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功能训练57820
康复治疗9 第九章 步行功能训练
四、常见异常步态
㈠异常步态分类 1.基础分类:支撑相障碍和摆动相障碍。 ⒉疾病原因分类:中枢性疾病、末梢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 ⒊按肌紧张异常分类:肌张力增高、肌张力低下。 ⒋按步行异常类型分类:中枢型异常、末梢型异常。 ⒌按畸形类型分类:动态畸形和静态畸形。
㈡常见步态异常及分析
1. 拮抗肌协调障碍 常见的有足下垂、拇趾背伸、膝僵直、膝过 伸、髋过屈、髋内收过分、髋屈曲不足等。
观察法-步态观察
• 一般采用自然步态,即最省力的步行姿态。观察包括 前面观、侧面观和后面观。需要注意全身姿势和步态, 包括步行节律、稳定性、流畅性、对称性、重心偏移、 手臂摆动、诸关节姿态与角度、患者神态与表情、辅 助装置(矫形器、助行器)的作用等。
• 在自然步态观察的基础上,可以要求患者加快步速减 少足接触面(踮足或足跟步行)或步宽(两足沿中线 步行),以凸现异常;也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或给予 支撑(足矫形垫或矫形器),以改善异常,从而协助 评估。
步行控制与肌肉收缩和关节运动具有复杂的 关联。肌肉活动具有步行速度及环境依赖性。
步态异常与肌肉活动的异常通常有密切关联。
正常步行周期中骨盆和下肢各关节角度的变化
步行周期
骨盆
关节运动角度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首次着地 承重反应 站立中期 足跟离地 足趾离地 摆动初期 摆动中期 摆动末期
5°旋前 5°旋前 中立位 5 °旋后 5 °旋后 5 °旋后 中立位 5 °旋前
观察法-观察评价
步态观察分析表:包含47种常见异常表现。检查人员 能够系统地对每一个关节或部位在步行周期的各个分 期中的表现进行逐一分析。该表横行为步行周期的各 个分期;纵列按躯干、骨盆、髋、膝、踝及足趾的顺 序将 47种异常表现依次列出。表中涂黑的格子无需观 察;空白格和浅灰色格子则表示要对这一时间里是否 存在某种异常运动进行观察和记录。在有异常存在的 格中打“”。如为双侧运动则用“左”或者“右”表 示。空白格表示最需要重点观察的情况。
步行功能训练培训课件
学习内容
1.步行训练的概念 2.基础步行训练 3.减重步行训练 4.步行能力训练
5.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正训练
1/25/2021
步行功能训练
1
2
概述
1.自然步态 指人在正常自然的条件下移动身体,交替 迈出脚步的定型的姿态称为自然步态。
2.基本要素 合理的步行周期、步长、步宽、步频、足 角;躯干平衡稳定;降低能量消耗及省力等。
解
训
练
1/25/2021
步行功能训练
6
7
步行训练方法--基础步行训练
靠
步
墙
行
伸 髋
分
↓
解
离
训
墙 站
练
立
1/25/2021
步行功能训练
7
8
步行训练方法--基础步行训练
步
行
患 腿
分
上
解
下 台
训
阶
练
1/25/2021
步行功能训练
8
9
步行训练方法--基础步行训练
步
患腿
行
支撑 伸髋
分
站立
解
训
健腿 跨越
练
1/25/2021
步行功能训练
3
概述
4
(1)支撑相:指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间,即从足跟着地到
足趾离地的过程,占整个步行周期的60%。支撑相分期:足跟着地、
全足底着地、支撑相中期、足跟离地、足趾离地。
(2)摆动相:指足趾离开地面腾空向前迈步到该足再次落地之间的
时间,占整个步行周期的40%。摆动相分期:摆动初期(又称加速
期)、摆动中期、摆动末期(又称减速期)。
1/25/2021
《步行功能训练》课件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步行表现 、量表评估、仪器检测等 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步 行功能训练效果。
评估周期
定期评估,如每周、每月 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 训练计划,确保训练效果 。
步行功能训练的改进建议
增加训练强度
结合日常生活
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增加步行训练的强 度,如增加步数、时间或坡度等。
将步行功能训练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如上下楼梯、家务活动等,提高训练 效果。
《步行功能训练》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步行功能训练概述 • 步行功能训练的原理与技术 • 步行功能训练的实践与应用 • 步行功能训练的效果评估与改进 • 总结与展望
