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60例急诊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评分分诊,观察组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分诊及首日转诊去情况及患者就诊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中因首次分诊后出现病情变化而进行转诊的患者1例,占总例数的1.25%,分诊准确率为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就诊满意度98.75%(79/80),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急诊患者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分诊及首日转诊去情况,且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度,值得研究。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急诊;分诊【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8-0335-02临床上急诊患者不断增多,从而导致急诊科室中的接诊时间及医疗资源已无法满足医疗安全的需求,从而导致在急诊中风险不断增加,使医患矛盾在不断增多[1]。
因此,如何对急诊患者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快速的识别已成为临床上广泛讨论的话题。
由于急诊科室中大多数患者均为病情危急者,若未对其采取有效、积极的救治措施,易导致患者在短短时间内失去生命[2]。
因此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急诊室中,能够有效降低急诊科室中所出现的安全隐患。
本院选择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具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160例急诊患者,收取的时间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观察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80例。
观察组中,有40例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总例数的50%(40/80),年龄在15~99岁之间,平均年龄(57.23±2.5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在16~99岁之间,平均年龄(57.89±2.67)岁。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背景:
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是医院急诊部门中必要的决策支持工具。
对于患者来说,一个高效
的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可以减少等待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医疗质量。
对于医生来说,一个有效的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可以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使他们更专注于重症患者的抢救
治疗。
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中,早期预警评分法(EWS)可以快速评估患者的风险水平,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目的:
方法:
本研究选取某三级医院急诊部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在入院时首先接受校
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根据评分结果进行分类并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案。
对比分析实施改
良前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等指标。
结果:
在实施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
率明显降低。
另外,医疗费用也有所下降。
统计显示,实施改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
缩短了近2天,死亡率下降了近50%,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了近40%,医疗费用下降了近30%。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和医疗成本效益。
该改进方案可以为医院和医生提供更高效的决策支持,同时也可以为患
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服务。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前言急诊室是医院中最复杂、最忙碌、最危险的地方之一,往往需要医护人员在高压下迅速作出决策。
而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以在早期识别患者危险状况,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和治疗方案,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时间。
本文将介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概念早期预警评分(Early Warning Score,EWS)系统是指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体温等)进行定量评估,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预警系统。
早期预警评分的目的在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不良事件,比如心脏骤停或呼吸衰竭等。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通常包括常规测量的生命体征,将这些数据通过公式计算出一个得分,根据得分来确定患者病情的稳定性及危险性。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改良版,由英国杜伦大学医院神经科的Jones等人在1997年设计。
MEWS 评分的项目包括呼吸、心率、体温、收缩压、意识状况等五项,并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得分分布在0~14分之间。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将常规的生命体征与患者意识状况结合起来,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急诊室是最常用到MEWS评分系统的地方之一。
由于急诊室的工作高度集中和复杂,常常需要急诊医生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
而MEWS评分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危险提醒,识别患者危险状况,从而启动早期干预。
通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使用,医护人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时间。
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早地发现患者的风险,尤其是在预测心脏骤停、呼吸衰竭以及休克等情况时。
此外,MEWS评分系统还可以为医生提供较好的患者筛查工具,帮助医生分离出需要更严密监护和治疗的高危及低危患者。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一、引言急诊内科是医院重要的门诊科室之一,负责对急危重患者进行急救抢救和治疗。
在这一环境下,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估,并及时干预,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为急诊内科患者的病情多变,护理人员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有时很难在第一时间就发现患者存在生命体征异常的情况。
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需要一种有效的评分系统,帮助护理人员早期发现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MEWS的介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是由皇家免疫学会(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于1997年提出的一种评分系统,旨在帮助医院的护理人员早期发现患者生命体征异常。
