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动物计算公式
浮游生物的测定

S-- 计数的长条数。
浮游生物数/ L=
C 1000 V1 × L W D S V
V1-浓缩后的水样量, mL V-采样量,L
(2)视野计数法
浮游生物数/mL=
C 1000 ADF
式中A-- 一个视野面积(mm2);
D-- 视野的深度(mm);
F-- 计数的视野数(一般至少10个); C-- 计数的生物个数。
目前常用的计数框多采用血球计数板,框为分成400个方格的正方形,面积为 1mm2, 深度为0.1mm,框的体积为0.1mm3=0.1μl,每个方格的体积为 0.00025μl。 ◆将计数样品充分摇匀后,迅速吸取1小滴样品至计数框中,盖上盖玻片。盖玻片下 应无气泡。
◆计数时,显微镜的目镜可用10X,物镜可根据情况选用40X或10X。应将计数板所 有小方格内的藻类进行 计数,而不采用部分样品计数。每一样品应至少做4个重复 计数。 →数量统计 把计数所得结果换算为原来的水样中浮游植物的数量时,用下式计算:
当用细胞数表示时,在计数时可采用几种方法:
①对丝状、群体种类, 可先计算个体数,然后求出该种类的个体平均细胞数,进行 换算; ②在计数过程中 计算细胞数; ③对形成水华的优势种类,如微囊藻,计数前可加碱、加热、用力摇 散等方法使 之散开为单个细胞或少数细胞的群体。
浮游生物的定量测定
1. 计数框及其使用 (1) 塞奇威克一拉夫脱计数框(简称S-R计数框): 长:50mm,宽20mm,深1mm
1mL
(2) 网格计数框
深0.25mm
2. 显微镜的校准 目测微尺 测微尺 台测微尺
两重合线之间台尺格数 目尺长度(m m) 两重合线之间目尺格数
3. 计数方法 (1) 长条计数法
浮游生物个体大小

2、Na2S2O3标准溶液(0.01mol/L) 2.5gNa2S2O3· 10H2O固体溶于经煮沸冷却的纯水中, 并稀释至1L。 3、淀粉溶液(1%):1g可溶性淀粉,先用少量纯水 调成糊状,倾倒入沸水中煮沸并稀释有MnSO4· 2O 4H 480g。 5、KI-NaOH溶液:1L溶液中溶有KI150 g和NaOH 固体500 g,NaOH在溶解过程中放出大量热量, 可把烧杯置于冷水浴中。
6、H2SO4溶液(1:1)。在不断搅拌下,把浓 H2SO4缓慢倒入等体积的纯水中,混合最好在冷 水浴中进行。 7、KI溶液(10%)
(二)测定步骤
1、 Na2S2O3标准溶液的标定: 取K2Cr2O3标准溶液20.00ml于250ml碘量 瓶中,加入KI溶液5ml和H2SO4溶液2ml, 盖上瓶口混匀并在暗处放置5min,加纯水 50ml,以Na2S2O3标准溶液滴至淡黄,加 入淀粉溶液1ml,继续滴至溶液呈无色为止, 读取滴定管读数V(双样滴定取平均值), 依下式计算Na2S2O3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 C=(0.01000×20.00)/V (mol/L)
注意:生产力较高的水体氧气过饱和在白瓶 中产生大的气泡,该气泡主要是氧气,不要 放掉。
2、测定溶解氧
(一)试剂及其配制
1、K2Cr2O3标准溶液(C1/6K2cr2o7=0.0100mol/L) , 称取K2Cr2O7固体(AR,于130℃烘3h)0.4904g,溶 解后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
(四)结果与换算
①各挂瓶水层生产量的计算: • 单位:毫克∕升.日 • 毛产量=白瓶溶氧量-黑瓶溶氧量 • 呼吸量=初始氧量-黑瓶溶氧量 • 净生产量=白瓶溶氧量-初始氧量 =毛产量-呼吸量 ②水柱日生产量的计算: 单位:毫克∕m2.日
定性定量和生物量的监测技术(浮游、底栖、着生)

定性定量和生物量的监测技术(浮游、底栖、着生)(1)水样的沉淀浓缩将己固定的水样,放入1 000 ml沉淀器(沉淀器可用1 000 ml广口瓶或分液漏斗)中静置24 h,使其充分沉淀。
然后缓慢吸出上层清液,将剩下的20 ml左右的沉淀物转入30 ml定量瓶中,再用吸出的清液冲洗沉淀器3次,每次的冲洗液仍转入定量瓶中,并使终于容量为30 ml。
假如标本需长时光保存,应加入2~3 ml。
(2)定性调查将新奇或固定的水样,置于显微镜下举行属种鉴定。
对于优势种应当鉴定到种,普通种类可鉴定到属。
鉴定结束后,应将鉴定的种类列有名录。
假如鉴定到种属有困难,可按蓝藻、裸藻、绿藻、金藻、黄藻、硅藻、甲藻、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大类举行鉴定。
(3)定量调查视野法计数:将定量瓶中的样品充分摇匀,采纳合适体积的计数框举行总数计数或分类计数。
每个样品计数2片,取其平均值;同一样品的两次计数之差超过±15%,需举行第3片计数,取两个近似的平均数作为计数结果(见表9.3)。
藻类、原生动物计数取0.1 ml,在l0x40~10x60倍显微镜下用0.1 ml的计数框举行藻类计数,计数50~300个视野,原生生物全片计数。
轮虫取1 ml,在10x10~10x20倍显微镜下用1 ml计数框举行全片计数。
甲壳动物取5 ml或8 ml,在10x10~10x20倍显微镜下用5 ml或8 ml计数框举行全片计数。
每升水中浮游植物的个体数,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N—1L水中浮游生物的个体数; Cs—计数框面积,mm2 ; Fs—每个视野的面积,mm2 ; Fn—计数过的视野数; V—1L水样经沉淀浓缩后的体积,ml; U—计数框的体积,ml; Pn—每片计数出的浮游生物个体数。
单位体积浮游动物的数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N—1L水样中浮游动物的数量,个/L; V—采样的体积,L; Vs—样品浓缩后的体积,ml; Va—计数样品体积,ml; n—计数所获得的个体数,个。
(完整版)淡水生物调查技术规范

