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关于草原畜牧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关于草原畜牧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6b5774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3.png)
关于草原畜牧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草原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草原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之一。
草原畜牧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为了实现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深入研究,寻求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草原资源是我国特有的自然资源,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我国的草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地,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据统计,我国草原畜牧业养殖的主要畜种有牛、羊、马、骆驼等,其中牛、羊的养殖量占据了绝大部分。
草原畜牧业在近年来持续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完善,成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支柱力量之一。
二、草原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尽管草原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草原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导致了草原退化、草场草量减少,甚至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荒漠化现象。
由于牲畜数量的增加,排泄物和尿液等污染物排放增加,土壤和水质受到了污染。
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存在着低效率、低品质、低附加值的问题,畜牧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
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还受到了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畜牧业生产的不确定性。
三、生态环境保护对草原畜牧业的重要性草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草原保护不仅关乎农牧民的生计问题,也关乎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保护草原生态环境,首先意味着保护畜牧业的生存环境。
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能够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则可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维护农牧民的切身利益。
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1. 改善畜牧业生产方式针对草原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改善畜牧业生产方式来促进其健康发展。
可以引进新的养殖技术,推广高效、低污染的养殖模式,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2. 科学规划草场资源利用草场资源是草原畜牧业的生存基础,合理地利用草场资源对于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畜牧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和破解路径
![畜牧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和破解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7074395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c.png)
畜牧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和破解路径畜牧业是农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它既能满足城市和农村人民“吃好”的需要,又能为社会就业和农民增收提供路径。
1 未来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长期以来,人们对畜禽的最大需要是提供动物制品,如肉、蛋、奶和皮革。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畜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资源环境压力、动物疾病、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加速了我国畜牧业发展方式的变革,强化了风险控制,充分发挥了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作用。
1.1 需求结构的改变消费市场需求的改变给畜禽生产带来了新的目标。
《中国食品和营养发展纲要》规定,到2024 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为38kg,牛肉为6.39kg,羊肉为4.52kg。
中国人均食用肉(不含鱼)37.28kg,而奶制品仅消耗13.97kg。
肉类消费总量已接近目标,但是目前奶制品消费水平与目标差距较远。
中国人均猪肉消费19.32kg,而牛肉、羊肉则分别是1.98kg 和1.15kg。
然而,近年来,牛肉、羊肉、乳制品等的食草牲畜消费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猪肉。
中国猪肉类产量占全国肉制品产量的比重由改革前的92%降至改革后的63%。
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我国“猪粮型”的农业生产结构开始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为满足需求结构的变化,今后的发展必须从内部结构调整,以乳制品、肉牛和羊为重点。
1.2 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对相关动物的需求日益增长畜牧业在为人们提供食品、服饰等需求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文化和生态价值。
比如,从传统马匹(骆驼)工业中,发展了马术、马术运动、马术休闲娱乐等现代马(骆驼)产业,以及饲料、良种、兽药、养殖、加工、骑马、旅游业等。
但目前,这一发展趋势尚未引起政府的关注。
由于对传统畜牧业的保护与利用,对其文化价值的发掘十分薄弱,限制了畜牧业的迅速发展。
1.3 畜牧生产与环境保护均衡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迫使我们在发展畜牧生产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畜牧业养殖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畜牧业养殖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c0db91a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3.png)
畜牧业养殖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畜牧业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确保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本文将探讨畜牧业养殖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
一、畜牧业养殖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畜牧业养殖场是人工饲养动物的场所,其规模庞大,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畜牧业养殖场的废弃物排放、废水处理、噪声污染等问题都需要得到合理的解决,以保障周边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环境保护不仅是对周边居民的负责,也是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国内畜牧业养殖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本情况1.《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其中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养殖场的环境保护责任。
养殖场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履行环境保护义务,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利用和处理废弃物。
2.《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的限值要求,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标准。
养殖场在排放废物时必须遵守相关限值要求,保证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3.《畜禽养殖场环境保护技术指南》该指南从养殖场选址、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提供了具体的环境保护要求和技术指导,包括废水处理、废弃物管理、噪声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养殖场应根据该指南制定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合规运营。
