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概述

合集下载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概述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概述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概述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简介
基于“以学定教,动态生成”策略,问题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值得注意的操作方法。

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深刻理解基本理念。

课堂应该由“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践行“以学论教,学教合一”的“生本课堂”理念。

二、严格遵循基本原则。

深刻把握“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因学而教、顺学而导”的原则。

一)以“学情”定教,重视课堂的生成性。

根据课前“预学”
及课内自学,了解学生的学情,随时关注学生的研究动态,并以此为教学设计、施教和改进教学的最基本依据,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为“想学”而教,重视研究惯的培养。

创设情景、问题驱动、评价激励、注重学生研究意识和品质培养,形成良好的研究惯和能力。

三)为“会学”而教,重视学法指导。

教学生“会学”,积极推动教学由“教知识”向“教方法”转变。

四)以“互学”促教,重视课堂互动。

让学生多说、多做、多议、多思,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三、认真落实课堂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打造本真的、富有底蕴的课堂。

二)具体目标:一个根本、两个关注、三个转变、四个注重、五个能让。

四、灵活处理教学结构及环节。

一)基本要求:在“构建”的基础上“完善”、“创新”、“解构”的阶梯目标,打造“问题导学”高效课堂新模式。

高中数学“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分析

高中数学“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分析

高中数学“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分析一、“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概述“问题链导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它不再僵化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和发现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环节:1. 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引入一个实际问题或者一个数学思维的疑问,来引发学生对待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探讨问题: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形式或整个班级一起进行问题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3. 解决问题: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分析、讨论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并逐渐揭示学习内容的本质和规律。

4. 总结归纳: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逐渐总结出规律和方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

通过“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同时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深入的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效果分析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

下面从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成绩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对该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进行具体分析。

1.学生学习动力的提高采用“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通过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者引入一些有趣的数学思维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动力。

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学习,会更加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学习成绩的提高采用“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得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掌握方法。

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学生可以逐渐发现和总结出知识的规律和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成绩。

问题导学法

问题导学法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所谓教学模式,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理论、教学原则和教学经验,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可以操作、可以控制的结构性流程。

一个学校、一个学科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以下因素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第一,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第二,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考虑客观条件,如教学设备、班级规模等,脱离客观实际的教学模式都是花架子;第三,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做到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第四,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国普通教育现阶段流行的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二是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或“10+35”)教学模式;三是河南省西峡县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四是江苏省溧水县东庐中学的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教学模式。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是借鉴当前全国流行的教学模式,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吸收、借鉴、改造、创新而提出的。

与当前全国流行的几种教学模式相比,具有自己明显的优势,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深受师生欢迎,现作一简单介绍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提出动因“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提出,源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源于解决课堂教学的现状与课堂效益提高需求之间的矛盾的需要。

第二,源于消除传统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教学理念之间巨大反差的需要。

第三,源于帮助教师解决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转变之困的需要。

第四,源于帮助教师解决先进教学模式与自己课堂教学实际结合的需要。

由老课程到新课程的转变,教师有诸多不适应。

首先是对新教材的编写思路不适应。

过去的教材编写一般采用的是演绎法,即先理论,后实践;新课程教材的编写一般采用的是归纳法,即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

其次,对教学方法和思路变化的要求不适应。

旧课程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理解、运用,教师教学只要能把问题讲清、讲透即可;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探究,教材知识要通过探究达到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

