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关于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调研与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我市时指出:“我市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

”我市要努力刻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积极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

扎实落地落地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发挥我市科教人才优势,深化科技创新、产业焕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到津沽大地上。

一、充分依托高教资源优势,全面推进科教融汇及产教融合1.落实人才是关键要素理念,整体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

首先,高标准推进天开高教科创园等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利用**大学、**大学校友资源及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优势,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平台,注重核心区的综合带动作用,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将北京的科技创新优势和**的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相结合,畅通对接机制,汇聚更多的北京创新资源,助力科技成果精准落地转化。

其次,借助**高教资源集聚和人才密集的特点,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将科研、人才培养与服务高质量发展相贯通,推进拔尖人才培育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建。

最后,以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落地落地实施战略性前瞻性国家重大项目。

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力度,推进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底盘,营造具备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2 .发挥集群效应,探索“科技+人才+产业”发展模式。

深入挖掘作为创新主体的**大学、**大学、中国科学院**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本市优势高校、科研机构潜能,借助重点科研院所与产业集群的“虹吸效应”,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坚持以有效需求为支撑和创新驱动,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

鉴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切实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坚持创新和质优,发挥**科教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将高新科技园打造成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与高科技企业出发地。

政府支持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

政府支持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

政府支持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要想保持持续竞争优势,需要不断创新和开展研发工作。

而产学研协同创新正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促使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政府作为一个引导和推动力量,应该积极支持和推动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意义1.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的人才和资源,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出更加先进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高校和科研机构通常拥有丰富的科技研究成果,而企业则拥有市场和商业化的能力。

通过合作,可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科技和经济的良性互动。

3.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理念,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从而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政府支持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方式1.资金支持: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向企业提供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

这样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促进企业更加主动地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

2.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可以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或税收优惠。

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提高企业的研发积极性。

3.知识产权保护:政府可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

这样可以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使其更加愿意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

4.建立协同创新平台:政府可以牵头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提供资源共享和合作交流的平台。

通过平台的搭建,可以促使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和高效。

成功案例:中国的“双一流”计划中国政府近年来实施了“双一流”计划,旨在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协同创新。

这个计划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

政府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

珠海市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 实 施 总 结 报 告

珠海市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 实 施 总 结 报 告

珠海市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 实施总结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项目简介珠海市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是珠海市政府为促进科技创新和加快产业发展而设立的重要资助项目。

该项目以产学研合作为主要形式,旨在推动产业与科技之间的深度融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提升珠海市的科技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二、项目开展情况自项目启动以来,珠海市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政府资助和企业、高校等机构的合作参与,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

项目组成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开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产品,为珠海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项目成果展示在珠海市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支持下,项目组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其中包括智能制造领域的重点项目“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研发”,该项目成功研发了一套先进的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机器人的高效精准控制,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生物医药领域的“新型抗癌药物研发与临床试验”项目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开发出了一种具有较高疗效的抗癌药物,为肿瘤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

六、结语珠海市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珠海市的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项目组将继续发扬团结合作、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感谢各位支持单位和关心项目的社会各界人士,期待未来的合作与共赢!第二篇示例: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产学研合作项目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加快珠海市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珠海市设立了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

本报告将对珠海市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旨在为未来的项目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项目目标珠海市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旨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2017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2017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1】按照省选派办工作计划,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按照“投向合理、产权明晰、安全可靠、效益明显”的要求,尽快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村级财力,解决村级组织经费紧张的难题。

新锦村第一书记孙莹玉刚到任后深入展开调研、积极筹划专项资金使用计划。

和新锦村“两委”班子经过充分研讨,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成立新锦物业管理服务处。

具体如下:一、背景分析新锦村位于当涂县江心乡北部,区域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37亩,盛产蔬菜、小麦、油菜等,是当涂县蔬菜生产基地,同时也是马鞍山市政府2004年重点建设的“城市供应型蔬菜基地”。

近年来,新锦村先后被评为市、县“先进基层组织”和“五个好党支部”等多项荣誉。

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新锦村实行整村推进,推进新农村建设。

现建整村推进安置小区住房26栋,安置610户,被拆迁村民即将入住新居。

二、投资必要性分析12月份村民入住之前,以村委会为主成立物业管理服务处,开展物业管理工作,并投入运作,为村民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三、市场分析物业管理服务处主要提供物业管理公共服务,包括开展生活服务、秩序维持、保洁、绿化、维修保养等工作,为村民供一个安全、卫生的社会环境,实现农村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互动双赢。

我们还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各类服务操作规范,以便更有效的管理,为村民提供优质、超值服务。

把现代物业管理的`模式引入农村治理当中,探索出一条物业管理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模式。

四、效益分析以村民、村委会为主成立物业管理服务处,开展物业管理工作。

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它突出农村基层组织的行政管理作用,因其物业管理机构与基层组织一致,在实施管理时具有权威性,制约力强。

在村委会领导下,由村委出资,各自履行自己职责,能做到统一安排,分工明确,专业协作,各负其责。

物业管理服务处按照“股权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积累共有”原则确定红利分配和使用,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带来近0.5万元的收益。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创新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创新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创新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近年来,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了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产学研合作的基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创新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探讨。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一项包括市场、技术、经济、管理等各个方面内容的综合性报告,其主要目的在于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它是产学研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对于项目的开展、管理和决策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产学研合作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型产业发展中更是必不可少。

