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衔接
化学初中与高中衔接教案

化学初中与高中衔接教案教学内容:化学初中与高中衔接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初中与高中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不同之处。
2.掌握化学初中与高中的知识点,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高中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化学初中与高中学习内容的对比和衔接。
教学难点:初中学生如何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高中化学学习的内容和难度,引起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兴趣。
二、形成化学初中与高中学习内容的对比(10分钟)1.学生讨论化学初中与高中学习内容的不同之处,并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来。
2.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指导学生对比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化学初中与高中的知识点梳理(15分钟)1.教师逐一介绍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解释其重要性和难度。
2.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记录重点知识点,并与初中化学知识点对比,找出差异和联系。
四、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引导(10分钟)1.教师介绍高中化学学习的方法,如如何刻苦学习、如何做好笔记、如何复习知识点等。
2.教师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多思考,多讨论,提高学习效率。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巩固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对化学初中与高中学习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化学初中与高中的衔接教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思维和方法上的变化,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课件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课件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课件
一、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
初中化学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它介绍了化学元素、化学反应、化学实验等基础知识,而高中化学则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化学原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的本质和作用。
因此,初中升高中化学的衔接课件应注重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化学的学习。
二、衔接课件的知识点
1、化学元素:复习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元素及其性质,如氢、氧、碳、铁等,以及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2、化学反应:回顾初中化学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深入探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
3、化学实验:复习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如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处理等,并了解高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4、化学原理:深入探讨化学原理,如化学键、分子结构、化学平衡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的本质和作用。
三、衔接课件的实际应用
通过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讲解铁元素的性质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铁在生活中的作用,如铁制炊具、人体内的铁元素等,从而加深对铁元素性质的理解。
四、总结归纳
在衔接课件的结尾,对初高中化学的衔接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内容,为后续的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初升高化学无忧衔接(通用版)衔接点01物质的分类(解析版)

衔接点01 物质的分类初中要求只是了解物质的简单分类方法高中要求1. 了解分类的方法一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2. 理解氧化物的分类及其各类氧化物的性质、制法;3. 了解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初高考点对接七初中化学盲点区 高中化学纯净物[-谜-混合物-一溶液_浊液无机物-厂金属单质一单质~\L ■非金属单质1-纯净物-「酸-化欲-碱-盐碱的分类_______■氧化物的分凳L —元酸ng 出一二元酸I 多元酸----、按电菠出电离出 __息。
基氧根高球目 一 一兀例L 多元碱「皿: 按酸碱中和费——稣盐「酸性氧化物A 按氧化物性质——碱性氧化物j 两性氧化物-酸的分类wA 盐的分类 W•••♦,初中知识温故tA-回顾一物质的简单分类1.物质的简单分类表「混合物'金属单质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物质<纯净物<化合物,厂酸碱无机化合物〈盐氧化物I有机化合物回顾二几组重要概念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宏观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由一种物质组成微观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由同种分子构成性质没有固定的组成,各组分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具有固定的组成,具有固定的熔点、沸点;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例如空气是混合物,由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含有N2、。
2、C02、田0等不同种分子水是纯净物,由水(H2。
)分子构成;氧气是纯净物,由氧(。
2)分子构成【易错提醒】(1)不要被“洁净、混合”等字眼迷惑,洁净物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洁净的空气、干净的矿泉水就是混合物。
(2)不要被物质的名称迷惑,例如:二氧化碳是物质的名称,“氧”“碳”指组成物质的元素,不是两种物质,二氧化碳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
2.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类别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概念由回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判断方法必须是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必须是纯净物;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必须是化合物举例氮气(N2)、氢气(田)、氧气(02)、铁(Fe)和碳水(H2。
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

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大全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12、三大化学肥料:N、P、K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考点一.金属活动顺序表口诀(初中)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初高中衔接化学教案

初高中衔接化学教案
主题:化学基础知识的复习与扩展
学科:化学
年级:初高中
时间:2个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初中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如元素周期表、化学键、酸碱中和等;
2.扩展高中化学知识,如化学反应、物质的性质等;
3.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
1.复习初中化学基础知识,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教师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并掌握基础知识;
2.扩展高中化学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演示、问题解决等方式引导学生拓展化学知识面;
3.组织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复习初中化学知识,讨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分类;
2.介绍化学键的种类和性质,引导学生认识化学键的重要性;
3.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条件,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
第二课时
1.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类型,讨论不同类型的反应的特点;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探讨物质的性质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3.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小型化学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
1.通过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及时了解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以小组合作和课后作业的形式,评价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反思:
1.化学知识的复习和扩展需要切实与实验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初高中衔接化学导入教案