数学“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和实施的策略研究

数学“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和实施的策略研究




创 设 问题 情 境 , 激 发 探 究 内驱 力
利 用 类 比不 仅 可 以 在 问 题 解 决 过 程 中不 断 提 出 新 的 问 题, 为 问 题解 决指 明方 向 , 还 可 以提 出根 据 已 有 命 题 和性 质 提 学 生 未知 的命 题 和 性 质 , 例如学牛在掌握 了等羞 、 等 比 数 列
定 义 的 区别 和联 系后 , 很 容 易就 能 从 等 差 数 列 的 性 质 中 , 提
1 . 教育心理学表 明: 当 学 生产 生学 习 兴 趣 时 , 就会产生 力
集 巾注 意力 , 采 取 积 极 主 动 的 意 志 行 丫 匕 求 掌握 知识 的 理 智 感 , 为, 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 , 从 而 提 高 学 习效 率 . 因此 , 教 学
知 一一 引 申 应 用.
的机会 , 充分发 挥学 生的 主体作 用 , 使 学 生 主动 构 建 , 全 面
观察, 积 极参 与 , 有 利 于培 养 、 发 展 学 生数 学 意识 , 学会 _ } 丰 j “ 数 学思 维” 解决 问题 .
提 出问题一 教 学 模 式
质 疑 探 究—— 建 构 新
索 出 问题 导 学 教 学 模 式 的基 本 流 程 :
中 掌

D, 而 乙具 有 甲 相似 ( 或相同) 的属 性 A , B , ( , 因而 乙 也 可 能 具 有与甲相似 ( 或 相 同) 的属 性 D . 类 比 是 提 m 问 题 的 伟 大
源泉.

物 的家 用 电器 ( 如冰箱等) , 为 对环 境 有 污 染 . 现 在 比如 说 某
家用 电 器 ( 如冰箱等) 使 用 的氟 化 物 的释 放 破 坏 了 大 气 上 层 的

“四五四”问题导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四五四”问题导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四五四”问题导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第一节教学模式概述“生本课堂”是教师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学会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合作、自主探究,教会学生学习。

老师为学生的“学”提供“支持”和“服务”,组织学生整体感知和感悟学习内容,教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科学引领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生本课堂的课堂教学形态是:鼓励学生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课堂教学形式采用个人、小组等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

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技能、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机械记忆等。

“四五四”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即四阶段、五环节、四下放:四阶段:定目标——选问题——编程序——悟道理。

五环节:在编程序环节,以层层递进的知识点或能力点为线索,每个知识点(能力点)的建构过程按照“情境问题——知识呈现——演练获得——归纳总结——拓展提升”五个主要环节进行。

四下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思维权、演练权、表达权、归纳总结权等交还给学生。

一、实施目标通过构建此教学模式,彻底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真正实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师过多的讲的时间留给学生的思考、演练、表达与归纳,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变得会思考、会实践、会表达、会感悟,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

二、教学原则1、问题导学:以问题来呈现教学目标,即教学设计中任何概念、规律、方法都要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生成知识与能力。

问题的难度要适中、有针对性和真实性。

2、层层递进:以知识(能力)点为单位,体现知识的产生与演变的科学性,体现能力发展的递进性,让学生学习一点就能掌握一点,杜绝跳跃性教学现象。

3、主体性原则: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不能独霸课堂,一讲到底,要充分体现学生的思维权、演练权、表达权和归纳权。

4、可操作性原则:生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为了提高课堂效益,必须增强各环节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生本课堂具有实践意义。

基于“问题导学”的教学设计

基于“问题导学”的教学设计

基于“问题导学”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问题导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问题的探究和解答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设计中,问题导学的理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明确教学目标在问题导学的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层面。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注意将知识点与问题相结合,确保问题导学的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设计问题情境在问题导学的教学设计中,问题情境的设计非常重要。

问题情境应该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生活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问题情境的设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情境展开探究和讨论。

3.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问题导学的教学设计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启发式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情境产生疑问和困惑,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动力。

4.组织问题导向的学习活动在问题导学的教学设计中,要注重组织问题导向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实验探究、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

6.反思与总结在问题导学的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反思与总结,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的过程,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收获,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以初中生物教学为例,设计一个基于“问题导学”的教学设计实例。

1.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基于“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基于“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基于“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作者:董锐华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7年第10期摘要:“问题导学”模式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产物,属于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十分关键的教学方式。

