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1、微生物的分类2、甲类法定报告传染病:鼠疫,霍乱3、发展史巴斯德:巴氏消毒法,研制鸡霍乱、炭疽和狂犬病疫苗郭霍:郭霍法则弗莱明:青霉素汤飞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观察细菌的大小和形态,应选择适宜生长条件下的对数生长期细菌为宜。

2、细菌的基本结构3、细菌细胞壁缺陷型(L-型细菌)高渗环境中可生长典型菌落:油煎蛋样菌落可恢复为原菌4、细菌的特殊结构5、细菌芽胞并不直接引起疾病,只有在芽胞发芽成为繁殖体后,才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

6、芽胞不包含质粒。

7、细菌的抵抗力比较:有芽胞,选芽胞;无芽胞,选金黄色葡萄球菌。

8、细菌的生长繁殖(1)个体的生长繁殖二分裂;代时:15~30分钟(2)群体的生长繁殖9、细菌合成代谢产物致病作用:热原质,毒素(外毒素和内毒素),侵袭性菌鉴别作用:色素,细菌素治疗作用:抗生素,维生素噬菌体1、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2、噬菌体具有病毒的基本特性:①个体微小,无细胞结构;②严格胞内寄生;③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④抗原性;⑤抵抗力3、噬菌体的化学组成:核酸,一种,DNA或RNA,遗传物质;蛋白质,保护核酸,识别宿主菌4、噬菌体分类①毒性噬菌体增殖过程: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

吸附的原理:受体、配体特异性结合②温和噬菌体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上的噬菌体基因称为前噬菌体。

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三状态两周期:三状态,①游离的具有传染性的噬菌体颗粒;②宿主菌胞质内类似质粒的噬菌体核酸;③前噬菌体。

两周期: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

★毒性噬菌体只有溶菌性周期。

细胞的变异与遗传1、细菌基因组的组成:细菌染色体、质粒、整合在染色体中的噬菌体基因组、转座元件2、质粒的特征:①自我复制;②编码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的特征;③可自行丢失与消除,非必需;④具有转移性;⑤相容性与不相容性3、细菌由野生型变为突变型,经过第二次突变恢复野生型的性状,称为回复突变;往往是表型回复突变,即第二次突变没有改变正向突变的序列,只是在其他位点发生突变,从而抑制了第一次突变的效应,称为抑制突变。

微生物细菌部分笔记整理

微生物细菌部分笔记整理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一)细菌(bacterium)的大小——微米(μm)(二)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弧菌、螺菌)二、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一)细菌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1)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peptidoglycan)▲肽聚糖(peptidoglycan)(粘肽/胞壁质)是一类复杂多聚体,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原核细胞特有组成及结构:革兰阳性菌G+: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革兰阴性菌G—:聚糖骨架、四肽侧链(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磷壁酸分类:壁磷壁酸、膜磷壁酸(或脂磷酸壁LTA)作用:1 G+菌重要表面抗原2参与调节细胞外离子平衡3与细菌粘附致病有关(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外膜组成: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LPS)(有些细菌为脂寡糖LOS)▲脂多糖(LPS):脂质A(无种属特异性)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特异多糖(有种特异性,即G-的菌体抗原O抗原)▲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糖脂含量糖多脂少糖少脂多特殊成分磷壁酸外膜意义:导致两类细菌在染色性、抗原性、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等方面不同。

例如:青霉素(破坏肽聚糖),溶菌酶(破坏聚糖骨架)均作用于G+(4)▲细胞壁的功能a. 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b. 构成细菌的重要抗原c. 与细菌致病性有关:A群链球菌膜磷壁酸——粘附作用革兰阴性菌脂多糖——多种生物学效应d. 参与营养物质的交换(5)▲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含义:细菌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后,可使其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破坏或合成抑制,在高渗环境下,多数细菌可存活而成为细胞壁缺损的细菌。

特点:细菌L型呈高度多形性;独特的培养特性:高渗透压、高营养、低琼脂;L型菌仍有一定的致病性;有些L型菌在去除诱发因素后,能回复为原菌。

2、细胞膜:1物质转运2呼吸分泌3生物合成4参与细菌分裂▲中介体(mesosome) /拟线粒体:细菌细胞膜折叠、陷而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于G+功能:与呼吸有关、与细菌分裂有关3、细胞质/原生质(1)核糖体: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70S(50S+30S)链霉素结合30S 红霉素结合50S(2)质粒(plasmid):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3)胞质颗粒:大多为营养储存物▲异染颗粒(metachromatic granules)/迂回体:胞质颗粒中有一种主要成分是RNA、多偏磷酸盐的颗粒,嗜碱性强,用亚甲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故称。

微生物笔记

微生物笔记

微生物学第一节微生物基本概念1、微生物定义:形态微小、数量众多、结构简单。

2、三大类微生物:(1)非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病毒、朊粒。

---形体最小,纳米为单位,只有一种核酸。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记忆:原(衣原体)来荔(立克次体)枝(支原体)一裸(螺旋体)放(放线菌)就长细菌(细菌)(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真菌。

----人体属于第二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或称粘肽,肽聚糖----细胞壁特有,肽聚糖β-1,4糖苷键为抗生素作用部位。

(2)细胞膜:形成中介体(参与细菌分裂繁殖)(3)细胞质(4)核质2、细菌细胞壁结构差异在医学意义:PG和头孢-----抑制G+菌肽聚糖的五肽交联桥;溶菌酶-----可水解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发挥抗菌作用;多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和杆菌肽-----抑制四肽侧链的连结;磷霉素-------抑制聚糖骨架的合成。

3、胞质颗粒------用于细菌鉴别诊断。

异染颗粒:鉴别白喉,鼠疫,结核4、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1)荚膜:具有粘附宿主细胞核抗吞噬等致病作用,具有侵袭力。

(2)鞭毛:是运动器,具有抗原性并与致病性有关。

(3)菌毛:普通菌毛可促使细菌粘附于宿主细胞表面而致病;性菌毛----噬菌体吸附于F+菌,并使后者获取致病物质。

(4)芽胞:抵抗力强,耐高温。

内含生命物质,可以再生。

通常以杀死芽胞作为灭菌指标。

1.05kpa,121.3℃,15-20分钟------灭除第三节细菌的生理1、细菌繁殖方式: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并向不同平面分裂而形成细菌排列方式的不同。

