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喻与借代有什么不同
借喻借代比喻的区别
![借喻借代比喻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8d10b75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b.png)
借喻借代比喻的区别一、借喻借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例如:“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里用“厚障壁”借喻“我”和闰土之间因观念、地位等差异而产生的深深的隔阂。
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梨花”借喻雪花,形象地描绘出雪的洁白和繁盛。
借喻的特点是形象、生动、简洁,能够使语言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借代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的类型有很多。
(一)特征代本体。
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用“圆规”代指“杨二嫂”,突出她细脚伶仃的特点。
(二)具体代抽象。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用“一针一线”代指群众的财物等。
(三)专名代泛称。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用“雷锋”代指具有雷锋精神的人。
(四)部分代整体。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用“帆”代指船。
借代的运用可以使语言更简洁、形象、生动,引发读者联想。
三、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比喻通常由三部分组成,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做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如“像”“好像”“仿佛”“似的”“如同”等)。
比喻的类型有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明显,常用“像”“好像”“仿佛”“似的”等。
例如:“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为”等。
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比喻的作用是能够使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使抽象的事物更具体可感,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四、借代与借喻、比喻相同点(一)都属于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二)都是通过对一个事物的描绘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另一个事物。
五、借代与借喻、比喻不同点(一)构成基础不同1.比喻的构成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即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本质不同,但有相似之处。
如何区分借喻和借代
![如何区分借喻和借代](https://img.taocdn.com/s3/m/2e8d522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6.png)
如何区分借喻和借代在修辞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两种修辞因为存在某种相似性而产生“真假美猴王”的困惑,比如比喻和拟物,借喻和借代等。
一、借喻和借代的共同点借喻和借代,都有一个“借”字,就是说本体不出现,而是借用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个对象填补本体的缺位。
先来看两个例子:例1: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高尔基《海燕》)例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例1描写的是碧绿色的海浪,海浪不出现,而用“翡翠”来指海浪了;而例2描写的舟船从日边驶来的情景,不说舟船,而用“帆”来指代。
二、相似性和相关性继续研究例1和例2,我们来比较下面两组对象之间不同的联系:例1:海浪——翡翠例2:舟船——帆例1中的“海浪”与“翡翠”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但是二者之间有相似性,属于借喻。
而例2中的“舟船”和“帆”并非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帆是舟船的一部分,二者存在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属于借代。
结论:①借喻具有“相似性”,而借代具有“相关性”。
②相似,还是相关,是区别借喻与借代的一条准则。
三、百试不爽的“明喻还原法”大家都知道,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其中明喻是基本形式,也就是说暗喻和借喻都是可以还原为明喻的。
比如:①暗喻:亲情是温暖的太阳。
→明喻:亲情像温暖的太阳。
②借喻:夜空中银盘高悬。
→明喻:夜空中银盘似的月亮高悬。
我们把例1和例2试着还原成明喻:例1: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像翡翠一样的海浪摔成尘雾和碎末。
例2:两岸青山相对出,一只像帆似的孤独小船从日边驶过来。
很显然,例1没问题,例2讲不通。
结论:借喻可以还原为明喻,借代不能还原成明喻。
四、描摹与代指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故乡》,里面一个人物叫杨二嫂,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文字:①正像画图仪器里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
②我也没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
③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修辞借代和借喻
![修辞借代和借喻](https://img.taocdn.com/s3/m/6d717f5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a.png)
体直接用在本体该出现的位置. 1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2他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只见树木不见 森林,丢了西瓜拣了芝麻.
借喻就是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而是把喻 体直接用在本体该出现的位置. 1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鲁迅故乡
这里的厚障壁就是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在 思想感情上彼此不相通或感情上的隔膜.
鬼. D. 谈笑有布衣,往来无缙绅.
D项为借代,其他项为比喻.
试举古诗中用到借代的例子:
1、门前冷落鞍马稀 白居易琵琶 行
2、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 行
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
1、举酒欲饮无管弦. 借代具体抽象 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
絮,梅子黄时雨.
借喻愁—烟草、风絮、雨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借代具体代抽象
4、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借代部分代整体黄口指待哺的小燕雏燕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借喻燕雀,比喻庸者,言其眼界狭小. 鸿鹄:天鹅,比喻胸怀远大之人.
