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调查与思考(doc 8页)
农民增收情况调查报告范文(八篇)
农民增收情况调查报告范文(八篇)第一篇: 农民增收情况调查报告1、粮油增加收入总额521.68万元,人均增收201元。
①、小麦播种面积14115亩,预计单产813斤/亩,预计总产1146.97万斤,与去年粮价相比,今年粮每斤预计增加0.18元,预计增收206万元。
②、油菜籽播种面积5822亩,预计单产349斤,预计总产202.94万斤,与去年油菜籽价相比,每斤增加0.20元,预计增收40.59万元。
③、大春预计水稻面积19598亩,按去年的单产水平,预计产量可达2110.7万斤,价格上涨0.15元/斤,可增收316.60万元。
④、种植业生产资料的涨价因素:今年小春小麦、油菜播种面积为19937亩,大春水稻预计播种面积为19598亩,以此为基础,所花的机耕、农药、化肥、种子、抽水费等,每亩预计增加农业投入10.5元(全年碳铵施用量每亩按200斤计算,碳铵价格同比增加0.03元/斤6.00元;磷肥施用量每亩按100斤计算,每斤同比增加0.005元,每亩增加投入0.50元;农药预计每亩耕地增加4.0元)。
预计增加投入41.51万元。
2、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总额39.45万元,人均增收15元。
①、毛猪3.71万头,保持去年增减不变(投入与产出基本同幅增长)。
②、禽兔较200*年增加4.89万只,可增收35.21万元。
③、水产较200*年增加148.8吨,可增收69.94万元(增加面积,单产提高)。
水产品价格上涨与水产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水产品净收入增加0.5元/斤,预计增收65万元(总产量是650吨)。
两项合计增收134.94万元。
④蔬菜产量减少0.3吨,310万元/万吨,合计减少93万元。
⑤、食用菌总产减少220吨,减收43.3万元。
⑥、水果产量增加24吨,预计增收5.6万元。
3、第二产业发展与去年相比度支付劳动报酬80万元,人均增收31元。
4、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预计将比去年增加160万元,人均增收61元。
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1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其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
农民增收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我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 %,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近几年,通过认真落实贯彻中共中央、市县有关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鼓励和发展农业产业化,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就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来讲,出现了土地流转难、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小,增收难度加大等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严重制约了全县经济的整体发展。
为此,按照县委、县府的安排,县人大组织了两个调研小组,采取以座谈会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我县的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一、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的现状(一)农村土地流转现状1、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我县现有24个镇乡(街道办事处)、50个社区居委、20xx个村民小组。
农地67万亩,人均农地面积亩,经过几年的大胆尝试,土地流转的范围更大,形式更加多样化。
目前全县土地流转的面积有万亩,占农地总面积的 %,土地流转方式以转包和出租为主,转让、互换、土地入股为辅。
转包面积有万亩,占流转面积的 %;出租面积万亩,占流转面积的10 %;转让面积20xx亩,互换2600亩, 土地入股、转让、互换这三种形式共占流转面积的%。
农户自发流转和村组织流转是我县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
土地流转的方向主要有五个:一是流向外来耕作户;二是流向专业承包户;三是流向农业企业;四是流向一般农户;五是流向其他单位。
2、土地流转的特点(1)、坚持农户自愿、协商、有偿原则。
全县流转的万亩农地中,农户自愿流转的占98%。
关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调查与思考
汇报人:日期:contents •引言•农民增收现状分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对策建议•案例分析•研究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目录01引言背景与目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法,对农民的收入状况、就业情况、农业经营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农民收入构成的多元化程度,探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可行性措施,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研究方法与内容概述02农民增收现状分析01020304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受限于传统农业技术和设备,农业生产效率普遍较低。
农业生产效率低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民技能水平不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大部分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缺乏深加工和品牌建设,导致附加值低。
农民普遍缺乏非农技能和知识,难以在城市或非农行业找到稳定工作。
农村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与问题03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对策建议详细描述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引导,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总结词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
总结词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稳定和扩大惠农政策效果,是保障农民增收的基础。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就业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一季度第四季度总结词详细描述总结词详细描述鼓励和支持农民创新创业,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支持力度,完善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等政策措施,为农民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金融支持。
