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_798_艺术区和深圳大芬艺术村的困惑与出路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 北京798艺术区产业发展与困境1

第十二章  北京798艺术区产业发展与困境1

• 两届“北京大山子国际艺术节”(DIAF- 两届“北京大山子国际艺术节” DIAF- Festival) Dashanzi International Art Festival)所产 生的影响,798艺术区的影响越来越大 艺术区的影响越来越大。 生的影响,798艺术区的影响越来越大。首届艺术 2004年 月至5月的一个月)吸引了80000 80000人次 节(2004年4月至5月的一个月)吸引了80000人次 前来访问,其中约60%为中国观众,40%为境外观 60%为中国观众 前来访问,其中约60%为中国观众,40%为境外观 众,其中还有来自巴黎等国外各大城市当代艺术 的代表。120多家中外媒体报道了艺术节和在此处 的代表。120多家中外媒体报道了艺术节和在此处 活跃着的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一些国内外文化 活跃着的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 机构和基金会等对艺术节进行了赞助。 机构和基金会等对艺术节进行了赞助。第二届艺 术节(2005年 30至 22日),在23天中 天中, 术节(2005年4月30至5月22日),在23天中,共 进行了表演、展示、研讨等艺术活动109 109项 进行了表演、展示、研讨等艺术活动109项,吸引 观众80000以上,最多的一天达近万人。2005年 80000以上 观众80000以上,最多的一天达近万人。2005年9 22日至10月 日至10 798艺术区进行了 双年展” 艺术区进行了“ 月22日至10月7日,798艺术区进行了“双年展”, 也取得丰硕成果,许多观众慕名而来,观众达6 也取得丰硕成果,许多观众慕名而来,观众达6万 以上。以上几大活动, 798艺术区的名气越来越 以上。以上几大活动,使798艺术区的名气越来越 艺术品成交量也与日俱增。 大,艺术品成交量也与日俱增。
二、798艺术区的产业结构 798艺术区的产业结构

浅谈北京798艺术区的发展现状

浅谈北京798艺术区的发展现状

浅谈北京798艺术区的发展现状作者:孙洪波来源:《神州》2012年第14期摘要:近些年来,在北京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关注下,北京798艺术区逐渐成为北京市的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

同时,也在该地区中各界艺术家和各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下,798艺术区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产业和交易中心,成为中国艺术的新标志和新的文化艺术窗口,本文以北京798区的现状为依据,简单阐述该地区的规划情况,仅供参考。

关键词:艺术园区艺术机构前言:在经过多年的努力下,798区已经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从无头绪无章法的发展进入到一个规规矩矩,循序渐进的发展时代,并且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无论是在产业化和艺术表现力上,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文章首先阐述产业发展的现状,然后简单规划798区的发展前景。

1、北京798地区的发展现状1.1在不断发展中进一步提升产业实力迄今为止,艺术区园区内的各界创意产业机构已经增加到400多家,他不但由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机构组成,还囊或了来自各大洲的16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意机构。

这些机构中包括艺术,传媒,网络文化,休闲娱乐,咨询服务类等。

园区内的工作人员已经超过万人。

1.2当前园区的活力在各个机构的影响下不断增强北京798艺术园区在不断的扩大中已经逐步成为中国艺术的一个典型艺术聚集地。

在此聚集地观光造访过的有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欧盟主席巴罗佐、法国总统萨科齐、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等,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园区内总计接待国际上的名人共25人次。

而在每年的商场品牌和展示活动都会在798地区展示,再比如每年在各界电影节、演唱会、时装秀、艺术节的等各界上百于场活动中,访问798艺术园区的宗人高达百万人。

在对艺术经区进行报道时,海外多个国家都有好多记者纷纷做采访。

1.3由798艺术区带动起来的周边效应已经越来越明显在文化艺术机构不断聚集的今天,798艺术区已经发展到现代以艺术展去为中心的国内最大的文化艺术园区,也以此提升国内外最大的园区,比利时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西班牙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美国佩斯画廊等国际大型艺术机构纷纷入驻。

798 艺术区,何去何从

798 艺术区,何去何从

04/2013 New Economy Weekly / 新经济导刊/ 71798艺术区,何去何从798遇到的问题,涵盖了文化艺术园区或是文化创意园区最核心的问题重要的作用。

这个艺术区,甚至已经成为北京市乃至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名片。

围绕着这所艺术区,艺术家看到的是荣耀、勇气和责任,投资客嗅到的是生意、需求和财富,而本刊则看到的是一个在思索中前进的798。

798目前在面对很多其他园区在若干年后也可能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甚至涵盖了文化艺术园区或是文化创意园区最核心的问题。

798的成长过程798 艺术区的建筑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

那时候,798 艺术区是新中国“一五”期间建设的“国营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

这座工厂包含了原电子工业部所属706、707、718、751、797、798等6个厂。

工厂区筹建于1951年,由前苏联政府援建,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全部由民主德国完成,因此秉承了德国“包豪斯”的设计风格。

当时的无线电联合器材厂以生产无线电零部件为主。

其中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很多重要零部件的生产和制造任务就由这座工厂承担完成。

但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企业亏损严重,工人纷纷下岗,大片厂房与车间处于闲置状态。

至此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798的生命源自一所著名艺术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院是在1950年4月成立的,是教育部直属的惟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由国立北平艺术专CASE案 例72 / 新经济导刊 / New Economy Weekly 04/2013科学校与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成立,毛泽东为学院题名。

这所大学一直位于王府井。

1995年中央美院决定迁出王府井,但是由于望京花家地新校址还没有完工,只好在望京地区的大山子进行了6年的过渡期。

而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央美院给798 艺术区注入了生命。

当时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位置与中央美院邻近,由于中央美院的大量教师和艺术工作者需要创作空间,而毗邻的无线电联合器材厂恰好空间比较开阔,加上交通便利、租金便宜,受到了创业型的文化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的偏爱,因此很多艺术家开始聚居此地。

