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AVRT电生理特点 AVRT电生理特点
• 心房或心室刺激均可诱发或终止心动过速 • 逆行心房激动呈偏心分布 • 心动过速时His不应期内给予心室刺激可预激心房 心动过速时His不应期内给予心室刺激可预激心房
HRA
His CS
RVA
心脏正常逆传的激动顺序-------向心分布 心脏正常逆传的激动顺序-------向心分布 最早激动点位于间隔部, 最早激动点位于间隔部,然后激动双房
O-AVRT特点 特点
如伴同侧束支传导阻滞时,RR间期 如伴同侧束支传导阻滞时,RR间期 较正常图型延长≥35ms, 较正常图型延长≥35ms,合并对侧束支 阻滞心动过速RR间期不变 阻滞心动过速RR间期不变 如果合并房室传导阻滞, 如果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速不 能发生
正向型AVRT( AVRT) 正向型AVRT(O-AVRT)
快慢型AVNRT 快慢型
H
50
H 260 ms
A A V
25
A A V
A
图6-10
3.
S-S型 S-S型AVNRT
S-பைடு நூலகம்型AVNRT 型
机制 以多径路为其解剖生理基础, 以多径路为其解剖生理基础,一条 慢径为前传支,另一条慢径为逆传支, 慢径为前传支,另一条慢径为逆传支, 快径为“旁观者” 快径为“旁观者”。 房室传导曲线呈二次中断
S-F型AVNRT心电图表现 型 心电图表现
• 心动过速
(1)节律规整,频率在150~250次/分, 节律规整,频率在150~250次 心率较快时QRS电压交替 (2)心率较快时QRS电压交替 (3)兴奋迷走神经可终止心动过速 (4)伴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速不受影响 伴房室传导阻滞, 心动过速RP′<P′R,RP′≤70ms, P′波 (5) 心动过速RP′<P′R,RP′≤70ms,或P′波 重于QRS波中 48%)、之前假q 波中( %)、之前假 重于QRS波中(48%)、之前假q波(2%)、 之后假s波或假r 46%) 之后假s波或假r波(46%)
A2-V2 (ms)
150 100
50 0 200 300 400 500
600
A1-A2 (ms)
图6-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诱发
S1S2刺激诱发心动过速 S1S2刺激诱发心动过速
慢快型AVNRT 慢快型
H
H 30 A A V A 220 ms
H
图6-9
2.
F-S型AVNRT - 型
F-S型AVNRT 型
室上性心动过速 分类与诊治 分类与诊治
锦医附一院心内科 徐兆龙
一、定 义
广义室上速是指起源于心室以上或 者 由心室以上部位参与的>100次/分 由心室以上部位参与的>100次 的心动过速。 的心动过速。 包括: 包括: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狭义的室上速(阵发性室上速)。 狭义的室上速(阵发性室上速)。
心心
蒲蒲蒲蒲
希蒲希希房心希
左心房
右心房
旁路逆传特性
偏心分布 最早激动点偏离间隔, 最早激动点偏离间隔,位于旁道 的心房或心室插入端
经旁路逆传呈偏心分布特征
利用心动过速心电图旁路部位判定 隐匿性预激综合征) (隐匿性预激综合征)
♣ 心动过速时逆P的形态 心动过速时逆P 左侧V1(+), (+),右侧 (-) (+),I 右侧V1 左侧V1(+),I(+),右侧V1(-) ♣ V1导联和食管导联逆P的位置 V1导联和食管导联逆 导联和食管导联逆P RPE —RPV1≥30ms 右侧 RPV1—RPE ≥30ms 左侧 RPE —RPV1<30ms 间隔 ♣ ST段压低 ST段压低 左侧V3-V6明显 偏后Ⅱ 明显, aVF明显 左侧V3-V6明显,偏后Ⅱ、Ⅲ、aVF明显 ♣ 合并BBB时,RR间期变化 合并BBB时 RR间期变化 有变化≥ 同侧 有变化≥35ms 异侧 无变化
A型预激合并A-AVRT 型预激合并A
A-AVRT电生理特点 AVRT电生理特点
心房、心室刺激可诱发或终止心 心房、 动过速 • 逆行心房激动呈偏心分布(旁路) 逆行心房激动呈偏心分布(旁路) 或向心性分布(房室结) 或向心性分布(房室结) •
(二) AVNRT
AVNRT
• 机制 多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 多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在房室结或房 室交界区存在功能性(而非解剖上) 室交界区存在功能性(而非解剖上)地纵行 分离,分为两条径路: 分离,分为两条径路: 快径路( 快径路(F /β):传导快,有效不应期长 传导快, 慢径路( 传导慢, 慢径路(S /α):传导慢,有效不应期短
快慢型AVNRT的心电图表现 快慢型AVNRT的心电图表现 AVNRT
F-S型AVNRT电生理特点 型 电生理特点
• 心房S1S2刺激不表现前向传导曲线跳跃性延长, 心房S 刺激不表现前向传导曲线跳跃性延长, 多数心室S 多数心室S1S2刺激表现逆向传导曲线跳跃性延长 • 心房或心室刺激均可诱发或终止心动过速,但心 心房或心室刺激均可诱发或终止心动过速, 室刺激更易诱发 • 心动过速发作时表现逆向传导HA延长,且有临 心动过速发作时表现逆向传导HA延长 延长, 界值, 界值, • 逆行心房激动呈向心分布,冠状窦口A波最早 逆行心房激动呈向心分布,冠状窦口A
A-AVRT示意图 AVRT示意图
1.
