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动过速评分系统_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

合集下载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探索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探索
2 室 性 心动 过 速 心 电 图特点
形成正常的 Q R S 波群或心室融合波 , 夺获或融合在室率较慢 的 室 速更 易 发生 , 这 对 室速 的诊 断 极有 价 值 。 2 . 6发 作 与终 止 形 式 : 室 速 的发 作 与终 止 是 突然 的 , 室 速 恶 化 为
室 颤时 常先 有 频率 的逐 渐加 速 。 3 室 性心 动过 速 的鉴 别诊 断
心 动过 速 发 作 时心 电图表 现 是 室性 心 动 过速 诊 断 的重 要 基 础, 尽 管 临床 表 现及 心脏 电生理 检查 也 有 一定 意 义[ 2 1 。 因此 , 尽 快 获 得 一 份 心 动过 速发 作 时 的心 电图 ,特 别 是 1 2导 联 同步 心 电 图, 具 有 特别 重 要 的价 值 。室 速 心 电图 主要 有 以 下特 点 。 2 . 1 Q R S 波 群 时 限及 形 态 : Q R S 波 群 呈 宽 大 畸形 , 时 限 ≥O . 1 2 s , 6 0 %以上 病 例 ≥0 . 1 4 s 。 2 / 3病例 Q R S波形 呈 右束 支 传导 阻 滞型 ; 1 / 3 病例 Q R S波形 呈 左 束 支传 导 阻滞 。 2 . 2 频率 :室 速频 率 通 常 1 0 0—2 5 0 b p m,非 阵发 性 室速 在 6 o 1 0 0 b p m。 室 速 频 率很 少 超 过 1 8 0 b p m, 超过 1 8 0 b p m则有 可 能恶
化为 室 颤 可能 I 3 1 。
2 . 3 节 律 :持续 性 单形 性 室 速 R R间 期 常节 律规 整 ,相 差 <2 0 m s ,但 不 像 室上 速 那样 绝 对 匀齐 。而 多形 性室 速 则差 别 较大 , 但 也不像房颤伴束支阻滞那样绝对不匀齐。 2 . 4 房 室关 系 : 房 室分 离 是 室 速 的重 要诊 断特 点 , 即在 快 速 宽大 【 1 】 郭继鸿, 胡大一. 中 国心 律 学 2 0 1 2 [ M ] .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Q R s波 群 中混 有 与之 无 关 的缓 慢 性 P波 。 记 录食 管导 联及 心 内 2 01 2. 电生理检查有助于确定 P 波存在及其频率。大约有 l , 3 病例 , 每 【 2 ] 董 小春, 吴 晓 羽. 右 室流 出道 室性 心动 过 速 的发 生机 制 研 究 进 心 室 波均 能 递 传并 夺 获 心房 , 在 频 率较 快 的 室速 , 由于 易 发房 室 展 『 J 1 _ 现 代 生物 医学进展 , 2 0 1 2 , ( 3 o ) . 结隐匿性传导 , 导致室房阻滞。 室一房递传可以是 1: 1 、 2: 1 传 【 3 ] 黄业 清, 朱立 光 , 郑剑 光 . 6 6例 室性 心 动 过 速 心 电 图分 析『 J 】 . 临 导、 文 氏 型传 导 等形 式 。 床 内科 杂志 , 2 0 0 9 , ( 4 ) .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作者:高潮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9期摘要:目的室性心动过速常发生在患器质心脏病、心肌梗塞、心肌病基础上,发病急、时间短、极易引发心室纤颤至死亡,死亡率极高。

迅速、准确作出心电图诊断对治疗极为重要。

方法当心电图连续出现3次或3以上宽大畸形QRS波群、且QRS波≥0.12s、无相关P 波、R-R间期不等时室性心动过速诊断即确定。

结果根据我院心电图室2007年~2012 年对122例器质心脏病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追踪观察:其中1年内死亡8例占总数6.5%、2~4年内死亡26例占总数21.3%、5年内死亡53例占总数43.4%。

因而,准确诊断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结论因此凡45岁以上出现不明原因心悸、头晕、晕厥等都应及早进行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迅速进行治疗。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指由心室发出的连续3个或3个以上室性期前收缩构成的室性心律失常,频率>100 次/min。

主要见于冠心病,特别是伴发有陈旧性及急性心肌梗塞者。

病情常反复发作(表现有气短、心悸、晕厥甚至心脏骤停),其持续时间、频率、QRS波形可出现较大变化;小部分患者症状不明显或完全无症状。

心性猝死原因调查结果显示:猝死患者中有82%的直接原因是快速心律失常,其中室速恶化为室颤者占1病因1.1占90%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如变异性心绞痛、心肌梗塞、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病史。

1.2心功能状态、有无晕厥和猝死家族、心动过速。

1.3电解质水平如低血钾。

1.4使用影响心室复极的药物。

2临床表现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2.1少数患者症状不明显或轻微。

2.2部分患者常感心悸、头昏、头痛、感觉乏力、心跳不适、有漏搏或停搏的感觉。

2.3重者可突发意识丧失、晕厥,心脏骤停、猝死。

3心电图特点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基础是心电图表现,及时获得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心电图,特别是12导联同步心电图,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室性心动过速应该做哪些检查?