6、一朵浮云遮住了空中的银盘.
借喻 月亮—银盘
阅读下面的句子,指出句中加点词语所 称代的事物.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无丝竹之乱耳. 3过尽千帆皆不是.
1鳞是鱼身体的一部分,代鱼.
2丝竹本指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代 指音乐.
3帆是船上的工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而 借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没有实在的关系, 它们在本质上不同的事物,二者之间是相 似的关系. 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于相关性.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627a84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f.png)
《借喻和借代的不同》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借喻呀,就像给一个东西起了个新名字。
比如说“月亮像个大圆盘”,这里把月亮比作大圆盘,这就是借喻。
借代呢,是用一个东西代替另一个东西。
比如“红领巾们在公园里做好事”,这里用“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这就是借代。
小朋友们,能明白一点了吗?
《讲讲借喻借代的区别》
小朋友们,咱们来讲讲借喻和借代。
借喻啊,就像变魔法。
比如“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把我们比作花朵,这是借喻。
借代呢,就像找替身。
像“那个大胡子叔叔来了”,用“大胡子”代替有大胡子的叔叔,这是借代。
再比如“一群白大褂走了过来”,用“白大褂”代替医生,这也是借代。
小朋友们,是不是有点懂啦?
《借喻与借代有啥不一样》
小朋友们,今天来说说借喻和借代有啥不一样。
借喻呀,是说一个东西像另一个东西。
比如“树上的苹果像小红灯笼”,这就是借喻。
借代呢,是用一个特点代替一个东西。
比如“黄头发的哥哥在打球”,用“黄头发”代替那个头发是黄色的哥哥,这就是借代。
小朋友们,要记住哦,别弄混啦!。
高一语文每日一练-修辞手法的辨析及意义
![高一语文每日一练-修辞手法的辨析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f3e03f790c69ec3d4bb7573.png)
修辞手法的辨析及意义知识点讲解:几种容易混淆修辞格的辨析1.借喻与借代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都是本体不出现,用喻体(或者代体)代替本体的修辞手法,所以从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在于:(1)借喻与借代的构成基础不同。
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构成基础是相似的,它是喻的一种;而借代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来代替,本体与被借事物之间构成基础是相关性。
例如:①我们去找那个歪嘴巴算账。
(借代)②我们去找那个寄生虫算账。
(借喻)例①中的歪嘴巴就是以人物的外形特征代人物,本句是借代。
但是例②中的“寄生虫”与那个人之间在不劳而获这点上具有相似性,本句就属于借喻。
(2)借喻可以改成明喻“甲像乙”的形式,而借代则不能。
第①句不能改成“我们去找那个像歪嘴巴一样的人”。
但是第②句则可以改成“我们去找那个像寄生虫一样的人算账”。
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如“红领中”只代少先队员;而借喻的喻体之间的关系是灵活的,如“太阳”可比喻共产党、新中国、青年等。
【巩固练习一】试指出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1、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
()2、红领巾在车站宣传卫生。
()3、讨厌的“尖鼻子”,“豆芽菜”恨恨地想,他干什么盯着人不放。
()4、孤帆一片日边来。
()5、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6、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7、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地说……()8、“看我们不揍你一顿,你这个传播伤害病的虱子!”()9、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10、旌旗十万斩阎罗。
()答案:1借喻2借代3借代4借代5借喻6 借代7借代8借喻9借代10“旌旗”借代,“阎罗”借喻2.比拟与比喻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
具体区别是:(1)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
区别借喻和借代
![区别借喻和借代](https://img.taocdn.com/s3/m/a3086b3fcc22bcd127ff0c97.png)
区别借喻和借代借喻是比喻的一种,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借代也是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它。
二者有很大的相似性。
区别它们,主要把握是相似性,还是相关性:原事物与代替它的事物之间,如果具有相似性,就是借喻;具有相关性,就是借代。
例如:(1)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
(2)红领巾在车站宣传卫生。
这两个例句,第(1)句中的“三座大山”与其所代替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之间具有“压迫”的相似性,所以是借喻;而第(2)句中的“红领巾”与其所代替的少先队员之间是戴与被戴的关系,具有相关性,所以是借代。
又如:讨厌的“尖鼻子”,“豆芽菜”恨恨地想,他干什么盯着人不放。
