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神舟号》教案

合集下载

我叫神舟号教案

我叫神舟号教案

我叫神舟号教案标题:我叫神舟号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神舟号飞船,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了解航天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将了解神舟号的历史、构造和功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讨论和创作。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2. 了解神舟号飞船的构造和功能。

3. 能够描述神舟号的发射过程和任务。

4. 培养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5.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设备。

2. 神舟号飞船的图片、视频和模型。

3. 学生参考资料:神舟号飞船的介绍和相关新闻报道。

教学活动:1. 激发兴趣(10分钟)- 通过展示神舟号飞船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讨论航天事业的重要性和意义。

-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人类要进行载人航天探索等。

2. 神舟号的历史与发展(15分钟)- 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神舟号的发展和里程碑。

- 分组讨论:请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神舟号的成功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并展示他们的观点。

3. 神舟号的构造和功能(20分钟)- 使用多媒体展示神舟号的构造和各个部分的功能。

- 学生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部分,设计海报或模型,介绍该部分的功能和重要性。

4. 神舟号的发射过程和任务(15分钟)- 通过演示和讲解,介绍神舟号的发射过程和不同任务的目标。

- 学生小组活动: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一次神舟号的任务,并讨论其重要性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神舟号的重要性和成就。

- 鼓励学生展望未来,探讨载人航天探索的前景和挑战。

评估方法:1. 学生小组活动的海报、模型和讨论记录。

2. 学生个人的口头表达和书面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神舟号的短文或设计一张宣传海报。

拓展活动:1. 组织参观当地的科技博物馆或航天博物馆,让学生近距离了解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

我叫“神舟号”教案

我叫“神舟号”教案

我叫“神舟号”教案(一年级语文)山东省青州市谭坊小学执教教师:赵献杰《我叫“神舟号”》教案版本说明:《我叫“神舟号”》选自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我叫“神舟号”》是一篇优美的课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飞船弟弟和嫦娥姐姐的对话,通过他们的对话,说明这艘飞船是中国制造的,正在进行飞行试验,嫦娥很想乘坐飞船回家看看。

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艘”、“问”等八个生字,会写“飞”、“在”等七个字。

(2)技能目标:初步培养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激励学生从小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3、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2)、通过读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同时,回答问题,老师相机点拨,并引导学生解决。

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有关“神舟号”飞船的资料。

设计理念:1、以动画课件为背景:课文以童话的形式出现,想象丰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创造性。

显得新颖、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2、根据课文的结构特征,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一、展示资料,揭示课题(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神舟号”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师:小朋友们,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收集有关飞船的资料,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收集的资料展示给大家。

(学生分组展示,边展示边介绍)师:这艘飞船叫什么名字?生:神舟号。

师:板书课题:我叫“神舟号”。

生:齐读课题两遍。

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生看图。

师:2004年10月,“神舟号”飞船上天。

大家看,“神舟号”飞上天后碰到谁了?生:嫦娥。

师:很对。

我叫神舟号 教案

我叫神舟号 教案

我叫神舟号教案教案标题:我叫神舟号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认识神舟号航天飞船的重要性;2. 学习并掌握神舟号航天飞船的基本构造和功能;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对航天事业的向往。

教学重点:1. 神舟号航天飞船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性;2. 神舟号航天飞船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教学准备:1. 神舟号航天飞船的图片、模型或视频资料;2. 相关的课件或教学素材;3. 学生的学习笔记本或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模型或视频资料展示神舟号航天飞船,并引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

2.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神舟号航天飞船的了解程度,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解神舟号航天飞船的发展和重要性。

2. 分析神舟号航天飞船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包括航天器、推进器、舱段等。

三、小组合作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航天任务进行研究。

2. 要求学生根据所选航天任务,设计一个新的航天飞船,并绘制简单的示意图。

3. 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分享他们的创意和想法。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针对小组展示的设计方案,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他们是航天员,他们希望通过这个航天任务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五、概括总结(5分钟)1. 总结神舟号航天飞船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强调其在中国航天事业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对航天事业保持兴趣和热爱,鼓励他们追求科学探索的精神。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神舟号航天飞船的作文,包括其发展历程、重要性以及自己对航天事业的看法。