细菌的分裂周期所需时间,称为代时。

2、热源质----引起人体发热的物质,如脂多糖。

3、细菌素:细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

只对近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

用于细菌的分型和流行病学追踪调查。

第四节消毒与灭菌1、消毒:杀灭物体上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不一定杀灭芽胞2、灭菌:指杀灭所有微生物,--------一锅端3、湿热灭菌法:巴氏消毒法、煮沸法、高压蒸汽灭菌法等(1) 巴氏消毒法:加热62℃----30分钟、71.7℃----15~30秒。

微生物知识点总结经典整理

微生物知识点总结经典整理

微生物知识点总结经典整理微生物是一类以单细胞形式存在的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命的演化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微生物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第一部分:微生物的分类和特征1.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原核生物,形态多样,常见形式有球形、棒状和螺旋状等。

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根据其细胞壁的特性来进行分类。

2.真菌:真菌是一类真核生物,包括单核菌和多核菌两大类。

真菌体内含有细胞壁和细胞膜,能够通过孢子繁殖。

真菌对于分解有机物质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3.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性的微生物,由蛋白质包裹的核酸构成,无自主生殖能力。

病毒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进行繁殖,病毒感染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第二部分:微生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1.细菌的生命周期:细菌的生命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即生长期和静止期。

细菌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分裂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数以亿计的细菌。

2.真菌的生命周期:真菌的生命周期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真菌通过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可以通过风、水和动物传播,形成新的真菌体。

3.病毒的生命周期:病毒的生命周期分为感染和复制两个阶段。

病毒通过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制进行复制,最终导致宿主细胞死亡。

第三部分:微生物的作用和应用1.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分解有机物质、氮循环、维持土壤健康等。

2.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如酵母菌在面包和啤酒的发酵过程中的应用。

3.微生物在医学中的应用:微生物在医学中的应用包括疫苗的制备、抗生素的研发和微生物检测等。

4.微生物的生物技术应用:微生物的生物技术应用包括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和环境修复等。

第四部分: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微生物与人体健康:人体内存在大量微生物,包括益生菌和致病菌。

益生菌对维持肠道健康和免疫系统具有重要作用,而致病菌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微生物细菌部分笔记整理

微生物细菌部分笔记整理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一)细菌(bacterium)的大小——微米(μm)(二)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弧菌、螺菌)二、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一)细菌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1)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peptidoglycan)▲肽聚糖(peptidoglycan)(粘肽/胞壁质)是一类复杂多聚体,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原核细胞特有组成及结构:革兰阳性菌G+: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革兰阴性菌G—:聚糖骨架、四肽侧链(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磷壁酸分类:壁磷壁酸、膜磷壁酸(或脂磷酸壁LTA)作用:1 G+菌重要表面抗原 2参与调节细胞外离子平衡 3与细菌粘附致病有关(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外膜组成: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LPS)(有些细菌为脂寡糖LOS)▲脂多糖(LPS):脂质A(无种属特异性)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特异多糖(有种特异性,即G-的菌体抗原O抗原)▲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G+ G-肽聚糖厚、多层,50层薄、层少,1-2层糖脂含量糖多脂少糖少脂多特殊成分磷壁酸外膜意义:导致两类细菌在染色性、抗原性、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等方面不同。

例如:青霉素(破坏肽聚糖),溶菌酶(破坏聚糖骨架)均作用于G+(4)▲细胞壁的功能a. 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b. 构成细菌的重要抗原c. 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A群链球菌膜磷壁酸——粘附作用革兰阴性菌脂多糖——多种生物学效应d. 参与营养物质的交换(5)▲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含义:细菌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后,可使其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破坏或合成抑制,在高渗环境下,多数细菌可存活而成为细胞壁缺损的细菌。

特点:细菌L型呈高度多形性;独特的培养特性:高渗透压、高营养、低琼脂;L型菌仍有一定的致病性;有些L型菌在去除诱发因素后,能回复为原菌。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推荐文档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推荐文档

②化学渗透趋势转运系统;③基团转移。

四、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简答)1、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为细菌的代谢及生长繁殖提供必需的原料和充足的能量2、酸碱度(pH):多数病原菌最适pH为7.2--7.6,而结核杆菌最适pH值为6.5--6.8,霍乱弧菌最适pH值为8.4--9.2。

3、温度:病原菌最适温度为37度。

4、气体:O2:根据细菌代谢时对氧气的需要与否分四类:①专性需氧菌: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为受氢体以完成需氧呼吸,仅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

②微需氧菌:在低氧压(5%-6%)生长最好。

③兼性厌氧菌:兼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在有氧、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但以有氧时生长较好。

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

④专性厌氧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进行无氧发酵,必须在无氧环境中生长。

CO2:对细菌生长也很重要,大部分细菌在代谢中产生的CO2可满足需要,个别细菌初次分离时需人工供给5-10%CO2。

5、渗透压:五、细菌的生长繁殖1、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繁殖方式----细菌以简单的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繁殖速度----繁殖一代所需时间(代时)约20-30min。

但少数细菌代时较长,如结核分枝杆菌代时为18小时。

2、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退期繁殖规律----生长曲线迟缓期:细菌被接种培养基的最初一段时间,主要是适应新环境,同时为分裂繁殖作物质准备,此时细菌体积比较大,含有丰富的酶和中间代谢产物。

对数期:细菌分裂繁殖最快的时期,菌数以几何级数增长,研究细菌的最佳时期。

稳定期: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代谢产物的堆积,繁殖数与死亡数几乎相等。

活菌数保持稳定。

一些细菌的芽胞、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大多在稳定期产生。

衰退期:繁殖变慢,死菌数超过活菌数。

细菌形态发生改变,生理活动趋于停滞。

第三节细菌的新陈代谢和能量转换一、细菌的能量代谢■细菌能量代谢活动中主要涉及ATP形式的化学能。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

医学微生物学总结得跟教材一样的哦真的省了不少力气1.微生物: 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 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3.病原微生物: 少数具有致病性, 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 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 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 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 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 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5.免疫学: 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第一篇细菌学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 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第二节细菌的结构1.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胞2.革兰阳性菌(G+): 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 显红色。

