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献库
敦煌子部文献的范围及分类-最新年精选文档
敦煌子部文献的范围及分类The Scope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Zi CategoryamongDunhuang DocumentsXUJianpingResearch Center for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Dunhuang Studi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8 ):The part of Zi works of masters ,philosophersand other treatises ) in the Four Categories ofancientChinese books is very complicated ,and it includes allthebooks that cannot be classified into the other three parts .Classification of this part among Dunhuangdocuments ismuch more complicated owing to their particularity. On thebasis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Summary ofthe GeneralCatalogue of the Four Categories whileconsulting theclassification of other books of classic catalogues ,the author classifies these documents into sevencategoriesaccording to their actual contents :namely ,works ofmasters ,medicines ,astronomy ,andalgorithmshoroscopy ,reference books art ,and religions.Descriptive texts and explanation about the types ofsubgroups of each category are also provided.Keywords:Dunhuang documents ;Zi category Classification ;Explanation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自东晋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确立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以来,到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部分类法一直是图书分类的主流。
敦煌文献概述
敦煌文献概述一、敦煌石窟、莫高窟、藏经洞几个概念汉河西四郡,河,特指黄河,一般的叫水霍去病开的;武威,旧为凉州,张掖旧叫甘州,酒泉旧叫肃州甘肃名称就这么来的,安西即瓜州,敦煌沙州;瓜沙二州离得不远;安史之乱以后,被西藏吞并,吐蕃;当时把边关的重要军事力量调回内地平息安史之乱,顾不上边关了,就被吐蕃包围了;包围了十年之久,敦煌投降了;所;,逃到西安来了,西狩,来西安打猎来了;就在这个时候,藏经洞发现了,肯定顾不上了;道士,不是和尚,王圆禄发现的;敦煌是丝路的交汇;出了敦煌,分两路;南路到龟兹——于阗,翻过雪山——伊拉克叙利亚,过地中海,到欧洲了;北路到吐鲁番——喀什——翻过大雪山即,葱岭帕米尔高原;东西文化交汇三岔路口,壁画很有异域特色;敦煌萧条是因为西夏的占领;不让你往外运了;宋以后的丝路就断了;元明就更不行了,管都不管了,算外国了,控制不了就把边界把里收,到清朝,才往外开;但也没开到唐朝的范围;现在的疆域规模基本上是清朝奠定的;王道士,没什么文化,认几个字;修缮洞窟,积功德,把老壁画泥上再画上新的,岂有此理,他不懂老的壁画有多值钱;他还把很多个洞窟打通了;我们现在去看是有云梯的;开通通道破坏了很多壁画;不是他一个人干,还有两个小喇嘛,你看,他们这小团队也是多元的;此处有笑声;张大千去临摹;国民政府按照于右任建议,设立敦煌研究院,但那会国内战事,,殿等项费用,过银贰万有余;缘为经款,叩恳青天佛祖电鉴,特修草丹上达,肃此;谨禀”道士,还自称主持,哈哈;天炮响震,哈哈,哪来的天炮;对伯希和怪尊敬的,哈哈,请去;;;太愚昧;电鉴,王道士搞完这个东西后在佛祖面前念一遍,希望能像发电报一样发过去,哈哈;目的是得款;第二条材料:重修千佛洞三层楼功德碑记鄂省羽流圆禄……旋睹迤北佛洞寂寥,多为流沙所掩没,因设愿披沙开洞;庚子孟夏,新开洞壁偏北,复掘得一洞,内藏释典充宇,铜佛盈座;侧有碑云唐大中五年洪辩立”;第三条材料:王道士的墓碑太清宫大方丈道会司王师法真墓志“以流水疏通三层洞沙,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孔,豁然开;5大箱,拿走了,给了一些银子;里面有全世界有纪年的最早的印刷品,金刚经;第二年,伯希和就来了;也是跟着考察队;精通汉语;每天看一千卷;担心哪天王道士不让看了;数万卷的东西都翻了一遍;伯希和有几个原则,要有年代、大藏经以外的、非汉文的,五百两银子,六千余卷东西;宣统元年,去受命到北京采购图书,把在敦煌淘到的宝贝给北京的朋友看;罗振玉董康都来了;告诉罗,那里还有很多东西,赶紧去弄;1910年,即宣统二年,学部委托新疆巡何彥升抚将藏经洞剩下的经卷运送北京;一路又丢了不少送人不少;到北京后,何彥升儿子,他的亲家李盛铎,又挑了;这样,数量不是少了嘛,于是就把一卷撕成两卷;1912年,日本探险队来了,从王道士手中买了四百多卷;1914,斯坦因第三次来,又买了五百多卷;1914至1915俄国人奥登堡来了;弄走的一万二千余件;俄国人拿走的是藏经洞里巴掌大的纸片;量很大;俄国人拿走的都这玩意;长卷也有,但不值钱;藏经洞里大部分是佛经,而这些佛经在大藏经里基本都有;从学术上讲不值钱;纸片大多数是文书,如契约;这些是哪都没有的史料,最珍贵;藏经洞出来,,敦煌学大辞典最好的工具书;五、敦煌文献的内容与价值1、宗教学文献最多,90%以上都是佛经;另一个特征就是:重复最多;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1800余件,妙法莲华经数百个写本;金光明最胜王经维摩诘所说经大乘无量寿经重复最多;历代大藏经都有,所以这些东西研究价值不高;可贵的是,世间失传的部分,也就是大藏经以外的内容,192种;这些是最重要的;2、儒家经籍有周易王弼注,易陆德明释文,古文尚书、尚书陆德明释文,毛诗正义,毛诗诂训传,礼记,春秋经传集解,春秋谷梁传集解;论语集解,论语疏,尔雅注;论语梁皇侃疏,我国已经亡佚,日本有传本,四库全书收入,清鲍廷博刻入知不足斋丛书,流传遂广;敦煌遗书中有论语皇侃单疏本单疏即仅有疏文,正文不全;解释哪段正文就录哪段;残卷,取校鲍本,颇有出入;八佾有一句名言“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敦煌的皇侃疏与论语本义合;敦煌的本子出来了,能解决一些问题;3、史籍地志史书:史记,汉书,国语,晋书,三国志的残卷都有;关于归义军的资料,方志:沙州都督府图经敦煌都督府地方志,我国最早的地方志;被外国人拿走了;还有大唐西域记残卷;举