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事件 会计假账和诚信危机

合集下载

安然公司破产的原因及启示

安然公司破产的原因及启示

安然公司破产的原因及启示安然公司破产的原因及启示引言:2001年,安然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但却因为一系列严重的会计丑闻而最终宣告破产。

安然公司的破产案成为美国商业史上最大规模的破产案之一,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思。

本文旨在分析安然公司破产的原因,并从中汲取教训和启示。

一、安然公司破产的背景安然公司成立于1985年,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交易商之一。

然而,从1999年起,安然公司开始遭受财务欺诈的重大打击。

二、安然公司破产的原因2.1 会计欺诈安然公司的财务欺诈主要由高层管理人员发起和控制。

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包括虚构利润、隐瞒债务、创建虚假公司等,来夸大公司的业绩和价值。

这一系列的会计欺诈导致安然公司财务状况的严重扭曲,最终导致公司无法偿还债务,最终宣告破产。

2.2 内部控制不善安然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

高层管理人员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监督不力,导致财务欺诈问题得以长期存在而未被发现。

2.3 缺乏监管安然公司的会计欺诈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监管机构的失职和监管体系的薄弱。

监管机构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安然公司的财务欺诈行为,导致问题的积聚最终爆发成为了一场规模庞大的破产危机。

三、安然公司破产的启示3.1 高层管理人员的诚信意识安然公司破产案揭示了高层管理人员对公司诚信问题的重要性。

他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秉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以避免出现类似的财务丑闻。

3.2 加强内部控制安然公司破产案提示了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公司应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加强风险防控,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

3.3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安然公司破产案呼吁完善监管机制和加强监管力度。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监督和审查,及时发现和打击财务欺诈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4 加强道德教育安然公司破产案也提示了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的迫切性。

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道德素质培养,提高其诚信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减少财务欺诈行为的发生。

安然事件与制度缺陷

安然事件与制度缺陷

1、安然公司为什么要作假?2、安达信为什么放纵协助安然公司造假?3、从会计诚实的角度,应得到什么启示?安然事件与制度缺陷(文汇报)2001年底位列全美500强第7位的安然(Enron)公司破产,震惊了全世界。

安然黑幕的曝光不仅牵涉到安然的高层管理人员,还牵涉到信誉一向良好的安达信公司和美国政府。

大公司和中介机构、政府合作起来损害员工与社会利益,令人不寒而栗。

安然被揭穿是大公司违法行为的结束吗?分析这个事件,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安然违规的主要手法是:第一、公司高层暗箱操作,将债务、坏账转移到分公司,掩盖内部早已存在的问题,虚报成绩,欺骗员工、股东和社会。

第二、利用安达信这样信誉卓著的中介公司作假账,并利用美国会计审计制度的缺点(安达信集做账与审计于一身),得以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

第三,利用美国政府的政治力量,官商合作,甚至可以使政府“重写美国政府的能源政策条文”,使能源政策向自己倾斜。

大公司、中介机构、政府三位一体制造了这次事件,不能不使人想到,到底根源何在。

企业作为经济人谋求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无可厚非。

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敢冒上断头台的风险,是资本的本性。

要把企业的利己引向有利于整个社会,就要靠一套相关的制度。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经济学家无不强调制度的重要性。

按理说,美国的制度在世界上还是比较完善的。

在立法、执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下,执法也是较为认真的。

美国有200多年的法治历史,公民、企业与政府的守法观念都比较强。

但就在这样一个法治社会里,居然出了这样大的事件,不能不令人深思。

安然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安达信公司的少数高层人员以及一些高官,说来都是社会上流人士。

这样的人居然作出了这样的事,不能不令人吃惊。

这些事告诉我们,不能仅仅指望人性的善良和自我道德约束。

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指出,包括政治家在内的所有人都是利己的。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正建立在这种假设的基础之上。

用句俗话说就是“人心险恶”。

我们必须有防人之心,才可以在经济活动中不上当。

安然事件案例分析

安然事件案例分析

安然事件案例分析安然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丑闻之一,也被视为巴尔的摩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之一。

该事件曝露了一个庞大的财务舞弊网络,揭示了安然公司高层管理层的背信弃义和道德沦丧。

1995年,安然公司由肯尼斯•雷和杰弗里•斯金斯创立,成为一家全球能源和化学品交易、咨询和审计公司。

然而,2001年底,安然公司僵局已定,陷入了信任危机。

该公司向投资者大肆宣传其财务表现和业务成果,从而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客户。

然而,真相却隐藏在公司高层管理层的伪装背后。

安然和它的高层管理层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手段和会计操作,制造了一个虚假的财务状况。

他们大肆夸大公司的收入和盈利能力,同时掩盖了巨额的负债和亏损。

这种欺骗性的财务报告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提高了股价,并吸引了更多的投资。

安然高层管理层的核心成员之一是首席财务官安德鲁•费斯特,他是这一欺骗性计划的中心人物。

费斯特通过各种手段,包括虚假交易、伪造文件和隐瞒重要信息,成功地制造了一个“成功”的公司形象。

他还积极参与会计师事务所安然检测者的审计工作,通过向审计师们提供伪造的会计凭证和虚假的交易记录,使他们对公司的真实状况一无所知。

安然事件爆发的导火索是股东举报,匿名举报信指控安然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和内幕交易。

此后,安然公司的内外部调查小组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在2001年10月16日的一次公司董事会会议上公布了调查结果。

报告揭露了安然公司高层管理层制造的财务欺诈和金融不端行为,揭开了整个安然财务舞弊网络的面纱。

安然事件对美国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安然公司的股价迅速暴跌,从2001年高峰时的90美元/股,跌至2002年最低点的0.67美元/股。

安然公司面临巨额的民事诉讼和刑事指控,最终导致了该公司的破产申请和解散。

安然事件的案例分析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这个案例揭示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高层管理层道德伦理的关键作用。

安然公司在财务报告中使用了许多复杂的交易结构和会计方法,这些方法使审计师很难发现财务舞弊行为。

安然财务丑闻引发的审计信用危机

安然财务丑闻引发的审计信用危机

2001年底,曾在世界500强中排位第七、连续六年被《福布斯》杂志誉为“最具创新精神”的全球第一大能源公司——安然公司,突然申请破产,顿时其股价从最高时的每股90美元跌至不足1美元,股票总市值从最高时的700亿美元跌至不足2亿美元。

这件美国有史以来的最大破产案,将使美国、欧洲及亚洲的债权银行损失50多亿美元,使持有安然股票的共同基金及退休金者损失数十亿美元,同时也会危及华盛顿的政治家们,危及民主、共和两党政治天平的平衡。

作为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五大”)之一的安达信因未揭露出安然公司财务报表存在的错误和舞弊问题而招致各界指责,安达信的信誉、“五大”的信用备受各界质疑,于是安然破产案引发丁一场严重的审计信用危机。

在安然破产案中,安达信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它为什么会成为安然丑闻的焦点?这得从安然的经营失败谈起。

安然的鼎盛时期是在2000年,该年度其营业收入达1 000多亿美元,营业收入增长率达151.3%,股价最高时达到每股90美元。

但到2001年初,经营即开始出现危机:一是因能源价格下跌使公司盈利大减,二是从事利率方面的衍生金融商品出现巨额亏损,王是在网络及其他投资上受国际大环境影响也出现大幅亏损。

面对严重的财务危机和经营失败,安然公司在全力掩饰。

到2001年11月8日,安然公司实在无法再掩饰下去,被迫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调查,被迫向公众承认做假账已为时多年且数额巨大。

仅1997年—2000年就多计盈利5.91亿美元。

从1997年-2000年,安然公司通过合伙投资、关联方交易等手段,各年隐瞒负债5.61亿美元到7.11亿美元不等,共计达25.85亿美元,而股东权益则多列12亿美元。