在众多合作形式中,产学研合作具有双向互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优势,可以有效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三、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产学研合作在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项目开展前,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可以使项目定位更准确、市场前景更明确、技术路线更清晰,为项目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产学研合作可以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化解技术难题,推进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在人才培养上,产学研合作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市场需求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掌握先进的技术体系的机会,使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

四、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具体做法加强产学研合作需要各方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现。

(一)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政府和企业都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对产学研合作平台进行升级和改造,增强其功能和应用场景的多样性,以更好地服务于产学研合作的开展。

(二)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

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需要协同推进这一合作模式,尽可能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共同营造出良好的合作氛围。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

产学研合作需要具有高度专业的人才支撑,我们需要建立一支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多元化人才队伍,为合作的立项和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辽宁阜新为例

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辽宁阜新为例

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辽宁阜新为例作者:王娟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8年第16期王娟阜新高等专科学校【摘要】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是我国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环节,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发挥高校及科研单位的科研优势,带动企业产业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本文以阜新为例,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状,并针对阜新的发展现状,从政府政策引导、校企平台搭建、动力激励途径等几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对策建议2001 年阜新被国务院确立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

转型是阜新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十余年来,阜新一直在经济转型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2011 年,胡锦涛在清华百年校庆重要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1] 。

阜新应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走产学研协同创新之路。

一、阜新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现状1、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及平台建设不够完善。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政府应给予一定政策扶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并建设网络平台,促进校企合作。

一方面,高校及科研单位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另一方面,也能提高高校及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率。

2、企业科研能力不足,而高校的科研力量没有充分发挥。

企业的科研力量薄弱,能力有限,技术水平发展受限,而高校及科研单位的技术水平没有充分的发挥空间,二者的优势和短板正好可以互补。

将高校及科研单位的科研能力补充到企业中去,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将阜新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轨道上脱离出来,借助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人才优势及科技力量,将粗犷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转变,改善企业的技术水平。

3、校企联合动力不足,联系不够紧密。

高校和企业的关系不应停留在我育人、你用人的阶段。

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校企合作,但效果并不理想,企业对新出校门的人才持怀疑态度。

建立高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激励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利益纽带来带动创新发展,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建设步伐。

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

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
挑战
国际合作中存在着文化差异、知识产权保护等难题,需要加强沟通和协商,建立互信机制和合作规则,确保产学 研协同创新的顺利进行。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及发展策略
深度融合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是推动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实践教学、 科研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良性循环。
人才培养
重视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通过设立奖学金、实习实训基地 等方式,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技术研发
加强技术研发能力,提升产学研 协同创新的技术水平,通过引进 先进技术、开展联合攻关等方式 ,推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

成果转化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产 学研协同创新的成果转化效率,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CHAPTER 04
未来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展望 与趋势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化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学研协同创 新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方向的发展,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协同 创新的效率和成果质量。
国际化方向
国际化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必然趋势,未来产学研协同创 新将更加注重与国际前沿科技的对接,加强国际间的科技 合作与交流。
跨界融合方向
跨界融合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方向,未来产学研协同 创新将更加注重不同领域之间的融合与交叉,通过跨界创 新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国际合作中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国际合作可以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资源,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和人才流动,推 动全球科技创新的进步和发展。
01

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调研报告

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调研报告
科技中介不足
服务体系规模小、功能不完善、专业水平不高、服务能力薄弱。
知识产权归属不清

公益性与经济性冲突,学术文化与企业文化冲突。
技术成熟度不高
研发成果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需要提升整体转化率。
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思路
政策引导
政府协调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关系,
建立网络信息窗口。 01
尊重企业主导地位
企业提供资金、场地、设备支持,为
教育提供专业建议。
03
高校带头
高校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培养高层次、 高素质人才。 02
构建高校产学研教育模 式
加强产学研协同合作,为学生全面发 04 展奠定基础。
高校产学研合作创 新机制调研报告
时间:2024.4.02
我国产学研合作现状
产学研合作发展
政策体系完善,高校技术成果输 出增加,合作创新成果涌现。
产学研合作问题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效果不佳,促 进地方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我国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策不完善
体制壁垒、资源分散、管理模式差异、协调困难。

平潭创新论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平潭创新论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平潭创新论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在当今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创新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平潭创新论坛作为一个聚焦创新的重要平台,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为地区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产学研协同创新,顾名思义,是将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创新的发展。

这种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上产业、学术和研究之间的壁垒,促进了知识的流动、技术的转化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平潭创新论坛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汇聚一堂,分享各自的经验、见解和需求。

通过论坛的交流活动,各方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的优势和困境,为后续的合作奠定基础。

在产业方面,平潭地区的企业积极参与到产学研协同创新中来。

他们不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者,更是创新的推动者和需求的提出者。

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将自身在市场中的敏锐洞察力和实践经验与学术研究的前沿理论和技术相结合,共同开展研发项目。

例如,平潭的一家_____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压力和技术升级的需求时,主动与当地一所高校的科研团队合作,共同研发了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_____产品。

这一产品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高校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平潭地区的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研实力,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高校的科研团队通过与企业合作,能够将研究成果更快地转化为实际应用,同时也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研究方向,使科研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比如,某高校的材料科学研究团队与平潭的一家制造企业合作,针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材料性能问题进行研究,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材料,大大提高了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科研机构在平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们通常具有更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更深入的专业研究能力,能够为创新项目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支撑科教明星城市建设——常州市市级科技专项资金调研报告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支撑科教明星城市建设——常州市市级科技专项资金调研报告