798调研报告

798调研报告

798调研报告
《798调研报告》
一、简介
798艺术区是北京的一个著名艺术聚集地,吸引着数以千计的
游客、学生和艺术爱好者。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798艺术区的发展现状、艺术家及企业的需求,以及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二、调研内容
1. 艺术区发展现状:我们对798艺术区的规模、景观、设施等进行了全面了解,发现了许多亮点和潜在的发展机会。

2. 艺术家和企业的需求:我们采访了多位艺术家和企业经营者,了解他们对于艺术区发展的期望和建议,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 展望未来:我们对798艺术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展望,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以促进艺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调研结果
1. 发展现状:798艺术区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艺术氛围,是
吸引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的重要因素。

但在旅游高峰期,游客密集导致景区设施短板明显,需要进一步改善。

2. 艺术家和企业需求:艺术家们期望能够更多的展示和交流机会,同时企业希望提高品牌曝光度和销售效率,艺术与商业需求的平衡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3. 展望未来:针对现有问题,我们建议加强景区设施建设,提升游客体验;同时,鼓励艺术家和企业合作,推动艺术与商业的融合发展。

四、结语
本次调研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未来798艺术区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关注艺术与商业的平衡发展,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游客和艺术家的需求满足。

希望我们的调研成果能够为798艺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中国当代艺术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当代艺术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当代艺术的困境与出路近日参观了798艺术区,深感在这世人知晓的“798”中,中国艺术更应该建立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注意国家形象的正面塑造。

《纽约时报》将798艺术区与纽约当代艺术家聚集区SOHO并论。

“登长城、吃烤鸭、逛798”已成为外国游客来到北京的首选日程安排。

从电子工业摇篮到先锋时尚的制造基地,798艺术区的成功之处在于挖掘了工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是文化产业多样化的积极尝试。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西方资金的大量入场带来的文化取向问题。

798艺术机构中有外国资本背景的占到60%以上,资本必然影响价值观。

今天,我们在798艺术区的外资画廊中看到的作品,大多会留下“束缚”、“暴力”、“空心”、“伤痛”、“压抑”、“施虐”等印象,在西方走红的艺术家仍希望自己的现成品苍蝇拍能像杜尚的小便池一样一鸣惊人,由此不难引发我们的延伸思考。

西方所关注的中国当代艺术是一部关于“伤害”主题的图像,即现代中国的历史和政治造成的伤痕记忆,以及近年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产生的心灵痛苦。

体现为对中国政治的妖魔化,对民众“愚昧”、“落后”的夸张扭曲。

这些在西方流行的当代艺术中的“中国形象”,被解读为由政治符号所构成的“病态的中国”。

此时的一些国际大展仿佛就是策划人对艺术家的命题考试,西方策展人、艺术商人在现代和金钱的文化、财富双标牌包装下,以一种世界艺术权威的形象成为想尽快“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美术家的指路人。

西方的眼光等同于当代艺术的标准,那些明显地具备意识形态针对性的作品迅速走红,其反美学的“审丑”,给予世界有关中国的形象是负面的。

与其说西方人的这种兴趣是源于对艺术本身的关注,还不如说是源于对中国政治走向的关注。

有外国势力暗中操纵或直接鼓励的中国当代艺术多热衷于解读落后、奴性、愚昧、粗鲁、怪异等消极人格因素,将此认定为中国人的“国民性”,造成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严重损害。

粤语说“798,去就发”,798艺术区已被世人所关注,说起中国当代美术,外国游客大多会去798艺术区,而不太知晓中国美术馆。

798艺术区文化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798艺术区文化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798艺术区文化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旅游管理798艺术区文化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吴丽云作者简介:吴丽云(1975-),女,山东临沭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融合、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

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JGC093)。

798艺术区在现代艺术展示、交易及文化旅游方面均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已成为外国人来京的重要目的地。

但依然存在文化旅游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旅游产品单一、旅游源吸引力减弱等问题,本文从资金税收优惠政策、艺术产业化、艺术体验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798艺术区位于大山子地区,是原国营718联合厂的电子工业厂区所在地。

1995年,中央美院的隋建国教师租用798工厂空置厂房作为雕塑车间,由此拉开798由废弃工厂向艺术区转变的序幕。

此后,陆续有艺术家进驻。

2002年,中外艺术家进入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段。

2006年,北京市认定了首批十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中就包括了798艺术区。

798已成为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范例。

随着798艺术区社会影响力的提高,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艺术区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开始凸显,成为影响798艺术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798艺术区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的程度偏低,产业链条短798艺术区已成为北京市的文化新地标,但798艺术区以艺术创作、展示、交易和包豪斯建筑为核心吸引力的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水平尚低,文化资源向产品、产业的转化度较低,导致798艺术区文化资源的社会影响力未能有效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798艺术区内主要为个体经营者、工作室和画廊等,规模小;现有产业链主要集中于艺术展示、艺术交易两个环节,产业链条短,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和关联产业的带动作用小,致使798艺术区所有者七星物业管理公司以房租为主的单一收益形式。

产业化程度低导致798艺术区的发展仍处于文化艺术区而非文化旅游产业功能区的阶段。

798艺术区: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

798艺术区: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

798艺术区: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我是798艺术区的创始人,一个热衷于文化和艺术事业的人。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798艺术区如何成为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

798艺术区位于中国北京,原本是一个废弃的电子厂。

20世纪50年代, East German architects designed this factory, whichwas known as the "Big Electric Building". 然而,在21世纪初,这个废弃的工厂迎来了一次新生。

我们看到了这个工厂的潜力,决定将其改造成一个艺术区。

我们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建筑风格,同时引入了现代艺术元素。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氛围吸引了众多艺术家、设计师和文化爱好者的关注。

我们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宽敞的创作空间,同时举办各种艺术展览、文化活动和艺术交流。