MEWS评分系统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率、体温和意识状态)进行评分,然后将各项评分累加起来,得出患者的总分。
根据患者的总分,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干预。
评分的范围一般在0-13分之间,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命体征的异常程度越高,需要及时干预的可能性也越大。
MEWS评分系统的优点在于其简单、易操作、方便推广,不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只需要通过常见的医疗仪器来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即可。
而且,MEWS能够对多种生命体征指标进行评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情况。
MEWS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 提高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和判断水平MEWS评分系统可以帮助护理人员高效地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并根据评分结果进行决策,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和判断水平。
通过多次应用MEWS评分系统,护理人员可以逐渐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加强对患者异常情况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
3. 降低误诊漏诊的风险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护理人员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容易导致误诊漏诊的情况发生。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及其在急诊科的应用研究进展
的生理参 数 适用 于成 人 ,对 于儿童 和老 年 的适 用性 还 有待进 一 步 的研究 。 同时 , M E WS虽 可 以帮助 预测 患 者病情 的严重 程度 ,可作 为将 急诊 患 者按 病情 轻 重程 度进 行 分类 处理 的重要 工 具之一 ,但其灵 敏 度 不 够 。 近年 来, 一些 研究 者针 对 以上不 足 , 对 ME WS 内容进行 了完善 与补 充 。 1 . 3 . 1 儿 童 早期 预警 评分 系统 Mo n a g h a n等 提 出 了更 简单 的儿童早 期 预警 评分 系 统 ( P e d i a t r i c E a r l y Wa r n i n g S y s t e m, P E WS ) , 其 主要 从行 为 、 心血 管 和呼
虽 然 ,急 性生 理 学与 慢性 健 康状 况 评分 系 统 ( Ac u t e
P h y s i o l o g y a n d C h r o n i c H e a l t h E v a l u a t i o n , A P A C H E)
和 ME WS均 有 助 于判 断急 诊 患者 病 情 , 有一 定 的 识 别“ 急 诊潜 在危 重病 ” 的能 力 , 但 后 者更 适 用 于 急 诊 科 。笔者对 ME WS的 内涵 、 分 级 界值 、 在 国内外 急 诊科 的应用 现状 及其 发展 性 研究综 述 如下 。 1 改 良早 期 预警 评分 系统 的相 关研 究
任宏飞 , 刘 常清 综 述 ; 李继 平 审校
( 四川 大 学 华 西 医 院/ 华西护理学院 , 四川 成 都 6 1 0 0 4 1 )
【 关键词】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改良;急诊科 护 理 用 具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患者分诊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患者分诊中的应用目的分析探讨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院内急诊分诊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预后的评估能力。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10月诊治的急诊患者5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急诊分诊流程进行处理,而试验组患者采用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根据不同的评分进行区分性分级处理,比较两种诊治流程在院内急诊分诊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对急诊患者病情评估的准确度进行比较,并比较分析医生对两种分诊模式的满意度。
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能够准确有效地将患者根据不同严重程度分诊到相应的就诊区域,是一种急诊上分诊患者的合理、有效工具,在院内急诊分诊患者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院内进一步推广使用。
标签: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急诊分诊;应用;预后急诊医学是一门跨多专业的综合性临床学科,其中急诊内科涉及内科中的绝大多数疾病,且对于内科急危重症,需要同时鉴别外科、妇科急症,在进行各种急危重症急救治时,还需要对许多非急诊、非重症患者进行救治[1]。
因而,合理利用有限的急诊资源,准确辨别并分类各种急危重症,及时分流各类患者已经成为急诊医生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要求。
目前,大多数急诊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多数依靠个人直觉及主观经验,尤其对于大型的意外伤亡等患者,由于缺乏客观标准,易造成误诊、漏诊,不利于分诊工作科学高效地进行[2]。
目前,逐渐提出的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能够有效地指导医护人员对急诊患者进行合理的分流,以便患者得到正确、及时的救治[3]。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本院2014年2月~10月诊治的急诊患者5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急诊分诊流程进行处理,而试验组患者采用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
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显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患儿急救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提高对患儿病情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本文探讨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设计与应用方法,评价了其在急诊科的实施效果,并展望了未来的潜在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
本研究还强调了患儿护理的重要性,指出提高患儿护理水平对于患儿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保障至关重要。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显著,为提高急救效率和患儿生存率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急诊科、患儿、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实施效果研究、临床应用、护理、急救、早期预警、预防措施、急症管理1. 引言1.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并评估其在提高患儿护理质量和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比不同早期预警评分在患儿病情监测和干预中的效果,为急诊科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处理方法。
考察患儿的生理特点和疾病表现,结合早期预警评分的设计和应用,提高对患儿危重病情的判断和护理水平,减少患儿的病情恶化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提高患儿救治和护理水平奠定基础。
最终旨在为急诊科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证患儿的安全和舒适。
1.2 研究背景急诊科是医院中最为繁忙和紧张的科室之一,患儿在急诊科就诊的情况下,往往需要面临更加复杂和紧急的医疗问题。
