披露范围、披露方式和披露频率等方面存在差异。
四、审计标准的不同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准则在审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审计员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重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的审计,强调审计证据的合理性和充分性。
而国内会计准则更注重审计员对财务报表的实质性审计和对关键事项的审慎度。
这导致了两种准则在审计程序、审计素材选取和审计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
五、原因及对企业的影响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的差异源于不同的经济背景、法律法规及会计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这种差异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影响。
首先,企业需要同时运用两种准则,增加了会计工作的复杂性和成本。
中国财务制度与国际的区别
中国财务制度与国际的区别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财务制度在过去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发展。
然而,与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的财务制度相比,中国的财务制度还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中国财务制度与国际的区别,并分析这些区别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会计准则的差异在国际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是最常用的会计准则。
这些会计准则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非常重要,可以确保其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然而,在中国,财务报告准则采用的是中国会计准则(CAS)。
CAS与IFRS和US GAAP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包括财务报告要求、会计核算方法等。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中国企业的财务报告与国际上的企业进行比较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审计制度的差异在国际上,审计制度主要由独立审计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构成,以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而在中国,审计制度也由独立审计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共同管理,但是在实践中,审计师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受到一定的质疑。
此外,中国的审计机构还面临一些挑战,如审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审计师职业素质的提高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中国企业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融资结构的差异在国际上,企业融资主要通过股票和债券来融资。
而在中国,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大多数企业依靠银行贷款和内部融资来融资。
这种融资结构导致了中国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渠道较为狭窄,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困扰。
四、外汇管理制度的差异在国际上,外汇管理主要由中央银行和政府监管机构来管理,以确保外汇市场的稳定和外汇汇率的稳定。
在中国,外汇管理同样由央行和政府监管机构来管理,但是中国实行的是有管制的外汇管理制度。
这种外汇管理制度可能会导致企业在进行跨国交易时面临一定的限制,对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税收制度的差异在国际上,税收制度基本上是相对公平和透明的。
而在中国,税收制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透明性。
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与差异
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与差异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也不断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与差异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与差异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一、全球趋同的原因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全球化经济的需求。
随着跨国公司的增多,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需要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比较和评估。
如果各国采用不同的会计准则,这将给国际投资者带来很大的困扰,使得他们无法准确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因此,为了提高全球经济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各国纷纷倾向于采用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
其次,全球趋同的原因还包括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存在差异,这给跨国公司带来了额外的成本和复杂性。
如果各国都采用相同的会计准则,跨国公司将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财务报告和审计,减少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
二、全球趋同的影响全球趋同的会计准则对于国际贸易和投资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它提高了全球经济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其次,全球趋同的会计准则有助于减少跨国公司的成本和风险。
采用相同的会计准则可以降低财务报告和审计的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因为不同会计准则带来的误解和纠纷。
这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
然而,全球趋同的会计准则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一些国家可能会失去对本国会计准则的控制权。
如果所有国家都采用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一些国家的特殊需求和规定可能无法得到满足。
这可能导致一些国家的会计准则变得过于一致和刻板。
其次,全球趋同的会计准则可能会忽视一些国家的特殊情况和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商业习惯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同样的会计准则在不同国家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有所不同。
因此,在推动全球趋同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各国的特殊情况和文化背景。
三、可能的发展趋势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正在努力推动全球会计准则的趋同。
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的异同
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的异同会计准则是规范企业财务报告的原则和规则,它对于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准则的异同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背景与发展国际会计准则是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制定的,旨在促进全球金融报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得到认可和采用。