01 步行功能训练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步行功能训练是指通过特定的训 练方法,改善步行能力、提高步 行的稳定性和舒适度,以及预防 和纠正步行障碍的一系列训练。
耐力训练
进行有氧运动,提高心 肺耐力和持久力。
步行功能训练的应用场景
康复治疗
针对因疾病或损伤导致的步行 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
健身锻炼
提高普通人的心肺功能和身体 素质,促进健康。
竞技体育
针对运动员进行步态和体能训 练,提高竞技水平。
老年人护理
帮助老年人改善步行功能,提 高生活质量。
步行功能训练的实践案例
步行功能训练的适应人群
介绍步行功能训练适合的人群,包括老年人、慢性疾病患 者、康复期患者和运动员等,以及不同人群的训练特点和 注意事项。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1 2 3
新技术与步行功能训练的结合
探讨如何将新技术(如虚拟现实、智能设备等) 应用于步行功能训练中,以提高训练效果和趣味 性。
《步行功能训练》课件
康复治疗
预防和康复管理
理解预防和康复管理的意义和方法, 以及预防和康复管理在步行功能训练 中的应用。
掌握康复治疗的原则和手段,以及康 复治疗在步行功能训练中的作用。
03
步行功能训练的方法与技术
平衡训练
总结词
平衡训练是步行功能训练的基础,通 过一系列静态和动态的平衡练习,提 高患者的平衡感和稳定性。
运动生物力学基础
步态周期
了解步态周期的阶段和过 程,以及步态周期在步行 中的作用。
力矩和力平衡
掌握力矩和力平衡的概念 和原理,以及力矩和力平 衡在步行中的影响。
关节力学
理解关节力学的原理和机 制,以及关节力学在步行 中的作用。
康复医学基础
康复评定
了解康复评定的目的和方法,以及康 复评定在步行功能训练中的应用。
训练效果的持续性与长期影响
短期与长期效果的评估
对步行功能训练的短期和长期效果进行评估,以了解训练效果的 持续性和长期影响。
康复效果的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训练计划和方案,提高康复效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降 低复发风险。
患者自我管理和家庭支持
强调患者自我管理和家庭支持在维持训练效果中的作用,以提高患 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THANKS
循序渐进
02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 度,避免过度训练和损伤。
持之以恒
03
鼓励患者坚持训练,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以期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综合治疗
04
步行功能训练并非万能,需结合其他治疗方法 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以全面促进患者的
康复。
05
步行功能训练的挑战与展望
训练方法的创新与改进
掌握肌肉的分类和功能,以及肌肉在步行中的运动原理。
步行功能分阶训练的六个步骤
步行功能分阶训练的六个步骤步行是人体最基本的运动之一,对于人的生活和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有些人可能会丧失步行功能,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
因此,对于这些人来说,步行功能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步行功能的训练需要分阶段进行,下面将介绍步行功能分阶训练的六个步骤。
一、准备阶段在进行步行功能训练之前,需要进行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患者身体的状态能够适应步行功能训练的强度。
在准备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包括身体的健康状况、身高、体重、年龄等。
2.评估患者的步行能力,包括步态、平衡能力、步行速度等。
3.确保患者身体的状况稳定,例如,有没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有没有感染等症状。
二、康复阶段康复阶段是步行功能训练的第二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一些康复性的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步行能力。