该模式主张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能够进一步挖掘“问题导学”模式的价值,本文主要对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问题导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问题导学”模式概述“问题导学”这一教学模式主要是以问题为基础来开展数学教学,属于探究性的教学活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纽带,教师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在基于问题导学模式下的数学课堂上进行平等的对话。

“问题导学”这一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教学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自主解决实际问题,自主动脑、动手获得数学知识。

通过这一模式,教师不仅能够取得较为有效的教学效果,还能提升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二、基于“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体实施1.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要想真正取得良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来。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问题导学”这一教学模式的价值来。

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让学生能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更多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圆”的知识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圆周长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前向学生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同学们,我手上有一枚1元的硬币,如果我想知道这一枚硬币的周长,你们能够帮助我吗?”听到教师提出的问题之后,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问题上来,并积极地思考。

这样,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

2.通过重点问题加强课堂互动在基于“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地设计问题,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突破教学重点,然后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有效地加强课堂的互动。

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一、引言问题导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导学模式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培养其解决问题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探讨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地理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问题导学模式的特点问题导学模式的核心是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具体特点如下:1.注重启发性思维:问题导学模式强调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其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性:通过问题导学,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积累知识,主动开展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强调知识整合与应用:问题导学模式鼓励学生将知识进行整合与应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具体的应用案例:1. 引发学生对地理现象的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具体的地理现象问题,引发学生对该现象的思考。

例如,可以提问:“为什么靠近海洋的地方降水量较大?”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分析气候和地理条件等因素,来探究和解答问题。

2. 问题驱动的气候带探究在教授气候带的概念和分布时,可以通过问题导学模式引发学生对气候带形成原因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可以提问:“为什么靠近赤道的地区气候炎热而靠近极地的地区气候寒冷?”学生可以通过对地球自转、倾斜等因素进行分析,解答问题并深入理解气候带的分布规律。

3. 问题导向的地理实地考察在地理实地考察中,可以通过问题导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

例如,在城市规划考察中,可以提问:“为什么市中心的道路宽度较大,而郊区的道路宽度较窄?”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采访相关人员,分析城市规划、交通流量等因素,得出结论并进行讨论。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

“345”优质高效课堂创造性研究“问题导向六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汇报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学校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趋于有机统一,现有一校两区,171个教学班,6400多名学生,近900名教职工,学校进入良性发展时期;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明显滞后于学校的发展,很多的兄弟学校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初中部的课堂教学改革,多次召开调度会,从2010年9月开始,我们在“问题多项式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最后集思广益,多方考察,谨慎求证,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与我校学风“学习从问开始”相符的“问题导向六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

学部组成了课堂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了改革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环节,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问题导向六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概述“345”优质高效课堂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可喜变化,课堂上,学生们变活了,成了课堂的主人。

但我们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感觉到课堂表面是活了,但学生缺乏静心思考;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但探究的深度不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但缺乏质疑的声音。

学习从“问”开始,没有了问题的思考,缺失了问题意识,就丧失了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问题导向六步教学法”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向课本发问,向作者发问,向自己发问,向同学发问,向教师发问,向权威发问,向生活发问,既在自主学习中发问,又在合作学习中发问,还在巩固练习中发问。

通过生生、师生、组组间的交流、争辩、争论、反馈来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导向六步教学法”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为:一个导向,两条基本线,三个活动层面,四种课堂素养目标。