一浮游生物调查1采样1.1采样点布设1.1.1原则根据水体面积、形态、浮游植物的生态分布特点和调查的目的等决定采样点数量。
采样点应有代表性,能反映整个水体浮游生物的基本情况。
采样点设置数量见表1。
表1采样点设置数量1.1.2湖泊、水库湖泊应兼顾在近岸和中部设点,可根据湖泊形状在湖心区、大的湖湾中心区、进水口和出水口附近、沿岸浅水区(有水草区和无水草区)分散选设;水库应在库心区(河道型水库应分别在上游、中游、下游的中心区)及大的库湾中心区、主要进水口、出水口附近、主要排污口、入库江河汇合处设点。
1.1.3江河在干流上游、中游、下游,主要支流汇合口上游、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主要排污口附近、河口区等河段设置采样断面。
根据江河宽设置断面采样点,一般小于50m的只在中心区设点;50m~100m的可在两岸有明显水流处设点;超过100m的应在左、中、右分别设置采样点。
1.2采样层次1.2.1浮游植物采样水深小于3m时,只在中层采样;水深3m~6m时,在表层、底层采样,其中表层水在离水面0.5m处,底层水在离泥面0.5m处;水深6m~10m时,在表层、中层、底层采样;水深大于10m时,在表层、5m、10m水深层采样,10m 以下处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采样。
1.2.2浮游动物采样由水体的深度决定,每隔0.5m、1m或2m取一个水样加以混合,然后取一部分作为浮游动物定量之用。
1.3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采集次数依研究目的而定,采样次数可逐月或按季节进行,一般按季节进行。
样品瓶必须贴上标签,标明采集时间、地点。
采样时间尽量保持一致,一般在上午8:00~10:00进行。
1.4采样方法1.4.1浮游植物采样定量样品在定性采样之前用采水器采集,每个采样点取水样1L,贫营养型水体应酌情增加采水量。
泥沙多时需先在容器内沉淀后再取样。
分层采样时,取各层水样等量混匀后取水样1L。
大型浮游植物定性样品用25号浮游生物网在表层缓慢拖曳采集,注意网口与水面垂直,网口上端不要露出水面。
浮游植物生物量计算公式

浮游植物生物量计算公式浮游植物生物量计算公式主要基于数量密度和浮游植物的大小结构。
数量密度是指在水体中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内浮游植物个体的数量。
浮游植物的大小结构则是指浮游植物个体在一定范围内的大小分布情况。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浮游植物生物量计算公式。
1.积分生物量积分生物量是指在一定水层深度范围内的浮游植物生物量。
它可以通过测定浮游植物的细胞浓度和溶胶浓度来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积分生物量=∫(细胞浓度+溶胶浓度)×层厚×体积其中,细胞浓度是指在单位体积内浮游植物细胞的数量,溶胶浓度是指在单位体积内溶胶中浮游植物细胞的数量。
层厚是指测定所选定的水层的深度,体积则是指所测定水层的体积。
2.长度生物量长度生物量是指在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浮游植物生物量。
它可以通过测定浮游植物个体的长度分布情况来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长度生物量=∫(细胞长度×长度频度)×长度类宽度×体积其中,细胞长度是指浮游植物个体的长度,长度频度是指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浮游植物个体的频率。
长度类宽度是指所选定的长度范围的类宽度。
3.背透光生物量背透光生物量是指通过背透光测定的浮游植物生物量。
它可以通过测定溶胶浓度和浊度来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背透光生物量=∫(溶胶浓度×浊度)×光透过深度×体积其中,溶胶浓度是指在单位体积内溶胶中浮游植物细胞的数量,浊度则是指水体中悬浮颗粒物质对光线的散射和吸收能力。
光透过深度是指光线在水体中逐渐减弱的深度。
4.光合作用速率生物量光合作用速率生物量是指通过测定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来计算的浮游植物生物量。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光合作用速率生物量=光合作用速率×时间其中,光合作用速率是指浮游植物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在单位时间内的光合作用产量。
需要注意的是,浮游植物生物量计算公式的选择和应用需要考虑测定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以及浮游植物种类和水体的特征等因素;同时,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需要进行多次测定和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浮游生物量计算方法(一)

浮游生物量计算方法(一)浮游生物量计算方法介绍浮游生物量的计算是海洋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浮游生物量计算方法。
1. 水体容器法使用水体容器法是一种常见的浮游生物量计算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准备一个透明的水体容器,并在其正面侧面绘制垂直刻度。
•在特定的采样站点选取合适大小的水样,将水样倒入容器中并记录容器中的水样深度。
•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容器中浮游生物的分布情况,并记录观察到的每一层次的浮游生物混浊度。
•根据所观察到的浮游生物混浊度与水样深度的关系,计算出每一层次的浮游生物量。
•对所有层次的浮游生物量进行累加,得到总的浮游生物量。
2. 水样过滤法水样过滤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浮游生物量计算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使用一套过滤装置,将水样通过细孔滤膜过滤。
•将过滤后的滤膜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统计滤膜上出现的浮游生物数量。
•根据滤膜的面积与滤膜上浮游生物的数量,计算出单位面积上浮游生物的数量。
•根据采样水体的体积和单位面积上浮游生物的数量,计算出浮游生物的总量。
3. 水样稀释法水样稀释法是一种适用于浮游生物密度较高的情况下的计算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从采样站点分别选取两个水样容器,一个用于稀释,一个用于观察。
•将采集到的水样分别倒入两个容器中,注意在稀释容器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
•在观察容器中,观察并记录浮游生物的数量。
•根据稀释容器中的水样稀释倍数,计算出采样水样中浮游生物的数量。
4. 光学方法光学方法是利用光学仪器对浮游生物进行直接或间接测定的一种计算方法。
常用的光学方法如下:•浮游生物分类计数器:通过识别浮游生物形态特征,实现自动化的浮游生物计数。
该方法可以直接获取浮游生物的数量和分类信息。
•激光散射仪:利用浮游生物对激光的散射特性,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来计算浮游生物的数量。
该方法适用于大量浮游生物密度较高的情况。
•溶解氧饱和度检测仪:通过测量水样中溶解氧的饱和度来间接判断浮游生物的数量。
淡水生物调查技术规范完整版

淡水生物调查技术规范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一浮游生物调查1 采样采样点布设原则根据水体面积、形态、浮游植物的生态分布特点和调查的目的等决定采样点数量。
采样点应有代表性,能反映整个水体浮游生物的基本情况。
采样点设置数量见表1。
表1 采样点设置数量湖泊、水库湖泊应兼顾在近岸和中部设点,可根据湖泊形状在湖心区、大的湖湾中心区、进水口和出水口附近、沿岸浅水区(有水草区和无水草区)分散选设;水库应在库心区(河道型水库应分别在上游、中游、下游的中心区)及大的库湾中心区、主要进水口、出水口附近、主要排污口、入库江河汇合处设点。
江河在干流上游、中游、下游,主要支流汇合口上游、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主要排污口附近、河口区等河段设置采样断面。
根据江河宽设置断面采样点,一般小于50m的只在中心区设点;50m~100m的可在两岸有明显水流处设点;超过100m的应在左、中、右分别设置采样点。
采样层次浮游植物采样水深小于3m时,只在中层采样;水深3m~6m时,在表层、底层采样,其中表层水在离水面处,底层水在离泥面处;水深6m~10m时,在表层、中层、底层采样;水深大于10m时,在表层、5m、10m水深层采样,10m以下处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采样。
浮游动物采样由水体的深度决定,每隔、1m或2m取一个水样加以混合,然后取一部分作为浮游动物定量之用。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采集次数依研究目的而定,采样次数可逐月或按季节进行,一般按季节进行。
样品瓶必须贴上标签,标明采集时间、地点。
采样时间尽量保持一致,一般在上午8:00~10:00进行。
采样方法浮游植物采样定量样品在定性采样之前用采水器采集,每个采样点取水样1L,贫营养型水体应酌情增加采水量。
泥沙多时需先在容器内沉淀后再取样。
分层采样时,取各层水样等量混匀后取水样1L。
大型浮游植物定性样品用25号浮游生物网在表层缓慢拖曳采集,注意网口与水面垂直,网口上端不要露出水面。
水生生物调查技术规范