这个阶段的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是康复阶段的重点。
平衡训练的目的是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平衡能力,从而避免摔倒等危险事件的发生。
2.强化肌肉:在康复阶段,需要进行一些肌肉强化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步行能力。
3.逐步增加步行时间:在康复阶段,需要逐步增加步行的时间,以帮助患者逐步适应步行的强度。
三、功能训练阶段功能训练阶段是步行功能训练的第三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一些功能性的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步行能力。
这个阶段的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步行速度训练:在这个阶段,需要逐步增加步行的速度,以帮助患者逐步适应步行的强度。
2.步行距离训练:在这个阶段,需要逐步增加步行的距离,以帮助患者逐步适应步行的强度。
3.步行技巧训练: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一些步行技巧的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步掌握步行的技巧。
四、平衡阶段平衡阶段是步行功能训练的第四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一些平衡性的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平衡能力。
这个阶段的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单脚站立训练: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一些单脚站立的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平衡能力。
《运动治疗技术》第十三章 步行功能训练(步行训练)
常规操作和常用治疗参数 ①减重程度:一般减重不超过体重的30 %~40%。 ②减重步行速度:因平板的起始速度不同,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接近正常的步速 训练中枢性损伤患者。 ③训练时间:30~60 min/次,或根据患 者情况分节进行。 ④训练频率:不低于3 ~ 5次/周。 ⑤疗程:8 ~ 12周。
脊柱不稳定;下肢骨折未充分愈 合或关节损伤处于不稳定阶段;患者不 能主动配合;运动时诱发过分肌肉痉挛; 体位性低血压;严重骨质疏松症;慎用 于下肢主动收缩肌力小于2级,没有配置 矫形器者,以免发生关节损伤。
减重步行训练--组成
减重步行训练系统: 减重悬吊系统 步行系统
减重步行训练--操作程序
减重步行训练--注意事项
⑴悬吊固定带要适当,不能诱发患者痉挛; ⑵减重程度要适当; ⑶悬吊装置必须可靠; ⑷训练过程中必须有医务人员在场进行指导 和保护; ⑸避免活动平板起始速度过快或加速过快, 造成危险; ⑹步行时患者可以佩带矫形器。
㈣机器人步行
康复机器人旨在利用机器人的原 理。辅助或者替代患者的功能运动,或 者进行远程康复训练。这是康复工程与 康复医疗结合最紧密的部分之一。 可穿戴式机器人: 上肢外置装置 下肢外置装置
在人的腰骶部脊髓中存在一个类似的 中 心型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 CPG),能控制感觉相关的 运动环路。
减重步行训练--治疗作用
⑴使患者身体重心的分布趋于对称,减少 步行中下肢相关肌群的收缩负荷;
⑵改善和加大下肢关节的活动范围;
⑶减重状态下可以调节下肢的肌肉张力, 输入正常的步行模式; ⑷提高步行安全性,消除患者步行中的紧 张和恐惧心理。
步行功能训练ppt
-
21
实验室分析
定义:三维步态分析是现代实验室所采用的数字 化的、高科技的步态分析系统,集运动学 分析和动力学分析于一体,是现代步态评 定的必备手段。
组成: ①摄象机 ②反光标记点 ③测力台 ④表面肌电图 ⑤计算机分析系统
-
22
第二节 步行训练基本条件
一、步行的条件 1.肌力 2.平衡能力 3.协调能力及肌张力均衡 4.感觉功能及空间认知功能 5.中枢控制
3.生物力学因素:具有控制人体向前运动的肌力或 机械能;当足触地时能缓冲对下肢各 关节的撞击力;充分的廓清;髋膝踝 合理的关节运动等。
-
3
步行周期
定义:步行周期是指完成一个完整步行过 程所需要的时间,即指自一条腿向 前迈步该足跟着地时起,至该足跟再 次着地时止所用的时间,称为一个步 行周期。
• 在每个步行周期中, 又可分为支撑相和摆 动相。