4.地方性法规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也纷纷制定了适应本地区的畜牧业养殖场环境保护法规。
例如,北京市出台了《养殖业排污许可管理办法》,明确了养殖场排污许可的管理要求和程序。
三、畜牧业养殖场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和措施为了达到畜牧业养殖场环境保护法规要求,养殖场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手段和措施:1.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生产水循环利用、畜禽粪便沼气处理、人工湿地处理等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废水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废弃物处理技术通过科学的废弃物处理方式,如生物发酵、有害物质分离等,可以减少废弃物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并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畜牧行业的环境保护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措施
![畜牧行业的环境保护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c646f5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5.png)
畜牧行业的环境保护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措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畜牧行业的环境保护成为了一个热议的话题。
畜牧业是在满足人们对肉类和其他畜产品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
然而,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如何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却成为了一个挑战。
本文将探讨畜牧行业的环境保护措施,以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优化养殖模式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畜牧企业需要优化养殖模式。
首先,减少传统畜牧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和土壤侵蚀。
采取科学的养殖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污染水源。
其次,推广有机畜牧业,减少化学农药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降低对土壤和水质的污染。
此外,引入循环农业模式,充分利用畜牧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等农业资源,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减少浪费。
二、加强环境监管加强对畜牧业的环境监管是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政府部门应制定严格的监管政策和标准,对畜牧企业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同时,建立健全的环境监督体系,加强对畜牧业的日常监管,确保企业合规运营。
对违反环保法规的企业,应依法进行处罚和整改,确保畜牧业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三、推动绿色畜牧业发展为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畜牧业的发展是一项重要任务。
绿色畜牧业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保护,强调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理念的运用。
畜牧企业应积极引进和推广绿色养殖技术,如生态圈养、生态饲养等,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同时,通过提高畜牧业的品质和安全性,推动绿色肉类和其他畜产品的生产及推广,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四、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畜牧行业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对于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畜牧企业应加大宣传力度,向公众介绍企业的环保措施和环境治理效果,增强公众对企业的信任。
同时,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也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推动环境保护理念的普及,鼓励公众选择绿色、可持续的畜产品消费方式。
畜牧业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畜牧业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5485e1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c.png)
畜牧业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畜牧业作为重要的农业部门,在满足人类对肉类、乳制品和其他动物产品的需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
因此,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畜牧业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一、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资源的压力:养殖场需要大量土地用于放牧和饲料种植,长期过量的土地利用会导致土地退化、土壤侵蚀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等问题。
2. 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畜牧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牲畜排放的大量粪便和农药残留物会污染水源,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3. 温室气体排放:畜牧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牲畜的瘤胃对甲烷的产生以及畜禽粪便的分解都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剧气候变化。
4. 能源消耗:养殖业的高能耗也是其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之一,包括农药、饲料种植和畜禽粪便处理等方面。
二、畜牧业的环境保护措施为了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畜牧业环境保护的一些措施:1. 改善土地利用: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减少土地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恢复退化的土壤,推广可持续的饲料种植方式,提高土壤质量和水土保持能力。
2. 水资源管理:改善养殖场的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采用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如循环利用雨水、改善水的循环系统等。
3. 温室气体控制:通过改善畜牧业管理方式,减少甲烷排放,培养健康的牲畜和饲料,提高消化效率,减少畜禽粪便的露天储存和堆肥处理。
4. 能源节约:推广节能技术,减少农药和饲料种植的能源消耗,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三、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实现。
以下是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关键措施:1. 提高畜牧业管理水平:加强畜牧业从业者的培训,推广先进的畜牧业管理技术,提高畜牧主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畜牧业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畜牧业的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
![畜牧业的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421de53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1.png)
畜牧业的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1.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着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安全,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畜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1 资源消耗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水资源和饲料等资源。