水生生物调查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生生物调查的对象、方法、项目及数据统计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域的水生生物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HJ710-2014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SL219水环境监测规范GB/T13195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HJ506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电化学探头法GB/T6920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SL88水质叶绿素的测定分光光度法SL167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浮游植物p hytoplankton指悬浮于水中生活的微小藻类,亦称浮游藻类。
通常包括蓝藻门、隐藻门、甲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裸藻门、绿藻门等,不包括细菌和其它植物。
3.2浮游动物zooplankton指悬浮于水中的微小动物,没有游泳能力,或仅有微弱的游泳能力。
通常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几大类。
3.3底栖动物benthic invertebrate指生活史全部或大部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体长大于0.5mm的水生无脊椎动物群落,肉眼可见。
栖息的方式多为固着于岩石等坚硬物体的表面或埋没于泥沙等较松软的表层沉积物中,以及附着于植物或其它动物体表。
淡水生底栖动物主要包括水生寡毛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幼虫等。
3.4两栖动物a mphibians指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幼体发育还离不开水。
主要的特征是:体温不恒定;卵生,幼体在水中生活,经变态后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
3.5爬行动物r eptile指属于脊椎动物门、四足总纲的羊膜动物,是对蜥形纲及合弓纲除鸟类及哺乳类以外所有物种的通称,包括了龟、蛇、蜥蜴、鳄及已绝灭的恐龙与似哺乳爬行动物等。
淡水浮游生物的调查方法

淡水浮游生物的调查方法淡水浮游生物调查有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两种类型。
定性调查是指采集浮游生物进行属种鉴定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了解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出现季节及其分布状况。
定量调查是指采集浮游生物,确定个体数目或重量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探明各种浮游生物在水体中的数量及其变化情况。
定性调查是定量调查的基础,定量调查则是定性调查的发展和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在实践中常相互结合进行。
一、调查用品用具(1)网具①浮游生物定性网:用于表层50厘米内各种浮游生物的定性采集。
由铜环、缝在环上的圆锥形筛绢网袋及连在网袋末端的集中杯(网头)三部分组成(其外形见本书图2-3)。
由于浮游生物大小各不相同,为了采全各种浮游生物,应使用25#、20#、13#三种规格。
其中25#网适于采集个体较小的浮游植物,其网孔大小为毫米;20#网适于采集一般浮游植物及中小型浮游动物,其网孔大小为毫米;13#网适于采集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其网孔大小为毫米。
中学生开展本项活动时,可以只用20#网进行采集。
定性网可以自己裁剪制作,裁剪时可按图8-1所示方法进行。
如网口直径为20厘米,其半径为10厘米,可依c=2rπ公式计算,从a到b的弧长为厘米,a至c为网的长度即60厘米,这样就可按照图8-1中的1与2所示方法进行裁剪。
缝合时,应该用细针,以免网上留下针孔,造成浮游生物自针孔流失。
网衣应该用10厘米宽的白布条固定在铜环上,使筛绢不与铜环直接接触。
在网的末端装配集中杯。
为了使网衣坚固耐用,最好在缝合处加缝2厘米宽的白布条。
定性网各部分的尺寸规格,依型式不同而有差别,其尺寸规格见表8-1。
v1.0 可编辑可修改表8-1 浮游生物定性网规格单位:厘米②浮游生物定量网:用于表层50厘米内各种浮游生物的定量采集。
其组成、质地、规格尺寸和制作方法与定性网基本相同。
二者有两点区别。
一点是定量网前端有两个金属环(前小后大),两环间有一圈帆布,称为上锥部(附加套),用途在于减少由于曳网时浮游生物着逆流向外而流失;另一点是网身较定性网略长(图8-2)。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浮游生物部分Word版

一、浮游生物的测定浮游生物(plankton)是指悬浮在水体中的生物,它们多数个体小,游泳能力弱或完没有游泳能力,过着随波逐流的生活。
浮游生物可划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在淡水中,浮游植物主要是藻类,它们以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的形式出现。
浮游动物1:要由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组成浮游生物是水生食物链的基础,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浮游生物对环境变化反应很敏感,可作为水质的指示生物,所以在水污染调査屮,浮游生物也常被列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一)采样1.点位设置釆样点的设置要有代表性,采到的浮游生物要能真正代表一个水体或一个水体不同区域的实际状况。
在江河中,应在污水汇入口附近及其上下游设点,以反映受污染和未受污染的状况。
在排污口下游则往往要多设点,以反映不同距离受污染和恢复的程度。
对整个调査流域,必要时按适当距设置。
在较宽阔的河流中,河水横向混合较慢,往往需要在近岸的左右两边设置。
受潮汐影响的河流,涨潮时污水可能向上游回溯,设点时也应考虑。
在湖泊或水库中,若水体是圆形或接近圆形的,则应从此岸至彼岸至少设两个互相垂直的采样断面。
若是狭长的水域,则至少应设三个互相平行,间隔均匀的断面。
第一个断面设在排污口附近,另一个断面在屮间,再一个断面在靠近湖库的出口处。
此外,采样点的设置尽可能与水质监测的采样点相一致,以便于所得结果相互比较。
如若有浮游生物历史资料的,拟设的点位应包括过去的采样点,便于与过去的资料作比较。
在一个水体里,要在非污染区设置对照采样点,如若整个水体均受污染,则往往须在邻近找一非污染的类似水体设点作为对照点,在整理调査结果时可作比较。
2.采样深度浮游生物在水体中不仅水平分布上存差异,而只垂直分布上也有不同。
若只采集表层水样就不能代表整个水层浮游生物的实际悄况。
因此,要根据各种水体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取样层次.如在湖泊和水库中.水深5m以内的,采样点可在水表面以下0.5、1、2. 3和4m等五个水层采样,混合均匀,从其屮取定量水样,水深2m以内的.仅在0.5m 左右深处采集亚表层水样即可,若透明度很小.可在下层加取一水样,表层样混合制成混合样。
浮游动物的定量方法

(1)体积法:本方法就是把生物体当作一个近似
几何图形,按求积公式获得生物体积,并假定比重 为1,这就得到体重。
(2)沉淀体积法:本方法很简单,把用网具捞取 的浮游动物样品放在有刻度的滴定管中,经一定时 间沉淀后读出沉淀体积。 (3) 直接称重法:就是要把测重的生物体,用微 量天平直接称其体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计算
换算公式 把计数获得的结果用下列公式换算为 单位体积中浮游动物个数: N= Vs n/V Va 式中 N——升水中浮游动物个体数(个/升); V ——采样体积(升); Vs——沉淀体积(毫升) Va——计数体积(毫升) n—计数所获得的个体数。
三、生物量的换算
在测出每升水中浮游动物的数量后,再求得各种浮 游动物的个体平均重,生物量就能换算。
浮游动物定量方法
一、计 数
★浮游动物计数的主要仪器是显微镜和计数框。 ★计数时,沉淀样品要充分摇匀,快吸快滴。 ★计数原生动物:用0.1毫升的计数框;用 定量吸管吸0.1ml注入0.1 ml计数框中,盖上盖 玻片计数全片,每个样品计数2片。(用1升水 样沉淀样品)
★计数轮虫:用1毫升的计数框;用定量 吸管吸1ml注入1 ml计数框中,盖上盖玻片 计数全片,每个样品计数2片。(用1升水 样沉淀样品) ★计数甲壳动物:用1毫升的计数框; 用定量吸管吸1ml注入1 ml计数框中,在低 倍镜下全片计数枝角类、桡足类、无节幼 体,。(用10升水样沉淀样品) ★
浮游生物量计算方法