• 在自然步态观察的基础上,可以要求患者加快步速、减少 足接触面(踮足或足跟步行)或步宽(两足沿中线步行) ,以凸现异常;也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或给予支撑(足矫 形垫或矫形器),以改善异常,从而协助评估。
-
13
观察法-观察评价
步态观察分析表:包含47种常见异常表现。检查人员 能够系统地对每一个关节或部位在步行周期的各个分 期中的表现进行逐一分析。该表横行为步行周期的各 个分期;纵列按躯干、骨盆、髋、膝、踝及足趾的顺 序将 47种异常表现依次列出。表中涂黑的格子无需观 察;空白格和浅灰色格子则表示要对这一时间里是否 存在某种异常运动进行观察和记录。在有异常存在的 格中打“”。如为双侧运动则用“左”或者“右”表 示。空白格表示最需要重点观察的情况。
-
4
传统的步行周期
除了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外,每个时相又细分为 若干个时期。
步行功能训练
• 再将双拐向前伸出以取得平衡。
• 注意:
– 注意在摆动时容易出现膝关节屈曲,躯干前屈 而跌倒的危险,应特别加强保护。
3、四点步
• 为一稳定性好、安全而缓慢的、接近自然 行走的步行方法。
• 适应症
– 上抬骨盆肌的肌力较好的双下肢运动障碍者 – 下肢无力患者 – 老年人
• 腋杖: 自然站立,身高减去41cm即为腋杖的长度,股骨大转子 的位置为把手的位置;或自然站立,小趾前外侧15cm处 到腋窝的距离即为腋杖的长度,屈肘30度,腕背伸处为 把手的位置
• 前臂杖: 以前臂和手共同承重,在其上端部有臂托,中部有杖柄, 臂托和杖柄之间的一段向后倾斜以使臂托承受一部分体 重,臂托和杖柄之间的距离应小于患者前臂的长度,即 应小于掌心到肘关节的长度。
• 注意事项
– 训练过程中,治疗人员应经常测量患者的血压 和脉搏,如果血压降低、脉搏加快,提示所调 整的倾斜角度不当
借助辅助具完成起立训练
借助他人帮助完成起立训练
两手握拐杖从地面的起立动作(截 瘫)
单手握拐杖从地面的起立动作
站立平衡训练
• 站立平衡能力是完成步行的必要基础。站 立平衡训练也可在平行杠内进行,首先需 要完成静态站立平衡训练,然后再进行动 态站立平衡训练。
• 室内行走:
• 能完成平行杆内行走后,即可练习室内行走, • 包括平地行走,上下楼梯,走斜坡,摔倒后自
己站起
上、下楼梯训练
• 上楼梯:
用健足上第一个台阶:病人先把重心转移到患腿上,然后用健侧 足上第一个台阶,健腿向前迈时,治疗者帮助患膝向前下方运动。
•用患足上第二个台阶:病人把 重心前移到健腿上,为了克服 患腿向前迈步时的伸肌痉挛, 治疗者可用手放在胫骨前面帮 户患者屈髋屈膝并将患足带到 第二个台阶,同时防止患者用
步行能力训练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 掌握:步行能力训练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 熟悉:步行能力的相关概念
运动疗法及康复护理
步行能力训练
1.步行前的训练 ➢ 肌力和耐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平衡 与协调能力训练、下肢的承重训练、健侧下 肢的负重训练和辅助用具的使用练习
运动疗法及康复护理
步行能力训练
2.步行训练方法 ➢ 原地迈步练习 ➢ 扶持行走 ➢ 扶杖架拐行走:双拐站立;架拐行走(手杖-患足-健足) ➢ 独立行走: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肌力(下肢肌力达四级)和 关节活动度,同时有良好的平衡与协调功能 ➢ 上下阶梯:以健足先上、患足先下为原则
运动疗法及康复护理
步行能力训练
3.步行训练的康复护理 ➢ 开始训练时易出现膝关节屈曲、躯干前屈而跌倒,应加 强保护 ➢ 循序渐进,下肢的负重能力与平衡能力等条件安全时才 进行步行训练 ➢ 强调患者康复主动完成,患者能独立完成的,医护人员 不辅助参与
步行功能训练...
减重步行训练--禁忌证
• 脊柱不稳定;下肢骨折未充分愈合或关节 损伤处于不稳定阶段;患者不能主动配合; 运动时诱发过分肌肉痉挛;体位性低血压; 严重骨质疏松症;慎用于下肢主动收缩肌 力小于2级,没有配置矫形器者,以免发生 关节损伤。
减重步行训练--组成
• 减重步行训练系统: • 减重悬吊系统 • 步行系统
室内步行训练—注意事项
• ⑴行走训练时,注意安全。 • ⑵正确选择适当的行走辅助具和行走步态。 • ⑶要根据患者的身高和手臂长度,正确选 择和使用适合的助行架、腋拐或手杖。 • ⑷当患侧下肢支撑力<体重的50%时,不宜 使用单腋拐;患侧下肢支撑力<体重的90% 时,不宜使用手杖;双下肢支撑力总和< 体重的100%时,不宜使用助行架
15 °跖屈~10 °背屈
10 °背屈~0 ° 0 °~20 °跖屈 20 °~10 °跖屈 10 °跖屈~0 ° 0°
正常步态的维持,应为髋关节前屈30°,后伸10°;膝关节充分伸展,屈曲60°;踝关节跖屈20°,背伸15°
