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和借代

合集下载

比喻_暗喻_借喻_借代_区别

比喻_暗喻_借喻_借代_区别
又如:
他之所以这样胆小,就是怕丢掉头上的那顶乌纱帽。
这里的“乌纱帽”就是指官位、职位,属于以具体代替抽象。
又如:
你真是当代的活雷锋呀。这里的“雷锋”泛指做好事的人们,属于以专名代泛称。
又如:
人们对歹徒李斌当街殴打车娅婷致其死亡的暴行都咬牙切齿。“咬牙切齿”代感情愤怒,属于借行为代感情。
又如:
警备队、警察、差役,一概敛迹,不敢下乡敲诈,他们看见农民的梭镖就发抖。“发抖”是“害怕”的结果,代替“害怕”,属于用事情产生的结果代替事情本身,即以结果代原因。
根据借代的方式不同,大致可分为“以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具体代抽象”、“以专名代泛称”和“借行为代感情”等几种情况。
例如: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这里的“一针一线”指包括“一针一线”在内的所有东西,属于以部分代整体。
再如:
然而,圆规很不平,现出鄙夷的神色。(鲁迅《故乡》)
这里的“圆规”就是指“豆腐西施”杨二嫂,因为她的体形就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属于以特征代本体。
从以上的例子来看,在借代中借体与本体之间是有实实在在的联系的;而在借喻中,本体与喻体有相似之处,却无实实在在的关系。
【巩固练习】
试指出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1)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
(2)xx在车站宣传卫生。
(3)讨厌的“尖鼻子”,“豆芽菜”恨恨地想,他干什么盯着人不放。
(1)中的“梨花”比喻雪花,两者在本质上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但有其相似点,比喻形象,新颖美丽富有诗意。例
(2)以“龙头”比喻泥石流,其喻体“龙头”同本体“泥石流”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作者取其相似点作比,贴切生动,增强了文章艺术色彩。例
(3)、(4)为借代。例

比喻与借代的区别

比喻与借代的区别

比喻与借代的区别1. 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比喻和借代这两个超级有趣的修辞手法。

它们就像是语言世界里的魔术师,能让我们的表达变得生动有趣。

不过,它们虽然都很厉害,但可是有着不同的"魔法"哦!2. 比喻呢,就像是给事物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衣服。

它把一个东西比作另一个东西,让我们能更容易理解或者感受到它的特点。

比如说,"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亮"。

哇!是不是一下子就能想象出那双美丽的眼睛啦?3. 小明听了直点头:"哦!我明白了。

就像我妈妈说我像个小猴子一样调皮,其实是在说我很顽皮,对吧?"没错!小明真聪明,这就是个典型的比喻例子。

4. 借代呢,就有点像是玩捉迷藏。

它用一个跟要说的事物有关系的词来代替原来要说的词。

比如说,"他家有好几口人"。

这里的"口"其实是在说"人",因为人有嘴巴嘛!5. 小红听了眨眨眼:"哦!那'一屋子的才华'是不是也是借代啊?"聪明!小红抓住了重点。

"屋子"其实是在代指里面的人,因为才华是人的特质,不是屋子的。

6. 那么,比喻和借代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比喻就像是在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它会明明白白地告诉你:"嘿,我在把这个东西比作那个东西哦!"而借代呢,则像是在玩"你懂的"的游戏,它会悄悄地用一个相关的词来代替原来的词,让你自己去猜。

7. 小明突然举手:"老师,我想到一个例子!比如说'他是班上的一朵花',这是比喻对吧?因为人不可能真的是花。

"没错!小明真棒!这就是个很好的比喻例子,把人比作花,形容这个人很出众。

8. 小红也不甘示弱:"那'整个教室都沸腾了'是借代吗?因为教室不会真的沸腾,是在说教室里的人很兴奋。

修辞辨析知识精讲(上):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修辞辨析知识精讲(上):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修辞辨析知识精讲(上):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式或方法。

初中阶段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语、反复、双关、顶真、互文等。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㈠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㈡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㈢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

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揣度。

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

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㈣比喻的种类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

【典型形式】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典型形式】甲是乙。

例如:a.风起云涌,乌云四合,瞬间变成座座山峰,层峦叠嶂。

b.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典型形式】甲代乙。

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4.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㈤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