浮游生物量计算方法浮游生物量是指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数量,通常用来评估水体的生态系统状况和水质变化。
浮游生物量计算方法是指通过测量和计算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和生物量来评估水体的浮游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浮游生物量计算方法。
一、显微镜计数法显微镜计数法是最常用的测量浮游生物数量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样中的浮游生物,使用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进行计数,然后根据计数结果和单位体积水样的体积计算出浮游生物的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水样中浮游生物数量较少的情况,但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二、集落计数法集落计数法是一种相对简单和快速的测量浮游生物数量的方法。
通过将水样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浮游生物会在培养基上形成集落,通过计算集落的数量和大小来估算浮游生物的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水样中浮游生物数量较多的情况,但需要一定的培养时间和实验室设备。
三、生物量计算法生物量计算法是通过测量浮游生物的体长或体积,结合浮游生物的丰度,来计算浮游生物的生物量。
常用的方法有体长-体积关系法和生物量学模型法。
体长-体积关系法是通过建立浮游生物的体长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根据浮游生物的体长测量结果来计算浮游生物的体积,进而计算浮游生物的生物量。
生物量学模型法是通过建立浮游生物的体长、宽度和高度等参数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浮游生物的形态测量结果来计算浮游生物的生物量。
这些方法需要对浮游生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适用于研究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变化和群落结构的长期监测。
四、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浮游生物量计算方法。
通过提取水样中的DNA或RNA,并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测序和定量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和计数水样中的浮游生物。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以检测到较低浓度的浮游生物,并且可以同时鉴定和计数多种不同种类的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量计算方法有显微镜计数法、集落计数法、生物量计算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浮游动物的定量测定

生物量测定(体积法)
把生物体视为一个近似几何图形,按求积公式获 得生物体积,假定密度为1,就可求得体重。 (1)原生动物体积近似计算公式: V = 0.52×a×b2
式中,V —原生动物的体积(μ m3),a —体长(μ m), b —体宽(μ m)。
(2)轮虫体积近似计算公式: V = 0.125×a3
谢
谢
!
C V1 Ni V2 V3
式中:Ni—每升水中浮游动物的数量,C— 计数所得个体数,V1 —浓缩样品体积(ml), V2 —计数体积(ml),V3 —采样量体积数 (L)。
注意事项
1.甲壳动物计数时,如果在样品中有过多的般很小,可与枝 角类和桡足类一样全部计数(或稀释后取样计 数),也可在1L沉淀样品中,用与轮虫相同的方 法进行计数。
生物量测定
目前,测定浮游动物生物量主要有体积法、排 水容积法和直接称重法。 用实验测动物体积,再求得其生物量。这种方 法是准确而科学的,因浮游动物因季节不同和地域 的差别,则体积也不尽相同。 但条件不具备时,可依据资料求得:即将每种 浮游动物定量计数的个体数量与该种的平均湿重相 乘即可得其生物量。再将各类动物的生物量相加, 即为浮游动物总生物量。
式中, V —轮虫的体积(μ m3),a —体长(μ m)。
显微镜测微技术(体长测定)
微生物的大小通常用测微计来测量,测微计分别 有接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两部分。接目镜测微尺 是一块圆形玻片,在中央有一带刻度的尺,等份成50 或100小格,而每一格的大小是相对的,在同一接目 镜下,它是随不同放大率的物镜而改变其相对比例; 镜台测微尺为一块载玻片,上面胶有一圆形玻片,其 中央部分有精确的刻度尺,刻度尺的长度是已知的, 长度为1mm等份为100小格,每小格间的距离为 0.01mm,即10微米。因为镜台测微尺是放置在载物 台上,所以它每格的长度就是测量时的实际长度。 在使用时,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来校正目镜测微 尺,以求出在某一放大率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 表的实际长度,然后将镜台测微尺换上标本,在相同 放大率下测出标本上微生物占目镜测微尺几格,就可 算出微生物的大小。
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验证及建议——以浙江省近岸海域为例

