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常见差错类型及出错规律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和计错办法
每处计2个差错
每处计2个差错
内地及香港地区
涉及民族、宗教用语有误
每处计2个差错
涉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表述有误
每处计2个差错
时间年代(年号)差错
每处计2个差错
取材不真实、不合规律、陈旧过时
每处计2个差错
明
1
人名、地名、文本名、机构名与事实不符 每处计2个差错
引用标准、法律、法规文件陈旧、有误 每处计2个差错 2013
C1 一般性错字、别字(含一面内文字连续错) C2 一般性多字、漏字(含一面内文字连续多、漏) C3 前后颠倒字,可以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 C4 简化字、繁体字混用 C5 C类: 正文中 的文字 差错 C6 字母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误用,不同文种字母混 用,字母与其他符号混用 外文拼写差错,国际音标(包括重音符号)差错,少 数民族文字差错
权威工具书
传统工具书 电子工具书
编 辑 工 作 的 依据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判定细则和计错办法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之附件《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 版协校对委2005年修订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 2011年专项检查时下发的《2011年三类书质量检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2012年专项检查时下发的《2012年科技类图书编校质量检查要点》 和《2012年文化历史类图书编校质量检查要点》 2013年专项检查时下发的《2013年图书质量专项检查细则》
楚成王
语法、逻辑性错误案例
语法、逻辑性错误 每处计2个差错
•数量表达混乱
•数量表达混乱 •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杂糅 •语义重复 •逻辑性错误(歧义句;各种顺序及关系混乱类,如时间 顺序、空间顺序,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分析:表示数量的减少,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
报刊中常见差错举例与解析
报刊中常见差错举例与解析一、错别字1,在非数码的地方出现了错别字。
比如:在第一个电视节目中,我看到有一位老师说,自己喜欢把外国的教育方法带到中国来。
可是,她说的应该是“自己喜欢把西方的教育方法带到中国来”才对。
这么小的细节,也能弄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因为每天都要读很多份报纸,错别字虽然只占了一个角落,但是如果大量存在的话,就会影响阅读质量,让读者没办法阅读文章。
2。
插图配错了位置,比如:下面的漫画《又见家长开夜车》中,右上角的人物应该戴着眼镜的,可是却成了一副正在偷窥别人的模样,左下角则写着某某人是某某机构的“最佳杰出人士”。
而且在标题上也出现了错误,一般情况下,报纸中的标题都是严肃和正规的,可是下面的漫画却将《最新爆笑事件》写成了《爱情爆笑事件》,就连报纸中的漫画专栏中都出现了错别字。
二、标点符号3。
语句停顿不当。
有时候标点符号用得好,一句话就像活了一样,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显得精彩,有的标点符号则像魔鬼一样,一句话有了它的参与,顿时就变得不伦不类。
下面是课堂笔记的部分内容,按照原来的语序,显然是读起来很别扭,也就是因为句子之间没有空格隔开,有些关键词语还出现了语法错误,读起来就不像话了。
如果删去其中一两个词语,改成另外一种表达,整篇文章就会流畅很多。
“可恶!”我暗骂一声,转身朝操场走去。
三、书名4。
漏写了主题,导致缺少必要的文字叙述,这样读起来会觉得索然无味,更何况,读者需要知道的信息被遗漏了。
5。
误称,主题错误,也许这个单元要介绍某个作家的生平经历或著作,可是由于文字表达不严谨,致使读者产生歧义。
比如下面这篇稿件:“陈老师,您好!我们是‘百花洲’学校三年级学生,我叫……”四、报头5。
头版(主页)一般都要报道学校的重要消息,也是师生家长获取校园动态信息的渠道。
不过,头版一般都很简短,只是大概地说明一下,如果太长的话,就会导致读者失去阅读兴趣。
有一次,我读到的《人民日报》上面的标题是“美丽与哀愁—— 2008中国红十字博爱周活动”,中间的那段话并不算短,但是没有体现出报道的主题,所以文字就显得很单薄。
社科类图书质检中的常见编校错误分析
社科类图书质检中的常见编校错误分析
一、语言错误
1. 拼写错误:包括错写、漏写、多写、乱写等。
2. 语法错误:包括句法错误、时态错误、主谓不一致、成分搭配不当等。
3. 表达不准确:包括词义不当、句意不清、语句结构紊乱等。
4.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包括标点符号漏打、多打、用错等。
二、引用出错
1. 引用格式错误:包括引文格式不规范、引文缺失、引文混用等。
2. 引用内容出错:包括引用内容与原文不符、引用省略不当、引用混淆等。
三、数据错误
1. 数据计算错误:包括数据计算公式错误、计算错误、精度不足等。
2. 数据引用错误:包括数据引用不准确、数据引用没有注释等。
四、插图错误
1. 图表编号错误:包括图表编号错误、图表编号与文中引用不符等。
2. 图表格式错误:包括图表格式不规范、图表标注不清晰等。
六、页眉页脚错误
1. 页眉页脚格式错误:包括页眉页脚格式不规范、页眉页脚位置不正确等。
2. 页眉页脚内容错误:包括页眉页脚内容不符、页眉页脚内容缺失等。
出版物中知识性错误
出版物中知识性错误出版物中常见的知识性错误主要有人名错误,地名错误,书刊名、文章名等名称错误,文史知识错误,自然科学知识错误,事实错误,等等。
与语言文字错误和版面格式错误相比,知识性错误更具有隐蔽性,在编校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一、人名、地名或事件名混淆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作者的笔误、记忆错误或者录入错误,书稿完成后未进行认真审读等,常常会造成书稿或文稿中出现人名、地名或事件名等混淆的情况。