㈠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比喻借代比拟的区别

比喻借代比拟的区别

比喻借代比拟的区别
哎呀,说起这比喻、借代、比拟,咱们四川人讲起来也是头头是道,妙趣横生。

你想啊,这就像是吃火锅里头那几样必点的菜,各有各的味儿,各有各的讲究。

先说比喻,它就像那红彤彤的牛油锅底,一眼望去,热烈得很。

你把心里头的想法,找个像样儿的东西来打个比方,让人一听就明白,心头还热乎乎的。

比如,说人懒,就说他“懒得跟猪一样”,生动形象,一下子就懂了。

再讲借代,这就像是火锅里的毛肚,不用全名,换个说法大家也晓得。

它是不直接说出本体,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比如,说到文化人,咱们不说“文化人来了”,而是说“眼镜儿到了”,多含蓄,多有味道。

最后说说比拟,它就像是那调料盘里的蒜泥和香油,一加进去,味道立马就不一样了。

把物当人写,或者把人当物写,感情色彩浓厚得很。

比如,说风“轻轻地抚摸着大地”,风哪会抚摸哦,但这么一说,风都温柔起来了。

又比如,说人“忙得跟陀螺一样转个不停”,陀螺哪会忙哦,可这么一比,人的忙碌劲儿就活灵活现了。

所以说,比喻、借代、比拟,这三样儿在咱们四川话里头,用得好了,那文章、那话儿,就跟吃火锅一样,巴适得很,让人回味无穷!。

借代和比喻的区别例子

借代和比喻的区别例子

借代和比喻的区别例子
1. 嘿,你看啊,“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里用船帆借代船只,这多形象啊!就好像说“那个戴红帽子的跑过来了”,用红帽子借代那个人,跟比喻可不一样哦!比喻是说像什么,比如“月亮像个大圆盘”。

2.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这就是用李公朴来借代那些和他一样勇敢的人呀!这不就和比喻不同嘛,比喻说“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亮”,这多明显的差别呀!
3. 哇塞,“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这里用圆规借代杨二嫂呢!这可比比喻有意思多了呀,比喻是像什么,像“他笑起来像弥勒佛”,这就是不同嘞!
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里用烽火借代战争呀!可不像比喻那样哦,比喻是“他像猴子一样调皮”,差别老大了!
5. 哎呀呀,“无丝竹之乱耳”,这里用丝竹借代音乐呀,和比喻可太不一样咯!比喻就像“她的脸红得像苹果”,这对比很鲜明吧!
6. “红领巾们在公园里做好事”,用红领巾借代少先队员,这多巧妙!和比喻“湖面像镜子一样平静”差别多大呀,你说是不是?
7. “那个白头翁又来了”,用白头翁借代老人,嘿嘿,这跟比喻“天上的云像棉花糖”就是不一样,很容易区分吧!
8. “万辆敌军同日丧”,用万辆敌军借代很多敌军,这种表达多带劲呀!而比喻是“他长得像他爸爸”,真是不一样呢!
9. 总之呢,借代和比喻差别可大了去了,一个是用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一个是说像什么,这不是一目了然嘛!。

借代与比喻的区别简单例子

借代与比喻的区别简单例子

借代与比喻的区别简单例子
1. 哎呀,就说借代吧,“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里用船的一部分“帆”来代替船,这多巧妙呀!而比喻呢,像“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吧!
2. 你想想看,“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这就是借代呀,用李公朴来指代和他一样勇敢的人们。

再瞧瞧比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直接把湖面比成银镜啦,是不是很好区分呢?
3. 嘿,“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里用“黄发”“垂髫”分别借代老人和小孩,简单明了吧。

那比喻呢,“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哇,这月亮和小船一下子就联系起来了呢!
4. 咱说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里用“烽火”借代战争,多生动。

再看比喻呀,“老师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形容得多贴切!
5. 你看啊,“旌旗十万斩阎罗”,用“旌旗”指代军队,厉害吧。

而比喻呢,“露似真珠月似弓”,把露珠比作珍珠,月亮比作弓,真有意思!
6. “那个红领巾扶着老奶奶过马路”,这里用“红领巾”借代少先队员呢。

再比如比喻,“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山间”,是不是一下子就有画面感了?
7. 哎呀呀,“白领们在忙碌地工作着”,用“白领”指代一类人呀。

那比喻,“妹妹的脸像红苹果”,多形象,多好理解呀!
8.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里用“枪杆子”借代武装力量。

