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黄定华(精简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地质学
内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能源驱动的地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固体地球的内部,部分发生在固体地球的表层,如火山作用。在形式上分别表现为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地球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同时“抬高降低”,增大地表高差并激发相应的外动力地质过程。
外动力地质作用:由太阳驱动,地球重力参与的地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球表层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中。在形式上分别表现为风化作用、风的作用、海洋与湖泊作用、河流与地下水作用、冰川与重力作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等等。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任务是对地表“削高补低”,重塑地表形态并产生相应的外动力地质产物——沉积物和沉积地形。
地层:具有时代含义或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层。
化石: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
生物层序律:指根据生物演化的前进性和不可逆性原理来进行地层划分、对比,以确定地层层序。年代愈老的地层中所含化石的构造愈简单、愈低级,和现代生物差别愈大;而年代愈新的地层中所含的化石愈复杂、愈高级,和现代生物愈接近;此外,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群,时代相同的的地层含有相同或相近的化石群。这就是著名的生物层序律,可以用来划分、对比地层。
标准化石: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数特有的生物化石,它们的延限短、仅限于某段地层单位,而且有广泛的地理分布,这些化石叫做标准化石。
相对地质年代判别法:利用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以及切割律等来确定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地球的圈层构造划分及其界线:地壳(上地壳、下地壳)[莫霍面33KM]地幔(上地幔、下地幔)[古登堡面2891KM]地核(外核、内核)。
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由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圈之上的地球部分称之为岩石圈。
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岩石在压力的长期作用下,以半粘性状态缓慢流动,故称软流圈。低速带在地球中所构成的圈层,推断为熔融状态,故称之为软流圈。
矿物: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的天然化合物,具有稳定的相界面和结晶习性。
条痕:矿物在坚硬的物体表面刻划时留下的划痕颜色,实际是该矿物自身粉末颜色。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习性,光滑平面称解理面。云母:易于被揭开成薄片状,就是因为它具有一组极完全解理。方解石:受到轻击会碎裂成更小的菱面体,是因为它具有三组完全解理。
沉积岩:是在地球岩石圈表层常温常压条件下,母岩经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化学作用和某种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形成层状的松散沉积物,而后固结而成的岩石。分类:陆源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化学及生物化学沉积岩。
岩浆岩:由岩浆上升冷凝后结晶而成的岩石。分类:侵入岩,喷出岩(火山岩)。
变质岩:经历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岩石。
三大岩类相互转化: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在地球表面,岩浆岩、变质岩又可以通过风化-搬运-沉积作用再转化为沉积岩;当变质岩、沉积岩进入地下深处,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被熔融成岩浆,再经历冷却结晶作用又可生成岩浆岩。(三大类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环境,而岩石形成所需的环境条件又会随着地质作用的不断进行而不断地发生变化。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浆岩、变质岩又可以通过母岩的风化、剥蚀和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当
变质岩、沉积岩进入地下深处,在一定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又可生成岩浆岩。因此,在地球的岩石圈内,三大岩类处于不断演化的过程中)。
风化作用:由于地壳运动或不断地剥蚀等原因造成这些基岩进入地表环境,即处于常温、常压并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不断接触的环境时,固体岩石会发生破裂、崩落和化学成分的分解与置换,产生一些新的矿物堆积在原地,一直面目全非。这种主要有外动力作用引起基岩在原地被改造的变化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物理风化也称为机械风化,是地表基岩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也不形成新矿物的作用。主要由以下几种作用方式:冰劈作用、温差风化、盐类结晶和潮解作用、干湿变化引起的胀缩作用、层裂、根劈作用、认为机械破坏作用。
化学风化:基岩中的岩石和矿物,在地表环境中与大气成分和水以及有机质等进行化学反应,使矿物发生分解与置换,使岩石内部构造受到破坏,并产生在地表环境中较稳定的新矿物等作用称为化学风化。主要方式有溶解、水解、碳酸化、氧化。
风化作用影响因素:1、岩石性质(组成岩石的矿物性质,种类多少以及岩石结构和构造特点。颜色深浅,均匀程度,矿物颗粒大小也有影响)2、气候因素(气温高低,降水量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以及由此决定的生物繁盛程度)3、地形(地势起伏程度,海拔高度)
风化壳:由风化形成的松散残积物和土壤堆积而成的不规则地质体。结构为:土壤-残积层-半风化基岩-未风化的基岩或母岩。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风化壳称之为古风化壳。
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分: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按含水介质类型分: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地下水剥蚀(潜蚀)方式:机械冲刷、化学溶蚀。
喀斯特:地下水通过对岩石、矿物的溶解所产生的破坏作用,也叫岩溶作用。
喀斯特影响因素:可溶岩性质的影响、可溶岩透水性的影响、地下水溶蚀能力的影响、地下水流动的影响。
冰川:陆地上多年积雪形成的运动着的巨大冰体。
冰碛物:冰川搬运和沉积的岩石碎屑统称为冰碛物。特点:大多数是以载运方式被搬运的,所以冰碛物一般分选性差,大小悬殊。冰碛物磨圆度亦差,一般为尖棱角——棱角状,不具有成层性。其岩石成分与冰川分布范围基岩成分一致。
河流侵蚀作用方式:垂直侵蚀(下蚀)(河流在水流作用下垂直向下切割岩石,使河道不断加深的过程)向源侵蚀(使河谷不断向源头发展,加长河谷,直到分水岭)侧向侵蚀(受离心环流横向作用冲刷,弯曲河段凹岸不断崩塌,后退)
二元结构:其下部由侧向加积的沙粒或砾石等粗粒碎屑组成的曲流沙坝和河道底部滞留沉积,上部由洪水越岸作用垂向加积形成河漫滩沉积物(一般为粉砂、黏土沉积物组成)。
浊流:一种含有大量碎屑物质的高密度底流,其密度大于周围海水,在重力驱动下顺坡向下流动。发育于大陆坡上,搬运速度快,搬运力极大,距离长,具有分选作用。
浊积岩:是浊流沉积形成的各类沉积岩的统称。属半深海至深海沉积产物。按成分分:①钙质浊积岩;②非钙质浊积岩。
沼泽:是指地表异常湿润,有大量嗜湿性植物生长,并有大量泥炭堆积的地方。强调了有泥炭堆积。泥炭是成煤的主要物质来源。
沉积岩形成阶段和过程:沉积物质的来源,即沉积岩原始物质的形成阶段;沉积岩原始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阶段;沉积物的同生、成岩作用和沉积岩的后生作用阶段。具体过程可以概括为:早期形成的各类岩石(如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等)在风化和侵蚀作用下形成风化产物,这些风化物在风力或流水等外力搬运作用下,在湖泊、海洋或地表低洼处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