2. 鼓励学生使用课堂所学知识,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延伸:1. 邀请一位专业人士或航天工程师来学校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更多关于神舟号航天飞船的知识和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

2. 组织学生参观航天博物馆或科技馆,亲身感受神舟号航天飞船的实物展示和航天科技的魅力。

一年级语文上册我叫神舟号教案设计

一年级语文上册我叫神舟号教案设计

一年级语文上册我叫神舟号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正确认读“神舟号”三个字,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

3.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读“神舟号”三个字,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神舟号”三个字。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神舟号”模型或图片3.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神舟号”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二)认读生字1.教师出示课文,引导学生认读“神舟号”三个字。

2.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3.教师讲解“神舟号”三个字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神舟号的哪些特点?”(四)深入理解课文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神舟号的伟大意义。

2.学生分组讨论:“神舟号对我国航天事业有哪些贡献?”(五)书写生字1.教师示范书写“神舟号”三个字,边写边讲解笔顺、笔画。

2.学生跟随教师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六)课堂小结1.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神舟号有什么新的认识?”(七)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书写“神舟号”三个字。

2.课后实践:观察神舟号飞船的图片或模型,了解神舟号的更多信息。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认读生字、学习课文、深入理解课文、书写生字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神舟号”三个字,了解了神舟号的伟大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管理。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可能会回答:“我看到一个飞船模型,它很酷!”教师接着引导:“很好,这个飞船模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神舟号’飞船,它代表了我国的航天科技成就。

《我叫“神舟号”》教案

《我叫“神舟号”》教案

三、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三)课题《我叫“神舟号”》《我叫“神舟号”》教案教育对象:黄屋屯中心小学一年级(一)班教育目标:1.认识三种新笔画,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新成就,激发学生从小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新成就,激发学生从小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1.仔细观察图片,图上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教师说嫦娥姐姐的故事:传说,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了长生不老的仙丹,奔上了月宫,成为了天上的仙女。

)2.嫦娥姐姐身边有一艘飞船,我们想知道他从哪里来的?叫什么名字吗?和嫦娥姐姐发生了什么故事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新的课文。

(板书:我叫“神舟号”)全班齐读。

二、初读课文(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拿手指指着字。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三)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教师正音指导句间停顿。

(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飞、在、你、来。

2.全班拼读生字---分组拼读生字---指名拼读生字,教师正音指导纠正。

3.学习新笔画(1)“”横斜钩(2)“乛”横钩4.指导书写(1)飞:横斜钩的斜钩部分要拉长,略像右斜。

(2)在:第二笔撇从竖中线起笔,“土”在竖中线偏右。

(3)你: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4)来:竖在竖中线,最后两笔撇和捺要舒展。

5.学生描红,教师巡堂指导。

三、品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教师分析课文。

①“太空”即很高的天空。

②嫦娥姐姐问了哪两个问题?“小弟弟”和“你”指的是谁?③谁来学学嫦娥姐姐问一问?(亲切、惊讶、疑问的语气)3.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

《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

《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

《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神舟号的任务和成就。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国家科技事业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国家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神舟号的基本了解,能够正确理解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神舟号的照片和模型,激发学生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预测阅读(10分钟)给学生一篇关于神舟号的短文的标题,要求学生根据标题猜测文章的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猜测的结果。

3.阅读理解(25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阅读短文《我叫“神舟号”》,并进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神舟号是什么?它有哪些任务?(2)这个短文主要讲述了神舟号的哪些里程碑事件?(3)你对神舟号有什么看法?老师可以适时给予一些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关键信息,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4.表达与写作(3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对神舟号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题为《我眼中的“神舟号”》的短文。

要求写明自己对神舟号的认识和评价,并且把自己的短文读给同伴听。

老师可以给予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写作和表达的能力。

5.总结与展示(10分钟)学生把自己的短文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评论,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肯定。