这一句中的“尖鼻子”是指长着尖鼻子的人,部分代整体,二者具有相关性,所以是借代;而“豆芽菜”代替的是体质弱的象豆芽菜一样的人,二者具有相似性,所以是借喻。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是借喻,还是借代:(1)孤帆一片日边来。
(2)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4)“看我们不揍你一顿,你这个传播伤害病的虱子!”(5)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6)旌旗十万斩阎罗。
{附答案}(1)借代(2)借喻(3)借代(4)借喻(5)借代(6)“旌旗”为借代;“阎罗”为借喻。
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就是借代。
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化,唤起读者的联想。
例子(1):巾帼不让须眉。
(以「巾帼」借代女人、「须眉」借代男人。
)例子(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以「朱门」借代富贵之家、「死骨」借代尸体。
)例子(3):过尽千帆皆不是。
《梦江南》.其二温庭筠(以「帆」借代帆船。
)例子(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陶潜(以「黄发」借代老人、「垂髫」借代小孩。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3ea79571eb91a37f1115ce6.png)
3.专名代泛称 (1)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用“雷锋”指代具有雷锋精神的人) (2)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 “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 那里的“诸葛亮”(毛泽东《组织起来》 “诸葛亮”是三国时代人物的名字,他在 中国人民心中已成了智慧的代称。这里用 来代替有智慧的人)
说,慢慢向外走”极不和谐,分Βιβλιοθήκη 是借代。12借代分类:
1.特征代本体 (1)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 走……(鲁迅《故乡》用“圆规”指代杨二嫂) (2)“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但是 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夏衍 《包身工》用“芦柴棒”指称那个十五六岁、瘦骨嶙峋 的纺织女工) (3)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叶圣陶《多收 了三五斗》用“袁世凯”——银元上的人头像这个特征 代银元) (4)大路上跑来一对红领巾。(用佩戴红领巾这个特征 代替少先队员)
9
第二组更明确。“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扑来”, 其中客体“大白熊”与后面词语非常和谐,表 明在客体做主语的句子中是一个整体,而在主 体做主语的句子中未必是一个整体。“大白熊 答应了我的价钱”,其中客体“大白熊”与后 面词语不和谐,表明在客体做主语的句子中不 是一个整体;只有换上本体――那个称为“大 白熊”的人――与后面词语才和谐,才能成为
8
上面两组中A1、B1都是借喻。A1中客体是 “毒蛇猛兽”,与它相应的动宾词是“吃 尽”“血肉”。由“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 肉”是通顺的可知,“毒蛇猛兽”与“吃 尽”“血肉”是一个和谐的主谓宾关系。A2中 客体也是“毒蛇猛兽”,与它相应的动宾词是 “榨尽”“血汗”。由“毒蛇猛兽榨尽了我们 的血汗”不通顺可知,其“毒蛇猛兽”与“榨 尽”“血汗”不是一个和谐的主谓宾关系。客 体所在的语境主谓宾和谐表明不与本体相关, 是比喻;客体所在的语境主谓宾不和谐表明与 本体才能相关,是借代。
高中语文借喻和借代的区别介绍
![高中语文借喻和借代的区别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20a503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4.png)
高中语文借喻和借代的区别介绍借喻和借代都是语文中常用的手法,但是又部分的学会说呢过总是分不清楚两者的区别,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中语文借代和借喻的区别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借喻和借代都是隐去本体,只出现客体(喻体或借体)的辞格,因而容易混淆,尤其是中学生,很难将两者区别开来。
下面介绍简便的辨析方法。
首先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
如“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中“旌旗”“烽烟”到底是借喻还是借代用法呢?先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
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指部队。
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
大家想想,“旌旗”和“军队”,“烽烟”和“战争”之间没有任何相似性,因此可以判断这两词的用法不是借喻。
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关性,借代用法就是借用和本体相关的事物来代指这个本体。
古代军队在行军和作战时都举着自己特有的旗帜,旗帜既用来区分敌我,又用来指明军队前进的方向。
因此可以用旌旗来代指军队。
“旌旗十万”即“十万旌旗”。
“旌旗”不能发出“斩”的动作,能发出“斩”的动作的肯定是人,所以“十万旌旗”指“十万军队”。
同理,古代一遇敌人侵犯,边境就燃狼烟报警,所以“烽烟”“狼烟”俨然成了战争的代名词。
“南国烽烟正十年”就是“南国战争正十年”。
所以,把握住借喻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关性这一特点,就能将二者区分开。