具体内容为:1.一个导向: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训练为导向。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的问题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在实际运用中提升学 生的学习兴趣,有利 于 学 生 构 建 完 整 的 知 识 体 系,提 高 学 生 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近几年的实 际 实 施 过 程 中,也 存 在 失败的案例.有部分教师走入了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误区, 并且出现了问题.
(一 )问 题 设 置 方 式 单 一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一大手段就是设置问题.但是有 些教师习惯于照搬教材上 的 问 题,在 人 教 版 高 中 政 治 必 修 2 第一单元中就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如 何 理 解 政 治 自 由,有 下 面两种观点.你认为它们有道理吗? 说说你的看法.观点 一:政 治 自 由 就 是 人 们 可 以 无 拘 无 束,想 干 什 么 就 干 什 么. 观点二:政治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 的 一 切 事 情.”这 些 类 似 的问题其实并没有思考的深度,答案 趋 于 表 面 化. 教 师 照 搬 教 材 上 的 问 题 ,显 而 易 见 并 未 在 设 置 问 题 方 面 努 力 . (二 )创 设 问 题 来 源 单 一 相较于其他课程,高中政治课程 有 其 特 殊 性. 政 治 课 是 十分讲究时效性的,热点新闻、社会时 事、生 活 点 滴 都 能 成 为 课堂问题的来源.设计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对学 习产生足够的学习兴教 师 面 临 着 双 重 压 力. 因 此,教 师 不 得不从应试的角度设置问题.教师习惯于从教材本身和高 考 模 拟 试 题 中 寻 找 问 题 ,来 源 单 一 . (三 )学 生 自 主 探 究 能 力 与 发 现 问 题 能 力 间 的 矛 盾 发现问题的 前 提 就 是 学 生 需 要 具 备 一 定 的 怀 疑 能 力. 在问题导学的实施 过 程 中,教 师 需 要 充 分 发 挥 主 导 作 用,引 导学生.然而在这 一 过 程 中,学 生 往 往 会 过 分 依 赖 教 师,机 械地听取 教 师 的 讲 解. 通 常 学 生 一 旦 发 现 问 题,总 是 抱 着 “这个问题老师会进行解答”,从而放弃 对 这 个 问 题 的 进 一 步 深入.个人的自主探究能力和问题意识无法满足问题导学 教 学 模 式 的 要 求 ,与 实 际 发 现 问 题 的 能 力 存 在 鸿 沟 . 三 、高 中 思 想 政 治 课 “问 题 导 学 ”教 学 模 式 有 效 运 用 的 策 略

【高中化学特色教学】“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

【高中化学特色教学】“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

“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一、“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2011年我校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在认真借鉴永威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县教育局提出的“以问导学,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策略,总结提升为“126精致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在此基础上,我针对我校高三学生化学课一轮复习的特点,结合学校提出的“126精致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对教学思路进行了一些反思和重构,设计了“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以高效课堂教学为理念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一轮复习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高中必修课程以及两个选修模块课程的学习,对高中化学知识已经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一轮复习中要做的一是构建知识体系,二是扎实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要想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就要采用科学的复习策略、得当的复习方法。

“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是根据考纲要求,将一个课题的知识巧妙的设计成若干个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将该专题的知识有机的串联起来,同时设置典型例题,让学生将总结出的知识点在典型题目中加以运用,不但总结了知识同时锻炼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环节首先设计制作预习学案,主要针对课本基础知识点,让学生对本课题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复习。

其次运用“问题式导学”理念设计课堂探究导学案。

以下是我以《氮及其化合物》这一课题为例介绍导学案中复习关于氨气的性质的问题设计:问题一: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备了氧气和氨气两瓶气体,因急事离开后,忘了哪一瓶是氨气。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采取尽可能多的合理方法加以鉴别。

这只是看似与生活有联系的一个小问题,但是学生在回答该问题时需要大量的思考,将本课题中氨气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的化学性质知识都串联一遍,才能回答完整。

该问题后又设置一道典型例题:(1)图甲为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

“问题导学”模式

“问题导学”模式

“问题导学”模式问题导学”模式解读什么是“问题导学”模式?“问题导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成长为本”为灵魂,以问题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基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使学生高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一导二主四联动”。

(一导:导学案;二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四联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达标检测四个基本环节联动导学。

)1、“问题导学”模式以“成长为本”为灵魂学生是活生生不断成长的个体,教育应服务于学生。

“问题导学”模式以“成长为本”为灵魂,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教育的重心从满足成人对学生的要求逐步转向满足学生自身成长的要求。

学校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学生设计、开发程序,并指导学生依据程序开展学习活动。