例“王,窣利种也,有智略,性勇烈,威慑邻境,统十余国;”这部书研究西域印度的历史,太重要了;下面有个校勘记:校记:“原本窣利作刹利,今从敦甲本即S2659残卷、石本日本石山寺藏古写本、中本日本松本初子所藏中尊寺金银泥经本改;向达云‘慧超往五天竺传罽宾国条云:此国土人是胡,王及兵马突厥,衣着言音饮食与吐火罗国大同少异;’按罽宾即迦毕试,七世纪末始为突厥所灭,慧超云其国土人是胡,则西域记敦煌本及日本古本谓‘其王窣利种也’,作‘窣利’,不作‘刹利’,的有所本也;按上文‘素叶城’条云‘自素叶城至羯霜那国,地名窣利,人亦谓焉’,此处作‘窣利’是;若作‘刹利’,乃印度四族姓之一‘刹帝利’之旧译,与此不侔矣,今正;慈恩传亦误作‘刹利’;”4、子部的书,;,不适,没有破门而入;骗,更准确一点;一敦煌文献的内容:总数六万多件1、佛教典籍,九成;2、道教典籍,几百件;3、除这两教以外还有基督教,摩尼教,景教;4、宗教以外的内容,占一成左右;二敦煌文献的时限,指书写抄写的年代;不是指内容的时代;十六国到北宋时期的文献;最早的敦煌文书,后梁维摩诘经,藏在上海博物馆;最晚的1002年,时间跨度六百多年;二十世纪四大发现,甲骨,汉简,明清大库档案,敦煌文书;敦煌是最大的发现;没有之一;三敦煌文书的文字形态以汉文为主,也保存了不少其他少数民族文字;1、吐蕃文,也就是古藏文;公元786一848管辖敦煌;推行吐蕃制度,语言;8000多件,对研究吐蕃史,敦煌史,当时的民族变动有重要研究价值;这部分内容研究还很不够;懂古藏文的人太少太少;藏族人不太重视;汉族学生,学现代,19;,有。
第六讲:敦煌文献
潘絜xié兹cí 先生和其他敦煌学专家写的 一些书,其中记述了王道士的日常生活。他 经常出去化缘,得到一些钱后,就找来一些 很不高明的当地工匠,先用草刷蘸上石灰把 精美的古代壁画刷白,再抡起铁锤把塑像打 毁,用泥巴堆起的灵官(道教的护法天神) 之类,因为他是道士。但他又想到这里毕竟 是佛教场所,于是再让那些工匠用石灰把下 寺的墙壁刷白,绘上唐代玄奘到西天取经的 故事。他四处打量,觉得一个个洞窟太憋气 了,便要工匠们把它们打通,大片的壁画很 快灰飞烟灭成了走道。做完这些事,他又去 化缘,准备继续刷,继续砸,继续堆,继续 画。
1900年,当古代文书刚搬出藏经洞时候
部分古代文书
王圆箓
王圆箓(约1850~ 1931),祖籍湖北麻城县。 他本人出生在陕西,因家 乡连年灾荒,生活所迫, 出外谋生,流落于酒泉。 在此期间入道修行,人们 称他为王道士。后云游敦 煌,登三危山,发现莫高 圣境,感慨万千,急呼 “西方极乐世界,乃在斯 乎”。所以他长期居留于 此地,奉献了他的后半生。
3、1368年元朝灭亡,莫高窟停建。(衰落) 3、1372年明朝设置嘉峪关,莫高窟遗忘。 5、1900年藏经洞发现。
藏经洞
藏经洞的发现
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是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 六日(公元1900年6月22日)被敦煌莫高窟主持王道士 (王圆箓)发现的,洞内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4世纪 的各种历史文本、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些珍贵 文献用多种文字记载,有汉文、藏文、梵文、龟兹文、粟 特文、突厥文、回鹘文、 康居文等,简直是一个内容丰富 的古代博物馆。 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 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提供了数量 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