过度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会导致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和饲料资源匮乏等问题,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2.2 环境污染畜牧业产生的粪便、尿液等排泄物以及抗生素、激素等残留物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此外,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恶臭、噪音等,也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2.3 生物多样性丧失过度开发和利用畜牧资源,可能导致物种灭绝、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3. 畜牧业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策略3.1 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根据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适应性强的畜牧品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2 推广绿色养殖技术采用低碳、环保的养殖技术,如发酵床养殖、生物防控等技术,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3.3 建立健全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对畜牧业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如粪便发酵制肥、废水处理等,降低环境污染。
3.4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监管建立健全畜牧业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畜牧业的环境监管,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3.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宣传畜牧业环保知识,提高公众对畜牧业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4. 结语畜牧业的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共同努力。
只有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5. 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5.1 改进饲养管理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例如,引入科学的饲养制度,合理调配饲料,提高畜牧业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绿色畜牧业发展三要素
![绿色畜牧业发展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e20edd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e.png)
绿色畜牧业发展三要素绿色畜牧业是指以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畜牧业发展模式。
在当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绿色畜牧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要想实现绿色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以下三个要素:科学养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
科学养殖是绿色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科学养殖是指遵循动物生理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饲养管理,保证畜禽的生长发育并且提高畜禽的免疫力。
科学饲养管理包括合理配饲、科学用药、定期消毒等。
合理配饲是指合理搭配各种饲料,保证畜禽摄取到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从而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
科学用药是指对畜禽进行合理的药物预防和治疗,保证畜禽健康。
定期消毒是指经常对畜舍进行消毒,防止疫病传播。
只有科学养殖,才能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减少环境污染,从而实现绿色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是绿色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生态环境保护是指在养殖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
畜牧业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体污染,二是土壤和空气污染。
水体污染主要是指养殖废水对水体的污染,土壤和空气污染主要是指畜牧废弃物对土壤和大气环境的污染。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改变传统的畜牧业发展模式,采用集约化、规模化的畜牧业发展模式,减少畜禽密度,降低废水排放量。
二是推广循环农业技术,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料,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使用,降低对土壤的污染。
三是建立畜牧废弃物处理系统,将畜牧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绿色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循环利用是绿色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资源循环利用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畜牧废弃物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畜牧废弃物主要包括畜禽粪便和畜牧废水。
畜禽粪便可以通过发酵和堆肥技术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使用。
畜牧废水可以通过生物处理技术和膜分离技术进行处理,净化后用于灌溉和饮水,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措施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459142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4.png)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措施现代社会,人们对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畜牧业作为人类获得高质量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的重要方式之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由于传统的畜牧业方式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如水土流失、温室气体排放和水质污染等问题,使得人们对畜牧业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介绍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措施。
一、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畜牧业是农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与此同时,畜牧业还能为人们提供优质的肉类、奶制品和其他蛋白质来源,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
然而,传统的畜牧业方式在满足人类生产需求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畜牧业必须寻求一种能够在保证生产效率和经济可行性的同时减少环境影响的方式,这对于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措施1. 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采用科学的养殖管理技术,包括增加饲料的营养成分、改善饲养环境和动物饲养管理等手段,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力和养殖效益。
例如,通过合理配置饲料,不仅可以降低饲料的使用量和饲料成本,还可以减少粪便产生的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的压力。
2. 优化养殖结构畜牧业的规模、布局和饲养方式对环境影响巨大。
优化养殖结构,鼓励生态畜牧业和有机畜牧业的发展,可以减少养殖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
例如,推行循环农业模式,将畜禽粪便与农作物养分循环利用,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土壤污染。
3. 发展农牧业综合经营农牧业综合经营将农业和畜牧业结合起来,通过充分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风险。
通过发展循环农业模式、建立生态畜牧农业系统等措施,可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于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畜牧业的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措施
![畜牧业的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46b145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b.png)
