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栏式建筑的历史演变
杆栏式建筑
由木桩、地梁和地板结合构成的建筑基础
干栏式建筑凌空地坪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地面的处理工作,放火烧荒后就可以建 房,而且满足了居宅防潮抗洪的实际需要,也解决了南方气温较高而需降温、通 风问题。但由此带来的建筑困难也比一般地面建筑大得多。万丈高楼平地起,建 筑能否成功基础是关键,干栏式建筑显得尤为重要。河姆渡遗址的建筑基础桩木 有圆桩、方桩、板桩之分。方桩体积较大,一般截面为15×18厘米,入地深度 也比圆桩要深50~100厘米,可起承重桩的作用。其分布也有规律可寻,一般间 隔距离1.3米~1.5米。圆桩的数量很多,直径大小变化也较多。板桩数量少,布 置较密。通过对第四文化层桩木底部的取样调查所知,各种形式木桩的底部一律 砍削成尖刺状或刃状,可知是用打入法处理的。桩础完成后,接下去架设地梁, 方桩上端面凿有凹槽用于拼接地梁,有的圆木上端原来留有叉子,也可以用来承 托地梁或屋梁,关键性的构件如中柱、转角柱,凿有穿孔卯口和互成直角的卯口, 辅以绑扎作进一步固定。地板铺放在地梁之上,多数未经固定,这样便于原始居 民通过活动地板向下倾倒垃圾。基座开始是平稳的,但因土质松软,有些部位会 沉降。这时先民把准备的圆木甚至地板往地梁下作桩木支撑,日复一日形成基础 部分桩木林立的结果。从上面基础工程看,开工前需要对建筑负荷有个计算,以 决定用材的规格和数量。然后根据建筑面积,室内分隔要求,在现场放样。最后 选择座标,以保证木桩的平行垂直,保证下步的梁柱安装工程。
带横撑的梁架结构
河姆渡人在建筑上部的空间用柱和梁做成构架,来承托树木枝干结 成的方格网状檩架的屋面,然后铺设茅草或树皮完成屋顶防雨遮阳的工 程。这种以梁柱为主的构架结构技术是建筑技术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奠 定了统木构古建筑的基础。从桩础遗迹看河姆渡的干栏式建筑只有4根 立柱,有一根立柱为室外走廊平台所用,这样,还需要两根立柱,才能 支撑坡长5~6米的屋面。那么河姆渡人是怎样架梁结顶的呢?遗址出土 的编号为59的木构件,是考古、建筑专家比较感兴趣的一个构件。该件 是一根长2.63米,直径18厘米的两头榫,榫的体积比较小,位于截面中 间,所以建筑专家认为这是一根立柱,是一根屋梁和地梁之间的立柱, 这根立柱作为中柱太低,而作为檐柱又太高,因此它在屋内的空间位置 应在中柱与檐柱之间。有了这根立柱后,可以在屋顶坡面中间增加一根 次梁,这样5米长的坡面可以通过两段连接完成,使椽子的材径可以大 大缩小,从而降底屋顶的重量,使屋面得以架设。这是一根举足轻重的 构造柱,这根立柱架设后,为了稳定起见,经中柱绑扎一根横撑把中柱 两边这两根次梁撑住,从而使屋架更加稳固。今天这种带横撑的五梁五 柱干栏式建筑在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地区还可以见到。
略论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干栏式建筑
口》载,“太祖时徙民最多”,建文帝、永乐帝时也有相当数量的移民。
而永乐时移民来源以山西为最。
“自是以后,移徙者鲜矣。
”大量的移民有不少就是原本制作瓷器的,他们的到来带来了祖籍地的制瓷工艺,其中就包括白地黑花瓷。
他们在这里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在耀州窑当时传统的青瓷已经逐渐衰落,而新的工艺尚未产生的情况下,无疑使它增加了新鲜血液。
从此,白地黑花瓷这种颜色上具有鲜明的对比,视觉上有着极高的震撼力的装饰技法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明清时期耀州窑瓷器中一株艺术新花,而逐步生长、壮大。
成为这一时期耀州窑最为鲜亮的一道风景。
而追根溯源,这株花朵的种子,还是来源于磁州窑。
摄影:段方黄凤升参考文献1.薛东星、禚振西《陈炉耀州瓷精萃》,文物出版社, 2007年。
2.郭学雷《明代磁州窑瓷器》,文物出版社,2005年。
(作者工作单位:陕西省耀州窑博物馆)人类的居住文明,是一定时代生产力水平的集中表现。
我们在考察和研究原始文化时,无论这种文化的特征如何,最能说明当时人类生活条件的,莫过于他们的居住状况了。
以定居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萌生阶段。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我国南北形成了不同的建筑格局:黄河流域以及北方地区流行穴居、半穴居及地面建筑;而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流行干栏式建筑及木骨泥墙的地面建筑。
干栏式建筑不同于半地穴式建筑与地面建筑的土木混合结构,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建筑类型。
它与南方地区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临水居住以及经营沼泽农业有关。
其起源、分布以及由其所反映出的环境信息和文化交流因素,在研究史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以及南北文化交流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一、干栏式建筑:特定环境下的产物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当时干栏式建筑的图案,都是人们根据考古发现的遗迹和遗物,并结合现今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干栏式建筑想像着复原出来的。
据近年的考古发现,在浙江海盐仙坛庙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陶器上刻有干栏式建筑的图案,这是目前年代最早的完整的干栏式建筑形象[1]。
试论中国史前干栏式建筑的起源
有必 要 。本 文 通过 对 出土 干栏 式 建筑 遗存 的梳 理 ,
一
地面木构房屋 的发展序列 ;并将其分为萌芽形成
期、 成型发展期 、 兴盛传播期 、 衰落停止期。 其 中,
结合相关研究成果 , 讨论干栏式建筑的起源 问题 , 巢居是干栏的起始原型, 栅居是干栏式建筑发展的初 最终 得 出中 国史前 干栏 式 建筑 “ 多 中心起 源 说 ” 的 级阶段 , 半 干栏是 干栏式建 筑 向地 面建 筑过 渡的一种 结论 。 山地表 现形态 和进一步 的发展 。
纵 向平行分布 ,西北一东南 向,柱洞可分三列 ,南 列 1 O个 柱洞 ,间距 约 1 . 6米 ,部 分洞 边还 嵌有 小石
块; 中列和北列都是 l 1 个柱洞 ,中列与南北两列间
距 约 3米 ,柱洞 均为 直壁 ,圆底 。 ”
^ 一O
北
o o Q O o O O O O O
试 论 中 国史 前 干 栏 式 建 筑 的起 源
张文娟
( 天 津师 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 院,天津 西青 3 0 0 0 7 4) 摘 要 :干栏式建筑是 自然坏境 的产物 ,旱在新石 器时代早期就在我 国南方地 区诞 生。在学术界 ,对于干栏
干栏-式”民居
干栏式”民居“干栏”是住宅建筑形式之一。
又称高栏、阁栏、麻栏。
分两层,一般用木、竹料作桩柱、楼板和上层的墙壁,下层无遮拦,墙壁也有用砖、石、泥等从地面砌起来的。
屋顶为人字形,覆盖以树皮、茅草或陶瓦。
上层住人,下层用作圈养家畜或置放农具。
此种建筑可防蛇、虫、洪水、湿气等的侵害,主要分布在气候潮湿地区。
古代中国南方盛行干栏式建筑,距今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的木构建筑,是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