第33卷第6期2020年12月常州工学院学报JournalofChang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Vol.33㊀No.6Dec.2020doi:10.3969/j.issn.1671 ̄0436.2020.06.002收稿日期:2020 ̄10 ̄09作者简介:殷苏穗(1980 ㊀)ꎬ女ꎬ江苏常州人ꎬ会计师ꎬ545072740@qq.comꎬ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扶持政策ꎮ加大科技创新投入㊀支撑科教明星城市建设常州市市级科技专项资金调研报告殷苏穗ꎬ许晓芳(常州市财政局ꎬ江苏常州213022)中图分类号:F810.7㊀㊀㊀文献标志码:B㊀㊀文章编号:1671 ̄0436(2020)06 ̄0004 ̄03㊀㊀㊀科技创新是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㊁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ꎬ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㊁再造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作用ꎮ近几年来ꎬ常州市财政部门始终把科技创新工作放在重要位置ꎬ在确保科技专项资金持续投入的基础上ꎬ不断创新科技扶持方式ꎬ调整优化使用结构ꎬ使我市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ꎬ企业科技创新意识明显增强ꎬ以企业为主体㊁市场为导向㊁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ꎮ为进一步发挥科技专项资金的创新引领作用ꎬ支撑我市科教明星城市建设ꎬ本文就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㊁支出结构等情况提出相关建议ꎮ1㊀市级科技专项资金安排情况2018 2020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科技专项资金9.5亿元ꎬ主要支持我市产业发展㊁创新研发㊁人才引进㊁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等ꎮ其中:市科技局科技专项4.1亿元ꎬ主要支持重点研发㊁成果转化培育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㊁科技服务业㊁政策引导等五大计划体系ꎬ用于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的整体突破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ꎻ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专项3.8亿元ꎬ集成支持常州科教城㊁中以常州创新园㊁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等示范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发展ꎬ以及重点创新平台建设和协同发展ꎻ 三位一体 (科技 十百千 创新型企业)专项1.4亿元ꎬ通过培育 十百千 创新型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ꎻ科技人才专项0 17亿元ꎬ主要支持我市领军型创新人才引进培育ꎬ推进人才结构的调整ꎮ创新投入方式ꎬ充分发挥财政资金 四两拨千斤 杠杆作用ꎬ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向科技创新创业领域配置ꎮ一是充分发挥创投引导基金作用ꎬ撬动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ꎮ市财政通过 拨改投 拨转股 等转变财政扶持方式ꎬ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带动社会投资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㊁促进创新创业企业成长等作用ꎮ截至2019年12月底ꎬ财政出资各类创投引导基金规模7亿多ꎬ累计扶持项目240多个ꎬ撬动各类社会资本23亿元ꎬ资本放大4倍多ꎮ二是整合设立信保基金ꎬ引导金融资本支持企业创新ꎮ2017年整合设立常州市信用保证基金ꎬ通过加强政银保合作ꎬ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ꎬ更好发挥政府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增信作用ꎮ截至2019年12月底ꎬ信保基金规模扩大至9亿多ꎬ下设 苏科贷 常科贷 苏微贷 等14个子基金ꎬ已累计为近9000户企业贷款1.5万多笔ꎬ贷款金额近600亿元ꎬ有效引导金融资源服务创新创业ꎬ助力科技成果转化ꎬ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ꎬ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活力ꎮ2㊀我市科技创新投入的成效近年来ꎬ市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不断第6期殷苏穗ꎬ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㊀支撑科教明星城市建设加大ꎬ特别是2017年市政府科技 1+3 创新政策的出台ꎬ完善了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和奖补政策ꎬ进一步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ꎬ大大调动了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ꎬ使我市科研队伍不断壮大㊁科研能力不断提升㊁创新优势不断呈现ꎮ2 1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加强ꎬ创新进程逐步加快根据市政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奖励政策ꎬ市财政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入库㊁认定奖励措施ꎮ政策的扶持ꎬ使我市高新技术企业队伍量质并举ꎬ至2019年底ꎬ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760家ꎬ比2018年增加357家ꎬ增长25.45%ꎬ排名全省第四ꎬ其中:2019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21家ꎬ比2018年新增的280家增加141家ꎬ增幅超50%ꎻ全市新建市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123家ꎬ其中省级以上44家ꎻ11家企业入选 2019江苏省百强创新型企业 ꎻ2019年承担国家㊁省科技项目307项ꎬ向上争取科技经费4.9亿元ꎬ争取项目数和资金数均位居全省前列ꎮ2 2㊀创新资源整合集聚ꎬ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充分依托政府资金和政策的引领ꎬ按照 走出去㊁请进来㊁引资源㊁国际化 的要求ꎬ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的力量ꎬ持续推动创新创业发展ꎬ一是2016 2019年连续4年举办常州市创新创业大赛ꎬ为企业搭建创新平台ꎬ营造创新创业氛围ꎻ二是着力推进武进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和两个省级众创集聚区建设ꎬ积极打造科技服务新优势ꎬ全面推进科教城国家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ꎻ三是连续14年举办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ꎬ打造产学研联盟和各类研发机构ꎬ建立高标准产学研一体化产业创新链ꎬ扩充创新源头ꎮ2019年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2.83%ꎬ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64.7%ꎮ2 3㊀创新制度逐步建立ꎬ扶持方式不断完善一是完善科技投入创新体系ꎬ基本构筑了统筹科技专项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专项等政策资源ꎬ聚焦支持产业㊁园区㊁企业创新活动关键环节的科技投入政策体系ꎮ二是研究设立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ꎬ鼓励知识产权创造运用ꎬ搭建企业技术需求与科技人才的服务平台ꎬ选派科技专员帮助企业创新ꎮ三是优化资金扶持方式ꎬ实施普惠性的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ꎬ改变原来计划式资金分配形态ꎻ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和信保基金ꎬ引导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ꎮ3㊀我市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及管理的问题3 