畜牧业的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措施畜牧业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探讨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畜牧业的环境影响1. 水资源问题畜牧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巨大,包括饮水和饲料灌溉。
大规模养殖场通常需要大量的水来维持养殖动物的生活和生产。
这可能会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水源枯竭和水质污染。
2. 土壤侵蚀畜牧业产生的大量粪便和尿液,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被排放到土壤中,可能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和土壤侵蚀加剧。
这对农业产出和生态系统的健康都构成了威胁。
3. 温室气体排放畜牧业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特别是甲烷气体。
畜牧业废弃物的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
此外,畜牧业还需大量的能源供应,这也会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4. 生物多样性丧失大规模畜牧业经常导致土地的开垦和森林的破坏,这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很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被破坏,一些物种可能会因此濒临灭绝。
二、可持续发展措施1. 水资源管理为了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例如利用畜禽粪便进行农田灌溉。
2. 废弃物处理加强畜禽粪便和废水的处理,可以通过生物处理技术将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以减少对土壤的负面影响。
同时,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如沼气发电设备,可以有效地利用废弃物产生能源。
3. 温室气体减排推动畜牧业低碳化发展,可以通过改进饲养条件和饲料配方来减少动物产生的甲烷气体。
此外,提倡畜牧业与农业的循环发展,如畜禽粪便作为农田有机肥的使用,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4. 生态保护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和严格的畜牧业用地规划,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系统。
通过采取可持续的农牧结合模式,如草地轮牧和养殖场的合理布局,可以减少土地开垦和森林破坏的程度。
结论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关于畜牧养殖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
![关于畜牧养殖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e51182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b.png)
关于畜牧养殖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畜牧养殖业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畜牧养殖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之而来的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
大规模的畜牧养殖所产生的粪便、尿液、草料,以及机械化的饲料加工和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声等都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污染。
为了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对策。
一、加强环保技术研发,提高畜牧养殖生产方式传统的畜牧养殖方式通常采用散养和半散养的模式,这种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
应该加强环保技术研发,促使畜牧养殖业向现代化、科学化的生产方式转变。
可以采用密集化饲养模式,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有效地控制养殖环境,减少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还可以利用生物技术和环保技术,进行粪便、尿液和养殖废水的处理,将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为了减少畜牧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必须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畜牧养殖业的管理。
在立法上,应该对畜牧养殖业的排放标准进行规定,明确废水、废气、废渣排放的标准和限值,使畜牧养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企业对环境的主动管理和控制。
政府还可以出台相关的财政、税收等政策,鼓励畜牧养殖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投入,引导企业向环保型畜牧养殖方式转变。
三、推动畜牧养殖业与农业生产的一体化发展畜牧养殖业和农业生产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的协同发展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可以通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建立畜牧与农业的循环利用模式,将畜牧养殖产生的有机废弃物作为农田有机肥的原料,通过粪便的发酵加工,制成有机肥料,施于农田中,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农田排放的污染物。
还可以通过农畜组合方式,推动畜牧与农业生产的一体化发展,促进畜牧业和农业的互惠共赢。
四、加强畜牧养殖业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环保宣传教育是培养从业人员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
畜牧业的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
![畜牧业的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a09da31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1.png)
畜牧业的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畜牧业是农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世界各国的食品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畜禽养殖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受到了污染。
因此,实施环境保护措施对于持续发展的畜牧业至关重要。
一、循环农业的推行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畜禽养殖业应当积极推行循环农业的理念。
循环农业通过合理利用农产品的副产品,将畜禽粪便等通过科学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并用于农作物的种植。
这种方式可以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科学管理与合理规模养殖科学的管理与合理的规模养殖是保护环境的关键。
畜禽养殖场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设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环境监测机制,确保养殖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达到标准。
此外,通过合理的规模选择,控制畜禽养殖数量和密度,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和资源的消耗。
三、生态畜禽养殖模式的发展生态畜禽养殖模式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的养殖方式。
通过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和饲料,保证畜禽的生长和健康,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对药物的依赖。
同时,生态畜禽养殖强调养殖场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减少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系统的污染。
四、资源节约与能源利用资源节约和能源利用是畜禽养殖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养殖场应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通过改进饲料配方和饲喂管理,减少对天然资源的消耗,提高养殖效率。
同时,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重视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减少对地下水和水体的污染。
五、政策引导与农民培训政府在畜禽养殖领域应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农民采用环境友好型的养殖方式。
通过出台奖惩政策和经济补贴等手段,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的养殖观念和方式,转向环境友好型的畜禽养殖。
同时,加强农民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