3.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G+革兰阴性菌G-肽聚糖组成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肽聚糖厚度20~80nm 10~15nm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肽聚糖含量占胞壁干重50~80% 仅占胞壁干重5~20%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4.G-菌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LPS)→【脂质A, 核心多糖, 特异多糖】、脂质双层、}脂多糖(LPS): 即G-菌的内毒素。

LPS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 使白细胞增多, 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 LPS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 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①脂质A: 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 无种属特异性, 不同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 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微生物笔记整理

微生物笔记整理

第1章绪论1、微生物的特点是:(1)繁殖快,长不大(2)体积微小,分布广泛(3)观察和研究的手段特殊(4)物种多,食谱杂(5)适应性强,易变异2、(1)列文虎克:首次发现微生物,最早记录肌纤维、微血管中的血流。

(2)路易斯·巴斯德:“巴氏杀菌法”(Pasteurization),62-65℃,30min,75-90℃,15-16s。

[UHT=ultra high temperature,130-150℃,1-4s,常用在牛奶的杀菌。

](3)罗伯特·柯赫食品微生物发展大事记:1680年,列文虎克发现了酵母细胞1861年,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推翻了“自然发生说”1867年,炭疽菌(属于芽孢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1890年,巴斯德杀菌工艺1922年,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芽孢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Z值为18F(Z值:加热至死曲线中,时间降低一个对数周期所需升高的温度D值:指在一定的处境和一定的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某细菌数群中90%的原有残活菌被杀死所需的时间F值:在基准温度中杀死一定数量对象菌所需要热处理的时间)1988年,在美国,乳酸链球菌肽被列为“一般公认安全”(GRAS)1990年,HACCP体系1996年,O157:菌体的抗原,H7:鞭毛的抗原3、GMP:Good Manufactureing Practice(良好生产操作规范),GMP标准规定了在加工。

贮藏和食品分配等各个工序中所要求的操作、管理和控制规范。

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有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栅栏技术(Hurdle techonology):利用食品当中各种有效因子(温度、pH、Aw、OR电度包装、辐照、防腐剂)交互作用控制腐败菌生长,提高食品安全。

4、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ISO9001 食品质量管理。

第2章微生物的基本形态与结构1、细菌基本形态分为三种:球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阳性菌)杆状,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阴性菌)螺旋状,如霍乱弧菌(Vibrio cholarae)2、细菌的形态受环境影响的因素: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基的成分与浓度,pH等。

微生物笔记

微生物笔记

1.微生物:肉眼看不见的、必须在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所有微小生物的统称。

共同特点:个体极小、分布广,种类繁多、繁殖快、易变异微生物主要类群:①原核微生物:真细菌、蓝细菌、放线菌、粘细菌②真核微生物:真菌(酵母、霉菌)、原生动物、真核藻类③病毒2.结合微生物的特点,分析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1.生态系统中的清道夫-分解者 2.微生物对污染物的抗性及降解-微生物抗毒、转化和降解3.污染环境的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4.被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5.利用微生物生产有益环境的产品6.环境检测的重要指标3.细菌的基本形态:球状(球菌)、杆状(杆菌)、螺旋状(螺旋菌)、丝状(丝状菌)4.革兰氏染色的机制: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沙黄复染后呈红色。

5.革兰氏染色的基本程序:涂片固定、初染(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min,水洗)、媒染(滴加革兰氏碘液,染1~2min,水洗)、脱色(滴加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染约45s后水洗)、复染(滴加沙黄红染2~3min,水洗并干燥)、镜检6.菌落: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

7.芽孢:某些细菌(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少数球菌等)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体构造,称为芽孢。

8.菌苔:细菌在固体培养基接种线上由母细胞繁殖长成的一片密集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细菌群落,一般为大批菌落聚集而成。

9.拟核:细菌细胞具有原始的核,没有核膜,更没有核仁,结构简单,为了与真核细胞中典型的细胞核有所区别,称为拟核10.鞭毛:由细胞质膜上的鞭毛基粒长出穿过细胞壁伸向外的一条纤细的波状的丝状物,称为鞭毛11.纤毛:是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能摆动的较长的突起,比微绒毛粗且长,在光镜下能看见。

微生物学学习笔记

微生物学学习笔记

微生物学学习笔记一、原核微生物1、特征:无核膜包裹的双链环状DNA(一些结合类组蛋白H-NS、HU、Fis、IHF等);缺乏单位膜分割包围的细胞器;核糖体为70S型。

2、分类:细菌(真细菌)、古生菌3、构造(1)、细胞壁1)、革兰氏阳性菌:90%肽聚糖(25~40层)和10%磷壁酸,一般无脂质和蛋白质。

肽聚糖(黏肽、胞壁质、黏质复合物),真细菌细胞壁特有。

单体组成:双糖单位(β-1,4-糖苷键)、四肽尾(L型与D型交替、第三肽必须有两个氨基以形成肽桥)、肽桥磷壁酸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

分类:壁磷壁酸、膜磷壁酸(跨越肽聚糖层并与细胞膜交联)。

功能:提高细胞周围Mg2+浓度;贮藏磷元素;增强致病菌对宿主粘连;特异表面抗原;噬菌体特异吸附受体;调节自溶素活力。

2)、革兰氏阴性菌:肽聚糖少(1~2层),机械强度弱。

四肽尾第三个氨基为特有的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

没有肽桥,单体间靠第四个氨基酸的羧基和第三个氨基酸氨基相连。

外膜(磷脂、脂蛋白和脂多糖:决定表面抗原决定簇的多样性;吸附Mg2+、Ca2+;内毒素的物质基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噬菌体的吸附受体磷脂和脂蛋白。

)外膜蛋白、周质空间/壁膜间隙(周质蛋白:水解蛋白、结合蛋白、受体蛋白、合成酶类)项目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厚度层次肽聚糖厚度磷壁酸外膜(LPS)孔蛋白脂蛋白周质空间溶质通透性厚(20-80nm)1厚有无无无无或窄强薄(8-11nm)2薄无有有有有弱肽聚糖四肽尾中Lys四肽尾中m-DAPGly五肽等短桥有无有无有无细胞细胞硬度产芽孢鞭毛基体硬有的产2个环较软不产4个环对理化因子抗性对机械力青霉素、磺胺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阴离子去污剂碱性染料溶菌酶处理后抗性强敏感较抗敏感敏感形成原生质体抗性弱较抗敏感较抗较抗形成球状体其他产毒素以外毒素为主以内毒素为主3)、抗酸细菌:特有分歧菌酸,化学组成为支链羟基脂质。