室性心动过速应该做哪些检查?

室性心动过速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室性心动过速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室性心动过速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室性心动过速如何诊断鉴别,室性心动过速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室性心动过速常见检查:常见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脉率*一、检查1、体检发现:短阵室速或持续性室速不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一般生命体征较平稳,心脏听诊心率快而大致规则,发作间歇可闻及早搏。

有基础心脏病或心率200次/分者可伴有血压降低、呼吸困难、大汗、四肢冰冷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表现,说明患者病情危急,需要紧急处理。

2、辅助检查:心电图可明确诊断,可记录到连续3次以上快速的宽大畸形QRS波,与P波无关,有时可见到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发作不频繁或发作较短暂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

心脏超声能明确心脏基础疾病。

①心室率常在150—250次/min之间,QRS波宽大畸形,时限增宽。

②T波方向余QRS无波主波相反,P波与QRS波之间无固定关系。

③Q—T间期多正常,可伴有Q—T间期延长,多见于多形室速。

④信访率较心室率缓慢,有时可见到室性融合波或心室夺获心电图是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重要受,但有时与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心室差异传导的鉴别,比较困难,必须综合临床病史,体检、心电图、对治疗措施的反应等仔细加以区别。

3、心电生理检查:心电生理检查对确立室速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若能在心动过速发作时记录到希氏束波(H),通过分析希氏束波开始至心室波(V)开始的间期(HV间期),有助于室上速与室速的鉴别。

室上速的HV间期应大于或等于窦性心律时的HV间期,室速的HV间期小于窦性HV间期或为负值(因心室冲动通过希氏束-普肯耶系统逆传)。

由于导管位置不当或希氏束波被心室波掩盖,则无法测定HV间期。

心动过速发作期间,施行心房超速起搏,如果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QRS波群的频率相应增加,且形态变为正常,说明原有的心动过速为室速。

*以上是对于室性心动过速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室性心动过速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室性心动过速易混淆疾病。

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心电图表现、诊断标准和鉴别方法

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心电图表现、诊断标准和鉴别方法

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心电图表现、诊断标准和鉴别方法室性心动过速(VT)是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最常见原因,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

急诊面对宽QRS波心动过速时所做出正确的诊断以及相应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室速的诊断标准是典型室速根据发作时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结合其基础心脏情况即可以诊断。

症状室速的临床表现与室速发作时的心室率、持续时间、基础心脏病和心功能状态有关。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有时可以没有症状,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SMVT)发作时常伴有血液动力学障碍或低血压、心绞痛、晕厥等。

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是心脏骤停的常见形式。

心电图表现图1 QT间期正常的多形室速心电图表(1)3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

(2)QRS波形态畸形,时限>0.12 s,ST-T波方向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

根据QRS波形态分为单形或多形室速。

(3)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

(4)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无固定关系,形成房室分离。

(5)部分患者可见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室速发作时少数室上性冲动可下传至心室,产生心室夺获,表现为在P波之后,提前发生一次正常的QRS波。

室性融合波的QRS形态介于窦性与异位心室搏动之间,其意义为部分夺获心室。

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的存在为诊断室速提供重要依据。

(6)室颤的波形、振幅与频率均极不规则,无法辨认QRS波、ST段与T波。

(7)室速/室颤风暴:是指24 h内自发的室速/室颤≥3次。

图2 室颤的心电图表现图3 室速电风暴心电图表现室速和宽QRS型室上速鉴别宽QRS型室上速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室内差异性传导以及房室正路逆传型AVRT。