在急诊科患儿中,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及时识别危重患儿,提前采取措施,降低患儿的病情恶化风险,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目前急诊科患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评分指标不够全面、评分标准不够科学准确等。
有必要对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进行改良和优化,以提高其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应用效果,降低患儿的病情恶化率和死亡率。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为提高急诊科患儿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人们对医疗安全和质量的关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已经成为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重要工具。
MEWS是一种通过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来评估病情严重性和预测患者病情发展的工具,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识别危重患者并进行及时干预,从而降低因病情恶化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MEWS的应用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MEWS的原理和意义、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推广和挑战以及对患者护理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实践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提供参考。
一、MEWS的原理和意义MEWS是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评分,旨在通过测量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体温、收缩压、意识状态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根据不同的生命体征数值,给予相应的评分,然后将各项评分相加得到总分,从而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性。
MEWS的应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危重病患者,提高对危重病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降低病患者因病情恶化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MEWS还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指导,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和治疗。
二、MEWS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1. MEWS的测量与评估2. 基于MEWS的干预措施根据患者的MEWS总分,医护人员可以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当患者的MEWS总分较低时,可以采取观察和监测的措施;当患者的MEWS总分较高时,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如增加监测频率、增加患者的护理人员等,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
三、 MEWS的推广和挑战MEWS的推广需要医疗机构的积极参与和鼓励。
医疗机构可以开展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对MEWS的认识和理解,鼓励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积极应用MEWS,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MEWS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医护人员需要对MEWS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正确应用MEWS评估患者的病情。
急诊科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研究进展
目前,MEWS 在临床急诊科的使用具有广泛性,Griffiths 等曾对英国 145 所医院急诊科进行了 MEWS 使用率调研,其 数据显示,有 87%(126 所)的医院将 MEWS 作为急诊分诊 以及确定早期病情的主要工具。而在我国,MEWS 于急诊科 的应用虽起步晚于国外先进国家,但当前临床应用率也相当 普 及,而 就 其 在 院 内 急 诊 应 用 状 态 的 研 究 领 域 来 看,主 要 集 中于急诊分诊分流、内外科抢救等层面。 2.1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
1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概述
1.1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2001 年,为 进 一 步 使 医 护 人 员 对“潜 在 危 重 症 患 者”
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Subbe 等在英国“风险患者应急小 组”“早期预警评分”(early warning score,EWS)基础上研 制出 MEWS。该评估系统最主要特征是以患者生命体征和 意 识 为 评 估 参 数 进 行 评 分,具 有 操 作 简 单、便 捷、成 本 低 廉、 参数易获取等特点。既往临床实践证实,MEWS 评分系统能 对 患 者 病 情 的 严 重 程 度 进 行 较 为 准 确、客 观 的 评 价,在 护 理 人员快速确定患者去向时可发挥重要作用 [2]。需要注意的是, 目前各国临床所使用的均为 MEWS 成人版,对其应用于儿童 和 老 年 患 者 时 的 效 果,业 界 则 在 适 用 性、灵 敏 度 等 方 面 存 在 一定争议。 1.2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体系描述 1.2.1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评分机制
急诊分诊是提高急诊医疗资源利用率,保障患者及时获 得救治的重要护理措施。田凌云等指出,随着现代急诊医学的 不断发展,按病情危急程度进行分诊已成为国际分诊所倡导 的科学预检分诊方法,这为 MEWS 与急诊分诊对接提供了理 论基础。王金金等 [5] 将 MEWS 用于急诊分诊工作中发现,不 仅实验组错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 量均得到提高。陈建萍等 [6] 指出,医生和护士对基于 MEWS 建构的急诊分诊流程管理模式满意度达到了 94.6%。Peris 等 则通过研究确认,急诊分诊引入 MEWS 后,使更多患者得到 了正确有效的监护,最终进入 ICU 的患者比例从 11% 下降到 5%,降低了医疗资源浪费的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2.2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外科的应用 2.2.1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创伤性患者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抢救室的临床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抢救室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抢救室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8月急诊抢救室收治的内科患者244例,通过奇偶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122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急诊分诊流程,予以实验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比两组患者病情评估的准确度。
结果: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急诊分诊流程后二次介诊率为12.29%,实验组患者经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诊断后二次分珍率为4.09%,实验组患者分诊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即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急诊内科抢救室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能有的将不同程度的患者分诊到相对应的区域,降低二次分诊的机率,为患者赢得了抢救的黄金时间。