初高中衔接化学导入教案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打好
化学学科的基础,为高中化学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初高中化学学科差异和联系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初高中化学学科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教学准备:PPT、实验器材、教案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1. 讲师向学生简单介绍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化学知识,思考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第二步:学习
1. 通过PPT或讲解,向学生介绍初高中化学学科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包括学习内容、深度、复杂程度等方面。
2. 讲解初中化学知识在高中学习中的延伸和拓展,帮助学生建立起化学知识的连贯性。
第三步:实践
1. 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他们亲身感受初高中化学实验的不同之处。
2.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发现初高中化学学科
之间的联系和延伸。
第四步:总结
1. 讲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初高中化学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必要性。
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化学知识,为以后的高中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业布置:让学生整理初高中化学学科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并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一个化学
实验进行实践。
参考资料:
1. 《高中化学教程》
2.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备注: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顺利过渡从初中到高中的化学学科学习,让他们建立起对化学知识的整体认识和兴趣。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简介初中和高中阶段是学生研究化学的重要时期。
如何确保初中和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使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并建立牢固的化学基础,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目标本文旨在探讨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方式和策略,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实施教学计划。
衔接方式和策略为确保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顺利进行,以下是一些简单且有效的策略:1.内容衔接:在初中阶段,教师应重点讲解基础化学概念和原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高中阶段,教师应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这些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
通过不断重复和深入研究,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2.实验衔接: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在高中阶段,教师应通过更复杂和有挑战性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同时,教师应加强实验安全意识和实验室规范的培养,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3.教材衔接:初中和高中的化学教材存在一定的衔接关系。
教师应仔细研读教材,了解内容的连贯性和延续性。
初中教材应为高中化学教学奠定基础,高中教材应进一步扩展和深入。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进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确保衔接的顺利进行。
4.研究环境衔接:初中和高中的研究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
教师应通过课堂氛围和教育方法的协调,帮助学生顺利适应高中化学研究的需求和要求。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结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是一个关键问题,关系到学生学习化学的效果和兴趣。
通过合理的衔接方式和策略,教育工作者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并建立扎实的化学基础。
这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态度的调整。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课件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与性质
01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质,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特
点和性质。
有机反应的类型与机理
02
理解有机反应的类型和机理,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
有机合成与分离提纯
03
了解有机合成与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掌握常见有机化
合物的合成和分离提纯。
实验技能的衔接
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课堂积极参与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 听讲,及时提问,提高课 堂学习效率。
利用多媒体资源
利用网络、教学视频等多 媒体资源辅助学习,加深 理解。
如何应对学习中的困难
遇到困难不退缩
遇到学习困难时,要保持积极心 态,勇于面对,寻找解决方法。
寻求帮助
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向老 师、同学请教,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
总结词:过渡衔接
详细描述:针对初中升高中衔接知识点,设计综合性习题,帮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难度和要求,实现从初中到高中的 平稳过渡。
THANKS
感谢观看
建立学习小组
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
定期复习
制定复习计划,定期对所学知识 进行复习巩固。
多样化复习方式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复习,如做题 、总结笔记、制作思维导图等。
重点复习
对于重点、难点知识要重点复习 ,加深理解和记忆。
05
习题与解答
初中化学经典习题及解析
总结词:巩固基础
详细描述:选取初中化学经典习题,涵盖物质性质、化学反应、实验操作等方面 ,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高中化学入门习题及解析
总结词:拓展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高中化学衔接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知识体系的差别
1.教学目标的差别
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
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
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
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2.知识体系的差别
初中化学主要是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对日常遇到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学习与探究;通过化学实验手段对学生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的。
教材着重于从感性认识到总结归纳到理性认识这一条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
教材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研究初高中化学教材发现:高中化学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延伸与拓展,对初中化学教材许多之处进行很好的衔接,但是也发现存在一些盲点区。
二、初高中化学教材的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一)物质分类方法的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二)物质的反应类型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三)化学反应规律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
(四)物质结构知识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
(4)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相对质量都为1,那么一个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又称质量数(A)。
即:质量数(A)=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
质量数(A)与质子数(Z)和中子数(N)存在什么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5)为了用一种符号表示某元素的某一种原子,通常的
做法是:
①用元素符号代表此元素;
②在元素符号的左下方标出质子数;
③在元素符号的左上方标出质量数。
(五)化学实验方法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
(六)化学计算方法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
三、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衔接与指导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和简单模仿。
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
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是决定能否学好高中化学的重要课题。
我在这里将如何学好高中化学的几个基本的学习方法加以介绍,但愿你能从中得到点滴启迪。
1.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学生通过预习,初步感受新知。
从“构建理论”和“前发展区”理论来看,预习和不预习在接受新知时所得到的学习感受差异很大。
因此,预习是学习高中化学的重要环节。
2.运用类比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接触的知识面是非常有限的。
而在高中阶段随着知识面的扩大,我们会遇到很多结构相似和性质相似的新物质,因此学习这些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时,可以寻找一定的内在变化规律,可以采用“类比法”来学习的。
3.善于归纳
学习高中化学要善于利用“归纳法”使所学知识规律化和系统化。
这样才不会使学生感觉到化学知识紊乱,也会使高中化学知识有序地储存在大脑中。
某些化学知识在初中化学中已经学习过,但是在高中化学中还要进一步学习。
甚至某些重点和难点的知识将在高中不同阶段多次学习,这样分散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在初中、高一、高二、高三不同阶段多次出现。
因此在学完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后,我们有必要进行归纳,使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规律化和系统化。
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有机地贯通,对氧化还原反应加深理解,还必须归纳如下:
原电池电解池
电极判别正极氧化剂参与正极反应电极
判别
阳极与正极相连的电极负极还原剂参与负极反应阴极与负极相连的电极
电子得失正极得到电子电子
得失
阳极失去电子负极失去电子阴极得到电子
反应类型正极还原反应反应
类型
阳极氧化反应负极氧化反应阴极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正极Ag2O+2e—+H2O=2Ag+2OH—电极
反应
阳极2Ag+2OH—-2e—= Ag2O+ H2O 负极Cd—2e—+2OH—=Cd(OH)2阴极Cd(OH)2+2e—= Cd+2OH—
根据上述两个巧妙联系,就能很容易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不同阶段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4.注重实验
化学实验探究可以达到使学生获得的化学感性知识达到去伪存真、对正确的化学知识加深理解的目的。
因此要求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阶段要重视实验。
要灵活运用实验法学习高中化学知识。
一方面可以通过化学实验获得新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化学实验纠正知识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