敦煌藏文文献《尚书》和《战国策》藏译版的翻译方法初探
斛
1
镧
‘ 稚 1q 日 1
。 。翁蔼夕 夕a
’ ’ ’ ’《 ’ ’ ’富 ’ ’ 墨 《 》 雹 ’ ’ ’ 》 ≮ 目 ’
两善 ’目 ’ ’’ ’ ’ ’1 _ . f 马 一 I 气= ’ j ’、
习 ’ 习 ‘ ‘ ’ 1 q 1 j q
《 ’ 。
《 ‘
《’ q 珂 ‘ 目’ 1 仅q。 a 蓟 ’ 1 日1 I i 葛 1 》 1 ’ 日 5
q ‘ 誓 住{ 。 ’ q 茂 ’ 司。 骜 。 菁
q 。
‘
而不下》 ’ 1 q 。 目
日 1 ’ 箨 { 司
q 目
’
‘ 司 写1 习
蔷 ’ ‘ z 1 茂
。 ’闰 5 4
’ s
’’ I q 。 。 ’ 习 1 . 。 嗣 1 △ q
茂 ’’ ’’ ’ ’ 1 ’ ’ 蓟日 ’ ’ q ’ 1
’ 1 9
目日 ( 直译) ‘
哥
i 蓟 因 日 ‘ 冈i导 q“ ’ ]《 。 1 j 叠 ‘ 弓 q 鸢 司 哥 》 j ’ 鼋 硼
; , ‘ 。q o ’ J ! I ‘
。q 。 9 镧耄 。 ’ 因 ’
奇 ① 日q
(
气马 1 ’ 韵
奄肖
。 ‘ ’ 击 ’ ‘ . 《
目 永1啊 1 羽
’ 《
70 ) 33 00
‘ 司 ‘ ‘ 目 禽 。
q I 目 ‘ 黾u
茂 ‘ q司 亨 1 q 9。 。 ‘’ ‘ ’ ‘霄 q 帮 ‘ i i q ’ ’ 3 《 哥 喜 母 茸‘ ‘ ’ q q昌 茂 因 誓 z 舟 q
《 誓 中》 泰誓 下 》 牧 誓》 武 成》 气 1 泰 《 《 《 q 《 田需贵与魏王》 华阳之战》 秦魏谓 《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收藏研究综述
《塔里木盆地考古记》,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8 年。
⑤ 杨文和主编: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法书大观》,东京:柳原书店、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⑥ 赵玉亮:
《吐鲁番文书(一)》,
王春法主编《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法帖书系》第五辑,
安徽:安徽美术出版社,
2020 年。
⑦ 孟潇碧:
《吐鲁番文书(二)》,
献 6 件,婆罗谜文、吐火罗文、龟兹语等胡语文献 8 件。其余 99 件则全部来自吐鲁番。113 件文物
中,
一级品 13 件,占该批文书总量的 9%,占比极高,这在各类文物定级比例中是罕见的。
(二)传世书画和文献类
即名家旧藏的传世文献中书法优美者,其内容主要为写经,间杂裱入同一手卷或册页的文
书。写经数量较多,馆藏首尾完整的写经及写经残片有近 170 件,其中大多装裱为卷轴,另有一本
一步整理。
此外,还有来自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吴荣曾、中国语言学家高名凯、著名收藏鉴定家钱容之
等名家捐赠的唐人写经各一件。
2. 征集购买
国博所藏传世敦煌吐鲁番文献,有 47 件购于庆云堂,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有罗振玉旧
藏数件,均为馆藏一级文物,收入《贞松堂藏西陲秘籍丛残》。其一为《敦煌古籍零拾册》,1964 年
两件手卷,一为罗振玉旧藏《唐北庭都护府户籍文牒丛残》1 册 11 开,收入文牒 10 件,封面有罗振玉
题签“敦煌石室唐北庭都护府户籍文牒丛残,贞松堂藏”,钤“罗振玉印”,最后一开为唐兰题记。两
件手卷,题签“唐人真迹”,罗惇㬊(复堪)旧藏,裱入写经和文书残纸,在《法书大观》中刊布过部分