降低了患者的死之率、病残率。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急诊内科;抢救室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医院急诊内科抢救室实际运行效果的装置之一,其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与特征,因此,本次研究探讨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7月~8月急诊抢救室收治的内科患者244例,通过奇偶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122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例数为76例,女性患者术例数为46例,最大年龄为64岁,最小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48±5.6)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例数为79例,女性患者术例数为43例,最大年龄为63岁,最小年龄为17岁,平均年龄为(49±6.4)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即未产生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无阵发性心房颤动、酒精中毒、脑血管意外、恶性肿瘤晚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症。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分诊流程,具体内容为: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即时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分诊。
对于危及生命的急重症患者,立即送入红区进行抢救;对于普通患者则送入黄区救治,一般患者送入绿区诊治。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诊预检分诊是急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医务人员针对不同情况对患者进行及时分类和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急诊预检分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准确性不高、漏诊率较高等。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通过对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评估和改进这一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提高急诊预检分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和潜在问题,为提升急诊医学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
通过分析早期预警评分法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情况,我们旨在探讨该评分法对急诊患者预警和处理的实际效果,以及其对急诊工作流程的影响。
具体来说,我们将通过比较引入早期预警评分法前后的急诊患者处理时间、院内转诊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来评估该评分法的实施效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优化急诊工作流程、提高急诊患者处理效率和准确性提供科学依据,为急诊预检分诊中的临床决策提供更精准的辅助工具,从而提高急诊工作效率、降低医疗风险,最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为急诊医疗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贡献力量。
1.3 意义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评分法能够有效帮助医护人员在急诊初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提高了患者就诊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及时识别高危患者,可以更快地进行治疗和干预,避免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采用校正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法还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提升急诊医疗服务水平和改善医患关系也具有积极意义。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评估其对患儿
病情监测与诊疗干预的指导作用。
方法:选取某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就诊的300例急诊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常规评分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在病情监测、诊疗干预
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组在病情监测和诊疗干预方面表现出更加明显的指导作用,
患儿的病情观察及治疗措施得以更及时准确地进行。
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引言
急诊科是医院中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部门,而患儿由于身体结构、生理特点与成
人有很大不同,因此在急诊科的治疗中有着更高的风险与特殊性。
为了更好地对患儿进行
监测与诊疗干预,提高急救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需要借助一些评分工具进行评估与监测。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是一种衡量患儿病情变化的评分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在急诊科患儿
中的实施效果,并评估其对病情监测与诊疗干预的指导作用。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某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就诊的300例急诊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新生儿、婴儿、幼儿、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
2.研究方法
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作为观察组的评分工具,常规评分作为对照组的评分工具,对
两组患儿进行观察与评估。
观察指标包括患儿的生命体征、血液生化指标、临床症状等状况。
并分析两组在病情监测、诊疗干预等方面的差异。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
文献综述发现早期预警评分在患儿急诊中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采用了前瞻性队列研究,对急诊科患儿进行评分并记录相关数据。
结果分析显示实施改良后的预警评分能有效提高急诊科患儿的诊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讨论部分进一步分析了实施效果的可能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
实施效果评估表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科患儿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意义在于为急诊科提供更有效的诊疗手段,展望未来可进一步完善评分体系并推广到更多医疗领域。
结论总结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提高患儿急诊护理质量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急诊科、患儿、实施效果、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分析、讨论、实施效果评估、研究意义、展望、结论总结、背景、研究目的1. 引言1.1 背景在急诊科患儿中,早期预警评分是评估患儿疾病严重性和预测病情发展趋势的重要工具。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资源的日益紧张,提高急诊科患儿的诊疗质量和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引入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体系来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地评估患儿的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对提升急诊科患儿的诊疗质量和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急诊科患儿中常见疾病复杂多样,有些疾病症状隐匿,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出现危急情况。