其次看能否转换成明喻,能转换成明喻的是借喻,不能转换成明喻的肯定不是借喻。
如“敌人像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运用的是明喻,换成借喻就是“这条狗夹着尾巴逃跑了”。
在上面两句中,本体是“敌人”,喻体是“狗”,喻词是“像”。
由明喻到借喻,只是省略了本体和喻词。
因此所有借喻只要增加本体和喻词都可以转换成明喻。
“旌旗十万斩阎罗”一句假设是借喻用法,“旌旗”是喻体,“军队”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军队像十万旌旗一样斩掉了阎罗”,显然不成句子。
如何区分借喻和借代
![如何区分借喻和借代](https://img.taocdn.com/s3/m/98adbf6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7e.png)
如何区分借喻和借代借喻和借代都是隐去本体,只出现客体(喻体或借体)的辞格,因而容易混淆,尤其是中学生,很难将两者区别开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区分借喻和借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如何区分借喻和借代首先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
如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中旌旗烽烟到底是借喻还是借代用法呢?先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
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指部队。
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
大家想想,旌旗和军队,烽烟和战争之间没有任何相似性,因此可以判断这两词的用法不是借喻。
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关性,借代用法就是借用和本体相关的事物来代指这个本体。
古代军队在行军和作战时都举着自己特有的旗帜,旗帜既用来区分敌我,又用来指明军队前进的方向。
因此可以用旌旗来代指军队。
旌旗十万即十万旌旗。
旌旗不能发出斩的动作,能发出斩的动作的肯定是人,所以十万旌旗指十万军队。
同理,古代一遇敌人侵犯,边境就燃狼烟报警,所以烽烟狼烟俨然成了战争的代名词。
南国烽烟正十年就是南国战争正十年。
所以,把握住借喻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关性这一特点,就能将二者区分开。
其次看能否转换成明喻,能转换成明喻的是借喻,不能转换成明喻的肯定不是借喻。
如敌人像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运用的是明喻,换成借喻就是这条狗夹着尾巴逃跑了。
在上面两句中,本体是敌人,喻体是狗,喻词是像。
由明喻到借喻,只是省略了本体和喻词。
因此所有借喻只要增加本体和喻词都可以转换成明喻。
旌旗十万斩阎罗一句假设是借喻用法,旌旗是喻体,军队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军队像十万旌旗一样斩掉了阎罗,显然不成句子。
同理,假设南国烽烟正十年运用的是借喻手法,那么烽烟是喻体,战争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南国的战争像烽烟一样整整十年,显然不成句子。
因此可以断定以上两句不是借喻用法。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举例说明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举例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c88d37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0.png)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举例说明1. 借喻的世界借喻,听起来好像有点复杂,其实说白了就是把一个东西用另一个东西来比喻,来形象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想象一下你在咖啡馆,点了一杯咖啡,老板跟你说:“这是你的魔法药水!”哎呀,这就是借喻了。
咖啡在这里并不是字面意思的饮料,而是用来形容它能让你振奋精神,仿佛喝下去就像是喝了某种神奇的药水。
哇,听上去是不是感觉特别神奇?这就是借喻的魅力所在,它通过生动的比喻让我们对事物有更深的理解。
再比如,有句话说:“时间就是金钱。
”这也是个经典的借喻。
这里时间被比作金钱,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和珍贵性,真是“千金难买早知道”啊!你总不能把时间放在银行里存钱吧?但是通过这种比喻,我们更容易理解时间的宝贵。
2. 借代的趣味接下来,我们聊聊借代。
借代其实就像是在玩“谁是卧底”的游戏,它是用某个事物的特征或部分来代表整个事物。
比如,你听到“白宫”这个词,你第一反应可能是美国总统的办公室,而不是那座大楼。
这里“白宫”并不是指房子本身,而是代指美国相关部门。
这就像是你叫一位朋友“书虫”,其实是因为他爱看书,而不是他真的是虫子!这就是借代的妙处。
再说个更日常的例子,比如“车水马龙”这个成语,讲的其实就是街上车来车往的热闹场景。
你可能不是真的看到了“水”和“龙”,而是感受到了那种繁忙和喧嚣。
借代让我们的表达更生动,仿佛在耳边响起了城市的喧嚣声。
3.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好啦,借喻和借代虽然听起来像是一对好朋友,但它们之间可是有些差别的。
借喻更侧重于通过比喻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事物的特征,而借代则是通过代称来表示某个事物。
简单说,借喻是“你就像个太阳”,而借代则是“我喜欢你这颗星”。
前者强调的是比喻的感觉,后者则是直接用某个词来替代另一个。
这就好比喝饮料,借喻就像是喝橙汁,你可以感受到那种清新的味道,借代就像是喝水,简单直接,不需要多说。
这两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感觉就像是调味品,让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如何区分借喻和借代