如果编校人员由于知识面狭窄或责任心不足等原因,就会致使此类错误遗留在出版物中。
【例1】爱因斯坦把睡觉的时间用来发明,鲁迅把别人喝茶的时间用来写作。
辨析:爱因斯坦是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之一,但是他并不是发明家。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企业家,他一生获得了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
可将“爱因斯坦”改为“爱迪生”。
若一定要说爱因斯坦,也可以把第一个分句改为“爱因斯坦把睡觉的时间用来思考”。
【例2】15世纪,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机械印刷,使书籍的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辨析:“古登堡”应为“谷登堡”。
谷登堡(?—1468),德国金银匠、印刷商、欧洲活版印刷术的发明者。
他曾发明了铸字盒、冲压字模、铸造活字的铅合金、木制印刷机、印刷油墨和一整套印刷工艺。
古登堡(1889—1960),德国地球物理学家,1930年移居美国,著有《地震波》等书。
这两个译名虽然读音相同,却是两个不同的人,不能混为一谈。
【例3】宋高宗,徽宗第九子。
徽、钦二帝被俘后,于商丘登基,后南渡,在位36年,偏安临安(今浙江杭州)。
辨析:因古今地名差异,这句话中“商丘”称谓不准确,查阅“商丘市”的历史沿革,“秦置睢阳县,隋改宋城县”,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升为应天府。
由此可见,此例中“于商丘登基”应改为“于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
【例4】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虽然有些过分,但却是那一时代士人积极进取、发奋有为的精神写照。
出版物编校差错55例
出版物编校差错55例一、别字25例1.瑞豪轩的设计体现了中西合壁的特色。
——《出色》“合壁”应为“合璧”。
“璧”是玉做成的器物,圆形,扁平,中间有孔。
半圆形的称“半璧”。
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形,即为“合璧”。
“合璧”一词常用来比喻配置得宜,互相映照。
因为和“玉”有关,所以不能用墙壁的“壁”。
2.就多方受到制肘的周报来说,欲打赢奥运这一仗,必须在策划上下足功夫。
——《新闻记者》“制肘”应为“掣肘”。
发生这一差错,和误读有关。
掣,读音为châ,有人误读为zhì,结果也写成了“制”。
“掣”是拉、扯的意思,所谓“掣肘”,就是胳膊被人拉住,以此表示受到阻挠、牵制。
3.1930年,中国武术之都佛山武风顶盛,各门派为广纳门徒,经常集体比斗以显实力。
——《家庭教育时报》“顶盛”应为“鼎盛”。
“鼎”是古代的礼器,通常为三足两耳,十分壮实,所以用“鼎”构词常和鼎的形制或气势有关,如“鼎立”“鼎助”。
“鼎盛”是个例外,这里的“鼎”是假借的用法,有“正在”“正当”的意思,“鼎盛”就是正当兴盛的时候。
4.她的轻盈步态,她的颌首浅笑……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有了一种空灵的感觉。
——《上海壹周》“颌首”应为“颔首”。
“颌”和“颔”都是形声字,在字形上又有点相像,其实读音和意义并不相同。
“颌”读音为hã,它指的是构成口腔的骨头和肌肉组织,上部叫“上颌”,下部叫“下颌”。
“颔”读音为hàn,本义为下巴;下巴一上一下,便成了点头的动作,这就是“颔首”。
5.当顾客接过假币离去后,苏某便完成了真假币的“调包记”。
——《新闻晚报》“调包记”应为“调包计”。
这一差错是读音相同造成的。
所谓“调包计”,是指乘人不备,用假的换真的,或用差的换好的。
这是一种精心设计的计谋。
如果是用文字记录“调包”的过程,那才可以写成“调包记”。
6.令人意外的是,持续近7年之久的美元贬值却嘎然而止,突然转向。
——《中国货币市场》“嘎然而止”应为“戛然而止”。
出版物上常见错误
3.转行差错
单词转行(1)行末未加连字符 (2)没有按音节转行 (3)行首或行末只有一个字母
4.字体差错
(1)外文书刊名未用斜体 (2)法定计量单位符号错用斜体
5.标音符号差错(音标、音调位置) 6.上下位置差错(公式 ,上标下标)
(5)不合事理
校长再三强调要防止别出现事故。 晚会现场的观众都情不自禁地按照主持人的要唱了起来。 一辆重型卡车呼啸而来,二人躲闪不及,撞了上去。
三、字母差错
1.大小写差错 2.分写或连写差错
汉语拼音 (1)姓名(姓和名分开写)毕淑敏Bi Shumin 张磊Zhang Lei (2)地名(专名、通名分开写)河南省Henan Sheng
1.你与其找他当面质问,不如我先侧面了解一下情况。 2.这样的课堂练习,既使学生能全面复习已学的内容,也能锻 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藕断丝连 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 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 习。
c.举棋不定 中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关键在于人生观起决定作用。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 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7.同位语、独立语
(1)同位语 指同一对象,充当同一成分。又叫“复指成分”。例: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重叠式) 让全国人民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指代式) 睡眠三忌:一忌睡前恼怒,二忌临睡饱食,三忌卧处当风。(总 分式)
(2)独立语(口头语言上)
图书常见错误(版规范)
校对必读:图书常见错误(出版规范)一、封面、扉页和版权页常见错误1.封面、扉页、版权页的内容不一致。
2.封面的汉语拼音出现错误。
3.上、下两册套书,封面的表示方式不一致。
4.封底使用的中国标准书号条形码,没印在规定的位置。
5.版权页上的印数没有累计;改版时印次没有累计。
6.对于32开本,印张数应是0.0625的倍数;对于16开本,印张数应是0.125的倍数。
二、目录常见错误1.目录的页码标错(所标页码找不到所列内容)。
2.目录标题与正文不一致:错字、漏字、多字。
3.目录缺列或多列内容(次要标题要么全列,要么全不列;前言一般不列在目录中)。