传统的早期预警评分体系存在一些局限性,无法完全适应急诊科患儿的特点。
有必要开展关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以探讨其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前景,为提升急诊科患儿的诊疗水平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
急诊科是医院中繁忙且人流量大的科室之一,患儿因为生理结构的不同以及疾病的特殊性,容易出现病情急剧恶化的情况。
早期预警评分被广泛应用于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风险,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引言急诊内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承担着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任务。
在急诊内科,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评估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由于患者病情复杂、状况多样,传统的护理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何有效地进行早期预警评分,并将其应用在急诊内科患者的护理中,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文将围绕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一、早期预警评分的概念和意义早期预警评分(Early Warning Score,EWS)是一种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进行定量评估,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方法。
早期预警评分体系是在早期评估患者危险度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防止病情加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在临床实践中,早期预警评分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临床科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内容和特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是在传统早期预警评分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而成的,它包括了更多患者相关的指标和更科学的评分标准。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呼吸、循环、神志、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定量评估,可以对患者危险度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具有以下特点:1. 综合性: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综合考虑了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能够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
2. 易操作性: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采用了简单易操作的评分系统,方便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评估。
3. 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采用了更科学准确的评分标准,能够更加敏感和特异地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4. 易推广性: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体系易于推广和普及,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和各类患者。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主要方法是在医院随机抽取2015年7月到2016年8月之间的急诊内科并且留院观察的120例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症状运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同时在患者的评分卡上采用红、黄以及蓝三种颜色进行标注,其中,蓝色代表0到5分,黄色代表6到8分,红色代表9分以上。
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这次随机抽取的病例中,有60例患者得分在0到5分之间,有40例患者得分在6到8分之间,另外20例患者得分在9分以上。
还有2例患者由于一些其他原因要求转入外院,18例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
得分在0到5分之间的患者治愈率为100%,得分在6到8分之间的患者,死亡病例有4例,好转的患者有6例,治愈率为86%,而得分在9分以上的患者,有8例死亡,5例好转,治愈率为60%。
文章结论是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主要是对急诊患者的症状进行分值化处理,它可以为急诊护理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数据,从而进一步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急诊护理;应用研究近几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很多的“潜在危重病”也随之增加。
所谓的“潜在危重病”就是指这样的患者器官在短时间内的临床表现并没有明显的衰竭特征,但是倘若没有及时发现并且进行相关治疗的话,随着时间的增加,患者的病情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因此,当前在临床医学上面临着十分严峻的一个问题,即怎样才能提高“潜在危重病”的护理效果。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相关的专业人士已经建立了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根据这个系统对患者症状进行检测的结果,用于进一步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
接下来,文章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将患者的病情进行分值化处理,运用MEWS对其进行统计,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症状越严重,死亡率也就越高,对其进行急诊护理也就越难,因此,这一问题要引起相关医护人员的重视。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于急诊科患儿的诊疗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患儿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他们常常表现出病情波动快、病情变化大、对治疗反应敏感等特点。
对急诊科患儿的早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的医疗机构纷纷引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以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为提高急诊科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寻求更有效的方法。
一、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意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是指通过对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来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危险程度。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识别患者病情的变化,提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避免病情恶化。
