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前饭后服的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饭前饭后服药指导
许多患者对何时服用口服药物的问题很关心,现将一些常用药物的服用时间做一介绍:
宜饭前服用的药物
健胃药小儿散、龙胆大黄片、健胃宝、胃炎胶囊等,主要借助于他们的苦味刺激味蕾和末梢神经,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应在饭前服用,且不能加入糖和果汁等。另外,硫糖铝、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胃黏膜保护剂,因要在溃疡面或炎症处形成一层保护膜,所以也需在饭前服用。
胃肠动力药吗叮啉(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胃复安)、西沙比利(普瑞博思)等,宜饭前30分钟服用。因为是胃肠动力药,所以不能与解痉药如颠茄片、山莨菪碱等合用。
止泻药药用碳片或思密达,饭前服用便于发挥吸附胃肠道内有害物质及气体的作用。又如鞣酸蛋白于饭前服用,可较快地通过胃部进入小肠,发挥止泻作用。
滋补药如人参、鹿茸精、十全大补膏等宜在饭前服用,以便充分吸收,发挥作用。
其他需饭前服用的药物有罗红霉素(饭后服用吸收减少)、阿奇霉素、阿仑磷酸钠、鱼肝油、诺氟沙星、洛美沙星、头孢氨苄、雷尼替丁、地尔硫卓、碳酸氢钠、阿司米唑、左旋米唑(驱虫药)、格列吡
嗪、阿卡波糖、格列齐特、伏格列波糖、头孢克洛(新达罗)、氨苄西林、利福平、利福定、利福喷汀等。
卡托普利、四环素类饭后服比空腹吸收减少30%~50%。食物也能影响异烟肼、利福平、氨苄西林的生物利用度。头孢克洛饭前服与饭后服总吸收相同,但峰浓度为空腹的50%~75%。
饭后服用的药物
助消化药多酶片、六神曲、乳酶生(表飞鸣)在饭后15分钟服用,可使药物与食物拌和在一起,发挥最大效用。
抗酸药胃舒平、法莫替丁等在饭后胃酸分泌量最大时服,可使溃疡面少受刺激,有利修复。
消炎止痛药消炎痛、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炎痛喜康,饭后服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维生素类维生素B2、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饭后服用在胃内停留时间长,吸收更完全。
其他宜饭后服用的药物西咪替丁、头孢呋辛、伊曲康唑、对乙酰氨基酚、茶碱缓释片、硫普罗宁、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钙(各种钙剂在酸性条件下吸收好)、氨茶碱、异烟肼、黄连素、盐酸氨溴索(贝莱片、贝莱口服液)、强力霉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替硝唑等。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药物在饭后立即服用,有助于发挥疗效,如螺内酯(安体舒通)应与食物同服,也可以餐后服,可延长其在胃中的
时间,使药效缓慢而持久。抗菌药物呋喃妥因须和蔬菜一起服用,可使其在碱性尿液中增加溶解度,提高疗效。
还有些药物属肠溶片,在正常胃酸条件下不会分解,但如果与抗酸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同时服用,则会因为胃内pH 值的改变,使肠溶衣提前分解,故应与进餐时间间隔1~2小时服用。另外,某些抗酸剂因含有钙、镁、铝元素等,与喹诺酮类药物合用时,会与抗菌药物发生螯合而使其失效,故有些专家认为先服喹诺酮类,3小时后再服抗酸药。
中药的饭前于饭后
汤剂,古称汤液,是中药最为古老的剂型之一,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也最为广泛,历经几千年不衰。
除与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外,更在不断吸纳现代科学技术,使汤剂本身的特点更好的为人利用。汤剂能够充分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并具有疗效快,易吸收,作用强等几大特点。
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疾病。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就曾讲:"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就指出了正确的服用汤剂可以加速病情的好转,而错误的服用方法会使病情恶化。
由此可见汤剂服用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药物在人体中的吸收和治疗效果,如何才能正确服用汤剂呢?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的服药时间服药时间应根据病情来决定。病在上焦的(心、肺部),欲使药力停留较久,宜饭后服;病在下焦的(膀胱、肠),欲使药力迅速下达,宜饭前服;清热解毒药、润肠泻下药、滋补药宜空腹服,此时胃中空虚容易吸收。所谓空腹服即指早饭前一小时或晚饭后一小时服药。特殊药物应特殊服用,如助消化药在服药前应少量进食以助药效;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服药前应喝点儿糖水,这样可以提高杀虫的效果;攻下药在得大便后应立即停服;安神药、滋补药、延缓衰老的药物都宜睡前服用;安眠药应在睡前2小时服用;治
疟药应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急诊用药则不拘时间,慢性病多服丸、散、膏、酒者,应定时服用。如遇汗难出者,可缩短服药的时间,以利于发汗。
二、正确的服药温度汤剂在治疗一般疾病时均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按特殊的服法服用。凡属理气类药,热则易舒,凉则增滞;活血、补血、凉血、止血类药,寒则瘀淤,热则沸溢。凡服解毒剂,俱宜冷服,可使毒物之淤滞易于排出,热服则增毒物之宜散。凡热性病宜冷服(如四虎汤),而寒性病则宜热服,发散攻下,以助药力。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者宜热服,收涩固精止血之剂则宜冷服。除烦止渴祛暑之剂宜热服,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功能疏散肌表,宜热服;清热药和消暑药宜冷服。大热病用寒药应温服;大寒病用热药应冷服。对于不应冷服的汤剂在服用后会引起胃肠刺激,出现腹痛或呕吐,可用生姜擦舌即止。
三、正确的服药剂量中药汤剂均是煎煮2~3次后的合并液,再按临床需要分次服药,一般来讲,每次以服用150毫升为宜,但有的病症也有例外。发热病人服清热解毒剂时,药液可稍多些以助药力;生津止渴药,药液量也应多,并可代茶频服。身强者服药多些,身弱者如儿童和重病人,服药量应少些。一般儿童1岁以内用成人药量的五分之一,1~3岁用成人药量的四分之一;4~7岁用成人药量的三分之一;8~10岁用成人药量的一半;10岁以上就可以用成人药量了。
四、正确的服药次数一般汤剂一日分早晚两次服用,清热解毒药可每日服3~4次。补液药应早晚各服1次,发汗药可加服2~3次,含咽药汁可少量多服几次。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就能够更好地利用药性,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