1. 鉴别诊断的原则(1)首先判断血液动力学状态。

若不稳定,直接电复律。

(2)血液动力学稳定者,询问病史,查阅可及的既往病历材料,了解既往发作情况、诊断和治疗措施。

陈旧心肌梗死伴有新发生的宽QRS波心动过速,极可能为室速。

(3)通过12导联心电图寻找房室分离证据。

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与治疗演示文稿

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与治疗演示文稿
如黑蒙、抽搐等,部分 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
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02
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临床诊断
01
02
03
症状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可能出 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 状,严重者可出现晕厥、 休克等。
病史
了解患者有无器质性心脏 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使 用等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的 因素。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听诊 心音,注意是否有心律不 齐、心音分裂等表现。
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与治疗 演示文稿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室性心动过速概述 • 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 室性心动过速分类
定义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起源于希氏束分支以下的特殊传导系统或者心室肌的连续 3个或3个以上的异位心搏,心室率通常在100~250次/分。
分类
根据持续时间,室性心动过速可分为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持续性室性心动 过速;根据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可分为病理性室性心动过速和特发性室性心动 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
01
02
器质性心脏病
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等

药物
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洋地黄类 药物等。
03
电解质紊乱
心电图诊断
心电图表现
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为连 续3个或以上宽大畸形的QRS波, 频率通常为160-250次/分。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 早搏等心律失常进行鉴别,通过 心电图波形、节律等特征进行判 断。
如低钾、低镁等。
04
导管消融术后
部分患者在进行导管消融术后 可能会出现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图1,RVOT室速心电图其主要特点是LBBB及II、III、avF呈R型。

事实上,本例也是典型的RMVT,即反复发生的单形性室速(Repetitive mono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本例的特殊之处在于其病灶并不位于常见的间隔侧而在后壁。

图2,典型的ILVT心电图此为左后分支起源,心电图表现为RBBB加电轴左偏。

图3,较少见的左前分支起源的ILVT,表现为RBBB及电轴右偏。

事实上,患者既往在外院多次消融均失败。

图4 左心室流出道起源的VT/VPC。

可见V1的R波明显宽钝,其时限超过了QRS的一半,而振幅也超过S波的一半。

倒数第二导联为大头电极记录到的靶点电位,可见其明显比体表心电图提前。

图5 特发性左心室游离壁室速患者为25岁男性,无器质性心脏病。

其室速为无休止性,起源于游离壁近基地部。

AB图6 ARVC的病理表现A图可见右心室明显扩大且局部心肌缺如而被脂肪组织替代;B图则显示了心肌、脂肪和疤痕组织交错的情况。

图7ARVC所伴发的多形性右室室速上面上种室速均发生于同一例患者。

该患者超声和MRI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属于ARVC早期。

图8 经典的缺血性室速折返通路示意图。

Exit:出口;Out Loop:外环;Inner Loop:内环;Bys:旁观者;CP (Central):中央通路;entrance:入口;图 9 心梗后室速及电复律 患者为56岁男性,于正后壁及侧壁心梗后一月出现室速3次伴黑朦。

住院期间发作被体外电复律终止。

该患者于2001年做为国内首例心梗后室速消融病例取得成功,随访4年,未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室速发作。

图10, 束支折返性室速的示意图 左图显示了最常见的束支折返性室速类型。

冲动离开希氏束沿右束支前传,在激动了心室之后沿左束支逆传回到希氏束,周而复始。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由左束支前传而右束支逆传。

右图则是较少见的左前和左后分支之间的折返。

室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龄 等 ; 些 不 良 的 生 活 习惯 , 吸 烟 , 酒 , 乏 体 力 活 动 , 一 如 嗜 缺 A 型 性 格 等 。其 临 床 表 现 多种 多样 , 痛 是 其 常见 的 症 状 之 一 , 胸
[] 曹丽华 , 2 肖传 实. 三种无创检 查方法诊 断冠心病 的价值 [ . J 中国 】 心血管杂志, 0 , 151 8 2 6 :1-1 . 0 2 [ 徐 敏 。 龙 , 炯红, 冠状动脉造影与无创性检查诊断冠心痛 3 ] 杨 何 等.
冠 心 病 危 险 因 素
冠 脉 造 影 结 果
(+ ) (一 )
的阳 性 预 测 率 低 .而 伴 有 多 重 传 统 的冠 心 病 危 险 因 素 如 高血 压 、 尿病 、 密 度 脂 蛋 白升 高 、 密 度 脂 蛋 白 降低 、 周 大动 糖 低 高 外 脉 粥 样 斑 块 等 阳性 检 查 结 果 对冠 脉造 影 的 阳性 预 测 率 较 高 。
造 影 目前 在 大 多 数 医 院 是 诊 断 冠心 病 的 “ 标 准 ” 但 为 一 种 金 , 有 微创 的诊 疗 手 段 . 给 患者 造 成 一定 的痛 苦 . 以 术 前 能 够 会 所
[ 黄 聪, 6 ] 张政红, 辉, 冠状动脉狭 窄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 曹 等. 关 系[ . J 第二军 医大学学报, 0 , l 3 . 3 . 】 2 3 : 41 6 0 9 O O
动脉造影比较 分析 明. 心肺血管病杂志, o ,: 112 2 5 l .O . o 2O
典 型 的心 源 性 胸 痛伴 发 作 时心 电 图缺 血 样 改 变 可 以很 快 地 确
诊 为 冠 心 病 、 绞 痛 . 临 床 很 多 的 患 者 呈 非 典 型 胸 痛 , 些 心 而 一