再像“星星像眼睛,眨呀眨的”,就是比喻呀。

所以说嘛,借代和比喻区别可大啦,一个是用某一事物的局部或特征来指代整体,一个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很清楚了吧!。

比拟和借代的区别例子

比拟和借代的区别例子

比拟和借代的区别例子
比喻和借代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它们都能够通过引用其他事物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但是它们之间有一些区别,下面通过例子来进行说明:
比喻是通过找到两个相似点来进行类比,用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

比如,我们可以用“他是一只猎豹”来形容某个人非常快速,这里的猎豹就是用来比喻那个人。

借代是通过引用一个事物来指代另一个事物,这里的两个事物之间并不必须具有相似点。

比如,我们可以说“莫言的作品草房子中的女人中的女人,那个女人就像一只老鼠”,这里的“那个女人”就是借代,而老鼠并不是用来比喻的。

总之,比喻和借代都是很有用的修辞手法,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但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 1 -。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八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八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八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比喻(一)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二)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

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

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砖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

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恰似点。

(四)比喻的种类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征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①本体和喻体是并歹、关系。

例如:从喷泉里喷出来洋,(“花”修饰“海洋”)②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

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元豪杰怕熊婴~傅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五)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

比拟(一)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五年级下语文《比喻和借代》课件

五年级下语文《比喻和借代》课件
走进修辞
比喻和借代
比 喻
定义:比喻,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 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通俗易懂。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用来比喻本体的事物。 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小练习
•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比喻句。 1.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他长得像爸爸。 4.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5.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 6.在班集体中,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7.它……好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
• 比喻必须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 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
场景练习
开学初,教室内外脏乱不 堪,同学们打扫卫生,热火朝 天。很快,到处干净整洁。可 是,好多同学手上、脸上,甚 至衣服都脏兮兮的。对同学们 的形象,你怎样说?
大扫除后,同学们脏的像小花猫。
小练习
• 区别下列句子的修辞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那边来了个红领巾。 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他高高瘦瘦的,活脱脱一根竹竿。
批评指导
有Leabharlann 有 喻体直接 代替本体 出现

延伸:比喻与借代的区别
• 借代: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 借代侧重相关性; 借喻侧重相似性。 • 怎样区别一个修辞是借喻还是借代呢? 最常用的方法是还原法。 借喻是一种省略了本体和比喻词的比喻,完全可 以根据具体语境把本体找出来,再加一个“像”字将 借喻还原成明喻的形式。 借代是用甲事物来代替乙事物,甲乙两事物之间 的联系是有某些相关之处。
换个说法:
1、大扫除后,同学们成了小花猫了。 老师会怎样说? 2、老师笑道:“小花猫们,洗脸去。”

借代和比喻的区别

借代和比喻的区别

借代和比喻的区别及其练习题A.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C.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比喻:本体和喻体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借代:强调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借代四种类型举例借代指不直接说出要描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

被借代的人或事物叫本体,用来借代的人或事物叫借体,借代的基础是人或事物的相关性。

运用借代应注意: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

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一、特征代本体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1)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 ,有“鹦鹉” ,有“仙鹤” ,有“蜈蚣” …… (2)“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样的好运气了。

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

”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

(鲁迅《药》)二、专名代本体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3)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4)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三、具体代抽象指的是用具体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事物。

例如:(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6)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

(赵树理《老杨同志》)四、局部代整体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

例如:(7)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鲁迅《一件小事》)(8)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本体之间仍然有直接的关联;借喻重在事物的相似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喻体之间就不再有任何关联。

例如:(1)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2)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

《比喻借代修辞手法》PPT课件

《比喻借代修辞手法》PPT课件
喻的。
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
1、举酒欲饮无管弦。 (借代)具体抽象 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
絮,梅子黄时雨。
(借喻)愁—烟草、风絮、雨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借代)具体代抽象
4、自那以后,我们之间就出现了一道无法 逾越的鸿沟。 (借喻)隔阂—鸿沟
5、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借代)部分代整体“黄口”指待哺的小燕(雏燕)
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借喻)燕雀,比喻庸者,言其眼界狭小。 鸿鹄:天鹅,比喻胸怀远大之人。
7、红领巾给老大爷让座。
(借代) 特征代本体
8、一朵浮云遮住了空中的银盘。
(借喻) 月亮—银盘
阅读下面的句子,指出句中加点词语所 称代的事物。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无丝竹之乱耳。 (3)过尽千帆皆不是。 (1)“鳞”是鱼身体的一部分,代鱼。 (2)“丝竹”本指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代
②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
③那排冬青越长越高,变成一堵绿色的墙。
3、借喻 : “乙代甲”(不出现本体和喻词)
①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 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②小猫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出了几朵小梅花。
(明喻:小猫踩在稿纸上的脚印像小梅花一样。)
▲三类比喻中,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
①叶子(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③那声音(指浪涛声)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 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 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2、暗喻 : “甲是乙” 喻词用“是、成为、成了、变成”等。
①草原的天气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比喻和借代