84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年 第4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验证及建议以浙江省近岸海域为例陈思杨,李尚鲁,宋琍琍,刘瑞娟,余骏,刘希真(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杭州 310007)收稿日期:2020-05-27;修订日期:2021-03-28基金项目:浙江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项目(H Y -2017-16).作者简介:陈思杨,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生态监测预警通信作者:李尚鲁,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海洋预警减灾技术和管理摘要:为推动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文章采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技术方法“)开展浙江省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试点研究,验证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并提出建议㊂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方法“的海洋环境承载状况评价结果更多代表氮磷水平,不足以客观反映海洋环境承载状况,而适应性验证方法的评价结果总体略好;海洋生态承载状况评价的适应性验证方法增加浮游植物参数,并以区域5年均值为基准,所得结果更为合理㊂针对‘技术方法“的适用性问题以及业务化应用和管理的需求,建议:评价指标和具体参数的设置应考虑区位特点和自然属性,在海洋生态承载状况评价参数中增加浮游植物,并加长区域基准值的时间跨度;在集成评价时对指标设置较为合理的权重系数;加强中小尺度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强化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的结合应用㊂该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完善国家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工作提供技术支撑㊂关键词: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适应性验证;生态监测预警;海水水质;海洋生物中图分类号:X 82;X 37;P 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1)04-0084-07T h eV e r i f i c a t i o na n d t h e S u g ge s t i o n s of t h eE v a l u a t i o n M e t h o d o f M a r i n eE c o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C a r r y i ng C a p a c i t y:AC a s e S t u d y o fZ h e j i a n g Of f s h o r eA r e a C H E NS i y a ng ,L I Sh a n g l u ,S O N GLi l i ,L I U R u i ju a n ,Y UJ u n ,L I U X i z h e n (M a r i n eM o n i t o r i n g a n dF o r e c a s t i n g C e n t e r o f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H a n gz h o u310007,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o r d e r t o p r o m o t e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o fm a r i n e r e s o u r c e s ,t h e p i l o t s t u d ya n d a d a p t ab i l i t y v e r i f ic a t i o no f e v a l u a t i o no fm a r i n ee c o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inZ h e -j i a n g o f f s h o r e a r e aw e r e c a r r i e do u t i nt h i s p a p e r ,b a s e do nt h e T e c h n i c a lM e t h o do fR e s o u r c e s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M o n i t o r i n g a n dE a r l y -W a r n i n g .T h e i n d e x s y s t e m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m e t h o d s i n t h eT e c h n i c a lM e t h o dw e r e v e r i f i e d ,a n d t h e s u g ge s t i o n sw e r e p u tf o r w a r d .T h e第4期陈思杨,等: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验证及建议85 r e s u l t o fm a r i n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i n t h eT e c h n i c a lM e t h o dw a sm o r e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o f n i t r o g e na n d p h o s p h o r u s l e v e l,w h i c h w a sn o t e n o u g ht oo b j e c t i v e l y r e f l e c t t h e m a r i n ee n v i r o n-m e n t a l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a n d t h e r e s u l t o f t h e a d a p t a b i l i t y v e r i f i c a t i o nm e t h o dw a s s l i g h t l y b e t t e r. T h e a d a p t a b i l i t y v e r i f i c a t i o n m e t h o do fm a r i n ee c o l o g i c a l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w a sm o r e r e a s o n a b l e b y a d d i n g t h e p h y t o p l a n k t o n p a r a m e t e r a n d t a k i n g t h e a v e r a g e o f p a s t5y e a r s o f t h i s i n d e x a s t h e s t a n d a r d.I nv i e wo f t h e a p p l i c a b i l i t y o f t e c h n i c a lm e t h o d s a n d t h e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o f b u s i n e s s a p p l i-c a t i o na n dm a n a g e m e n t,t h es u g g e s t i o n sw e r e g i v e na s f o l l o w s.F i r s t,t h e r e g i o n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n a t u r a l a t t r i b u t e s s h o u l db e c o n s i d e r e d t os e t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 e s a n d p a r a m e t e r s,t h ed e n s i t y o f p h y t o p l a n k t o n s h o u l db e u s e d t o t h e i n d e xo f e c o l o g i c a l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a n d t h e t i m e s p a no f r e g i o n a l r e f e r e n c e v a l u e s h o u l db e p r o l o n g e d.S e c o n d,a r e a s o n a b l ew e i g h t c o e f f i c i e n t s h o u l db e s e t i n t h e i n t e g r a t e d e v a l u a t i o n.T h i r d,t h e s t u d y o n t h e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o f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m e n t i ns m a l l a n dm e d i u ms c a l e s h o u l db e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F o u r t h,t h e c o m b i n e d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a s-s e s s m e n t a n d e a r l y w a r n i n g o fm a r i n e e c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s h o u l d b e c o n s o l i d a t e d. T h e a b o v e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c a n p r o v i d et e c h n i c a l s u p p o r t f o r f u r t h e r i m p r o v i n g t h e m o n i t o r i n g a n d e a r l y-w a r n i n g o fm a r i n e e c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K e y w o r d s:M a r i n e e c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A d a p t a b i l i t y v e r i f i c a t i o n,E c o l o g i c a lm o n i-t o r i n g a n d e a r l y w a r n i n g,S e a w a t e r q u a l i t y,M a r i n e o r g a n i s m0引言近岸海域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带,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大量的海洋资源[1]㊂沿海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2]㊂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复杂性和脆弱性,过度开发利用近岸海域可能对海洋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3],导致岸线和海域空间等资源大量消耗㊁渔业资源枯竭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态价值降低[4]㊂为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亟须深入开展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研究,减少经济发展对海洋资源环境的压力[5]㊂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 两山 理论的重大举措,是当前我国生态资源管理领域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㊂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是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一部分,旨在探寻经济社会发展与海洋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纳污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之间的关系,以此推动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对不当的人为活动提出预警并进行科学的调控管理[6-7]㊂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201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3部委联合印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以下简称‘技术方法“),建立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技术路线[8]㊂本研究以浙江省近岸海域为研究区域,开展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试点研究,验证‘技术方法“中有关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并从技术方法㊁业务化应用和海洋生态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建立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长效机制的针对性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国家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工作提供技术支撑㊂1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本研究对浙江省近岸海域的海洋环境承载状况和海洋生态承载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其中海洋环境承载状况通过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反映,海洋生态承载状况通过浮游生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生物密度的变化反映㊂浙江省近岸海域北界即从浙沪交界的金丝娘桥起向海延伸到领海外部界线,南界即从浙闽交界的虎头鼻经七星岛(星仔岛)南端至27ʎN往东延伸到领海外部界线,总面积86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年约为4.44万k m2㊂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对浙江省近岸海域的监测数据㊂其中:水环境数据采用2015年8月全省海洋环境趋势性监测与调查结果数据,包括312个监测站点的无机氮㊁活性磷酸盐㊁化学需氧量㊁石油类㊁酸碱度㊁溶解氧㊁铜㊁汞㊁镉和铅10个主要参数,数据覆盖沿海各地,供海水水质等级制图使用;生态数据采用2011 2015年夏季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包括浮游动物(Ⅰ型网)㊁大型底栖动物和浮游植物(网样)定量监测数据,数据覆盖沿海各地㊂全部数据均为全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基础调查数据,监测单位通过海洋计量认证,数据权威可信,监测指标满足评价需求㊂2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技术方法2.1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技术方法“中的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E)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海洋环境承载状况(E1)以海水水质状况和目标管理需求为设置依据,海洋生态承载状况(E2)以海洋生物密度和生物量来反映㊂‘技术方法“与适应性验证方法的指标内涵和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㊂表1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比较比较内容‘技术方法“适应性验证方法E1E2E1E2指标内涵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浮游动物(Ⅰ型网)和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与近3年数据的变化情况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浮游动物(Ⅰ型网)和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浮游植物(网样)的密度与近5年数据的变化情况具体参数无机氮㊁活性磷酸盐㊁化学需氧量㊁石油类㊁酸碱度㊁溶解氧㊁铜㊁汞㊁镉㊁铅浮游动物(I型网)和大型底栖动物的定量监测数据化学需氧量㊁石油类㊁酸碱度㊁溶解氧㊁铜㊁汞㊁镉㊁铅浮游动物(Ⅰ型网)㊁大型底栖动物和浮游植物(网样)的定量监测数据2.2评价方法根据‘技术方法“,首先分别评价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单项指标,根据评价阈值得出二级指标的评价结果,并直接用于承载状况分级㊂其中:海洋环境承载能力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考虑到监测站点的分布状况和生物属性,海洋生态承载能力以地级市为评价单元㊂最终通过 短板效应法对结果进行集成评价,并得出综合评价结果㊂2.2.1海洋环境承载状况根据浙江省近岸海域水质监测与调查结果,依据国家海水水质标准[9]和海水质量状况评价[10]的相关技术要求,运用改进的距离反比例法对水质的具体参数进行插值和等值面提取,并计算各类海水水质等级的海域面积㊂依据‘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将水质分类图与海洋功能区区划图进行叠加,计算农渔业区㊁旅游休闲娱乐区㊁海洋保护区㊁工业与城镇用海区㊁港口航运区㊁矿产与能源区㊁特殊利用区以及保留区8类一级海洋功能区的各级水质占比,同时根据一级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要求(表2),计算各类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㊂计算符合海洋功能区水质要求的面积占海域总面积的比重(E1),以反映海洋环境承载状况㊂当E1ɤ80%时,海洋环境超载;当80%<E1ɤ90%时,海洋环境临界超载;当E1>90%时,海洋环境可载㊂表2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要求海洋功能区类型海水水质要求农渔业区不劣于二类港口航运区不劣于四类工业与城镇用海区不劣于三类矿产与能源区不劣于四类旅游休闲娱乐区不劣于二类海洋保护区不劣于一类特殊利用区不劣于四类保留区不劣于四类2.2.2海洋生态承载状况采用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定量监测数据,借鉴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方法[11]计算㊂浮游动物变化状况的计算公式为:E2-F=|ΔD F|+|ΔN F|2第4期陈思杨,等: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验证及建议87式中:E2-F为浮游动物变化状况;D F和N F分别为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多年平均值;ΔD F和ΔN F分别为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现状值与平均值的变化情况㊂当E2-Fȡ50%时,浮游动物呈明显变化,赋值为1;当25%ɤE2-F<50%时,浮游动物出现波动,赋值为2;当E2-F<25%时,浮游动物基本稳定,赋值为3㊂大型底栖动物变化状况的计算公式为:E2-B=|ΔD B|+|ΔN B|2式中:E2-B为大型底栖动物变化状况;D B和N B分别为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多年平均值;ΔD B 和ΔN B分别为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现状值与平均值的变化情况㊂当E2-Bȡ50%时,大型底栖动物呈明显变化,赋值为1;当25%ɤE2-B<50%时,大型底栖动物出现波动,赋值为2;当E2-B<25%时,大型底栖动物基本稳定,赋值为3㊂浮游植物变化状况的计算公式为:E2-P=|ΔD P|式中:E2-P为浮游植物变化状况;D P为浮游植物密度的多年平均值;ΔD P为浮游植物密度现状值与平均值的变化情况㊂当E2-Pȡ50%时,浮游植物呈明显变化,赋值为1;当25%ɤE2-P<50%时,浮游植物出现波动,赋值为2;当E2-P<25%时,浮游植物基本稳定,赋值为3㊂‘技术方法“中海洋生态综合承载指数的计算公式为:E2=E2-F+E2-B2通常,当E2<1.5时,海洋生态超载;当1.5ɤE2<2.5时,海洋生态临界超载;当E1ȡ2.5时,海洋生态可载㊂适应性验证方法中海洋生态综合承载指数的计算公式为:E2=E2-F+E2-B+E2-P3通常,当E2<1.5时,海洋生态超载;当1.5ɤE2<2.5时,海洋生态临界超载;当E1ȡ2.5时,海洋生态可载㊂3评价结果3.1海洋环境承载状况根据‘技术方法“的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统计结果,全省海洋环境承载状况E1=31.9%,即海洋环境超载㊂各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如表3所示,其中矿产与能源区的水质达标率为0㊂洞头区㊁平阳县㊁苍南县㊁椒江区和温岭市处于海洋环境临界超载状态,其余沿海地区处于海洋环境超载状态㊂适应性验证方法的评价指标不考虑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根据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统计结果,全省海洋环境承载状况E1=92.0%,即海洋环境可载㊂各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如表3所示,其中保留区㊁港口航运区㊁工业与城镇用海区㊁矿产与能源区以及特殊利用区的水质达标率为100%㊂宁海县和奉化区处于海洋环境超载状态,象山县㊁龙湾区㊁苍南县㊁平湖市㊁岱山县和嵊泗县处于海洋环境临界超载状态,其余沿海地区处于海洋环境可载状态㊂表3浙江省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达标情况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技术方法“适应性验证方法保留区74100港口航运区20100工业与城镇用海区4100海洋保护区1671矿产与能源区0100旅游休闲娱乐区787农渔业区3194特殊利用区81003.2海洋生态承载状况‘技术方法“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㊂88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年表4浙江省地级市海洋生态承载状况(‘技术方法“)地级市ΔD BΔN B E2-B赋值ΔD FΔN F E2-F赋值E2承载类型宁波市0.1290-0.32030.2970.15333.0可载温州市0.4880-0.2372-0.481-0.38422.0临界超载嘉兴市0.0564-0.72720.7880.80911.5临界超载舟山市0.3034-0.08130.5640.66312.0临界超载台州市-0.05100.93620.2340.56222.0临界超载由表4可以看出:嘉兴市㊁台州市和温州市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出现波动(E2-B赋值为2),舟山市和宁波市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基本稳定(E2-B赋值为3);嘉兴市和舟山市海域的浮游动物呈明显变化(E2-F赋值为1),台州市和温州市海域的浮游动物出现波动(E2-F赋值为2),宁波市海域的浮游动物基本稳定(E2-F赋值为3);宁波市处于海洋生态可载状态,嘉兴市㊁舟山市㊁台州市和温州市处于海洋生态临界超载状态㊂适应性验证方法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㊂表5浙江省地级市海洋生态承载状况(适应性验证方法)地级市E2-B赋值E2-F赋值E2-P赋值E2承载类型宁波市3312.33临界超载温州市2211.67临界超载嘉兴市2111.33超载舟山市3111.67临界超载台州市2211.67临界超载由表5可以看出:嘉兴市㊁台州市和温州市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出现波动(E2-B赋值为2),舟山市和宁波市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基本稳定(E2-B赋值为3);嘉兴市和舟山市海域的浮游动物呈明显变化(E2-F赋值为1),台州市和温州市海域的浮游动物出现波动(E2-F赋值为2),宁波市海域的浮游动物基本稳定(E2-F赋值为3);嘉兴市㊁台州市㊁温州市㊁舟山市和宁波市海域的浮游植物均呈明显变化(E2-P赋值为1);嘉兴市处于海洋生态超载状态,宁波市㊁温州市㊁舟山市和台州市处于海洋生态临界超载状态㊂3.3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承载状况浙江省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承载状况如表6所示㊂表6浙江省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承载状况地区承载类型‘技术方法“适应性验证方法北仑区超载临界超载镇海区超载临界超载鄞州区超载临界超载象山县超载临界超载宁海县超载超载余姚市超载临界超载慈溪市超载临界超载奉化区超载超载龙湾区超载临界超载洞头区临界超载临界超载平阳县临界超载临界超载苍南县临界超载临界超载瑞安市超载临界超载乐清市超载临界超载海盐县超载超载平湖市超载超载定海区超载临界超载普陀区超载临界超载岱山县超载临界超载嵊泗县超载临界超载椒江区临界超载临界超载路桥区超载临界超载玉环市超载临界超载三门县超载临界超载温岭市临界超载临界超载临海市超载临界超载由表6可以看出:根据‘技术方法“评价结果,除洞头区㊁平阳县㊁苍南县㊁椒江区和温岭市为临界超载外,其余沿海地区均为超载;根据适应性验证方第4期陈思杨,等: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验证及建议89法评价结果,除宁海县㊁奉化区㊁海盐县和平湖市为超载外,其余沿海地区均为临界超载㊂3.4 评价结果对比与‘技术方法“相比,适应性验证方法的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承载状况评价结果总体略好㊂就海洋环境承载状况的评价结果来看,‘技术方法“的评价结果更多代表氮磷水平,不足以客观反映海洋环境承载状况,而适应性验证方法不考虑氮磷营养盐,评价结果总体略好㊂就海洋生态承载状况的评价结果来看,适应性验证方法指标体系增加浮游植物,并加长区域基准值的时间跨度,以区域5年均值为基准计算的E 2更为合理;根据‘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12]㊁‘2017年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13]和‘2017年浙江省海洋环境公报“[14],杭州湾生态监控区常年处于不健康状态㊂4 对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建议4.1 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和修改现有评价方法的本质是单因子指数评价㊂由于浙江省近岸海域氮磷营养盐的本底较高,主要河口海湾和沿岸区域常年为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技术方法“的评价结果更多代表氮磷水平,不足以客观反映海洋环境承载状况㊂此外,‘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 2020年)对海洋保护区㊁农渔业区和旅游休闲娱乐区的水质要求是不劣于一类或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而这3类功能区的海域面积累计占比达81%,远高于浙江省 十三五 时期海域水质优良占比为23%的考核目标要求,与浙江省海洋环境状况实际不符㊂建议评价指标和具体参数的设置以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禀赋条件为关注点,同时考虑区位特点和自然属性,使用评价指标的增量或其他综合方法进行评价,对于不同的功能区可根据其功能要求选用特征指标进行评价㊂‘技术方法“的海洋生态承载状况评价结果不能全面反映海洋生态承载状况,因为海洋生物除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外,还包括浮游植物和游泳动物等其他类型生物,这些类型的生物同样是构成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海洋生物的变化是长期的过程㊂建议增加浮游植物参数,并加长区域基准值的时间跨度㊂4.2 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修改‘技术方法“采用 短板效应法 集成评价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承载状况,即只要有1项指标超载就判定综合超载㊂ 短板效应法 的内容和操作简单,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不足㊂为建立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长效机制以及加强海洋生态监测预警部门的业务化应用,建议在未来的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研究中,根据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对指标设置较为合理的权重系数,集成评价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更客观地表征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状况㊂4.3 加强中小尺度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研究由于海域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区域尺度下尤其是县级区域小尺度下的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较为复杂㊂此外,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㊁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划分以及生物的自然繁衍和洄游等对调查评价的时间也有一定的限制㊂建议加强中小尺度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研究,逐步建立县级行政区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长效机制,为构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机制提供基础技术支撑㊂4.4 强化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应用目前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存在 重评价㊁轻应用 的问题,研究重点多集中于指标体系的选取和评价方法的构建等技术问题,然而评价结果对生态预警监测的指导以及成果转化的运用稍显不足㊂建议建立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的常态化机制,不断强化评价与监测预警的结合,提升生态监测技术和手段㊂自然资源部集土地㊁矿产㊁海域㊁水㊁森林和草原等主要自然资源的管理于一体[15],建议分析产业布局与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深化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在海洋空间规划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和海洋用途管制等方面的应用㊂5 结语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推动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以及预警海洋生态问题的有力技术支撑㊂通过对浙江省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90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年境承载能力评价的试点研究,‘技术方法“的海洋环境承载状况评价结果更多代表氮磷水平,不足以客观反映海洋环境承载状况,而适应性验证方法的评价结果总体略好;海洋生态承载状况评价的适应性验证方法增加浮游植物参数,并以区域5年均值为基准,所得评价结果更为合理㊂因此,建议在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时考虑区位特点和自然属性选择水质参数,增加浮游植物参数,并加长区域基准值的时间跨度;在集成评价时对指标设置较为合理的权重系数,更客观地表征生态环境状况;加强中小尺度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研究,逐步建立县级行政区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长效机制;强化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应用,突出评价与监测预警的结合,深化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在海洋空间规划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和海洋用途管制等方面的应用㊂参考文献[1] P R I MA V E R AJH.O v e r c o m i n g t h e i m p a c t s o f a q u a c u l t u r eo nt h e c o a s t a l z o n e[J].O c e a n&C o a s t a lM a n a g e m e n t,2006(49): 531-545.[2]兰冬东,朱荣娟,李冕,等.我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34(11):70-73.[3]赵鹏,李双建.陆海统筹视角下对自然岸线红线制度的思考[N].中国海洋报,2012-09-17(3).[4]李洋.钦州茅尾海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学院,2016.[5]狄乾斌,韩增林,孙才志.海域承载力理论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25(1):52-55.[6]关道明,张志锋,杨正先,等.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理论与测度方法的探索[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1241-1247. [7]樊杰,王亚飞,汤青,等.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2014版)学术思路与总体技术流程[J].地理科学,2015,35(1): 1-10.[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Z].2016.[9]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海洋局.海水水质标准:G B3097 1997[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10]国家海洋局.海水质量状况评价技术规程(试行)[Z].2015.[11]国家海洋局.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H Y/T087 200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2]国家海洋局.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Z].2018.[13]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2017年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Z].2018.[14]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2017年浙江省海洋环境公报[Z].2018.[15]董祚继.关于新时代自然资源工作使命的思考[J].国土资源,2018(4):13-17.。
浮游动植物调查方法