而国内会计准则则是由各国自行制定,以满足本国特定的法律、经济和文化环境。
二、会计原则的异同1. 计量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强调公允价值计量,即根据市场价格或合理估计来确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
而国内会计准则则更加注重成本计量,即以购买或生产成本为基础进行计量。
这导致国际会计准则在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上更加灵活,而国内会计准则则更加保守。
2. 报告要求国际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照综合收益表的形式报告财务状况和业绩,即将所有收入和费用都纳入报表中。
而国内会计准则则更加注重利润表的编制,即只报告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收入和费用。
这导致国际会计准则的报表更加全面,能够提供更多信息给利益相关方。
3. 公司治理国际会计准则强调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独立性,要求企业披露与公司治理相关的信息,如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股权结构等。
而国内会计准则在公司治理方面的要求相对较少,更多依赖于国家法律和监管机构的规定。
三、影响与挑战1. 全球一体化国际会计准则的推广和采用促进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这使得跨国公司能够更好地进行跨境投资和合作,但也带来了对全球监管的挑战。
2. 本土特色国内会计准则更加注重本土特色和文化差异,能够更好地适应本国的法律、经济和文化环境。
但这也导致了不同国家之间的财务信息比较困难,给投资者和分析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3. 适用性和可理解性国际会计准则的复杂性和灵活性使得其适用性和可理解性存在一定的问题。
国际会计准则:IFRS与GAAP的差异与应用
国际会计准则:IFRS与GAAP的差异与应用国际会计准则(IFRS)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是全球最常用的会计准则两种。
尽管它们都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准确和一致的财务报表,但在具体规定和应用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详细描述这些差异,并介绍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处理这些差异。
一、IFRS与GAAP的差异1. 活动识别和分布- IFRS: IFRS更加灵活,更注重财务报表的整体呈现,根据业务实质和经济实际来识别和分配活动。
同时,IFRS更加强调去掉传统会计准则中的专门分类和业务相关的规定。
- GAAP: GAAP更加注重规定具体的分类和业务活动,包括对于新兴行业和变革性业务的账务处理。
2. 固定资产确认和估计- IFRS: IFRS要求将固定资产列示为实际价值(即成本、公允价值或重置价值)。
- GAAP: GAAP更注重使用成本模型(即历史成本持续计量资产)。
虽然使用公允价值模型也可以,但只限于特殊情况。
3. 财务报表格式- IFRS: IFRS中对财务报表的结构设置灵活,可以根据企业的管理层决策需要来调整报表的结构。
- GAAP: GAAP对财务报表结构设置较为具体,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
4. 营业收入确认- IFRS: IFRS强调营业收入必须能够可靠地计量和收回,一般应满足合同实现收入阶段和收入设置清晰的准则。
- GAAP: GAAP更注重收入的实现和收入的调整,更加关注合同条款和收入确认的时间。
5. 财务报表披露- IFRS: IFRS要求披露更多关于业务的详细信息,包括风险管理、企业治理、重要指标等。
- GAAP: GAAP更加关注财务报表披露的准确性,具体规定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的格式和内容。
二、差异应用步骤1. 确定适用准则:根据企业的地理位置、交易对象、股票上市地等情况,确定公司应该适用IFRS还是GAAP准则。
2. 识别并了解差异:详细研读IFRS和GAAP的相关准则,了解两者之间的具体差异和规定。
会计准则跨国差异对企业国际业务的影响
会计准则跨国差异对企业国际业务的影响现如今,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蓬勃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国际市场。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对企业的国际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会计准则的差异会给企业带来财务报告的不确定性。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会计准则的要求不同,企业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可能会受到不同准则的限制,这导致企业的财务报告难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进行直接的比较。
这种不确定性会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信誉和声誉,进而对其国际业务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会计准则的差异给企业的财务分析和决策带来额外的困难。
不同的会计准则要求不同的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这导致企业难以借助财务报表进行跨国比较和分析。
例如,某些国家在计算资产和负债的价值时采用的是历史成本法,而另一些国家则采用了公允价值法。
这种差异使得企业在进行跨国投资和决策时需要额外考虑会计准则的影响,增加了其财务分析和决策的不确定性。
此外,会计准则的差异还会对企业的风险管理产生影响。
不同的会计准则会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方法、确认方法以及披露要求等方面有所不同,这导致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时需要考虑不同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而增加了企业的风险管理成本和难度。
例如,某些国家对关联方交易的要求较为严格,而另一些国家则较为宽松,这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虽然会计准则的跨国差异给企业的国际业务带来一些不便和挑战,但也有一些措施可以帮助企业应对这些影响。
首先,企业可以选择遵守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可以使企业的财务报告更具可比性,并且便于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进行比较和分析。
此外,遵守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也有助于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形象和信誉。
其次,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透明度。
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的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的差异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日益频繁,国际会计准则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ASB)成立以来,不断制定和修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促进全球范围内的财务信息比较和透明度。
然而,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会计原则、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方面,对于全球投资者和跨国公司而言,了解这些差异至关重要。
一、会计原则的差异国际会计准则通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即根据市场价格或可观察到的市场数据来确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
而国内会计准则则更倾向于采用“成本”计量基础,即根据购买或生产时的实际成本来确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
这种差异导致在许多情况下,国际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表与国内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表存在明显的差异。
二、资产负债表的差异在国际会计准则下,资产负债表的构成更趋向于“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的分类方法。
而国内会计准则则更倾向于按照“流动性”的分类方法,即将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按照其流动性进行划分。
