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7b408c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3.png)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领域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通过学习色彩构成的理论和实践,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性和认知能力,帮助他们有效地应用色彩构成到设计创作中。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色彩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色彩构成的常用技巧和方法;3. 培养对色彩搭配和表现的审美意识;4. 能够在设计作品中自如地运用色彩构成;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1. 色彩基础知识a. 色彩的概念和属性b. 色彩的分类和色系c. 色彩的明度、饱和度和色调2. 色彩构成原则a. 色彩对比原则i. 冷暖色对比ii. 互补色对比iii. 对比色对比b. 色彩搭配原则i. 单色搭配ii. 相似色搭配iii. 互补色搭配iv. 三角色搭配c. 色彩表现原则i. 色彩情绪表现ii. 色彩形象表现 iii. 色彩氛围表现3. 色彩构成技巧与方法a. 色彩配比和比例b. 色彩层次和渐变c. 色彩的运用和演变4. 色彩构成的应用实践a.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构成b. 空间设计中的色彩构成c. 形象设计中的色彩构成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色彩基本概念、原理和构成技巧,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色彩构成的实际操作练习,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3. 案例分析:分析和讨论经典的色彩构成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4.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色彩构成作品,促进交流和学习。
五、考核评价1. 平时表现:包括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2.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回答问题、讨论参与等;3.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包括色彩搭配、表现效果等;4. 考试: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
六、教材参考1. 《色彩搭配与表现》,作者:XXX;2. 《色彩构成实践教程》,作者:XXX;3. 《色彩构成案例分析》,作者:XXX。
七、教学资源1. 电子教材和课件;2. 实物展示和案例分析资料;3. 色彩构成工具和器材。
色彩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a0a04d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f.png)
色彩课程教学大纲色彩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色彩课程是一门探讨色彩理论、应用和实践的综合性美术课程。
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1、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如色轮、色谱、色彩的分类、色彩的配合等。
2、了解色彩的心理效应和文化寓意,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3、掌握色彩的运用技巧,包括色彩的调配、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和谐等。
4、能够运用色彩进行艺术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1、色彩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包括色轮、色谱、色彩的分类、色彩的配合等。
2、色彩的心理效应和文化寓意,如红色、黄色、蓝色等的心理效应和寓意。
3、色彩的运用技巧,包括色彩的调配、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和谐等。
4、色彩的艺术创作实践,包括绘画、设计、摄影等多个领域。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2、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色彩的运用技巧,并进行艺术创作。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案例,让学生了解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和实践。
4、课堂互动:通过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参与度、专注度等。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对学生的色彩知识和运用能力进行评估。
3、期末考试:进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色彩知识和运用能力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合适的色彩教材,提供学生自学和参考。
2、多媒体资源: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色彩知识。
3、实验设备:提供实验设备,如色轮、色板、调色板等,方便学生进行色彩实践。
七、课程安排1、第一周:课程简介和色彩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2、第二周:色彩的心理效应和文化寓意。
3、第三周:色彩的运用技巧。
4、第四周:色彩的艺术创作实践。
5、第五周至第六周:案例分析和课堂互动。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ca013a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f.png)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色彩构成》是视觉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色彩理论,掌握色彩运用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创新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2、熟悉色彩的表现形式和情感意义。
3、掌握色彩运用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提高学生的色彩敏感度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1、色彩的基本原理:色相、明度、饱和度、色彩的分类等。
2、色彩的属性:物理属性、心理属性、文化属性等。
3、色彩的表现形式:色彩的意象、色彩的象征、色彩的联想等。