三、正文常见错误1.同一本书中不同地方表述的同类文字采用了不同的形式。
表示数量的词,有时用阿拉伯数字,有时用中文字;所用物理量纲,有时用中文物理量,有时用英文物理量;有时“1”为标题,有时“1”不为标题;某一个词汇采用了不同的表达形式:如“存贮”与“存储”,“其他”与“其它”,“电脑”与“计算机”,“傅里叶”与“富里叶”等。
2.正文引用引文时,不应有脱字、误字或断章取义的现象。
3.经常出现容易混淆的字,如:园—圆、份—分、挡—档、催—摧、复—覆、予—预。
4.公式中的错误:缺括号、缺分数线、缺下角标、重复排号、数字计算错误,符号说明错误,公式排错造成异议。
5.语法逻辑错误:语义重复或交*;缺少句子成分;句子读不通。
6.缺字少词。
7.缺标点、多标点、标点用错。
8.人名、地名用错。
9.政治性的错误。
10.科学准确性的错误。
11.不正确的缩写。
四、参考文献常见错误1.作者姓名写错。
2.图书、期刊不分(图书应标明出版社;期刊应标明刊号)。
3.未注出出版时间。
五、其他错误1.全书版式不统一或出现错误。
2.图示与正文意思不符。
3.与国家标准或规定不符。
编校图书经常出现的错误前面是对的,括号里是错的,比如:答理(搭理),字典里面根本就没有“搭理”这个词,所以“不爱搭理人”就错了。
初级出版基础之常见错误教学讲义
Part
03
常见错误类型二:格式错误
常见问题
字体、字号不统一
在文档中混合使用多种字体或字 号,影响整体美观和阅读体验。
标题、段落格式不规范
标题、段落格式混乱,没有统一 的标准,影响文档的专业性和可 读性。
行间距、段间距不合理
行间距、段间距过小或过大,导 致文字排列不整齐,影响阅读。
页边距设置不当
括号使用不当示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如 何)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 (应将括号内的内容与前后 文重新组织)。
引号使用错误示例
“他说的那句话是‘你 好’。”(应将双引号改 为单引号)。
Part
05
常见错误类型四:排版错误
常见问题
文字格式不统一
在文档中,不同部分的文字格式不一 致,如字体、字号、行距等。
页边距过窄或过宽,影响文档的 整体布局和美观。
解决方法
统一字体、字号
在文档中只使用一种字体和字 号,保持整体美观和阅读体验
。
调整行间距、段间距
根据需要调整行间距和段间距 ,使文字排列整齐、舒适。
合理设置页边距
根据文档内容和版面要求,合 理设置页边距,保持整体美观 。
规范标题、段落格式
根据需要制定标题、段落格式 的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4
实际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
2
常见出版错误的类型和原
因
3
如何避免出版错误的策略
和方法
下讲预告
01
02
03
04
深入探讨出版物的内容 质量与编辑技巧
了解版权与授权的相关 知识
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市 场营销和推广
掌握数字出版的新趋势 和挑战
THANKS
图书常见错误(出版规范)
校对必读:图书常见错误(出版规范)一、封面、扉页和版权页常见错误1.封面、扉页、版权页的内容不一致。
2.封面的汉语拼音出现错误。
3.上、下两册套书,封面的表示方式不一致。
4.封底使用的中国标准书号条形码,没印在规定的位置。
5.版权页上的印数没有累计;改版时印次没有累计。
6.对于32开本,印张数应是0.0625的倍数;对于16开本,印张数应是0.125的倍数。
二、目录常见错误1.目录的页码标错(所标页码找不到所列内容)。
2.目录标题与正文不一致:错字、漏字、多字。
3.目录缺列或多列内容(次要标题要么全列,要么全不列;前言一般不列在目录中)。
三、正文常见错误1.同一本书中不同地方表述的同类文字采用了不同的形式。
表示数量的词,有时用阿拉伯数字,有时用中文字;所用物理量纲,有时用中文物理量,有时用英文物理量;有时“1”为标题,有时“1”不为标题;某一个词汇采用了不同的表达形式:如“存贮”与“存储”,“其他”与“其它”,“电脑”与“计算机”,“傅里叶”与“富里叶”等。
2.正文引用引文时,不应有脱字、误字或断章取义的现象。
3.经常出现容易混淆的字,如:园—圆、份—分、挡—档、催—摧、复—覆、予—预。
4.公式中的错误:缺括号、缺分数线、缺下角标、重复排号、数字计算错误,符号说明错误,公式排错造成异议。
5.语法逻辑错误:语义重复或交*;缺少句子成分;句子读不通。
6.缺字少词。
7.缺标点、多标点、标点用错。
8.人名、地名用错。
9.政治性的错误。
10.科学准确性的错误。
11.不正确的缩写。
四、参考文献常见错误1.作者姓名写错。
2.图书、期刊不分(图书应标明出版社;期刊应标明刊号)。
3.未注出出版时间。
五、其他错误1.全书版式不统一或出现错误。
2.图示与正文意思不符。
3.与国家标准或规定不符。
编校图书经常出现的错误前面是对的,括号里是错的,比如:答理(搭理),字典里面根本就没有“搭理”这个词,所以“不爱搭理人”就错了。
出版物常见差错类型及出错规律
出版物常见差错类型及出错规律出版物常见差错类型及出错规律一、出版物常见差错类型分析现代出版物中经常出现的差错,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十种类型。
(一)文字差错出版物中常见的文字差错包括错别字、多字、漏字、颠倒字、已明令禁止使用的异体字、不符合《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字形规定的旧形字,以及汉语拼音和外文等方面的差错等。
其中最主要的差错是使用错别字。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合称。
错字,指像字但不是字,规范字典里查不出的字;别字,指把甲字写成乙字,规范字典里虽然有,但用在这里不当的字。
错字虽然与正字形似,但不是字,比较容易鉴别;别字则不同,或者形似,或者音同,或者义近,似是而非,判别并不容易,如"屈指可数"错成"曲指可数","山清水秀"错成"山青水秀"等,因此,判断别字错误,要从字义入手。
(二)词语差错出版物中词语差错主要有误解词义、词性而误用词语,异形词选用不当,误用成语等。
词语误用的根本原因是误解词义。
处在不同的语境,表示不同的事物,应当使用不同的词语。
如果不在准确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用词,就会造成词语误用的差错。
如"招工启事"的"启事"错为"启示","战争启示录"的"启示"错为"启事","随声附和"的"附和"错成"附合"等,就是没有弄清"启事"和"启示"、"附和"与"附合"的确切含义而错误使用的结果。
书面材料出错类型、原因、规律及编校防范