OO-AVRT
O-AVRT
折返途径 房室结前传, 房室结前传,旁路逆传 。 旁 路传导快,不应期长; 路传导快,不应期长; 房室结传导慢,不应期短。 房室结传导慢,不应期短。
O-AVRT特点 特点: 特点
• 平时心电图: 平时心电图: 正常(潜在、隐匿), ),或呈显性预激 正常(潜在、隐匿),或呈显性预激 • 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 节律规整,频率在150~250次/分; 节律规整,频率在150~250次 QRS多数是正常的 也可表现差异性传导, QRS多数是正常的,也可表现差异性传导,心 多数是正常的, 率较慢时QRS电压交替 率较慢时QRS电压交替 RP′< ′R型心动过速 RP′> 型心动过速, 呈RP′<P ′R型心动过速,且RP′>70ms 突发突止, 突发突止,兴奋迷走神经可终止心动过速
(一) AVRT
AVRT
折返途径: 折返途径: 通常由正常的房室传导途径(房室结) 通常由正常的房室传导途径(房室结) 和旁路(Kent束 和旁路(Kent束)组成 类型 • 顺向型( AVRT) 顺向型(O-AVRT)95% • 逆向型( AVRT) 逆向型(A-AVRT)5%
O-AVRT示意图 AVRT示意图
S-F型AVNRT的体表心电图表现 AVNRT的体表心电图表现
S-F型AVNRT电生理特点 型 电生理特点
• 心房或心室刺激可诱发或终止心动过速; 心房或心室刺激可诱发或终止心动过速; • 心房S1S2刺激AV前向传导曲线跳跃性延长:S1S2缩 心房S 刺激AV前向传导曲线跳跃性延长 前向传导曲线跳跃性延长: 10ms,PR间期延长 间期延长50ms, 短10ms,PR间期延长50ms,或呈跳跃文氏 100ms) (100ms) • 心动过速发作前表现为PR或AH间期延长,且有临界 心动过速发作前表现为PR或AH间期延长 间期延长, 逆行心房激动呈向心分布,His的 波最早。 值,逆行心房激动呈向心分布,His的A波最早。
(三) IART
IART
• 机制 心房组织传到性和不应期的不均 一性是产生房内折返的基础, 一性是产生房内折返的基础,多发生 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IART心电图及电生理特点 IART心电图及电生理特点
• 诱发心动过速与S2R间期延长无关; 诱发心动过速与S 间期延长无关; • 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可多变; P′波形态与窦性 波不同,可多变; 波形态与窦性P • P ′ R>0.12s,但P ′ R<RP ′ ,P ′ R间期与心 R>0.12s, R< R间期与心 动过速频率相关; 动过速频率相关; • 在S1S2扫描中可见孤立的房内折返; 扫描中可见孤立的房内折返; • 可合并房室阻滞; 可合并房室阻滞; • 兴奋迷走神经可减慢但不能终止心动过速; 兴奋迷走神经可减慢但不能终止心动过速; • 心房刺激均可诱发或终止心动过速。 心房刺激均可诱发或终止心动过速。
AVNRT常见形式 AVNRT常见形式
• 慢快型(S-F 90%,慢径前传,快径逆传) 慢快型( 90% 慢径前传,快径逆传) • 快慢型(F-S 6%,快径前传,慢径逆传) 快慢型( 6%,快径前传,慢径逆传) %,快径前传 • 慢慢型(S-S 4%,慢径前传,另一慢径逆传) 慢慢型( 4%,慢径前传,另一慢径逆传) %,慢径前传
2.