4、色彩的搭配与应用:色彩的组合、色彩的调和、色彩的运用实例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和属性,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
2、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品中的色彩运用,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表现形式和情感意义。
3、实践操作:通过课堂练习、作业、案例分析等手段,让学生掌握色彩运用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色彩敏感度和创新能力。
五、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作业: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创意性、技术水平等。
3、小组讨论: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合作情况等。
4、期末考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总体掌握情况。
六、课程安排本课程共32课时,具体安排如下:1、色彩的基本原理和理论(4课时):讲解色相、明度、饱和度、色彩的分类等基本知识。
2、色彩的属性(6课时):分别讲解物理属性、心理属性、文化属性等。
3、色彩的表现形式(4课时):分析色彩的意象、象征和联想等表现形式。
4、色彩的搭配与应用(12课时):学习色彩的组合、调和及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5、实践操作(6课时):进行课堂练习、作业及小组讨论等实践环节。
七、教学资源1、教材:《色彩构成》,作者:XXX,出版社:XXX。
2、参考书目:《色彩学》,作者:XXX,出版社:XXX。
色彩教学大纲(一)
![色彩教学大纲(一)](https://img.taocdn.com/s3/m/8f0ff64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d.png)
色彩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色彩教学是视觉艺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色彩的学习和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艺术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
本文将以色彩教学大纲为主线,分为五个大点,分别是色彩基础知识、色彩运用技巧、色彩情感表达、色彩设计原则以及色彩创作实践。
通过这些具体内容的讲解和实例分析,希望读者能够了解色彩教学的基本脉络,并在实践中有效应用。
正文内容:1. 色彩基础知识a. 色彩基本概念:色相、明度、饱和度b. 色彩空间:RGB、CMYK、HSV等c. 色彩搭配原则:冷暖色调、互补色、相邻色等d. 色彩与光线关系:色彩在不同光线下的表现2. 色彩运用技巧a. 色彩在二维平面设计中的运用:色块、色调过渡、形态强化等b. 色彩在三维空间设计中的运用:色彩分层、色彩对比、透视效果等c. 色彩与材质表现的关系:色彩在不同材质上的变化d. 色彩运用的实践案例分析3. 色彩情感表达a. 色彩与情感的联系:色彩在表达情感中的作用b. 色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色彩对文化和情感的影响c. 色彩与心理学的关系:色彩对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影响d. 色彩情感表达的实例分析4. 色彩设计原则a. 色彩对比原则:明暗对比、冷暖对比、明度对比等b. 色彩平衡原则:对称平衡、不对称平衡、重复平衡等c. 色彩重点原则:色彩焦点的设置和强化d. 色彩设计原则在平面和空间中的应用5. 色彩创作实践a. 色彩创作的过程和方法:从灵感到成品的实践步骤b. 色彩创作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c. 色彩创作的实例分析d. 色彩创作作品的展示和分享总结:色彩教学大纲包括色彩基础知识、色彩运用技巧、色彩情感表达、色彩设计原则以及色彩创作实践。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对色彩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色彩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点启发,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色彩教学的方法和实践。
《色彩》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7073009580216fc700afdbf.png)
《色彩》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120800课程名称:色彩/Color课程总学时/学分:48/3(其中理论讲授10学时,课内辅导38学时,实验0学时)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动画、艺术设计学一、课程简介色彩课程以静物写生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以水彩画和水粉画的基本技法为色彩基础技法训练手段,本课程主要讲授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绘画技法并通过学生的绘画实践使学生在掌握色彩的一般规律和技法的同时提高绘画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
本课程通过在教学中进行色彩的基本知识与原理以及表现技能的训练,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运用色彩去塑造形体、结构、空间、质感以致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增强审美情趣和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讲述色彩理论知识、艺术特点、表现技法,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锐观察力、表现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色彩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能力,使学生了解与掌握色彩造型基本规律与色彩构成原理,掌握东西方色彩风格的多种表现形式,提升学生色彩理论与专业技艺水准,提高色彩艺术鉴赏力与修养,为后期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色彩造型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1、要求了解世界美术色彩发展史的基本情况,了解色彩的由来——原始色彩与古典色彩,重点了解18—19世纪的色彩理论体系,掌握光色理论与印象派色彩;。
吸收古典主义色彩――当代色彩艺术等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流派,使他们在中外艺术的色彩表现上有新领悟;并掌握色彩基本原理,色彩的视觉规律等,通过以静物为主的写生,从理性与感性上启发学生观察与表现自然色彩的能力;2、了解色彩的加色混合、减色混合、中性混合方式,掌握色彩的生理与心理属性。
教授学生正确认识色彩对比、明度对比、色相对比及色调等相关规律,使学生了解色彩与造型的关系。