书面材料出错类型、原因、规律及编校防范“书面材料”是古代校雠学的一个概念,是指校雠的对象,即同一种书的不同抄本或刻本。
现代校对学的“书面材料”,是指现代校对工作的对象:编辑发排文本(原稿);校样。
为什么要研究书面材料出错类型、原因和规律?用一句话来回答:为了更有效地将各种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
图书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对象──精神消费对象。
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敝,取之则竭。
悦于人之耳目而适用,用之不敝,取之而不竭……惟书乎。
图书与生活消费对象的本质区别:图书是思想文化信息载体,通过传播思想文化信息,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发挥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塑造灵魂的作用。
图书在消费过程中,由于其超时空的特质,具有重复使用、世代传承的价值。
图书里的思想文化信息,是通过文字符号表达的。
南朝梁·刘勰: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
心,指思想,思想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语言要依靠文字来记录。
清·戴震:经所以载道、所以明道者,词也;所以明词者,字也。
学者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
用字用词的错误,即使是一字一词甚至一个符号的错误,都可能影响图书载道、明道的功能,影响思想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古代学者把错误很少的书称作“善本”,而把错误较多的书称作“错本”。
宋·陆游:错本散满天下,更误学者,不如不刻之为愈也。
他主张:出错书不如不出书。
因此,图书出版要求:把一切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
要消灭一切差错,就必须了解书面材料出错的类型、原因和规律。
探讨三个问题:书面材料出错类型;书面材料出错原因及规律;编校工作怎样防范差错。
一、书面材料出错的类型1.文字差错2.词语错误3.语法错误4.标点符号错误5.数字使用错误6.量和单位使用错误7.版面格式差错8.事实性错误9.知识性错误10.政治性错误1.文字差错文字差错包括:错字、别字、漏字、多字、互倒、错简、错繁、异体字、旧字形、汉语拼音拼写错误、外文不同文种字母混用和大小写、正斜体使用不当等。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校对研究委员会2005年6月修订)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做好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和评比工作,特对图书中常见的文字、词语、语法、标点符号、数字用法、量和单位、版面格式等方面的差错,提出一个便于操作的认定细则,供出版管理部门及各出版社参考。
第二条版面编排格式的判别,以《图书书名页》(GB 12450—1990)、《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7714—1987)等国家标准为依据。
标点符号正误的判别,以《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1995)为依据。
数字用法正误的判别,以《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为依据。
规范汉字正误的判别,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少数字后来有调整),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依据。
异形词正误的判别,以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为依据。
汉语拼音拼写正误的判别,以《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 16159—1996)、《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GB3259—1992)、《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和《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等为依据。
自然科学名词正误的判别,以1990年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为依据。
量和单位正误的判别,以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的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 3100,3102—1993)为依据。
语言文字正误的判别,以《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等常用工具书为参考依据。
图书质检中常见编校差错浅析
2016 NO.04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学 术 论 坛108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图书编校质量现状不容乐观,一些出版单位出版的图书因超越万分之一的“底线”被判定为不合格商品。
结合多年编辑和审读工作实践,该文就近年来图书编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做一梳理,与诸君商榷。
1 常见性图书质量差错1.1 常用标准使用差错(1)汉语拼音书名(或英语书名)至少应在封面,或扉页,或封底,或版权页一处加注,现仍有图书不加注汉语拼音书名(或英语)。
加注了的有时存在下列错误:不是以词,而是以字为单位拼写,或整个书名连写,或大小写不当。
(2)版权页上有时开本尺寸不注明单位或只注明一次单位,印数不留千位空,等等。
(3)量和单位使用错误:①仍使用废弃的量名称,如重量(在非日常生活和贸易中)、比重等,应改用质量、密度。
②使用废弃的和非法定单位,如标准大气压、亩、斤、公尺、平米等。
③单位名称的中文符号、国际符号书写混杂,或大小写错误。
④单位使用张冠李戴,如用平面角度单位“度、分、秒”的符号表示酒的酒精含量(45°)。