四、教学评价:1.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2.对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3.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注意事项:1.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短文材料,并对相关知识进行充分了解,以便能够有效引导学生。

2.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

一年级语文我叫神舟号教案范本精选

一年级语文我叫神舟号教案范本精选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神舟号”是我国的载人航天飞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 学生能正确认读“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3.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神舟号的伟大。

4. 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神舟号的故事。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

2. 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如“载人、航天、飞船”等。

2. 感受神舟号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

2. 课文朗读录音,用于学生跟读和欣赏。

3. 相关神舟号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学生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1 教师出示神舟号的图片或播放神舟号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

1.2 教师简要介绍神舟号,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课文:2.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2 教师讲解生字新词,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2.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课文的主旨。

3. 品悟课文:3.1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神舟号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3.2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神舟号的故事。

4. 实践拓展:4.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神舟号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4.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神舟号主题的绘画或手抄报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总结: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神舟号的伟大意义。

5.2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关注神舟号的发展,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自豪。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通过绘画或手抄报活动,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叫神舟号教案

我叫神舟号教案

我叫神舟号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两种新笔画;学会本课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新成就,激励学生从小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真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1.出示“飞船”图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指名说2、出示词语“飞船”(1)借助拼音各自读词(2)指名读,提醒学生注意读准chuan(3)仔细观察图片(船身上的五星红旗)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出示词语:神舟号读准字音:shenzhou(4)、出示课题:我叫“神舟号”齐读课题二、放课文录音,生边听边看课文三、初读指导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两遍,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再把句子连起来读读。

2.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tiansoufeichuanzàicháng ’ éwèn一天一艘飞船在嫦娥问nǐláiyǐqiánpàide你来以前派的指名读,评议: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

开火车读,齐读。

3、出示课文内容。

(1、)师讲解:这篇课文比较长,写文章的叔叔把它分成三部分来写,我们怎么知道是三部分呢?(指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段。

)(2、)指导学生在每段前标上小节号。

(3、)逐段读通课文a、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b、评议,正音,指导句子间停顿。

c、出示难读句子:我叫“神舟号”,从中国来,科学家派我来作飞行试验。

师范读,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4、齐读全文。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天、飞”1、抽读生字卡片。

齐读,开火车读。

2.出示:天飞指名说说识记方法。

3.学习新笔画。

”横折斜钩生书空、师范写新笔画4、指导书写“天、飞”天:撇从竖中线起笔,注意最后两笔要舒展。

《我叫神舟号》课程教案设计

《我叫神舟号》课程教案设计

《我叫神舟号》课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神舟号的定义,知道神舟号是我国的载人飞船。

2. 使学生掌握神舟号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3. 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神舟号的定义、构造和功能。

难点:神舟号的技术特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观看视频等方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1. 神舟号相关图片和视频。

2. PPT课件。

3. 教学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神舟号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神舟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介绍神舟号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神舟号是我国的载人飞船。

讲解神舟号的构造和功能,使学生掌握神舟号的基本情况。

3. 课堂互动:提问:神舟号有什么特点?神舟号的研制过程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4. 观看视频:播放神舟号的发射和回收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神舟号。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神舟号在我国航天事业中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神舟号的其他信息,如神舟号的飞行任务、航天员等,下节课分享。

7. 板书设计:神舟号定义:我国的载人飞船构造:船体、推进器、生活舱等功能:载人、货物运输、太空实验等8. 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神舟号的基本情况。

如有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神舟号定义、构造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查看学生搜集的神舟号相关信息,评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科技意识的培养。

1. 组织学生参观航天博物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神舟号和航天事业的发展。

2. 开展航天科技竞赛,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自己的神舟号。

3. 邀请航天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航天事业的前景和意义。

4.我叫神舟号(第一课时)教案

4.我叫神舟号(第一课时)教案

4.我叫神舟号(第一课时)教案4.我叫“神舟号”第一课时课时要求: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9个生字的音、形、义。

掌握3个笔画:(横斜钩、横钩)。

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能看懂图意。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字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反映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变化,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学会本课4个生字的音、形、义,认识和掌握新的笔画。