在急诊科患儿中,病情的变化可能更为迅速和剧烈,因此使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以帮助医生更快速地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实施效果为了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我们选取了某市某医院的急诊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患儿作为实验组,未实施该系统的患儿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来评价该系统的实施效果。
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患儿在急诊科入院后,首先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评分,得出相应的评分结果,并根据评分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评分,以判断病情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未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患儿则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抢救治疗。
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未实施该系统的患儿。
通过及时的评分和调整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的病情变化得到了更及时的反馈和处理,从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2. 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实施该系统的患儿。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急诊内科患者是医院急诊科常见的一类患者群体,他们由于病情急剧恶化或者疾病急性发作所致,需要紧急抢救治疗。
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常常存在着预警不及时、抢救措施不及时等问题,容易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将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评价其有效性,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急诊内科护理工作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急诊患者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的影响,为提高急诊内科患者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旨在验证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探讨其在急诊护理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急诊内科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和指导意见。
通过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研究和应用实践,进一步提高急诊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为构建高效、安全、高质量的急诊内科护理服务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2.1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概念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概念是指通过结合多种临床指标和医学信息,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在早期发现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恶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治疗的效果。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通常包括多个方面的指标,例如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体温、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等,并根据不同指标的评分情况来综合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通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提早进行干预和治疗,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的情况发生。
这种评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还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提高急诊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对促进急救工作的发展和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进展摘要: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具有评估速度快、准确度高的优点,能够很好地判断出患者的病情,合理使用可以大幅降低急救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与转运意外。
该方法适用于院前急救、急性创伤/非创伤患者、转运患者以及老年患者,经本科室验证后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急诊患者;应用;进展;引言快速评估病情是有效救治急诊患者的前提,目前我国存在多种评估方法,如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症评分、如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等。
这些方法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操作较为复杂,用时过长,容易贻误病情。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源于英国,评估速度快,熟练后2分钟即能准确评估患者病情,现以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大医院中。
一、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概述一些疾病对身体危害较大,一旦发病就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如脑卒中、急性心率衰竭等。
对于此类疾病,最好的做法是识别患者的先兆症状,提前介入,把疾病扼杀于萌芽状态中。
早在90年代的时候,英国就尝试组建“风险患者应急小组”,以降低一些危险疾病的死亡率。
该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结果仍难以令人满意。
经过分析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即临床中缺乏快速、有效的病情评估办法,早期预警评分应运而生。
早期预警评分是以患者的一些特定的症状为评判指标,并根据症状的种类、数量对患者面临的风险进行评分预警。
最初的评分机制存在一定的漏洞,经过完善后,于2001年形成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主要评测5个方面的指标:心率、呼吸状况、血压、体温和意识。
二、应用MEWS的意义2012年我国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作为一种评估急诊患者病情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医院中。
MEWS之所以如此受重视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①MEWS能够准确、全面地评估出患者的病情,有利于分诊、制定救护措施;②MEWS诊断速度快,有助于医护人员提早介入,防止病情恶化,改善预后效果,降低医疗费用;③MEWS能够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门诊科室,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在急诊科的日常工作中,患儿的救治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患儿及时、准确地被救治,医院组建了急救队伍并配备了一系列救治设备和药品。
但随着患儿病情的变化和不同病种的诊断差异,医疗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快速有效的识别和评估,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因此,建立一个早期预警系统,成为提高急救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本研究旨在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