巨额的负债不列入财务报表、关联方交易及利益输送不充分披露、巨额盈利及股东权益的高估和虚增,给安然公司带来了“粉饰的繁荣”。

面对如此之多、如此严重的会计造假,安达信竟未能客观、公允地给予揭露,出具了不具公信力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严重失真的宙计报告。

安然事件财务报告分析(3篇)

安然事件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摘要:安然事件是20世纪最严重的金融丑闻之一,本文通过对安然事件财务报告的分析,揭示了其财务造假的行为,并探讨了其对金融市场和监管体系的影响。

一、安然事件背景安然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一家全球性的能源和商品交易公司。

在2001年,安然公司突然宣布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例。

安然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尤其是其财务造假行为,成为金融史上的一大丑闻。

二、安然事件财务报告分析1. 财务报告造假行为(1)虚构交易安然公司通过虚构交易,将公司的债务隐藏在关联公司中,从而美化其财务报表。

例如,安然公司与关联公司之间进行了大量的虚假交易,这些交易实际上并不存在,但却在财务报表中得到了体现。

(2)滥用会计准则安然公司利用会计准则的模糊性,对财务数据进行调整,以达到美化财务报表的目的。

例如,安然公司利用“特殊目的实体”(SPE)来规避监管,将亏损项目从财务报表中剔除。

(3)虚假披露安然公司在财务报告中虚假披露了公司的财务状况,误导了投资者和市场。

例如,安然公司在2000年的财务报告中,将公司债务减少了数十亿美元,但实际上公司的债务并未减少。

2. 财务报告造假的影响(1)损害投资者利益安然事件导致大量投资者遭受损失,其中包括许多中小投资者。

这些投资者基于安然公司虚假的财务报告,对其投资决策产生了严重误导。

(2)破坏金融市场秩序安然事件暴露了金融市场的监管漏洞,导致投资者对金融市场失去信心。

这不仅损害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还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3)影响监管体系安然事件揭示了金融监管体系的不足,促使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安然事件对金融市场和监管体系的影响1. 金融市场影响(1)投资者信心受损安然事件导致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受损,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

(2)金融产品估值下降安然事件使得金融产品估值下降,特别是与安然公司相关的金融产品。

2. 监管体系影响(1)加强金融监管安然事件促使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包括对财务报告的审核、关联交易的监管等。

安然事件的反思——对安然公司会计审计问题的剖析

安然事件的反思——对安然公司会计审计问题的剖析

安然事件的反思——对安然公司会计审计问题的剖析安然事件的反思——对安然公司会计审计问题的剖析2001年10月16日,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安然公司在突如其来的破产事件中倒下。

这一事件被称为“安然事件”,不仅震惊了整个能源行业,也引发了全球对企业会计伦理和审计问题的广泛关注与反思。

安然公司成立于1985年,在短短的16年时间里,其业务范围迅速扩张,成为了当时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商之一。

然而,安然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却严重脱离了其宣称的财务健康状态。

安然公司通过复杂的会计手段和伪造的交易来掩盖其巨额负债,让其财务报表呈现出假象,欺骗了投资者和审计师。

首先,安然公司的会计欺诈主要表现在虚增收入和资产。

安然通过虚构能源交易、隐藏债务和利润等手段,将不实的收入计入财务报表,企图掩盖公司经营状况的不良。

此外,安然还通过特殊目的实体(SPV)等金融工具,将债务转移至其他公司,达到欺骗审计师和投资者的目的。

这些手法使得投资者误以为安然公司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高利润,进一步增加了其投资的风险。

其次,安然公司的审计问题主要体现在审计师的失职。

安然公司的主要审计师是安达逊(Arthur Andersen)会计师事务所,但是该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发现安然的财务欺诈行为。

据后来的调查显示,安达逊存在严重的审计失职行为,包括忽视风险、缺乏独立性、违反伦理规范等。

审计师在应该对安然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和核实的时候,没有充分履行职责,对安然公司的不规范行为视而不见,甚至为其制造了假账,这使得安然能够继续欺骗投资者。

安然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对企业会计伦理和审计问题的深刻反思。

首先,安然公司事件暴露了公司治理的问题。

安然公司的高管团队在财务欺诈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缺乏道德和伦理意识,推动了欺诈行为的进行。

这提示我们,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加强高管的道德教育和监督,提高企业治理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其次,安然事件也揭示了审计师的职责与责任。

案例分析题 6] 安然——安达信不诚信自毁前程

案例分析题 6] 安然——安达信不诚信自毁前程

[案例分析题6] 安然——安达信不诚信自毁前程2001年,美国华尔街明星企业纷纷倒闭,道-琼斯股票指数、纳斯达克股票指数和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屡创新低,股市投资者损失惨重,公众信心接连遭受打击。

2001年1月,曾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强名列第七的美国能源超级大企业安然企业对外公布:企业1997-2000年度虚报盈利5.91亿美元,增列6.28亿美元负债,直接导致投资者信心崩溃。

在不长的时间内,安然企业股价从最高超过90美元,股票市价过630亿美元,一路狂跌至不足1美元,连续30个交易日其股价徘徊在摘牌底线的1美元之下,安然企业股票被摘牌。

同年12月2日安然企业正式向纽约一联邦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所列资产达631亿美元。

安然企业破产后,其受害者遍及全球。

安然企业股票投资者损失惨重,血本无归;贷款给安然企业的华尔街金融企业、欧亚各银行承受至少50亿美元损失;美国著名的信用评级企业——标准普尔估计,与安然企业债务相关的证券商遭受63亿美元损失。

伴随着安然企业破产倒闭,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创立于1913年的安达信国际会计企业碰到巨大麻烦,遭遇严重诚信危机,进而引发全球会计行业强烈地震。

从安然企业成立之始后的16年里,安达信一直担任安然企业的独立审计师。

在2001年会计年度安达信的业务收入为93.4亿美元,其间有5200万美元的收入来自安然企业,而这其中2700万美元是管理咨询业务收入,只有2500万元才是审计鉴证收入。

很显然,安达信担任安然企业的独立审计师可谓扮演了双重角色:外部审计师和内部审计师。

因此,安达信的审计失去独立性,无法做到公正。

正如美国《商业周刊》评论员所说:“一只手做假,另一只手证明这只手做的账”,这样,怎能不出假账?2001年12月,安达信CEO约瑟夫•贝拉迪诺在国会作证确认,安达信对安然企业的财务会计问题处理上判断失误。

在收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调查安然企业财务与会计违规问题传票后,2002年1月10日,安达信发表简短声明,承认其负责安然企业审计工作的前主审计师大卫•邓肯曾召开一个紧急会议,组织力量迅速销毁上万份与安然破产有关的文件,而邓肯则说他是接到安达信的律师的指令后做的。

会计经典案例

会计经典案例

会计经典案例案例一:安然公司会计丑闻安然公司是美国一家能源交易和金融服务公司,成立于1985年,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和电力交易公司之一。

然而,安然在2001年因会计丑闻而破产。

安然公司的会计造假始于1997年,该公司通过设立特殊目的实体(SPEs)与合作伙伴进行交易,将债务和亏损转嫁给这些实体,以掩盖公司实际业绩的下滑。

安然的高层管理人员还通过利用会计标准的漏洞和模糊性,进一步扭曲财务报表,夸大收入和利润。

在整个会计丑闻期间,安然的高层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和掩盖这些违法行为,导致造假的程度越来越严重。

这场会计丑闻的影响非常严重,安然公司在2001年倒闭,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事件之一。

这个案件震动了整个美国的金融市场,导致了金融界的大规模调整,并引发了对于企业道德和会计伦理的重视。

这个案例对于会计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揭示了一系列关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审计的问题。

安然的会计丑闻暴露了审计师和监管机构的失职,以及对于金融公司的监管不力。

此后,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度和金融监管体系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以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这个案例也对会计师的角色和责任提出了挑战。

会计师应该在识别和揭示公司违法行为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而不只是依赖客户提供的信息。