⑤量符号未用斜体或量符号下标正斜体混乱。
(4)数学符号。
在物理学、工程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常存在:①正斜体混乱。
如e(自然对数的底)、d(微分号)、Δ(有限增量)、Rt (直角)等当用正体,却用了斜体,而该用斜体的变量却用了正体。
②符号错用或混淆。
如:cot误为ctg,“〈 〉(单书名号)”与“< >(小于、大于)”、“∶(比例号)”与“:(冒号)”等混淆。
(5)数字用法存在使用不当之处。
不该用数字的地方用了数字,如几10m,数10人,51国际劳动节等,数字用法全书不统一,数字书写错误或不规范。
如6百元(应为:600元),3万5千人(应为:35000人,或3.5万人),40~60%(应为:40%~60%),2~6万km(应为:2万~6万km)等。
图书书名页常见差错与规范
图书书名页常见差错与规范作者:胡选宏来源:《出版参考》2024年第02期摘要:图书作为文化商品,既应注重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也不容忽视外在设计、制作的规范与美观。
遗憾的是,一些编辑在编校环节重内容轻形式、重正文轻辅文,导致图书封面、书名页等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
本文依据出版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归纳图书书名页上的隐性差错,解读图书书名页列载内容及其设计、编校规范,期望对提升图书编校质量有所助益。
关键词:书名页隐性差错编校规范图书作为商品,兼具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两大特征。
作为教育人、塑造人的工具,图书以质量为生命线。
近年来,随着国家出版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图书出版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各类图书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作为一名从事图书质量管理工作的老编辑,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图书编辑普遍重视对书稿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用法、知识内容等方面存在问题的订正,而对封面、封底、书名页、书脊、辅文等的准确规范却关注不够。
笔者深入西安的几家图书卖场,抽样调查了200本不同类型图书,结果显示67本图书或多或少有这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多家出版社的走访调查和电话联系,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用法、知识内容等方面的差错是显性的,一般编辑在编校实践中都能依据专业知识认真解决;相比之下,书名页等处的差错则是隐性的,大多因不熟悉行业标准及相关出版规范而产生,加之书名页等多在图书付印前定稿,匆匆看过,未经一编三校多次把关,存在问题不可避免。
本文从微观层面,结合对出版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及出版规范的学习理解,分析归纳图书书名页常见差错,梳理书名页列载内容及设计、编校规范,期望对图书编校人员掌握行业标准,全方位做好编校工作有所助益。
图书书名页位于正文之前,载有完整书名信息,由主书名页、附书名页两部分构成,主书名页又包括扉页和版本记录页(版本记录页即通常所说版权页,以下通称“版权页”)。
出版物常见差错和差错率计算方法(2)
出版物常见差错类型分析现代出版物中经常出现的差错,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十种类型。
(一)文字差错出版物中常见的文字差错包括错别字、多字、漏字、颠倒字、已明令禁止使用的异体字、不符合《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字形规定的旧形字,以及汉语拼音和外文等方面的差错等。
其中最主要的差错是使用错别字。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合称。
错字,指像字但不是字,规范字典里查不出的字;别字,指把甲字写成乙字,规范字典里虽然有,但用在这里不当的字。
如“屈指可数”错成“曲指可数”,“山清水秀”错成“山青水秀”等。
(二)词语差错出版物中词语差错主要有误解词义、词性而误用词语,异形词选用不当,误用成语等。
词语误用的根本原因是误解词义。
处在不同的语境,表示不同的事物,应当使用不同的词语。
如果不在准确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用词,就会造成词语误用的差错。
如“招工启事”的“启事”错为“启示”,“战争启示录”的“启示”错为“启事”,“随声附和”的“附和”错成“附合”等,就是没有弄清“启事”和“启示”、“附和”与“附合”的确切含义而错误使用的结果。
容易产生类似错误的词语还有:有利—有力,合龙—合拢,化装—化妆,学历—学力,反应—反映,服法—伏法,处置—处治,品味—品位,等等。
异形词选用不当,主要是在选用异形词时不符合规范要求造成的。
《现代汉语词典》以第一义项为首选,“也作某某”、“同某某”作为参选。
在已有出版物中不论使用首选字或参选字都应看做是正确的,但在校样上发现了参选词,则应改为首选词,以利于汉语规范。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2002年3月31日试行),对部分异形词进行了规范,尽管是一个试行规范,但仍强调“本规范适用于普通话书面语,包括语文教学、新闻出版、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方面”。
出版编校质量差错判定标准及案例解析
出版编校质量差错判定标准及案例解析出版编校质量差错判定标准及案例解析一、引言在出版业中,编校是保证内容质量和专业性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人为因素和复杂的出版流程,编校质量差错时有发生。
本文将探讨出版编校质量差错的判定标准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编校质量,提高对出版编校的认识和要求。
二、出版编校质量差错判定标准1. 笔误和错别字笔误和错别字是出版编校中最常见的差错之一。
一处或几处的错别字可能影响整篇文章的可读性和专业性。
对于常见字词和名词术语的错误使用,也应当视作错别字的一种。