浮游动植物调查方法1.方法与原理1.1采样点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分布不是很均匀的,通常因水体形态、深度、水源几出口、风、光照以及其他环境条件而差异,因此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采样。
在一般情况下,湖泊的湖湾和中心部分,沿岸有水草区和无水草区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不同。
当有风引起水流时,浮游生物多聚集在水流冲击的下风向一侧,总量较高。
此外,水源入口处,不同时间各水层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会有所不同。
采样点的数目根据水体的具体条件而定。
水体面积大的,条件复杂的,采样点要多些;要有较高人力、时间和经费等条件允许的,采样点也可以多些。
1.2采集采集工具主要有采集网和采水器。
当一般定性采集时,可站在船舱内或甲板上,将采集网系在竹竿或木棍前端,放入水中作∞形循回拖动(网口上端不要露出水面),拖动速度不要超过0.3米/秒。
如若拖动太快,水在网内会发生回流,将使网内的浮游生物冲到网外。
当一般定量采集时,各种类型的采水器均可使用,但一定要能分层采水。
在水深不超过10米的水体采样时,可用自制的采水器。
采水器可以采集到那些易从网孔中漏失的微小浮游生物。
但因采集水量有限,很难采到密度较稀和游动能力强的较大类型种类。
1.3固定和保存采到的样品必须在5分钟以内加以固定。
常用的固定液有福尔马林、刘哥氏液、甘油—福尔马林保存液、Rodhe碘固定液。
福尔马林为含有40%甲醛的药品。
一般按每100毫升水样加入约4毫升福尔马林(含1.6%甲醛),也就是说用4%福尔马林固定。
1.4浓缩化学沉淀法:所才水样用福尔马林加以固定静置1—2昼夜使之沉淀,用宏吸管吸去上面清夜,将下层包括沉淀物的浓液移入小容器中,再静置沉淀。
必要时可反复进行,直到浓缩到10—50毫升为止。
1.5观察与鉴定对所采到的浮游生物种类进行全面的种的鉴定,是一项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的工作,常常需要各方面的专家协同进行。
种类鉴定可采用检索表和图鉴相结合的方法。
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计算