![如何区分借喻和借代](https://img.taocdn.com/s3/m/23da920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47.png)
练一练(区分明喻、暗喻、借喻)
1. 远处山坡的小道,像地图上绿的省分里一条黄
线。 ----明喻
暗喻
2. 征服者是狼,被征服者是一群各自逃命的羊!
3. 伊太太顶着一脑袋乱棉花进来了。----借喻
4. 夫妇是树,儿女是花;有了花的树才能显出根 儿深。----暗喻
5. 一群花儿涌向操场,组成了花的海洋。----借喻 6. 她的举动像个小野猫儿,思想却像个死牛。明喻 7. 他不顾廉耻,成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暗喻 8. 他厌恶冠家像厌恶一群苍蝇似的。----明喻
虱子!
借喻
9.她希望长大后当白衣天使。借代
1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借代
1飘1荡.深。秋了,丛林里片片枯黄的飘雪,在空中迎借风喻 1的2几.这个班被猴老子师把罚课留室堂弄。得乱七八糟借,喻结果最顽皮
• 11.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依次判
A 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迷迷朦朦的雨.使得雨巷宛如一位蒙上面 纱的少女。 ②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③ 苏比站定了不动,两手插在口袋里,对着 铜纽扣直笑. ④ 月光如流水一般,睁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 和花上. A .比喻 夸张 借代 比喻 B ,比喻 比喻 借代 比喻 C .拟人 夸张 拟人 借喻 D .比喻 拟人 借喻 拟人
辨析借喻和借代
1.巾帼不让须眉。 借代 2.她肚裏有墨水兒,所以大家都非常尊敬她。 借代 3.满天里张着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 借喻 4.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借代 5. 旌旗十万斩阎罗。借代、借喻
6.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借代
7.凡是願意留下的再不許拿人家一草一木。借代
8.“看我们不揍你一顿,你这个传播伤害病的
2、讨厌的“尖鼻子”,“豆芽菜”狠狠地想,他 干什么盯着人不放。
举例说明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在哪
![举例说明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在哪](https://img.taocdn.com/s3/m/b796ecd70066f5335b812143.png)
举例说明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在哪借喻和借代的相同点是都只出现借体,不出现本体。
不同点:①二者的构成基础不同,借喻的构成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借代的构成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关性。
②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因而可以还原为明喻格式,借代不能还原。
举例说明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在哪1借喻和借代的主要区别第一,构成基础不同。
“借代”着重于事物间的相关性,即借体与本体之间存在着实实在在的依存关系,运用时离不开具体的语境。
如:“那边来了一队红领巾。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二者之间存在着实实在在的联系。
“借喻”着重于事物间的相似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虚的,没有必然性。
如:“落日洒下一河碎银。
”“碎银”与“落日照在河水上”在“闪闪发光”这一点具有相似之处,但没有必然的联系,运用时要富于联想。
第二,作用不同。
借代的作用重在“代”,用借体来代本体,是代而不喻;借喻的作用重在“喻”,用喻体代本体,是喻中有代。
借喻一般可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2明喻暗喻借喻借代区别比喻句的三种形式:明喻、暗喻和借喻。
反过来说明喻、暗喻和借喻都是比喻句。
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例如:长城像一条长龙。
这个句子中,“长城”是本体,“像”是比喻词,“一条长龙”是喻体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如: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这个句子中“山间的云雾”是本体,“构成”是比喻词,“一幅精妙的山水画”是喻体。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例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以上这个句子中,本体、比喻词均没有出现,喻体是“银条儿”而借代则是区别于比喻的另一种修辞手法。
即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借代和借喻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13b24f7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c.png)
(一)什么是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 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来代替的一种修辞方式。
注意:本体不出现,只出现代体。
例: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吗?