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

798艺术区逐渐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

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是2013年的"798国际戏剧节"。

这个戏剧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剧团和艺术家,为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表演。

在这个戏剧节期间,798艺术区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参观,这对于提升798艺术区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了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798艺术区还拥有许多特色餐厅、咖啡馆和书店。

这些场所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让他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美食和文化。

如今,798艺术区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为更多的人提供一个了解和欣赏艺术的平台。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798艺术区的成长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这些细节不仅是我们成功的关键,也是其他文化产业可以借鉴的经验。

1. 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利用:798艺术区的前身是一个废弃的电子厂,我们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建筑风格,同时引入了现代艺术元素。

798艺术区

798艺术区

目录798艺术区简介1、798艺术区调研报告2、798艺术区:独特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模式3、对北京798艺术区当下发展困境的分析4、城市设计案例的运作观察与分析--北京798艺术区5、传统与时尚的交融——北京798创意产业区6、2013文化产业园区之问:画廊再次离别7987、北京798艺术区:当代艺术良莠不齐高房租逼退艺术家8、逾八成当代艺术扛鼎拍品从798艺术区起步9、798艺术区应迈向常态化运营10、798艺术区能否还是当代画廊首选?11、艺术难敌文化地产谁来保护798艺术区经营环境798艺术区简介798艺术区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英文简称DAD-Dashanzi Art District),原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

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因当代艺术和798生活方式闻名于世。

1、798艺术区调研报告一、798艺术区的基本情况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798艺术区。

它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英文简称DAD––Dashanzi Art District)。

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

面积60多万平方米。

目前叫798艺术区的这片厂区,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706、707、718、751、797、798等6个厂的区域范围。

从50年代末到1964年,这个区域曾经叫做‚718联合厂‛,全称为‚国营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

上说的6个厂是联合厂的分厂。

1964年,这6个厂开始独立经营,由联合厂一家一下改变为6个厂,直到2001年。

2001年,除了751厂以外的5个厂与华融资产公司(控股)与751厂联合组成七星华电集团,统一管理这片区域。

从2001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

城市更新 公共艺术 案例

城市更新 公共艺术 案例

城市更新公共艺术案例
城市更新与公共艺术结合的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 上海198改造项目:该项目将老旧的工业区转变为现代艺术区,通过保留老建筑、引入艺术家和创意机构,将废弃的工厂变成了充满活力的文化空间。

2. 深圳大芬村:大芬村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农村,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油画村。

通过引进艺术家、建立画廊和工作室,大芬村的艺术氛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3. 北京798艺术区:798艺术区是由废弃的工业区改造而成的,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区之一。

这里汇集了众多的艺术家、画廊、艺术机构和创意产业,成为了北京的文化地标。

4. 成都东郊记忆:东郊记忆是一个将音乐、艺术和文化相结合的城市更新项目。

这里保留了老工业区的建筑和设施,同时引入了音乐、演艺、展览等文化活动,成为成都的文化新地标。

这些案例都是将城市更新与公共艺术相结合的成功实践,通过艺术的手段让废弃的场地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城市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对于大芬油画村的评价

对于大芬油画村的评价

对于大芬油画村的评价
大芬油画村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油画艺术基地之一,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它是一个充满创意和艺术氛围的社区,吸引了无数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

首先,大芬油画村以其独特的油画文化而闻名。

这里集结了众多油画艺术家,
他们在这个社区中创作、展览和交流。

大芬油画村作为一个艺术创作的聚集地,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各种机会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且举办了许多展览和艺术活动。

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类风格、题材和技巧的油画作品,从而丰富了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其次,大芬油画村也为艺术爱好者和普通观众提供了了解和参与艺术的机会。

除了艺术家的作品展览外,这里还有许多艺术工作室和画廊,供人们观看和购买艺术品。

我们可以参加各种油画培训班和工作坊,学习绘画技巧,感受艺术的魅力。

大芬油画村的艺术氛围浓厚,让人们可以尽情沉浸在艺术的世界中,享受到艺术带来的美好体验。

此外,大芬油画村的环境也非常宜人。

村落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
空气清新宜人。

艺术家们可以在这里找到灵感,让他们创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对于普通游客而言,大芬油画村也是一个可以放松心情、感受艺术的好去处。

总之,大芬油画村以其丰富的艺术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备受赞誉。

通过展览、培训和艺术交流活动,它为艺术家和观众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大芬油画村以其丰富的艺术氛围和美丽的环境成为了一个艺术创作和文化体验的热门地点,而这正是它值得赞赏的地方。

第十二章 北京798艺术区产业发展与困境3

第十二章  北京798艺术区产业发展与困境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苏荷闻名纽约,随后闻名世界, 苏荷闻名纽约,随后闻名世界,其艺术家工 作室和住所具有的散漫而有秩序、 作室和住所具有的散漫而有秩序、不昂贵却有品 位的自然风格,经过媒体的宣传, 位的自然风格,经过媒体的宣传,一度成为家居 时尚。参观苏荷的画廊,一度成为有闲阶级妇人 时尚。参观苏荷的画廊, 别致的活动内容。 别致的活动内容。 • 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荷作为一个城市老 旧地区的转型成功,它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旧地区的转型成功,它对大众文化的影响,受到 了商家的关注。 了商家的关注。著名服装和化妆品公司纷纷进入 苏荷,建立旗舰店专卖店, 苏荷,建立旗舰店专卖店,苏荷的街道变为精品 街。这样的多方压力,使苏荷的建筑空间成为紧 这样的多方压力, 俏商品,最终落实为持续上扬的房租。 俏商品,最终落实为持续上扬的房租。苏荷的画 廊开始了规模空前的大迁移。 廊开始了规模空前的大迁移。