六、合作交流与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和科技创新对于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的推进至关重要。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的最新趋势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的最新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381f9a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a.png)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的最新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畜牧业也在不断探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政策。
本文将介绍畜牧业领域中最新的趋势,包括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方面的改进和措施。
一、可持续发展1. 土地利用规划近年来,畜牧业开始关注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为了减少草原草地的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发,政府和农牧民共同推动建立严格的土地规划制度,并加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
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可以减少环境破坏和保护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养殖方式改良传统的畜牧业养殖方式对环境和动物福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压力。
为了提高养殖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畜牧业开始推广和应用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如生态畜牧业、有机畜牧业和无农药饲料养殖等。
这些改良措施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环境保护1.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畜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畜牧业开始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通过合理规划和改良农田排水系统,减少畜禽粪便对水体的污染,以及推广节水型喂养和饲料加工技术等措施,有效减少了对水资源的压力。
2. 碳排放减少畜牧业是碳排放的重要源头之一。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畜牧业开始推行低碳养殖模式,如建立沼气池、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清洁能源,以及利用绿色能源代替传统能源等措施。
这些措施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也为农村地区提供了可再生能源。
三、动物福利1. 生活环境改善畜牧业开始注重改善动物生活环境,提高动物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通过改善圈舍和饲养条件,提供干净的饮水和饲料,以及增加动物运动空间等,可以减少动物的压力和疾病发生率,提高动物的福利水平。
2. 营养和保健管理为了提高动物的健康状况和减少疾病的发生,畜牧业开始加强动物的营养和保健管理。
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标准和饲料配方,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以及定期的兽医检查和疫苗接种等措施,可以降低动物的感染率和提高动物的免疫力。
畜牧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畜牧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3c603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c.png)
05
推广绿色饲料,提高养殖品质和环 保性
加强养殖场环境管理,提高养殖效 率
02
加强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减少环境 污染
04
加强养殖场环境监测,确保养殖环 境安全
06
添加 标题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畜牧业发 展
添加 标题
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降低污染 排放
添加 标题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畜牧业可 持续发展能力
汇报人:
畜牧业需要大量 的土地来饲养牲
畜
畜牧业占用的土 地资源可能会导 致其他用途的土
地减少
畜牧业占用的土 地资源可能会导 致土地退化和生
态破坏
畜牧业占用的土 地资源可能会影 响生物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平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畜牧业是水资源消耗大 户,占全球总用水量的
1/3以上
畜牧业对水资源的消 耗还会导致地下水位 下降、水质恶化等问
02
03
加强养殖场管理,提高养殖效率
推广使用环保养殖设备,降低能源 消耗
04
05
加强环保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 人员的环保意识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加强畜牧业污染源的监测和管理 推广环保养殖技术和设备
提高畜牧业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和技 能
加强政府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环 保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生态畜牧业的定义和特点
题
畜牧业对水资源的消 耗主要体现在牲畜饮 水、饲料生产、粪便
处理等方面
畜牧业对水资源的消 耗还会影响其他行业 的用水需求,如农业、
工业等
畜牧业产生的粪便、尿液等 污染物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畜牧业产生的氨气、甲烷等 气体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畜牧业养殖场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畜牧业养殖场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72e2e8e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1.png)
畜牧业养殖场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畜牧业养殖场在提供人们丰富食品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与生态,畜牧业养殖场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畜牧业养殖场环境问题的现状入手,探讨环境保护措施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措施。
一、畜牧业养殖场环境问题的现状畜牧业养殖场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和排放物。
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废水和废气等污染物,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和控制,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首先,畜禽粪便的排放问题。
由于养殖密度大,畜禽粪便的积累量庞大,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将会造成臭气扩散、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威胁。
其次,废水排放的问题。
养殖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氨氮、硫化氢等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如果直接排放到水源中,将会导致水质污染、水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问题。
再次,废气排放的问题。
养殖场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不仅会对周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以上仅是畜牧业养殖场环境问题的几个方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保护环境与生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环境保护措施为了改善畜牧业养殖场的环境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势在必行。
首先,加强畜禽粪便的处理和利用。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粪便处理设施,对畜禽粪便进行有效分解和处理,如沼气池、粪污分离器等,既可以减少粪便的体积,又可以利用其产生的沼气等资源,实现资源化利用。
其次,加强废水处理工艺。
养殖场应建立废水处理设施,采取生物处理、植物净化等技术手段,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进行有效去除,达到排放标准,保护周边水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再次,加强废气治理措施。