支持农民创新创业详细描述总结词04案例分析成功案例介绍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经验总结与启示经验总结上述成功案例的成功经验在于通过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村旅游等方式,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调研报告
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乡村产业是指在农村地区兴办的各类生产、加工、服务等经济活动。
当前,随着城乡经济融合发展,乡村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前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途径,为乡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邀请农民、乡村企业主和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参与,了解他们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认识和看法。
2. 实地走访: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地区进行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当地的乡村产业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3. 文献调研:收集相关乡村产业发展的文献资料,分析乡村产业发展的历史发展,总结经验教训。
三、乡村产业发展现状1. 产业种类单一:许多地方的乡村产业种类单一,主要依靠传统种植业和畜牧业,缺乏多样化的产业发展。
2. 市场营销薄弱:部分农民缺乏对市场的信息了解和把握,导致产销对接不畅、销售渠道狭窄。
3. 技术水平不高:部分乡村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品质量无法和市场需求接轨。
4. 资金和人才短缺:乡村产业发展面临资金短缺和人才匮乏的挑战,阻碍了产业的进一步壮大。
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建议1. 多元化发展:鼓励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产业融合,丰富产业种类,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2. 建立营销网络:政府可以出台政策支持乡村产业建立营销网络,提供市场信息和营销指导,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3. 技术培训与推广:加大对乡村产业技术改造和培训的支持力度,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4. 资金支持和人才引进:鼓励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乡村产业中,支持有潜力的乡村企业和创业者。
同时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
五、结语乡村产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乡村产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和思考
当前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和思考近年来,国家相继就“三农”问题出台了相关助农增收的好政策,农民的收入较前些年有了一定的提高。
当前,“三农”问题最突出的仍然是农民收入低的问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民增收难呢?又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红梅镇和湾龙乡及其下属13个村的乡村干部,农村种养殖大户近百人。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只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工业化富裕农民,用产业化发展农业,用城镇化繁荣农村,农民增收难题就能够破解。
调查中,我们对当前农民家庭收入进行了量化,以湾龙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为例,去年人均收入4170元。
其中种粮人均收入约2920元,占70%;利用农闲外出打工人均收入约420元,占10%;全乡出国劳务人均收入约200元,占5%;其余包括养猪、养鸡、养鸭、养鱼等收入约400元,占10%;种菜收入约占5%。
由此可见,种粮收入仍占农民总收入的2/3还强,而传统的种地、养殖方式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增收潜力不大。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民增收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人多地少。
以湾龙乡为例,全乡25000人,水旱田6.6万亩,人均2.6亩地。
耕地资源有限是农民致富的最大障碍。
二是农民观念陈旧,满足现状,不愿创新,旱涝保收思想严重。
在农村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一块地父辈种啥,儿子辈基本还种啥,几十年不变。
不求变化,但求旱涝保收,维持现状。
一些村民“小富即安”思想、“小钱不愿挣,大钱挣不来”的懒惰思想作祟,影响了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缺少龙头企业。
目前,全乡乃至全市普遍缺少具有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
农产品转化难,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
四是缺少资金。
资金一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目前,只扶持有效的大项目,一些想致富而没有资金的人只能是望洋兴叹。
五是缺少科技。
科技致富奔小康是正路,但没有科技,就好比瘸子走路缺拐一样。
当然,这些原因有政府方面的,也有农民本身的。
增收慢、农民急、国家及各级政府更急。
近年来,许多地方有过许多种增收尝试,也取得了一些不小的成绩,但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有力配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广东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_ 一 一 一 … - J一 一
+
—
农 苦 均j 村J 民人 纯啦八 {
l
;
・ 城镇居民人均 l 豇支配收入 } J
收 入 是 当前 农 业 农 村 经 济 工 作 的 中 心 任
务 。 本 文 拟 通 过 对 广 东农 民 收 入 状 况进 行
各 级 政 府 和 社 会 各 界 的 4 5 见图二) . 倍( 。其 中,农村人均纯收入超万 的 广 泛 关 注 。 党 的 十
元 的有 深圳 、佛 山市 ,50 —100元 的有 东 0 0 00
莞、 中山、广州、珠海 4市。农民人均纯收入 最
六届 三 中全 会 提 出 了
科 学发 展 观 , 即 坚持 高的 市与最低 的市相 比 ,相 差 6倍 。
为 促 进 农 民 收 入 增
~ S 2 9 0 咖 蝴 ㈣ ㈣ 、推 进 社 会 主 义 新 加 。
另一 方 面 ,农 民 内部收 入 不均衡 ,差距也 逐
年扩 大。平均数代表不 了大多数,少数高收入户 掩盖着多数低收入 户。按照国际通用标准,20 04
调 查 分 析 ,提 出一 些 逐年拉 大。
l 年 2 0  ̄ Z O 年 2 0  ̄ 2 o 年 2 0  ̄ 硼9 00 O1 02 {3 ) 04 -
、 … —— 一 … 一
一 一 … ‘- … ~ 一 . 一 一 一
… 。 _
.