战后的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作品,具有19世纪沙 战后的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作品,具有19世纪沙 19 龙画艺术家不可想象的大尺寸和多种媒介。 龙画艺术家不可想象的大尺寸和多种媒介。原在格林尼治 东村等地的艺术家, 村、东村等地的艺术家,逐渐感到老房子的小空间不得施 与此同时,战后轻型加工业走向萧条, 展。与此同时,战后轻型加工业走向萧条,苏荷地区空置 的车间和库房是敞开的LOFT 具有一般居住建筑所没有的、 LOFT, 的车间和库房是敞开的LOFT,具有一般居住建筑所没有的、 未经隔断的大空间,成为艺术家青睐的地方。 未经隔断的大空间,成为艺术家青睐的地方。随着工厂的 慢慢撤离,艺术家不断进入。到上世纪50年代晚期, 50年代晚期 慢慢撤离,艺术家不断进入。到上世纪50年代晚期,苏荷 已成为纽约艺术家密度最高的地方。 已成为纽约艺术家密度最高的地方。 • 但最终使苏荷成为西方当代艺术重镇的重要因素, 但最终使苏荷成为西方当代艺术重镇的重要因素,还 是商业画廊的进入。 1976年 是商业画廊的进入。到1976年,这块弹丸之地云集的画廊 已经超过70家。到上世纪80年代末,各类大小画廊达200 已经超过70家 到上世纪80年代末,各类大小画廊达200 70 80年代末 多家。 多家。 •

由798的困局探讨城市艺术街区的发展模式

由798的困局探讨城市艺术街区的发展模式

由798的困局探讨城市艺术街区的发展模式任何一座城市,都希望有一个活力四射的文化艺术街区,既能体现时代潮流,又能提升城市艺术品位。

中国的城市艺术街区很多,但是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不多,既有知名度又能做到持续发展的更少,而且多数都沦为了商业消费街区。

北京798艺术区作为全国艺术街区的标杆,曾经引领艺术潮流,但在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徘徊确使798进入到一个发展困境,梳理分析798的问题,对于探索城市艺术街区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机缘▲▲▲早在1995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为了完成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群雕,以0.3元钱(每天每平米)的低廉租金租用了两个近3000平方米的旧厂房作为雕塑车间,由此开启了798艺术区的发展历程。

2000年前后,随着一批艺术家的迁入,这个被遗忘的角落开始声名鹊起。

798艺术区的前身是始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718工厂,在苏联援建的大时代背景下,798的建筑为何会具有如此独特的造型与美感,甚至2003年建筑大师扎哈看到798时,评价称之为是包豪斯世界上仅存的包豪斯工业建筑群。

经过查证,718联合厂的设计图竟然是前东德的德绍工业设计院,而这个设计院正是包豪斯风格建筑设计的大本营。

一时间,这个电器元件厂,实现了艺术价值上的华丽转身。

包豪斯风格的建筑本身就有强烈的现代艺术气息,给艺术家营造了一种独特的创作氛围,而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又在潜移默化的去融入到这个环境中去,达到“艺术表达信仰”的目的,随处可见的涂鸦,放大了艺术家们自由自在的创作状态,也更容易让游客融入艺术的氛围中来。

不仅798本身的建筑艺术与环境氛围极具魅力,其发展也正好赶上了中国艺术市场急速发展的阶段。

2008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短暂的调整后一路高歌猛进,挤入世界前列,并在2011年达到顶峰。

不断攀升的艺术品价格刺激了艺术产业的发展,798艺术区一跃成为城市艺术街区的标杆,成为北京的一张城市新名片。

2现状▲▲▲在10年前,这里引领的现代艺术潮流宛如年轻人般风华正茂,而如今,游客多了,艺术家却走了,表面看似繁华,但这里的艺术氛围却已被商业气息完全挤压殆尽。

北京798艺术区当下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

北京798艺术区当下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

对北京798艺术区当下发展困境的分析1990年代,以聚集自由艺术家而著称的圆明园画家村,鼎盛时期曾经聚集了几百名“盲流”艺术家,这里也一度成为这些流浪艺术家心灵的“乌托邦”,但最终被取缔了。

如果说圆明园画家村被取缔,是因为当时的社会体制还没有做好接受如此另类艺术家的准备的话,那么时至今日,进入21世纪的北京,又在上演艺术区的拆迁剧目,如北京朝阳区的正阳艺术区、008艺术区、东营艺术区等,因规划问题而被拆迁。

虽然今天这些职业化的艺术家们已经不再被称为“盲流”,甚至成为一种时尚代表,或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人们心中的“偶像”,但这仍然避免不了他们因艺术区的拆迁而被迫迁移的现实。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旗帜之一的北京798艺术区,也曾在2005年面临被拆迁的命运,人们不禁要问:798还好吗?今天,北京798艺术区已经不再仅仅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聚集地而存在了,而是一个具备了画家工作室、画廊聚集区以及兼具旅游和时尚消费区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功能艺术区。

从这一点来看,798艺术区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区域概念,而是具备多种可能的象征性符号,其多样共生的艺术生态,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通过市场因素将不同的成分连接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生态系统,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样互动链条。

然而,我们今天在庆幸798免遭被拆迁的同时,也必须做出进一步的追问:头顶多重光环的798艺术区将会如何?因为今天的艺术区建设,已经不仅是艺术家自由聚集的群落生态,而是被纳入到了政府文化产业规划中。

798的免遭拆迁,是相对幸运的,这既因为798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也因为社会各界的努力,如各方知识分子、学者的呼吁以及政府保护力量的介入等。

然而798今天的发展正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不确定性。

其困境主要来自798艺术区的定位及进一步的发展规划:798艺术区是否要保持其早期的“自在性”?保持其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区的特性?还是要蜕变为高档时尚消费区和旅游观光区?引起其变动的核心因素是什么?是人为因素?还是市场语境下利益转移所导致的新的解构和建构?这些问题涉及798艺术区能否保持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健康发展,涉及到中国成熟当代艺术市场的建立,也涉及到中国当代艺术本土地位的确立和健康发展的可能。

大芬油画村心得

大芬油画村心得

大芬油画村心得大芬油画村是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一个以油画创作为主题的艺术村落。

