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氵”(三点水)和“冫”(两点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氵”(三点水)和“冫”(两点水)“氵”(三点水)和“冫”(两点水)作为构字部件,在构字上是各司其职的。
以“三点水”为部件的字本义多与液态水有关,如江、河;以“两点水”为部件的字本义多与寒冷有关,如冷、冻(“寒”字下面两点亦然)。
“冫”(两点水)表示冷的理由来大约自“冰”, 甲骨文“冰”字写作“仌”,作为偏旁即“冫(两点水)”。
先民为何如此造字?我猜测,为了使水冷冻后结冰这一自然现象在文字上得以表达,聪明的古人就让“水”(遗憾,电脑字库里没有“水”的甲骨文写法,只得权用篆书的“水”代之)少一点,成为“仌”,这就是上古‘冰’字(也遗憾,电脑字库里这个上古“仌”字甚至连篆书写法也无法找到),以此来会意水遇寒冷冻结;作为构字部件,也就顺带用“三点水”演变成的“两点水”来表示寒冷。
不过有些含“冫”(两点水)的字似乎与寒冷无关。
如“冯”,本义是马跑得快。
《说文》云“冯,马行疾也。
”一点没有寒冷的意思。
其实“冯”是形声字,从马,仌(冰)声。
可见这里“冫(仌)”是声旁,表声,“马”才是形旁,表义。
现代人可千万别弄错了。
还有比较有趣的“冶”字。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冶,“销也。
销者,铄金也。
”冶炼要用火而且是高温大火,那可一点也不冷。
为何要用表示冷的“冫(仌)”?这充分表明了古人的“狡猾”。
《说文解字注》云“仌之融如铄金然。
”原来是用冰(仌)的溶化来意会金属的溶化。
当然,也有一批以“冫”(两点水)为形旁表义的字真与寒冷无关,如“决、冲、净、凑”等等。
这并不是古人胡乱造字不讲理据,而是汉字简化之过。
这些字原本分别写作“決、沖、淨、湊”,皆为“氵”(三点水),作为“氵”(三点水)的家族成员,它们的本义均与水有关。
如“決”,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行流也。
从水从夬”。
又如“沖”,清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云,“沖,涌搖也。
从水从中”,原义是水向上涌流。
那它们何以从“氵”
(三点水)变为“冫”(两点水)。
这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的汉字简化,为了简化,人们霸道地强行将“氵”(三点水)中一点“蒸发”掉,然后将其冷冻下来变成“冫”(两点水)。
简则简矣,但却破坏了汉字的造字理据。
可见错在现代人,怪不得古人。
类似的简化字还有“发”。
“發”、“髮”音调、意义毫无共同之处,却硬要统一简化为“发”,硬造出一个多音字。
这类简化字,是典型的简化燥动综合征的反映,扭曲了汉字。
有人批评这是因小利而乱大体,此为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