在“问题导学”模式中,教师承认、尊重、相信学生生命成长的本能,学生在享有成长权、选择权、表达权、展示权等权利的过程下享有真正的生活。

教师在实施问题导学模式时应树立以下基本理念:(1)教师的教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的学。

(2)“注入式满堂灌”是教师“偷懒”的表现。

(3)有效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4)学生是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人,应把课堂的空间与时间尽可能还给学生。

(5)教学的效益是如何使课堂有效,师生应尽最大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6)发现不了学生问题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7)靠“抢时间,压作业”来提高成绩的教师是不合格教师。

(8)课前充分准备使问题价值最大化,课中使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多元方式展示得以解决,课后对有价值问题强化巩固,使师生更好地生成新的问题。

2、“问题导学”模式以“问题解决”为基石一切问题的提出都是为了最终的解决,没有问题的解决,提出问题便再没了价值。

因此,我们把问题解决作为“问题导学”模式的基石。

“问题导学”模式突出了导学案的引导性、学习的自主性、小组的合作探究性和学生的充分展示性。

浅谈英语教学中“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英语教学中“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英语教学中“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1. 引言1.1 问题导学模式的定义问题导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会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促使学生思考和独立学习。

问题导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建立知识体系,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问题导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问题导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自主探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学习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在英语教学中,问题导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问题导学模式的引入,为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1.2 问题导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问题导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

通过问题导学模式,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问题导学模式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导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可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英语知识,提高记忆和掌握的效果。

问题导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正文2.1 问题导学模式的实施步骤1.确定学习目标:在实施问题导学模式前,首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和技能,以便设计相应的问题。

2.设计问题: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问题的设计应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

3.组织学习活动:根据设计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实施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改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实施建议

实施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改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实施建议

实施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改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实施建议前言教育是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事业之一,而教学模式则是教育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以知识为中心进行教学,这种方式往往导致学生缺乏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因此,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校所采用。

本文旨在探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以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简介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思考能力的教学模式。

它通过提出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深度挖掘课程内容,最终达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步骤如下:1.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讨。

2.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

3.展示探究成果: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知识,需要整合和归纳成系统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4.反思总结:对于学生来说,探究问题的过程需要总结经验和提高方法,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问题。

通过以上步骤,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出自主思考、批判性思维等多种能力,这也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所在。

实施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建议1.提出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学生通常对形象、新颖、有趣的问题更加感兴趣。

因此,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中,教师需要注意如何提出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为了确保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或者通过多媒体、漫画等形式,增加问题的趣味性。

2.注意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设置合理的问题要想让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但也要注意问题不要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以免学生失去研究的动力。

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问题,以免问题过于高难度导致学生无从下手,或者过于简单导致学生失去探究问题的兴趣。

如何正确运用“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

如何正确运用“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

如何正确运用“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依据,运用具体的问题组织学生有效的自学、共同分析、探讨和研究,从而推断出正确结论的课堂教学模式。

“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的理念是:知识是学生学会的,不是教师讲会的。

“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的目标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1、展示问题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自学问题就是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自学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根据教师展现的问题情景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

这一环节要防止设置自学问题层次不清,不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问题太碎、太杂,或太大、太空。

要么一看就会,课本上有直观的答案,要么思维跨度太大,缺乏递进性,学生难以接受。

2、学生自学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改变学生过去那种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思维迟顿的学习方式,真正提高学习的效率。

通过每节课让学生自学,使学生明白学习要靠他们自己,使学生感受学会知识后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乐学好思。

坚持“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坚持让学生自学,学生就会发现并且提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学。

当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掌握了自学这种学习方法,将会受益一生。

这一环节要防止以下误区:一是自学走过程,时间安排不足。

二是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唠唠叨叨,使学生不能专心思考。

学生自学时一定不要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

3、合作学习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语言解答等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天赋等才能得以发挥,情操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同时克服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