。
一
看 法 和 建议 , 以祁 共
深层 次矛 盾 的集 中体现 。以 2 0 0 4年 广 东农 民收 入 的基本 状 况为例 :
19 9 9年 至 2 0 0 4年 的 5年 间 ,广 东农 民人 均 纯收入 由 32 6 9元 增 至 4 6 3 6元 ,年 均 只增 17 4
甘谷县农民增收的思考
发展 。 1要逐 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资质认证制度和市场 () 准人制度 , 对企业经营行为实行动态管理 ;2 坚持分层次 、 () 分类指导的方针 。 在高等级 主要干线公路上 , 鼓励组建线路 经营公司 , 实现经营组织化 、 管理集 约化 、 发展规模化 、 生产 专业化 ; 在一般道路运输领域 , 通过市场竞争 , 各展所长 , 协 调发展 ; 对客运业 , 重点是规范其经营行 为 , 提高服务质量 , 确保运输舒 适 、 快速 、 安全 , 对货运业 , 重点是提高运输效率
二、 制约农民增收的 因素
一
是 自然灾害频繁。 甘谷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 , 种植业
是 目前农 民收入的重要来 源, 近年来 , 由于连续 干旱 、 冰雹 、 霜
和运输质量 ; ) 革运价管理体制 , (改 3 充分发 挥价格机 制的
冻等 自 然灾害多发 , 造成农作物因灾减产 , 严重制约了农 民增 调节作用 ;4 扶持行业 自律组织发展 , () 建立行 业 自律组织 收。 二是农 业基础设施滞后 。 长期 以来 , 受财力等方面限制 , 农 及其运作制度。 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 、 交通建设滞后 , 南北两山农业抵御 自
种变化 的要求 , 传统 的道路运输企业 必然要在组织 结构 、 经
口
王
人 。全县 耕地 面 积 8 . 82 3万
亩 ,人均耕地 1 7亩 。近年 . 5
来。 县委 、 县政府把 增加农 民
收入作为有 效解决 “ 三农 ” 问
题 的关键 ,不断加 大工作力
பைடு நூலகம்
度 , 化工作措施 , 民增 收 强 农
型农业大县 。全县辖 5镇 1 O
乡 4 5个 村 委 ,2 3个 村 民 0 21
关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调查与思考投稿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 定因素。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通过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探讨拓宽农民 增收渠道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现 状和农民收入情况,同时收集相关政策文件和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国外经验
发达国家通过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村产业升级等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值得借鉴 。
03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对策 建议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种植结构
01
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特色农
产品种植比例。
发展高效农业
02
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附加值,增
02
农民增收现状分析
农民收入构成及特点
01
02
03
家庭经营收入
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仍占主 导地位,但增长乏力。
外出务工收入
农民外出务工收入逐渐增 加,但受经济形势和就业 压力影响。
政策性补贴收入
政策性补贴收入在农民收 入中占有一定比重,但难 以持续增长。
农民增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1 2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VS
展望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对农民增收渠道 的研究范围,深入探讨不同地区、不同类 型农民的增收途径,为政府制定更加具体 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可以加强对 农民增收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 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期望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深 入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民的增收途径 ,探讨适合当地情况的解决方案;2)加强 对农民增收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 平和生活质量;3)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调查与思考作者:韩剑秋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2期摘要:农民收入问题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们党历来都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是保证在2020年即建党100周年按照十八大规划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因此如何着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是山区农业大县在今后一段时间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分析了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征和形势,概括了当前影响我县农民持续增收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增加农民收入;调查;增收渠道中图分类号:F126.2 文章编码:一、关于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征和形势分析(一)2012年,云阳全县实现农牧渔业总产值47.94亿多元,农民人收入6852元,是2007年的2.25倍,2008年比2007年增长17.7%,除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低于10%外,其余年份都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
虽然纵向比增长幅度比较快,但横向比低于重庆和全国的平均水平。
(二)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2007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542,2008年增加到1732元,2008年比2007年增长15.04%,由于外出务工农民不断增多,2012年云阳全县外出务工人数达到37.5万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5040.8,,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农民取得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三)家庭生产经营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008年,农民家庭人均经营性收入为2231元,比2007年增加456元,年增长25.7%,到2012年达到3299.2元,比2008年增加了1567.2元,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8.15%,仍然是农民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是比例有所下降。