【教具准备】生字卡一、导入:1、揭题:师:(出示嫦娥图)小朋友们,她是谁啊?(嫦娥)你们喜欢听故事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我把故事缩短为2分钟讲完。

)(教师讲故事: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了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利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飞出窗口,向天上飘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

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

《我叫神舟号》教案教学

《我叫神舟号》教案教学

《我叫神舟号》教案教学第一章:神舟号的命名与背景1.1 神舟号的命名:解释神舟号的命名背景和含义,介绍神舟号在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地位。

1.2 神舟号的发展:介绍神舟号飞船的发展历程,包括神舟一号至神舟十二号的发射和任务。

第二章:神舟号的结构与功能2.1 飞船结构:介绍神舟号飞船的整体结构,包括返回舱、轨道舱和推进舱等部分的功能和特点。

2.2 载人航天:讲解神舟号飞船的载人航天能力,介绍飞船内部的生活设施和航天员的生活情况。

第三章:神舟号的发射与返回3.1 发射过程:介绍神舟号飞船的发射过程,包括火箭点火、升空、入轨等步骤。

3.2 返回过程:讲解神舟号飞船的返回过程,包括再入大气层、着陆和航天员的安全撤离。

第四章:神舟号的科研与应用4.1 科学研究:介绍神舟号飞船在进行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方面的重要成果和贡献。

4.2 应用领域:讲解神舟号飞船在航天技术、生物医学、地球观测等方面的应用和影响。

第五章:神舟号的国际合作与展望5.1 国际合作:介绍神舟号飞船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与俄罗斯、欧洲等国家的合作项目。

5.2 展望未来:展望神舟号飞船的发展前景,探讨未来航天技术的创新和挑战。

第六章:神舟号的飞行任务与成就6.1 飞行任务:概述神舟号飞船执行的各次飞行任务,包括载人飞行、无人飞行和载货飞行等。

6.2 成就展示:细数神舟号飞船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如载人航天、太空行走、月球和火星探测等。

第七章:神舟号背后的英雄团队7.1 设计团队:介绍神舟号飞船的设计和研发团队,包括主要设计师和工程师的贡献。

7.2 航天员团队:讲述航天员队伍的选拔、培训和任务执行过程,突出航天员们的英勇和奉献精神。

第八章:神舟号飞船的科普教育意义8.1 科普教育:探讨神舟号飞船对公众科普教育的作用,激发学生对航天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8.2 实践活动:推荐与神舟号飞船相关的科普教育活动,如航天模型制作、航天知识讲座等。

第九章:神舟号飞船的媒体传播与影响9.1 媒体报道:分析神舟号飞船发射和飞行任务在国内外媒体上的报道和反响。

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

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
生:科学家。
师:神舟号在说话的时候语气怎么样?心情怎么样?
生:自豪的,高兴的。
师:什么叫做“自豪的”?请你举个例子。
生:举自己生活中的例子。
师:它为什么会高兴,自豪?
生:因为神舟号是由中国科学家研究制造的。
师:那你知道飞船能为我们做什择一个和以前作对比,以此引导学生说出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进步。并借机教育学生好好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出示句式:(什么时间),(谁)在(干什么)。
生:练习说话。
师:接下来嫦娥姐姐问了什么问题?(指名读句子)。
师:她在问谁?
生:神舟号。
师:那神舟号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神舟号告诉嫦娥姐姐它的?(嫦娥图片)
生:名字。
师:从什么方来?
生:中国。
师:来干什么?
生:作飞行试验。
师:谁派它来的?
平翘舌词:在散步嫦娥神舟号中国
zuòshìyàn zhēn xiǎng
作试验真想
fēi xíng tīng gāo xìng yídìng
前后鼻音词:飞行听高兴一定
(2)全班齐读课文,再次纠正没读谁的字音。
板块三细读课文我们先看看神舟九号发射视频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师:指名读第一句话。
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板块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词,认读,注意正音。
wǎn shɑng dìdi zěn me huíqu shíhou dài shɑng
轻声词:晚上弟弟怎么回去时候带上
kàn kɑn
看看
zài sàn bùchángˊéshén zhōu hào zhōng guó