通过安装废气收集装置、喷淋设备等,将产生的废气集中处理,如化学吸附、生物净化等方法,减少废气对空气质量的污染。
除了以上措施,还可以采用科技手段,推动畜牧业养殖场的清洁生产。
畜牧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分析
![畜牧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174c2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1e.png)
畜牧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分析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畜牧业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分析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在畜牧业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
1. 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对环境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水资源和气候变化等方面。
首先,畜牧业需要大量的土地来饲养动物和生产饲料。
大面积的草场和饲料种植导致森林砍伐和土地沙化等问题,进而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畜牧业对水资源的需求也非常巨大。
每天都有大量的水用于动物饮水、清洗畜舍和生产饲料等。
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对当地水源的可持续性产生了威胁,并可能导致水源短缺和水质污染等问题。
此外,畜牧业的排放物也对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畜牧业排放的甲烷气体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成分,对全球气候变暖起到了促进作用。
2. 畜牧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尽管畜牧业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但与此同时,畜牧业也可以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
首先,合理管理和利用畜牧废弃物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有效途径。
畜牧废弃物中所含的养分可以用于有机肥料的制造,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
同时,正确处理和处置畜牧废弃物也能减少水体污染的风险。
其次,宣传和推广环保型畜牧业生产方式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引导畜牧业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变为科学、绿色、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可以减少土地的利用和水资源的消耗,并且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此外,加强政府监管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也是保护环境的关键。
对畜牧业企业的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确保畜牧业的发展与环境的协调相处。
3. 畜牧业与环境保护的挑战与机遇畜牧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带来了一些机遇。
挑战方面,高密度养殖和过度投入的问题导致了畜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剧。
此外,畜牧业废弃物管理的技术和经济成本也是一个挑战。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畜牧业与环境保护也存在相互促进的机遇。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措施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48e841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e.png)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措施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在粮食生产、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畜牧业也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如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和气候变化等。
因此,为了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一:改善畜禽养殖管理首先,改善畜禽养殖管理是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恶劣的养殖环境容易导致畜禽生病和传染疾病,同时也会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因此,规范畜禽养殖场的建设和管理,提高饲养条件和环境卫生,可以显著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环境压力。
例如,设立合理的饲养密度和放养区域,加强废弃物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以及定期进行养殖场环境监测和评估等措施,都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措施二:推广生态养殖和有机养殖其次,推广生态养殖和有机养殖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态养殖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物种多样性的维护,通过调整养殖方式和农药使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有机养殖则强调养殖动物的饲养和饲料使用必须符合有机标准,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饲料和农药,从而减少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这些新型的养殖方式可以减少兽草共生系统的压力,改善养殖场周围的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措施三: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此外,合理利用资源可以减少畜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利用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养殖效率,是降低畜牧业的资源消耗和排放量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饲料方面,可以通过精细配方和优化饲养策略,减少饲料对环境的负荷。
在粪便处理方面,采用生物降解技术和沼气发电等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此外,还可以鼓励畜牧业与农业和能源生产的综合发展,实现资源的互补和高效利用。
环境保护措施四:加强环境监测和政策支持最后,加强环境监测和政策支持是确保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定期评估环境影响和生态风险,可以及时调整和改进环境保护措施。
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与保护
![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与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8554cf4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e.png)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共同应对全球 环境问题
推动国际环保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和 技术
加强国际环保组织的合作与协调, 共同推动全球环保事业的发展
THANKS
汇报人:
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原因:土壤结构破 坏、植被覆盖度降低、水土 流失等
畜牧业活动:过度放牧、不 合理的耕作方式等
影响:土壤肥力下降、土地 退化、水资源污染等
保护措施:合理规划畜牧业 活动、推广可持续农业、加
强水土保持等
Part Three
畜牧业对人类健康 的影响
疾病传播
细菌传播:通过动物粪便、饲 料、水源等途径传播
生态养殖技术的推 广方法和途径
生态养殖技术的未 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确保畜 牧业生产符合环保要求
加强对畜牧业企业的监管,确 保其遵守环保法规
加强对畜牧业污染的监测和治 理,确保环境质量达标
加强对畜牧业环保知识的宣传 和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加强环保教育: 在学校、社区等 场所开展环保教 育,提高公众对 环保的认识和意 识
畜牧业是全球温室 气体排放的主要来 源之一
畜牧业产生的温室 气体主要包括二氧 化碳、甲烷和氧化 亚氮
畜牧业产生的温室 气体主要来源于牲 畜的呼吸、粪便和 饲料生产
畜牧业对气候变化 的影响不容忽视, 需要采取措施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
污染物的排放
温室气体排放:畜牧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包括二氧化碳、 甲烷等
畜牧业的绿色生产与环境保护
![畜牧业的绿色生产与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0534720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1.png)