(四)转移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补充。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惠农补贴政策实施力度,种养补贴品种、种养补贴标准进一步扩大和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稳步推进,逐步提高了新农合补助标准,试行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障等,以政策性收入为主要内容的转移性收入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推动力。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5篇】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5篇】农民增收调研报告(精选5篇)农民增收调研报告篇1为了摸清当前农民增收现状、构成与变化趋势,各项农民增收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的农民增收问题调查方案,组织技术干部深入进行了入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现状趋势。
(一)经济资源情况。
1、根本情况。
该村393户,1501人。
按文化程度分类:不识字的11人,占0.7;小学的604人,占40;初中的525人,占35;高中以上的361人,占24.1。
按劳力结构分类:总劳力731人,占总人口的48.7,其中满劳力518人,占劳力总数的71,男劳力464人,占63.5。
在劳力中受过培训的325人,占总劳力的44.5,有技术特长的218人,占总劳力的29.8,在外打工的384人,占劳力总数的52.5。
土地构成分类:全村土地总面积697.6亩,其中耕地498亩,林地199.6亩,在耕地中水田面积441亩,旱地57亩。
生活设施建设享受程度:全村通电户390户,占总户数的99.2;通公路户325户,占总户数的82.7;通电话121户,占总户数的30.8。
人均纯收构成;全村20xx年人均纯收入2350元,20xx年村级人均纯收估计2500元。
10户调查汇总,共计42人。
其中男25人,女17人,按年龄分0-16岁11人,17-22岁7人,23-40岁7人,41-50岁14人;按文化程度分:不识字的2人,小学20人,初中17人,高中3人。
劳力28.5人,其中男劳力20人,劳力中受过培训的2人,在本资料版权属于请登陆原创网站查看外打工的18人,占劳力总数的63.2。
按人平纯收层次划分,人平纯收在1201-1800元的有3户,1801-6500元的有6户,6501元以上的1户。
2、土地总面积10户合计160.5亩,其中耕地46.3亩,林地17.2亩,药材93亩,在耕地中水田29.3亩,旱地4.9亩。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精彩6篇)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精彩6篇)农民收入调查报告篇一目前,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粮食作物的交换。
小麦、玉米、大米等。
是农民的生活资料,他们同时被出售必须留出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口粮。
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主要指花生种植较多的地区)。
粮食收入后,农民卖本该卖的,留本该留的,可以赚四五千。
副业也是农民收入之一。
在农村,除了牛、羊、鸡等家禽之外,几乎每个家庭都养两三头猪。
这些卖了以后,大部分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所以农村每年的毛收入是六七千元。
在种植中,种子、肥料、灌溉等方面都被去除了。
养殖中,除去种苗、饲料、家禽的医药费,农民年纯收入也可以四五千元。
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可观的。
但是农民对钱不是很满意,然后钱就拿出来了。
到年底,村里要统筹规划,每年都要留出。
家里给孩子们添置了一些新衣服。
拖拉机的大轮子已经用了好几年了,应该换了。
剩下的要给孩子来年的学费生活费,过年可能还要借有些人希望有一个美好的一年。
万一闹饥荒,天气不好,又没有粮食。
交了公粮恐怕不够填饱肚子。
家里有人生病不借钱恐怕不是个好主意。
借了这个,家里就债台高筑了,每年还要攒钱,少吃好饭,少穿新衣服,还钱才能放松。
农民的收入,除了开销,只能维持简单的生活。
遇到天灾人祸,他们要借钱,但不是这样。
借的钱要还。
孩子读书花的钱最多,还要赶上一些乱收费的学校。
农民就更惨了。
国家政策整天都在呼吁减轻人民负担,但农民还是不堪重负。
政策的关键是执行。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国粮食将进入中国市场,粮食价格将大幅下降,使农民收入减少,支出没有太大变化,农民负担将更加沉重。
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篇二我的家乡灵峰黄村是位于浙江温州苍南金乡镇的一个村子,我的爷爷奶奶生活在村子里。
我的爷爷奶奶和爸爸都是农民,因此我爷爷奶奶了解农民的变化,当我征求我爷爷奶奶的意见时,爷爷说,以前农民是谁都不想当啊,又穷又累,现在情况可是不一样了。
你可以到我们村子调查一下,不就可以知道农民的收入有什么变化了吗?我想想觉得可行,就准备到村里家庭去做调查了。
深入临沂实地调研 探寻农民增收渠道——关于临沂市农民持续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
深入临沂实地调研探寻农民增收渠道——关于临沂市农民持续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深入临沂实地调研探寻农民增收渠道——关于临沂市农民持续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导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基本的出发点。
促进农民增收是用科学发展观认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思想。
农民低收入问题的出现,已成为关系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新世纪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大的任务。
临沂市是农业和人口大市,我们此次深入临沂实地调研,主要是了解农民平均收入水平,探寻农民增收渠道,以及地方各级对于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倾听农民的心声,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
【摘要】临沂市是农业大市,但是因为存在人多地少、自然条件差、历史欠帐多等先天因素,户籍管理、生产经营、土地产权等制度缺陷,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拉大。
近几年,当地政府重视农民增收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持续增收,效果显著。
我们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调查、访谈等调查方式研究发现,传统的农作物种植由于高成本、高投入、低回报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已不适合作为农民的增收途径,旅游、餐饮服务、大规模经济作物加工、招商引资等第二、三产业逐步兴起并成为农民致富的新渠道。
关键词:临沂市拓宽渠道农民增收临沂市作为农业大市,历来十分重视“三农”工作。
近年来,在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鼓舞带动下,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把农民增收摆上了“三农”工作的首要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自2004年以来,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14.4%,增长速度位居山东省第一位;2009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1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83元。