4)、缺壁细菌:L型细菌:自发突变形成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

微生物笔记实用总结

微生物笔记实用总结

细菌细胞壁G+G-壁磷酸+-外膜- +-芽孢+G-:外膜可阻挡溶菌酶、抗生素、碱性染料等进入;某些G-(如淋病奈瑟氏菌和脑膜炎奈瑟菌)对青霉素亦敏感医院感染病原体主要是:G-壁磷酸和LPS有抗原性初次分离需CO2: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布鲁菌最强毒素:肉毒毒素糖发酵:乳糖+- -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部位细胞壁细胞膜蛋白质核酸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大环内脂类(红霉素)利福平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异烟肼酮康唑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类(四环素、多西环素)酮康唑:固醇、真菌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R质粒:接合、转化转座子:跳跃基因白假丝酵母菌:鹅口疮特殊结构病原体荚膜肺炎链球菌、厌氧芽孢梭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奈瑟菌属鞭毛大肠杆菌属、沙门菌属、霍乱弧菌、幽门螺杆菌菌毛奈瑟菌属芽孢厌氧芽孢梭菌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伊红美蓝紫黑色:大肠杆菌皮试:破伤风抗毒素繁殖最慢:结核分枝杆菌不被超广谱β-内酰胺酶灭活——亚胺培南(碳氢霉烯类)病原体首选药物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青霉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红霉素(飞鸿)立克次体四环素、多西环素(赐死)伤寒沙门菌、痢疾志贺菌环丙沙星(沙粒环星)厌氧菌、阴道毛滴虫甲硝唑(莺燕假笑)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鲜美利益)药物药理氨基糖苷类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喹诺酮类抑制DNA解旋酶多西环素抑制蛋白质合成菌种无效药物无芽孢厌氧菌氨基糖胺类全身感染:全身感染细菌内毒素血症中毒性细菌性痢疾菌血症伤寒(二次)、脑膜炎奈瑟菌败血症大肠杆菌、鼠疫耶尔森菌、炭疽芽胞杆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荚膜梭菌(气性坏疽)、脑膜炎奈瑟菌、伤寒菌细菌外毒素的种类和作用:外毒素产生菌作用机制所致疾病:症状和体征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梭菌阻断抑制性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破伤风: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肉毒毒素肉毒梭菌抑制胆碱能运动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肉毒中毒:肌肉松弛性麻痹细胞毒素致热外毒素A群溶血性链球菌为超抗原,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猩红热:高热、全身鲜红色皮疹肠毒素霍乱肠毒素霍乱弧菌激活腺苷环化酶,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霍乱:严重的上吐下泻,米泔样粪便志贺肠毒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降解核糖体60S亚基28SrRNA,抑制靶细胞蛋白质合成出血性肠炎:血性腹泻痢疾志贺菌同上细菌性痢疾:黏液脓血非致病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机会性致病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肺炎链球菌、白假丝酵母菌靠毒素致病:肉毒梭菌、破伤风梭菌靠侵袭力致病:肺炎链球菌(透明质酸酶)多途径传播:结核分支杆菌、炭疽芽胞杆菌胞内菌:结核分枝杆菌、沙门菌(沙门内结合)保温送检:淋病奈瑟氏菌、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α溶血A群溶血性链球菌:β溶血与M蛋白与心肌、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白细胞明显下降:伤寒沙门菌人类是唯一易感者:霍乱、淋病、白喉、梅毒、流脑汹涌发酵:产气荚膜梭菌捻发感:产气荚膜梭菌菜花样菌落: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素试验:5-15mmVi抗原:伤寒沙门菌IgA蛋白酶:淋病奈瑟菌皮试:抗毒素、青霉素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莫氏)地方性斑疹伤寒鼠虱啮齿类细胞壁培养培养基活细胞内活细胞内繁殖多种二分裂二分裂变形杆菌—外斐实验:立克次体有独特发育周期:衣原体血清学诊断:用已知细菌或特异性抗原查抗体显微镜凝集试验(MAT)钩端螺旋体病RPR、TPHA梅毒冷凝集试验肺炎支原体肺炎沉淀试验Elek平板毒力试验白喉毒素中和试验抗O试验链球菌性风湿热免疫标记技术ELISA多种病原菌感染培养基病原菌巧克力色琼脂培养基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伊红美蓝或SS培养基伤寒沙门菌、痢疾志贺菌碱性蛋白胨水霍乱弧菌高盐培养基副溶血弧菌布氏血琼脂培养基幽门螺杆菌吕氏血清培养基白喉棒状杆菌罗氏培养基结核分支杆菌(罗杰)活性炭-酵母提取物琼脂培养基嗜肺军团菌Korthof培养基螺旋体疫苗接种:乙肝疫苗016、脊髓灰质炎疫苗234、百白破疫苗345百白破:百日咳死疫苗、白喉类疫苗、破伤风疫苗牛心肌心脂质:梅毒初筛M蛋白:抗吞噬、抗原性、A群链激酶:溶血链道酶:溶DNA易染颗粒:白喉棒状杆菌损血管内皮细胞:莫氏立克次体变形杆菌: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肺炎支原体包涵体:衣原体快速血浆反应素(PRR):辅助诊断螺旋体回归热:疏螺旋体衣原体无肽聚糖我国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致病菌:金葡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A群溶血性链球菌Ⅳ型超敏反应(免疫细胞介导)肠热症(伤寒沙门菌)、结核菌素试验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医院获得性肺炎最常见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淋病奈瑟球菌菌毛:抗吞噬能引起食物中毒,但不以肠道症状为主:肉毒杆菌不能引起食物中毒:伤寒沙门菌溶菌酶:聚糖骨架青霉素:肽聚糖脂多糖(LPS):O特异性多糖、核心多糖、脂质A(毒力)不可鉴别细菌结构:菌毛细菌素:细菌分型、流行病学调查较少产生耐药性的细菌:A群溶血性链球菌产生耐药性:转座和R质粒接合球菌中只有奈瑟菌属为G-肠杆菌科为G-病毒长期保存:-70℃流感病毒无病毒血症通常不参与抗病毒感染免疫:中性粒细胞清除病毒感染主要依赖于:CTL和CD4+T细胞病毒感染可诱发二三四型超敏反应潜伏感染:潜伏期查不出病毒慢性感染:持续检测出病毒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刺突: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金刚烷胺:甲型流感病毒二次病毒血症:脊髓灰质炎病毒A组柯萨奇病毒:病毒性心肌炎B组柯萨奇病毒:疱疹性咽峡炎肝炎病毒:HBsAg HBeAg抗抗抗-HBc 抗-HBc 结果分析++-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传染性强,俗称“大三阳”)+- - +-+急性感染趋向恢复(俗称“小三阳”)++- - ++急、慢性乙型肝炎或无症状携带者- - ++- +既往感染HBsAg:6个月以上转慢性;携带者肝功正常,HBsAg长期阳性抗-HBs:免疫力HBeAg:PreC蛋白翻译加工产物,阳性提示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抗-HBe:一定免疫力抗-HBc LgM:复制中,传染性强抗-HBc LgG:持续时间长,提示感染过,低滴度提示既往感染,高滴度提示急性感染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鸡尾酒疗法):两种核苷类药物+1种非核苷类药物或蛋白酶抑制剂胎儿先天性感染的主要病原体:TORCH(火炬):T-弓形体、O其他病原微生物(沙眼衣原体、乙型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等),R-风疹病毒、C-巨细胞病毒、H-单纯疱疹病毒常见抗病毒药物及其作用机制:金刚烷胺阻止脱壳流感病毒齐多夫定抑制逆转录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拉米夫定抑制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无环鸟苷与dGTP竞争病毒DNA聚合酶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利巴韦林抑制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多种DNA病毒和RNA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干扰素诱生抗病毒蛋白,抑制毒蛋白质合成沙奎那韦抑制蛋白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应用丙种球蛋白或高价病毒血清做紧急预防的疾病:麻疹、甲型肝炎、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具有逆转录过程的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核酸为DNA的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脂溶剂能破坏包膜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属于:刺突、易变异流感病毒分型的主要依据:核蛋白和M蛋白划分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的主要依据是:血凝度和神经氨酸酶柯萨奇病毒:病毒性心肌炎、疱疹性咽峡炎。