此外,这个案例还提醒了会计师要时刻保持职业操守和道德标准,遵守会计准则的精神和原则。

总之,安然公司会计丑闻是一起经典的会计案例,对整个会计行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它提醒我们要警惕企业的违法行为并积极揭示,同时要保持职业操守和道德标准,以维护会计行业的信誉和可靠性。

案例二:万历朝的财政危机万历朝是明代中国的一个朝代,历史上以其财政危机而闻名。

这个财政危机源于明朝时期的会计失误和管理不善。

在万历朝期间,官员对于财务管理的疏忽和腐败导致了朝廷财政的困境。

明朝时期的会计制度本身就存在许多问题,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审计机制。

此外,官员们还经常滥用税收和财政收入,将其挪用为私人财物,使得国家财政无法收支平衡。

安然事件引发的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安然事件引发的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安然事件引发的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安然事件再度提醒人们市场经济运作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透明、诚信与良好的公司治理。

安然申请破产之后,惊魂未定的投资者开始怀疑其他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变得畏缩不前。

尽管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已步出谷底,但走向复苏,股市未因此而欢欣鼓舞。

这就是目前金融市场上所谓的“安然效应”。

安然事件值得企业界、监管当局、投资者与经济学家深思。

一、会计诚信的作用和意义——市场制度的基础条件经过近20年的实践,我国市场制度有了一些进步。

最根本的是两条:一是“产权明确”,产权不明确就无法交换,资源优化配置就无法实现;二是“交换必须平等、自愿、没有欺骗”,如果不自愿、不平等、不诚信,市场就会提供错误的信号,资源优化配置也无法实现。

如果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搞市场制度的目的就没实现,市场制度的优越性也就没有了。

因此,不搞欺骗,讲求诚信,是建立市场制度的基础条件之一。

1.诚信不仅是道德资源,而且是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诚信在保障交易正常进行中具有重要作用。

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交换方式的发展,人们很难再游移于社会经济之外,而具有更为明显的社会性和现实性。

诚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物质内容,从道德追求进入到物质生活领域。

这种诚信理念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如果传统文化的诚信强调“克已复礼”,那么现代诚信则强调“互利”和“双赢”。

因此,诚信在伦理学家看是道德资源,在经济学家看则是经济资源,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

而且市场经济越发展,诚信的作用越重要。

2.诚信是经营企业制胜的法宝纵观中外的成功企业,都把诚信作为追求和必备的品质之一,无一不是以诚信为本而发展壮大的。

2001年以来,“安然”等事件在美国证券市场和会计市场引发了诚信危机,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可以说会计行业的信用危机是全球性的。

这些问题说明,会计诚信重要性也是越来越重大,同时随着公众诚信意识的觉醒,对会计诚信监督也越来越广泛,而随着法律的健全,社会对会计行业的监督和监管越来越规范。

经典案例:美国安然公司财务舞弊案

经典案例:美国安然公司财务舞弊案

经典案例:美国安然公司财务舞弊案安然公司成立于1930年,总部设在美国休斯敦。

2000年,安然公司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6位,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及出售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交易商和最大的电力交易商。

另外,安然公司还运营着一家天然气管道系统和宽频部门,同时也经营纸、煤和化学药品等日用品。

其所属7家分公司分别负责运输与储存、国内天然气与电力服务、国际经营与市场开发、油气勘探与生产和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5个领域的经营业务。

1996年,安然公司总收入达到132.89亿美元,净收入达到5.84亿美元,总资产为162亿美元。

在2001年宣告破产之前,安然拥有约21000名雇员,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公司连续6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

然而,真正使安然公司在全世界声名大噪的,却是这个拥有上千亿资产的公司在几周内破产。

其实,安然公司从发展壮大到“瞬间”破产,其原因是复杂的,除了投资战略决策错误、轻视举债风险等之外,还有公司内部财务管理不善等原因。

据调查,安然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曾经在财务管理上发生了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如暗箱作业,将债务、坏账转移到分支公司,还将财务的责任从账面载体上消除,创造性地做账,防范公司的中下层职员以及政府部门、股民等。

此外,安然公司财务人员利用财经审计的巨大漏洞,与“圈内”人士进行秘密交易,一些会计师们利用职权为自己聚敛财富,从中捞取了巨额钱财。

安然公司财务人员的这些违法操作,引起了公愤,公司职员和股民们向安然公司执行长官、董事会及高层管理人员提出了47项指控,其中,主要的5项指控是涉嫌违反《公司法》,如隐瞒债务、私下股票交易、公开用谎言误导公司职员等行为。

由于财务管理混乱,安然公司最终于2001年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案例分析安然公司的成功可以说是一个商业神话,它吸引了无数羡慕的眼光,也寄托了众多投资者发财的希望。

安然事件的反思对安然公司会计审计问题的剖析

安然事件的反思对安然公司会计审计问题的剖析

安然事件的反思对安然公司会计审计问题的剖析一、本文概述安然事件,作为全球财务丑闻的标志性案例,不仅揭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严重漏洞,也引发了对会计审计制度的深刻反思。

本文旨在剖析安然事件的背后原因,着重探讨安然公司会计审计问题,并以此为鉴,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提供借鉴。

文章将首先概述安然事件的基本情况和影响,然后分析安然公司在会计和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财务报告的失真、内部控制的失效、审计机构的失职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文章将揭示出安然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包括企业文化、治理结构、监管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缺陷。

文章将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包括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审计制度、提高监管效率等,以期为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审计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二、安然公司的会计问题安然公司,曾是美国乃至全球能源界的巨头,其会计问题的曝光不仅震惊了华尔街,更引发了全球对企业会计诚信和监管制度的深刻反思。

安然公司的会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复杂的公司结构与财务操纵:安然公司构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企业网络,通过设立大量的关联公司和合作伙伴,以进行财务操纵和隐藏债务。

这种复杂的结构使得公司能够通过内部交易转移利润和亏损,从而营造出一种盈利的假象。

滥用会计准则与违规操作:安然公司在会计处理上采用了多种手法,滥用会计准则,以达到粉饰报表的目的。

例如,公司通过将某些费用资本化、利用不透明的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等手段,掩盖了真实的财务状况。

审计机构的失职:作为安然公司的审计机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失职行为。

他们未能发现安然公司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和舞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安然公司财务操纵的帮凶。

审计机构的失职,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审计行业的公信力。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安然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存在严重的缺陷,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进行财务舞弊,而内部控制的失效使得这些行为得以长期隐瞒。

安然事件引发的会计诚信危机的思考

安然事件引发的会计诚信危机的思考

安然事件引发的会计诚信危机的思考摘要:诚信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由于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体系不健全、会计制度的局限性等原因,导致目前社会普遍信用不足,会计诚信缺失表现尤为突出,如何解决会计诚信危机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安然事件会计诚信会计诚信危机安然公司,曾是一家位于美国的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能源类公司。

在2001年宣告破产之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由于持续多年精心策划、乃至制度化系统化的财务造假丑闻,安然欧洲分公司于2001年11月30日申请破产,美国本部于2日后同样申请破产保护。

从那时起,“安然”已经成为公司欺诈以及堕落的象征。

1913年由芝加哥阿瑟安德森教授创建的安达信公司,经过88年经营,在世界8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5万名员工,在全球拥有10万家大型客户,去年的营业收入超过90亿美元,成为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

而在安然事件揭露前后不到几个月,这个“百年老店”毁于一旦,实在令人深思。

究其原因,主要是:利益驱动,诚信丧失。

安然公司成立以来,从80年代到90年代,安达信不仅一直负责其审计工作,而且同时提供咨询服务。

2000年安达信从安然获得的5200万美元总收入中,咨询服务的收入就高达2700万美元,可见安达信与安然公司之间拥有源远流长的利益关系。

利益驱使安达信帮助安然造假。

正是在安达信“失职”的情况下,安然可以将数亿美元的债务转至不见于公司资产负债表的附属公司或合资企业的账上,从而使债务隐藏在财务报表以外,同时又将不应记作收入的款项记作收入,以这种偷梁换柱的造假方式虚报公司盈利。