虽然临沂市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年均增速只有10%,农民增收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对农民增收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农民增收问题的几点思考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3年第10期夏利荣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农业的发展却始终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大而不强,成为困扰中国农业几个时代的问题。
我们常常骄傲地宣称:我们是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1%的人口。
我们的农民为13亿的人口提供了足够的粮食,这不能不是一个世界性的伟大贡献,可是我们却很少想到,我们却是在以占世界上40%的农民才养活了这21%的人口的。
这只能说明,我们的农业还相当落后,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水平还很低。
积极发展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事关我国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大局。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农业生产的投入。
因此,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粮食安全的的关键。
一﹑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农民是当今中国积贫积弱的庞大群体,增收致富是中国绝大多数农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党农村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然而,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我国持续保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局面。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了我党和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多年的“一号文件”。
1、有利于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我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多在农村,因此,农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粮食连年增长,农业生产全面发展且活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始终是党全面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2、有利于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与规模效益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农民增收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模式,鼓励农村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和各类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土地规模经营。
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体制,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动农村规模经营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
调研报告:新时代农民增收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代农民增收的实践与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2015年以来,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XX、回XX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积极探索具有XX特色的农民增收新路子。
以新思想谋划农民增收新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三农”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领会精神实质,科学指导实践。
一是聚焦“加快改善老区老百姓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市五次党代会确立了“弘扬XX精神,奋力追赶超越,努力让XX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的奋斗主题;二是聚焦“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向党和人民作出了“2018年实现高质量整体脱贫”的庄严承诺;三是围绕苹果这个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一特色农业产业,把握规律,发挥优势,提出了“实施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后整理”决策部署。
四是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六个维度研判新时代我市农民增收所处的历史方位。
维度一:全市农民收入结构变化对比对比这三年,构成我市农民收入的“四驾马车”,经营性收入下降15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增长15-16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下降2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增长1-2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支撑农民增收的传统动力(经营性收入)逐渐减弱,这也是提出苹果产业后整理的一个重要动因;工资性收入不断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从甘泉县2012年、2017年农民收入看,工资性收入远高于经营性收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全市农民增收主动能——苹果产业,在甘泉县不大不强,对农民增收贡献较少。
维度二: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同期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对比按照收入增速是否超过同期GDP增速、是否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参照对比,近五年我市农民收入增速远高于同期GDP增速,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呈现高质量增收成色。
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__ 区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一、农民增收方面(一)改革开放0 40 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分析1 1 、改革开放0 4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改革开放40 年来,__ 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015 年以后改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1978年的44 元,增长到2017 年的__ 元,40 年来,增长了277.6 倍。