步行能耗
• 正常步行能耗 正常人以舒适的速度,即约4.5~5km/h的 速度步行时耗能不大,有实验表明,平地常速步行时的能 耗为0.33kJ/min· kg(0.8cal/min· kg),步速增加或步态 改变时能耗增加。 • 异常步行能耗 • 偏瘫时步行的能耗增加65%; • 截瘫后增加2~4倍; • 单侧膝上截肢步行时能耗增加60%~70%,双侧膝上截肢 能耗增加则为100%; • 单侧膝下截肢,能耗增加10%、双侧膝下截肢能 • 耗增加则为40%~50%。
通过对步行能力进行宏观分级大致了解患者的步
行水平。常用Hoffer步行能力分级和Holdden步行
功能分类
㈠临床分析
步行功能训练
一、常用措施
1.基础训练 2.辅助具使用 1 2 3.手术矫治 4.药物 5.理疗
脊髓3
二、基础步行训练-步行基础训练
1.体位适应性训练 2.肌力训练 3.关节活动度训练
体位适应性训练
(二)平衡训练
➢ 坐位平衡
➢ 站位平衡 ➢ 1、基础站位平衡训练方法 ➢ 2、运动系统疾患的平衡训练方法 ➢ 3、平衡反应的训练 ➢ 4、注意事项
3. 骨关节病变、发育障碍或畸形 包括膝屈曲、短腿 步态、减痛步态等。
足内翻+下垂
➢ 支撑相早期和中期由于踝 背伸障碍,导致胫骨前向 移动受限,从而促使支撑 相末期膝关节过伸,以代 偿胫骨前移不足。由于膝 关节过伸,足前进推动力 量降低,使关节做功显著 下降。1 2 3
➢ 摆动相常导致患肢地面廓 清能力降低。
膝塌陷
➢ 患者在不能维持膝关节稳定时,必须使 用上肢支持膝关节,以进行代偿。
➢ 相关肌肉: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股四头肌。 股四头肌肌电活动可延长和过度活跃。
膝过伸
➢ 膝过伸很常见,但 一般是代偿性改变, 多见于支撑相早期。
➢ 治疗的关键在于纠 正原发病因。
膝过伸
➢ 常见诱因: 一侧膝关节无力导致对侧代偿膝过伸; 跖屈肌痉挛或挛缩导致膝过伸; 膝塌陷步态时采用膝过伸代偿; 支撑相伸膝肌痉挛; 躯干前屈时重力线落在膝关节中心前 方,促使膝关节后伸以保持平衡。
二、步行功能评定
步行能力评定是一种相对精细的、半定量评 定,通过对步行能力进行宏观分级大致了 解患者的步行水平。常用Hoffer步行能力 分级和Holdden步行功能分类。
三、常见异常步态
㈠异常步态分类 1.基础分类:支撑相障碍和摆动相障碍。 ⒉疾病原因分类:中枢性疾病、末梢性疾病、运
第十三章 步行功能训练
步行周期
定义:步行周期(gait cycle)是指完成一个 完整步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即指自一条 腿向前迈步该足跟着地时起,至该足跟再次 着地时止所用的时间,称为一个步行周期。
在每个步行周期中, 又可分为支撑相和摆动 相。
精品课件
肌肉活动
肌肉收缩是人体活动的动力的基础因素。 骨骼肌的运动特点是受人的意志支配,所以运 动时的主要核心就是肌肉收缩,其它器官、系 统的活动都是围绕并保证这一核心的活动而发 生的。
③对痉挛严重的可行局部肌肉神经阻滞,必 要时给以伸膝矫形器以辅助治疗。
④加强拮抗肌肌力训练如靠墙马步蹲、功率 自行车训练、登山器踏踩训练、直腿抬高 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
精品课件
膝过伸矫治方法
①股四头肌牵伸训练 ②股四头肌肌力训练 ③膝关节控制训练 ④臀大肌肌力训练。
精品课件
臀大肌步态矫治方法
臀大肌肌力训练:伸膝后踢腿/ 抗阻后踢腿;俯卧背飞;靠墙 伸髋踏步;倒退步行,随患者 能力的提高。 活动平板训练:
精品课件
步态分析
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 GA) 是利用力学概 念和已掌握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 体行走功能的状态进行客观的定性分析和 (或)定量分析,并为临床及康复治疗进 行有益的指导和疗效评价。
分析方法分为临床分析和实验室分析。
精品课件
㈠临床分析
包括观察法和测量法。 观察法为定性分析,一般采用目测的方法获
精品课件
减重步行训练--治疗作用
⑴使患者身体重心的分布趋于对称,减少步 行中下肢相关肌群的收缩负荷;
⑵改善和加大下肢关节的活动范围; ⑶减重状态下可以调节下肢的肌肉张力,输
入正常的步行模式; ⑷提高步行安全性,消除患者步行中的紧张
最新《运动治疗技术》第十三章 步行功能训练(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ppt课件
3.物品清点要求和原则
• 3.3.3逐项即刻记录原则 • 每清点一项物品,巡回护士应即刻将物品的名称和数目准确记录与物
品清点单上。 • 3.3.4原位清点原则 • 第一次清点及术中追加需清点的无菌物品时,洗手护士应与巡回护士
即刻清点,无误后方可使用。
L/O/G/O
4.物品清点注意事项