这与中国某些上市公司造假的手法如同一辙。

随着安然问题的暴露,安达信一系列的造假行径相继揭露。

2001年,安达信就曾两次因违规操作而被处罚。

早已使安达信会计师行的声誉大为受损。

安然破产案不仅仅对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打击重大,对全球会计行业也引发巨大冲击,会计业可能出现重大的变化。

案例14 安然事件——会计造假和诚信危机

案例14  安然事件——会计造假和诚信危机

安然事件——会计造假和诚信危机美国安然能源公司,一个居世界500强第7位,2000年营业规模过千亿美元,让世人赫然的能源巨人,几乎在一瞬间倒塌了……案例介绍1985年7月成立的安然公司,以中小型地区能源供应商起家,总部设在休斯敦,曾被认为是新经济时代传统产业发展的典范,做着实在的生意,有良好的创新机制。

其资产膨胀速度如滚雪球一般快速壮大,到破产前,公司的营运业务覆盖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共有雇员2.1万人,资产额高达620亿美元,总收入达1 000亿美元,而下属公司(包括合作项目)更是达到3 000多个。

安然主要营销电力和天然气。

1990年,安然收入的80%来自天然气传输服务业,而到2000年其收入的95%来自能源交易与批发业务。

壮大后的安然已不满足于传统的经营方式,它开始把目光投向能源证券。

安然管理层认为,为任何一个大宗商品创造衍生证券市场都是可能的,安然公司不断开发能源商品的期货、期权和其他金融衍生工具,把本来不流动或流动性很差的资产“盘活”,在能源证券交易中获得垄断地位,至20世纪90年代末,安然已从一家实体性的生产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类似于对冲基金的华尔街式的公司;另外安然通过运用巧妙的会计手段,创造了一套十分复杂的财务结构,用于资本运作。

90年代末期至2001年夏天,安然在金融运作上获得极大成功,1995年安然公司被经济界权威杂志《财富》评为“最富创新能力的公司”,连续6年都排在微软、英特尔之前,它的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对金融工具的创新运用,由于它的“出色表现”,安然公司的管理人员被业界认为是资本运营的高手。

可是,安然的成功毕竟是个泡沫,这个泡沫导致安然的股价从2000年的每股90美元跌至不到1美元,安然最终于2001年12月2日申请破产保护,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

安然破产不仅使数百万持股人损失惨重,而且造成该公司大批员工投资在本公司股票上的退休金血本无归。

2001年11月下旬,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首次公开承认自1997年至今,通过复杂的财务合伙形式虚报盈余5.86亿美元,在与关联公司的内部交易中,隐藏债务25.85亿美元,通过大约3 000家SPE(其中有900家设在避税天堂)进行自我交易、表外融资、编造利润,管理层从中非法获益。