示例:《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正确写法: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在判定标准上,对于错别字和笔误,我们应该保持高度的严谨性。
2. 翻译错误出版业涉及到大量的翻译工作,在进行翻译时,错误的理解和不准确的转化可能导致翻译错误。
这种错误可能会改变原文的原意,影响读者的理解和阅读体验。
示例:“人民的名义”(正确翻译:In the Name of the People)对于翻译错误的判定标准应当考虑到原意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灵活性。
3. 格式和排版错误格式和排版错误涉及到文字、段落、标题、目录等方面。
出版物的格式和排版应当符合行业规范和审美要求。
缺失的标题、混乱的目录、不一致的字体和字号等都应当被视为编校质量差错。
示例:正文中没有居中对齐的标题判定标准应当基于出版规范和排版要求。
4. 引文和参考文献错误在学术出版中,引文和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尤为重要。
对于缺失、错误、格式不规范的引文和参考文献,都应当被视为编校质量差错。
示例:参考文献中缺失出版年份或页码信息判定标准应当基于学术规范和引文格式要求。
三、案例解析1. 《中国历史概述》的错别字问题在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概述》一书中,作者对于“咨询”一词使用了错误的写法“咨询”。
这一错别字的使用使得读者对于作者的专业性和文字功底产生了质疑。
此案例中,错别字的严重性直接影响了读者对于作者及出版社的信任度。
出版物文字出错规律
出版物文字出错规律我们参照前人的总结,同时对现代出版物出错情况进行统计归纳,现代出版物文字出错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形似字容易混淆致误。
现代汉字以楷书为正体,只有横、竖、点、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几万个字,都由这八种笔画构成,形似的概率就大了。
例如“千―干,壬―王,夭―天,乌―鸟,折―拆,风―凤,茶―荼,刺―剌,冷―泠,冽―洌,汨―汩,圮―圯,戌―戍,未―末,矢―失,奕―弈等等,都只一笔之差,极易混淆致误。
2.音同字容易混淆致误。
普通话里有字的音节大约1200个,一般字典收字上万个,平均一个音节担负大约8个字。
同音字多了,就容易在人们脑子里打架,造成同音字错用。
作者在电脑上写作,大多使用拼音法,打出一串同音字后再选择,选错的情况经常发生。
例如下列若干组音同义近字极易混淆错用:喧―暄,倚―依,阱―井,维―唯―惟,炮―泡,持―恃,备―倍,坐―座,奋―愤,鱼―渔,振―震,辩―辨等等。
成语中错写同音字相当普遍,例如:将“少安毋躁”错作“稍安勿燥”,将“金碧辉煌”错作“金壁(或璧)辉煌”,将“明火执仗”错作“明火执杖”,将“再接再厉”错作“再接再励”,将“山清水秀”错作“山青水秀”,将“弱不禁风”错作“弱不经风”等等。
3.义近字容易混淆致误。
汉语的词汇量非常大,例如《汉语大词典》列出的词目就多达37万条。
可是,常用汉字只有3 500个,通用汉字也只有7000个,用几千个字来表示几十万条词,只有采用一字表示多个词义的办法,这就造成一些字含义十分接近,很容易混淆致误。
例如采―彩,度―渡,作―做,象―像,复―覆,练―炼,长―常,须―需,辞―词等等,不掌握它们之间含义的差别,是很容易错用的。
4.错分致误。
汉字形体结构有两种类型:独体字,合体字。
独体字在汉字里数量不多,大约不到500字,但它是合体字的构成成分。
就是说,几万个汉字都是这几百个独体字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的。
例如月夜组成腋,日辰组成晨,辟玉组成璧,顷禾组成颖等等。
报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常见错误及其分析
报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常见错误及其分析王自立编辑工作是对文化现象进行鉴别、筛选并对其加工制作成文化产品的工作。
编辑工作的整个过程必须体现传播先进文化、弘扬先进文化这一崇高目的。
由于人们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认知水平、反映客观事物能力和水平的差异,文化现象也就存在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好与坏之分,所以对于具有选择功能、加工功能的编辑来说,坚持文化产品导向的正确、知识内容以及思维方法的正确,就成为自己忠于职守的必然要求.同时由于编辑出版从业人员准入制度不够完善、不够规范,编辑的文化背景不尽相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要达到这一要求就更显得有其艰巨性和紧迫性。
我们关注办报、办刊理念的构建、品牌的打造、市场竞争力的形成等都十分重要,但这些问题的解决从本质上讲有赖于报刊整体质量的提高。
任何一个了解编辑工作的人都明白,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是编辑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不可能想像,一种存在多种错误的报刊会受到读者欢迎并具有市场竞争力.此外,编辑工作自身的跨学科性、多学科性,不是通过一两本教科书可以教会的,而必须依靠自己在实践中去学习和领悟,尤其是从个别错误的教训中反思和培养出干预、防止某一类型错误的能力.具有纠错能力、“抗错”能力才有可能去追求正确和完美。
错误应当成为一面镜子,照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从而学会认识错误、避免错误,编辑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才会切实得到提高,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去做一个称职的编辑、优秀的编辑.报刊编辑出版工作常见错误的类型:一、违背办报宗旨国家为了加强对报纸的宏观管理,达到促进结构合理、规范和繁荣出版市场的目的,对报纸的性质和内容定位、读者定位作出了明确规定,报纸取得刊号之前就要对报纸的办报宗旨和读者对象等方面进行审查,并在报纸出版后进行年检,但是少数报纸由于种种原因,违背办报宗旨的情况时有发生。
比如有的家庭教育方面的报,顾名思义是为家长或家长学校办的报纸,但大多数内容却是有关少年儿童的习作和课业辅导,变成了少儿报纸。
出版常识:什么是图书的差错率?及计算方法?