本研究选取了某医院急诊科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工具进行患儿评估,并记录评估结果和采取的救治措施。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前后对比的方式进行。
首先,选择研究前3个月和研究后3个月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两个时期的急性患儿救治成功率和评估成功率,以及采取救治措施的类型和效果。
然后,对比两个时期的数据,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患儿评估和救治上的作用和实施效果。
二,研究结果1. 急性患儿救治成功率的变化通过对比研究前后3个月的数据得知,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工具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急性患儿救治成功率。
研究前3个月救治成功率为68.2%,但在研究后3个月,救治成功率提高至83.7%。
同样的,在评估方面,研究前3个月评估成功率为54.4%,但在研究后3个月,评估成功率提高至71.8%。
表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工具的实施可以使医生更加准确地识别患儿的病情,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3. 救治措施的类型和效果通过对比研究前后3个月的数据得知,在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工具后,采取的救治措施更加符合患儿实际情况,采用的效果也更加明显。
如在研究前3个月,对于呼吸困难的患儿,医生常常采用氧气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但在研究后3个月,可以根据评分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吸入雾化治疗等,效果显著。
本研究证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显著,通过该工具可以提高急性患儿救治成功率、评估成功率和救治效果。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索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
采用前后对照研究方法,以某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对比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实施前后的患儿急危重症转归情况,评估评分对急诊科患儿的识别和救治的帮助程度。
结果显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于急诊科患儿的识别和救治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可以更加及时地发现高危患儿,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避免患儿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和死亡。
因此,急诊科医生需要加强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和培训,提高急诊科患儿的救治效果。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急诊科患儿;识别;救治Introduction急诊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接诊急危重症患者及时救治,挽救生命。
为了更好地提高急诊科患儿的救治效果,各种评分体系被广泛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就是其中一种评分体系,它可以更加及时地发现高危患儿,进行早期干预,以避免患儿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和死亡。
本文将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
Methods采用前后对照研究方法,以某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对比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实施前后的患儿急危重症转归情况,评估评分对急诊科患儿的识别和救治的帮助程度。
结果在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后,急诊科医生发现高危患儿的速度大大加快,成功率也有所提高。
同时,高危患儿的治疗方案也更加及时和有效,患者病情的进展得到有效控制,病死率有所下降。
具体而言,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实施前,急诊科患儿的病死率为5%,实施后下降至2%,说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患儿的识别和救治是相当有帮助的。
Discuss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科应用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9-04-01T10:08:39.59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月2期作者:葛冰洁[导读] 本文介绍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概念、评分方法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的应用现况及进展。
多数研究者认为该评分具有快速、简便、费用低廉便于操作的优点,适用于急诊科葛冰洁(亳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安徽亳州236800)【摘要】本文介绍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概念、评分方法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的应用现况及进展。
多数研究者认为该评分具有快速、简便、费用低廉便于操作的优点,适用于急诊科,但该评分尚存在有最佳截断点不统一,研究样本量不足等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急诊;进展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scoring method of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and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progress of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Most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the score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simple, low cost and easy to operate. It is suitable for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ects such as the best truncation point and the lack of sample size, which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developed.Key words: Modifid Early Warning Score; Emergency department;Progress[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2-0202-02急诊科是各种急危重症患者聚集的场所,工作环境复杂,风险高,强度大,患者发病急骤,病情复杂,病情多变。
短时间内准确及时的病情评估,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是当前急诊工作的重要内容。
目前临床存在多种危重症患者疾病风险评估体系[1],如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Ⅲ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Ⅲ)、简化急性生理参数评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SAPSⅡ)、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症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上述评分系统虽能较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但其评分方法复杂、耗时长,临床应用有所限制。