安然事件案例及分析

安然事件案例及分析

安然事件案例及分析就在我们为中国资本市场系列造假案忧心忡忡的时候,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也“不甘寂寞”地爆出了当量巨大的假账丑闻.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休斯敦的安然公司Enron曾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该公司2001年的股价最高达每股90美元,市值约700亿美元.但在安然公司前任财务主管因涉嫌做假账,受到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调查的消息公布后,公司的盈利大幅下调,股价急剧下跌至26美分.安然公司被迫根据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的规定,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以资产总额498亿美元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最大宗的公司破产案记录.一、做假手段一隐瞒巨额债务安然公司未将两个特殊目的实体Special Purpose Entity,SPE的资产负债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进行合并处理,但却将其利润包括在公司的业绩之内.其中一个SPE应于1997年纳入合并报表,另一个SPE应于1999年纳入合并报表,该事项对安然公司累计影响为高估利润亿美元,低计负债亿元.SPE是一种金融工具,企业可以通过它在不增加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的情况下融入资金.华尔街通过该方式为企业筹集了巨额资金.对于SPE,美国会计法规规定,只要非关联方持有权益价值不低于SPE资产公允价值的3%,企业就可以不将其资产和负债纳入合并报表.但是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只要企业对SPE有实质的控制权和承担相应风险,就应将其纳入合并范围.从事后安然公司自愿追溯调整有关SPE的会计处理看,安然公司显然钻了一般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空子.二安然公司利用担保合同上的某种安排,虚列应收票据和股东权益12亿美元.三将未来期间不确定的收益计入本期收益,未充分披露其不确定性安然公司所从事的业务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通过与能源和宽带有关的合约及其它衍生工具获取收益,而这些收益取决于对诸多不确定因素的预期.在IT业及通讯业持续不振的情况下,安然在1999年至少通过关联企业从互换协议中“受益”5亿美元,2001年“受益”亿美元.安然只将合约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计入财务报表——这其实是数字游戏.尽管按照美国现有的会计规定,对于预计未来期间能够实现的收益可以作为本期收益入账,但安然公司缺少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合理预期,也未对相关假设予以充分披露.四安然公司在1997年未将注册会计师提请调整的事项入账,该事项影响当期利润亿美元1997年的税后利润为亿美元,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对此采取了默示同意的方式.五利用金字塔构架下的合伙制网络组织,自我交易,虚增利润13亿元六财务信息披露涉嫌故意遗漏和误导性陈述二、对我们的启示一从财务会计角度传统财务报告披露模式捉襟见肘.以历史成本和每股盈余为重心的财务报告模式很难适应当今的商务模式、复杂的财务结构和与此相关联的经营风险.尽管安然在2000年年报中提供了其8页纸的管理当局的讨论与分析以及16页纸的会计报表附注,但仍然将一些资深的分析师和基金经理人搞糊涂了.在他们看来,安然披露了大量的信息垃圾.现行财务报告系统产生于工业时代的上个世纪30年代.那时的资产是有形的,投资者是成熟的和数量不多的.既没有资产负债表表外融资,也没有即时股票报价或信托基金,更没有首次投资项目的价值重估.投资者不能长期忍耐资本市场上的财务报告又反映大量复杂的“过去时”信息,他们更需要正在发生和未来将要发生的相关信息.因此,财会界必须谨慎而迅速地完成向“现在时”报告模式的转变,以提供连续性而不仅是期间性、多维核心业绩指标而不仅是单一每股收益以及易于理解的商务模式、经营风险、财务结构和经营业绩的信息.关联交易舞弊或欺诈游刃有余.为推动二级市场股价,安然公司开始通过关联交易做手脚.最为着名的关联交易发生在2001年第2季度,安然把北美的3个燃气电站卖给了关联企业Allegheny能源公司,成交价格为亿美元.市场估计此项交易比公允价值高出3亿至5亿美元,该差额被加入能源公司业务利润中.就在这个季度结束的前一天,安然将它的一家生产石油添加剂的工厂卖给了名为EOTT公司的关联企业.外界怀疑由于安然无法提供令华尔街满意的盈利数字而强迫EOTT在季报的最后一天完成了交易.实际上,早在1999年底该石油添加剂工厂已被安然列为“损毁资产Impaired Asset,冲销全额达亿美元.而18个月后又以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其间充满蹊跷.反观我国的关联交易同样五花八门.如企业向内部管理人员贷款,让后者买进公司股票,或借现金给关联公司,让后者购买自己的产品;或通过购并、置换、托管等手段与关联公司制造计价不平等条件下的“泡沫利润.虽然财政部出台了抑制关联交易业绩幻觉的规定即将超过公允价值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但鉴于关联交易计价与披露的专业性与复杂性,该领域依然是热衷于操纵利润者的乐土.合并报表范围别有玄机.考察美国的一般公认会计准则和我国的准则、制度就会发现,拥有实质控制权是纳入合并范围的标尺.这便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必须依赖财会人士的高度专业判断,因为拥有子公司的股权虽不及51%但可能“实质控制”,而安然公司恰恰在这样的灰色地带下,未合并众多未拥有50%股权但“实质控制”的子公司;二是客观上鼓励管理当局建立复杂的公司体系,拉长控制链条,将债务留在子公司账上,将利润显示在母公司的账上.安然公司利用该等技巧,创建子公司和合伙公司数量超过3000个,以自上而下“传递风险,自下而上“传递”报酬.联想到我国的许多公司任意改变合并报表范围,并盈不并亏的情形层出不穷,看来压缩合并报表的利润操控空间在当前复杂的商业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激进的财务管理犹如“火中取票”.安然公司奖励业绩的办法,颇让人费解.经理人员完成一笔交易的时候,公司不是按照项目给公司带来的实际收入而是按预测的业绩来执行.就是说,如果签署协议的时候预计项目可以为公司带来30%的回报,那么就按照这一数字给负责人发奖金.此外,安然公司管理层对财务报告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切与积极.一位西方着名的会计学家说,如果公司的文化是为了既定的目标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那便是麻烦的开始.反观我国的一些企业,也常常为了激进的盈利指标,实施扭曲的激励举措,而一旦事与愿违,又寄希望于会计制造利润,如此,即陷入了“目标激进——扭曲激励——数字游戏”的恶性循环怪圈.避险的财务创新或许成为制造风险的罪魁祸首.衍生金融工具最原始的功能就是为了“避险”,安然公司一方面用期货、期权市场和衍生金融合同将能源商品“金融化”一方面将一系列不动产打包抵押,借助信托基金或资产管理公司对外发行股票和债券.安然公司的初衷是把本来不流动或流动性很差的资产或能源商品“流通”起来,没想到却成为破产的主因.尽管我国的企业引入衍生金融工具还不普遍,但仍需未雨绸缪,因为在驾驭金融品种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片面追求财务创新很可能适得其反.二从独立审计角度业务多元化是福是祸美国20世纪90年代是历史上少有的疯狂繁荣阶段之一,因为公司利润和股票价格前所未有地增长.在得意之后的膨胀中,许多规则和界限都发生了松动.安达信自20世纪80年代一直是安然的外部审计师,但从90年代中期起,它开始提供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和咨询服务,这意味着,它的一只手忙于安然的会计和控制系统,另一只手来验证所产生数字的公正性.美国经济学家评论说,“会计公司放弃了传统的外部怀疑者角色而成为一个内部的商业合伙人,他们也放弃了披露信息的职责,而成了掩藏财务兔子的魔术师.”而另外引起质疑的是,大会计公司从90年代展开的庞大的“专家”咨询服务,从信息技术系统到法律援助,从纳税计划到人力资源招聘方案,拓展咨询业务的趋势非常明显.1993年,全行业31%收入来源于咨询,而1999年咨询占业务收入的比例高达51%.2000年安达信从安然公司获得了约5200万美元的服务费用,其中2500万美元是审计费用,约2700万美元是咨询和其他服务费用,这使得安达信在出具审计报告时乐得“放一马”,因为一旦得罪了安然公司,巨额咨询费用恐将不保.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利维特曾力主拆分咨询业务,但包括安达信在内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却一直以阻碍注册会计师业务发展等理由加以拖延,安然事件的爆发使得这种拆分变得迫切,会计师事务所服务品种的重新“洗牌”已成定论.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正凭借扩大业务规模、开展增值性服务,以期形成业务多元化格局.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审计与咨询导致的独立性冲突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警醒,当咨询业务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超过50%时,就要及时考虑将咨询机构分立.单一客户收费高企是喜是忧像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拥有安然公司这样的大客户,不由自主地会产生财务依赖.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同一客户,或某单一客户的付费与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相比不匹配,注册会计师很可能因利益诱惑而弱化应有的独立性.对此,一些独立审计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如香港会计师公会规定会计师事务所从同一客户取得的收入不能超过会计师事务所总收入的15%.业务收入的集中度风险是导致审计失败的诱因,我国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应尽快弥补这一空白.旋转门是停是开很多安达信的职员辞职后径自加入了安然公司,与原来的同事继续着“亲密”的关系.这形成了一种“旋转门效应”,使执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先入为主地形成客户内部控制良好的印象.让旋转门停下来,防止与客户关系过于紧密,提升审计独立性,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同业互查是强是弱在美国的自律管理体系中,每三年一次,由事务所之间相互检查.同业互查被认为是注册会计师自律机制的最佳模式.耐人寻味的是,安然事件前的同业互查未能发现安达信的审计漏洞,而事后由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专项检查同样“OK”,人们不免觉得同业互查差不多成了“同业包庇”或“同业吹捧”的代名词.在我国准备引入这一监管形式时,应当审慎考虑:同业互查对质量控制的促进程度,各事务所之间的制衡力度以及开展检查时的测试深度,流于形式和浅尝辄止的同业互查只会造成审计资源的浪费.协会监管职能是松是紧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一直扮演双重角色:既是注册会计师的“胡萝卜”权益的守护神,又是注册会计师的“大棒“执业的监管者.安然事件引发的人们对协会角色的置疑,直接导致了协会所属“公共监督委员会”POB的解体.应当承认,行业协会角色的模糊制约了其监管职能的发挥.可行的做法是,让角色分立,要么是注册会计师的“代言人”,要么是注册会计师的“监管者”. 外部环境是冷是热经济低迷、价值观沦丧、心理预期、盈余标杆、指标考核等都可能成为管理当局舞弊的刺激因素.自从美国的新经济泡沫溢出后,经济发展放缓,包括安然在内的上市公司面临着沉重的财务压力,由此产生了强烈的造假内驱力.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化进程加快,企业竞争空前激烈,面对股东的期许、主管部门的要求和监管部门的督察,公司管理当局特别是上市公司的业绩欲望异常迫切.应该说,外部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审计的成败,换言之,经济的繁荣容易遮盖财务数据的“水分”,即使审计出现过失也不易暴露.尽管我们不应根据外部环境的优劣考虑审计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但在外部环境较“冷”的条件下,恪守应有的谨慎与合理的怀疑,是防范审计失败的应有考虑.专业品质是高是低关联交易审计向来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再加上表外融资、衍生金融工具等事项,更是对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形成巨大考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准备开发一个关联交易审计“工具箱”包括与关联方交易有关的所有现行的财务报告和审计规则,并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在目前审计期间应予考虑的若干建议,并就舞弊问题发布详细的执业指南,这意味着职业界开始重点解决审计失败的困扰.需要提请同仁注意的是:第一,考虑如何转变已给外界造成的注册会计师“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的印象;第二,避免在特定领域出现“外行审计内行”的情形,尤其是涉及财务创新时;第三,充分关注复杂或特殊的交易和事项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类似像安然公司发生的关联交易安然前首席财务官为关键关联人,事实上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逻辑炸弹”,只有审时度势,辨析交易和事项背后的风险所在,针对性地采用追加的程序,才不至于落入预设陷讲.黄世忠,财务与会计2003年第3期三审计问题尽管从理论上说,审视上市公司的任何重大恶性案件时都必须严格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世界中,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安然大厦的坍塌,除了蒸发掉安然公司员工的血汗钱和众多无辜投资者的财富外,很有可能使安达信身陷绝境,并引发了对“五大”空前的信任危机.目前披露的证据显示安然公司蓄意舞弊,但为其提供审计鉴证和咨询服务的安达信是否涉嫌与安然公司串通舞弊尚无定论,不过,美国国会的6个调查组,以及司法部、联邦调查局和SEC等部门对安然公司和安达信发起的规模空前的刑事调查所掌握的初步证据,足以表明安达信在安然事件中难辞其咎.根据目前已披露的资料,安达信在安然事件中,至少存在以下严重问题:1安达信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安然公司自1985年成立以来,其财务报表一直由安达信审计.2000年度,安达信为安然公司出具了两份报告,一份是无保留意见加解释性说明段对会计政策变更的说明的审计报告,另一份是对安然公司管理当局声称其内部控制能够合理保证其财务报表可靠性予以认可的评价报告.这两份报告与安然公司存在的前述重大会计问题形成鲜明的反差,已成为笑柄.经过与安达信的磋商,安然公司2001年11月向SEC提交了8-K报告,对过去5年财务报表的利润、股东权益、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进行了重大的重新表述,并明确提醒投资者:1997至2000年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不可信赖.换言之,安然公司经过去达信审计的财务报表并不能公允地反映其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得到安达信认可的内部控制也不能确保安然公司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安达信的报告所描述的财务图像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严重偏离了安然公司的实际情况.2安达信对安然公司的审计缺乏独立性.独立性是社会审计的灵魂,离开了独立性,审计质量只能是一种奢谈.安达信在审计安然公司时,是否保持独立性,正受到美国各界的广泛质疑.从美国国会等部门初步调查所披露的资料和新闻媒体的报道看,安达信对安然公司的审计至少缺乏形式上的独立性,主要表现为:①安达信不仅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鉴证服务,而且提供收入不菲的咨询业务.安然公司是安达信的第二大客户,2000年度,安达信向安然公司收取了高达5200美元的费用,其中一半以上为咨询服务收入Reed Abelson& Johnathan D. Clater,2002.安达信提供的咨询服务甚至包括代理记账.社会各界纷纷质疑,既然安达信从安然公司获取回报丰厚的咨询收入,它能保持独立吗安达信在安然公司的审计中是否存在厉害冲突它能够以超然独立的立场对安然公司的财务报表发不偏不倚的意见吗即使安达信发现了重大的会计问题,它有可能冒着被辞聘从而丧失巨额咨询收入的风险而坚持立场吗面对诸如此类的质疑,即使安达信能够从专业的角度辩解自己并没有违反职业道德,但社会大众至少认为安达信缺少形式上的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能否同时扮演审计鉴证和咨询服务角色的辩论由来已久.SEC前任主席阿瑟.利维特2002年1月17日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题为“谁来审计审计师”的文章,重提3年前的主张,要求对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提供审计鉴证和咨询服务予以限制.SEC在这场与“五大”的较量中败下阵来,从反对“五大”的先锋人物利维特的离职,到力挺“五大”的哈维.彼特继任SEC主席,足见“五大”的影响力.资料显示,安达信的政治行动委员会Polirical Action Committee在2000年美国国会选举中就捐赠了99万美元的“政治献金”.会计师事务所居然设立政治行动委员会,试图影响国会选举,独立性何在②安然公司的许多高层管理人员为安达信的前雇员,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至少有损安达信形式上的独立性.安然公司的首席财务主管、首席会计主管和公司发展部副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都是安然公司从安达信招聘过来的.至于从安达信辞职,到安然公司担任较低级别管理人员的更是不胜枚举.3安达信在已觉察安然公司会计问题的情况下,未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目前,美国国会调查组披露的证据显示,安达信在安然黑幕曝光前就已觉察到安然公司存在的会计问题,但未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或采取其他措施.国会调查组获得的一份安达信电子邮件表明,安达信的资深合伙人早在2001年2月就已经在讨论是否解除与安然公司的业务关系,理由是安然公司的会计政策过于激进.我们注意到,安达信为安然公司2000年度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是2001年2月23日,因此有理由相信,安达信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很可能就已经觉察到安然公司存在的会计问题,否则,合伙人是不可能在2月份讨论是否辞聘的问题的.2001年8月20日,沃特金斯女士致电她过去在安达信的一名同事,表达了她对安然公司会计问题的关注.与此同时,她致函安然公司董事会主席,警告安然公司“惊心构造的会计骗局”elaborateaccounting hoax有可能被揭穿Richald Jr.,2001.8月21日,包括首席审计师大卫.邓肯在内的四名安达信合伙人开会讨论沃特金斯女士发出的警告.此时,安达信已经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了.尽管如此,安达信并没有主动向证券监管部门报告,也未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来纠正已签发的审计报告.安达信的这种做法是否违反规定,目前尚难以断定,但至少让社会公众对安达信的职业操守大打折扣.4销毁审计工作底稿,妨碍司法调查.在沸沸扬扬的安然事件中,最让会计职业界意想不到的是安达信居然销毁数以千计的审计档案.我们知道,审计最重证据.以客观、真实的证据为依据的审计,被Paton和Littleton1940/1970称之为英国对审计行业的最重要贡献.客观、真实的证据也是他们提出的会计基本假设之一.安达信销毁审计档案,是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公然挑衅,也暴露出其缺乏守法意识.目前,美国司法部、联邦调查局和SEC等部门正就此丑闻对安达信展开刑事调查.丑闻曝光后,安达信迅速开除负责安然公司审计的大卫.邓肯,同时解除了休斯敦其他三位资深合伙人的职务.但这一弃车保帅的招数看来并不高明.邓肯在接受司法部、联邦调查局和SEC的问讯时,拒不承认是擅自作出销毁审计底稿的决定,而坚称是在2001年10月12日接到安达信总部的律师通过电子邮件发出的指令后,才下令销毁审计底稿的,直至11月8日收到该律师的指令后才停止销毁活动.至今,安达信总部尚未对邓肯的说法作出反应.如果邓肯的说法属实,那么,安达信的麻烦可就大了.从安达信的角度看,销毁审计档案的事实,极有可能使安然事件由单纯的审计失败案件升级为刑事案件.许多国会议员和SEC的官员誓言将彻查此事.销毁审计档案不仅使安达信的信誉丧失殆尽,而且加大了安达信串通舞弊的嫌疑.如果这仅仅是一件因判断失误而造成的审计失败,安达信值得冒天下之不题而销毁审计档案吗答案只有一个:被销毁的审计档案藏有见不得阳光的勾当.。