这种差异在资产和负债的分类和报表格式上体现得较为明显。
三、利润表的差异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准则对于利润表的要求也存在差异。
在国际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布局和项目分类较为统一,注重净利润的呈现和分析。
而国内会计准则则更注重于营业收入和所有者权益等方面的分析,对于利润表的项目分类和布局略有不同。
四、对于金融工具的处理差异金融工具在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准则中都被广泛应用,但对于其计量和分类方式存在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更聚焦于风险管理和会计披露,强调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和净额报表要求。
而国内会计准则更倾向于强调金融工具的成本计量和分类指引。
综上所述,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在会计原则、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金融工具的处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
1. 核算模式:国际会计准则(I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accrual basis),即按照经济事项发生的权益转移和组织的责任承担来进行核算。
而中国会计准则(CAS)往往更倾向于“实质重于形式”(substance over form),强调经济实质的反映。
2.利润计算方法:国际会计准则注重准确计量公司的经济业绩和盈利水平,允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和资产重估计价来反映市场变动。
中国会计准则更加强调历史成本计量,往往使用保守的会计原则。
3.财务报表格式: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提供包括现金流量表、综合收入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在内的完整财务报表。
中国会计准则则只要求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4.收入确认:国际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收入的确认原则和标准,注重交易过程的实质。
而中国会计准则则更加注重交易过程的合法性,要求满足一定的交付和支付条件才能确认收入。
5.合并财务报表:国际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的要求更加详细和严格,包括控制的定义、合并的条件以及预计收购比例的重估。
中国会计准则在合并财务报表方面缺乏具体的规定。
7.商誉计量:国际会计准则允许商誉按摊销法计量,并要求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商誉减值测试。
中国会计准则则要求商誉进行定期减值测试,不一定按摊销法计量。
总的来说,国际会计准则更加注重透明度和市场价值,强调经济实质和权责的反映。
而中国会计准则更加注重合法性和谨慎原则,着重历史成
本和保守的计量方法。
尽管存在一些差异,但中国会计准则在不断迎合国际趋势,逐渐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存货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存货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存货是企业资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的价值在企业的运营中有很大的作用。
因此,存货的计量和会计处理一直是财务会计领域的热点问题。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中,对存货的计量和处理方法也存在一些差异,下面将对几个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分析。
美国会计准则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简称GAAP)是美国会计师公会所制定和发布的一套会计准则和规定,其针对存货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存货必须按照成本计量。
2.成本包括购买或生产、改良、运输和保管成本。
3.存货市场价值不能高于成本或低于成本减去销售费用和利润。
4.存货不能抵押贷款。
英国会计准则英国会计准则是一套适用于英国企业的会计规定和标准,其对存货的处理方式如下:1.存货必须按照成本计量。
2.成本包括购买或生产、改良、运输和保管成本。
3.存货的净实现价值不能低于成本,并且不能高于可变现净值。
4.一些生鲜食品可以根据市场价值计价。
欧盟会计准则欧盟会计准则是适用于欧盟企业的一套会计规定和标准,其关于存货的规定通常与英国会计准则相似,但是有以下几点不同:1.存货的成本必须包括购买或生产、运输、处理、包装和保管成本。
2.生物资产的存货必须是实际控制或经营的农业企业或合作社的产物。
3.存货必须按照成本计量,但是如果市场价值低于成本时,必须扣除损失。
4.存货不能超过市场需求。
中国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是适用于中国企业的一套会计规定和标准,其关于存货的规定如下:1.存货必须按照成本计量。
2.成本包括购买或生产、改良、运输、处理、包装和保管成本。
3.存货的成本还包括借款成本和其他应付款项利息。
4.存货不能超过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库存的承受能力。
日本会计准则日本会计准则是适用于日本企业的一套会计规定和标准,其针对存货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存货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计量,通常是实际成本法或标准成本法。
财务会计的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的差异
财务会计的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的差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增加,国际会计准则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不同的法律、文化和经济环境,还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财务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会计原则的差异国际会计准则(IAS/IFRS)强调公允价值计量、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全面性,重视信息的可比性和资本市场的需要。
与之相比,国内会计准则(CAS)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历史成本计量,重视资产保值和税务要求。
这种差异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降低,给全球投资者带来了不便。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差异根据国际会计准则,企业的财务报表需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而国内会计准则还可能需要额外报告一些其他的财务指标,如母公司利润表、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等。
这些额外报表会增加企业的财务报告负担。
三、会计政策的选择差异国际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在符合公平价值原则的前提下选择会计政策,以适应其业务特点和经营环境。
而国内会计准则通常更加具体,对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可能有所限制。
这种差异导致了在某些情况下,同一企业在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准则下可能会报告不同的财务结果。
四、财务报告的披露要求差异国际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的披露要求更为详细和严格,强调提供充分的信息,以便用户能够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而国内会计准则在披露要求上可能相对宽松,对一些敏感信息的披露可能要求较少。
这种差异可能会使投资者对企业的潜在风险和财务表现的理解存在偏差。
五、会计业务处理方法的差异国际会计准则更加强调会计处理的逻辑性、科学性和可比性,力求通过规范的会计处理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