比喻和借代

Hale Waihona Puke 比喻和借代比喻• 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喻词有:像、
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
• 例子:他 动也不动,好像一尊 石像。
• 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
「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 例子:母亲啊!你 是 荷叶, 我 是 红莲。
• 借喻: 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 (以「黄发」借代老人、「垂髫」借代小孩。)
象征
• 它和比喻修辞手法有相似之处。正如比喻 要求喻体和被喻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 特点一样,象征也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 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 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不过,比喻属于 修辞范围,它可比喻抽象的事物,也可比 喻具体的事物;而象征则属于艺术手法, 它与构思相关,属写作构思技巧,而不只 是语言加工问题。象征一般都用来表现某 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
例子:天上有张灰色的幔。
借代
• 指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 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 代替整体,就是借代。
• 例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 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
• (以「朱门」借代富贵之家、「死骨」借代尸体。)
• 例子(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 花源记》陶潜

借代和比喻

借代和比喻

借代和比喻
1、本质不同
比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借代也叫“换名”,它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2、侧重不同
比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3、作用不同
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4、关系不同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比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比喻和借代

比喻和借代

比喻和借代
比喻和借代的区别如下:
比喻和借代的区别:意思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意思不同
1、借代:修辞格的一种。

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

2、比喻:
(1)修辞格的一种。

即用跟甲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

比喻一般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三个部分。

(2)比方。

二、出处不同
1、借代: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解元休心头怒恶!譬如这里闹鑊铎,把似书房里睡取一觉。

”凌景埏校注:“借代,这里是与其的意思。


2、比喻: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二:“你的比喻不对!男人是不能够拿花来比的。


三、侧重点不同
1、借代:是指用借体代本体,借代的借体是客观实际中的事物。

2、比喻:是指用喻体代本体,本体都不出现,比喻中的喻体与客观现实无关联。

借代的七种类型

借代的七种类型

借代的七种类型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它可以通过替换特定的名词、形容词等词语,使句子更具有表现力和形象化。

下面列举了七种常见的借代类型。

1. 指事借代指事借代是将某个事物替换成具体的事物形态,以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所指的对象。

例如,我们常常用“拳头”代替“暴力”、“车轮”代替“汽车”,这些都是指事借代的例子。

2. 比喻借代比喻借代是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并且产生更强烈的视觉形象。

比如,“他像一只猎犬一样追踪猎物”、“那个女孩儿的歌声像一阵清风般的柔美”,这些都是比喻借代的例子。

3. 拟人借代拟人借代是将非生物事物拟人化,赋予其人的特征,例如我们把太阳比作“朝气蓬勃的少年”,这样就使得抽象的太阳概念更加具体形象。

4. 借物象人借物象人是用物品代替人物,有时是为了强调某种特点或者抽象概念,例如“铁腕政策”、“钢铁般意志”,这些都是借物象人的例子。

5. 借代代词借代代词是指用一个表示代指的词语代替一个名词,例如用“他”代替某个人的名字,这样可以避免反复地使用某个名词,使得文章更加简洁。

6. 手术借代手术借代是将一个复杂的整体事物拆分成多个具体的部分,然后再加以描述。

例如将视为一整体的汽车拆分为引擎、轮胎、车架等多个部分进行描述,这样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整体事物。

7. 借代时态借代时态是指用存在的事物及其产生的影响来描述过去或者将来。

例如,“昨天的阳光还在我的心里闪烁”、“未来的希望让我感到欣慰”,这些都是借代时态的例子。

总之,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章,提高作者的表达能力。

掌握不同类型的借代技巧,可以让文章更加丰富和精彩。

比喻和借代的区别

比喻和借代的区别

比喻和借代的区别
借代是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而比喻则是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的修辞手法;两者的区别在于比喻是用喻体代替本体,喻体与客观现实无关联,而借代是用借体代本体,借体是客观实际中的事物。