安然事件引发的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安然事件引发的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安然事件引发的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安然事件再度提醒人们市场经济运作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透明、诚信与良好的公司治理。

安然申请破产之后,惊魂未定的投资者开始怀疑其他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变得畏缩不前。

尽管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已步出谷底,但走向复苏,股市未因此而欢欣鼓舞。

这就是目前金融市场上所谓的“安然效应”。

安然事件值得企业界、监管当局、投资者与经济学家深思。

一、会计诚信的作用和意义——市场制度的基础条件经过近20年的实践,我国市场制度有了一些进步。

最根本的是两条:一是“产权明确”,产权不明确就无法交换,资源优化配置就无法实现;二是“交换必须平等、自愿、没有欺骗”,如果不自愿、不平等、不诚信,市场就会提供错误的信号,资源优化配置也无法实现。

如果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搞市场制度的目的就没实现,市场制度的优越性也就没有了。

因此,不搞欺骗,讲求诚信,是建立市场制度的基础条件之一。

1.诚信不仅是道德资源,而且是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诚信在保障交易正常进行中具有重要作用。

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交换方式的发展,人们很难再游移于社会经济之外,而具有更为明显的社会性和现实性。

诚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物质内容,从道德追求进入到物质生活领域。

这种诚信理念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如果传统文化的诚信强调“克已复礼”,那么现代诚信则强调“互利”和“双赢”。

因此,诚信在伦理学家看是道德资源,在经济学家看则是经济资源,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

而且市场经济越发展,诚信的作用越重要。

2.诚信是经营企业制胜的法宝纵观中外的成功企业,都把诚信作为追求和必备的品质之一,无一不是以诚信为本而发展壮大的。

2001年以来,“安然”等事件在美国证券市场和会计市场引发了诚信危机,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可以说会计行业的信用危机是全球性的。

这些问题说明,会计诚信重要性也是越来越重大,同时随着公众诚信意识的觉醒,对会计诚信监督也越来越广泛,而随着法律的健全,社会对会计行业的监督和监管越来越规范。

财务造假经典案例(2篇)

财务造假经典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安然公司(Enron Corporation)成立于1985年,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综合能源公司,业务范围涉及天然气、电力、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

在20世纪90年代,安然公司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商之一。

然而,在2001年,安然公司因财务造假丑闻被曝光,最终导致公司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之一。

二、事件经过1. 安然公司的财务造假手段安然公司采用了一系列复杂的财务造假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关联交易:安然公司与多家关联公司进行交易,将这些公司的债务转移到自身账面上,从而虚增公司资产。