作为中国最大的油画村,大芬油画村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和创作。

我有幸在这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周末,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大芬油画村的环境非常优美。

整个村落被翠绿的山峦环绕着,清澈的小溪流经村庄,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村内的建筑也充满了艺术氛围,墙壁上的壁画和雕塑都展现了艺术家们的才华和创造力。

大芬油画村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村内有许多画廊和艺术工作室,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油画作品。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们的作品,每一幅画都充满了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此外,大芬油画村还定期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大芬油画村的氛围非常浓厚。

来到这里,我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魅力。

每个角落都弥漫着创作的气息,艺术家们在画布前沉浸着,他们的笔触和色彩让人震撼。

我也有机会参加了一些艺术创作的活动,和其他艺术爱好者一起交流和学习,收获颇丰。

大芬油画村还有许多特色的店铺和小吃摊位,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我品尝了一些当地的美食,比如烤鸭和糖葫芦,味道十分美味。

在村里的小店里,我还买到了一些精美的手工艺品和纪念品,作为这次旅行的纪念。

总的来说,大芬油画村是一个充满艺术氛围和创作活力的地方。

在这里,我不仅欣赏到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还有机会亲身参与到艺术创作和交流中。

大芬油画村的美丽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使我流连忘返,这次的经历必将成为我美好回忆中的一部分。

如果你也是一个艺术爱好者,那么大芬油画村绝对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无论是欣赏艺术作品,还是体验艺术创作,这里都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艺术之旅。

被过度消费的北京798谁来为艺术园区的未来负责

被过度消费的北京798谁来为艺术园区的未来负责

被过度消费的北京798谁来为艺术园区的未来负责798艺术园区十年之路也是中国艺术园区发展的一个缩影,对于正在各地大兴土木的艺术园区,当下面临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艺术从来不是经济发展策略制定者考虑的重点,但是,一个艺术区被蜂拥而至的时尚集团和高级百货公司所带来的高房租击垮,这要怪罪于商业化吗?每天清晨上班高峰时段,北京798艺术园区门口的天桥上,一批批白领睁着惺忪的睡眼,手提塑料袋里装着的早饭,脸色漠然地涌入新近刚刚建成的电子城。

电子城的拔地而起是2004年798这片土地的主管方急急火火卖地一次性收入的结果。

如果,能够有个完整而长远的规划,也发展成艺术园区与现有的798艺术区毗邻,那么其带来的经济利益可能远远高于卖地收入,且收入将是恒久的。

近日,位于798艺术园区内的亚洲艺术中心又因房租之争被物业方强行断电断水。

北京798艺术园区是个热门话题,中国当代艺术在此处历经十余年,798见证了一个中国当代艺术由“地下”或者“半地下”的状态,转入“地上”,又从“地上”,急吼吼一路不回头地向着商业化狂奔的过程。

目前被称为798艺术区的这片厂区,地处北京东北郊区,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706、707、718、751、797、798等6个厂的所辖范围。

798厂的建造曾得到了前苏联的帮助,由民主德国设计,厂房属鲍豪斯样式的建筑。

工厂在1951年建成,建国初期这个工厂用来生产军用的电子设备,曾是共和国的骄傲。

从1950年代末到1964年,这个区域曾经叫做“718联合厂”,全称为“国营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

整个厂区至今还留有工业时代的大车床、通风管道、控线板以及下水道。

2002年,陆续有艺术家到此安营扎寨,此后三年,成为798的黄金时代,时至2008年北京奥运成功举办,经济危机相继而来,有画廊和艺术家承受不了逐年高涨的房租而撤离家园,换来更庞大更擅长于商业运作的艺术机构,以及餐饮业的日渐兴盛,不断地有疑问在798上空云集:798,是谁的呢?人们常常拿西方艺术园区的兴衰与798相提并论,但是,纵观西方几个著名艺术区从诞生、繁荣,再到衰败、死亡,经历的时间至少是798的2-3倍,且距离当下的时代越远的艺术区,越能成就经典与传奇,而距离当下越近的艺术区,越多遗憾与不当。

北京_798_艺术区和深圳大芬艺术村的困惑与出路

北京_798_艺术区和深圳大芬艺术村的困惑与出路

北京"798"艺术区和深圳大芬艺术村的困惑与出路背景2004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深圳考察首届文博会时曾指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中心城市三大经济增长点之一。

但一个不可否定的事实是,我国文化事业产业化与其他行业相比,至少落后了10年。

这种差距在现实中的对比就是,当艺术家遭遇房地产商时,文化艺术的弱势就可能以这样一种形态表现出来:一边是在城市边缘区兴起的来之不易并已初具规模和影响的艺术区面临拆迁,另一边是在房地产商的主导下,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

在这方面,近年来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的艺术区所遭遇的拆迁困惑最有代表性,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串串值得思考的问题。

案例一:“798”艺术区陷入多方利益持久博弈尴尬困境作为城市CBD建设中不期然出现的一个“另类”,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大山子艺术区原属北京市七星华电集团下辖的798、718等几个工厂的厂区。

从2002年初起,由一些艺术家纷纷在此租赁厂房作为工作室或展示空间而慢慢形成了“798”艺术区。

美国《纽约时报》曾有报道,将大山子艺术区与美国纽约当代艺术家聚集区苏荷区相提并论,并将其归纳为“798”现象。

但由于七星集团担心这个艺术区一旦真正形成,会让自己失去所有权,开始与这一群体产生矛盾。

此后,一些房地产则表示要在此地开发地产项目。

直至2004年8、9月份,在北京市有关人大代表向该市人大递交了保留大山子艺术区的提案建议下,市政府有关领导才表态保留大山子艺术区,并形成了市政府纪要文件。

困惑:保留大山子艺术区的最终决策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虽然在北京市政府有关领导的表态下,大山子艺术区得以保留,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保留大山子艺术区的最终决策的产生仍要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大、媒体、国际影响力、物权所有者七星集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都将展开一场博弈。