微生物复习笔记整理(生态、环境专业)

微生物复习笔记整理(生态、环境专业)

微⽣物复习笔记整理(⽣态、环境专业)绪论1、微⽣物:是对所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个体微⼩、构造简单的低等⽣物的总称。

2、⾮细胞⽣物——病毒(包括分⼦⽣物:类病毒、朊粒等)⽣物原核⽣物: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等细胞⽣物⾼等动植物真核⽣物藻类:低等藻类、⾼等藻类低等⽣物真菌类原⽣动物除了⾼等动植物、⾼等藻类,其它都属微⽣物。

4、微⽣物的应⽤:微⽣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类的进步,在医药卫⽣、⼯业、农业、环保、⽣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有重⼤贡献。

5、微⽣物的五⼤共性①体积⼩,⽐表⾯积⼤②吸收多,转化快③⽣长旺,繁殖快④适应性强,易变异⑤分布⼴,种类多6、微⽣物学是在细胞、分⼦或群体⽔平上研究微⽣物的形态构造、⽣理代谢、遗传变异、⽣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于⼯业发酵、医药卫⽣、⽣物⼯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

第⼀章原核微⽣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原核(微)⽣物:即⼴义的细菌, 指⼀⼤类细胞核⽆核膜包裹, 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物, 包括真细菌和古细菌两⼤类, 其中除少数属古细菌外,多数属真细菌。

2、细菌⼜称真细菌,包括普通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原体、⽴克次⽒体和⾐原体等。

3、菌落:单个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经过培养形成⾁眼可见的,有⼀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细胞集团。

菌台:⼤量分散的纯种细胞密集接种,长出的⼤量菌落相互连接成⽚。

4、原核微⽣物的形态构造图(以细菌为例),见书15页。

【重点】5、细菌⼀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内含物、原核。

特殊构造:糖被、鞭⽑、菌⽑、性⽑、芽孢、伴孢晶体。

【重点,具体了解下即可,见笔记4-6】6、由于细菌细胞微⼩⼜透明,⼀般先要经过染⾊才能作显微观察,其中⾰兰⽒染⾊法最重要。

7、⾰兰⽒染⾊法:C. Gram(⾰兰)于1884年发明⼀种鉴别不同类型细菌的染⾊⽅法,通过⾰兰⽒染⾊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分为⾰兰⽒阳性(G+)和⾰兰⽒阴性(G-)。

笔记整理微生物

笔记整理微生物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整理结论和细胞的形态结构绪论部分微生物是自然界中许多微小生物的总称,其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肉眼不可见,必须借助肉眼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特点:个体微小(<0.1mm),结构简单,种类繁多,繁殖迅速,数量巨大,分布广泛,容易变异。

微生物种类: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bacteria)、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3.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virus)(仅有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最小的微生物)等。

微生物作用:1.参与自然界物质循环2.用于工农业食品生产3.用于医药生产4.构成人类正常菌群5.引起人类疾病细菌的形态结构细菌:一种单细胞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进行二分裂增殖。

观察细菌常用光学显微镜,通常以微米(u m)为单位。

细菌的分类:1.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2.杆菌3.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特例: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一、细胞壁1. G+细菌细胞壁(cell wall):肽聚糖、磷壁酸、特殊的表面蛋白。

厚度20~80nm 10-50层肽聚糖G+细菌肽聚糖组成连接聚糖骨架N-乙酰葡糖胺(G)N-乙酰胞壁酸(M)B -1,4糖苷键15-50层,占细胞干重的50-80%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丙氨酸、谷氨酸、赖冬酸、丙氨酸.......‘甘氨酸’(青霉素抑制甘氨酸合成)②磷壁酸分为膜磷壁酸和壁磷壁酸。

作用:表面抗原、黏附细胞③表面蛋白质如:SPA—与IgG结合G-菌肽聚糖组成连接聚糖骨架N-乙酰葡糖胺(G)N-乙酰胞壁酸(M)B -1,4糖苷键1~2层,占细胞干重的5~20%四肽侧链没有五肽交联桥!丙氨酸、谷氨酸、…DAP、、丙氨酸.... “所以只能形成1~2层①肽聚糖外膜层。

微生物重点笔记

微生物重点笔记

1.质粒(plasmid):细菌染色体外的闭合环状双链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自主复制;可通过接合和转导传递遗传信息;非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