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计算哎呀,说到海洋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计算,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儿。
你知道吗,海洋里的这些小家伙们,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它们可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石呢。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把阳光转换成能量,为整个海洋生物链提供食物。
那么,我们怎么计算这些小家伙们的生产力呢?来,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首先,我们得知道,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就是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
这个能力,我们通常用“每天每平方米”来衡量。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抽象?别急,我这就给你举个例子。
比如说,我们有一片海域,我们想要计算这片海域里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
首先,我们得去这片海域里取样。
这可不是随便捞一网子那么简单,我们得用专业的设备,比如浮游生物网,去捕捞一定深度的水样。
这个网子特别细,能捕捉到那些微小的浮游植物。
取样回来后,我们得把这些样本过滤,把浮游植物从海水中分离出来。
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小心翼翼,生怕破坏了这些小家伙们。
过滤后,我们会得到一些绿色的泥状物,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浮游植物样本。
接下来,就是测量这些样本的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含量越高,说明浮游植物的生产力越强。
我们通常会用一种叫做荧光计的仪器来测量叶绿素的荧光强度,以此来估算叶绿素的含量。
有了叶绿素含量,我们还得知道这些浮游植物的碳含量。
因为叶绿素只是光合作用的一部分,我们最终关心的是它们能制造多少有机物。
这个碳含量,我们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来得到。
最后,我们把这些数据结合起来,用一些复杂的公式,就能计算出这片海域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了。
听起来是不是挺复杂的?但其实,这个过程就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烹饪,需要精确的配料和步骤,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所以,下次当你在海边散步,看到那些波光粼粼的海水时,不妨想想,这里面的浮游植物,正在默默地为整个海洋生态系统提供能量呢。
而我们,通过计算它们的初级生产力,就能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这片蓝色的家园。
浮游动物网采集密度计算公式