出版常识:什么是图书的差错率?及计算方法?1.文字差错的计算标准(1)封底、勒口、版权页、正文、目录、出版说明(或凡例)、前言(或序)、后记(或跋)、注释、索引、图表、附录、参考文献等中的一般性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1个差错。
前后颠倒字,可以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每处计1个差错;书眉(或中缝)中的差错,每处计1个差错,同样性质的差错重复出现,全书按一面差错基数加1倍计算。
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差错,无论几位数,都计1个差错。
(2)同一错字重复出现,每面计1个差错,全书最多记4个差错;每处多、漏2—5个字,计2个差错, 5个字以上计4个差错。
(3)封一、扉页上的文字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相关文字不一致,有一项计1个差错。
(4)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
(5)外文、少数民族文字、国际音标,以一个单词为单位,无论其中几处有错,计1个差错。
汉语拼音不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 16159—1996)规定的,以一个对应的汉字或词组为单位,即1个差错。
(6)字母大小写和正斜体、黑白体误用,不同文种字母混用的(如把英文字母N错为俄文字母И),字母与其他符号混用的(如把汉字的○错为英文字母O),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在全书超过3处,计1.5个差错。
(7)简化字、繁体字混用,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在全书超过3处,计1.5个差错。
(8)工具书中的科技条目、科技类教材、学习辅导书和其他科技图书,使用计量单位不符合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 3100-3200—1993)的中文名称的、使用科技术语不符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的,每处计1个差错;同一差错多次出现,每面只计1个差错,同一错误全书最多计3个差错。
(9)阿拉伯数字与汉语数字用法不符合《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的,每次计0.1个差错。
全书最多计1个差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单位中文符号的书写和使用不准确。主要表现在:把名称或不是中文符号的"符号"当中文符号使用,组合单位中使用2种符号,非普及性书刊中使用了中文符号,等等。
5.单位国际符号书写的使用错误。主要表现为:单位符号错用了斜体字母,单位
8.图、表等中在用特定单位表示量的数值时未采用标准化表示方式。
9.数理公式和数学符号的书写或使用不正确。主要表现在字母、符号的正、斜体混淆,数理公式的转行不符合规定等。
(七)版面格式差错
出版物中常见的版面格式差错主要有如下几种:
1.不统一,主要是全书各个部分的规格、体例不统一。如各章标题及正文的字体、字号不统一,注释的位置不统一,标题、书眉位置不统一,参考文献标著录格式不统一,图表排版格式不统一,等等。以插图为例,横置插图应一律朝向左侧,即反时针转90度,如果同一出版物中有的朝左,有的朝右,就形成了版面格式错误。
(九)事实性错误
事实性错误是指出版物内内容表述违反了有关的客观事理、事实。校对中发现的事实性错误,主要是在通读中通过前后、左右内容的对照,推断出来的相互矛盾之处。如某书谈到一个单位近几年来为职工共建宿舍10000多平方米,该单位有100多人,平均每人有30多平方米。这组数字中就含有事实性错误。
1.对相关科学知识不了解形成表述错误。如某书校样中有这样的描述:"黄河源于河套",这就犯了知识性错误,河套在内蒙和宁夏境内,黄河并非源于河套,而是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2.误用文字或标点符号致错。如将"电解质"错成"电介质",就使一种能导电的化合物错成了绝缘体;将"声纳"错成"声呐",就使一个物理量成了一种水声定位器。
4.不规范,主要是各种书刊附件的构成与正文排版格式不规范。书刊附件构成不规范,包括图书不刊载书名页,主书名页必须提供的书名、著作责任者、出版者等信息不准或不齐,主书名页背面必须提供的版权说明、在版编目数据和版本纪录等信息不准或不齐,序、跋中指示性文字与实际情况不呼应,等等。正文排版格式不规范,包括较长标准转行时割裂词汇,表格中数字末位未能对齐,正文中的空行、空字未能消除,注释的字号、字体未能与正文明显区分,插图例置和反片,等等。
(八)知识性错误
知识性错误是指出版物
内容表述中涉及的有关知识不正确。造成知识性错误的原因一是对相关的科学知识不甚了解,二是错用文字或标点符号所致。按其成因划分,出版物中的知识性错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三)语法差错
出版物中常见的语法差错主要表现为病句。所谓病句,就是违反语法规范、违背逻辑事理、不合本民族语言习惯的语句。病句的类型大致可分为:词性误用、成分残缺、词序不当、词语重复、搭配不当、指代不明、句式杂糅、不合事理等。由于另一教材《基础知识》将对语法作详细介绍,为避免重复,本书对语法差错不再作具体叙述。
2.不一致,主要是出版物中有着彼此相关内容的项目不一致。如目录中所标页码与正文实际排版页码不一致,注释标号与实际注释内容不一致,书名页著录内容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索引与正文页码不一致,等等。
3.不配套,主要是出版中的插图和表格与其相关的文字不配套。如插图排在与其相关的正文内容之前或拖后太多,造成图文脱节;插图、表格下端的说明性文字或注释性文字与图表不配套,造成张冠李戴;按章编排的图、表顺序号与正文章节序号不相应,造成序乱差错;等等。
(六)量和单位使用错误
量和单位使用错误主要包括如下几类:
1.使用不规范的量名称。主要表现在:使用已废弃的名称,同一个名称出现多种写法,使用自造的名称,等等。