AA-AVRT
A-AVRT
• 折返途径 一条旁路前传, 一条旁路前传,另一条旁路或房 室结逆传。 室结逆传。 一条旁路传导快,不应期短; 一条旁路传导快,不应期短; 房室结(另一旁路)传导慢, 房室结(另一旁路)传导慢,不应期长
A-AVRT特点 特点
• 平时心电图 显性预激 • 心动过速 呈宽QRS(0.14~0.16s),常伴有继发性ST- 改变, ),常伴有继发性 呈宽QRS(0.14~0.16s),常伴有继发性ST-T改变, 逆行P波不易辨认,RP′> 逆行P波不易辨认,RP′>P′R 节律规整,频率较快多>200次/分 节律规整,频率较快多>200次 突发突止,兴奋迷走神经可终止心动过速, 突发突止,兴奋迷走神经可终止心动过速,效果差 如果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速不能发生 如果合并房室传导阻滞,
无房室结双径路呈连续性房室传导曲线
350
300
250
A2-H2 (ms)
200 150 100
50 0 200 300 400 500
600
A1-A2 (ms)
图6-3
房室结双径路者的前向房室传导曲线,其间可见快、 房室结双径路者的前向房室传导曲线,其间可见快、慢径跳跃现象
350 300
250
200
S-F型AVNRT心电图表现 型 心电图表现
• 平时心电图 (1)正常; (1)正常 正常; (2)有时可能突然或持续性PR延长,似一度 (2)有时可能突然或持续性 延长 有时可能突然或持续性PR延长, 房室阻滞,PR交替现象 交替现象; 房室阻滞,PR交替现象; (3)单一的房早可经快慢径路同时下传心室 (3)单一的房早可经快慢径路同时下传心室 致心室双重反应. 致心室双重反应.
1.
S-F型AVNRT 型
房室结双径路及其折返机制
房室结内双径路
房性早搏 心动过速
房性早搏 快径前传阻断 慢径缓慢前传 快径逆传 慢径缓慢前传 α
AVN
心房
慢径路(α径路): 慢径路( 径路) 传导速度慢 不应期短 快径路( 径路) 快径路(β径路): 传导速度快 不应期长
β
心室 (F - S型)
• 快径路: 快径路: 传导快,前传有效不应期短, 传导快,前传有效不应期短,逆传 有效不应期长 • 慢径路: 慢径路: 传导慢,前传有效不应期长, 传导慢,前传有效不应期长,逆 传有效不应期短
F-S型AVNRT心电图特点 型 心电图特点
• 窦性心律下不能显示双径现象 • 心动过速时RP′>P′R,P′波多在下一 心动过速时RP′>P′R,P′波多在下一 QRS波前 QRS波前 • 常呈无休止发作 • 心动过速可合并AVB 心动过速可合并AVB • 兴奋迷走神经可减慢或终止心动过速
S-S型AVNRT心电图特点 型 心电图特点
• • • • 频率相对较慢 心动过速时RP′≤P′R,RP′> 心动过速时RP′≤P′R,RP′>70ms 可合并AVB 可合并AVB 兴奋迷走神经可减慢或终止心动过速
S-S型AVNRT电生理特点 型 电生理特点
• 心房SS刺激AV前向传导曲线出现两次跳跃性 心房SS刺激 前向传导曲线出现两次跳跃性 刺激AV 延长; 延长; • 心房或心室刺激均可诱发或终止心动过速; 心房或心室刺激均可诱发或终止心动过速; • 逆行心房激动呈向心分布,冠状窦口A波最早 逆行心房激动呈向心分布,冠状窦口A
二、分

分 类
• 阵发性: 阵发性: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 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SART)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SART) 自律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AAT) 房性心动过速(AAT) 不适宜性窦性心动过速(IST) 不适宜性窦性心动过速(IST) • 非阵发性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PAT)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PAT) 非阵发性交接区心动过速(NPJT) 非阵发性交接区心动过速(NPJ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