从1978 年到1981 年4 年期间重点解决温饱问题,地力处在恢复期,此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
从1981年到199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进入第一次快速增长阶段,5年左右翻一番。
1985 年首次突破百元大关,达到132 元,第一次翻番。
1990 年第二次翻番达到320 元,1995 年第三次翻番达到821 元,1996 年首次突破千元大关,从百元到千元大关用了11 年时间。
到2000 年,农民人均收入实现第四次翻番,达到1706 元。
从2001 年到2005 年间呈现平稳增长,从2006 年起进入第二次增长快速期,到2008 年实现第五次翻番,达到3904元。
到2012 年实现第六次翻番,达到8046 元。
到2014 年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从千元大关到万元大关用了18 年时间。
2017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__ 元,2013 年以来这五年增长仅为52.35%。
2 2 、主导产业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分析从改革开放40 年的统计资料分析,农业主导产业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虽然没有直接统计数据可查,但我们间接的用蔬菜、水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产值之和与当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的折线图,直观的反映出主导产业与农民收入呈正相关。
从1978 年到1990 年之间,农民收入主要以种粮和养殖业为主,此期“三大主导产业”的占比只有37%,养殖业收入占到总收入的30%以上,反映出此期以解决温饱为主,畜力仍作为主要动力。
到1995 年,“三大主导产业”的占比达到47%,此期人均纯收入完成了第三次翻番,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千元大关。
加速发展现代农业 努力拓宽农民增收通道
加速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拓宽农民增收通道摘要:文章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分析了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生态农业,努力拓宽农民增收通道的一些做法。
指出只有切实落实党的惠民政策,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现代化;增收通道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抗市场竞争能力”。
加速从加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重点部署。
山西省孝义市作为一个全国百强市在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一、认真理解农业现代化1.现代化农业是一个抽象概念。
它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
现代农业是:(1)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
(2)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实现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目标。
(3)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
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2.根据本市的特点建设有特色的现代农业。
二、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1.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
实现了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
生产与供销一体化,农、工、商结合更加紧密。
2.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
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
3.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服务落后的局限性。
关于农民合作社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
关 于 农 民合作 社 促进 农 民 增 收 问题 的调 查
文/ 祁 一 夫
中 共 天 津 市 委 十 届 二 次 全 会 提 出 要 加 强 民 生 保 障
工作 , 提 高 群 众 生 活水 平 , 千 方 百计 增加 农 民 收 入 , 拓 宽 农 民 增收 渠 道 . 确 保 农 民 收 入 增 长 势 头 不减 弱 , 进 一 步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农 民 专 业 合 作社 是 推 动 社会 主义 新 殖业 为 1 7 7 家, 占3 5 %; 水 产养 殖业 为3 4 家, 占6 . 7 %: 林 业为 1 4 家, 占2 . 8 %: 农 业机 械服 务业 为2 6 家, 占5 . 1 %; 其 他 行业 2 9 家 。从 行业 分布 来 看 , 分 布相 对 集 中 , 种植 业和 畜 禽养 殖 业 两个 行业 的农 民专 业合 作社 所 占比重超 过 8 4 %. 从 事 农 产 品深加 工 等行 业 的农 民 专业 合作 社所 占比 重较小 2 . 创建 形式 多元 , 桥 梁作 用凸显 。农 民专 业合 作社 在 创建 时立 足 各 区县地 域 优势 和产 业 发 展特 点 . 因地 制 宜 . 突 出特 色 , 主要 有 四种形 式 一 是 村级 组 织带 动 型 . 即村 级 组 织 围绕 当地 的主 导产 业 .组 织从 事 专 业生 产 的农 民 自愿加 入 成 立 的农 民 专业 合作 社 大 港 区太 平 镇 崔庄 村
宣 传扩 大影 响 . 开辟 出一 条新 的增 收 渠道 二 是能 人大 户 领办型 , 即利 用 农村 能 人 如 生 产大 户 、 销售大户 、 经 纪 人
l l
臻鞭 辍l
濑
辖
黻 m
关于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摘要: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多种措施。
并针对农民增收难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两大惠农政策:一是每年以20%的速度减少农业税,计划在今后的五年内取消农业税,后又在20年召开的两会中提出提前两年落实;二是对农民采用直补政策。
农民的增收,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但又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政策!关键词:全免农业税农民增收街关镇是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内的一个乡镇,大约有20个村。
20年河北省全省实行了国家的两项惠农政策,并在这一年全部免除了农业税,为此在寒假其间在家乡小镇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一、本次调查的基本情况:(一)调查方案的简介:此次调查采用访谈法为主,并以问卷调查和观察法为辅的调查方法进行。
调查对象为街关镇的农民。
希望通过这次调查,以了解惠农政策实行后,农民的收入情况,以及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探索如何更好的促进农民增收则为此次的调查目的。
此次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首先从20个村中选取5个,在从这5个村中随机抽取20名农民进行调查。