环保政策的实施与监管
政策制定: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 政策执行:企业按照政策要求,实施环保措施 监管机制: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处罚措施:对违反环保政策的企业进行处罚,以维护市场秩序和生态环境
生态养殖模式
生态养殖的定义: 遵循自然规律, 采用绿色技术, 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养殖方式
生态养殖的优点: 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生态养殖的技术: 循环水养殖、微 生物发酵、生态 调控等
生态养殖的案例: 某地采用生态养 殖模式,提高了 养殖效益,减少 了环境污染
绿色饲料与兽药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畜牧业的绿色生产与环 境保护
汇报人:
Hale Waihona Puke 目录添加目录标题畜牧业的绿色生产
01
02
畜牧业的环境保护
03
绿色畜牧业的发展趋 势
04
添加章节标题
畜牧业的绿色生 产
绿色养殖技术
生态养殖:利 用自然环境,
减少污染
循环养殖:实 现资源的循环 利用,降低成
本
绿色饲料:使 用天然、无公 害的饲料,提
高动物健康
绿色防疫:采 用生物防治、 免疫等方法, 减少药物使用
绿色饲料:采用天然原料, 无添加剂,营养均衡
绿色兽药:采用生物技术, 无残留,安全环保
绿色生产:减少污染,降 低能耗,提高效益
绿色认证:符合国家标准, 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绿色养殖的效益
提高产品质量:绿 色养殖可以降低药 物残留,提高产品 质量
畜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畜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ad8292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1.png)
畜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畜牧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供肉类、奶类和其他畜产品,满足人们对食品和经济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畜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畜牧业对土壤和水资源的影响1. 土壤侵蚀:畜牧业常常需要大面积的牧场,大量的畜禽粪便和尿液会导致土壤负荷过高,引发土壤侵蚀,破坏土地的肥力。
为了减轻这种影响,可以采取合理的畜禽圈舍设计,定期清理粪便,以减少土壤的负荷。
2. 水资源污染:畜牧业往往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这些水源一旦因为畜牧活动而受到污染,将对人类饮用水源和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威胁。
因此,应该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管,减少废水排放,推广节水型养殖方法。
二、畜牧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1. 温室气体排放:畜牧业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之一,特别是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的排放。
这些气体会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为了减少这种问题,应推广科学养殖模式,降低粪便的分解产生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
2. 粉尘和氨排放:畜牧业的粉尘和氨排放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对人体健康和周围居民造成威胁。
通过加强养殖场的通风设施,定期清理鸟巢粪便,以及合理处理畜禽粪便等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这些排放。
三、畜牧业与生态平衡的关系1. 生物多样性:畜牧业对生物多样性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一方面,畜牧业提供了生物多样性繁衍和生态平衡的栖息地;另一方面,过度的畜牧业活动会导致某些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因此,应制定科学的畜牧业发展规划,并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
2. 土地使用和森林保护:畜牧业对土地使用和森林保护也产生一定影响。
大规模的牧场需要大量土地,如果不合理管理,将导致土地退化和森林破坏。
为了生态可持续发展,应鼓励畜牧业与农业相结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同时加强森林保护,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业方式。
综上所述,畜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密不可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题目: 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姓名: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专业: 动物科学班级: 动科103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2012 年5 月25 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畜牧业与环境保护马22 指导教师:朱伟云摘要:近几年,我国的畜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其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要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善生态环境,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畜禽废弃物,保持畜牧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应对土地、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衰竭和退化,气候变化等问题。
本文分析了畜牧业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畜牧业;粪便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环境保护前言:近二十年,尤其是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畜牧业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的肉类和禽蛋均跃居世界第一位。
畜牧业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和主要的支柱产业。
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牧场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和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些规模化养殖场往往建在大中城市的近郊和城乡的结合部,由于环境法规不健全和资金短缺,绝大多数养殖场在建场初期未考虑畜禽粪便处理等一系列问题,致使不少养殖场粪便随地堆积,污水任意排放,严重的污染了周围的环境,也直接影响着养殖场本身的卫生防疫,降低了畜产品的质量。
畜牧业也是大气污染气体排放的源头,会产生温室效应。
畜牧生产的持续增长会加重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畜牧业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目前以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
正文:1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现状畜牧业污染主要指畜牧业生产粪尿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畜禽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用来自畜禽场(户)的废物。
包括洗刷用具、场地消毒和饮用后的污水;鸡、死猪;孵化残余物蛋壳、死胚、绒毛、粪等;含有致癌性毒素的霉变饲料;预防用各种疫(菌)苗空瓶和抗生药物的瓶、袋等;饲料加工粉尘;内烯机废气;屠宰场(户)的废物、污水、下水废气;苍蝇、蚊虫等昆虫;等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畜禽粪尿污染和畜禽产品残留构成的对人类健康的困扰,据测定,一只鸡日产风干粪便0.1kg,一个万只鸡场年产粪便约360t;一头肉牛日产粪尿19kg,一个百头牛场年产粪尿684t;一头猪日排泄粪尿按5kg计,一个千头猪场年产粪尿达2000t左右,如采用水冲清粪则日产污水25t,年排污水1万吨左右。
据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协会牧业生态环境考察组报告资料,上海郊区畜禽年粪便量就已突破120万t,远远超过工业废渣的排放量(66.311万t),超过全市居民生活废弃物的排放量(66.344万t)。
[1]上个世纪,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约0.7 °C(IPCC,2007)。
农业尤其是畜牧业,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因素之一,有直接的(例如来自牲畜肠道发酵),有间接的。
(例如来自饲料生产活动,砍伐森林以开辟新的牧场等等)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致使畜禽生产规模愈来愈大,现代化、集约化程度愈来愈高,饲养密度及饲养量急剧增加,畜禽饲养及活体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和废弃物,对人类、其它生物及畜禽自身生活环境的污染总是愈来愈大。