培养学生对色彩表现方面的自主创作能力;3、了解色彩的媒介与技法,掌握水彩、水粉、色粉画的基本技法与作画步骤,学习色彩的综合材料与表现,提高与改善画面的色彩视觉效果;4、要求了解古典写实、现代主义写实风格,掌握1—2种写实的绘画形式,具备坚实的色彩造型基础;5、引导学生吸收印象主义的艺术风格,掌握印象主义色彩的观察方法与思维规律,使他们在色彩表现上有新领悟,有创造性的发挥;6、了解色彩综合媒介与技法表现的不同探索,开创设计色彩表现的新手法,使学生在色彩表现上和艺术创意上找到新的突破口。
色彩教学大纲及要点(一)
![色彩教学大纲及要点(一)](https://img.taocdn.com/s3/m/0788f89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9.png)
色彩教学大纲及要点(一)引言概述色彩教学是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色彩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美感表达能力。
本文将根据色彩教学的特点和要点,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一份色彩教学大纲及要点,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色彩。
一、色彩基础知识的讲解1. 色光三原色和色料三原色的区别与联系2. 调和性和对比性在色彩中的应用3. 色彩的明度、纯度和亮度的概念与表现方法4. 色彩的色相、色调和色温的概念与表现方法5. 色彩情感和象征意义的特征及其在创作中的运用二、色彩应用技巧的掌握1. 色彩的混合与配色技巧2. 色彩对比与色彩平衡的运用3. 色彩的层次感和透视效果的表现4. 色彩与造型的结合与相互影响5. 色彩在创作中的表现形式和风格选择三、色彩创作能力的培养1.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观察能力2. 引导学生通过色彩表达情感和意境3.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4. 组织学生进行色彩实践和创作活动5. 培养学生的色彩批判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四、色彩结合跨学科教学的实施1. 艺术与科学的交叉与融合2. 艺术与数学的关联与应用3. 艺术与社会科学的互动与呼应4. 艺术与语言学习的交流与互补5. 艺术与自然科学的协同与创新五、色彩教学案例及评价方法的分享1. 色彩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策略2. 色彩教学案例在课堂实践中的效果评估3. 学生作品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4. 学生对色彩教学的反馈和意见收集5. 色彩教学的持续改进和教学经验总结总结:色彩教学是一项独特而有趣的教育工作,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本文通过梳理色彩教学的基础知识、应用技巧、创作能力培养、跨学科教学和教学案例分享等方面,为教师提供了一份全面而实用的色彩教学大纲及要点。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以提高学生的色彩表达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色彩课教学大纲
![色彩课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19990c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3.png)
色彩课教学大纲色彩课教学大纲导言:色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物体的外观,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传达信息的工具。
因此,色彩课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种全面而系统的色彩课教学大纲,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索色彩的奥秘。
一、色彩基础1. 色彩的基本概念:介绍色彩的定义、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等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色彩的基本认识。
2. 色彩的分类:介绍主要的色彩分类系统,如原色、二次色和衍生色等,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色彩之间的关系。
3. 色彩的感知:探讨人类对色彩的感知机制,如色盲和色弱等,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人群对色彩的感知差异。
二、色彩的运用1. 色彩的表达功能:探讨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表达功能,如暖色调和冷色调的情感表达等,帮助学生理解色彩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
2. 色彩的情感联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将色彩与情感进行联想,如红色与激情、蓝色与平静等,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 色彩的文化差异:介绍不同文化中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如中国的红色与喜庆、西方的黑色与悲伤等,帮助学生拓宽对色彩的认识。
三、色彩的实践应用1. 色彩的色彩搭配:引导学生进行色彩搭配的实践活动,如通过调配颜料或选择服装搭配等,培养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
2. 色彩的空间感表现:探讨色彩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中的表现方式,如透视和阴影等,帮助学生理解色彩在空间感表现中的作用。
3. 色彩的视觉效果:介绍色彩在视觉效果中的应用,如色彩的对比和色彩的明暗变化等,帮助学生掌握色彩的视觉效果技巧。
四、色彩的历史与发展1. 色彩的历史演变:介绍色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应用,如古埃及的天蓝色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金色等,帮助学生了解色彩的历史背景。
2. 色彩的科学研究:探讨色彩在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如光谱分析和色彩心理学等,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科学原理。
3. 色彩的未来发展:展望色彩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创新思考。
色彩教学大纲(二)2024
![色彩教学大纲(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64eb64c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9.png)
色彩教学大纲(二)引言:色彩教学在美术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色彩教学的一些关键内容,并提供了一份完整的教学大纲。
通过本大纲,教师和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从而提升他们在艺术创作中的表达力和专业水平。