(二)本次调查问卷与访谈中的问题呈现:1、您的家庭人口状况:这个问题包括总人口,男性,女性,劳动力,就学人口,大学就读者以及65岁以上或病残丧失劳动力者的人数等问题。
调查者中,四口之家占总体的2.94%;五口之家占总体的5.88%;三口之家占总体的9.4%;六口之家占总体的20%。
其中,五口家庭和六口家庭中有70%的家庭每户只有12名劳动力。
四口之家的中8.54%的家庭两代家庭,在这些家庭中又有52%的家庭拥有两个女儿。
这些被调查者中8.78%的家庭拥有12名就学者1.22%的家庭拥有三名就学者,而其中有5%的家庭有大学求学者,1%的家庭中三个子女全为在读大学生。
2、您的家庭年均收入(不是净收入):此题调查结果如下:7.8%的家庭年均收入为200XXXX3000元;1.22%的家庭年均收入为400XXXX6000元;2.64%的家庭年均收入为XXX0元;5.36%的家庭的年均收入为10000元及万元以上。
发展现代农业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和工作 观念 , 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 , 发展
现代农业 ,促进柳城县农 业和农村经济在原有基础上
2 发展现 代农 业 拓 宽农 民增收 渠道
21切实转变政府 职能 , . 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 、 县 乡镇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必须 以邓小平理论 和 “ 三个代 表” 重要思想 为指导 ,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 观。要 紧紧围 绕农业增效 、 民增收这个 目标 , 农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县” 建设 ,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种植适应市场需 求 的优质品种 , 大力发展超级稻 、 质稻 和无公害稻米 优
() 3 政策 支持 。坚持“ 多予 、 少取 、 放活” 的方针 , 全
育 、繁殖和示范推广适合柳州 蔗区生态气候 条件的抗
旱 、 寒、 抗 抗病 虫 、 高产 、 甘蔗新 品系( 高糖 品种 ) 的工
作 ,加快甘蔗品种更新换代步伐 。继续缩小新台糖 1 6 号 的种植面积 。 三是扩大糖料蔗压榨 能力 , 日 能力 将 榨 扩大到 2 . 7万吨以上 , 力争榨季在每年 4月 1 0前结束。 同时要完善“ 价格联动 ” 制 , 机 保护蔗农利益 , 做到面积 和总产增加 , 蔗糖份 和农 民收益 、 企业效益提高 。 () 3 壮大桑蚕 , 调优调强 。一是建立蚕业发展基金 ,
【 关键 词】 现代农业; 发展 对策
1 柳城 县农业 经济发展 现状及 存在 的 问题
柳城县位于广西 中北 部 , 全县总 面积 22 14平方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调查与思考(doc 8页)
临沭县关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收入问题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
临沭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日,县政府办公室组织人员对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征和形势分析
(一)2010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69元,分别是2005年的1.7倍和1.9倍。
“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民收入年度增幅分别为13.8%、16%、13.9%、9.4%和14.8%,除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低于10%外,其余年份都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其中2007年增长最快,达16%。
(如表所示)
表:临沭县2005—2010年农业总产值及农民人均纯收入
指标名称(元)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26.82 4014.36 4657.06 5307.65 5804.45 6668.73
政策性收入为主要内容的转移性收入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推动力。
2010年,农民人均转移性纯收入212.1元,比2005年增加145元。
“十一五”时期我县农民收入能够实现跨越式增长,主要是政策给力、农民努力、社会合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十二五”时期,我县发展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中后期阶段,将着力加快小城镇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将为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创造良好基础和更有利条件。
但是,也应该看到农民增收形势并不容乐观。
纵向来看,近两年来,农业总产值由两位数增长锐减为增幅不足4%,农民人均收入虽然增幅较大,但放缓趋势明显。
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大幅下滑,充分说明进入WTO以后,农民收入与国际经济环境息息相关。
横向来看,我县还尚未达到全市平均水平,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761元,较我县高出92元。
各县当中,蒙阴为6714元,平邑为6696元,苍山为6687元,沂水比我县高出171元,达6840元。
二、当前影响我县农民持续增收的制约因素
(一)农业结构层次不高,产业链条短。
在农产品结构上,传统品种仍占主导地位;在农产品加工结构上,初级产品、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多;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产品出售原料以初级产品为主的格局没有根本改观,全县蔬菜、果品加工转化率不到10%,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偏低,品牌意识不强。
主要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缓慢,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交易成本高、竞争力不强。
农村土地流转还没有形成市场化运作的土地流转机制,没能实现全县范围内的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有待加强,同工业产品相比,农产品有品无牌、有牌无名现象比较普遍,一些优质农产品还鲜为人知。
如南古镇湾里村的香油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但一直难以做大,没有强势的品牌带动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
一是全县每年能够争取的上级扶持资金有限,加上县、乡、村财政自给力量不足,支农尤为乏力。
二是受信贷政策影响,农民生产性的小额贷款非常艰难,贷款投放面和投放额也难以满足要求。
三是进入农业领域的社会资金和工商资本规模有限。
(四)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据统计,我县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占37.9%,初中文化程度占45.1%,高中或中专占14.6%,专科以上占2.4%。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单靠体力劳动增收的机会越来越少,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增强农民整体素质是推动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经途径之一。
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对策建议