2.易染颗粒(metachromatuc granules):胞质颗粒中有一种主要成分是RNA和多偏磷酸酶的颗粒,其嗜碱性强,用亚甲蓝染色是着色较深,呈紫色,称为易染颗粒3.中介体(mesosome):4.鞭毛(flagellum):是从细菌细胞膜伸出与菌体外的细长弯曲的蛋白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见于革兰阴性菌,弧菌和螺菌5.芽胞(spore):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软圆形的小体,见于革兰阳性菌,如需氧芽胞菌和厌氧芽胞杆菌。

是细菌在不利环境下休眠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6.细菌L型(bacterial L form):有些细菌在某些体内外环境及抗生素等作用下,可部分或全部推动细胞壁,此现象首先由Lister研究发现,故称细菌L型。

在适宜条件下,多数细菌L型可回复成原细菌型.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某些细菌生长所必需的但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由外界供给的物质称为生长因子热原质(pyrogen):即细菌中的脂多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

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引起发热反应。

细菌素(bactericin):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称为细菌素。

菌落(colony):单个细菌经一定时间培养后形成的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培养基(medium):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

抗生素(antibiotics):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纯培养(pure culture):一个培养基中,生长出来的细菌均为纯种,称为纯培养消毒(disinfection):灭杀物体上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灭细菌芽胞,病毒和霉菌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微生物知识点总结经典整理

微生物知识点总结经典整理

微生物知识点总结经典整理微生物是一类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生物体,它们通常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和研究。

微生物可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多个类群。

以下是对微生物的知识点进行经典整理:一、细菌1.细菌的结构:细菌通常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膜、核酸、质粒和多种细胞器等结构。

2.细菌的分类:根据细菌的形态、结构、生长条件和营养特性等特征,可以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和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等多个类群。

3.细菌的繁殖:细菌可以通过二分裂、芽生和孢子形成等方式进行繁殖。

4.细菌的代谢:细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化学能源代谢来获得能量,并进行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

5.细菌的作用:细菌在自然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参与有机物的分解、氮循环、产生抗生素等。

二、真菌1.真菌的结构:真菌通常为多细胞生物,具有菌丝体、菌丝和孢子等结构。

2.真菌的分类:根据真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特性等不同,可以将真菌分为子囊菌、担子菌、接合菌和糖霉菌等多个类群。

3.真菌的生活方式:真菌通常以异养方式获取营养,它们可以通过产生酶分解有机物,然后吸收分解产物来获取能量。

4.真菌的作用:真菌在自然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参与生物降解、食物发酵、肉类加工和药物合成等。

三、病毒1.病毒的结构:病毒通常为非细胞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来观察病毒颗粒的形态。

2.病毒的分类:根据病毒的核酸类型、外壳形态和寄生范围等特征,可以将病毒分为DNA病毒、RNA病毒、裸病毒和包膜病毒等多个类群。

3.病毒的寄生方式:病毒不能独立生存,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

它们可以通过感染宿主细胞并释放核酸,利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制来复制自身。

4.病毒的致病性: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破坏宿主细胞的功能,导致宿主细胞受损甚至死亡,从而引发疾病。

四、原生动物1.原生动物的结构:原生动物通常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膜、细胞核、溶液质和纤毛等结构。

(完整版)微生物知识点总结经典整理

(完整版)微生物知识点总结经典整理
②没有特殊的肽桥,故前后两单体间的连接仅通过甲四肽尾的第四
个氨基酸(D-Ala)的竣基与乙四肽尾的第三个氨基酸(m-DAP)的氨基直
接相怜,因而只形成较稀疏、机械强度较差的肽聚糖网套。
周质空间:在G-细菌,其外膜与细胞膜间的狭窄胶质空间。具存在 多种周质蛋白,包括水解酶类、合成酶类和运输蛋白。
2、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质膜或内膜,是一层紧贴在细胞壁内侧 包围着细胞质的柔软、脆弱、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组成细胞膜的 组要成分是磷脂,而膜式由两层磷脂分支整齐地对称排列而成的。在常 温下,磷脂双分子层呈液态,具嵌埋着许多具有运输功能、有时还存在
代表人物E.Buchner生物化学奠基人
代成熟期一一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
特点:微生物学从一门应用学科发展为前沿基础学科,其研究工作
进入分子水平,而微生物因其不同于高等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而成为分 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在应用研究方面,向着更自觉、更有效和可
认为控制的方向发展,与遗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紧密结合,成为
运输通道的整合蛋白或内嵌蛋白,而在其外层有许多具有酶促作用的周 边蛋白或膜外蛋白。
细胞膜具有以下生理功能:
(1)能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
(2)是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结构屏障;
(3)是合成细胞壁和糖被有关成分(如肽聚糖、磷壁酸、LPS和荚膜 多糖)的重要场所;
(4)膜上含有与氧化磷酸化火光合磷酸化等能量代谢有关的酶,故
微生物知识点总结经典整理
绪论
1、巴斯德现象及柯赫法则
答:巴斯德贡献:
(1)彻底否定了 “自然由微生物引起的
(4)其他贡献:巴斯德消毒法、家蚕软化病问题的解决、推动了微 生物病原学说的发展。柯赫贡献:

微生物知识点整理

微生物知识点整理

微生物知识点整理微生物知识点整理协议一、关键信息1、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是指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的分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放线菌等。

3、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结构简单、生长繁殖快、代谢类型多样、适应能力强等。

4、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自养型和异养型。

5、微生物的生长曲线: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

二、微生物的形态结构1、细菌11 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12 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

13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

2、真菌21 形态: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和多细胞真菌(霉菌、蕈菌)。

22 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3 繁殖方式: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3、病毒31 形态: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32 结构:由核酸(DNA 或 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33 繁殖方式:吸附、侵入、复制、装配、释放。

三、微生物的生理特性1、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

2、微生物的营养方式:21 自养微生物: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所需的有机物。

22 异养微生物: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

3、微生物的代谢类型:31 产能代谢: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发酵等。

32 合成代谢:合成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

4、微生物的生长影响因素:温度、pH 值、氧气、渗透压等。

四、微生物的遗传变异1、微生物的遗传物质: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部分病毒以RNA 作为遗传物质。