1㊀资金投向结构不够合理ꎬ凝聚力不够目前市级科技专项资金分散安排于市科技局㊁常州科教城㊁中以常州创新园区㊁市人才办等多个部门ꎬ各主管部门在资金分配上各自为政ꎬ既造成了资金的分散ꎬ导致其无法形成合力ꎬ也容易产生多头投资㊁重复投资ꎮ另外ꎬ部分主管部门在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上更多地兼顾内部各处室间的均衡ꎬ弱化了产业发展资金的政策导向功能ꎬ从而导致对单个项目的扶持ꎬ缺乏全盘考虑ꎮ3 2㊀资金使用方式单一ꎬ效益不高长期以来ꎬ受固有观念和既得利益的影响ꎬ科技专项资金的主要分配方式仍为无偿直接补贴和奖励ꎬ传统的 点对点 撒胡椒面 式的扶持方式依旧普遍存在ꎮ虽然也不断创新有偿扶持方式ꎬ但有偿资金使用规模偏小ꎬ对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吸引程度不足ꎻ而且ꎬ有偿资金的放大倍数不大ꎬ财政资金引导㊁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的杠杆效应不够明显ꎬ没有形成有效激励的联动效应ꎮ以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 苏科贷 为例ꎬ至2019年底ꎬ市本级 苏科贷 风险补偿资金1.08亿元ꎬ2018年㊁2019年发放 苏科贷 贷款均为62笔ꎬ贷款金额均为2亿元左右ꎬ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没有完全发挥ꎮ3 3㊀资金管理粗放ꎬ 重分配㊁轻管理 问题凸显一是制度不健全ꎮ2018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ꎬ要求力破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障碍㊁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ꎬ为科技创新打开通道ꎮ然而ꎬ目前我市科技项目的分配管理依据执行的仍是2014年的管理办法ꎬ与现行的科技创新体系㊁结构㊁资金分配标准及管理要求都极不相符ꎬ旧的制度已远不能适应新的创新环境ꎮ二是监管不到位ꎮ目前的科技项目管理流程是:制定科技项目指南计划 组织立项申报 评审择优 下达资金 项目验收ꎮ整个过程的重心侧重于项目审批和资金分配ꎬ对项目实施过程事中事后的监管缺失ꎬ尤其是对资金成本㊁效益等问责不够ꎬ5常州工学院学报2020年预算执行进度与绩效目标程度没有有机结合ꎮ4㊀科技专项资金投入管理的建议针对科技专项多年来聚焦不够㊁结构不合理㊁模式单一等问题ꎬ我们将根据省㊁市科技创新政策的精神要求ꎬ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基础上ꎬ不断加强管理ꎬ优化支出结构ꎬ为我市科教明星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撑ꎮ4 1㊀集中力量ꎬ加大对科技创新重点领域聚焦针对目前科技资金使用碎片化和聚焦度不够等问题ꎬ通过调结构ꎬ明确政策引导的重点方向ꎬ努力保障科技创新支出需求ꎬ重点支持企业创新㊁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培育等ꎬ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ꎬ着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ꎮ一是加大平台载体建设投入力度ꎬ加快提档升级ꎮ科技创新平台是区域性创新体系的基础ꎬ是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㊁开放共享和集聚的重要载体ꎮ2020年市级财政加大了对园区等创新平台的投入:安排科教城建设发展专项资金比上年增长92%ꎬ重点支持引进高水平㊁高层次和高质量的研究院所㊁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等ꎬ放大 创新之核 辐射带动作用ꎻ安排中以常州创新园专项资金比上年增长67%ꎬ重点支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高起点㊁高标准㊁高质量建设ꎬ将其打造成为园区创新体系的核心载体ꎮ二是着力增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ꎬ推动上规模上水平ꎮ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ꎬ只有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ꎬ引导企业自主研发并实施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ꎬ才能推动高质量经济的发展ꎮ2020年预算安排市科技局科技专项比上年增长46%ꎬ进一步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奖励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培育㊁企业研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ꎮ三是强化人才对创新的智力支撑ꎬ壮大人才队伍ꎮ人才是科技创新资源中的第一要素ꎬ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㊁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要求ꎮ2020年市级财政安排科技人才专项比上年增长32.35%ꎮ4 2㊀优化扶持方式ꎬ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根据产业领域及项目的公用性㊁公益性㊁市场性和竞争性ꎬ综合运用无偿资助㊁风险补偿㊁股权投资㊁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投入方式ꎬ使各类创新活动和创新链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政府资金的支持ꎬ带动社会资源向创新链的各个环节聚集ꎬ形成与创新链紧密关联的资金链ꎮ一是调整扶持环节ꎬ加强采用导向明确的 后补助 ꎬ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奖补力度ꎬ提高政策的激励效果ꎮ二是优化扶持方式ꎬ加大引导资金实施力度ꎬ完善科技投融资机制ꎬ促进财政科技投入与银行信贷㊁创业投资㊁企业研发资金及民间投资的深度合作ꎬ增强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㊁放大效应ꎮ三是注重科技专项资金的多层次支持体系的完善ꎬ加快建立覆盖企业初创㊁成长㊁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支持体系ꎬ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实行不同的支持策略ꎮ4 3㊀完善管理制度ꎬ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结合目前的经济运行形势和创新环境ꎬ修改㊁制定新的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ꎬ建立与项目㊁资金相协调的合同㊁支出㊁绩效㊁监督㊁奖惩等一系列制度ꎬ实行全方位㊁多层次㊁多环节的监管机制ꎮ在项目分配上ꎬ运用 因素法 ꎬ设置量化指标㊁权重系数等计算公式ꎬ规范科技项目的分配制度ꎬ按照 公平㊁公开㊁公正 的原则ꎬ使项目分配过程公开化ꎬ提高透明度ꎮ在资金监管上ꎬ构建对科技项目资金的申报㊁立项㊁分配㊁使用㊁验收㊁绩效等全过程监督体系ꎬ借助审计㊁中介机构等力量ꎬ加大专项资金的检查力度ꎬ严把 项目关 和 资金关 ꎬ并建立项目资金监督㊁检查㊁审计信息共享制度ꎮ信息互认既能避免重复检查又能扩大监管面ꎬ全面提升专项资金的安全性和规范性ꎮ在奖惩处罚上ꎬ落实科技项目资金责任制ꎬ按照 谁申报㊁谁管理㊁谁使用㊁谁负责 的原则ꎬ明确责任主体ꎬ对违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的主管部门㊁项目单位和责任人按照相关规定给予不同的处罚ꎮ在绩效运用上ꎬ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绩效管理制度ꎬ设立符合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目标ꎬ加强对绩效评价实际效果的问责和结果运用ꎬ及时调整项目资金的使用方向和规模ꎬ提高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ꎮ责任编辑:刘景平6。