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江西、广东等地的考古开掘中,也发现过不少陶制干栏式建筑模型。
今壮、傣、布依、侗、水等族住房建筑形式即由此发展而来。
此外,西伯利亚、东南亚、美洲、大洋洲、非洲的一些地区也有干栏式建筑。
当原始人类摆脱原始狩猎与采集,进入有序的农业生产后,劳动需要定居。
加上氏族人口的繁衍等,有血缘关系的人们就会聚居在一起,形成一个特定群体的普遍生活模式。
而干栏式建筑正是在这个阶段形成和发展的与南方自然相结合的建筑文化。
南方地区气候炎热,雨水充足,湿度很大,林木资源丰富,并且盛产凤尾竹。
而干栏式建筑,正是底部架空,用数十根木柱支撑楼上的重量,四周不设墙,主要用来养家禽、家畜,堆放柴禾、谷物等。
如果设墙,墙也是由多空隙的竹篾围起,利于洪水的通过。
二楼由木柱支撑在空中,主要居住,这样的设计,即可以防潮,也可以防野兽。
可谓一举夺得!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建筑文化,正是新石器时期南方的主要建筑文化,其特色正是以干栏式建筑为主,其中河姆渡的干栏式木构架是华夏建筑文化的缘起。
但原始形式的干栏式建筑经过数千年的演化,如今其原型已经坦然无存。
如果要进行干栏式建筑的研究,目前能够较完整保留下来的只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部分地区。
知识检验:你会吗?1、干栏式建筑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那个少数民族居住区?A傣族B壮族C藏族D回族快乐积累:答案:A。
傣族是古百越族群的后裔,分布在云南西南和南部的边境地带。
他们聚居的地区坐落在依山傍水,视野开阔的平地,顺着山坡地势和河流走向延伸。
干栏式建筑风俗人文
干栏式建筑风俗人文干栏式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风俗人文特色。
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更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表达。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建筑特点、文化象征和人文意蕴等方面,对干栏式建筑的风俗人文进行探讨。
一、干栏式建筑的历史渊源干栏式建筑起源于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遗存。
它以原始的木结构和石材基础为特点,经过历代的发展与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干栏式建筑融合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与文化内涵,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
二、干栏式建筑的建筑特点1. 结构特点:干栏式建筑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干栏、空栏和下栏。
其中,干栏为建筑的主体部分,上部为多层的木结构,下部为墙壁。
空栏为中间空出的过道,用于步行和通风。
下栏则是用来储藏物品和家畜。
2. 材料特点:干栏式建筑主要采用木材和石材作为建筑材料。
木材质地坚硬耐用,能够有效地抵抗风雨侵蚀;石材则为建筑提供稳定的基础与支撑。
3. 装饰特点:干栏式建筑注重装饰的细节和造型的精美。
建筑外墙常常铺设彩色的石瓦和挂有民族特色的彩绘,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屋内还有精美的雕刻、彩绘壁画和木雕等装饰,展示了民族艺术的卓越成就。
三、干栏式建筑的文化象征1. 人社关系:干栏式建筑凸显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尊重和关怀的价值观。
干栏作为建筑的主体部分,象征着家庭和睦、人际和谐。
空栏的存在则为人们提供了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2. 地域特色:干栏式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反映了各地区的人文风格和民族文化。
比如彝族的干栏式建筑中常常有民族图案和独特的传统纹饰,川西的干栏式建筑则体现了山地居民的勤劳和朴素。
3. 崇拜信仰:干栏式建筑也是中国传统信仰的重要载体。
例如在壮族的干栏式建筑中,常常可以看到独特的祭祀场所和宗教装饰,体现了他们对神灵的崇拜和敬畏。
四、干栏式建筑的人文意蕴1. 历史记忆:干栏式建筑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关于干栏建筑历史传承与延伸的思考
干栏建筑的平面布局一般为长 方形,以适应农村的生产和生 活方式。
干栏建筑的起源与演变
干栏建筑起源于古代的巢居和干栏式居住方式。
在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干栏建筑的形式和功能逐渐演变,形成了多种风格和 特色。
随着现代技术和材料的发展,干栏建筑在保留传统形式的同时,也在向现代化方 向发展。
干栏建筑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材料
传统干栏建筑主要使用木材、竹子、稻草等天然材料,这些材料具有环保、 易获取和适应地方特色的优点。
干栏建筑的设计理念与风格
设计理念
干栏建筑的设计理念通常与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密切相 关,旨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同时适应地方气候和习俗。
风格
干栏建筑的风格因地域和民族而异,常见的有苗族干栏、侗 族干栏、壮族干栏等,每种干栏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 点。
现代干栏建筑的设计理念创新
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现代干栏建筑在设计中保留了传统元素的特色,同时运用现代设 计理念进行创新。
人性化设计
注重居住者的舒适度和便利性,如提高通风、采光性能,设置现 代化卫生设施等。
绿色建筑理念
引入绿色建筑理念,采用环保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 环境的影响。
新型材料与技术在干栏建筑中的应用
关于干栏建筑历史传承与延 伸的思考
2023-11-07
目 录
• 干栏建筑概述 • 干栏建筑的历史传承 • 现代干栏建筑的延伸与创新 • 干栏建筑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 结论与展望
01
干栏建筑概述
定义与特点
干栏建筑是一种以木材、竹子 为主要材料的建筑形式,具有 结构简单、建造方便的特点。
干栏建筑主要采用悬山式屋顶 ,以适应南方多雨的气候条件 。
干阑式建筑
各个民族干阑式建筑构造特色
二 壮族
是中国“高台式宫殿建筑”的源头 又称“麻栏”,以五开间者居多,采用木构的穿斗屋架。 1.上层一般为3开间或5开间,住人。 下层为木楼柱脚。 2.多用竹片、木板镶拼为墙。 3.一般干栏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
各个民族干阑式建筑构造特色
5. 高干阑,矮干阑 高干阑除傣族人所居的住宅为两层外,其他民族的住宅一般 都高达四层,上面阁楼可作为卧室或储藏室。底层较宽且高, 一般用来栓养牲蓄或放置大型农具。有的还在下面设厕所。
浅谈桂林阳朔东街“观景木楼”
干阑式建筑是中国五大特色民居之一,是广西少 数民族地区重要的建筑形式,亦是西南民族传统建筑 研究方向的重要课题。如何挖掘传统建筑中蕴涵的文 化底蕴?如何从传统中提炼出“适合”的造型特征和 元素?需从不断的探索与学习中找到答案,并加以论 证。
一、“观景木楼”的设计始发
谢谢观赏
