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财政学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Finance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开课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开课学期:5总学时:32 (其中理论32学时)总学分:2二、课程目标通过讲述财政基本原理、财政收支相关理论及财政政策的目标及手段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政府的职能、政府财政的收支结构和比例结构,掌握财政收支的相关原理,并能够将财政理论与我国的财政实践相联系,具有分析财政现象,解决我国实际财政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1、了解西方财政学的发展演变历程。

2、掌握市场失灵与政府失效的领域及表现,公共物品及公共需要的内涵及特征,财政的基本特征及其职能。

3、掌握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公共生产的地位和类型,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及财政支出的效率。

4、掌握财政支出分类,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5、掌握行政管理费的构成及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我国教育经费规模及其来源结构,科学研究费支出和卫生支出的性质,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6、掌握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我国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及其实际经济效应。

7、掌握财政收入的分类和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的趋势分析8、掌握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税收原则,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

9、了解税收制度的发展,资源课税与财产课税,掌握我国现行商品课税的主要税种、我国现行所得课税的主要税种。

10、掌握国债的种类、结构和负担,我国国债依存度分析,了解国债市场及其功能。

11、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及积极财政政策操作的成功经验。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导论(1学时)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学习对象,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2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3学时)政府与市场,财政概念,财政职能3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3学时)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4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3学时)财政支出分类,财政支出规模分析,财政支出结构分析5购买性支出(5学时)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文科卫支出,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基础设施投资6转移性支出(3学时)社会保障性支出,财政补贴7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3学时)财政收入分类,财政收入规模分析,财政收入结构分析8税收原理(4学时)什么是税收,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税收原则,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税收与经济发展9税收制度(3学时)税收制度的组成与发展,商品课税,所得课税,资源课税与财产课税10国债和国债市场(2学时)国债原理,我国债务负担率及债务依存度的分析,国债市场及其功能11财政政策(2学时)财政政策概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研究性教学方法)制作教学课件,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以理论教学即课堂讲授为主,启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采用案例讨论,沟通互动。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中文版(32学时,金融学专业)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中文版(32学时,金融学专业)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财政学课程编码:学分:2 总学时:32理论学时:30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实践学时:0开设实验项目总数0 个;其中:必修(0 )个,选修(0 )个开课单位:08商学院适用专业:金融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本课程是主要面向金融学专业等本科而开设的一门经济学类选修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在学科体系中起着衔接一般经济理论课程和财政学科的中介作用:一方面将一般经济理论引向深化,另一方面对财政业务进行理论性分析。

主要任务是力图把财政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以现代财政的经济分析方法为“经”,以中国的财政制度背景和实际运行为“纬”,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入手,全面阐述公共财政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我国财政的基本管理技能。

通过对公共财政收支理论、税收理论、财政政策与制度的学习,全面增强学生的财政学素养,并提高其对公共经济与政策的理解能力和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处理能力,以满足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课程培养目标1.立德树人课程运用唯物辩证法和比较研究法,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反映我国财政与经济发展和改革实践。

以课程体系逻辑为主线,把财政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讲透彻,让学生具有理解理论建立的背景和适应的条件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地多视角、多层次去观察思考,形成自己的财政价值判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辨析财政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角度、东西方的比较研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突出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促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所具备的素质、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如下: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了解课程的内容与体系、结构,对财政学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完整word版)《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2001年制订,2005年修订)课程编号:110001英文名:Public Finance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前置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后置课:政府预算、公共支出管理、税收学、比较财政学、国有资产管理学分:3学分课时:51课时主讲教师:蔡军、吴美华、何志敏、王红领、陈桂华、陶学荣、郭晔、蒋兆才等选定教材:陈共.财政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课程概述:《财政学》是财政学本科专业和税务本科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本课程以市场经济为背景,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为切入点,紧紧围绕效率、公平和经济稳定这一主线,系统讲授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课程从市场失灵引出公共部门(政府)的经济作用,在讲述公共产品、财政职能、公共选择等基础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而论述了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管理制度和财政政策等问题。

具体说来,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部分,财政理论部分,阐述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出发,论证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二部分为财政支出部分,阐述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分析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并将财政支出项目按照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分类进行具体分析。

第三部分为财政收入和税收部分,主要分析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以及税收原理、税收制度、税制改革和税收管理。

第四部分为国债部分,主要阐述国债原理、规模及国债市场.第五部分为政府预算,主要阐述政府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

第六部分为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主要阐述财政平衡、财政赤字和财政政策。

第七部分,主要分析了开放经济下的财政相关问题。

本课程一方面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又根据理论发展与现实改革,不断进行调整,补充新知识,从而使教学内容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教学目的:1.财政学是当代经济学中一个极重要的分支学科,由于是在基本理论和实践上全面论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一本质内容,因而又可称为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其教学目的首先应该是使学生在研究经济基本要素与框架的基础之上把握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从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两个方面深入研究政府的作用和财政的职能,为进一步研究财政分配奠定理论基础。