地方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

地方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
Keywords: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andapplication;collaborativeinnovation;collaborative mechanism
近年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 南)自由贸易试 验 区、国 家 大 数 据 (河 南 )综 合 试 验 区等国家战略相继落户河南,战略叠加效应正在释 放,发展空间不断拓宽。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创新活 力和多元主体的创新优势,打造完整的创新链条,形 成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良性机制,全面提升创新能 力,是河南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也 是深化协同创新理论研究的迫切需要。
WangDaoxun
(HenanScience& Technologycollege,ZhengzhouCity,HenanProvince,450063)
Abstract:Collaborativeinnovationof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andresearchmeansthatthroughtheef fectiveintegrationofvariousresourcesbythescientificinstitutes,enterprises,universitiesandgovernment,theaimof optimalallocationofresourcescanberealized.Atpresent,thesystemofcollaborativeinnovationisnotcomplete,so thedominantpositionofenterprisescan’tbefullyrepresentedininnovation,andthetechnicalguidancevalueofu niversitiesandscientificinstitutescan’tbefullyrealized.Thegovernmentshouldgivefullplaytoitsownguiding role,improvecorrespondingpoliciesandsystems,andstrengthenthepublicityandguidance;itshouldmakeefforts toenhancethesubjectivityofenterprisesininnovationandstimulateitsinitiative;itshouldgivefullplaytothelead ingvalueofuniversitiesandscientificinstitutesintechnologicalinnovation;anditshouldstrengthenthemarketori entation,strengthenplanning,andcultivatethemotivationforinnovation.

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调研报告-产学研深度融合

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调研报告-产学研深度融合

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调研报告|产学研深度融合产学研结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由于汕头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驱动,科技创新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区域科教中心”的发展目标提出以后,加上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正式投入运营等多重因素,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产学研对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近年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产学研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在科研平台建设、探索产学研体制机制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为推动学院产学研融合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找准关键问题,突破瓶颈约束,破解合作难题,开创产学研深度融合工作的新局面,科研设备处对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以及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学院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主要特点、基本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学院产学研融合现状及外部环境分析近年来,汕头市政府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工作推进速度较快,特别是从20XX年以来,依托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在汕头的全面投建,以及市委党政提出的“西部高端智慧组团”战略思路,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力度得到空前加强。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趋势下,产学研融合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成立了着眼于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院级科研平台两个,以及加大对应用型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基于产业需求的科技研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当下,学院产学研融合的外部总体环境及校内发展现状具有几个表现特点,现分析如下:1.政府释放产学研融合政策红利,本科院校成为科技创新主要供给方。

以金平区为例,近年来,金平区依托高新区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推进产学研合作的重大举措。

在十多年持续开展的政产学研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整合资源,依托“家门口”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校优势,推动西部整体智慧城区的提升。

探索出“科学园+技术园+产业园+配套区”模式,提出了“校区、园区、城区、社区”四区联动的发展思路,围绕人工智能、大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建设研发测试、创意设计、技术转移、孵化育成等“八个中心”。

产学研用情况调研报告

产学研用情况调研报告

产学研用情况调研报告产学研用情况调研报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产学研用的合作模式逐渐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了解产学研用合作在当前的发展状态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相关调研。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产学研用合作方面,一些地区和行业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整体发展仍存在一定的不平衡。

具体情况如下:一、产学研用合作的发展状况1. 优势明显的地区和行业在一些发达地区和高技术产业中,产学研用合作发展较为成熟。

这些地区通常拥有一流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与产业界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 发展滞后的地区和行业一些中西部地区和传统产业的产学研用合作相对滞后。