内容。唐兰收藏以上文献后,在《唐北庭都护府户籍文牒丛残》的题记中作了如下记载:
敦煌文献库初集收书目录(共
敦煌文獻庫初集收書目録(共3120件)注:此目仍在調整中,請以實際出品爲准0043 文書編捨施疏P.2504 0044 文書編開元水部式P.2507 0045 文書編後唐朔方節度使書啓底稿P.2539背0046 文書編敦煌郡張懷欽等告身P.2547 0047 文書編二月十四日從姑藏縣君十七娘狀(一)P.2549 0048 文書編二月十四日從姑藏縣君十七娘狀(二)P.2980 0049 文書編二月十四日從姑藏縣君十七娘狀(三)P.3871 0050 文書編癸酉年蓮臺寺諸家散施曆狀(一)P.2552 0051 文書編癸酉年蓮臺寺諸家散施曆狀(二)P.2567背0052 文書編肅州長史檢校國子祭酒兼御史中丞上柱國周弘直狀P.2555 0053 文書編諸親借氈褥名目如數P.2555 0054 文書編咸通十年張淸奴書雜賬P.2556背0055 文書編陶公傳授儀P.2559 0056 文書編南陽張延綬别傳P.2568 0057 文書編慶幡文P.2588背0058 文書編後晉天福九年甲辰歲具注曆日P.2591 0059 文書編燉煌郡燉煌縣龍勒鄉都鄉里天寶六載籍P.2592 0060 文書編開元判集P.2593 0061 文書編乾符二年六月七日慈惠鄉陳都衙賣地契P.2595 0062 文書編勤讀書抄示頵等P.2607 0063 文書編書信P.2609背0064 文書編文書稿二則P.2609背0065 文書編咸通十四年正月四日沙州某寺就庫交割常住什物色目P.2613 0066 文書編删定儀諸家略集P.2616背0067 文書編節度押衙兼瓜州衙推梁某狀儒等及百姓上司空狀稿P.2618背0068 文書編瓜州判官某狀P.2618背0069 文書編瓜州衙推梁敬儒等及百姓上司空狀稿P.2618背0070 文書編唐天寶年間燉煌郡會計牒(一)P.2626 0071 文書編唐天寶年間燉煌郡會計牒(二)P.2862 0072 文書編歸義軍酒破曆P.2629 0073 文書編付絹羅綾等曆P.2631 0074 文書編辛巳年二月十三日慈惠鄉百姓康不子貸生絹契P.2633背0075 文書編清泰三年六月沙州儭司教授福集等狀P.2638 0076 文書編丁未年六月都頭知宴設使呈設宴賬目P.2641 0077 文書編莫高窟再修功德記P.2641背0078 文書編某寺諸色斛斗破曆P.2642背0079 文書編太平興國九年曹延禄祈禱文P.2649 0080 文書編諸雜謝賀P.2652背0081 文書編丙午年洪潤鄉百姓宋某雇駝契P.2652背0082 文書編巳年沙州倉曹上勾覆所會計牒P.2654 0083 文書編天寳年間差科簿P.2657 0084 文書編諸雜略得要抄子一本(一)P.2661 0085 文書編諸雜略得要抄子一本(二)P.3735背0086 文書編曹議金狀P.2675背0087 文書編執倉司法律定願供社人食飯帖(一)P.2678 0088 文書編執倉司法律定願供社人食飯帖(二)P.3956 0089 文書編社司轉帖P.2679P3 0090 文書編便物曆P.2680背0091 文書編開元十年沙州敦煌縣莫高鄉户籍P.2684背0092 文書編沙州善護遂恩兄弟分家契P.2685 0093 文書編巳年二月六日普光寺人户李和和等便麥契P.2686 0094 文書編僧人唱賣得入支給曆P.2689 0095 文書編沙州城土鏡P.2691背0096 文書編唐僖宗中和五年三月車駕還京師大赦詔P.2696 0097 文書編清泰二年九月比丘僧紹宗廻向疏P.2697 0098 文書編曹元忠狀二件P.2703背0099 文書編壬申年十二月安延達狀P.2703背0100 文書編某寺常住什物交割點檢曆P.2706 0101 文書編社子簿P.2708 0102 文書編社司轉帖P.2715背0103 文書編社司轉帖P.2716背0104 文書編燉煌縣神沙鄉天寳三年户籍P.2719背0105 文書編雜抄一卷并序P.2721 