浮游动物网采集密度计算公式现存量: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所存在生物体的数量或质量。
现存量若以个体数表示则可称为丰度或(数量)密度,单位为个L。
若以质量表示则可称为生物量,单位为mg/L。
采集方法:一采水器采水后沉淀分离(适用原生动物、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二用网过滤(适用于枝角类、挠足类等甲壳动物>。
仪器:采水器,(25#)浮游生物网,显微镜,计数框(计数原生动物用0.1lml计数框,计数轮虫和甲壳动物用lml计数框)解剖镜,毛细管,目测微尺一采集1设站根据浮游动物的分布设站。
2采水层次由水体的深度决定。
切不可之采一个表层或一个底层水样。
(据夏季调查,东湖B站(水深4m左右),在2m的水层区,甲壳动物的数量约占31%,而入2m一下的水层占69%左右。
同时还发现,在夏季,一般幼体喜欢在表层。
成体在深层。
>分层方法:是每隔0.5m或1m,甚至2m取一个水样加以混合,然后取得一部分作为浮游动物定量之用。
许多水库或深水湖泊,水深20m以上,这种水体在夏季及冬季存在温跃层〈或称变温层)。
由于在温跃层一下缺乏光照,浮游植物数量极少,依赖植物生存的浮游动物数量也相应减少。
如果从养殖角度而言,只取温水层以上的水层就足够了.3采水量浮葫动物不但种类组成复杂,而且个体大小相差也极悬殊。
因此要根据它们在水体中的不同密度二采不同的水量。
(目前计数原生动物、轮虫的水样量以1L为宜,枝角类、桡足类则以10~50L较好。
)4采集时间采样时间要尽量保持一致。
一般在上午8:00~10:00进行为好。
在长江中下游采集,如果采集四次,则春、夏、秋、冬各一次。
如果只采一次,则应在秋季(9、10月〉进行为好。
(这是因为9~10月正是鱼类摄食旺季,为鱼类生长的最佳时期,如果此时有较高的现存量,则可认为该水体中有较大的供锂能力。
>浮游动物样品的固定,原生动物和轮虫可用碘液或福尔马林,加量同浮游植物(一般可与浮游植物合用同一样品)。
种群生态位宽度的计算高考生物计算题真题解析

种群生态位宽度的计算高考生物计算题真题解析如果你的题目是“种群生态位宽度的计算高考生物计算题真题解析”,那么我会按照解析题的格式来写文章给你。
以下是我的回答:种群生态位宽度的计算高考生物计算题真题解析种群生态位宽度是评价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生态位宽度的指标。
在高考生物中,常常会出现相关的计算题。
下面我们来解析一道关于种群生态位宽度的计算题。
题目:某湖泊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生物种数分别为20、40和30。
已知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为200 mg/m^3,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为150 mg/m^3,底栖动物的生物量为100 mg/m^3。
试计算该湖泊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种群生态位宽度。
解析:种群生态位宽度的计算公式为:种群生态位宽度=生物量 / 种数。
首先,我们计算浮游植物的生态位宽度。
根据公式,浮游植物的生态位宽度=200 mg/m^3 / 20 = 10 mg/m^3。
接下来,我们计算浮游动物的生态位宽度。
浮游动物的生态位宽度=150 mg/m^3 / 40 = 3.75 mg/m^3。
最后,计算底栖动物的生态位宽度。
底栖动物的生态位宽度=100mg/m^3 / 30 = 3.33 mg/m^3。
综上所述,该湖泊中浮游植物的种群生态位宽度为10 mg/m^3,浮游动物的种群生态位宽度为3.75 mg/m^3,底栖动物的种群生态位宽度为3.33 mg/m^3。
通过计算题,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生态位宽度。
种群生态位宽度的大小可以反映出种群的生态位多样性和资源利用情况。
同样的生物量情况下,生态位宽度越大,说明种群所占有的生态位越宽广,其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也更高。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种群生态位宽度的计算和应用。
祝你在高考生物中取得优异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长格子μm体宽体厚单个体重生物量生物量模板各个体长下的
螺形龟甲轮虫9495210.03250.2925曲腿龟甲轮虫05125210.0406250独角聚花轮虫26.5375210.0975 2.58375对棘异尾轮虫 2.58200210.260.65萼花臂尾轮虫04100310.29250圆筒异尾轮虫08200210.260长刺异尾轮虫08200210.260罗氏异尾轮虫08200210.260暗小异尾轮虫04100110.03250刺盖异尾轮虫18200210.260.26冠饰异尾轮虫010250310.731250 B.donner04100310.29250剪形臂尾轮虫0.54100310.29250.14625镰状臂尾轮虫0615051 1.218750角突臂尾轮虫04100410.520尾突臂尾轮虫04100410.520长三肢轮虫0.54100310.29250.14625脾状三肢轮虫08200210.260迈氏三肢轮虫05125210.16250臂三肢轮虫0375210.09750广生多肢轮虫44100210.1250.5真翅多肢轮虫188200610.7513.5红多肢轮虫0250110.031250奇异六腕轮虫16150410.390.39卵形无柄轮虫05125310.3656250沟痕泡轮虫165125310.28125 4.5晶囊轮虫01332510110.56250郝氏皱甲轮虫01025071 3.981250叶轮虫04100310.29250腔轮虫sp.05125410.650胶鞘轮虫0.5250110.016250.008125 000微型裸腹溞0.23075039.91137.98226颈沟基合溞0.510250 4.5528862.276443奥氏秀体溞0.76164008.5992666.535442模糊秀体溞0.243075025.512536.123008角突网纹溞11.510250 3.81358843.85626象鼻溞sp38.510250 4.552886175.2861点滴尖额溞0.121537513.454131.614495 0
台湾温剑水蚤0.08256257.1244840.569959温中剑水蚤 3.8256257.12448427.07304博平近剑水蚤 1.8417425 2.2833424.201349锥肢猛镖水蚤0.0453132565.404462.616178右突新镖水蚤0.0853132565.40446 5.232357无节幼体49.2512510.040625 1.99875哲水蚤幼体0.6256257.124484 4.27469剑水蚤幼体3015375 1.57829747.3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