这些地区和行业普遍缺乏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高校,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往往受到限制。

此外,由于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的不成熟,相关政策和机制也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二、产学研用合作面临的问题1. 信息不对称和合作障碍产学研用合作过程中,由于信息流通不畅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了合作障碍。

企业往往难以获取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最新科研成果,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也难以了解企业需求,造成合作的困难。

2. 人才流动和利益分配问题在产学研用合作中,人才流动是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人才流向企业的比例较低,而企业往往缺乏高水平的科研人员。

另外,合作中的利益分配也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促进产学研用合作的建议1. 完善政策和机制优化产学研用合作的政策和机制,加强合作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推动各方合力参与其中。

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的平台,促进产学研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2. 加强人才培养和流动加大高校和研究机构人才流向企业的力度,通过加强协同培养、人才派驻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人才流动。

同时,企业也应该积极投入人才培养,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

3.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立研究院所和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产学研用之间的深度融合。

创新联合体 产学研 报告

创新联合体 产学研 报告

创新联合体产学研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创新联合体是当今产学研合作中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将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紧密结合在一起,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创新联合体的定义、背景、重要性以及其对产学研的影响,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创新联合体是指由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共同组建的组织,通过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创新联合体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创新联合体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然而,单一企业往往难以独立承担高风险、高投入的研发项目。

同时,高校和研究机构具备丰富的研发资源和科研能力,但缺乏经济效益回报的渠道。

因此,将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优势相互结合,形成创新联合体,既可以降低研发成本,又能够提高创新效率。

产学研的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优势。

首先,产学研合作可以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转移。

企业可以借助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同时,高校和研究机构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增加其社会价值。

其次,产学研合作可以提升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

企业可以吸引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高校可以借助企业的实际需求,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产学研合作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通过联合研发和技术合作,企业可以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创新联合体在当今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紧密结合在一起,创新联合体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制和平台。

在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创新联合体的建设和运作,提高产学研合作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政府、企业和高校也应加大对创新联合体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资源保障。

国内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评述

国内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评述

国内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评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国内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评述引言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是当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发展,创新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政府、企业和高校作为创新主体之一,日益意识到共同合作、协同创新的重要性。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是政府、产业界和高校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密切合作关系,旨在促进创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创新效率和质量,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在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各国纷纷加大对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投入和力度。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正积极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持续变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对国内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评述,探讨其发展现状、影响和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国内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分析其对产业升级的作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政府、企业、学术界之间合作与创新的模式和机制进行研究,旨在提出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建议,为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国家和地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比较分析,探讨其各自优劣势和经验教训,为我国政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优化和创新提供借鉴和启示。

最终目的是为构建更加完善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国内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现状国内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现状十分复杂多样。

在政府的引导下,国内各级政府纷纷推出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4年度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项目申报政策分析及申报方案

2024年度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项目申报政策分析及申报方案

一、政策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广州市也加大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力度。

2024年度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项目申报政策的出台,旨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提升广州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力。

根据政策规定,广州市2024年度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项目主要面向广州市内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投资和支持,以加强产学研合作,培育创新型企业为目标。

政策对申报项目的主题和方向给予了明确说明,包括但不限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此外,政策对项目经费的支持力度也进行了具体规定,项目可获得一定比例的财政补助,但同时也要求项目主要投资方应在一定比例上提供配套资金。

政策措施的出台将对广州市的产学研合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首先,政策的资金补贴将为各类项目提供实质性支持,吸引更多企事业单位参与创新研发活动。

其次,政策明确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题和方向,有助于优化项目申报的结构,提高项目的针对性和创新性。

最后,政策要求企业在项目中承担配套资金,有利于培养企业自身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二、申报方案1.项目构思根据政策明确的主题和方向,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制定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构思。

项目构思要求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在项目选择上要注重考虑市场需求和技术前沿。

2.合作伙伴选择确定合适的合作伙伴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可以选择与自身业务领域相近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作为合作伙伴,在人员和资源上互相支持,共同推进项目的开展。

3.撰写申报书申报书是项目申报的重要材料,应清晰、具体地阐述项目的目标、内容、方案和预期效益等。

同时,申报书还需要充分展示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和市场应用潜力,并对项目的科技含量、经济效益等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

4.财务规划和预算财务规划和预算是项目申报的关键步骤。

需要对项目的预期成本、收入、回报等进行详细规划和计算,提前进行充分的资金准备。

5.申报材料准备准备好所有项目申报所需的材料,包括项目申报书、企业资质证明、合作伙伴协议、财务规划和预算等。

高新区产学研合作情况汇报

高新区产学研合作情况汇报

枣庄高新区产学研合作情况汇报为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和成果资源优势,促进企业有效的利用社会科研资源,强化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我区科技创新能力,枣庄高新区党委、管委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工作。

下面我就枣庄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呈现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汇报如下:一、我区产学研合作现状区科技局按照省市要求,及时创新工作思路,调整工作重点,启动了科技对外开放与交流,产学研结合工作,并将这项工作列为局里重要工作之一。

近年来,随着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推进,得到高校院所、企业的大力配合,在我区探索了一条产学研结合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一)政府着力搭建平台。

近年来,区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并把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作为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型高新区的重要途径和举措。

