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师备课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HZXZX
《老王》教学重点
1.通过文本细读,体会作者一家与老王之间的珍贵情谊,理解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之美。
这个教学重点包括理解人物形象 (特别是人物的品质),赏析作者按特定顺序、线索将
细节串联起来的写法,品味作者描写老王的语句,等等。总体而言,是要引导学生理解老
王 (包括“我”)的善良。
2.结合时代背景,解读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
老王为什么要送香油和鸡蛋?或者说作者究竟做了什么事,特别值得老王临终前送“大礼”呢?这需要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从细节中推究,由此深入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
3.探究作者对老王心怀“愧怍”的深刻原因,体会作者在平和语调中流露出的叹惋和
感伤。
反观“我”对老王的态度从“同情”到“愧怍”的变化,由此理解“我”和老王
交往的实质,反思那种居高临下、缺乏真正尊重的同情,感受作者的自我批判精神。这个
角度的教学对文本的解读层次较深,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讲解。
《老王》课文研读
一、整体把握
杨绛说:“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隐身衣》)经历
过时代和命运的剧烈起伏,杨绛对人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她非常感念那些在苦难岁月中保
持高贵人性,在自己一家落难时,释放善意,甚至施以援手的普通人。老王就是这样一位
令作者夫妇难忘的布衣之交。
散文《老王》写于1984年。全文围绕与老王的交往展开叙述,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全文的前四段。第一段,只用21个字,便明确交代了“我”与老王的身份
差异,展现了“我”与老王之间融洽的关系;第二段,介绍老王艰难的生计和孤苦的身世;第三段,讲述老王的生理缺陷;第四段,描述老王寒酸的栖所。这一部分,多角度展现老
王孤苦寒微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老王的同情。第二部分,作者回忆了与老王交往的
三个片段。回忆老王送冰的往事,表现老王的老实厚道;回忆“文革”期间,老王热心送
钱锺书先生看病,展现老王的善良仁义;回忆老王在“文革”中生计愈加艰难,凸现老王
的孤老贫穷。三个片段,叙述简略,表达了对老王的尊重、感激和同情。第三部分,详写
SHZXZX 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既表现了老王的深厚情意,又抒发了作者的感念和
愧疚之情。全文的情感达到高潮。
纵观全篇,作者通过回忆老王窘迫的生活状况以及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展现了特
殊时代背景下,老王与作者一家珍贵的友情,凸现了孤苦寒微的老王纯朴、仁义、善良的
品性,表达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讴歌,对不幸者的悲悯关怀,对自身的反省,以及对命运的
慨叹。贯穿全文的情感脉络是作者对老王的同情、尊重、感激和愧怍。
本文延续了杨绛散文的一贯风格,温婉简淡、气度从容而又意味深长。本文以近乎白
描的手法,娓娓讲述老王的故事,平和的语调中,时时流露出叹惋和感伤。
二、素养提升
1.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从近乎白描的叙述中体会作者的深情。
比如,品味“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
车”“没什么亲人”“也许是得了恶病”“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
的小屋”等描写,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对老王的深深同情;品味“我女儿说他是夜
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
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这样的语句,体会作者对老王的友善、关心和帮助。
2.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关注前后文之间的呼应,探寻人物行为的合理逻辑。
比如:第5段中,“车费减半”“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这
种显而易见的“亏本买卖”难道仅仅因为老王“最老实”?只有联系前文,才能从前后两
部分的微妙联系中找到人物行为的合理逻辑。
从前文看,老王是“单干户”,“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对于生计艰难的老王来说,
“车费减半”“大一倍”“冰价相等”这样的“大手笔”明显不符合生活逻辑,因而定非
普惠之举。那么,对老王这样做的合理解释是什么呢?这要从前后文的细节对比中探寻缘
由:“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甚至恶意揣测“这老光棍大约
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而作者一家不但“常坐老王的三轮”,“和他闲聊”,
还“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老王能够感受到作者一家在物质上的照顾和帮助,在精神
上的尊重和关怀。于是,在老王眼中,为作者一家蹬车送冰,不仅是一单生意,还是一份
交情。他以简单直接、实实在在的方式表达谢意,这便是对这家人多出力、少收钱。
3.适当补充背景材料,引导学生从特殊时代背景出发,体察老王身上的人性光辉。
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读者,耳闻目睹的是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日益丰富、
文化日益繁荣,文明日益进步,对“文革”中的各种疯狂举动也许难以想象。因而,对于
SHZXZX 老王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的举动,以及“你还有钱吗?”的关切所散发出的道德
勇气和人性光辉,年轻教师未必能够深刻领悟,遑论少不更事的学生。所以,适当补充背
景资料十分必要。
请注意,文章开头说“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而“文革”中“我自己不敢乘三轮”。
在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牛鬼蛇神”之后,杨绛变得谨小慎微,生怕坐人力三轮
车被指责为“剥削劳动人民”,招来更多的伤害和侮辱,所以“不敢乘三轮”,只能“挤
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而与杨绛的“不敢”相比,老王却甘冒被革命群众检举揭发
的风险,不仅热心地送“反动学术权威”去医院,还诚心诚意表示:“我送钱先生看病,
不要钱。”这是一份多难得的情意!一种多么稀缺的善良!可见,老王对善恶有自己的判断,
他只要认定这一家是好人,就尽其所能去帮助他们,这就是道德力量。另外,对于钱锺书
这位“反动学术权威”,老王没有紧跟“潮流”直呼其名,而仍尊称其为“钱先生”,可
见老王内心有稳定的是非标准,这也是难能可贵的道德勇气。
当“我”一定要给老王车钱时,他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这进一步表明老王
对作者夫妇二人的关心,其言外之意:“你们的钱还够过日子吗?能省就省吧,现在不比
从前了……”作者何其敏锐,怎能感受不到老王的善意?当时,“我们夫妻双双都是‘牛
鬼蛇神’,每月只发生活费若干元,而存款都已冻结,我们两人的生活费实在很紧”(《我
们仨》)。由此可见,“我笑着说有钱”之中包含着多少苦涩,又包含着多少感激呀!而“他
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表明生计艰难的老王没有彻底拒绝车费的勇气,但他又担心作者
为了让自己体面地收取车费而故作轻松,这正是善良与善良相遇的真实人性。“文革”后,
杨绛在《控诉大会》中感叹道:“避我只在情理之中,我没有怨尤。不避我的,我对他们
至今感激。”作者对敢于和自己并肩而行的人都至今感激,更何况老王这份情义和担当。
只有从时代背景出发,我们才更能看清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
三、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文中老王送香油和鸡蛋的行为?老王临终前送给作者一家的香油和鸡蛋不
仅价格珍贵,而且饱含深情厚谊。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物资匮乏,食品、衣服、工业日用
品需要按照政府发放的各种票证限量供应。买布要凭布票,买粮食要凭粮票和粮本,香油
和鸡蛋更是市场的短缺食品,凭“副食本”限量购买。因此,老王送的一瓶香油,还有一
二十个“新鲜的大鸡蛋”,不仅价格贵,而且超出一位普通市民一个月的额定购买量;也
就是说,老王的这份厚礼必然用去他积攒多时或用钱物交换来的票证,而且动用了不少积
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