(二)借代的种类 1.特征代替本体。 例如:花白胡子不出声了。
(借“花白胡子”代“老年人”) 2.标志代替本体。 例如:这种好事肯定是红领巾做的。
桃李:学生 巾帼:妇女 烽火、烽烟、干戈:战火或战争
须眉:男子 汗青:史册 膝下:父母
手足:兄弟 伉俪:夫妻 黔首、白丁、布衣:老百姓
朱门:富豪人家 纨绔:富家子弟 万钟:高官厚禄
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 杜康:酒 冠盖:官吏
桑麻:农事 婵娟:月亮 庙堂:朝廷 杏坛:教育界 三尺:法律
社稷、宗庙:国家 戎马:军旅、军务 鸿雁、鱼雁:书信 杏林:医道非凡或医德高尚的人
问题探究
客体“孤帆”与本体“孤舟” 有相关性,是借代。
1.孤帆一片日边来。
客体“厚障壁”与本体“隔阂” 有相似性,是借喻。 2.我就知道我们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 后障壁了。
判断二:看能否转 换成明喻。能转换 成明喻的是借喻, 本能转换成明喻的 是借代。
问题探究
改成明喻,教师培育着像 祖国花朵一样的儿童。句 子通顺,故本句是借喻
1.教师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改成明喻,一群像红领巾一样的 少先队员向公园走去。句子不通 顺,故本句不是借喻 2.一群红领巾向公园走去。
总结归纳
01
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似 性的是借喻,有相关性 的是借代
02
句子能转换成明喻 的是借喻,不能转 换成明喻的是借代
古诗中常见的借代词语:
桑梓:故乡 同窗:同学 丝竹:音乐
问题探究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b86e248adaef5ef7ba0d3cb3.png)
借喻和借代的异同点
借代和借喻异同点: 它们都是用一事物代替另 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借代的作 用是"称代"就是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 借喻的作用是比喻。 构成借代的基础事物的相 关性,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 构成借喻 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 方面的相似。
借喻和借代
比喻: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 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种类:
比喻的四种类型
明喻:甲像乙。 本体、比喻词、喻体三者明明白白都有。如:叶 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像、仿佛、 似、犹如……
暗喻: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是、成了、变成” 连接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 水墨山水。
借代的五种类型
1用事物的特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体事物:红眼睛原知道他家 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部分代整体:咏罢低眉无写处。 5结果代原因: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 笑的结果) 运用借代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 征,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出现。
借喻: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罢。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雨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 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家屋顶 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借代: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 事物的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出 说的人或事物。
简述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简述借代与借喻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c839b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c.png)
简述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一、侧重点不同:
1、借喻侧重表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
2、借代则侧重说明本体和借体之间的相关性。
二、作用不同:
1、借喻的作用是使本体形象化。
2、借代的作用是给本体换个名称。
三、修辞手法不同:
1、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词为名词。
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
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更形象具体。
2、借喻是比喻的一种。
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借喻与借代[详细讲解]
![借喻与借代[详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0ad34e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0.png)
借喻与借代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它不同于借代。
例如有这样一个例句:敌人布下天罗网,韩英不幸入铁窗。