目前,已有中科院、省科院、北京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3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就锂电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及共性技术进行联合开发;同时通过不定期召开科技成果对接洽谈会来为高校院所与我区企业架设产学研结合桥梁。

(二)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及时沟通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信息,了解企业所需,区科技局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了高校院所与我区的长期科技合作。

同时,针对高校的重点学科,结合我区企业的发展实际,建立了“一校一区一企”的联系方式,不定期应区企业的要求,组织高校院所的科技专家开展科技服务,为他们间的合作牵线搭桥,共促发展。

(三)产学研合作环境不断优化。

设立了产学研合作计划,实施产学研计划项目60余项。

同时,通过不定期召开科技成果对接洽谈会,成功举办各类产学研合作专题活动10余场,签订意向性合作协议百余项,大力推进了企业与高校院所间的项目合作。

此外,加大了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区电视台、区政务网等互联网新媒体等宣传产学研合作新政策、新动态、合作新成果,深化了社会对产学研合作工作的理解与认同,产学研合作环境在不断优化。

广西产学研协同创新保障机制研究

广西产学研协同创新保障机制研究

广西产学研协同创新保障机制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广西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极,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亟需加快推进,因此构建一个健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保障机制对广西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广西产学研协同创新保障机制的构建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发挥各方优势,提高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

首先,产学研协同创新保障机制的构建需要强化政策支持。

政府应当加大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出台一系列奖励政策,包括财政资金补贴、税收优惠、人才政策等,以激励各界积极参与协同创新。

同时,政府还应明确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促进各方资源的有效整合。

其次,产学研协同创新保障机制的构建需要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的培育。

产业界应加强创新型企业的培育,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

学术界应加强科研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其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科研机构应注重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提高科研成果的应用水平。

此外,产学研协同创新保障机制的构建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政府应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机制,吸引高层次人才和优秀人才投身产学研协同创新。

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积极吸纳优秀科研人员和创新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总之,广西产学研协同创新保障机制的构建是推动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培育、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广西可以打造一个良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环境,提高广西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广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调研报告

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调研报告

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调研报告产学研结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由于汕头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驱动,科技创新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区域科教中心”的发展目标提出以后,加上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正式投入运营等多重因素,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产学研对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近年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产学研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在科研平台建设、探索产学研体制机制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为推动学院产学研融合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找准关键问题,突破瓶颈约束,破解合作难题,开创产学研深度融合工作的新局面,科研设备处对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以及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学院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主要特点、基本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学院产学研融合现状及外部环境分析近年来,汕头市政府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工作推进速度较快,特别是从xx年以来,依托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在汕头的全面投建,以及市委党政提出的“西部高端智慧组团”战略思路,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力度得到空前加强。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趋势下,产学研融合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成立了着眼于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院级科研平台两个,以及加大对应用型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基于产业需求的科技研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当下,学院产学研融合的外部总体环境及校内发展现状具有几个表现特点,现分析如下:1.政府释放产学研融合政策红利,本科院校成为科技创新主要供给方。

以金平区为例,近年来,金平区依托高新区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推进产学研合作的重大举措。

在十多年持续开展的政产学研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整合资源,依托“家门口”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校优势,推动西部整体智慧城区的提升。

探索出“科学园+技术园+产业园+配套区”模式,提出了“校区、园区、城区、社区”四区联动的发展思路,围绕人工智能、大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建设研发测试、创意设计、技术转移、孵化育成等“八个中心”。

泸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及对策建议

泸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及对策建议

战略与决策DECISION—MAKING/CONSULTANCY泸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及对策建议♦李皓辰王利熊燕摘要泸州作为成渝科技创新走廊关键节点城市,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先行区”,为泸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省成渝地区经济科技意泸州市辖区内代表性的51家企业,川渝地区5所高校作为调查样本,对泸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主及对策行入研。

关键产学研;协同创新;对策建议一、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一)政府引导,校(院)企协同创新意识日益增强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51家企业中,90%以上企业都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合作院校主要涉及了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医科大学等2。

余家高校及院所。

其中,与四川大学合作的企业占比高达40%,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的企业达18%,与西南大学、重庆大学和西南医科大学合作的企业分别占4%,与中科院成都分院和四川轻化工大学合作的企业分别占2%,与其他院校合作的占比达38%。

在这些企业当中,与四川大学合作占比最高,主要原因是泸州市人民政府与四川大学从2013年开始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每年共同1000,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协同合作,大的调了企业与四川大学开学研合作的性。

前,泸州市人民政府已经同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医科大学等1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泸州产学研协同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形式多样成效显著,期,泸州市区内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的学研达到600余项,了医、、农业、、化工等。

调查,60%以上企业学研协同有了和,的合作成20%达或,30%企业了企业主业,高了企业,了企业市占有。

在合作上,方主要以共建—)室或工研中、共享人:、成立业等开合作。

调查显示,期政府,企业作主体的技术攻关超50余,解决重大技术难题超100。

成功实施了“10吨/年聚碳酸酯工业化示范高超声速强预冷航空超临界二氧化碳系等一批重大产学研协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
调研报告
根据《关于开展我市财政专项资金绩效专题调研的工作方案》的要求,调研组针对我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资金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多次与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市财政局进行沟通交流,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调研了解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资金设立、使用、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的情况。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gzs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资金基本情况
(一)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资金的概念和作用
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是在科技计划改革过程中,依据《gzs科技创新促进条例》、《gzs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等文件,在整合了原重大科技专项、产学研专项等基础上设立的专项。