建筑1202班中建史小组作业
壮族:带甬道的“丅”字形
“高台式土木建筑”
少数民族干阑式民居
哈尼族 蘑菇房
房子分层: 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 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 层则用泥土覆盖,既能防火,又可堆放物品。 房屋建筑 以土石为主要墙体材料。
少数民族干阑式民居
黎族
干栏式船形屋船形屋中的高架形; 上人下畜的“悬虚构屋”的干栏式住宅; 吸收了干栏建筑形式并与独特的船形屋住房相融合而形 成船形干栏。
3.木质材料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呈现
“观景木楼”的主体外观,同样采用“干阑式” 风格,主要以防腐木为主要建筑材料,取材方便,施 工速度极快。 然而,传统的木构干阑式建筑几乎全以木和竹质 为主,虽易于加工和更换,但不利于防火、防雨水腐 蚀和白蚁的侵蚀。 因此,在本案中,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材料,以 钢筋混凝土浇灌,并在其外皮包加防腐木,既保持了 木质带来的亲切感和淳朴性,亦保证了其结构的稳固 性与抗压性,是现代建筑的主要营造手段和技术呈现。
干栏式民居适合小家庭居住
干栏(也作“干阑”)是历史极为久远的一种建筑类型,它是由原始人类的巢居逐步演变而成的。
“干栏”一词最早见于《魏书》:“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
《旧唐书》:“山有毒草及风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
干栏是一种把居住层地板用支柱架离地面的建筑,以避虫蛇猛兽,并有利于防潮及通风,适用于温暖潮湿的地域。
干栏在中国古时候的长江以南地区曾广泛采用,后来逐渐减少,现在只存在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如今仍以干栏为主要住房的,有傣族的竹楼、壮族的麻栏、侗族的木干栏、黎族的船形屋、水族的木楼等。
傣族竹楼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及德宏等地区。
当地气温高,潮湿多雨,民居为干栏式的竹楼。
傣族实行小家庭制度,仅长幼两辈人共居,人口不多。
规模不大的独院竹楼,是适应一个家庭一般为一、二代人口的情况的。
竹楼的构造是用木或竹为柱为梁,编竹为墙,楼板竹木兼用,歇山式草屋顶。
竹楼的规模以底层木柱的使用数量来计算,一般竹楼用5-6排、总数约40-80根。
排的间距为3米,柱的间距为1.5米。
竹楼的总体布局,是每幢竹楼四周都有用竹篱围成的小院,院内种植树木花草,如槟榔、芭蕉等。
竹楼入口朝向街道,由篱门入院,登上披檐下的木梯到廊和“展”。
“展”就是晒台,是生活、操作、休息、娱乐的地方。
它所处的位置可以多种多样,造型生动,是竹楼最富趣味的部分,可以说竹楼如果没有“展”,就失掉了竹楼的特色。
由廊进入室内,前室是起居室──堂屋,内有火塘,围塘席地而坐,可烤火、炊茶、煮饭等,客人夜间住在这里。
后室是卧室,是全家睡眠的地方,外人不可入内。
黎族船形屋黎族居住在海南省五指山一带,该处气候潮湿多雨,风大,经济较不发达。
黎族过去住的房屋是一种类似船形的干栏。
地板层架空,屋顶与墙连为一体,可以说是一种下无台基、中无墙身、上为半圆形船篷样的草屋顶。
平面为长条形,前后有门,门外有“船头”,侧面无窗,外观像一条架空起来的船。
这种船形干栏现在已近绝迹了。
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
学苑出版社
干栏建筑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长江以南地区,壮族地区是我国干栏建筑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
“干栏”一词,是壮侗民族及其先民称高脚楼居式木结构房屋的汉字记音意为“栈台上的房子”,亦即“用竹木搭成的栈台上的房屋”。
干栏又称麻栏、阁栏或阁栏,均为汉字记音。
形成原因
气候一直是影响建筑创作的重要因素,建筑往往因为不同地区气候的千差万别而呈现出迥异的形态和模式。
我国地域广阔.北方的木骨泥墙与南方的干阑式建筑,成为气候引导下地域性的最早体现。
干栏建筑是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地区为了适应南方地区炎热多雨、地面潮湿、瘴气弥漫和猛兽横行的自然环境而发明建筑的一种住居形式,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因这种“人居其上,牛犬豕居其下”的干栏建筑具有干燥通风和安全舒适的特点,故而世代传承下来。
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直到现在,在广大的壮族地区仍继续流行和保持着这种干栏住居形式,那坡壮族也是如此。
相关书籍
《艺术活态传承与文化共享》
作者: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编
ISBN :978-7-5077-4346-3
责任编辑:杨雷
出版时间:2013-09
开本:16
页数:536
版次:1-1。
第一章 广西干栏式民居的建筑形式和设计启示
第一章广西干栏式民居的建筑形式和设计启示广西干栏式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种,它具有独特的建筑形式和设计特点。
本文将从干栏式民居的历史背景、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和设计启示四个方面来阐述该建筑类型的特点和价值。
一、历史背景干栏式民居起源于广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自唐代以来,广西地区的居民开始采用木质结构和石质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建造民居,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栏式民居在建筑设计上也逐渐演化和发展,成为了广西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二、建筑形式干栏式民居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建筑形式,通过前后两个干栏将房屋划分为前后两个区域。
前干栏作为客厅和堂屋,后干栏为卧室和其他生活区域。
在干栏的顶部,还可以有存放谷物和纺织品的阁楼。
此外,干栏式民居在外观上也有独特的特征,如鸟笼式的建筑檐、斗拱形的穹顶和雕刻的窗棂等。
建筑内部还有精美的荷花、纹龙和花鳞等装饰图案,使建筑更加生动和美观。
三、建筑材料干栏式民居采用了多种建筑材料,包括硬质木材、花岗岩和青石等。
硬质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结构材料,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
花岗岩和青石则用作砌筑墙体和地面,这些石质材料具有防水、防潮、耐腐蚀等优点,非常适合在湿润的南方地区使用。
四、设计启示干栏式民居在设计上具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启示。
首先,干栏式民居注重中轴对称的建筑形式,体现了对空间的精细划分和布局。
其次,干栏式民居注重传统文化和设计元素的运用,通过雕刻,铜器、书画等物件的陈设,让房屋充满文化气息。