而国内会计准则可能受到一些传统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导致处理方式相对灵活,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六、审计要求的差异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审计的要求更加严格,强调独立性和专业性。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差异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差异基本上,IASB发布的新准则,我国财政部都会在不久后发布一个有我国特色的追随版。
那么,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主要存在哪些地方呢?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差异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关联方认定差异: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异表现在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应否成为关联方的规定不同。
我国:“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
”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凡是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都是关联方,都应进行披露。
(题外话:如果将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界定为关联方的话,那我国上市公司对关联方的披露将格外复杂,成为国资委“天下一盘棋”吧。
)二、合并会计准则的差异:中国会计准则区分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而国际准则只用购买法我国会计准则,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处理。
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占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购买法进行处理,按公允价值计量。
国际会计准则只允许使用购买法。
中国会计准则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发生的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发生的合并费用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国际会计准则中企业合并中支付的费用直接归属于合并成本。
三、资产减值准则差异:固定资产等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在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中国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国际会计准则中主体必须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判定是否已有迹象表明以前年度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再存在或已减少。
在最后一次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以后,只有在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中所使用的估计发生改变时,才能转回以前年度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
但已确认的商誉减值损失在随后期间不得转回。
四、政府补助准则差异国际准则范围广,包含了政府援助,中国准则不包括政府援助。
会计信息的国际比较研究
会计信息的国际比较研究在全球化的今天,会计信息的国际比较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不同国家的会计体系和规则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着企业的财务报告,也影响着跨国投资者和国际市场的决策。
本文将探讨会计信息的国际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首先,会计信息的国际比较研究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
投资者在进行跨国投资决策时,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财务报告准则和会计实践。
例如,某些国家的会计规则更加保守,其财务报告可能会对企业利润进行高度调整,这将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会计信息,投资者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其次,会计信息的国际比较研究对国际市场的决策也有重要影响。
不同国家的会计规则和信息披露要求会影响公司的市场表现。
例如,在某些国家,要求企业必须公布财务报告中的某些关键指标,如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等。
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比较不同企业之间财务表现的依据,有助于评估企业的竞争力与潜力。
通过对不同国家会计信息的比较研究,决策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市场的特点和潜在风险,从而制定更明智的市场策略。
关于会计信息的国际比较研究,已经有许多学者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一方面的研究集中在会计准则和规则的比较上。
这些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会计原则和规则,揭示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
例如,美国的会计准则更加市场导向,重视公允价值计量;而欧洲国家的会计准则更加保守,注重历史成本计量。
这种差异对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关注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
这些研究探讨了不同国家的财务报告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和偏差,如利润操纵、信息不对称等。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者可以发现会计制度的优缺点,为改进和完善会计规则提供指导。
这对于国际投资者和市场决策者来说尤为重要,可以提高他们对企业财务报告的信任度和准确性。
另外,还有学者关注了企业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和决策效果。
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分析
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分析商誉是在合并交易中产生的,是指企业支付的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的金额。
商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它反映了一个企业的品牌、市场份额、竞争优势等。
商誉的会计处理在国际上存在着差异,本文将从美国、欧盟和中国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一、美国:减值测试美国是第一个将商誉纳入会计体系的国家,其会计准则是以“减值测试”为主要方法实现商誉的会计处理。
减值测试是指企业需要对商誉进行定期的减值测试,在商誉价值低于企业市值的时候,就要对商誉进行减值。
美国公认会计准则(US GAAP)规定,企业要按照商誉的成本减值模型或可恢复金额减值模型进行减值测试。
成本减值模型是将商誉的成本减去已计提折旧后的净值,如果当前的净值低于商誉的账面价值,就需要进行减值;可恢复金额减值模型是将商誉的预计未来经济利益减去其账面价值,如果商誉的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就要进行减值。
二、欧盟:全额摊销欧盟的会计准则规定,商誉必须在合并交易后实现全额摊销。
在欧盟,商誉不允许进行减值测试,也不允许将商誉计入企业的净资产。
因此,企业必须在合并完成后,根据商誉的实际使用期限,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逐年摊销。
欧盟会计准则(IFRS)规定,企业应该根据商誉的实际使用寿命进行摊销。
实际使用寿命是指商誉产生时预计的未来经济利益能够持续多长时间。
如果商誉的实际使用寿命比企业最初预计的时间要短,就需要修改商誉的摊销周期。
中国的公司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其自身情况,选择商誉的减值测试或者全额摊销。
如果企业选择进行减值测试,方法和美国的减值测试类似,即需要按照商誉的成本模型或可恢复金额模型进行测试。
如果企业选择摊销商誉,可以选择在3年或者5年内进行摊销,同时,企业也需要在每个会计期间对商誉进行一定的减值测试。
总的来说,美国、欧盟和中国在商誉的会计处理上存在着差异。
美国采用了减值测试的方法,欧盟实行商誉的全额摊销,而中国的企业可以选择减值测试或者全额摊销。