对于北京市政府来讲,具体的难度在于平衡,这种平衡包括业主七星集团的利益、集团约5000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压力、国际国内舆论对艺术区的生源力量以及艺术家从事文化艺术产业的权利。

艺术区现状研究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例

艺术区现状研究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例
区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成为国内外艺术界的焦点。 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艺术区的发展历程、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方面。有研究指出,798艺术区的发展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宽松的文化 氛围和政府的政策支持等因素。然而,随着艺术区的繁荣发展,一些问题也逐 渐显现,如过度商业化、租金上涨、艺术品质下降等。
3、加强艺术品质监管,提升艺术区的整体水平。798艺术区应重视艺术品质的 保持和提高,通过建立艺术品质评估机制、加强展览审查等措施,确保艺术区 的整体水平不受损害。同时,艺术家和策展人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 审美眼光,推动艺术区的持续进步。
4、利用互联网优势,推动艺术区的创新发展。798艺术区应积极利用互联网的 技术优势,拓宽艺术作品的传播渠道,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交流。例如,可以打 造线上展览、虚拟现实体验等项目,提升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同时,互联 网还可以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创作和展示平台,促进艺术的普及和传播。
研究结果
1、798艺术区的整体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得知,798艺术区目前拥有近300家艺术机构和工作室,涵盖了绘画、 雕塑、摄影、音乐等多个艺术门类。艺术区内的展览、活动和节目丰富多样, 吸引了大量艺术家和观众前来交流和欣赏。同时,798艺术区还存在着一些问 题,如商业氛围过于浓厚、租金上涨带来的压力以及艺术品质的下降等。
结论
本次演示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例,对艺术区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了解了798艺术区的整体现状、不同主题的艺术区发展 对比、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挑战。
谢谢观看
5、建立多方参与机制,促进艺术区的协同发展。798艺术区的发展需要政府、 艺术家、策展人、观众等多方共同参与。政府应搭建沟通平台,加强各方的合 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艺术区的健康发展。艺术家和策展人则应观众需求和市场 变化,不断调整创作和展览策略,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准和吸引力。观众也应积 极参与到艺术区的活动中来,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艺术区的改进和发展。

大芬村与798

大芬村与798

不同之处
大芬走的是销售行画的市场化之路
798更加注重前卫艺术和原创 大芬走的是订单——创作的从下游到上游的
市场模式 798是创作——销售的从上游到下游的市场 模式 大芬经营模式单一 798的艺术门类多种多样
知识产权问题(大芬村)


首先是有关知识产权的问题,虽然行画市场已获得国际公认, 但临摹是否存在侵犯原画著作者知识产权的问题?行画如何 规范和发展?任晓峰说,在大芬,临摹名家名画的行画是一 种,另有画家自己的原创作品在美国卖11万美元,但其却又 在大芬专门教人临摹自己的画作,在画廊卖,才100多元。 他表示,关于大芬油画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国内外都没 有成熟的规范方式和经验,现在的大芬油画只能是“摸着石 头过河”。但是,到目前为止,大芬还从未遭到有关侵权方 面的纠纷。任晓峰说,对于行画,他更愿意将其看成工艺品 市场,行画有自己的创作性劳动在里面。 另外,大芬油画产业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如何规范化、标 准化和绩效管理,政府如何进一步引导大芬合法经营,如何 壮大原创油画的规模等,都成为大芬人关注的问题。

SOHO式艺术群落 : 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缩写, 就是“小型家庭办公室”。SOHO族在家里办公,不受上班 时间的限制,一般以IT业或自由撰搞人为主。 LOFT生活方式 : LOFT,字面意义是仓库、阁楼的意思, 但这个词在二十世纪后期逐渐时髦而且演化成为一种时尚的 居住与生活方式时,其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词汇的最初 涵义。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LOFT这种居住生活方式首次 在美国纽约出现。当时,艺术家与设计师们利用废弃的工业 厂房,从中分隔出居住、工作、社交、娱乐、收藏等各种空 间,在浩大的厂房里,他们构造各种生活方式,创作行为艺 术,或者办作品展,淋漓酣畅,快意人生。而这些厂房后来 也变成了最具个性、最前卫、最受年轻人青睐的地方。 在 20世纪后期,LOFT这种工业化和后现代主义完美碰撞的艺 术,逐渐演化成为了一种时尚的居住与工作方式,并且在全 球广为流传。

为什么干不过大芬村

为什么干不过大芬村

为什么干不过大芬村
任幼乐
【期刊名称】《中华手工》
【年(卷),期】2013(000)010
【摘要】大芬村一直让中国艺术界如鲠在喉。

记得大芬村刚兴起的时候,艺术界那些专家、学者,艺术家还有学生,对着人家那叫一个鄙视,大有谁提大芬村跟谁绝交的地步,谁让咱上的是美院,谁让咱是艺术家呢。

不过,奇怪的是,刚骂完大芬村,就赶着去给考前班上课,教学生怎么画高分,怎么考美院——感情是考前班培训出来的,就比大芬村高尚?前几年艺术市场的疯狂,确实让许多艺术家富了一把,火了一把,也烧得好多年轻人找不着北了。

亩产万斤的理想,在艺术界实现了——画张画开价几十万上百万,论平尺的话比100还贵。

问题是,红的是少数人,是少数特殊的人,会操作有人脉有资历的六十年代人,一帮小年轻赶着起什么哄?感情是看见人家大口吃肥肉,自己在那里喊腻死了,不行了……神经病。

于是,也学着拍脑袋定价,
【总页数】1页(P84)
【作者】任幼乐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自发机制下创意人才集聚地演化过程分析:基于大芬村的案例 [J], 袁新敏;李敖
2.基于系统的视角看待深圳大芬村的崛起 [J], 任栋
3.由圣像画经济看深圳大芬村的艺术生态——关于深圳大芬画家村艺术生态的思考
[J], 朱光耀;刘攀
4.大芬村艺术复制品价值初探 [J], 邓明红; 凡建秋
5.深圳大芬村:转型虽难,势在必行 [J], 王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圳大芬村:转型虽难,势在必行