0106 文書編辛巳年三月廿四日翟使君報安僧正狀P.2734背0107 文書編癸巳年駝官馬善昌狀并判憑四件P.2737 0108 文書編食物賬P.2744 0109 文書編唐安西判集P.2754 0110 文書編己卯年四月牧羊人王阿朵狀并判憑P.2761背0111 文書編張氏修功德記P.2762 0112 文書編沙州倉曹牒P.2763 0113 文書編某寺上座帖P.2769 0114 文書編諸色斛斗入破曆算會稿P.2776 0115 文書編己酉年曆日P.2797背0116 文書編頓悟真宗金剛般若修行達彼岸法要决P.2799 0117 文書編景福二年二月押衙索大力牒P.2803 0118 文書編開寶六年三月右衙都知兵馬使丁守勳牒二件P.2804背0119 文書編金紫光禄大夫守刑部尚書兼御史中丞侯昌葉直諫表P.2811背0120 文書編天成三年二月都頭知懸泉鎮遏使安進通狀七件P.2814 0121 文書編懸泉鎮百姓乞請緩收税債狀積P.2814背0122 文書編天成年間都頭知懸泉鎮遏使安進通狀稿P.2814背0123 文書編隨身寶P.2816 0124 文書編索員德等一十五人名録P.2817背0125 文書編辛巳年四月廿日燉煌鄉百姓郝獵丹貸絹契稿P.2817背0126 文書編社司轉帖P.2817背0127 文書編唐開元公式令P.2819 0128 文書編庚辰年正月報恩寺寺主延會諸色入破曆算會牒P.2821 0129 文書編沙州敦煌縣平康鄉先天二年籍P.2822背0130 文書編乾寧三年二月平康百姓馮文達雇駝契P.2825背0131 文書編景福二年九月押衙兼侍御史盧忠達狀P.2825背0132 文書編于闐王賜沙州節度使白玉壹團札P.2826 0133 文書編天福四年節度押衙賈奉玖疏P.2836背0134 文書編辰年施入修造册録P.2837背0135 文書編光啓二年安國寺上座縢淨等狀P.2838 0136 文書編中和四年上座比丘尼體圓等牒P.2838 0137 文書編己酉年納僧曆P.2842 0138 文書編社司轉帖P.28420139 文書編甲寅年奉官處分交割講下所施麥粟等賬P.2846 0140 文書編乾寧二年營葬僧統和尚牓P.2856背0141 文書編建佛堂門樓文P.2857 0142 文書編酉年二月十二日索海朝租地帖P.2858背0143 文書編弟子施入疏文P.2863 0144 文書編絹綢曆P.2869 0145 文書編乙丑年行人轉帖P.2877背0146 文書編應管壹拾柒寺僧尼籍P.2879 0147 文書編乙卯年雇工契P.2887背0148 文書編歸義軍節度使檢校司徒南陽張府君墓誌銘P.2913背0149 文書編癸巳年十一月十二日張馬步女師遷化納贈歷P.2916 0150 文書編某寺乙未年後常住什物點檢曆P.2917 0151 文書編諸色破用曆P.2930 0152 文書編都僧政和尚榮葬差發帖P.2930 0153 文書編甲子乙丑年翟法律出便與人名目P.2932 0154 文書編壬辰年狀稿P.2938背0155 文書編齋琬文一卷并序P.2940 0156 文書編唐永泰年間河西廵撫使判集P.2942 0157 文書編開寶四年五月一日内親從都頭知瓜州衙推氾願長等狀P.2943 0158 文書編大乘寺聖光寺等尼名録P.2944 0159 文書編權知歸義軍節度兵馬留後使狀稿P.2945 0160 文書編孔再成等貸麥豆本曆P.2953背0161 文書編巳年二月十日令狐善奴便苅價麥契P.2964背0162 文書編瓜沙等州節度使狀P.2968 0163 文書編乾寧四年某寺諸色斛斗入破曆算會稿P.2974背0164 文書編社司轉帖P.2975背0165 文書編咒願新女婿P.2976 0166 文書編唐開元二十四年岐州郿縣縣尉判集P.2979 0167 文書編顯道四年九月梁國夫人潯陽翟氏結壇供僧捨施疏P.2982 0168 文書編社人修窟功德記P.2982背0169 文書編房舍地基賬P.2985背0170 文書編親使員僚翻替公文P.2985背0171 