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畜牧生产过程不难看出畜牧变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
[2]2畜牧业环境污染特点与危害2.1臭气问题畜牧场臭气的产生,主要是两类物质,即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两类物质分别分解为CO2、水和最终产物—无机盐类,不会有臭气产生。
当这些物质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可分解释放出带酸味、臭蛋味、鱼腥味、烂白菜味等带刺激性的特殊气味,若臭气浓度不大、量少,可由大气释稀扩散到上空,不引起公害问题,若量大且长期高浓度析臭气存在,会使人有厌恶感,给人们带来精神不愉快,影响人体健康。
[3]2.2水体的富营养化家畜粪尿、畜产加工业污水的任意排放极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据统计,年产肥猪2万头的生产线的猪场(按6个月出栏)每天排污量,相当于5万人的粪尿的BOD(生化需氧气量)值,如此大量的需氧腐败有机物,不经处理排入水流缓慢的水体,如水库、湖泊、稻田、内海等水域,水中的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获得氮、磷、钾等丰富的营养后立即大量繁殖,消耗水中氧,在池塘威胁鱼类生存;在稻田使禾苗徒长、倒伏、稻谷晚熟或捕捞业。
由于水生生物发育生长,溶解氧耗,植物根系腐烂,鱼虾死亡,在水底层进行厌氧分解,产生H2S、NH3、硫醇等恶臭物质,使水呈黑色,这种现象称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家畜粪尿污染水体的一个重要标志,腐败有机物的污水,排入水体,人们使用此水,易引起过敏反应。
[4]2.3畜产品的污染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1958),由动物传染给人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至少有90余种。
其中可由猪传染的有25种,由禽类传染的24种,羊传染的25种,马传染的13种,这些人畜共患疾病的载体主要是家率粪便及排泄物。
[滥用抗生素添加剂及饲喂霉变饲料,造成畜产品的污染。
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如果不控制用量以及畜禽在屠宰前或其产品(蛋、乳)上市前未能按规定停止用蕴含,可使抗生素在禽产品中残留,从而通过食物链使人体产生一定的毒性反应的过敏反应。
此外,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可使细菌对该种抗生互产生适应或遗伟物质发生突变而形成耐药细菌。
耐药性的出现,使这类抗生素的疗效大大降低,或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及其代谢产物也能通过食物链,即饲料、畜、禽休产品(奶、肉、蛋)对人体健康发生影响。
经检测,动物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在肝、肾、肌肉、血、奶及蛋,可测出极微量的黄曲霉毒素B1或其代谢产物,对人致癌的危险性很大。
[6]2.4引起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对放牧和非放牧畜牧生产系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将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放牧系统,尤其是在低纬度地区(Hoffman和V ogel,2008)。
通过影响草料和牧场生产力,气候变化将给畜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减少降低了牧场的产量,加剧了牧场的退化。
高气温通常会减少牲畜的饲料摄入,降低饲料转化率。
降水量的减少和干旱频率的上升将降低牧场的初级生产力,导致过度放牧或退化,并且可能危及粮食安全,引起争夺稀缺资源的冲突。
气候变化将在媒介传播疾病和牲畜寄生虫的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这将对畜牧业中最弱势人群产生极大的影响。
此外,气候变化可能会带来新的传播机制和新的寄主。
所有国家都有可能出现牲畜疾病发生率上升的情况,但穷国因缺乏兽医服务,面对新出现疾病时将变得更加脆弱。
气候变化能否使畜牧业受益?气温升高可能会为畜牧业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但是这主要取决于气温变化发生在何时何地。
因而,无法一概而论。
例如,冬季气温升高能够减少户外饲养牲畜的抗寒压力。
此外,冬天气候变暖可能会降低牲畜饲养的能源要求,降低牲畜厩舍的供暖需要。
3畜牧业环境污染成因3.1畜牧业由分散经营转为集约经营我国传统畜牧业规模小,仅作为一种家庭副业来经营,所以污染影响不大。
近年来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饲养方式由自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经营方式要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畜牧业逐渐转为集约化,饲养规模较大。
产生的粪尿等排泄物数量大,如不及时处理,随时都能对人类和畜禽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2人们的环保意识差,政府的监管不到位污水污染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工厂化养猪在我国刚刚兴起,当时人们没有环保观念,为了省人力,大多都采用水冲式。
很多2000年以前建的万头猪场自身基本上都在污水的包围当中,污水渗透到农田,烧死农作物的事件时有发生。
村内饲养养殖业过去作为农村副业生产,大都在庭院内经营。
个别户养上十几头猪、几十只鸡,对环境基本没有影响。
随着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规模越来越大,一个村里每家都养,或者一户养上千头猪、万只鸡,仍然作为庭院经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
如在有的养殖专业村,数公里之外都能闻到畜禽粪便的恶臭气味,一些村遇到雨天粪水到处乱流,自然会引起群众的不满,甚至还会引发纠纷。
目前大多数的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对养殖场的环保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管,特别是一些政府花大力引进的大型养殖场。
所谓的环保处理设施大多停留在形式上,没有真正起到任何作用。
污染处理设施基本没有运行。
[7]3.3畜牧场地由农牧区向城郊区转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蛋、奶、肉等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为了便于畜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的配套,畜牧业由农区、牧区逐渐向城镇郊区转移,造成了农牧脱节,家畜粪肥大量积压,不能及时施用于农田而造成污染。
城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养殖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原来的农村变成了市区。
规划不当的地方甚至会出现城中村。
在这些地方搞养殖,不仅污染环境,与城市的整体发展也是极其不协调的。
3.4农业有机肥逐渐转向化肥农业上有机肥逐渐转向化肥,有机肥使用减少,造成大量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积压浪费、形成公害。
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主要收入不依靠农业,一些地方甚至出现耕地撂荒现象,由于没有耕地吸纳,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就会随之出现。
笔者曾对浙江省西部某市进行考察,猪场的粪便经过发酵处理、凉干后做成有机肥料白送都没有人要,大量的畜禽粪便堆积无法处理。
3.5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由于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使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金属微量元素已成为畜禽防病治病、保健促长的需要,经济利益驱动和科学知识的不足,滥用上述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畜产品的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
地下水污染一些饲料商为了商业利益,违规在饲料中大剂量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是有机砷制剂,这些制剂排出畜禽体外,渗透到地下水中,在微生物作用下变成无机砷,对人畜的饮水安全构成威胁。
3.6温室气体排放牲畜生产周期的所有主要环节都可能排放温室气体。
饲料作物生产和牧场的排放来自化肥和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土壤有机物的流失和交通运输。
当森林被砍伐用作牧场和种植饲料作物时,储存在植被和土壤中的大量碳也被释放到了大气中。
相反,如果对退化的土地进行良好的管理,牧场和农田可以变成净碳汇,吸收大气中的碳。
在农场层面,甲烷(CH4)和一氧化二氮(N2O)的排放主要来自牲畜肠道发酵和粪肥。
在反刍动物(即牛、水牛、山羊和绵羊)中,瘤胃中微生物发酵把纤维和纤维素转化成动物可以消化利用的产物。
甲烷是反刍动物呼出的这个过程的副产品。
一氧化二氮是粪肥在储存和施用的过程中释放的。
如果粪肥堆放在缺氧而温暖的环境中,也会产生甲烷。
最后,畜产品的屠宰、加工和运输也会排放温室气体,主要是来自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基础设施建设。
4目前解决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的常用途径解决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的途径主要通过畜牧环保技术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畜牧业粪便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