深圳大芬村:转型虽难,势在必行

深圳大芬村:转型虽难,势在必行
王婷
【期刊名称】《商业文化》
【年(卷),期】2017(000)028
【摘要】<正>2017年7月23日,余海波执导的纪录片《中国梵高》在第14届日本SKIP CITY国际电影节荣获最佳导演奖,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斩获如此殊荣了:《中国梵高》去年在全球首映时恰逢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这部追随梵高足迹的影片在荷兰获得热烈反响;在稍早一些的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纪录片单元获得最佳中外合拍长片。

《中国梵高》透过对大芬村第一代画工赵小勇和周永久两个个例的展示,将大芬村这个独特
【总页数】4页(P84-87)
【作者】王婷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13-F
【相关文献】
1.基于系统的视角看待深圳大芬村的崛起 [J], 任栋
2.基于紧凑密集型规划理论的城市综合体设计——以深圳大芬村油画广场为例 [J], 施瑛;潘莹;许自力
3.深圳的大芬村 [J], 章流奚
4.由圣像画经济看深圳大芬村的艺术生态——关于深圳大芬画家村艺术生态的思考
[J], 朱光耀;刘攀
5.中小设计企业
数智化转型势在必行
——福建博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数智化转型的实践与思考 [J], 王少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798"艺术区和深圳大芬艺术村的困惑与出路背景2004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深圳考察首届文博会时曾指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中心城市三大经济增长点之一。

但一个不可否定的事实是,我国文化事业产业化与其他行业相比,至少落后了10年。

这种差距在现实中的对比就是,当艺术家遭遇房地产商时,文化艺术的弱势就可能以这样一种形态表现出来:一边是在城市边缘区兴起的来之不易并已初具规模和影响的艺术区面临拆迁,另一边是在房地产商的主导下,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

在这方面,近年来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的艺术区所遭遇的拆迁困惑最有代表性,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串串值得思考的问题。

案例一:“798”艺术区陷入多方利益持久博弈尴尬困境作为城市CBD建设中不期然出现的一个“另类”,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大山子艺术区原属北京市七星华电集团下辖的798、718等几个工厂的厂区。

从2002年初起,由一些艺术家纷纷在此租赁厂房作为工作室或展示空间而慢慢形成了“798”艺术区。

美国《纽约时报》曾有报道,将大山子艺术区与美国纽约当代艺术家聚集区苏荷区相提并论,并将其归纳为“798”现象。

但由于七星集团担心这个艺术区一旦真正形成,会让自己失去所有权,开始与这一群体产生矛盾。

此后,一些房地产则表示要在此地开发地产项目。

直至2004年8、9月份,在北京市有关人大代表向该市人大递交了保留大山子艺术区的提案建议下,市政府有关领导才表态保留大山子艺术区,并形成了市政府纪要文件。

困惑:保留大山子艺术区的最终决策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虽然在北京市政府有关领导的表态下,大山子艺术区得以保留,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保留大山子艺术区的最终决策的产生仍要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大、媒体、国际影响力、物权所有者七星集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都将展开一场博弈。

对于北京市政府来讲,具体的难度在于平衡,这种平衡包括业主七星集团的利益、集团约5000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压力、国际国内舆论对艺术区的生源力量以及艺术家从事文化艺术产业的权利。

而对于朝阳区政府来讲,作为具体负责实际工作的部门,他们的压力主要来自实际操作。

案例二:大芬艺术村模式受到中央领导肯定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的大芬艺术村在20世纪80年代末还只是一个人均收入不足200元的偏僻贫困小自然村。

大芬村兴起于1989年,当时香港一画商到该村租房招募学生临摹油画,以完成外商订单,由此开创了这个贫困小村走向油画生产、收购、集中外销一条龙体系的艺术村之路,变成了世界闻名的油画商品制造基地,年创造产值过亿元。

据悉,美国市场上的“行画”(复制品)70%来自中国,其中80%产自大芬村。

在不久前召开的深圳首届文博会期间,深圳大芬村不仅挂牌了“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42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而且吸引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等中央领导专程进村视察。

困惑:大芬油画村存在侵权问题作为深圳龙岗区布吉街道的一个面积4平方公里的村民小组,大芬通过专业化的分工,流水线式的生产,造就了一个油画产业的品牌,创造了一个村庄经济发展的奇迹。

但《人民日报》2004年12月14日载文指出,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奇迹背后,大芬也有不能承受之重,即为大芬带来滚滚名利的行画,为村庄经济带来了版权问题的困惑。

如何解决侵权之惑,地方政府应尽快拿出方案。

案例三:广州小谷围艺术村拆迁让位大学城作为岭南画派的重要创作基地,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及新造镇的小谷围艺术村始建于1994年,该村占地100多亩,坐落着90多座风格各异、造型独特的别墅,居住着一批油画家、国画家、版画家、雕塑家或高级设计师。

由于村中经常举办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会,每年会举行多次艺术节,交流创作心得、品评艺术佳作等而名声远播海内外。

被业内称为中国的“巴比松”(法国郊区的一个艺术村,巴黎文化的象征)。

2002年初,广州市规划局公布《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广州大学城将建设在番禺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规划范围约43.3平方公里,规划人口为35~40万人,建成后广州大学城将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学城。

在整体规划中,小谷围艺术村被划定为广州大学城的文化共享区。

2003年,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下文要求拆迁小谷围艺术村。

此后,艺术村约60位业主共同委托律师向广州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以拆迁依据不足等为由,请求停止对小谷围艺术村等三个小区的拆迁行为,有业主代表还向国家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国务院等部门递交有关信访材料,但2004年3月,广州市人民政府的行政复议决定书仍维持拆迁决定。