此外,干栏式民居还注重内在和外在的和谐统一,外表独具特色,内部则注重功能的划分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干栏式民居作为广西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在建筑形式、设计特点、材料选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启示。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对干栏式民居的研究和探索,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推动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略论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干栏式建筑
略论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干栏式建筑作者:魏华来源:《文物世界》 2013年第2期人类的居住文明,是一定时代生产力水平的集中表现。
我们在考察和研究原始文化时,无论这种文化的特征如何,最能说明当时人类生活条件的,莫过于他们的居住状况了。
以定居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萌生阶段。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我国南北形成了不同的建筑格局:黄河流域以及北方地区流行穴居、半穴居及地面建筑;而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流行干栏式建筑及木骨泥墙的地面建筑。
干栏式建筑不同于半地穴式建筑与地面建筑的土木混合结构,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建筑类型。
它与南方地区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临水居住以及经营沼泽农业有关。
其起源、分布以及由其所反映出的环境信息和文化交流因素,在研究史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以及南北文化交流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一、干栏式建筑:特定环境下的产物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当时干栏式建筑的图案,都是人们根据考古发现的遗迹和遗物,并结合现今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干栏式建筑想像着复原出来的。
据近年的考古发现,在浙江海盐仙坛庙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陶器上刻有干栏式建筑的图案,这是目前年代最早的完整的干栏式建筑形象[1]。
干栏式建筑的建筑程序为:先在地面上打下数排木桩作为房屋的基础,然后在排桩上架梁,以承托地板,再于其上立柱、架梁、盖顶,建成高于地面的架空建筑。
干栏式建筑最早发现于河姆渡遗址,该遗址也是史前时期此类建筑发现最多的一处。
现以河姆渡遗址为例,来说明干栏式建筑所反映出的古人类在适应自然环境方面所表现出的智慧。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地区,距今约5000~7000年。
共分四大文化层,第三、四文化层为其早期阶段,第一、二文化层为晚期阶段。
河姆渡遗址的房屋遗迹主要为干栏式建筑,还有部分栽柱式地面建筑。
在第三文化层中发现了一组紧濒湖沼的干栏式建筑遗迹,随着第三文化层的露头,大批桩木遗迹也露头,而且越往下越多,尤其是进入第四层后建筑遗迹的排列更加密集[2]。
广西古今建筑概说
发现广西价值 展现至美广西广西古今建筑概说文/图 赵 林钟山县恩荣牌坊兴安县灵渠的建筑实例为秦灭六国后,年派大将屠年无法取胜,发现广西价值 展现至美广西粮草不济。
秦始皇命史禄修建灵渠,沟通了湘、漓二水,秦军由此征服岭南。
灵渠联系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一直使用至今。
灵渠全长34千米,由铧嘴、大小天平、南北渠道、泄水天平、陡门等设施组成,是一个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现在基本保留了秦代形制。
广西现存唐代建筑实例是桂林市木龙洞石塔。
木龙石塔无建塔记载,宋人题诗证为唐塔。
塔坐落在漓江西岸、叠彩山东麓木龙古渡岸边的一块蛤蟆石上,为喇嘛式石塔,高4.49米,由塔基、塔身、相轮、宝盖和塔刹5部分组成。
木龙石塔形制为广西境内罕见,形态小巧古拙,与山水融为一体,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广西现存宋代建筑实例有阳朔县仙桂桥、桂林静江府城墙等。
仙桂桥为单孔石拱桥,拱石下有碑文,明确记载了建桥时间。
仙桂桥拱券轻盈,造型优美古朴,在近千年间一直担负着北通桂林、南达阳朔的要道作用,至今仍坚固如初,体现出宋代的建造技术和水平。
广西现存古建筑多为明清时期建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
影响广西建筑文化的三个因素: 天、地、人。
广西的气候东西南北各不同。
桂北、桂西北的气候表现为夏热冬冷,四季分明,多雨潮湿,这些地区的建筑要解决夏季遮阳通风和冬季御寒抗冻的问题,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在砖土外墙内部建木质围护来保温,利用敞厅天井来通风防潮。
桂西、桂西南闷热多雨,日照强烈,多虫害,这些区域的建筑多采用干栏或架空防洪防虫,利用墙体窗花来加强室内通风防潮,屋顶出檐深远以防雨水侵袭。
桂东、桂南、桂东南夏热冬暖,雨量大日照强,时有台风侵袭,这一带的建筑要解决防晒、防高温、防雨、防潮、防风的问题。
建筑形式有的以面宽小、进深大、天井小来通风散湿,村落布局强调与周围环境布局相协调营造怡人环境,建筑技术上更注重加强抗风、防雨、防潮。
从地理上来讲,广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
关于干栏建筑历史传承与延伸的思考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干栏建筑原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这对建筑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挑 战。
建筑材料与技术的更新
现代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与传统干栏建筑有很大差异,如何在传承中保持其原始特色,同时融入现代技术,是 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承与保护的策略与建议
01
强化立法保护
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干栏建筑的保护地位,严厉打击破
地域特色
干栏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干栏建筑在结构、材料、造型等方面都有所差 异,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美学价值
干栏建筑的美学价值在于其朴素自然的美感,这种美感来自于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以 及建筑材料和技艺的精湛运用。同时,干栏建筑也承载着当地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 ,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地理环境的影响
干栏建筑主要分布在南方多雨潮湿的地区,其底层架空的设计有助于防潮、防 虫、通风,充分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环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民族文化的载体