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定位诊断

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定位诊断
• 鉴别诊断: 左束支主干性早搏与分支性早搏鉴别列于表4 临床意义: 较少见(2.31%)
左前分支性早搏
早搏起源于左前分支处,呈对侧束支阻滞及对侧 分支阻滞图形。 • 心电图特征: ①胸壁导联室早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即V1呈 rsR’、rR,或R型,V5、V6呈RS或Rs型。 ②肢体导联呈左后分支阻滞图形。即I、aVL呈rS 型,Ⅱ、Ⅲ、aVF呈qR,电轴≥+110o。 • 心电图诊断: ①胸壁导联室早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②额面电轴右偏≥110°,呈左后分支阻滞图形。
VT的联合指标(1969 Rosenbaum)
室早、室速定位诊断临床意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室早是最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判断室早起源部 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①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和起源于左后分支处的室早、 室速早搏多为特发性,射频消融术成功率高。
②起源于束支及其分支的早搏诱发室速 100~150bpm之间,较少引起心源性晕厥。
V1主波向上 ①起源于左心室
V5主波向下
体表心电图定位基本原则
V1主波向下; ②起源于右心室
V5主波向上;
体表心电图定位基本原则
• ③起源于左束支-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 • ④起源于右束支-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
体表心电图定位基本原则
• 2.定上(房室瓣部)下(心尖部) 主要根据Ⅱ、Ⅲ、aVF QRS波群主波方向: ①起源于上部, Ⅱ、Ⅲ、aVF主波向上。 ②起源于下部, Ⅱ、Ⅲ、aVF主波向下。
数天少见; ⑤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伴心电轴左偏,V5、V6
R/S<1; ⑥左室IVT多起源于左室间隔侧,少数起源于左室游离壁。 ⑦一般预后良好,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有效,成功率可达95%
以上。

室速和室上速最简单的鉴别方法

室速和室上速最简单的鉴别方法

室速和室上速最简单的鉴别方法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的鉴别方法主要基于心电图特征、病因和临床表现。

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一些主要区别:
1.心电图特征:
•室速的心电图通常表现为连续发生3次以上的室性早搏,QRS波群宽大畸形,ST段和T波常融为一体不易分辨,T波多与QRS波群主波相反。

QRS波群可为单一形态(单形性室速)和多种形态(多形性室速),P波重叠在QRS波群和ST-T波之中,可表现为房室分离、心室夺获或心室融合。

•室上速的心电图则表现为心律规则,QRS波形和时限正常,除非存在室内差异传导。

室上速的QRS 波群通常呈窄的波形,并可能看到逆行P波。

1.病因:
•室速的常见病因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冠心病、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等。

•室上速的常见病因则多为折返机制。

1.临床表现:
•室速可能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除了心悸外,患者可能还有头晕,甚至晕厥等表现。

•室上速的表现通常为心悸、乏力、不适等。

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的鉴别方法,如Brugada四步法和Vereckei aVR导联四步法,可以帮助鉴别宽QRS 波型室速和室上速。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任何心脏相关的问题或疑虑,应立即咨询专业医生或医疗机构以获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 慢慢型(S-S 4%,慢径前传,另一慢径逆传)
房室结双径路及其折返机制
房室结内双径路
房性早搏 心动过速
房性早搏
快径前传阻断 慢径缓慢前传 快径逆传 慢径缓慢前传
心房
慢径路(径路):
传导速度慢