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设置的目的是以企业需求为主导,整合产、学、研、金融、科技中介等各方创新资源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加强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通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在一批制约全市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上率先取得突破,同时以点带面推动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整体提升和集聚发展。

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包括三个专题,一是产业技术研究
专题,支持与重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相关领域,以促进产学研融合对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目的,推动项目成果有效转化应用,产生良好的产业化经济效益;二是民生科技研究专题,支持解决涉及gzs社会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和制约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研究;三是对外科技合作专题,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与国(境)外单位开展科技合作,成为引进、消化、吸收国际科技成果的主体。

(二)20XX年-20XX年我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资金基本情况
20XX年产学研专项和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共87个,实际支出资金6430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6%;20XX年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项目共106项,实际支出资金18280万元,预算执行率为100%;20XX年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项目共289项,实际支出资金34560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9.7%。

为实现专项经费管理使用的公开透明,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科技项目全流程管理的阳光行政。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化。

建立涵盖科技计划实施全流程的管理制度体系,包括项目公开征集制度、项目评审制度、项目立项决策制度、立项公示制度、中期检查制度、验收制度、绩效评价与报告制度等。

二是强化流程建设,项目评审过程公开。


进项目的形成机制和评价方式,规范项目决策流程,取消工作人员对项目立项和经费的自由裁量权。

项目所有环节全面推行公开、公示制度,实现科技项目管理的阳光行政。

三是强化平台管理,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化。

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经费拨付、验收和绩效评价等全过程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各环节的每一个处理痕迹长期保存,可查询、可追溯,强化管理责任追究。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资金绩效情况
(一)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情况
从调研情况看,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注重资金使用绩效,突出成果导向,以研发后补助为主,通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计划,以点带面推动了产业体系发展,资金使用绩效总体情况良好。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资金的引导下,产学研协同创新取得成效,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政府搭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唱戏的格局逐步形成。

市科创委从20XX年起开展项目资金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探索开展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构建科技专项资金评价体系。

市财政局每年选取1-2个上一年度财政支出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绩效评价。

20XX年度选取了“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为良。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资金使用绩效
一是发挥资金带动作用。

20XX年至20XX年产学研专项和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共482个,市财政支持经费共59270万元,带动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资金近11.5亿元。

至20XX年6月累计实现总产值逾38.5亿元,销售收入逾32.5亿元,新增利税近7亿元。

二是推动科技成果增长。

目前已申请专利数1143个,授权专利数504个;申请发明专利数736个,授权发明专利数183个;已获得软件著作权数98个;已获奖56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级19项,市级14项;制定技术标准145项,其中企业标准72项,国家标准29项,行业标准41项;培养人才1254人,其中培养硕士734人,培养博士267人。

目前,很多项目仍在实施中。

建立了gz科技成果库,已汇集科技成果6384项,推动了科技成果信息汇交与发布的长效机制的建立,促进了财政科技资金产出的成果加快转化应用。

三是促进创新联盟组建。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框架下,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组建了gz健康照明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gz生物3d打印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gz轨道交通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gz智慧物联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等84家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项资金分配模式有待改善。

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每年资助项目较多,体现了市场配置资源和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及扶持资金的公平性、普惠性。

但是,专项经费规模有限,分配到每一项目的资金数额较小,尤其是体现不出对政府主导的战略性产业的引导扶持,难以培育形成有影响力的战略性产业和龙头企业。

(二)绩效评价指标和资金补助方式有待完善。

一是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有待建立。

符合科技创新活动特点的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绩效评价制度不够完善,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难以科学考量,专项资金绩效监督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是资金补助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后补助方式体现了资金使用的公平、公正、普惠,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但有意见反映后补助方式难以在项目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得到扶持资金,缺乏“雪中送炭”之效。

(三)项目申报工作有待改进。

目前申报需提交的资料较多、提交时限严格,其中有些要求没有兼顾企业实际情况。

有很多企业反映申报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需在每年4月前提交企业审计报告,而各企业审计报告完成时间略有不同,往往因不能在4月前提交审计报告而无法进行申报,也没有补充提交资料的机制。

四、有关建议
(一)改进科技专项资金的分配模式,集中财力取得重点领域突破。

注重普惠性的同时加大对政府主导的战略性产业的支持力度,集中财力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培育出带动性强、具有示范效应的科技龙头企业。

在专项资金规模有限的客观条件下,选择更有潜力的项目增加投入强度,集中财力进行重点扶持,发挥专项资金效果最大化。

(二)建立科学的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加快建立和完善科技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专项资金评价指标要符合科技活动的特点,体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精神,突破现有评价体系的局限,将科技活动带来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内容纳入评价指标,建立有别于传统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科技创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探索创新补助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应。

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改进补助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及引导作用。

例如有意见反映后补助方式缺乏“雪中送炭”之效,可以改进补助的时间节点,采取中期评审、分段补助的方式,也可借鉴外地做法采取委托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补助,即先以银行贷款的方式对项目单位进行资助,项目完成后进行评估,根据评估
结果决定本金和利息的承担方。

(四)改进专项资金管理,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抓紧修改《gzs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适度放宽对企业如何使用专项资金的限制,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的灵活度,促进形成充满活力的科研管理和运行机制。

完善项目评审专家机制,加强科技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不断提高项目的评审水平和监管能力。

改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申报工作,提高服务意识,简化申报流程及申报材料,与项目技术创新无直接关系的材料可简化或允许补充提交等。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