品。 • 4.3.2洗手护士应提前15-30分钟洗手,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物品的
检查和清点。在手术的全过程中,应始终知晓各项物品的数目、位置 及使用情况。 • 4.3.3清点时,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须双人查对手术物品的数目及完整 性。巡回护士进行记录并复述,洗手护士确认。
L/O/G/O
4.物品清点中肌肌力训练如侧踢腿、抗阻侧踢腿 等;侧方上下楼梯训练,如为一侧肌无 力,训练时采用患侧腿先上楼梯,健侧 腿先下楼梯的方法
⑵提降骨盆训练等
⑶站立位姿势调整训练,应在矫正镜前训 练调整姿势
⑷活动平板上训练横行,并可逐步增加坡 度和速度
sc115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 —手术物品清点
• 3.2.3经尿道、阴道、鼻腔等内镜手术应包括但不仅限于敷料、缝针, 并检查器械的完整性。
L/O/G/O
3.物品清点要求和原则
3.3.1双人逐项清点原则 清点物品时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共同按顺序逐项清 点。没有洗手护士时由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负责清点。 3.3.2同步唱点原则 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同时清晰说出清点物品的名称、数目及完整性。
• 如术中需交接班、手术切口涉及两个及以上部位或腔隙,关闭每个部 位或腔隙时均应清点,如关闭膈肌、子宫、心包、后腹膜等。
L/O/G/O
3.物品清点要求和原则
步行功能训练详解
目录
步态分析
• 步态观察
– 在自然步态观察的基础上,可以要求患者加快步速 减少足接触面(踮足或足跟步行)或步宽(两足沿 中线步行),以凸现异常;也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 或给予支撑(足矫形垫或矫形器),以改善异常, 从而协助评估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人体正常姿势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第一手资料,然后根据经验进行分析 • 测量法是一种简单定量分析方法,常用足印法
测定时间参数、距离参数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步态分析
• 观察法
– 采用肉眼观察并分析步行中 人体运动的形式与姿势情况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步态分析
• 步态观察
– 一般采用自然步态,即最省力的步行姿态。观察包 括前面观、侧面观和后面观。需要注意全身姿势和 步态,包括步行节律、稳定性、流畅性、对称性、 重心偏移、手臂摆动、诸关节姿态与角度、患者神 态与表情、辅助装置(矫形器、助行器)的作用等
步行周期
首次着地 承重反应
骨盆
5°旋前 5°旋前
站立中期
中立位
足跟离地
5 °旋后
足趾离地
摆动初期 摆动பைடு நூலகம்期 摆动末期
5 °旋后
5 °旋后 中立位 5 °旋前
关节运动角度
髋关节
膝关节
30 °屈曲 30 °屈曲
0° 0 °~15 °屈曲
30 °屈曲~0°
15 °~5 °屈曲
0 °~10 °过度伸展 5 °屈曲
• 检测程序
– 在受试者足底涂上白色粉末 – 受试者在行走若干步后,从一侧足跟着地时开始
计时;走完全程后于同一侧足跟着地时停止计时 – 记录及计算平均步行周期时间 – 测量行走距离、左右步长、跨步长、步宽 – 判断步态是否对称 – 计算步频、步行速度
步行功能训练PPT课件
6
正常步行周期中骨盆和下肢各关节角度的变化
步行周期
骨盆
关节运动角度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首次着地 承重反应 站立中期 足跟离地 足趾离地 摆动初期 摆动中期 摆动末期
5°旋前 5°旋前 中立位 5 °旋后 5 °旋后 5 °旋后 中立位 5 °旋前
30 °屈曲 30 °屈曲 30 °屈曲 ~0 ° 0 °~10 °过度伸展 10 °过度伸展~0 ° 0 °~20 °屈曲 20 °~30 °屈曲 30 °屈曲
①步长 ④步宽 ⑦步速
②步长时间 ③步幅 ⑤步频 ⑥步行周期 ⑧足偏角
编辑版ppt
19
测量法--注意事项
①正式检查前,让患者试行至自然行走方式 再测试;
7
步态分析
• 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 GA) 是利用力学概 念和已掌握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 体行走功能的状态进行客观的定性分析和 (或)定量分析,并为临床及康复治疗进 行有益的指导和疗效评价。