干栏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 和历史信息,是研究古代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重要史 料。
与儒家文化的关联
儒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干栏建筑中也 得到了充分体现。干栏建筑的简约、实用、与自然环境相融 合的特点,正是儒家文化在建筑领域的具体表现。
03 干栏建筑在现代的传承与 保护
当代干栏建筑的保护现状
建筑遗产认知提升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干栏建筑作为独特的建筑形式,其历史 和文化价值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知。
保护与实践的结合
在多个地区,干栏建筑的保护已经与当地的城乡建设、旅游开发等实践相结合, 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即干栏巢居,是远古时代的人群,特别是南方百越部落的建筑风格,即是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
考古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古时流行于南方百越部落的居住区。
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
干栏式建筑可以防震等。
中国古代史书中又有干栏、干兰、高栏、阁栏和葛栏等名,当是由古越语言转译而来的音变。
此外,一般文献上所说的栅居、巢居等,大体所指的也是干栏式建筑。
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地方的人,主要流行于中国较偏远的地区,包括广西中西部、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
其他国家也有干栏式建筑。
历史发展从考古发现看,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许多遗址中,都发现埋在地下的木桩以及底架上的横梁和木板,表明当时已产生干栏式建筑。
西周时代的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中,也发现规模较大的干栏式建筑。
江西清江营盘里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制干栏式建筑模型,带有长脊短檐式的屋顶。
云南晋宁石寨山滇墓中发现的4件汉代青铜干栏式建筑模型,亦有长脊短檐式屋顶,代表干栏式建筑的原始特征。
广东、广西、湖南、四川和贵州等省的东汉墓中,也发现许多陶制的干栏式建筑模型,但除保留底架和木桩外,一般陶屋已是悬山顶,而圆形陶仓则是穹庐顶,表明当地这些建筑的基本形式已经汉化。
建筑风格干栏式房子的主要功能是使房子与地面隔离而达到有效的防潮。
除此之外,其尚具有有效地利用空间、一房多用的效能。
居住形式与各民族生活的自然与经济条件有密切联系。
中国古代塞北游牧民族多住便于迁徙的帐篷;中原华夏部落多住窑洞、半地穴或地面起建的平房;而南方古越部落则住类似巢居式的"干栏式"房子,即竹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下层饲养牛、猪等家畜,上层住人,这样可以防止南方气候的潮湿和避开各种凶恶的野兽虫蛇。
"干栏"式建筑主要应为防潮湿而建,长脊短檐式的屋顶以及高出地面的底架,都是为适应多雨地区的需要,各地发现的干栏式陶屋、陶囷以及栅居式陶屋,均代表了防潮湿的建筑形制,特别是仓廪建筑采用这种形制的用意更为明显。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时期2.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3.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4.隋唐时期5.两宋,元代时期6.明清时期原始社会时期早期人类以穴居和巢居为主穴居→挖地洞巢居→做树屋后来巢居演变为杆栏式建筑,穴居发展到为半穴居,再演变到地上建筑。
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遗址水井水架和草顶西安半坡遗址半穴居建筑早期的建筑多为木骨泥墙,房屋平面通常为长方形和圆形,为了支持屋顶的重量,通常会在室内设置木柱作为支持。
为了克服潮湿,保持室内干燥,室内的墙壁和地面会用细泥涂抹墙面,用火进行熏烤,使其陶化。
地面也会铺设木材,芦苇等作为防水层。
室中部设炕灶,是全屋陈设的的视觉中心和艺术中心,也是家庭团聚,就餐的场所。
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开始使用白色石灰面层涂抹室内墙壁和地面,不但能防潮,还能起到装饰的效果。
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夏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国家的诞生。
夏人以木器翻土,以石刀、蚌镰收割,因当时铜很珍贵,还未用于农业生产。
那时人们已不再消极适应自然,积极的开河道,防洪水,有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且有规则的使用土地。
据文献记载,夏朝曾修建了城郭沟池,建立军队,制定刑法,修建监狱,同时又修建宫室台榭,奢侈享乐。
因而引起奴隶的反抗,夏朝被后起但迅速强大的奴隶国家——商所灭,结束了四百多年的统治。
二里头宫殿建筑一号遗址复原图——夏朝/早商文化商中国传统的木构件体系在商代基本形成,同时,商朝开始使用青铜器和象形文字。
商朝已有较成熟的夯土技术。
它的后期,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殿和陵墓,和当时奴隶居住的穴居对照,强烈地表现了阶级对立的情况。
商朝的代表性遗迹——殷墟,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是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
它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东西六公里,南北四公里。
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城市布局严谨合理。
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宫殿之宏伟,出土文物质量之精,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处繁华的大都市。
干阑建筑
干栏式的壮族民居:
壮族主要聚居在广 西,云南文山、广 东连山、贵州从江、 湖南江华等地也有 分布。由于他们基 本上生活在南方亚 热带气候潮湿温暖 的山地丘陵,为了 适应自然环境,他 们创造出了极有特 色的壮族民居。
以下一些是干阑建筑的介绍:
壮族人民多沿水而居,村寨依山傍水, 建在山脚下向阳、通风好的地方。后山 和村边栽上树木,有村规民约不准乱砍 滥伐,以保持村庄的良好环境。居住在 城镇附近的壮族,其房屋多为砖木结构 平房(如今已成壮家的住房主要形式)。 平房一般为三开间,外墙粉刷白灰,屋 檐绘有装饰图案。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壮 族,其村落房舍则多为土木结构的木楼 瓦房的干栏式建筑。
以下详细介绍傣族的干阑建筑:
傣族 的干栏式建筑, 造型独特美观。典型 的干栏式建筑群落和 亚热带庭院风光、淳 朴的民风民俗、神奇 的佛教传说,构成了 西双版纳民俗旅游资 源的重要载体。
傣族干阑建筑:
各式不同的。
傣族民间传说,对其房屋修建和形式的描述也 颇具风趣!