2、微生物的基因突变:包括点突变、染色体畸变等。

3、微生物的基因重组:转化、转导、接合等方式。

4、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如菌种选育、疾病诊断和防治等。

五、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有益方面11 工业应用:发酵生产食品、药品、化工产品等。

12 农业应用:生物肥料、生物防治病虫害等。

13 环境保护:污水处理、土壤修复等。

微生物笔记整理

微生物笔记整理

一、微生物及其类群微生物: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1、史前期(-1676年, 感性认识阶段)细菌冶金防重与治沤粪肥田刮骨疗毒提倡轮作种痘防花麦曲治泻制曲酿酒特点:未见微生物的个体;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的有益活动;2、初创期(形态学发展阶段)开创者:列文虎克(荷兰 ) --微生物学的先驱特点:自制的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的个体;对某些微生物形态进行了描述。

3、奠基时期(生理学发展时期)A) 巴斯德(法国)——微生物学奠基人(1) 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活的小生物——微生物引起的化学家出生的巴斯德涉足微生物学是为了治疗“酒病”和“蚕病”(2) 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著名的曲颈瓶试验无可辩驳地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是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

(3) 免疫学——预防接种首次制成狂犬疫苗(4)其他贡献巴斯德消毒法: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B) 科赫(德国)——细菌学奠基人☐微生物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建立细菌纯培养方法; 建立细菌染色显微观察技术☐对病原菌的研究做出突出贡献•证实炭疽病因—炭疽杆菌•发现肺结核病的病原菌—结核杆菌;(1905年获诺贝尔奖)☐确定了病原菌的科赫法则患病的动物体内存在病原菌;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此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从实验感染的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的培养物。

4、发展时期(生化水平阶段)Büchner——生物化学奠基人Fleming——发现了青霉素5、成熟时期(分子水平)电子显微镜的使用DNA的发现特点:①微生物学从一门在生命科学中较为孤立的以应用为主的学科,成为一门十分热门的前沿基础学科;②在基础学理论的研究方面,逐步进入到分子水平的研究,微生物迅速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最主要的对象;③在应用研究方面,向着更自觉、更有效和可人控制的方向发展。

理论—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实践—深入到生物工程水平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微生物与医药卫生干扰素、胰岛素、疫苗、抗生素、各种单克隆抗体免疫血清2、微生物与农业微生物饲料、农用抗菌素、生物农药、生物菌肥、微生物能源微生物饲料:菌体蛋白饲料、维生素饲料、发酵青贮饲料农用抗菌素:某些微生物能够产生具有抑制或杀死农作物的有害生物的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绪论1、微生物的特点是:(1)繁殖快,长不大(2)体积微小,分布广泛(3)观察和研究的手段特殊(4)物种多,食谱杂(5)适应性强,易变异2、(1)列文虎克:首次发现微生物,最早记录肌纤维、微血管中的血流。

(2)路易斯·巴斯德:“巴氏杀菌法”(Pasteurization),62-65℃,30min,75-90℃,15-16s。

[UHT=ultra high temperature,130-150℃,1-4s,常用在牛奶的杀菌。

] (3)罗伯特·柯赫食品微生物发展大事记:1680年,列文虎克发现了酵母细胞1861年,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推翻了“自然发生说”1867年,炭疽菌(属于芽孢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1890年,巴斯德杀菌工艺1922年,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芽孢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Z值为18F(Z值:加热至死曲线中,时间降低一个对数周期所需升高的温度D值:指在一定的处境和一定的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某细菌数群中90%的原有残活菌被杀死所需的时间F值:在基准温度中杀死一定数量对象菌所需要热处理的时间)1988年,在美国,乳酸链球菌肽被列为“一般公认安全”(GRAS)1990年,HACCP体系1996年,O157:菌体的抗原,H7:鞭毛的抗原3、GMP:Good Manufactureing Practice(良好生产操作规范),GMP标准规定了在加工。

贮藏和食品分配等各个工序中所要求的操作、管理和控制规范。

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有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栅栏技术(Hurdle techonology):利用食品当中各种有效因子(温度、pH、Aw、OR电度包装、辐照、防腐剂)交互作用控制腐败菌生长,提高食品安全。

4、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ISO9001 食品质量管理。

第2章微生物的基本形态与结构1、细菌基本形态分为三种:球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阳性菌)杆状,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阴性菌)螺旋状,如霍乱弧菌(Vibrio cholarae)2、细菌的形态受环境影响的因素: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基的成分与浓度,pH等。

3、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其观察方法是质壁分离+染色;电镜观察。

培养细菌的三种方式:1)固体培养,2)斜面培养,3)液体培养。

4、革兰氏阳性菌特别含有磷壁酸,带有负电荷,还可分为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革兰氏阴性菌含有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它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性多糖三部分组成。

5、革兰氏阳细菌、阴细菌的差别:6、鞭毛分为三个部分:1)鞭毛丝,2)鞭毛钩,3)基体:L环,P环,S环,M 环。

7、酵母菌的繁殖方式:1)出芽生殖,2)裂值,3)产生孢子繁殖,促进酵母菌产生孢子的条件(√):①必须是从营养的培养基中取出的幼龄细胞。

②必须给予充分的空气。

③必须有足够的湿度。

④必须在较高的温度中。

8、食品中常见的酵母菌:1)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酿造酒及酒精生产。

2);裂殖酵母菌属(Schizosaccharomyces)发酵产生酒精。

3)汉逊酵母属(Hansenula)为酒类酿造的有害菌,能产生乙酸乙酯,有时可用于食品的增香。

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ls),解脂假丝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

4)毕赤酵母属(Pichia)在酿酒业中为有害菌。

5)假丝酵母属(Candida)生产单细胞蛋白。

6)球拟酵母属(Torulopsis)能将葡萄糖转化为多元醇。

7)红酵母属(Rhodotorula)无发酵能力,但能同化某些糖类,产生大量脂肪。

9、真菌是真核生物,有两种核糖体,即细胞质核糖体和线粒体核糖体,是细胞和线粒体中的微小颗粒,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真菌的繁殖方式按其生物学性质,可分为无性生殖(许多真菌)和有性生殖(当菌体衰老,或营养物质大量消耗,或代谢产物积累);准性生殖是真菌在无性生殖中的一种遗传性状重新组合。