《西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 课程的性质与

《西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 课程的性质与

《西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西方财务会计》是现代远程教育财务会计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西文财务会计理论知识以及会计核算方法、内容和技术的具体运用,结合我国企业的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联系实际,借鉴国际经济,按照国际惯例,达到改进和提高我国的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水平。

二、课程内容主要介绍美国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课程的主要内容:财务会计中的基本概念;复式记账原理与会计循环;商品购销业务;现金收支业务;商业账款和商业票据;存货;长期资产;应纳税捐;应付公司债与债券投资;公司的股东权益;合伙的业主权益;财务状况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的分析;财务会计中的特定领域。

三、相关前续课程《西方财务会计》的前续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

四、学时和学分本课程共72学时,4学分,开设一学期。

五、文字教材主教材采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常勋主编的《西方财务会计》一书(新编高等专科学校教科书)。

辅助教材为由常勋教授主编的《西方财务会计学习指导书》。

六、教学环节的落实本课程的教学将采用多种媒体,多种方式进行,使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获得知识。

1.电视录像课电视录像课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得本课程知识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

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多组织学生收看,要求学生在收看电视课之前,能及时预习文字教材,以保证学生有有重点,地学习,较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中央电大安排了相关的电视录像课,由常勋教授和曲晓辉教授共同主讲。

2.面授辅导和自学面授辅导是电大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由于电大是过程开放教育,面授辅导是学生接触老师,获得疑难解答的重要途径。

根据广播电视教学的特点,讲授的内容将侧重于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并且是较为概括而扼要的。

面授辅导课要服务于电视课,要紧密配合电视课和教材,依据教学大纲进行辅导讲解。

要注意运用启发式,采用讲解,讨论,答疑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方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差不多信息课程代码:16152203课程名称:西方财政学英文名称:PublicFinance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财政学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经济学、财政学【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财政学专业的专业课,适用于财政本科专业。

本课程有助于财政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状况,要紧内容包括:财政研究的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方法;公共品的定义及其提供等问题;外部性的本质及其妨碍和对策;公共选择的各种机制的讨论与评估;税收与收入分配、效率等相关问题。

Thiscourseisaspecializedcourseinfinance,whichissuitableforundergraduatesinfinance.Thiscoursehelpsstudentstounders tandandmasterthebasicfinancialtheoryandpracticeofthewesternmarketeconomyc ountries.Itsmaincontentsinclude:EmpiricalAnalysisandnormativeanalysismeth odsoffinancialresearch;thedefinitionandprovisionofpublicgoods;essenceofex ternalityanditsinfluenceandcountermeasure;mechanismsofpublicchoice;tax、incomedistributionandefficiencyandotherrelatedproblem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为财政学专业的专业课。

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重点掌握西方财政学体系中的差不多理论与观点,同时了解到西方国家〔要紧是美国〕财政运行的一般情况,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具表达实条件中思考运用所学到的相应观点和知识。

2024年度《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2024年度《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参与国际税收合 作的现状
介绍中国在参与国际税收合作方面的 实践,如签订双边税收协定、加入国 际税收组织等,并分析其对于中国税 收制度的影响。
中国对外财政援助的 现状与挑战
阐述中国对外财政援助的规模、领域 和方式,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如 援助效果评估、援助资金管理等。
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机 构合作的现状与挑战
2024/3/23
12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比较
01
购买性支出
政府用于购买为执行财政职能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包括购买政府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要的商品与劳务的 支出和购买政府进行投资所需要的商品与劳务的支出。
2024/3/23
02 03
转移性支出
政府无偿向居民和企业、事业以及其他单位供给财政资金 ,政府对科技、教育等公益事业的支出,大多属于转移性 支出。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
包括经济增长率、就业率、物价稳定程度、国际收支状况等宏观经济指标,以及社会福 利水平、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等微观经济指标。
2024/3/23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构建,可以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进行客观评价。
要点二
最低成本法
也称最低费用选择法,适用于那些成 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 目,如社会保障支出项目,该方法只 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在效益既定的 条件下分析其成本费用的高低,以成 本最低为原则来确定最终的支出项目 。
要点三
综合评价法
在上述两种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 多方因素,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以 得出更全面、更客观的财政支出效益 评价结果。
2024/3/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财政学》课程教案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西方财政学
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
学分:
适用对象: 财政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经济学、财政学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财政学专业的专业课,适用于财政本科专业。

本课程有助于财政专业学
生了解和掌握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状况,主要内容包括:财
政研究的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方法;公共品的定义及其提供等问题;外部性的本质及
其影响和对策;公共选择的各种机制的讨论与评估;税收与收入分配、效率等相关问题。

, . . : ; ; ; ; 、 .
三、课程性质与教案目的
本课程为财政学专业的专业课。

课程的教案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
重点掌握西方财政学体系中的基本理论与观点,同时了解到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
财政运行的一般情况,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具体现实条件中思考运用所学到的相应观
点和知识。