《我叫神舟号》教学教案

《我叫神舟号》教学教案

《我叫神舟号》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神舟号”是我国的载人航天器,认识其基本结构和功能。

(2)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学会用简单的句子介绍“神舟号”。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视频、图片,激发学生对“神舟号”的兴趣。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神舟号”的特点和意义。

(3)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表达“神舟号”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英雄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神舟号”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用英语简单介绍“神舟号”。

2. 教学难点:(1)词汇:spaceship, astronaut, space station等。

(2)句型:This is, It's used for, It has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卡片、课件等。

2. 教材:《我叫神舟号》故事书。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向学生展示“神舟号”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Step 2:新课内容展示1. 教师播放“神舟号”发射升空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其特点和意义。

2. 教师讲解“神舟号”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如飞船、返回舱、轨道舱等。

3.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神舟号”与天宫空间站对接的过程。

Step 3:小组合作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神舟号”的特点和意义。

Step 4:语言实践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英语描述“神舟号”,如:“This is the Shenzhou spacecraft. It's used for space travel. It has a spacecraft, a return capsule, and an orbital module.”2. 学生相互交流,互换描述。

2. 学生谈一谈对“神舟号”的认识和感受。

【语文教案】我叫“神舟号”

【语文教案】我叫“神舟号”

【语文教案】我叫“神舟号”内容:《4、我叫“神舟号”》目标:1、复习汉语拼音,学会7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3种笔画。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情绪化地阅读和背诵课程。

3、理解课内容,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激励学生从小刻苦学习,将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小节的划分。

2.引导学生阅读长句,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内容,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激励学生从小刻苦学习,将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教学准备:课程投影、整堂课、生词卡。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程目标:1、认识并准确读出生字词。

2.学习部分的划分。

3、理解课内容,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激励学生从小刻苦学习,将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1.老师介绍:孩子们,你们知道地球的外面在哪里吗?(空间)。

是呀,太空是太阳、地球及无数星星的家,它无边无际,黑暗遥远,没有空气,没有水、非常神秘,人类从知道它的那一天起就对它充满了向往。

1961年4月12日苏联人加加林第一次乘飞船进入了太空。

之后,1969年7月16日美国人又登上了月球。

现在,我国也成为了第三个将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1999年11月20日,我国发射了第一艘试验飞船,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2.揭开标题:“我叫神舟”。

二、初读课,了解课的形式,尝试给课划分小节。

三、阅读理解课。

(一)学习第一节【我的十分钟】1.在黑板上贴上“一晚”:指读生词“一天”。

请注意,“尚”是一个柔和的声音,单词是一起读的。

2、贴出“一艘飞船”:指读生字“飞”;宇宙飞船很大,所以我们用“飞船”。

那么船使用什么量词呢?(一艘船,一艘船)你们知道这里的“一艘飞船”指谁吗?3.黑板书写“in”指的是阅读。

4、贴出“太空”和“散步”,你们散过步吗?怎样走路叫散步?5.参考这句话。

这句话写了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6.发布“嫦娥姐姐”:你知道嫦娥是谁吗?你知道她的故事吗?7、贴出嫦娥姐姐的话:指读。

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

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

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引言:神舟号是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意义。

在教学设计中,通过介绍神舟号的设计和特点,结合相关知识进行探索和实践,旨在激发学生对航天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1.了解神舟号的设计和特点,掌握航天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通过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航天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神舟号的设计和特点。

2.航天器基本结构和原理。

3.动手实践:制作简易航天器模型。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神舟号的外观和发射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30分钟)介绍神舟号的设计和特点,包括航天器的外观、结构和功能。

解释航天器的发射原理和必备设备。

通过实例和图表,加深学生对航天器的了解。

3.动手实践(4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一架简易航天器模型。

教师提供简易航天器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材料,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制作。