2004年6月,小谷围艺术村完成拆迁工作。

思考:大学城建设与艺术村留存能否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小谷围艺术村最终让位于广州大学城,这完全可以看作是城市文化艺术对广东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促进地方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大贡献与牺牲。

此前,有关人士曾认为,如果当时广州大学城在规划时就把小谷围艺术村的艺术价值充分考虑,小谷围艺术村是可能得以保留下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发展教育事业,还是促进城市艺术文化,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也并不是找不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关键在于如何优化整合与配置资源。

案例四:苏州河畔大仓库艺术区得以保留在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上海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让苏州河水逐渐变清,一批独具慧眼的艺术家开始在河边空置的旧厂房、旧仓库里“安营扎寨”,上海苏州河畔由此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美国纽约苏荷区(SOHO)的艺术家群落。

随后,苏州河两岸的商品房价格上涨,许多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对一幢闲置已久的旧厂房、旧仓库进行房地产开发,致使艺术家群落的空间越来越为狭小,商业开发已对该地区艺术创作发展空间产生负面影响。

为此,一些艺术界人士向上海市政府提出建议,要求将苏州河畔的30座仓库改建为8个大型的文化艺术中心,专门展示音乐、流行时尚、建筑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

经过多方努力,上海市政府终于保留了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老式建筑。

思考:能否在商业与艺术文化之间构建一个缓冲区?在商业与艺术的这场博弈之中,上海苏州河畔大仓库艺术区得以保留,关键得益于地方政府对城市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重视。

上海市政府的决定告诉我们,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城市文明的多样性,需要城市政府在商业利益与文化艺术之间构建一个缓冲区,在这个缓冲区中,一方面要保留具有特殊意义的传统建筑与人文艺术,另一方面仍要借助商业的力量让传统建筑与人文艺术保持其发展的活力,成为城市活力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案例分析:给艺术与文化一个“无人区”市场是无情的,它要讲求效益,要按规则来运行。

一边是来之不易并已初具规模和影响的艺术区,一边是房地产业的发展。

这也许正是今天中国的一个缩影。

就艺术区的兴起而言,北京大山子“798”艺术区和深圳大芬艺术村出现,表面看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但其背后,是城市的宽容和妥协结果。

也许正因如此,深圳大芬艺术村才可能出现在位于深圳特区郊边龙岗区布吉镇的一个十分贫困的小自然村,而北京大山子“798”艺术区才可能崛起于一个经营不景气的国有企业厂区之中,上海苏州河畔大仓库艺术区才可能出现在苏州河畔的旧仓库。

但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大芬村在两次遭遇“城中村”改造阵痛后,在区域内几乎所有村镇都选择发展建设工业厂房的情况下,最终坚持走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事实证明,大芬村是成功的,这种成功,不仅为深圳探索把“城中村”改造成为特色产业村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而且其所凸显的文化价值已越来越为人关注,成为一定区域产业特色发展的一大亮点。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当城市文化艺术区面临商业化的侵袭时,在如何兼顾城市商业经济与艺术文化发展的这对矛盾体上,我们并不是没有办法平衡两者的利益冲突。

事实上,市场就是最有效率的平衡器。

无论是深圳大芬村,还是北京“798”艺术区、上海苏州河畔大仓库艺术区,他们正是在不经意之中,在城市商业与艺术文化之间找到了一条双赢之路,使艺术区成了一个经济增长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原来许多地方一些老厂区苦苦求索却没有找到的一条出路。

因此,对于诸如北京大山子艺术区这样面临“生死选择”的特色产业区,是拆除还是保留,已经不是某个简单的个体能否存留的问题,希望我们的城市能在密不透风的水泥森林中保留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形成一个相对的“无人区”,给艺术和文化一个自由生长的空间。

尤其对于号称中国文化中心的北京来说,如何决定大山子艺术区的命运,具有标志性意义。

链接:《经济观察报》:“798”艺术区免于拆迁是对单极化的勇敢救赎北京大山子“798”艺术工厂免于拆迁,与其说是艺术家们的一次胜利,不如说是深陷于水泥丛林中的CBD得到了一次久违的救赎。

事实上,CBD本来是地理概念,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纽约、芝加哥商务中心区的概括。

但其在国外只是一个结果,到北京却变成了目标。

现在北京的CBD50%的面积已然动工开建,并且绝大多数建筑是住宅,并不是商务,也就是说这块土地虽然被快速填充,但并不是CBD的真身。

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对“798”艺术工厂的救赎,实际上表明了地方政府对CBD过度透支的反思与平衡。

而难能可贵的是,政府在保留“798”艺术区的过程中,并非指令行事,而是有相当长时间的私访、讨论、实际论证,没有滑向“只看大多数”的另一个极端。

从“798”工厂驻留在这块土地上的结果看,也许不是能够最快得到现金回报的方案,但对于整个CBD,却是一个优化的选择。

即使商业前景仍有不确定因素,但其不可替代的精神价值实在珍贵。

《深圳商报》:要像鼓励发展民营经济那样鼓励发展民营文化产业大芬油画村为中国“以商业的口味制造艺术”提供了样本,对艺术产业化作了有益探索。

大芬油画村的发展过程充分表明,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建立文化产业多元化投资机制,广泛吸纳有远见卓识的民营企业家来经营文化产业。

首先,政府要像鼓励发展民营经济那样鼓励发展民营文化产业,让民营文化产业经营主体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独立自主地发展文化产业。

在政策上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广开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海外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其次,政府在文化经济政策上要予以扶持,在财政税收政策上要给予倾斜,以达到“放水养鱼”的目的。

再次,要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外部条件。

如政府要把艺术区(村)的环境改造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为艺术区(村)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投入资金,进行环境改造,建起市场,提供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和艺术生态条件。

另外,政府要尽可能做好各种服务和引导工作扩大艺术区(村)的宣传和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