10、大小:酵母菌>细菌>病毒。

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第3章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1、微生物的营养要素:1)碳源Cn(H2O)m 实验室常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作为培养各种微生物的主要碳源。

2)氮源实验室和发酵工艺中,一般以铵盐、硝酸盐、牛肉膏、蛋白胨、鱼粉等作为微生物的氮源。

3)生长因子分三类:维生素、氨基酸、嘌呤或嘧啶。

4)无机盐大量元素P、S、K、Mg、Ga、Na、Fe等,微量元素Cu、Zn、Mn、Mo、Co等。

5)水分为游离水(自由水)和结合水。

Aw<0.6是控制水活性的临界值。

在吸湿等温线图中,(Ⅰ、Ⅱ区是结合水)I单层水(不可利用),Ⅱ多层水(部分可利用),Ⅲ自由水(可利用,微生物在此区利用的水较多)。

2、微生物培养基的类型:根据成分来源不同分类:1)天然培养基 2)合成培养基3)半组合培养基根据物理状态不同分类:1)固体培养基 2)半固体培养基3)液体培养基 4)脱水培养基按其功能不同分类:1)基础培养基(minimum medium)含有一般微生物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如LB培养基。

2)加富培养基(enrichment medium)营养物质主要有血液、血清、酵母浸膏、动植物组织液等。

3)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麦氏琼脂培养基中含有乳糖及中性红染剂,能在发酵利用乳糖的微生物菌落周围产生粉红色的圈。

4)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在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基因工程菌株的过程中,利用质粒上具有对某种(些)抗生素的抗性选择标记,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抗生素。

实验室常用的抗生素:Kana(Kanamycin)卡那霉素,Amp (Ampicillin)氨苄西林。

3、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分为:1)被动吸收又分简单扩散和促进扩散。

简单扩散是物质有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的过程。

促进扩散是指不需要任何能量的情况下,利用细胞膜上的底物特异性载体蛋白在细胞膜的外侧与溶质分子结合,而在膜的内侧释放此溶质进而完成物质输送的过程。

输送的物质:极性大的分子(糖类、氨基酸等)。

2)主动吸收又分为主动运输和基团移位。

主动运输是指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的逆浓度梯度积累营养物质的过程,输送的物质:氨基酸、某些糖、Na+、K+等。

基团移位是一种既需要特异性载体蛋白又需耗能,且溶质在运送前后会发生分子结构变化的运送方式。

最著名的基团移位系统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转移酶系统(PTS)。

√4、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1)延滞期 2)对数期 3)稳定期 4)衰亡期影响微生物增代时间(代时)的因素:1)菌种不同的微生物及微生物的不同菌株代时不同。

2)营养成分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生长代时短。

3)营养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生长速率与营养浓度呈正比。

4)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生长速率与培养温度呈正相关。

5、微生物需氧类型好氧菌可分为专性好氧、兼性厌氧和微好氧菌;厌氧菌可分为专性厌氧菌、专性耐氧菌。

6、微生物纯分离法:1、稀释平板法,涂布分离法2、平板划线分离法,特点快速方便3、选择分离法: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直接分离,富集培养7、微生物计算法: 1)血球计数板法 2)平板菌落计数法3)滤膜培养法 4)比浊法8、热力杀菌:高压蒸汽灭菌(121℃,15-20min)高温杀菌(UHT:130-150℃,1-4s)巴氏消毒法(62-65℃,30min;75-90℃,15-16s)非热力杀菌:超声波杀菌、超高压杀菌、脉冲电场杀菌及高渗透压杀菌、药剂、辐射、紫外线等。

第4章微生物代谢1、新陈代谢(metabolism)指生物体活细胞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总和,由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组成。

分解代谢(catabolism)指复杂的有机分子物质通过分解酶系催化降解成小分子物质,属于放能反应;合成代谢(anabolism)属于吸能反应。

2、酶是具有催化活性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即是生物催化剂(加速反应速率),具有专一性和特异性。

多数酶只有蛋白组分,如脲酶和胰蛋白酶;另一些酶由蛋白组分(主酶)和非蛋白组分(辅因子)组成,是为全酶(holoenzyme)。

辅酶(coenzyme):Cofactor金属,Cellulose纤维素。

3、酶的多肽链折叠形成特定的活性中心的两种作用方式:“钥匙-锁模型”(Lock-and-key model),“诱导契合模型”(include-fit model).竞争性酶抑制剂,如磺胺药(能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和对氨基苯甲酸(PABA);非竞争性抑制剂又分为不竞争性和不完全竞争性。

4、生物氧化:经过一系列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并释放能量5、糖酵解(glycolysis)指细胞内葡萄糖降解生成丙酮酸的过程,降解途径: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和磷酸解酮酶途径。

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通过HMP途径降解葡萄糖,并在途径中生成多种戊糖;嗜糖假单胞菌:存在ED途径→产生中间代谢物——KDPG→丙酮酸和甘油醛-3-磷酸(经EMP途径)→丙酮酸;1分子葡萄糖经ED途径产生2分子丙酮酸,一些乳酸菌通过磷酸解酮酶途径将葡萄糖转化产生乳酸。

6、食品工业中常见的发酵类型:1)醋酸发酵CH3CH2OH+O2→CH3COOH+H2O+nATP2)柠檬酸发酵柠檬酸(中间体),广泛应用于饮料。

产生柠檬酸以霉菌为主。

3)乙醇发酵类型:酵母型乙醇发酵,细菌型乙醇发酵。

4)乳酸发酵①同型乳酸发酵②异型乳酸发酵7、ETC: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发生位置是真核生物线粒体膜或原核生物细胞膜,功能是将电子从电子供体(如NADH、FADH2)传递到受体(O2).8、TCA循环9、微生物对脂肪酸的分解:脱氨基作用和脱羧基作用。

10、脂肪的分解:脂肪(经甘油激酶)→3-磷酸甘油(经α-磷酸甘油脱氢酶)→磷酸二羟基丙酮(经磷酸三糖异构酶)→3-磷酸甘油醛,进入EMP或HMP途径分解。

11、脂肪酸的分解:β-氧化(方式):脱氢和碳链降解的过程,在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和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内。

12、产脂肪酶微生物种属:产碱杆菌属(Alcaligence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微球菌属(Micr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沙雷菌属(Serratia)、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曲霉属(Aspergillus)、地霉属(Geotrichum)和青霉属(Penicillium)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