(2)特殊目的实体(Special Purpose Entities,简称SPE):安然公司设立了一系列特殊目的实体,将不良资产和债务转移到这些实体,从而美化自身财务报表。

(3)虚拟交易:安然公司通过虚拟交易,将公司的亏损转移到其他公司,从而掩盖真实财务状况。

(4)虚构收入:安然公司虚构了一系列收入,将公司业绩虚报,误导投资者。

2. 事件爆发2001年,安然公司的财务造假丑闻被《华尔街日报》曝光。

报道指出,安然公司的财务报表存在严重问题,公司业绩被夸大。

随后,安然公司股价暴跌,投资者损失惨重。

3. 调查与处理(1)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介入调查:在事件爆发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对安然公司进行调查。

(2)安然公司破产: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3)相关责任人被处罚:在事件调查过程中,安然公司前CEO杰弗里·斯基林(Jeffrey Skilling)和前CFO安德鲁·法斯托(Andrew Fastow)被指控犯有欺诈、造假等罪名。

斯基林被判入狱24年,法斯托被判入狱10年。

三、事件影响1. 信任危机:安然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信任危机,投资者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和信息披露产生了怀疑。

2. 监管改革:安然事件促使美国政府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改革,加强对公司财务报表和信息披露的监管。

安然事件与诚信危机

安然事件与诚信危机

安然事件与诚信危机第一篇:安然事件与诚信危机案例五:安然事件与诚信危机2001年11月下旬,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承认自1997年以来,通过非法手段虚报利润5.86亿美元;在与关联公司内部交易中,不断隐藏债务和损失,管理层从中非法获益。

消息传出,立刻引起美国金融与商品交易市场的巨大动荡。

安然股价去年曾一度高涨到90美元,如今跌至不足1美元,许多中小投资人损失惨重。

事件中,负责对安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安达信成为焦点。

人们指责其没有尽到审查职责。

在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对安然破产事件的调查中,安达信的职业操守受到质疑。

在安然公司,安达信2000年获得的咨询收入高达2700万美元,审计收入达2500万美元。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由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咨询与审计业务没有完全分开,这种关系过于亲密、缺乏独立性的结构,难免引起会计事务所与客户“相互勾结”,中介机构的诚信值得怀疑。

在安然正式宣布申请破产程序后,平日竞争激烈的“五大”在舆论的巨大压力下罕见地走到一起。

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毕马威(KPMG)、安永(Ernst & Young)、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和安达信(Arthur Anderson)发表联合声明:将继续致力于对财务公开业务的改革,制定新的标准,对企业运营中可能的欺诈行为进行监督。

早在2001年6月,安达信被SEC指控为Waste Management Inc.“欺骗及伪造账目”,被华盛顿联邦法庭罚款700万美元。

安达信同意支付罚款,并同意遵守SEC有关反欺诈行为的禁令;同时,一位资深会计师被罚终身禁入。

这是迄今为止安达信受到的最严厉的民事处罚,也是20多年来SEC首次对“五大”采取如此严厉的处罚措施。

安达信与Waste Management Inc.的业务关系长达数十年。

过去10年中,该公司支付给安达信的费用高达2000万美元。

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财务造假案例分析财务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虚构交易、虚报收入、隐瞒负债等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虚假陈述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也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财务造假案例,揭示其背后的动机、手段以及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

案例一:安然公司财务造假案安然公司曾是美国能源行业的巨头,但在2001年,该公司因财务造假丑闻而崩溃。

安然公司通过设立复杂的特殊目的实体(SPEs),将负债隐藏在资产负债表之外,同时虚报收入,使得公司财务状况看起来比实际要好得多。

当真相被揭露后,安然公司股价暴跌,最终宣告破产,其高管和会计师事务所也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案例二:世界通信公司财务造假案世界通信公司是一家提供长途电话服务的公司,2002年,该公司被揭露通过虚增收入和隐瞒费用的方式,夸大了公司的财务表现。

世界通信公司通过将运营费用资本化,将其作为资产记录,从而减少了当期的费用,虚增了利润。

这一行为最终导致了公司破产,并引发了美国证券市场的信任危机。

案例三:中国银广夏财务造假案中国银广夏是一家上市公司,2001年,该公司被揭露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

银广夏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报收入和利润,以及隐瞒负债等手段,虚增了公司的财务业绩。

当造假行为被揭露后,银广夏的股价暴跌,投资者损失惨重,公司也受到了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

财务造假的动机通常包括:1. 提高股价:通过虚增利润,使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产生过高的预期,从而推高股价。

2. 满足融资需求: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融资,可能会通过财务造假来美化财务报表,以满足银行和投资者的贷款条件。

3. 满足业绩考核:管理层为了达到业绩考核目标,可能会通过财务造假来实现短期的业绩目标。

财务造假的手段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1. 虚构交易:通过虚构不存在的交易来虚增收入和利润。

2. 资产评估不实:对公司的资产进行过高的评估,从而虚增资产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然事件——会计造假和诚信危机美国安然能源公司,一个居世界500强第7位,2000年营业规模过千亿美元,让世人赫然的能源巨人,几乎在一瞬间倒塌了……案例介绍1985年7月成立的安然公司,以中小型地区能源供应商起家,总部设在休斯敦,曾被认为是新经济时代传统产业发展的典范,做着实在的生意,有良好的创新机制。

其资产膨胀速度如滚雪球一般快速壮大,到破产前,公司的营运业务覆盖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共有雇员2.1万人,资产额高达620亿美元,总收入达1 000亿美元,而下属公司(包括合作项目)更是达到3 000多个。

安然主要营销电力和天然气。

1990年,安然收入的80%来自天然气传输服务业,而到2000年其收入的95%来自能源交易与批发业务。

壮大后的安然已不满足于传统的经营方式,它开始把目光投向能源证券。

安然管理层认为,为任何一个大宗商品创造衍生证券市场都是可能的,安然公司不断开发能源商品的期货、期权和其他金融衍生工具,把本来不流动或流动性很差的资产“盘活”,在能源证券交易中获得垄断地位,至20世纪90年代末,安然已从一家实体性的生产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类似于对冲基金的华尔街式的公司;另外安然通过运用巧妙的会计手段,创造了一套十分复杂的财务结构,用于资本运作。

90年代末期至2001年夏天,安然在金融运作上获得极大成功,1995年安然公司被经济界权威杂志《财富》评为“最富创新能力的公司”,连续6年都排在微软、英特尔之前,它的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对金融工具的创新运用,由于它的“出色表现”,安然公司的管理人员被业界认为是资本运营的高手。

可是,安然的成功毕竟是个泡沫,这个泡沫导致安然的股价从2000年的每股90美元跌至不到1美元,安然最终于2001年12月2日申请破产保护,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

安然破产不仅使数百万持股人损失惨重,而且造成该公司大批员工投资在本公司股票上的退休金血本无归。

2001年11月下旬,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首次公开承认自1997年至今,通过复杂的财务合伙形式虚报盈余 5.86亿美元,在与关联公司的内部交易中,隐藏债务25.85亿美元,通过大约3 000家SPE(其中有900家设在避税天堂)进行自我交易、表外融资、编造利润,管理层从中非法获益。

消息传出后,立刻引起美国金融与商品交易市场的巨大动荡,负责对安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安达信也成为传媒焦点。

人们指责其没有尽到审查职责。

2002年12月4日,安然正式宣布申请破产。

安然公司董事会特别委员会于2002年2月2日在纽约联邦破产法院公布一份长达218页的报告,据该报告,安然公司之所以倒闭,是因为管理层经营不善,以及部分员工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聚敛财富。

报告揭露,安然公司从90年代末期到2002年夏天的金融成功都是虚幻的泡沫。

多年来,安然公司一直虚报巨额利润。

一些高级经理不但隐瞒上一个财政年度(2000年9月到2001年9月)安然公司高达10亿美元的亏损,并且出售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安然股票。