有两则传说是这样说的: 一、最早统治者帕雅寻巴底建宫殿时,万物都来帮 忙,龙、野狗、等教他做楼梯、立柱子、做穿梁,终 于形成现在的形式。至今傣族民居仍有“龙梯”、 “狗柱”等称呼。 二、故事诸葛亮到达傣族地区,傣家人向他请教房 子怎么盖,诸葛亮就在地上查了几根筷子,脱下帽子 往上一放,说"就照这个样子去盖吧"。所以傣族竹楼 就象一个支撑着的帽子,晒台就相貌冠。虽为传说, 也说明傣族较早的房屋形式就是楼居的干阑建筑。
介绍:
(如图,是干阑建筑第一层,也是堆放 杂粮和养牲畜。)
干阑式建筑出现较早,而且引用较广泛,当时的干阑多以竹材为骨干,以茅草覆盖。 “干阑”建筑主要特点是用竹或木为柱梁搭成楼房,上层住人,下层关养牲畜,堆 放杂物。
干栏式建筑体系
⼲栏式建筑体系从出⼟的⽂物来看,中国⼲栏式建筑最早的达9300多年。
1976年长江下游地区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发现⼲栏式建筑7000多年,进⼀步证明了⼲栏式建筑的古⽼。
在7000年前⽤简陋的⽯质⼯具能在空旷的荒野中凌空架起⼀座⼤房⼦,这是多⼤的⽓魄!原始社会⾄汉代是中国⼲栏式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
在原始社会早期,原始⼈群曾利⽤天然崖洞作为居住处所,或构⽊为巢。
到了原始社会晚期,在北⽅,我们的祖先在利⽤黄⼟层为壁体的⼟⽳上,⽤⽊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居,以后逐步发展到地⾯上。
南⽅出现了⼲栏式⽊构建筑。
在商代已经有了较成熟的夯⼟技术,建造了规模相当⼤的宫室和陵墓。
西周及春秋时期,统治阶级营造很多以宫市为中⼼的城市。
原来简单的⽊构架,经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式。
⽡的出现与使⽤,解决了屋顶防⽔问题,是中国⼲栏式建筑的⼀个重要进步。
战国时期城市规模⽐以前扩⼤,⾼台建筑更为发达,并出现了砖和彩画。
秦汉时期,⽊构架结构技术已⽇渐完善,其主要结构⽅法抬梁式和穿⽃式已发展成熟,⾼台建筑仍然盛⾏,多层建筑逐步增加。
⽯料的使⽤逐步增多,东汉时出现了全部⽯造的建筑物,如⽯祠、⽯阈和⽯墓。
秦汉时期还修建了空前规模的万⾥长城、驰道和⽔利⼯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栏式建筑体系的发展时期。
在建筑材料⽅⾯,砖⽡的产量和质量有所提⾼,⾦属材料被⽤作装饰。
在技术⽅⾯,⼤量⽊塔的建造,显⽰了⽊结构技术的提⾼。
砖结构被⼤规模地应⽤到地⾯建筑,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的建造标志着⽯结构技术的巨⼤进步。
隋唐时期是中国⼲栏式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
隋朝建造了规划严整的⼤兴城,开凿了南北⼤运河,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桥(安济桥)。
唐朝的城市布局和建筑风格规模宏⼤、⽓魄雄伟。
其长安城在隋⼤兴城的基础上继续拓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的城市。
在建筑技术⽅⾯,也取得很⼤进展,⽊构架的作法已经相当准确地运⽤了材料性能,出现了以“材”为⽊构架设计的标准,从⽽使构件的⽐例形式逐步趋向定型化,并出现了专门掌握绳墨绘制图样和施⼯的都料匠。
干栏建筑及其起源
干栏建筑及其起源百越民族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温差小、湿度大。
这里的早期居民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创造发明了最具有民族风格和特点的干栏式房屋建筑形式。
干栏,又称麻栏、高栏、葛栏、阁栏等。
干栏结构一般是指房屋建于平台(托架)之上,平台下以木柱构成底架,使房屋底面离开地面。
早期的底架多采用打桩深埋柱的作法,秦汉时期也有采用以砾石垫基立柱的作法,即将木柱立于地面(基石)之上,不埋在柱洞或土中。
其特点一是底部悬空;二是正脊的两头翘起,长屋檐;三是屋顶的结构作两面坡式。
南方民族的干栏建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据考古报道,在浙江吴兴县的钱山漾,江苏丹扬县的春草河、吴江县的梅堰,湖北圻春县的毛家嘴,云南剑川的海门口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都商发现有属于干栏建筑的柱洞遗址或木桩遗物。
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第四文化层发现有很多属于建筑物的遗迹,有"成行排列的木桩和大量的木梁、柱、地板等木板残件,共有数千件之多"。
有些梁柱留有卯榫遗迹。
考古专家认为,这是"干栏式木构长屋"的遗物。
另外在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区的汉墓出土的干栏式陶屋很多。
云南境内青铜时代的干栏式铜屋模型的考古遗址有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祥云大波那等。
剑川海门口和滇中、滇东南出土铜鼓文饰上,也刻铸干栏图象。
出土于文山州的西汉铜鼓,有房顶鸟饰的干栏式房屋图像。
出土于文山州的西汉铜鼓,有房顶鸟饰的干栏式房屋图像。
晋宁石寨山三号古墓出土的干栏式铜屋模型特别典型。
这座铜屋模型高9厘米,屋宇分上下一两层,上层正中略向后,是长方形的房舍,屋顶用细长棍交叉排列。
除后面外,左右及前方三面有墙。
屋舍左右两端各立一根圆柱,柱头又斜出一根支柱,柱子上挂一具牛头,以显示主人的财富。
屋舍三面均有栏板,栏内形成走廊,下层正面有一架楼梯。
从文物图像看,此类房屋上层住人,下层养牛马牲畜。
最早记载干栏的文献是《魏书·僚传》,其文说:"僚者,盖蛮之别种……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
第四章 第十节 水族的干栏式民居