中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下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国际准则下,将“安全生产费 (Provision for safety expenses)”
列示在“应付账款(trade payables)”
中,因此,由“安全生产费 (Provision for safety expenses)” 的计提和使用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属于负 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情况,产 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予确认递延所 得税资产。
Trade payable?
应缴税费
国际会计准则下,应缴税费的列示:
如前文所述,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负债,在未来期间,需要企业用 货币流偿还相应义务时,在国际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表中,需列示 在“应付账款(trade payables)”科目。 国际报表中存在“应缴税金(tax payable)”科目,但是其核算的欠 缴税款,仅仅是企业所得税。 因欠缴的各项税费需要企业在未来期间用货币去偿付,故国际报表 中将 “应缴税费”(除“应交所得税”)的余额列示在“应付账款 (trade payables)”中。
Provision for safety expenses(安全生产费)
国际报表列示:
“该项费用是生产经营过 程中计提的一项负债,未 来期间,企业实现安全生 产费的使用时会导致货币 流流出企业”。
按照国际会 计准则,安 全生产费如 何列示?
Provision for safety expenses(安全生产费)
投资性房地产可以 历史成本或者公允 价值计量。转换日, 账面价值与公允价 值的差异,计入利 润表。
IFRS与中国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
1.确认、计量差异 中国会计准则 IFRS 计提的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等非流动 资产减值准备允许 转回,计入当期损 益,但商誉的减值 准备一经确认不得 转回
国际间的会计差异与解决方案
国际间的会计差异与解决方案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业务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会计准则的差异,导致国际间存在着很大的会计差异。
本文将分析国际间的会计差异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会计差异的原因1. 国家法律和法规的差异不同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对企业会计处理的规定存在差异。
例如,税法规定的税务要求可能会对会计处理产生影响。
而且,不同国家的公司法规定的财务报告标准也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不一致性。
2. 会计准则的差异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体系和原则不同,导致会计处理方法和报表格式的差异。
例如,美国的会计准则强调市场价值,而欧洲的会计准则更注重历史成本。
这种差异导致同一笔交易在不同国家的会计处理方式不同。
3. 文化差异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也会影响会计处理。
例如,一些国家更注重稳定性和保守性,而另一些国家则更注重发展和创新。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会计政策和做法的差异。
二、解决方案1. 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为了解决国际间的会计差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IFRS是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已被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接受和采用。
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透明度,减少国际间的会计差异。
2. 建立国际间的会计原则协调机制各国政府和会计机构可以通过建立国际间的会计原则协调机制来减少会计差异。
通过协商和合作制定共同的会计准则和规范,可以更好地解决国际间的会计差异问题。
例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美国金融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就会计准则进行了合作,努力达到全球会计准则的统一。
3. 加强会计师的国际交流与培训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间的会计差异,会计师需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能力。
各国可以加强会计师的国际交流与培训,提高其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国际会计标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这样,会计师在面对国际间的会计差异时,可以更加准确和规范地进行会计处理。
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差异
1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动因新准则抛开了历史成本的束缚,引入了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对存货的计量,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对投资性房地产既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也可采纳公允价值计量。
这些重要变化基本上与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当今国际环境下的必然要求。
(1)资本市场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一国筹资的范围从本国扩展到全球的过程便是资本市场的全球化。
目前,跨国上市和发行债券等国际性筹资活动日益增多。
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纽约证交所的跨国上市公司约占20%,新加坡和德国的跨国上市公司都占17%,可见,资本市场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在国际资本流动的过程中,资本的供给方需要了解对方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减少投资风险。
会计准则太大的差异,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为投资者的决策带来麻烦。
只有当同样的交易都采用统一的方法记录,这样的会计信息才具有可比性,投资者才能正确的作出决策,整个国际市场资源才能实现高效配置。
(2)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
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投资和经营,需要按照我国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
这样,跨国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时,就要对两国的会计准则进行差异分析,合并成口径统一的报表。
会计准则趋同的初衷之一,就是规范跨国公司的会计与财务报表。
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大量涌现,准则的趋同,不仅是跨国公司进行投资决策、加强成本管理和考核经营业绩的需要,也是我国对跨国公司实施监管的必然要求。
(3)更好的引进外资。
会计准则的差异,使得国外投资者无法有效的评估国内企业的真实业绩,顾虑种种风险而对投资犹豫不决。
会计准则的趋同有利于国外投资者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真实业绩,从而促使他们对满意的国内上市公司进行投资。
会计准则趋同带来的透明度的提高与可信度的加强可以大大降低投资者进入的风险,为国内公司吸引外资创造条件。
2 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这要求我们不能全盘照抄国际准则,而应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量体裁衣。
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会计准则是为了规范和统一各国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受到当地法律、文化、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各国的会计准则存在一定差异。
本文旨在对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异同之处,并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和趋势进行展望。