合作学习的形式有二种:一是提问与评价。

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概述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学、讨论辅导和互动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采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性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提出问题、展开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促进学生的交流互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和群体合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提高教学效果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三、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1.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的问题既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够促使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组织讨论和分享在学生独立思考一定时间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借助他人的思路和方法推动自己的思考和学习。

这样的讨论和分享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及时引导和点拨在学生讨论和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对学生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引导和点拨,指导学生找出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合理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扩展和深化学习。

4.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内涵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内涵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内涵窑院小学陈杰问题导学教学,是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模式。

所谓问题导学,也称之为“基于问题·主动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它是以问题解决为起点,以问题及问题解决为主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确立态度、培养能力、习得知识的教育任务。

或者说是以问题解决为主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习得知识,问题是解决构成了主要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探究为其主要的学习方式。

该教学创设的是学生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和氛围,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教师在《问题解决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加工,学生在“问题及问题系统”的激趣、激思、导向、导引下自主独立通读教材和相关材料信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如产生“疑难、疑问、想不通、不会做”等阶段时,合作学习、展示探究成为学生自身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教学活动顺理成章地进入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展示争辩阶段,而不是来自教师特意安排的一个学习程序。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凸显,教学活动随着问题的线索步步深入,既张扬激烈,又自然流畅。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组织、参与、引导、点拨,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而又充分体现。

在该学习方法框架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天然地融为一体;“自主、合作、展示、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成为必然;“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发展自在其中;“教材、教师、校园、家庭、社区、网络、实验、活动”等教育资源浑然一体;人生所需要的责任感、义务感、理解、感恩、公正等基本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体验和不断强化。

“问题解决导学”的“学”是核心,“导”是关键,“问题”是载体,“解决”是目标。

“问题”产生的基点是基于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基于教师对认知规律、学习规律的理解、把握和智慧应用。

是学科、学生、教师三位一体问题整合相融而生成的。

“问题”设计力争激趣、引思,具有挑战性和思辨性,注重针对性、层次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能促成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高中数学“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分析

高中数学“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分析

高中数学“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分析一、“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是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和构建,从而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问题链导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将数学知识视为一堆枯燥的概念和公式,缺乏对数学的兴趣。

而“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引导,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深度和魅力,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在“问题链导学”模式下,学生需要通过问题的引导自主进行探索和学习,而不是被passively 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

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分析和总结,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问题链导学”模式下,学生需要通过问题链式的思维来解决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逐渐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 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问题链导学”模式下,学生通过问题链式的学习,可以逐步形成对知识的系统性理解和掌握。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和归纳,从而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链导学”模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入和扎实。

5. 促进师生交流互动在“问题链导学”模式下,老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指导者。

老师需要负责引导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索中不断思考、分析和总结。

实施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改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实施建议

实施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改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实施建议

陈京山王桂兰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就是以问题为中心,将问题作为学科知识建构的载体,即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以问题为线索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尝试探究。

问题被恰当地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教师以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学习欲望,提出或发现问题,通过师生对话、学生独立思考或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在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唤起学生探究活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

问题导学教学就是要转变多年以来养成的“先教后学”的习惯做法和观念,构建适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定教的有效学习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核心是以学定教和以教导学相伴相融、共生共长的和谐课堂。

这里所说的问题情境,通俗地讲,就是教师为启发学生主动探究而编撰的一个导学材料,它可能是一个简短的富有启发性的小问题、小实验,也可能是递进的系列问题或阅读材料,其本质上是激发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一个问题的导学线索,让学生围绕这个线索展开高质量的思维活动,从被动的“被灌输”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

二十年前,著名特级教师邱学华在一次外出讲学中,碰到过一个被教师称为“笨得像石头”的小学生,说他练了多次还是学不好多步计算题,问邱老师有办法没?邱老师马上找来这名学生,对他说:“我有两角钱,请你帮我买两本作业本、两支铅笔,要便宜的。