2.量符号的使用不规范。包括量符号错用了正体字母,没有使用国标规定的符号,用多个字母构成一个量符号,把化学元素符号作量符号使用,把量符号当做纯数使用,量符号的下标不规范,等等。
6.SI词头符号的书写和使用不正确。主要表现为:词头大小写混淆,独立使用,重叠使用,对不许采用词头的单位加了词头,对乘方形式的单位加错了词头,等等。
7.使用非法定单位或已废弃的单位名称。主要表现为:使用市制单位,使用早已停用的"公字号"单位,使用英制单位,使用CGS制中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及其他杂类单位。
二、出版物字词出错规律分析
出版物中的主要错误,大都与文字有关。本节讨论的出错规律,也主要是就文字出错而言的。古代和近代校对家对文字出错规律都进行过探讨。春秋时子夏最先提出字形近似容易出错。清代学者王念孙和近代学者陈垣认为:出版物中差错,"无心之误半,有心之误亦半"。无心之误是由于疏忽、错觉等心理因素造成的;有心之误则与作者、编者、校者的文字水平、学识水平和写作、编校态度有关。两类错误各有其出错规律。清代学者王念孙将文字出错归纳成"误例凡六十二事",即62条出错规律。清代另一学者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在王的基础上增加了24条误例,共88条出错规律。这些出错规律,对现代校对仍有指导价值,因为古今出版物文字出错有着许多相通之处。
异形词选用不当,主要是在选用异形词时不符合规范要求造成的。《现代汉语词典》以第一义项为首选,"也作某某"、"同某某"作为参选。在已有出版物中不论使用首选字或参选字都应看做是正确的,但在校样上发现了参选词,则应改为首选词,以利于汉语规范。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2002年3月31日试行),对部分异形词进行了规范,尽管是一个试行规范,但仍强调"本规范适用于普通话书面语,包括语文教学、新闻出版、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方面"。这也应成为出版物中正确使用异形词的依据。如果不注意这些异形词使用的规范性要求,就容易犯异形词选用不当的错误。如将"勾画"错成"勾划","成分"错成"成份","胆战心惊"错成"胆颤心惊","溜达"错成"蹓跶","账本"错成"帐本","装潢"错成"装璜","简练"错成"简炼",等等。
符号的大小写错误,把单位英文名称的非标准缩写或全称作为单位符号使用,把ppm、pphm、ppb、ppt等表示数量份额的缩写字作为单位符号使用,相除组合单位中的斜线"/"多于1条,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书写量值时数值与单位符号间未留适当空隙,或把单位插在数值中间。
参照前人的总结,同时对现代出版物出错情况进行统计归纳,将现代出版物的字词出错规律概括成以下主要类型。
(一)形似字容易混淆致误
汉字形似的
字特别多,按其形似性质可以划分为:左偏旁相同的字、右偏旁相同的字、上部相同的字、下部相同的字、内形相像的字、外形相像的字等类型。下面将各类形似字中出错频率较高的字列举如下。
(十)政治性错误
出版物中的政治性错误本应在编辑审稿、加工过程中发现解决,但在校样中往往遗留若干政治性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政治观点错误,二是政治倾向性错误,三是政策性错误,四是国名、人名、重大事件等因录排误植造成政治性差错。
上述这十类差错中,数量最多的是一、二两类,危害最大的是八、十两类。出版界对八、十两类防范意识较强,对其他各类,尤其是对一、二类不大在意。实际上,这十类差错是互相牵连的。编校的共同职责,就是努力消灭上述十类差错。
(四)数字用法错误
数字用法错误,大都是违反了1995年1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所致。其出错类型主要有下列三种:一是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地方没有使用;二是必须使用汉字数字的地方没有用;三是违反了阿拉伯数字的书写规则。
(五)标点符号用法错误
标点符号用法错误主要有多用、少用、错用标点符号,以及标点符号使用格式上的错误。1995年1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是判别标点符号正误的依据。凡与《标点符号用法》不符的情况,都属标点符号用法错误。由于《基础知识》将对标点符号用法作详细介绍,本书也不再具体叙述。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合称。错字,指像字但不是字,规范字典里查不出的字;别字,指把甲字写成乙字,规范字典里虽然有,但用在这里不当的字。错字虽然与正字形似,但不是字,比较容易鉴别;别字则不同,或者形似,或者音同,或者义近,似是而非,判别并不容易,如"屈指可数"错成"曲指可数","山清水秀"错成"山青水秀"等,因此,判断别字错误,要从字义入手。
出版物常见差错类型及出错规律
一、出版物常见差错类型分析
现代出版物中经常出现的差错,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十种类型。
(一)文字差错
出版物中常见的文字差错包括错别字、多字、漏字、颠倒字、已明令禁止使用的异体字、不符合《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字形规定的旧形字,以及汉语拼音和外文等方面的差错等。其中最主要的差错是使用错别字。
(二)词语差错
出版物中词语差错主要有误解词义、词性而误用词语,异形词选用不当,误用成语等。
词语误用的根本原因是误解词义。处在不同的语境,表示不同的事物,应当使用不同的词语。如果不在准确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用词,就会造成词语误用的差错。如"招工启事"的"启事"错为"启示","战争启示录"的"启示"错为"启事","随声附和"的"附和"错成"附合"等,就是没有弄清"启事"和"启示"、"附和"与"附合"的确切含义而错误使用的结果。容易产生类似错误的词语还有:有利-有力,合龙-合拢,化装-化妆,学历-学力,反应-反映,服法-伏法,处置-处治,品味-品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