第十节水族的干栏式民居一、杆栏式民居干栏式建筑,是远古时代的人群,特别是南方百越部落的建筑风格,即是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现在主要流行于我国较偏远的地区,包括广西中西部、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其他国家也有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主要是为了防潮湿而建,适应于雨水多比较潮湿的地方。
中国南方是干栏式建筑的发祥地,考古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是浙江余姚河姆渡干栏式建筑,也是我国已出现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物,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
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
干栏式建筑可以防震等。
中国古代史书中又有干栏、干兰、高栏、阁栏和葛栏等名,当是由古越语言转译而来的音变。
此外,一般文献上所说的栅居、巢居等,大体所指的也是干栏式建筑。
水族居住的房屋,多是松杉木建造,用瓦片或杉木皮覆盖,这种住房建筑属于古代百越人的“干栏”式构造,是我国古代建筑遗产的一部分。
(一)民居结构水族民居多为干栏式吊脚木楼,采用穿斗式结构,立柱承重,直接将屋面重量传给基础,并以穿枋联系檐柱和中柱,保持立柱的稳定,这与侗、苗等南方少数民族民居没有多大差异。
不过,水族干栏在结构上分上下两层,上层屋架柱脚扣枋用鱼尾式的斗角衔接,牢牢固定每根立柱的方位,整体性较好。
这是水族先民一次实践性的创造,很好解决了木料长度不足的难题,为木穿斗结构适应复杂环境提供更多可能。
三都县排月村民居图(二)平面布局三都水族民居平面以“间”为单位,由相邻两榀房架构成,常见平面是由3、5等单数的间组成的长方形,每间开间4m,进深10m;就内部垂直方向划分,自下而上可分地层、中间层和阁楼三层。
地层为牲畜圈、杂物间、烧火房(牲畜喂料加工)和碓磨房(粗杂粮加工)等房间的设置;阁楼则设置贮藏间、次卧室和客卧;中间层布局中,除主卧室外,就是堂屋。
堂屋中壁上设神龛位,这与汉族、苗族大同小异;堂屋的中心———火塘,即青石条围筑而成的方形小坑,供取暖和炊煮(相当于动态的厨房)之用,和堂屋一起构成家庭相亲相爱、议事谋事和待客的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栏式建筑的历史演变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干栏式建筑的历史演变
云南民族居住的历史演变,西南边陲云南,地理气候多样,民族杂居,生活习俗与内地差异大,在云南民族居住方面自古至今与内地汉族不同,且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
云南各民族的民居,大体都源于巢居和穴居。
中国古史上有不少关于巢居、穴居的记载。
《庄子》日:“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粟,暮居木上,故命之日‘有巢氏’之民。
”《韩非子.五蠹》云:“上古之世……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号之日‘有巢氏’。
”《太平寰宇记》卷一六一载,岭南道贺州风俗是“多构木为巢,以避瘴气”。
云南各民族先民,经过原始穴居或巢居以后,约距今两千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脱离原始穴居、巢居,建立了木楞房、土掌房和竹楼。
竹楼源远流长,它由原始巢居发展而成。
在剑川海门口发现的公元前1150年左右的文化遗址,已清楚地有竹楼建筑的痕迹。
此外,从滇池、洱海地区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房屋多采用“干栏式”或“井干式”两种木结构的建筑式样。
祥云县大波那村出土的“铜棺”就是按“干栏式”的房屋形状铸造的。
据史书记载,元代以前,傣族住宅都是“干栏式”竹楼。
这种干栏式的民居,很适于云南省南部热带、亚热带的湿热气候,其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凉爽干燥,十分舒适。
干栏式民居至今仍在傣、景颇、佤、基诺、布朗、哈尼、德昂、拉祜、傈僳族民族中广泛采用。
竹楼民居,从元代以后随民间文化交流的扩大而有所改变。
部分傣族的住宅受汉、彝、哈尼影响有些改变,如德宏的“傣那”(旱傣)将干栏式竹楼改建成土墙、草顶、平房的四合院,元江、新平等地的“傣那”则受彝、哈尼影响改建为土掌房。
“井干式”房屋也称“木楞房”,它由一根根圆木按“井”字形建构成房屋,封闭牢固,适于高海拔地区民族居住。
从昆明市晋宁石寨山出土的“上仓图”刻纹图像中,已有“井干式”房,说明至少在战国时期,滇池地区的焚族已经居住“井干式”房屋。
从公元初至13世纪,即从东汉至南宋时,云南已形成独具地方民族风格的三种民居:即木构架平顶的“土掌房”和上述“干栏式”竹楼及“井干式”木楞房。
第一种,从元谋大墩子和宾川县白羊村的新石器时代房屋式样发展成型。
第二、三
种,在祥云县大波那村和晋宁石寨山等地发掘的青铜文物中有模型。
这三种民居建筑源远流长,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存在并不断发展。
至近代和现代,木构架平顶土掌房发展为哈尼、彝等族的土掌房;干栏式发展为傣、景颇、德昂、布朗、基诺等族的竹楼;井干式房屋仍为森林茂密的山区人民采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内地汉族大量迁居入滇和经济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内地建筑风格和技术不断传入云南。
南诏后,佛教盛行,佛教建筑对云南地方建筑产生了深刻影响。