敌人布下的层层包围与“天罗网”相似,“天罗网”是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铁窗”与监牢有关系,是监牢的一部分,在句中代替了监牢,这是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由此可归纳出:构成借喻和借代的不同基椽—相似性、相关性是区分二者的重要尺度;借喻的基础是相似性;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性。
借喻与借代难以区别怎么办借喻和借代就像修辞王国中的一对“孪生兄弟”,常顽皮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使刚接触它们的同学张冠李戴,分辨不清。
其实只要弄清它们各自的特征,找出不同之处,就不难区别了。
同学们都知道,比喻是要有本体、喻体和喻词的。
借喻作为一种特殊的比喻,没有喻词,本体一般也不在本句中出现,而是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这样可以突出本体的某种特性。
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瀑布》里的句子:“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这两个句子都只出现了喻体“白银”和“珍珠的屏”,而本体“瀑布”都未出现,也没有比喻词。
只是利用“白银”和“珍珠的屏”来突出瀑布的颜色和形状。
由此看来,借喻的本体和喻体在某一方面是有相似之处的,这是借喻的一个重要特征。
借代又叫“换名”,它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与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本体和借体之间无相似之处,但有紧密联系,表面上是两种事物,实际上是一种事物。
例如小学课文《粜米》中的句子:“迎面来了几个旧毡帽”。
毡帽是物,而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都知道这里“毡帽”是指来粜米的农民。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毡帽是江浙一带农民常戴的帽子,所以同学们通过联想,就知道了所指,就像一提“羊肚头巾”我们就会联想到陕北农民,而一提起“小花帽”我们就会联想起维吾尔族老乡一样。
由引可见本体和借体(替代本体的事物)虽不相似,但有不可分离的关系。
利用本体和借体之间的关系,产生的艺术换名,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的事物形象突出,特色鲜明。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借喻是喻中有代,但以比喻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喻与借代有什么不同?
区别借喻和借代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⑴借喻的本质是“喻”,虽然它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隐含着可比的对象(即本体)。
而借代的本质是“代”,是以事物的某种特征来代指本体,并没有可比对象。
⑵借喻因为是“喻”,一般可以补进“本体”和“喻词”。
借代则没有可比物,无法这样补进。
⑶借喻一般可以对未出现的本体起描写作用。
借代却只能起”代“的作用,其代用的词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起描写作用。
⑷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现了“××像××”地比喻句,后文直接使用喻体,这就成了借代了。
(比如《故乡》里的“圆规”)
怎样区别比喻中的借喻和借代
借喻和借代两种修辞格因为它们都有“借”字,也往往分不清。
怎样区别一个修辞格是借喻还是借代呢?一个最常用的方法是还原法。
借喻是一种省略了本体和比喻词的比喻,完全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把本体找出来,再加一个“像”字将借喻还原成明喻的形式。
比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和“鸿鹄”都是借喻,我们把它们还原成明喻形式: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好象渺小的燕雀;自己好象翱翔万里的鸿鹄。
借代是用甲事物来代替乙事物,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某些相关之处。
比如:那边来了个红领巾。
“红领巾”是借代,是用少先队员的标志来代替少先队员。
不能说少年队员象红领巾。
再比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枪杆子”是借代,用“枪杆子”来代替“武装斗争”。
因为“武装斗争”必须得用枪杆子,二者之间有联系。
不能说武装斗争像枪杆子。
借喻与借代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但两者容易混淆,怎样辨别呢?首先,明确两种修辞格的概念。
借喻是不说出本体,或不在本句说出来,而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
例如:敌人躲在乌龟壳里不敢出来。
这句中用“乌龟壳”比喻碉堡,由于特定的上下文,
或由于比喻关系为大家所熟知,都只出现喻体,隐去了本体。
借代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例如:郭全海解下青骒马,翻身上去撵玉石眼去了。
“玉石眼”是老孙头马的特征,用这个特征代替马。
第二,根据不同特点进行区别。
1. 借喻中,两事物之间有相似性。
而借代中,两事物之间无相似性,只有相关性。
例如:老师精心培育祖国的花朵。
这里用“祖国的花朵”喻“少年儿童”。
两者之间很相似。
而“那边跑来几个红领巾”这句话中的“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代称,两者之间只有相关性。
也就是借喻的作用在“喻”,而“借代”的作用在“代”。
2. 借喻一般可换成明喻的格式,而借代则不能。
如:“老师精心培育祖国的花朵”一句,可以说成“少年儿童象花朵”,而“那边来了几个红领巾”一句,就不能说“少先队员象红领巾.
借喻是比喻中的一种,它的特征是用喻体直截代替本体。
借代是另外独立的一种修辞手法,它的特征是不直说某人或某物的名称,而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也可以称作是“换名”或“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