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引用、借代、对比、反复等。

比喻:比喻又叫打比方,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例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夸张:把所描述的事物,故意夸大或者缩小,这样更加鲜明突出,令人印象更深刻。

排比;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类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对偶:对偶又叫对仗,指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且意义对称的短语或者句子。

反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其相关的人或事物替代。

对比: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面放在一起比较。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者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语句。

借代的七种类型

借代的七种类型

借代的七种类型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用另一种词语代替原词,以达到强调、修饰、比喻等效果。

在文学作品中,借代常常被用来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本文将介绍七种常见的借代类型。

一、比喻借代比喻借代是最常见的一种借代类型。

它通过将原词与另一种无关的词语进行比较,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

比如,用“狮子”来比喻勇猛、威武,用“花儿”来比喻美丽、娇嫩等等。

比喻借代的效果是使原词更加形象化,更加生动有力。

二、拟人借代拟人借代是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类的思维、行为和感情特征。

比如,“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风吹草低”,就是对风和草的拟人化。

拟人借代的效果是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三、借物为喻借物为喻是将某种事物或物品作为代表,来表达某种含义。

比如,“孟母三迁”中的“孟母”,就是以人物代表某种品质或行为;“黄粱一梦”中的“黄粱”,则是以物品代表人生的虚幻和短暂。

借物为喻的效果是使作品更加深刻、富有哲理。

四、典故借代典故借代是将某个历史故事或文化传说作为代表,来表达某种含义。

比如,“水滴石穿”就是从《庄子》中的故事中借代而来的。

典故借代的效果是使作品更加文化沉淀和历史感。

五、反语借代反语借代是通过使用与原意相反的语言来表达某种含义。

比如,“你真聪明!”这句话的反语含义就是“你真傻!”反语借代的效果是使作品更加幽默、诙谐。

六、夸张借代夸张借代是通过夸大或缩小某种事物或特征,来表达某种含义。

比如,“天下无敌”就是夸张表达某人的强大能力;“针尖对麦芒”则是缩小表达某种矛盾关系。

夸张借代的效果是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七、转喻借代转喻借代是通过将某种事物或概念与其他事物或概念进行类比,来表达某种含义。

比如,“君子之交淡如水”中的“淡如水”,就是将友谊与水进行类比。

转喻借代的效果是使作品更加深刻、富有哲理。

综上所述,借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辞手法,它可以使作品更加形象、生动、有趣、富有文化沉淀和历史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句的三种形式
明喻、暗喻和借喻。

反过来说明喻、暗喻和借喻都是比喻句。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这三种比喻形式:
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例如:长城像一条长龙。

这个句子中,“长城”是本体,“像”是比喻词,“一条长龙”是喻体
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如: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这个句子中“山间的云雾”是本体,“构成”是比喻词,“一幅精妙的山水画”是喻体。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例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以上这个句子中,本体、比喻词均没有出现,喻体是“银条儿”
而借代则是区别于比喻的另一种修辞手法。

即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四种类型举例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特征代本体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1)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有“蜈蚣”……(2)“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样的好运气了。

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

”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

(鲁迅《药》)
二、专名代本体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3)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4)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三、具体代抽象指的是用具体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事物。

例如:(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6)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

(赵树理《老杨同志》)四、局部代整体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

例如:(7)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鲁迅《一件小事》)(8)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本体之间仍然有直接的关联;借喻重在事物的相似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喻体之间就不再有任何关联。

例如:(1)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2)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

(鲁迅《未有天才之前》)上例(1)中用借体“袁世凯”代替本体“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二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是借代;例(2)中用喻体“嫩苗”代替本体“天才和常人”,二者之间只有相似性,是借喻。

借代四种类型举例
借代指不直接说出要描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

被借代的人或事物叫本体,用来借代的人或事物叫借体,借代的基础是人或事物的相关性。

运用借代应注意: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

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

按照本体和借体之间的不同关系,借代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特征代替本体。

红领巾在做广播操。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此处用来代指少先队员。

2.器具或材料代替本体。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管”指管乐器,“弦”指弦乐器。

作者是以演奏的乐器来代指音乐。

3.专名代替本体。

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4.局部代替整体。

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

例如:
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用“子曰诗云”代指四书五经。

5.事物的整体代替事物的部分。

如《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具体事物代替抽象事物。

如《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用古代兵器“干戈”代指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