正文:一、色彩基础知识1. 色彩的组成:原色、辅助色和中性色2. 色彩的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3. 色彩的配合原则:互补色、邻近色、对比色4. 色彩的空间效果:色彩的远近感、冷暖感、明暗感5. 色彩的情绪表达:不同色彩对情绪的影响和表达方式二、色彩搭配与运用1. 色彩比例的搭配:主色、辅助色和背景色的比例关系2. 色彩的对比和协调:色彩对比的强弱、明度和饱和度的变化3. 色彩的运用技巧:色彩层次、色彩过渡和色彩变化4. 色彩与材质的结合:色彩对不同材质的表现效果5. 色彩变化与空间感的创造: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达空间深度和层次感三、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1. 色彩构图的设计:色彩对构图的影响和作用2. 色彩与主题表达:色彩对主题情绪和意象的表达方式3. 色彩在表现艺术风格中的作用:不同艺术风格中色彩的应用特点4. 色彩与情感表达的关联:通过色彩来传达情感和触发观者的情绪反应5. 色彩与创意的结合:运用色彩来创造独特的艺术作品和概念四、色彩技法与实践1. 色彩混合技巧:正向混合、反向混合和间接混合的技巧和效果2. 色彩斑点与渐变:点状和线状的色彩斑点和平滑的渐变效果3. 色彩与素描的结合:通过色彩与线条的结合来表现形体和空间关系4. 色彩的纹理表现:使用各种技法和媒介来表达纹理的色彩效果5. 色彩与创意实践:利用色彩的多样性来进行个性化和创新性的实践五、色彩教学案例分析1. 色彩运用的案例剖析:对一些经典案例进行色彩运用的分析和解读2. 色彩表达的案例研究:对一些艺术家作品中色彩表达方式的深入研究3. 学生作品的色彩分析:对学生作品中色彩运用和表达效果进行评估和指导4. 色彩教学改进的案例探讨:对某个具体教学案例中色彩教学的改进方案提出建议5. 色彩教学效果评估与总结:对过去的色彩教学进行效果评估和总结,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总结:通过本文提供的色彩教学大纲,教师和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从而提升他们在艺术创作中的表达力和专业水平。
色彩教学大纲
![色彩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662985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3.png)
色彩教学大纲一、引言色彩在视觉艺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够为作品赋予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全面的色彩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学生的色彩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至关重要。
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教师系统地规划和组织色彩教学,使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对色彩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包括色相、明度、饱和度等方面的理解和辨识。
2. 培养学生对色彩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使其能够通过色彩塑造作品的氛围与情绪。
3. 培养学生对色彩搭配与组合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不同的色彩创造丰富的视觉效果。
4. 培养学生对色彩变化和空间透视的理解能力,使其能够运用色彩表现立体感和深度感。
5. 培养学生对色彩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应用能力,包括绘画、摄影、设计等领域。
6.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对色彩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三、教学内容1. 色彩基础知识1.1 色相、明度、饱和度的概念和辨识方法1.2 常见的色彩体系(如RGB、CMYK等)及其应用1.3 色彩的构成与相互关系2. 色彩情感与表达2.1 色彩与情感的关系,色彩在艺术中的象征意义2.2 色彩在不同主题和情境中的表现方式2.3 利用色彩营造作品的氛围与情绪3. 色彩搭配与组合3.1 色彩对比与相近色的搭配原则3.2 色彩搭配在平面与立体作品中的运用技巧3.3 通过色彩对比和组合创造视觉中心和平衡感4. 色彩变化与空间透视4.1 色彩在光线与阴影中的表现与变化4.2 色彩在透视与深度感中的应用技巧4.3 色彩在立体作品中的光影效果创造5. 色彩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应用5.1 绘画中的色彩表现技法和效果5.2 摄影中的色彩应用与表达5.3 设计中的色彩概念与应用原则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色彩基础知识和应用技巧。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色彩观察、实验和创作,提升其色彩感知和表达能力。
3. 艺术欣赏:引导学生欣赏经典艺术作品,分析其中的色彩运用与表现效果。
《色彩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基础》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d6be70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e.png)
《色彩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色彩基础英文名称:Foundation Course of Color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48学 分:3考核方式:创作考查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色彩基础》是一门基础性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来进行色彩设计。
包括色彩视觉秩序、色彩空间、色彩构成等教学内容,都将使学生掌握色彩学的基本理论和色彩应用。
本课程将分为四个部分进行,每个部分内有不同单元但渐次串联。
第一部份为色彩知识基础理论,内容包含明度/色相/彩度等基础观念,以及不同色彩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空间深度错觉、减色与增色);第二部分开始以本地植物做为学习色彩的载体,进行色彩实验,其中将以实践为核心,探讨色彩运用于基础创作的方法。
第三部分将加强色彩的跨媒材运用,利用多个观摩单元来学习色彩空间、视觉延滞与色彩的关系和作用理论与方法;第四个单元以思政主题为创作核心,强调构成组织画面主体的颜色对比/协调的规律。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色彩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实践为核心,通过渐次的学习、材料实验、发想、,使学生系统地接收课程信息,也让学生经由创意思考与实践,将信息转化为知识,为以后的相关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逐步建立未来色彩相关从业人才所需具备的跨领域思维能力。
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结合专业课程,积极挖掘思政元素,使色彩基础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的格局。