1.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牢牢把握临沂市打造现代农业亮点和沂沭河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的机遇,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步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
扶持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产业水平高的专业乡镇、专业村。
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产品市场建设,围绕鲁南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临沂长生园、南古葡萄示范基地、冠山茶园等一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领头羊”项目,和“十大优质高效农业基地”建设,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深入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创建工作。
支持、鼓励农民参与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基础设施先期投入、建成生产设施出租进行专项补助等方式,减轻农民的资金投入负担,实现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机结合。
2.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推广南古镇土地流转试点的成功经验,鼓励农民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承包权,将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园区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以股份合作方式组织农民入股建立生产合作社,通过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把农民经纪人、经营大户、农户组织起来,开展特色化、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土地变股权、农民变股东”促进农民共同发展,增收致富。
3.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政府要形成“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共识,把财政支农、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及农业产业化资金“捆绑”使用,集中用于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生产基地和种养大户,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综合实力、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
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实现生产与需求连接的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加
快形成一批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
4.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强农村生活设施建设,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沼气入户工程、农村居住环境整治建设工程和农村社区管理服务上着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鼓励农民特别是年轻农民、失地农民进城入镇居住生活,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向小城镇。
不断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协调发展,推动二三产业扩规模、上档次、增效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近吸纳转移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
积极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促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充分就业,增加收入。
5.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按照“政府推动、部门主抓、农民参与”的思路,通过集中培训、市场考察、创业设计、实践学习和创业发展等培训,加大扶持服务力度,培养造就一大批科技明白人、流通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达到“培育一批农村实用人才、造就一批创业带头人、拓展一项产业、带动一方农民、发展一片经济”的人才效应,带动引导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加大农民转产转业培训力度,合理组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加强对境外劳务合作的服务与管理,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努力变体力型输出为技能型输出。
要树立“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深入开展“创业临沭”建设,吸引外出能人“回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6.努力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强化农村三资管理,探索开展“村资分离”的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使集体经济
的收益也能够真正为农民共享。
创新金融支农方式,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镇)工程建设,探索建立乡村农业贷款担保机构,尝试农民土地使用权、林地承包权以及多年生作物抵质押贷,推行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担保贷款等,解决农业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农户贷款难问题。
加大对农村“高利贷”、非法吸储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降低农民投资理财风险,引导农民科学理财。
7.认真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逐步完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长效机制,让农民普享社会发展“红利”。
紧紧抓住中央财政加大投入的时机,积极争取资金,切实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和综合生产能力。
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逐步建立以“低收入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农民工养老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孤寡老人集中供养”的“新五保”制度。
深入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落实好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村级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违反农民负担政策责任“追究制”,有效制止农村“三乱”现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实现减负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