”小孩高兴地买来了本子和铅笔,还找回 4 分钱。

邱老师故意说少找了一分钱,小孩申辩道:“本子一本5 分钱,二五得十;铅笔3 分一枝,二三得六;2 角减1 角六还剩4 分,怎么会少呢?”得到邱老师的连连夸奖后,他还在邱教师的启发下,很快列出了算式,这类算式恰是他平时经常出错的问题。

为什么原本聪明的孩子被训练成了“笨蛋”?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教学和训练有问题,教学没有从学生的自身经验出发,也没有选择适量的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让学生来解决,学生的潜能被抑制。

问题导学教学需要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有意识地开发、收集和创造一些实际问题情境来为教学服务,使学生有机会应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简析
基于“以学定教,动态生成”策略下的“问题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操作在操作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深刻把握基本理念。

践行“以学论教,学教合一”的“生本课堂”理念,课堂由“教的课堂”转向“学的课堂”。

二、严格遵循基本原则。

深刻把握“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因学而教、顺学而导”的原则。

(一)以“学情”定教,重视课堂的生成性。

根据课前“预学”及课内自学,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施教和改进教学的最基本依据,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为“想学”而教,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是创设情景,引发学习兴趣和意向。

二是问题驱动,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是评价激励,增强学习的驱动力。

四是注重学生学习意识和品质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三)为“会学”而教,重视学法指导。

大力推行和落实“为学而教”,即教学生“会学”;积极推动教学由“教知识”向“教方法”转变。

(四)以“互学”促教,重视课堂互动。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说,多做,多议,多思,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三、认真落实课堂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打造本真的、富有底蕴的课堂。

(二)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是“一个根本”“两个关注”“三个转变”“四个注重”“五个能让”
一个根本:课堂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

两个关注:课堂教学评价既要关注教师行为的“备、讲、辅、改、测(考)”,更要关注教师和学生行为的“学、问、思、辨、行”。

三个转变:课堂教学要变注入式教学为问题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为主动参及,变单纯只是传授为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培养并重。

四个注重:注重启发诱导,注重学法指导,注重情感渗透,注重培养创新思维。

五个能让: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

四、灵活处理教学结构及环节
(一)基本要求。

在“构建”的基础上“完善”、“创新”、
“解构”的阶梯目标,打造“问题导学”高效课堂新模式。

1.在完善中创新。

根据学科性质、年段特点、教师实际,大胆变革已有的教学模式,渗透“问题导学”新策略,实现课堂结构、流程的随机调整,实现课堂教学的“动态性”。

2.在创新中解构。

构建教学模式的终极目标是解构教学模式,根据学情、生情、教情,进行教学模式的再创造,进而形成风格不同,特色鲜明的教学新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3.在解构中重组。

解构教学模式,不是完全抛弃基本的教学结构。

解构教学模式,是一个对教学流程动态的“重组”过程,各年段、各学科课堂教学要以“问题导学”为统领,重组教学流程,在重组中要体现以下基本要素:
(1)一、二年级
要体现“指导预习--提问质疑--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相机引导--当堂检测”等基本环节。

(2)三至六年级
要体现“独立预学--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点拨释疑--拓展应用--检测提升”等基本环节。

以上要素不是固定的教学流程,教师要在教学预设、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科性质、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灵活处理。

五、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问题的归纳及展示。

目的是通过预学及课内自学
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

一是通过课前预学或指导预习归纳问题。

问题的提出应该是学生预学或预习效果的集中反馈,应体现预设性和生成性。

形成的问题应有代表性。

二是通过课内自学归纳问题。

课内积极引导学生自学,注重学法培养、习惯养成。

(二)课堂互动。

目的是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参及、积极思考、语言解答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点拨示范。

目的是通过教师引导、点拨和讲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既帮助学困生解决了基本问题,又通过纠正错误,使优秀生理解更加透彻,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

(四)反馈总结。

目的是通过基础性和拓展性习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及时反馈信息,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的就视为达到学习目标,做到了“堂堂清”。

(五)拓展升华。

目的是通过让不同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创新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