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文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章概况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第三章项目投资环境和市场研究

第四章项目定位、建设内容及开发策略第五章用地及建设条件

第六章工程方案

第七章公用工程方案

第八章环境保护与卫生、安全防火

第九章节能与无障碍设计

第十章管理机构和运作模式

第十一章建设工期与工程实施管理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三章工程经济评价

第十四章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评价

第十五章风险分析

第十六章主要结论和建议

第一章概况

1.1 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桐庐文化博览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建设单位:桐庐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1.1.3项目负责人:俞放

1.1.4项目总投资:9892万元

1.1.5建设地址:桐庐县城新区大青垄

1.1.6 项目位置

本项目位于桐庐县境内,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钱塘江上游,是杭州市辖县之一,介于东经119︒10'−119︒58'、北纬29︒35'−30︒05'之间。地处“西湖·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桐庐−黄山”黄金旅游线的中心地段,距杭州75公里。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县境东连诸暨,南接浦江、建德,西邻淳安,北靠富阳与临安。

项目建设地址位置位于桐庐302国道与迎春南路交叉口东南侧,杭千高速桐庐出口的入城口,呈丘林地貌。现为农庄橘子林,沿西、北路为粗略整治的城市绿化带,东面有小青龙水库,中间山凹是时枯时泽的鱼塘。总用地235亩。基地内除少量农庄房屋外,基本呈自然果园生态状。

1.2 建设单位概况

1.2.1企业名称: 桐庐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1.2.2法定地址:杭州市桐庐镇迎春南路258号

1.2.3法定代表人:俞放

1.2.4建设单位简介

桐庐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为县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投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为18000(万元)人民币,是县政府重点构建的综合性投融资、建设与经营的平台,主要经营县政府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经营。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1.3.1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依据

1、中共十七大报告;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浙江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的建议》;

4、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

5、《桐庐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中心城区规划》;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8、《浙江省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2006);

9、项目选址意见书。

《桐庐县人民政府关于我县旅游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1.3.2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的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着重研究桐庐县文化博览园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功能定位和思路、建设规模、用地及建设条件、工程方案、环境保护与卫生、安全防火、节能与无障碍设计、投资估算和效益评价等方面的工作,论证其必要性,工程方案、经济上的可行性。具体内容有:

1、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投资环境和市场研究

3、项目定位、建设内容及开发策略、用地与建设条件;

4、工程方案与配套工程;

5、环境保护与卫生、安全防火;

6、节能与无障碍设计;

7、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8、效益评价。

1.4 项目建设的规模和主要内容

本项目建设的载体,是商业步行街和主题博物馆,是以文化博览、休闲购物为主题,突出景观性、舒适性。整个文博园将建成一个以“文化”为热点,以文化博览、休闲旅游、创意产业为主体的复合型文化创意园区。将文化博览园打造成文化名人创

作基地、文化产品展示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全面展示桐庐工业、农业名特产品和旅游商品。

本项目总用地约258亩(约17.2公顷),项目功能定位,将园区划分为入口区、商业街区、博物馆区、主题项目区、生态区。其中:北入口广场,用地面积约50亩。主要建设内容联结与320国道及跨320国道到江南新城的交通,以及入口绿化景观及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主题博物馆,用地约2.66公顷,地上总建筑面积31910平方米;商业街,用地约0.93公顷,地上总建筑面积11140平方米;主题项目,用地约1.83公顷,地上总建筑面积21960平方米。广场街面、公共绿化、道路用地8.46公顷。

考虑项目建设的资金和为增进项目的活力,项目在开发策略上考虑引进市场机制,吸引企业参与。对主题博物馆、主题项目区合计4.49公顷用地采用招商出让的方式开发,几个主题博物馆、主题项目采用净地出让,由受让单位进行开发建设,项目公司只复杂土地收储及土地平整。

对北入口、商业街、广场街面、公共绿化、道路由本项目建设单位负责建设并运营。

1.5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下表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2.1.1 历史沿革及文化背景

桐庐历来是文人雅士邀游吟诗之地。自南北朝至清代,曾有一千位名贤高蹈之士,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著佳作。桐庐的山山水水,已与历史、文化、传说融为一体。

春秋战国时,桐庐先属吴、越,后属楚,秦始皇时,今富阳、桐庐、建德均为富春县。三国吴孙权黄武四年(225年),富春县分出相溪乡置桐庐县,属吴郡。这是桐庐建县之始。

桐庐自建县后,历经南宋、齐、梁、陈不变。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桐庐县并入钱塘县,属杭州。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复置桐庐县,属睦州。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睦州为严州府。元代属建德路。明清两代称严州府,桐庐、分水均属严州府。民国成立后,废府设道,桐庐、分水属金华道。1927年废除道制后直属浙江省。1949年4一5月两县解放。1958年分水县并入桐庐,1960年5月起隶属于杭州市。

桐庐在历史上曾三迁县治。建县初县治设于今漏港滩附近。仁寿二年复置桐庐县时,新县址设于“桐江西山庄”,在今俞赵附近。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又将县治迁至桐溪边,即今旧县址;后因旧县址低洼易涝,交通不便,于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迁至江口,即今桐庐镇。

关于县名由来,说法有三:《元和郡县志》说,国居地桐溪而得名;《太平震宇记》中说,桐溪有颗大桐树,枝多叶茂。树冠大,遮住数亩土地,远望似庐,故得桐庐之名;据《方舆胜览》载:“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人问其姓,指桐木示之,因山名桐君,郡曰桐庐。”如今以第三种说法较多。

桐庐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名人聚集之地,留下了众多名人故事和文化瑰宝。东汉名士严子陵隐居富春江垂钓,留下千古传说。是全国文化先进县。

2.1.2 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背景

“十一五”期间,全国文化设施建设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优先安排、填遗补缺的原则,建成文化设施中,既有高起点、高科技、高标准的大型文化设施,又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