随着病情危重程度的加重,一系列生理指标的改变带给学者们启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modifi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随之被提出,因其快速、简捷、费用低廉和便于操作等特点,弥补了上述其他评分的缺陷,近年来在急诊科受到重视。
1 MEWS的概念1.1 MEWS的提出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为了更好的识别和管理潜在危重患者,英国学者Morgan等提出“早期预警评分”[2](Early warning score,EWS),2001年Subbe等对EWS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形成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3]( modifi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其特点为指标观察方便,操作便捷,有适用于评估急诊“潜在危重病患者”的可能性。
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正式认可并推荐MEWS在急诊和ICU使用。
1.2 MEWS的内涵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是一种简易的病情与预后评估系统,依据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进行综合评分,将病情危重度分值化,能快速、简捷、科学的对病人危险性进行预测。
1.3 MEWS的评分方法 MEWS包括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体温、意识5项生理指标。
[4] 体温参数0—2分,心率、收缩压、呼吸、意识参数0—3分,总分0—14分。
体温35-38.4℃为0分,低于35℃或高于38.4评为2分;心率51-100次/min为0分,41-50次/min或101-110评为1分,111-130次/min或小于40次/min评为2分,大于130次/min评为3分;收缩压;呼吸9-14次/min为0分,15-20次/min为1分,21-29次/min或小于9次/min评为2分,30次/min及以上评为3分;意识清醒0分、对声音有反应1分、对疼痛有反应2分,无反应3分。
通过观察5项生理指标评分,获得分值,要求患者年龄在14岁以上。
评分时用患者资料先对照参数,获取单项参数分值,各项参数所得分值之和为总分。
其中心率房颤等情况下以心室率为准;动脉收缩压的正常值视为90—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如患者基础血压明确异于正常值则按照基础血压计算;呼吸为自主呼吸频率;体温为腋温;神志评估采用A VPU评估法,包括清醒(Alert,A)、对声音有反应(Response to V oice,V)、对疼痛有反应(Response to Pain,P)和无反应(Unresponsive,U)4项。
2 MEWS在急诊科的应用2.1 MEWS在院前急救的应用 Ruan等[5]研究认为MEWS≥4分是区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截断点,可以用来预测患者死亡风险。
Leung 等[6]对1493例院前非创伤性患者进行研究后指出,以4 h内需要生命支持干预和24 h死亡为节点,MEWS能很好的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陈凤芝[7]对2150例患者应用现场MEWS方法,对患者不同分数段的病情严重程度、分布特征、院前紧急处理进行分析,评估患者的预后及病情转归。
得到的结论是院前急救患者应用MEWS进行评估,MEWS分数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当MEWS≥5分时,应严密监护,及早进行防治措施,可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陈伦凤[8]对1600名院前急救患者应用MEWS评分进行分组研究表明MEWS的评分越高,患者病情越危重,潜在风险也越大。
2.2 MEWS在院内急救的应用2.2 .1MEWS在急诊分诊的应用梁潇等[9]对就诊的212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预检分级分诊和进行MEWS 分级,比较两者的分级级别及患者在医生诊疗后处理去向的构成比和两者预检分级的一致性;对急诊科患者生命体征测量的时间意向进行调查。
结果两种评分的预检分级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 0.741,P =0.000);75.9%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在分诊时测量生命体征。
可见MEWS 可以为急诊预检分诊增加客观指标的支持,提高急诊预检分诊的正确率。
杨俊[10]对12000 例急诊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均采用MEWS进行急诊预检分诊,观察患者使用MEWS分诊前后的平均分诊时间及预检分级情况、不同评分患者预后情况。
发现应用MEWS分诊的患者的平均分诊时间低于未使用MEWS的平均分诊时间,在急诊预检分诊中应用MEWS 效果良好, 分诊准确性高, 可改善预后, 值得推广。
吴姝玲[11]通过对照观察的方式对比常规急诊分诊流程处置和MEWS评分系统分诊,认为MEWS评估分诊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分诊方式(P<0.05),MEWS评分5~8分患者容易出现病情变化,是潜在的危重患者, MEWS评分可以使患者及时得到救治,提高救治成功率。
2.2.2 MEWS在病情预测的应用周艳[12]等将MEWS应用于急诊留观的患者,根据MEWS评分级别,进行动态监测,发现患者就诊满意度及科室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较未实施MEWS监测患者有明显提高(P<0.05);MEWS<4分的患者病情较稳定,MEWS≥4分的患者病情常较为严重,分值易出现变化,需加强监测。
患者留观期间,若MEWS评分动态升高,则病情会出现明显变化,要求急诊医生及时查看患者并做进一步处理。
孙宝迪等[13]对抢救室372例患者与入院24小时内分别进行MEWS评分及SIRS评分,分析不同评分患者在急诊抢救室的早期病死率,发现随着MEWS评分及SIRS评分分值的升高,患者早期在各个分值范围的死亡构成均升高,MEWS评分较SIRS评分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认为MEWS评分比SIRS评分可更好的判断急诊抢救室患者早期预后,且MEWS评分大于等于6分时可认为患者具有较高的早期死亡风险。
刘静波等[14]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监护室老年患者158例,入院后分别给予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MEWS评分、APACHⅡ评分的差别,分别比较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下面积的区别及MEWS评分≤3分、4-6分,7-9分、≥10分患者病死率的区别,研究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
尔扎提·吾守尔[15]对急诊监护室118名患者进行MEWS与APACHEⅡ评分。
结果都显示随着MEWS评分分值的增加,病死率和APACHE Ⅱ评分也增加, 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认为MEWS评分作为一种简单快捷的评分系统,和APACHEⅡ评分一样能够初步预测急诊危重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而王长远等[16]研究认为MEWS对急诊内科患者入住ICU和病死的预测能力小于APACHEⅡ评分,与SOFA相近,可以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2.2.3 MEWS在急诊陪检转运的应用曹福媛[17]将MEWS评分应用于16288例急诊患者的陪检转运工作研究认为MEWS评分分数越高,病人病情越重,收治ICU和专科病房的概率越大,病死率越高,院内转运风险较高。
MEWS评分5分及以上,危重病病人的比例明显增加,与5分以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李乌嫌等[18]将MEWS评分应用在急诊创伤留观患者陪检及转运工作中,根据MEWS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对不同风险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转运方案,结果证明MEWS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转运过程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家属的满意度(P<0.01)。
3 MEWS的修正研究 Prytherch[19]等在MEWS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电子生命体征数据采集系统,即Vital PACTMEWS评分系统,主要记录患者的脉搏、收缩压和舒张压、呼吸频率、体温、意识以及Sp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