中国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是由中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它是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兼顾了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以稳健性、谨慎性为原则,强调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风险意识较强。
同时,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也注重对企业的监管和规范,力求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美国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并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批准。
相较于中国的会计准则,美国更加重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因此美国的会计准则更加倾向于强调市场化和公允价值,强调信息的时效性和精确性。
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IFRS)是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旨在促进全球范围内企业财务报告的统一和透明。
与中国和美国相比,国际会计准则更加注重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力求提高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可理解度。
IFRS注重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核算,并且灵活运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强调报告披露对用户决策的价值。
会计准则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人们对于跨境投资、并购等行为需求更高质量、高可比性、高透明度的财务信息。
因此,国际间对于统一全球会计准则也日益迫切。
随着IFRS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应用,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逐步接轨IFRS,并将其纳入本国相关法律法规中。
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IFRS有望成为全球通用的、被广泛接受并遵循的金融报告标准。
结语综上所述,各国的会计准则在内容和原则上存在诸多差异,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各国之间在会计准则上的融合与共识也是大势所趋。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
财务报表列报差异:1、财务报告组成相同,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权益变动表和附注。
2、列报顺序,按流动性顺序3、费用,中国准则按功能进行列报,国际准则可以按功能,也可以按性质。
4、报表格式,国际准则没有规定具体的报表格式,中国准则对报表格式和列报项目有具体的规定。
5、现金流量表,国际准则,企业可选择直接法或间接法,一般会选择间接法,不要求披露另一种方法;中国准则要求采用直接法,在附注中披露间接法。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差异1、中国准则有明确规定,国际准则无具体规定,一般参照美国准则。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相同,按购买法进行处理。
购买法产生的商誉不摊销,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
合并报表的编制差异1、母公司应当编制合并报表,但国际准则在一定条件下可不编制。
2、会计期间应进行调整,但国际准则允许3个月的差异,但应对重大交易进行调整。
3、应对公允价值进行调整。
(购买法时产生的)4、购买少数股东权益的差异:国际准则可选用两种方法,公允价值计量或少数股东享有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中国准则只允许采用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5、母公司是否编制合并报表:国际准则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豁免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通常为母公司为符合一定条件的投资性主体或者母公司为另一家企业的全资子公司且该企业公布合并报表,母公司是否编制合并报表具有选择权。
中国准则要求必须编制合并报表。
资产项目1、存货计价方法,相同。
2、投资性房地产定义基本相同。
范围不同,中国准则不包括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有承租人持有权益形成的投资性房地产。
中国准则部包括未确定未来用途的土地。
后续计量:中国准则对企业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没有作统一规定,国际准则必须采用同一计量模式。
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投资性房地产时,中国会计准则小于账面时计入损益,大于账面时计入权益。
国际准则统一计入损益。
3、固定资产差异在后续计量,国际准则允许采用重估价模式,中国准则只允许成本模式。
4、借款费用国际准则中融资租赁费用计入资产成本,中国准则不计入。
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
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王纪平volcanow@财政部科研所1主要内容前言:感知差异一、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二、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简介三、我国与国际准则的差异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232003年上市公司境内外差异离谱榜14.99%12,385-94,982-82,5970670.HK600115东方航空15.19%12,17867,98080,158-600015华夏银行25.45% 28,132138,669110,5371171.HK600188兖州煤业125.77%11,33420,3459,011900923600827友谊股份11488.33%200,252201,9951,743900946600698ST 轻骑259.77%672-414259900927600822物贸中心311.00%390-265125200056000056深国商587.85%11,813-9,8032,010-000562宏源证券1134.42%37,37734,082-3,295200017000017ST 中华2572.85%37,276-35,8271,4490029.HK 600029南方航空幅度差异额(万元)国际净利润(万元)境内净利润(万元)BH 代码A 股代码公司简称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安迪: 两种体系下利润差异5.04%!相当于贷款利率!45上市公司的差异数据(1)图1:B股公司总体差异情况图-15.93%-14.53%-9.12%-3.02%-18.16%-7.15%-7.78%-3.37%4.52%33.77%32.76%32.67%26.70%38.50%22.08%34.58%16.20%13.44%-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净差异率绝对数差异率6三、上市公司的差异数据(2)图2:同时发行A股、H股公司总体差异情况图0.51%3.41%1.50%-4.68%-2.24%1.79%-4.04%-0.73%8.10%7.96%6.35%1.43%8.01%7.37%21.63%13.95%5.75%9.44%8.77%21.66%20.54%19.34%-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净差异率绝对数差异率7净利润差异有较大影响的会计项目(B 股)10.05%--以前年度会计差错更正--3.17%-合并差异、股权投资差额、少数股东权益-1.23%-0.63%-福利、奖励基金及公益金---2.43%其他---1.21%以前年度调整转回 5.03%1.34%2.79%收入确认--0.85%-0.64%费用确认与费用资本化 1.04%--固定资产计价、折旧---7.59%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2.37%坏帐准备2003年2002年2001年项目/ 净差异率8净利润差异有较大影响的会计项目(H 股)8.09%9.39%10.42%固定资产折旧-0.77%-收入确认-3.59%-3.12%-2.70%税项调整--0.56%联营(附属)公司权益法运用---0.64%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1.70%0.95%-费用确认与费用资本化2003年2002年2001年项目/ 