报告还揭露,安然公司内部的高层经理们成立了许多复杂的机构,并和公司外部人员勾结,操纵安然的财务报表,从中赚取了数千万美元的本不该属于他们的黑心钱。

在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对安然破产事件的调查过程中,德勤已经受委派进驻安然,调查安达信在美国的会计和审计业务。

尽管安然欧洲分公司已于11月29日宣布与母公司分道扬镳,普华永道伦敦事务所依然受命监管安然欧洲公司。

结果为安然出具审计意见的安达信只能陪同安然坐在火山口案例思考1.安然通过什么方式虚构财务数据?为什么?安然破产对国内企业有什么警示?2.安然事件发生时,适逢中国证券市场多起会计造假事件曝光,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面临诚信危机,你认为解决诚信危机应从哪些方面人手?案例分析1.安然通过什么方式虚构财务数据?为什么?安然破产对国内企业有什么警示?创造价值的手段——安然公司不断开发能源商品的期货、期权和其他金融衍生工具,同时通过运用巧妙的会计手段,创造了一套十分复杂的财务结构,用于资本运作。

安然以金融工具的创新运用被经济界权威杂志《财富》连续6年评为“最富创新能力”的公司。

这一做法是导致安然破产的直接原因。

安然的营运现金流在1998年为16亿美元,1999年为12亿美元,而2000年的头9个月仅为l亿美元。

尽管安然的营运现金流在逐步下跌,但它所公告的净利润却在年年上升,这本身就说明,安然的利润不是来自主营业务,而要么来自非经常性收入,要么来自造假。

资本市场扩大了企业的筹融资渠道,活跃了金融市场,促进了资金的有效配置及有效运用,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尤其是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没有资本市场是万万不能的,但资本市场的确也不是万能的。

如果一家企业主要依靠财务手段来创造价值,那么这家企业的风险就相当大。

作为一个企业,为股东创造财富,不能靠筹资,而是要靠直接投资,不能通过资本运营的手段甚至会计手段来使“一夜暴富”的美梦成真。

生产型企业还是要靠生产经营来创造利润,“在其业,谋其事”才是正道。

如果上市公司的心态扭转过来,为了生产经营来进行资本运作,不是为圈钱来资本市场淘金,主业有长远的高幅度增长的公司多了,股市健康发展就有了基础。

精心包装的财务黑洞——安然利用“资本运营”圈钱,真是费尽心机。

安然公司建立一系列子公司,将其大部分设在免税区,利用资产置换关联交易达到避税目的的同时把不动产置换给子公司,由子公司用资产抵押发债,取得现金注入安然公司。

如果资产升值,就收回资产,用现金或优先股偿债,实现利润;而相反,如果资产减值,损失便隐而不报,再建一个子公司,再用资产抵押套现偿还债务,就这样用一种类似“传销”的链条式手段进行着自己的资本运营,创造着虚假的利润。

这个时候,安然仿佛已经忘了自己是一家能源公司,而俨然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真正的资本市场的弄潮儿。

这个被精心包装的财务黑洞也就越发深不可测了。

而这一切到最后只能是一场空。

复杂的财务合伙账户——根据安然发布的内部调查报告,安然公司设立了大量的财务合伙账户,其中有许多账户是虚构的,有几个账户甚至用的是电影《星球大战》中人物的名字。

这些合伙账户除了被用来做假账掩盖债务和亏损、虚报盈余之外,还使公司少数人在几乎没有风险的情况下很快赚钱发财。

在我国公司依靠做假账来制造利润,通过“资产置换”和关联交易包装业绩,用资本运营来处理“垃圾’’等手法在近年的资本市场上司空见惯。

资产置换,把债务转移到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母公司可以显示比较好的资产负债率;关联交易,可以把利润显示在母公司的报表上,而亏损放在子公司账上。

这些公司的主要精力已不在生产经营上了,而是以“财务为中心”,运用会计手段,将意在“掏空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的破棉絮塞进“重组”这个华丽的外套里,再借着这个“外套”在二级市场通过增发大捞一把,圈钱成为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营的最终目的。

安然事件对这类“资本运作”的公司不能不说是个前车之鉴。

上下串通转移财产——报告指出,安然公司破产的主要原因是董事会决定错误。

1999年,董事会不顾职业道德,听从当时的董事会主席肯尼思·莱和首席执行官杰弗里·斯科林的建议,允许当时的首席财务官安德鲁·法斯特暗地里建立私人合作机构,非法转移公司财产。

董事会和公司高层完全忽视了对安德鲁·法斯特行为的监控,甚至对他的盈利情况根本不闻不问。

在此期间,大量的审计报表对此已经有所反映,然而,安然公司高层却对此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置若罔闻。

安德鲁·法斯特2000年在一笔合作交易中投入2.5万美元,在短短两个月中就轻而易举地赚取450万美元的个人巨额利润。

另外,他唆使安然公司的另两名员工参与交易,每人投资5 800美元,各赚取了100万美元。

特别委员会还特别指出,凡是和安德鲁·法斯特勾结的安然员工都一夜暴富,数千万美元被他们鲸吞。

在我国董事会和公司高层忽视中小投资者现象是公司治理中较难解决的问题,一个缺乏监督和制约的公司会加大证券市场的监督难度,容易让投资人丧失信任。

董事会主席疏忽过失——报告还披露,安德鲁·法斯特是安然账目欺骗事件的主要操纵者,董事会主席肯尼思·莱则犯有疏忽过失。

虽然首席执行官杰弗里·斯科林尽量淡化自己的过失,他一直推卸说,他并不知道所发生的一切,但是他的账目还是引起了其他一些管理人员的注意。

一位曾和安德鲁·法斯特有过紧密合作的前安然管理人员说:“安德鲁非常精明,他做任何事都畅通无阻。

”其他公司员工还透露,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都一直批准虚假报表的通过,并且对董事会隐瞒了有关财务报表的许多重要信息。

据悉,此次公布的报告没有具体说明安然的管理人员是否违反了证券法。

但报告却明确指出,凡是与此次事件有关的安然公司的管理人员都犯有严重的错误。

仅就涂改财务报表、虚报利润一点,他们就已经严重地违反了财务会计制度。

安然的管理人员为什么出具虚假报表?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为什么一直批准虚假报表?为什么公司CEO对董事会隐瞒报表的许多重要信息?安然用了四年时间使其股票市值增加了500亿美元。

因为经理们的薪酬是用一个市值公式计算出来的,其中的数据则依靠内部估算。

其结果是,大家实际上是迫于压力去高估合同的价值,尽管这样做与实际赚来的钱毫无关系,但坏消息可能砸掉饭碗,所以所有的问题都被掩盖起来,大家都维持着谁也不会出错的神话。

投资失误血本无归——对于安然破产的原因,还有其他的说法。

资讯科技顾问公司"META集团”执行长库特尼克认为,后来安然公司并没有固守自己在网际网路在线交易平台的成功策略,逐渐偏离避险的做法,终于重蹈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失败的覆辙。

长期追踪安然营运状况的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分析师劳纳则指出,安然在投资上浪费了巨额资金,却又无法创造利润。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安然曾投资20亿美元试图改善企业内部网路,但完全是血本无归。

另一方面,安然又试图扩大线上交易规模,以便涵盖电力与天然气之外的产品,然而最终失败。

安然曾经是美国最大的能源贸易公司,2001年总收入达到l 000亿美元,利润达10亿美元。

但是2001年10月中旬,安然宣布其收入损失了四分之三,并且由于收支不平衡的一些账目仍存在疑问,股东权益下跌10亿美元。

由于安然公司的信用评估被降至“垃圾级”(junk-bond),一些合作者撤走了大部分能源交易,迪奈基公司也终止了11月9日开始的神速收购计划,使得安然迅速濒临破产。

国内证券市场上的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来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这类低级的造假是拿天下人当傻瓜戏弄。

会计界应该努力提升执业水平,防范复杂财务包装之下的造假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