学生根据指导,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制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4.展示和讨论(40分钟)每个小组将制作完成的航天器模型展示给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和特点。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每个模型的特点和不足之处,并指导他们进行改进和优化。

5.回顾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收获。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航天科学的发展,并引导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制作航天器模型的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2.展示和讨论环节中,评价学生对航天科学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评价学生对于改进和优化的思考和贡献。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深入了解不同航天器的设计和特点,进行更复杂的模型制作和实践探索。

2.学生可关注航天科学的最新进展和应用,进行科技新闻的跟踪和报告,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

《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

《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时间
本课程共分为4个课时,每课时40分钟。
课程安排
第一课时介绍神舟号飞船的基本构造和发射过程;第二课时讲解神舟号飞船的飞行原理和 轨道设计;第三课时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和实践活动;第四课时进行总结和评估。
注意事项
在实验和实践活动中,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实验的顺利进行,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 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验证新技术等。
任务流程
详细介绍载人航天任务的整个流程 ,包括发射、在轨运行、返回等各 个环节。
任务风险与挑战
分析载人航天任务中可能遇到的风 险和挑战,以及应对措施和解决方 案。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
案例分析
利用PPT、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 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载人航 天任务的实际操作和经验教训。
存在问题剖析及改进措施提
问题一
部分学生对神舟号的背景知识了解不足,导致在 后续的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问题二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够高,缺乏主动思 考和提问的能力。
改进措施一
在课前加强对学生的背景知识引导,通过预习资 料、视频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神舟号的 背景知识。
改进措施二
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角色扮演、小 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 习能力。
04
教学资源与支持
教材、课件及相关资料推荐
1 2
教材
《我叫神舟号》课本,包含课文、生词、练习等 。
课件
配合教材的PPT课件,包含丰富的图片、视频和 互动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我叫“神州号”》教学设计(通用4篇)

《我叫“神州号”》教学设计(通用4篇)

《我叫“神州号”》教学设计(通用4篇)《我叫“神州号”》篇1作者:黑咖啡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展开联想,想象祖国繁荣昌盛的景象。

4、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有关飞船的其他知识,初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课外阅读的习惯。

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从整体到部分观察图画:图上画的是哪里,有谁?(相机板书:太空嫦娥飞船)2、简介嫦娥。

嫦娥姐姐和飞船会说些什么呢?3、揭示课题:我叫“神州号”二、初读感悟1、请小朋友借助读音,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要求:看清拼音,读准生字,遇到不会读的地方用笔画出来,并多读几遍。

2、指导读准生字词。

出示:tian sou chuan zai wen ni lai yi qian de pai一天一艘飞船正在问你来以前的派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3、指导读准长句。

小弟弟,你从哪里来?以前怎么没见过你?我叫“神州号”,从中国来,科学家派我来作飞行实验。

三、再读体会1、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些什么?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2、课题“我叫神州号”中的“我”指的是谁?3、“神州号”飞船和嫦娥姐姐说了些什么呢?出示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说说从这一节读懂了什么,同桌交流。

时间:晚上地点:太空。

解释“太空”即很高的天空。

多媒体演示:无人驾驶飞船在太空运行的情景。

(2)嫦娥姐姐认识它吗?谁愿意学着嫦娥姐姐来问候飞船?指名读。

“小弟弟”指的是谁?再指名读。

师生共同评价,突出“问”的语气。

教师范读。

女生齐读。

4、船弟弟是怎样回答的?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说说听懂了些什么。

名字:神舟号。

简介:这个名字是亲自取的,你知道什么意思吗?(神奇的船)家乡:中国任务:科学家派来作飞行试验。

(2)自由练读,读出自豪的语气,指名读,男生齐读。

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

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

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要求:认识两种新笔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两种新笔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具:生字卡片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讲嫦娥奔月故事。