净差异率9银行类上市公司国内国际差异比较4.52%-4.52%-3.91%-5.47%-4.14%-5.88%差异率1.60-1.60-0.56-0.22-0.44-0.38差异额20014.77%0.39%6.46%-10.42%-3.35%-0.78%差异率 2.070.171.12-0.45-0.43-0.07差异额20023.74%-2.41%-15.11%-2.24%9.15%0.83%-1.65%差异率 2.36-1.52-1.21-0.500.290.13-0.23差异额2003绝对值合计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深发展浦发银行民生银行项目上市银行净利润差异有较大影响的会计项目差异项目待出售证券的计价外汇远期及掉期交易等衍生金融工具同业拆借等利息收支所得税会计处理10上市公司实务中差异的主要方面第一类:规范的差异收入确认费用的确认及费用资本化固定资产折旧第二类:国际准则有规范,我国没有金融工具的计价所得税会计11为什么?12一、我国会计制度准则体系我国会计制度准则体系的组成法律:会计法(2000年生效)法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2000年发布) 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具体准则(16个)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办法行业会计制度(13个行业)信息披露:证监会规章13会计法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小企业会计会计核算办法行业会计制度暂行规定等具体准则基本准则信息披露准则1415具体会计准则(1)上市公司2002年1月1日中期财务报告上市公司1999年1月1日建造合同上市公司1999年1月1日收入上市公司1997年1月1日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实施范围施行日期会计准则16具体会计准则(2)所有企业2001年1月1日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2001年1月1日前只实施在上市公司上)所有企业2001年1月1日租赁所有企业2001年1月1日借款费用所有企业2000年7月1日或有事项所有企业2001年1月1日非货币性交易(2001修订)所有企业2001年1月1日债务重组(2001修订)所有企业2001年1月1日现金流量表(2001修订)17具体会计准则(3)同上2002年1月1日固定资产同上2002年1月1日存货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2003年7月1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18具体会计准则(4)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1日前只在上市公司实施)2001年1月1日投资(2001年修订)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1日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制度时间表2001年1月1日起 2002年1月1日起2003年3月1日起 2003年至2005年止适用范围除银行,保险,和特殊金融机构外的股份有限公司实施。
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是什么
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是什么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是什么在中国使用的会计准则,和国际的会计准则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是什么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一)在内容上,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还存在差别:1.中国目前还缺少一个概念框架。
国际会计准则和大多数发国家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均有一个概念框架作为参照,以起到指导作用。
但中国还没有这样一个概念框架。
其结果是,中国没有采用一套系统一致的方法去发展会计准则,而采用了将中外会计准则的个别差异分项处理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
2.中国尚未对许多会计问题发布具体准则,如企业合并、合并报表、职工福利义务、金融工具、所得税、政府补贴、资产减值,等等。
3.中国准则对某些重要会计信息的披露尚无要求,如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终止经营的部门、每股收益(包括摊薄)的计算方法、分部报告,等等。
4.在中国已有准则或制度加以规范的一些会计业务问题上,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也还存在一定的差别,如商品销售和提供劳务收入的计量、债务准备的计量、最佳估计数的确定方法、债务准备的适用范围、追加的资产建造、利润分配方案、债务重组,等等。
(二)在形式上,中国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有重要差别。
中国的准则正式条文都比较简略,而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正文比较详尽;国外的会计准则均具备几个不同的层次,准则下面还有准则解释、技术公告等层次,而中国的会计准则没有这样的层次。
(三)在制定机制上,中国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有重要差别。
中国准则由财政部会计司负责制定,会计准则委员会只是一个咨询机构,准则制定过程中的调研和征求意见范围较为有限。
二、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现状会计准则是各国的“准法律”,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
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比较笼统,是指在主要发达国家采用的、对其他国家影响较大的会计概念、程序、做法、方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的国际差异,在整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资产计价资产计价的国际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固定资产的计价。
绝大多数以税法为主导的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对固定资产的计价长期坚守历史成本原则。
其理由有两个:(1)可以正确地反映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原始投资;(2)可以正确地计提折旧。
但在基于“真实与公允”观念的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瑞典等国,却非常普遍地采用现行成本、重置成本对固定资产重新估价,并重新核定经济使用年限,且不受法律或会计准则的约束。
巴西的计价方法在世界上是个特例,它对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法加通胀指数调整法计价。
2、存货成本的计价。
(1)大多数国家如美、日、法对存货都按原始成本计价,但当市价低于取得时的成本时,一般采用稳健性原则,使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但细究起来,其国际差异也是存在的。
例如美国对其应用有一个条件限制,即存货的售价已经下跌,因此,对订有固定售价的合同尚未发售的存货,即使其重置价格低于成本,也不能使用这一方法。
而北欧国家的会计惯例则没有这样的限制。
(2)在存货发出的计价中,北美国家比较流行后进先出法,为此企业可以获取延期纳税方面的利益。
而在英联邦国家和德国、瑞典等北欧国家,占优势的惯例则是先进先出法,例如英国会计准则规定存货的成本只能按先进先出法计算,理由是这种方法能够与实物流转相一致,也比较符合配比原则。
(3)在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按完全成本而不是变动成本计价,变动成本计算只应用于企业的内部决策和成本控制,这是世界范围内的通行惯例,但瑞士的不少公司则在对外财务报告中按变动成本对存货计价。
3、商誉的计价。
国际上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1)极少数国家把它看成是一项永久性资产,并将其予以资本化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
(2)在法国、荷兰、德国等国,会计惯例是把它看成一种权益抵销项目,在会计处理上直接调整按股公司股东权益的准备金账户。
(3)把它看成是可摊销资产。
从世界范围看,美、英、加、瑞士、瑞典以及中国采用的都是可摊销资产模式。
如美国规定将合并商誉资本化,并在40年内摊销。
另外,有的国家如英国,对合并商誉可以采取多样化处理,既允许企业采用一次性注销的做法,直接冲销有关准备账户,同时也允许确认商誉为一项资产予以分期摊销,这主要是为了照顾某些企业的特定需要,如避免准备账户过渡冲减等。
二、收益计量各国在会计收益计量方面差异很大。
其主要有:1、研究开发费用。
国际上对此有三种处理方式:(1)在美、德、荷兰等国,会计实务是把它全部计入当期费用处理。
其理由是:如果将企业的研究和开发费用资本化,则会给企业带来由于未来收益不确定,最终可能使成本与收益无法合理配比的风险。