期间,课程除了将利用多媒体设备与网络技术进行课堂多媒体教学,也利用本地植物做为学习载体,除了完善学生的跨领域学习体验之外,也强化了学生关爱乡土的情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色彩基础理论与实践 (一)目的与要求 认识明度/色相/彩度等基础观念,再经由现成物混色与配色理解色彩的交互作用关系。
另外,利用颜色表现深度错觉、颜色数量减少或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一、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
色彩是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学校各类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促进技能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美术与设计类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主要教授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规律;熟悉色彩和色彩画的工具、材料及性能,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能;并通过色彩训练诱发学生的色彩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设计和创作中熟练地组织和表现色彩打下基础。
3.教学要求:
色彩教学活动,要执行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具体教学中,要把审美教育、造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渗透到各个教学内容和环节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美术素养,培养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设计)能力。
4.教学课时安排:
总课时:120课时。
5.确定教育教学内容的原则:
1、思想性原则。
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指导。
要求初步掌握色彩规律和基本技法,着重强调色彩塑造和构成能力的培养。
2、审美性原则。
选择能使学生得到美感熏陶的知识和训练内容,将审美教育贯穿始终。
3、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原则和实用性原则。
精选那些专业需要的,并适用于艺术设计技能型人才素质提高的内容。
4、实践性原则。
以色彩理论讲授为先导,技能训练为主体,强调把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联系起来,把技能的训练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联系起来。
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服务于社会生活,富于职业教育特点。
二、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第一模块色彩原理(8课时)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光与色的关系;在对不同光源色的探究分析中养成认真观察、细心分析的良好习惯,了解光源色与物体固有色以及画面整体色彩的关系;初步体验色彩引起的视觉心理感应。
2、掌握色的三要素、色彩对比、色调等词汇含义;掌握色的混合、色彩对比手法和表现规律,理解色调的形成、变化及类型。
讲授要点:
1、光与色的关系。
包括色彩的来源、光与色的关系等。
2、色彩的物理原理、生理原理、视觉心理。
3、色彩的常用词汇,主要内容有原色、间色与复色,色相、明度、纯度、条件色、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色彩空间透视、补色关系等一些基本概念。
4、色彩的基本规律讲解。
教学内容安排:
1、光与色的关系,色彩基本原理与视觉心理 2学时
2、色彩基本词汇和基本规律 6学时
第二模块色彩表现(104课时)
教学要求:
1、具象表现:通过静物写生写生练习,初步熟悉色彩画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掌握整体的观察方法和一般作画步骤;初步了解色彩造型的一般规律;运用色彩塑造静物形体结构;表达出静物形体的结构特征、质感特征。
初步学会如何取景、构图、掌握风景写生的作画方法和步骤;运用色彩表现外光色调,结合素描中的基本要求,探求大自然光色变化规律;研究天、地(或水)、物三者的相互关系,表现不同时间和季节的光色气氛。
2、抽象表现:体会和积累二个高纯色相对比关系构成的色彩意象、色相对比关系形成的不同意象、清色浊色和暗色系色彩组合构成的色调意象等经验;把握主调的调性特征与感情效应;掌握变调构成的内涵和外延。
初步掌握色彩的解构与重组的方法。
讲授要点:
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色彩绘画技法(干画法、湿画法、肌理技法);水粉的性能;笔触、观察与表现方法等。
教学内容安排:
1、单色静物写生 4学时
2、形体色彩组合较单纯的静物色彩写生 16学时
3、形体色彩组合较复杂的静物色彩写生 84学时
(实训与实践两周)
社会实践是美术与设计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丰富学生美术设计知识,发展学生特长,具有重要意义。
应加强在社会实践中应用色彩能力的培养。
组织学生参加户外色彩写生活动或美术与设计色彩应用服务活动。
三、教学设备
为了保证色彩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应配置必要的色彩教学设备如下:专用写生画室;
美术作品陈列室;
美术教具保管室;
画廊;
画板、画架、写生用器物、衬布、花卉、模型等;
教学用图书、画片、多媒体资料等。
(以能保证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需要为原则)
四、实施本大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色彩教学中的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是统一的两个有机环节,以课堂教学为基础,通过社会实践的有益补充,加强实际运用色彩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组织与表现色彩能力。
2、艺术设计等设计类专业的色彩课时有限,不宜采用传统美术专业的训练模式,而应围绕培养学生组织运用色彩于设计的能力,并结合职前的教育。
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3、审美性原则要贯穿始终,以提高学生对色彩原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4、注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强调实践能力,加强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核、评估,不断提高教
学质量。
5、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注意学生个人特点,在正确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注意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有效性,如进行技法示范,电化教学等。
五、教材与教参:
《色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
大纲执笔人:朱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