2.出示课题:我叫“神舟号”读题。

二、初读指导1.配乐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3.检查生字词读音。

出示:一天一艘飞船在嫦娥问你来以前派的指名读,指点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

4.课文共几个自然段?5.指名分自然读课文,正音,指导句间停顿。

三、学习生字1.出示:天飞在你来2.学习新笔画。

横折斜钩横钩3.自学生字。

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4.指导写字。

天:撇从竖中线起笔。

飞:横折斜钩的斜钩部分要拉长,略向右斜。

在:第二笔撇从竖中线起笔,“土”在竖中线偏右。

你: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来:竖在竖中线,最后两笔撇和捺要舒展。

⑴教师范写⑵学生描红。

四、课后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有关飞船和家乡变化的资料。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新顾就,激励学生从小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激励学生从小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教具:挂图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天飞在你来2.认读。

3.给“天”、“飞”找朋友。

二、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⑵讲述无人飞船在太空中散步的情景。

⑶嫦娥姐姐对飞船说了什么?出示:小弟弟,你从哪里来?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小弟弟”指谁?“你”指谁?嫦娥姐姐问了飞船哪两个问题?她为什么要这样问?谁来学嫦娥姐姐问一问?(亲切、惊讶、疑问的语气)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⑵飞船弟弟怎么回答的?出示:我叫“神舟号”,从中国来。