(2)在意大利、法国、日本、巴西、瑞士、瑞典等国将其资本化,然后按未来可取得收益的期限进行摊销。
日本摊销期一般为5年,法国规定在不超过经济寿命的期限内摊销。
(3)在中国,将研究和开发费用一般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在英国则将其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种类型划分,前两种类型做期间费用处理,后一种类型只有符合特定的条件(如取得成果的把握性极大)才能予以资本化。
2、准备。
这是美国和英联邦国家与欧洲大陆国家和日本的会计惯例中的一大差异。
前者只允许为特定目的,在收益分配中提留专用准备,对利润分配作一限制,只需划拨相应的账户,美国称之为“留存收益的分拨”;后者则允许在收益分配中提留可以任意处理的通用准备,如德国就有法定准备、任意准备、从净收益转来的准备、基于纳税设置的特别准备和预提退休金等各项准备。
后者利润通常被分成准备、现金股息、经理奖励基金和长期再投资四部分。
除非小笔未分配利润转至下一年度,企业账上不体现留存收益项目。
欧洲大陆国家和日本等国家设立准备的目的是:(1)为了能够人为地调整企业的利润水平;(2)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例如在日本,商法要求公司设置资本准备和法定准备,企业必须建立已发行股本25%的法定准备金;在韩国则必须建立已发行股本50%的法定准备金;而法国会计有三种备付:备付折旧、备付特别税收和备付风险(或有项目)和负债。
3、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惯例直接反映了各国税法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市场驱动型国家,如美、英、澳等国,应税利润与会计利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在会计上就出现了递延所得税的问题。
但在政府控制型国家,它们的财务会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税法的影响,例如法、德、意、日、韩等国,因此这些国家的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是一致的,也就不存在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问题。
瑞士采用的是分期预提应计所得税的会计程序;在阿根廷,则根本不去预计所得税负债,而只是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确认所得税费用。
4、长期合同会计。
由于长期合同经营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成本费用大,因此各国对生产周期较长的企业进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会计惯例:(1)是以瑞典、德国为代表的全部完工法,体现了现金收付制原则的应用;(2)是以美、英、法、德、意、瑞士、巴西为代表的完工百分比法,体现了应计制原则的应用。
另外,还有部分国家,如中国、日本、荷兰则规定两种方法均可采用。
5、折旧。
各国折旧会计的区别与其说是一个会计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税收问题。
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如美国,企业在会计上普遍采用直线法折旧,而纳税申报时采用加速折旧法,会计上较为复杂的业务不是折旧计算本身,而是因会计和纳税申报采用不同的方法出现的时间性差异。
而在欧洲和日本等深受税法影响的国家,会计折旧和纳税折旧是统一的。
其中法国固定资产折旧独具特色:纳税时采用折旧(通常为加速折旧)必须在公司单独的报表中反映。
公司单独的报表将折旧分为两个部分:商业折旧和纳税超额折旧。
商业折旧列为费用,相应的贷方账户反映为资产负债表中的累计折旧。
纳税超额折旧也计为费用,但为非常性项目,相应的贷记权益中的备付账户。
三、合并会计企业合并是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种产物。
合并会计惯例的国际差异主要表现在:1、合并报表披露范围的差异。
例如:(1)在巴西、西班牙、智利等国,企业仅公布总公司的财务报表,即使编制合并报表也不公布。
(2)瑞士和意大利公司除了母公司财务报表外,只提供某些摘要性的合并资料。
(3)英、澳、德、法、日、荷、丹麦等国除了提供合并报表外,还提供总公司财务报表。
(4)美国、加拿大、巴拿马只要求公布包括子公司经营情况在内的公司集团合并报表。
2、各国对集团概念界定的差异。
主要有三种定义:(1)美、英、荷对集团的定义是指母公司及其占多数股权和投票权的附属公司。
换句话说,只有母公司拥有法定控制权的公司才需要合并报表。
因此,若一集团是两家规模相似的企业合并而成,并不需编制合并报表。
(2)日本规定,凡是附属公司总资产值大于集团总产值10%以上的都要合并报告财务状况。
但是这种定义并不能真正反映日本公司实质的集团成分。
日本的企业集团叫keiretsu或株式会社,它不是靠法定控制权联结的,其成员有的来自材料或技术上的供应商,有的是经销代理关系,或提供贷款者。
因此,一般日本的合并报表并不反映真正“集团”的财务内容。
例如,日本东芝公司1976年度母公司财务报表盈利1.3亿美元,但合并报表结果却亏损了1300万美元。
(3)欧盟第7号指令规定的集团的定义是:除了母公司拥有法定多数股票权的附属公司外,母公司具有实质影响力但未有足够股权的公司也包括在集团的范围之内。
即使如此,欧盟之间仍有差异,如英国仍以法定控制权为基础,德国则重视实质影响力。
3、各国合并方法的差异。
研究表明,购买法已为美、英、日、法、德、加、荷等大多数国家采用,成为国际流行的会计惯例。
目前,只有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允许使用权益集合法,但都有极为严格的限制。
至于按比例合并法,只在法国和德国的某些公司使用过,在美、英会计实务中十分少见。
4、各国采用合并报表时间的差异。
合并报表始于美国,19世纪90年代,就有一些公司开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1925年英国才出版第一本有关合并报表的会计专著,欧洲大陆的合并报表发展更为迟缓,法国直到1985年之后,合并报表才具有强制性,且只限于股份上市公司。
四、财务报表向企业外部的使用者提供财务报表,在世界各国已经是一种普遍的惯例,但各国的财务报表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1、报表种类的差异。
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是世界各国都要求编制的最基本财务报表,但涉及西方主要国家要求编制的“第三张报表”就有所不同了。
(1)美、英两国在20世纪70年代都要求将财务状况变动表列为对外通用的财务报表,其他欧盟国家以及瑞士、日本等国家则没有这一要求。
1987年,美国又以现金流量表取代了财务状况变动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作了相应的变更。
可以说,在国际范围内,现金流量表已基本上奠定了它作为对外通用报表中的“第三报表”的地位。
(2)增值表流行于西欧。
20世纪80年代,英国和德国企业中约有半数以上编制该表;法国、挪威、丹麦、意大利等国也有一些企业编制;而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企业则基本上没有对外提供增值表。
可以说,在国际范围内,增值表还没有奠定它作为“第四报表”的地位,但不少国家已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3)1977年,法国通过了一项法令,要求所有职工人数达到或超过300人的企业都必须编制“社会资产负债表”,从职工人数、工资及福利成本、健康和安全保护、其他工作条件、雇员培训、行业联系、雇员住房、交通状况等七个方面披露企业的社会责任,反映了法国社会中的社会福利主义倾向。
欧盟其他国家,瑞典、荷兰、德国对企业社会责任也有类似的要求。
美国则只有极少数大企业才在年度报告中以简短的文字披露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4)在美国和英国,公司向证券管理部门呈交的年度报告中必须列报分行业和分地区的分部报告,而大多数国家则没有这样的规定。
(5)除三大基本报表外,美国相对于其他国家更加重视股东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
这是因为在美国的经济中,股份公司占有重要位置。
而在日本,把补充明细表作为一个单独组成部分并提出专门的要求。
2、报表项目分类和术语差异。
(1)在项目分类方面,典型的例子有: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会计惯例将库存股份列为股东权益的减项,而前联邦德国、意大利、葡萄牙等国的会计惯例则把它列为资产项目。
(2)由于语言的不同,各国会计界在财务报告中所采用的术语往往是不同的。
有时即使两国为统一概念采用同样的术语,但由于会计准则的要求不同,在具体内容上也可能有重要的差异。
如“前期调整”一词,美国指前期财务报表差错的更正以及收买企业在合并前的亏损所带来的纳税抵减额的实现,英国则指前期财务报表差错以及会计方法的变更所产生的影响。
3、报表格式的差异。
报表格式的差异反映了各国对财务报表信息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也反映了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
五、结束语1、从资产计价、收益计量、合并会计和财务报表这四个关键因素或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考察,可以解释现存会计国际差异的绝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