四、教案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导言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财政学研究中体现的意识形态
.掌握两种国家观
.熟悉政府财政面对的法律环境
. 了解美国财政收支内容
(二)教案内容
第一节财政学中的意识形态
.主要内容:()关于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两类观点;()本书的观点。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基本概念:政府有机论、政府有机论;()知识点:政府有机论的含义与评价;政府有机论的内涵与判断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自由主义者与社会民主主义者的政府观有何区别?
第二节政府一览
.主要内容:()法律框架;()政府规模的衡量;()支出与收入的主要内容。

.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基本概念:联邦制;同一预算;管制预算;公民权利性计划;()知识点:不同层级政府所面临法律框架的差别;政府规模的衡量;美国政府主要支出项目;美国各级政府的收入结构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当国家就强制安装儿童安全座椅问题进行讨论时,你认为国家有机观的人会做出什么反应?
(三)思考与实践
在美国,肥胖被看做是全民健康问题。

有一种意见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是课征“肥胖税”,其想法是对超过政府规定的日常最低脂肪含量比例的食品课税。

请思考这与何种政府观相一致?
(四)教案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案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有课堂讲授、多媒体教案、网络辅助教案、课堂讨论等。

第二章实证分析工具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经济理论的主要作用;
.掌握三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熟悉因果关系的建立条件。

(二)教案内容
第一节理论的作用
.主要内容:()经济理论对行动的指导作用;()因果性与相关性。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基本概念: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因果性、相关性、实验组、控制组;()知识点:理论的框架指导作用;因果关系成立的三个条件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根据理论来分析所得税对劳动时间长短的影响?
第二节实验研究与观察研究
.主要内容:()实验研究的特征;()实验研究的实施与缺陷;()观察研究的内涵与范围。

.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基本概念:横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观察研究、反事实情况、反事实条件、有偏估计;()知识点:观察研究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如何开展观察研究?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在估计两个实验。

第三节准实验研究
.主要内容:()准实验实验的内涵;()准实验研究的实施与缺陷。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基本概念:准实验研究;双重差异准实验;工具变量准实验;断点回归准实验;()知识点:准实验研究的作用;三类准实验研究的设计方法;准实验研究的适用性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举例说明三类准实验研究的应用
(三)思考与实践
一位研究者对工人进行一项横截面分析,发现工作使用电脑的时间与工资正相关,于是,该研究者得出结论,使用电脑会增加工资,并提出对儿童进行电脑培训的政策建议。

这种分析有什么问题?
(四)教案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案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有课堂讲授、多媒体教案、网络辅助教案、课堂讨论等。

第三章规范分析工具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掌握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
.应用福利经济学基本原理去评判政府政策
. 熟悉市场失灵的表现与原因
(二)教案内容
第一节福利经济学
.主要内容:()纯经济交换模型;()生产经济。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基本概念:埃奇沃思框图;无差异曲线;帕累托改进;契约曲线;()知识点:埃奇沃思框图中的无差异曲线;帕累托效率的实现条件;生产可变情况下的效率条件。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人们该如何评判政府活动的合意性?
第二节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
.主要内容:()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的内涵;()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的证明。

.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基本概念: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知识点: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的内涵与证明。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某一既定的经济能否实现帕累托效率?
第三节公平与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
.主要内容:()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的内涵与证明;()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的应用与局限。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基本概念: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效用可能性曲线;社会福利函数;()知识点: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的内涵;效用可能性曲线的推导与意义;社会福利函数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为了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有必要直接干预市场吗?为什么?
第四节市场失灵与福利经济学的借鉴
.主要内容:()市场失灵;()福利经济学的借鉴。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基本概念:市场失灵;市场力量;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有益物品;()知识点:市场失灵的两个原因:市场力量与市场不存在;关于福利经济学的争论与借鉴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国民产出中有多少应该用于公共部门?
(三)思考与实践
年,当时的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在卫斯理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演讲时对学生们说:我们个人的得救取决于集体拯救。

这一观点是否与教材中方程定义的社会福利函数相一致?
(四)教案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案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有课堂讲授、多媒体教案、网络辅助教案、课堂讨论等。

第四章公共物品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公共物品的定义与类型
.掌握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
.熟悉公共物品供给与生产的特殊性
. 了解私有化的动因及发展
(二)教案内容
第一节公共物品的定义
.主要内容:()公共物品的内涵;()公共物品定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基本概念: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知识点: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与公共物品定义相关的六个方面.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果某种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那它一定要由政府生产吗?
第二节公共物品的有效提高
.主要内容:()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公共物品效率条件的推导;()免费搭车
.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基本概念:横向加总;纵向加总;免费搭车;完全差别定价;()知识点:公共物品需求曲线不同于私人物品需求曲线之处;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