科学家派我来作飞行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嫦娥姐姐听了,又是怎样说的呢?
(1)学生回答。出示第四自然段:小弟弟,你回去的时候,一定要把我带上,我真想回家看看。
(2)问:嫦娥姐姐的家在哪?她想回家看看,说明她怎么样?(想家)
(3)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分解色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找出引号中,嫦娥姐姐说的话和小弟弟说的话。剩下的没有引号的部分是旁白。
你从我中国科学家做来飞行试验一定真想回家
小组合作三部曲:1、自己小声读一遍,不会的字借助拼音拼一拼。2、读给同位听,有读错的帮他纠正过来。3、组内检查读。
【教学意图:组长带领着学习和检查生字,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
1、学生小组内学习生字。
2、表扬最先完成的前3个小组,每组加5分奖励。
拓展阅读
嫦娥姐姐跟着飞船弟弟回到了家乡,她看到了什么?我们准备怎么没接待她呢?
课堂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
1、读课文5遍,圈出一类字、二类字。
2、划出自然段,标上序号。
第一课时(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三分钟:讲故事。
让学生上台讲一讲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给予评价。
评价标准:星级评价:1、姿态大方。★
3、学习“去”,云加上一笔就是去。写好撇折。
学生在练写时,教师台下巡视,及时纠正。
4、展示孩子的习字作品,引导其他学生指出优点与不足。
5、作业布置
听写生字,错一改三。
板书
设计
我叫神舟号
嫦娥姐姐小弟弟
回家看看飞行试验
四、精读课文
1、孩子们,课文都读会了,那么我叫神舟号中的“我”指的是谁?
学生回答。
“小弟弟”指的又是谁?
2、小弟弟和小姐姐说了些什么呢?(出示第一自然段)
问: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一天晚上”
3、问“嫦娥姐姐认识小弟弟吗?”她是怎样问的?学生回答。Fra bibliotek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导学生看问号,“小弟弟,你从哪里来?我怎么没见过你?”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语调上扬。
(1)得三颗星的同学起立,齐读一遍课文。(2)问其他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超过他们?接着,让剩下的同学齐读,读后,表扬他们只要勇于挑战,一样能读好。
【教学意图:在这个环节中,主要任务就是让孩子们多读,并时刻注意孩子读书兴趣的激发,一年级的孩子好胜心强,愿意挑战,为了让所有孩子都能大声的把课文读通顺,让得不到三颗星的和得三颗星的同学挑战,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1、小组内检查(5分钟),不会的或者读错的帮他纠正过来。
2、问哪个组在检查中,有不会读的字?一起来读一读。
3、全班开火车读。
二、精讲课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两个自然段,我们知道了嫦娥姐姐看到小弟弟很陌生,问了他好几个问题。小弟弟是怎样回答的呢?
1、指明回答。(出示第三自然段)
“我叫神州号,从中国来,科学家派我来做飞行试验。”
三、小组合作,课文闯关
过渡语:生字关大家都轻松闯过了,课文还能难道你们吗?
小组合作3部曲:1、自己小声读一遍课文,不添字、不漏字。2、读给组内成员听。3、星级评价。
出示评价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
1、小组内读课文。
2、表扬最先完成的3个小组,每组加5分。
3、展示读课文。
【教学意图:锻炼孩子上台的勇气,同时,锻炼台下同学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发现别人的不足。】
教学过程:
一、小组合作,检查生字(三人行,必有我师)
师:同学们,生字昨天都学习了,看看大家记没记牢固?(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嫦娥神舟号中国科学家来做飞行试验小弟弟你从哪里为什么
【教学意图:生字是一年级学习课文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扎实的掌握,通过小组检查的方式,学生读不准的音就可以及时纠正。】
(1)问:小弟弟从哪里来?(学生回答)
“科学家派他去做飞行试验,神舟号的心情是怎样的?”
(预设:一年级的孩子有可能领会不了,可以结合实例,比如:你去市里参加比赛,你表演的很精彩,很多人过来问你,你是哪个学校的?你说你是德馨小学的,这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可能就能说出骄傲和自豪了。)
(2)读出小弟弟的骄傲、自豪之情。教师范读后,学生再读练习。语气要很激动。
2、声音响亮。★3、故事完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宇宙飞船吗?(学生自由回答),宇宙飞船飞上太空之后,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4,齐读课题。
同学们,想知道吗?首先,来闯生字关。
2、小组合作,生字闯关(三人行,必有我师)
大屏幕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晚上一艘飞船太空漫步嫦娥哪里
3、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帮助了谁纠正了哪个音?
提问3—5名学生,并问用什么方法帮助他的?并表扬学生有热心,乐于助人。
【教学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出错同学的发音正好给全班提个醒,师让出错的学生读一遍生词,并带全班同学齐读,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孩子乐于助人、互帮互助的好品质。】
3、选出4个小组展示读,并在这4个组中评学最优秀的小组,加5分。
2、学习“么”,新学笔画撇折,写撇折时,折到最后要把笔轻轻带起,像提的感觉。
3、学习“来”。这个字很复杂,引导孩子用识记方法,加一加的方法,一加米,顺口溜:“来了一位客人,带来了一袋大米”。
第二课时
课前三分钟:学生上台背诵课文《我叫“神舟号”》,其他学生给予星级评价。
星级评价:1、姿态大方。★
2、声音响亮。★3、全对。★
2、角色分工,女生扮演嫦娥姐姐,男生当神舟号,老师读旁白。
四、学习剩下的生字
出示:在的你去
1、学习“在”,问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与“左”对比认识。
老师范写后,学生描红,再在练习本上练写3个,提醒学生注意在的一竖要稍微出点头。
2、学习“的”和“你”,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左窄右宽。你的第四笔是横沟,不要写成横折钩。
(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练习。
【预设:学生可能把握不好嫦娥姐姐的语气,可以结合实例,比如你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你见了他会怎样?】
4、问:小弟弟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5、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飞么来
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学习“飞”,这个字的关键笔画是横斜钩,写好横斜钩也不难,写好横和斜钩就能写好了。(有些同学可能把横斜钩写成横折弯钩,让孩子观察老师范写,然后描红练习,再在练习本上练习3遍)
语文学科一年级第4课
课题
4.我叫“神舟号”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在题号前用,教学难点用 标出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复习巩固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会7个二类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读课文中,理解“我叫神舟号,从中国来”的骄傲和自豪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神舟号的神气和嫦娥姐姐思念家乡之情。
基础知识的易错点
生字“飞”的第一笔横斜钩,不要写成横折弯钩
生字“你”的第四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折钩
切入点和
主线问题
“神舟号”宇宙飞船飞上太空,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资料补充
补充火箭发射升天时的图片。
语言文字
训练点
嫦娥姐姐和小弟弟的对话
需学习的
表达方法
及出处
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可以进行的练笔训练点
用“高兴”说一句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