故东汉后云南的建筑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地文化风格与地方传统交融,又产生了新的居住建筑技术和特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深化。
在昭通后海子发掘的东晋壁画墓中,绘有一所房屋,瓦顶、斗拱、檐牙高翘,显然是仿内地汉式建筑。
西汉前云南无此类房屋。
可见,云南建筑在东汉后有了突破性发展,木构架已由权式柱、井干式、干栏式向穿斗式、抬梁式、斗拱式发展,尽管这种建筑尚未大量出现,只是富家、地方大姓建造,但它在云南的出现,显示了建筑技术的进步,因为穿斗式、抬梁式、斗拱式的运用,在选材、设计、操作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更高了。
砖运用于民居建筑,是东汉以后云南建筑技术进步的又一表现。
在云南昭通、鲁甸、大关、盐津、曲靖、陆良、呈贡、江川、姚安、祥云等地,均发掘出了许多东汉和两晋时期的墓葬,有墓道、墓室、券顶(或四角攒尖顶),多用砖砌。
这些砖有青砖、印纹砖、印字砖、画像砖,烧制得相当好。
印纹有菱形、方格形等几种花纹。
画像砖上有牛、马车、人物等形象。
云南省昭通白泥井画像砖上有马车一乘,前后四人随行,有的骑马,有的执兵器,形象生动。
印字砖上有纪年和铭文,呈灰、黑色,凸面有印出的文字,大多数是阳文正字,少数印成反文。
还有莲花纹白瓦当,卷云纹滴水。
在大理、巍山、姚安、楚雄等地都发掘出了这种有字瓦和印纹瓦,这种瓦都用于建造房屋。
巍山咙于图山是南诏王细奴逻时代的城址,这些瓦当为建造垅圩图城房屋所用。
大理金梭岛发掘的瓦当是南诏王室在金梭岛建造别墅所用的。
瓦上有烧制年代和匠人名字,有的文字图案已难识别。
可见不用瓦的传统井干式房屋,在此已改变发展为如内地的砖瓦房。
南诏、大理时代建房用瓦,此后的民居也基本为瓦顶。
南诏、大理时代,无论在民居、宫殿、寺庙、佛寺、塔窟建筑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为适应于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南诏、大理均兴建扩建了一些城镇,特别是阁逻凤统治时期,有《南诏德化碑》颂扬其政绩“设险防非,凭隘起坚城之固”。
据唐人樊卓《蛮书》所述,当时的重要城镇有太和城(今太和村附近)、阳苴咩城(今大理)、龙尾城(今下关)、龙城口(今上关)、大厘城(今喜洲)、邓川城(今邓川德源村)、白崖城(今弥渡红岩)、铁桥城(今
丽江塔城)、永昌城(今保山)、弄栋城(今姚安)、拓东城(今昆明)、银生城(今景东)等,其中有些城镇的建筑在大理时代。
太和城原为“河蛮”城邑,公元737年,南诏王皮逻阁占领此城,皮逻阁的儿子阁逻凤加以扩建为南诏王都,直到公元779年异牟寻迁都阳苴咩城为止。
太和城至元代尚存,当时郭松年的《大理行记》说:“人关十五里,诸峰罗列,前后参从,有城在其下,是日太和城,周四十有余里。
”可见规模不小。
此城明代以后废弃,遗迹至今尚存。
据考古勘察,尚存南北古城墙,北城墙西起苍山佛顶峰,东至洱海边,全长4公里;南城墙东至洱海边,西至苍山五指山麓,全长约3公里。
城墙都是用土一层层夯成。
太和城的街道布局和房屋建筑今已不存。
唐人樊卓《蛮书》卷五说:“苍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
“现在太和村及附近地区房屋多用石头砌墙,保存了“垒石为之”的建筑传统。
阳苴咩城从异牟寻时作为南诏王都经历163年,到大理国仍被作为都城,至元代改为“大理军民总管府”。
《资治通鉴》说它“延袤十五里”。
元人郭松年《大理行记》说:“阳苴咩城,南诏大衙门。
上重楼,左右又有阶道,高二丈余瓮,以青石为磴。
楼前方二三里。
南城门相对,太和往来通衢也。
从楼下门行三百步至第二重门,门屋五间。
西行门楼百余步,至第三重门。
门列戟,上有重楼。
入门是屏墙。
又行一百余步,至大厅,阶高丈余。
重屋制如蛛网,架空无柱,两边皆有门楼。
下临清池。
大厅后小厅。
小厅后即南诏宅也。
”这段粗略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阳苴咩城壮观的设计、精巧的建筑格局。
随着元代以后文化交流和汉族人口的扩大与增多,云南的汉式民居建筑越来越多,在昆明、玉溪、曲靖、昭通、楚雄、保山等地城镇,汉族民居建筑已成为主流。
民居建筑一般格局是:木构架,三开间,前厦廊,楼房,土墙,双坡瓦顶,前重檐,后单檐,后、左、右是硬山封闭,前檐楼为木窗,重檐下廊为木质门窗。
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为“三合院”、“三间两耳”、“一颗印式”。
至清代,云南省城、府、州、县城的建筑更与内地汉式建筑接近。
城楼壮观,有钟楼、鼓楼、文庙、衙门等。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还有不少行帮会馆、街市、店铺、住宅。
据清代遗老罗养儒先生的《据我知集》说:清代中叶的道光年间,昆明“城厢内外,居民约三十四五万”,“共有大小街道一百五十余条,大小巷道四百六十条”,“昆市人民,咸萃聚于城外,尤其是南门外”,“房屋栉比云连,货物堆山塞海”,等等。
在汉族集中的城镇,街市、民居既具有鲜明的内地汉式风格,又有地方特色。
如云南滇池地区汉族住宅基本上形成了“一颗印”的流行样式。
特点是:四
合院,两层楼房,平面近方形,像一颗印章。
具体结构是:毛石脚、土坯或夯土墙、木构架、瓦顶;正房是三开间或五开间,屋顶前坡长,后坡短,前面也是双坡厦;正房对面,也即两厢房之间是一高出厢房檐口的高墙,墙头披瓦,正中开大门。
这就形成了一个方方如印的四合院,有利于防盗、避风、抗震,适合人民的生活习惯,城乡皆宜。
这种“一颗印”民居建筑也被滇池地区的彝、回和通海县的蒙古族所采用。
清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同内地一样云南的城镇变化较大,但在广大农村和民族地区各民族传统的民居建筑特色仍长期保留着。
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干栏式”、“井干式”和土掌房仍是最具云南民族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