• 分析方法分为临床分析和实验室分析。
编辑版ppt
8
临床分析
• 包括观察法和测量法。 • 观察法为定性分析,一般采用目测的方
步行功能训练
编辑版ppt
1
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概述 步行训练基本条件 步行训练 步行能力训练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编辑版ppt
2
基本概念
1.自然步态 指人在正常自然的条件下移动身 体,交替迈出脚步的定型的姿态称为自然步 态。
2.基本要素 合理的步行周期、步长、步宽、 步频、足角;躯干平衡稳定;降低能量消耗 及省力等。
法获得第一手资料,然后根据经验进行 分析。 • 测量法是一种简单定量分析方法,常用 足印法测定时间参数、距离参数。
步行功能训练
步行功能训练
32
臀 中 肌 步 态 矫 治 方 法
肌电触发功效性电刺激。
塌
②强化小腿三头肌肌力训练如踮脚步行、前 脚掌踏楼梯上下训练等。
陷
③对痉挛严重可行局部肌肉神经阻滞, 必要 矫
时给以伸膝矫形器以辅助治疗。 ④加强拮抗肌肌力训练如靠墙马步蹲、功率
治
自行车训练、登山器踏踩训练、直腿抬 方
高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
法
步行功能训练
第29页
常见异常步态矫治训练
步行功能训练
第4页
概述
5
(1)支撑相: 指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时间,即从足跟着地到足
趾离地过程,占整个步行周期60%。支撑相分期: 足跟着地、全足底
着地、支撑相中期、足跟离地、足趾离地。
(2)摆动相: 指足趾离开地面腾空向前迈步到该足再次落地之间时
间,占整个步行周期40%。摆动相分期: 摆动早期(又称加速期)、
常见异常步态矫治训练
①采取神经生理学治疗技术及牵伸手法, 抑 制内收肌痉挛;
②对顽固性痉挛, 局部可考虑神经肌肉阻滞 治疗;全身性可给以口服中枢性解痉药 ;
③强化拮抗肌→臀中肌肌力训练; ④温热敷或冷敷; ⑤足够步宽, 易化臀中肌, 促进二者协同运
动; ⑥严重者可行选择性脊神经跟切断术。
步行功能训练
可穿戴式机器人: 上肢外置装置 下肢外置装置
步行功能训练
第25页
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偏
①手法牵张股四头、腘绳肌、小腿三头肌、 瘫
內收肌等 ②躯干肌肌力训练→半桥运动等
步
③强化步行分解训练
态
④靠墙蹲马步训练
矫
⑤退上退下台阶训练及侧方上下台阶训练 ⑥膝关节屈伸控制性训练等
治
方
法
27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①采用神经生理学治疗技术及牵伸手法,抑 剪
序
情况分节进行。
④训练频率:不低于3 ~ 5次/周。
⑤疗程:8 ~ 12周。
16
步行训练方法--减重步行训练
⑴悬吊固定带要适当,不能诱发患者痉
挛;
⑵减重程度要适当;
注
⑶悬吊装置必须可靠; ⑷训练过程中必须有医务人员在场进行
意
指导和保护;
事
⑸避免活动平板起始速度过快或加速过 快,造成危险;
项
⑹步行时患者可以佩带矫形器。
3.步行训练 以矫治异常步态,促进步行转移能力的恢 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训练方法之一。
4
概述
4.步行周期 是指完成一个完整步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即指自一条腿向前迈步该足跟着地时起,至该足跟再次着 地时止所用的时间,称为一个步行周期。在每个步行周期
中, 又可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
概述
5
(1)支撑相:指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间,即从足跟着地到
基
2.肌力训练 3.关节活动度训练 4.平衡训练
础 步
5.协调训练
行
6.感觉训练 7.疼痛的处理
训
练
7
步行训练方法--基础步行训练
单腿负重
步
行
分
解
训
练
8
步行训练方法--基础步行训练
靠
步
墙
行
伸 髋
分
↓
解
离
训
墙 站
练
立
9
步行训练方法--基础步行训练
步
行
患 腿
分
上
解
下 台
训
阶
练
10
步行训练方法--基础步行训练
步
患腿
行
支撑 伸髋
分
站立
解
训
健腿 跨越
练
障碍
11
步行训练方法--基础步行训练
步
靠 墙
行
伸
分
髋 踏
解
步
训
练
12
步行训练方法--基础步行训练
侧方迈步、原地迈步
步
行
分
解
训
练
13
步行训练方法--减重步行训练
➢减重步行训练:又称部分重量支撑步行训练, 是指通过器械悬吊的方式将患者身体的重量部分 向上吊起,使患者步行时下肢的负担减轻,以帮 助患者进行步行训练、平衡训练,提高患者日常