AVN

不应期短
快径路(径路):
传导速度快
心室
(F - S型)
不应期长
1.
S-F型AVNRT
S-F型AVNRT心电图表现
• 平时心电图 (1)正常; (2)有时可能突然或持续性PR延长,似一度 房室阻滞,PR交替现象;
(3)单一的房早可经快慢径路同时下传心室 致心室双重反应.Hale Waihona Puke S-F型AVNRT电生理特点
• 心房或心室刺激可诱发或终止心动过速; • 心房S1S2刺激AV前向传导曲线跳跃性延长:S1S2缩 短10ms,PR间期延长50ms,或呈跳跃文氏 (100ms) • 心动过速发作前表现为PR或AH间期延长,且有临界 值,逆行心房激动呈向心分布,His的A波最早。
手术治疗
•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并且需要或可以 同期手术者; • 射频消融失败或出现并发症需外科手 术者; • 难以或不适合射频消融者:如婴幼儿 等。
O-AVRT示意图
A-AVRT示意图
发生机制
1.
O-AVRT
O-AVRT
折返途径 房室结前传,旁路逆传 。 旁 路传导快,不应期长; 房室结传导慢,不应期短。
O-AVRT特点:
• 平时心电图: 正常(潜在、隐匿),或呈显性预激 • 心动过速: 节律规整,窄QRS波,频率在150~250次/分; QRS多数是正常的,也可表现差异性传导。可 见QRS波电交替现象,频率越快发生率越高。 呈RP′<P ′R型心动过速,且RP′>70ms 突发突止,兴奋迷走神经可终止心动过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最近Jastrzebski等提示了室性心动过速评 分系统,可根据特异性室速形态特征的数 目来诊断室性心动过速。
• Jastrzebski等分析整理了587例患者的786份 宽QRS波心动过速心电图(512份室性心动过 速和274份室上性心动过速),宽QRS波心动 过速的定义为频率100-250次/分且QRS波持 续时间≥120ms.
• 排除显著不规律RR间期(不同RR间期长度相 差>40ms)的提示心房颤动或起搏心律的心 电图.
• 保留偶发不规律RR间期(如由于心室夺获心 律引起)和两种RR间期交替出现心电图。
• 所有患者都通过电生理检查结果活植入型 心脏装置记录的心内电图明确诊断宽QRS 波心动过速的性质。
• 通过分析这些心电图发现一些新的心电图 指标可用于宽QRS波心动过速的诊断,即 形成了室性心动过速诊断的评分系统(其 中连续102份心电图用于制定评分系统,剩 余684份图用于检验这个评分系统是否有 效)。
室性心动过速评分系统_心电图诊断 室性心动过速的新心动过速(WCT)的心电图诊断一 直是临床医生和心电图医生关注的热点问 题.
• 近年来,宽QRS鉴别诊断的新标准和综述 文章层出不穷,包括经典的Wellens法、 Griffith法、Lau和Ng法等.
• 目前我们发现任何一项标准可以准确区分 室性心动过速(VT)和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主要原因是这些标准都是基于室 速类型和QRS波形态的统计学相关性得到 的结果。
• 目前上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Brugada法和 Verechei-aVR法,它们的特异性大约为40 %-80%,准确度为75%。换句话说,应用 这些方法每4个人中就会出现1例诊断失误。
• 然而,如果我们把所有宽QRS波心动过速 都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也能使诊断准确度 达到75-80%左右,因为只有20%-25%的 宽QRS心动过速是室上性心动过速。
• 表1列出了在这些患者中评价的各项心电图 标准,最终7项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 值最高的标准用于诊断室速的评分系统。
• 当室速评分≥3时不会出现假阳性结果(见 表1)。这7项标准如下:
• (1) V1导联起始R波:V1导联QRS起始部分必 须是单向R波(图1,A1-A6)、R≥S的RS(图1, A7-A9)或Rsr’大R波。
• (7) 房室分离:由于其特异性高,这项标准
为2分
• 这种室速评分方法满分为8分,可明确诊断 大多数患者的室速,相比于其它心电图方 法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评分超过3分可以 确诊室速,评分超过1分可考虑室性心动过 速,评分为0考虑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后这 种评分系统鉴别预激性心动过速与室速显 著优于Brugada法和aVR法。
• (4)aVR导联起始R波:aVR导联QRS起始必 须是一个大R波,包括单向R波(无论是否有切 迹)、R≥S的RS波以及Rsr’。这项标准与第一项 标准类似但应用导联不同。
• (5) II导联R波峰达峰时间≥50ms:指从II导
联QRS波开始到出现极性变化的时间
• (6) V1-V6导联无RS波:只有V1-V6导联出 现QS、R、qR、Qr、rSR’、Rsr’或其它QRS波 形而无RS、rS和Rs时满足这项标准。
• 表 新室速评分系统>1分与其它心电图诊断 标准敏感性特异性的比较(见下表)

图1室速评分系统中各项标准的QRS 形态举例
Thank you!
• (2) V1或V2导联起始r>40ms:这条标准仅 适用于QRS主波方向向下的心电图分析,V1导 联rS起始r波较宽的心电图(图1,B1-B3)。
• (3) V1导联S波切迹:切迹常位于S波的下降
支的中部(图1,C1-C3)也可在最低点附近 (图1,C4-C7)或S波刚开始处(图1,C8和 C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