治
自行车训练、登山器踏踩训练、直腿抬 方
高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
法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①股四头肌牵伸训练 ②股四头肌肌力训练 ③膝关节控制训练 ④臀大肌肌力训练。
30
膝 过 伸 矫 治 方 法
31
常见异常步态内
功
能
性
步
行
训
练
21
步行训练方法--步行能力训练
室 内 功 能 性 步 行 训 练
22
步行训练方法--步行能力训练
⑴行走训练时,注意安全。 ⑵正确选择适当的行走辅助具和行走步
态。 ⑶要根据患者的身高和手臂长度,正确
选择和使用适合的助行架、腋拐或 手杖。 ⑷当患侧下肢支撑力<体重的50%时,不 宜使用单腋拐;患侧下肢支撑力< 体重的90%时,不宜使用手杖;双下 肢支撑力总和<体重的100%时,不 宜使用助行架。
室内 步行 训练 注意 事项
23
步行训练方法--步行能力训练
社
⒈环境适应性训练
区
⒉过马路
性
⒊超市购物 ⒋乘坐交通工具
步
行
训
练
24
步行训练方法--步行能力训练
⑴注意安全,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社
⑵专人保护,治疗师应站在患者的患侧。
区
⑶患者必须具有他动态平衡能力。 ⑷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延长步行的
性
17
步行训练方法--步行能力训练
是在完成基础步行训练特别是髋、膝、
室
踝关节控制能力训练后,关键肌的
内
肌力未达不到3级
合适的支具
功
能
性 步
行 训 练
18
步行训练方法--步行能力训练
室
平行杠 内训练
内 功
能
性
步
行
训
练
19
步行训练方法--步行能力训练
室
助行器 步行训
内
练
功
能
性
步
行
训
练
20
步行训练方法--步行能力训练
足趾离地的过程,占整个步行周期的60%。支撑相分期:足跟着地、
全足底着地、支撑相中期、足跟离地、足趾离地。
(2)摆动相:指足趾离开地面腾空向前迈步到该足再次落地之间的
时间,占整个步行周期的40%。摆动相分期:摆动初期(又称加速
期)、摆动中期、摆动末期(又称减速期)。
6
步行训练方法--基础步行训练
1.体位适应性训练
第三篇 康复治疗技术 YOUR LOGO
•
第八节 步行功能训练
2
学习内容
1.步行训练的概念 2.基础步行训练 3.减重步行训练 4.步行能力训练
5.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正训练
3
概述
1.自然步态 指人在正常自然的条件下移动身体,交替 迈出脚步的定型的姿态称为自然步态。
2.基本要素 合理的步行周期、步长、步宽、步频、足 角;躯干平衡稳定;降低能量消耗及省力等。
电刺激等 ⑤局部肌肉神经阻滞
28
足 下 垂 步 态 矫 治 方 法
29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①手法牵伸训练、功能性电刺激(FES)或 膝
肌电触发功能性电刺激。
塌
②强化小腿三头肌肌力训练如踮脚步行、前 脚掌踏楼梯上下训练等。
陷
③对痉挛严重的可行局部肌肉神经阻滞,必 矫
要时给以伸膝矫形器以辅助治疗。 ④加强拮抗肌肌力训练如靠墙马步蹲、功率
距离和速度。 ⑸先选择较平整的路面,逐渐到较复杂的
步
路面行走。
行
⑹所有实用技术应先在治疗室内进行模拟 训练,待熟练后再到实际环境中训练。
训
练
25
步行训练方法--机器人步行
康复机器人旨在利用机器人的原理。辅助或 者替代患者的功能运动,或者进行远程康复 训练。这是康复工程与康复医疗结合最紧密 的部分之一。
制内收肌痉挛; ②对顽固性痉挛,局部可考虑神经肌肉阻滞
刀
治疗;全身性可给以口服中枢性解痉药; 步
③强化拮抗肌→臀中肌肌力训练; ④温热敷或冷敷;
态
⑤足够的步宽,易化臀中肌,促进两者协同 矫
运动; ⑥严重者可行选择性脊神经跟切断术。
治
方
法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①胫前肌肌力训练 ②踝足矫形器(AFO)使用 ③小腿三头肌及胫后肌牵伸 ④功能性电刺激(FES)或肌电触发功能性
生活活动能力,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14
步行训练方法--减重步行训练
减重悬吊系统
组
步行系统
成
15
步行训练方法--减重步行训练
常规操作和常用治疗参数 ①减重程度:一般减重不超过体重的30%~
操
40%。 ②减重步行速度:因平板的起始速度不同,
作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接近正常的步 程
速训练中枢性损伤患者。 ③训练时间:30~60 min/次,或根据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