文書編分房舍書P.2985背0172 文書編開寶五年十二月右衙都知兵馬使丁守勳牒P.2985背0173 文書編己卯年四月牧羊人王阿朵狀及判憑P.2985背0174 文書編燉煌社人平詘子一十人剏於宕泉建窟一所功德記P.2991 0175 文書編歸義軍節度使致甘州回鶻順化可汗狀P.2992背0176 文書編朔方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兼御史大夫張狀P.2992背0177文書編歸義軍節度兵馬留後使檢校司徒兼御史大夫曹上回鶻衆宰相狀P.2992背0178 文書編甲子年正月十五日三界寺授李憨兒八關戒牒P.2994 0179 文書編乙巳年六月五日徐富通欠絹契P.3004 0180 文書編破酒曆P.3005 0181 文書編天興玖年西朝走馬□富住狀P.3016背0182 文書編天興柒年于闐廻禮史壽昌縣令索全狀P.3016背0183 文書編天寳年間燉煌縣差科簿P.3018背0184 文書編吐蕃時期官營牧羊算會曆狀P.3028背0185 文書編買薑布賬P.3034背0186 文書編麻禪師行狀P.3035 0187 文書編社司轉帖P.3037 0188 文書編謝語P.3041 0189 文書編南陽和尚問答雜徵義P.3047 0190 文書編丙辰年三月廿三日三界寺僧法寳借券P.3051背0191 文書編某寺交割常住什物點檢曆P.3067 0192 文書編行人轉帖P.3070背0193 文書編散頒刑部格卷P.3078 0194 文書編青麥十馱充入不悔人P.3094背0195 文書編乙巳年十二月寺主道行狀P.3100 0196 文書編唐景福貳年徒衆供英等狀P.3100 0197 文書編大中五年七月一日患尼智燈苑狀P.3101 0198 文書編某社支麵名録P.3102背0199 文書編衙内漢唐衍鷄狀P.3105背0200 文書編戊寅年某乙爲亡父大祥追福設供疏P.3107背0201 文書編己未年二月十日取黄麻曆P.3108背0202 文書編庚申年七月十五日于闐公主施捨簿P.3111 0203 文書編某寺願戒惠潤等付入豆麥等穀物簿P.3112 0204 文書編甲午年八月十八日鄧善子借契P.3124 0205 文書編算會羣牧駝馬羊欠曆稿P.3131背0206 文書編三界寺授弟子李憨兒戒牒P.3140 0207 文書編三界寺授女弟子提菩最最戒牒P.3143 0208 文書編社司轉帖P.3145 0209 文書編主人亡故財産抄録文書P.3146 0210 文書編辛巳年八月三日衙前子弟州司及翻頭等留殘祗衙人數P.3146 0211 文書編癸卯年慈惠鄉百姓吳慶順典身龍興寺契P.3150 0212 文書編書信稿P.3151 0213 文書編淳化三年陳守定請僧設供疏P.3152 0214 文書編神沙鄉令狐賢威狀P.3155背0215 文書編天復四年令狐法姓租地契P.3155背0216 文書編契約P.3156 0217 文書編羖羊賬P.3156 0218 文書編庚寅年十月一日已後破曆P.3156 0219 文書編辛亥年押衙宋遷嗣呈内宅司牒P.3160背0220 文書編常住什物交割點檢曆P.3161 0221 文書編親情社轉帖P.3164 0222 文書編開支曆P.3165背0223 文書編安國寺道場司常秘等牒P.3167背0224 文書編雍熙二年六月洪潤鄉百姓某欠債牒P.3186背0225 文書編乙酉年六月十六日某與妻紛爭牒P.3186背0226 文書編大中十二年四月一日便麥粟契P.3192背0227 文書編社司轉帖P.3192背0228 文書編投社人帖P.3198背0229 文書編太平興國七年三界寺鄧惠集受戒牒P.3203 0230 文書編僧俗抄經手賬曆P.3205 0231 文書編敦煌十三寺抄經分付曆P.3205背0232 文書編太平興國九年三界寺授鄧住奴八戒牒P.3206 0233 文書編太平興國八年三界寺授李憨兒八戒牒P.32070234 文書編辛丑年五月三日惠深交割文書P.3212背0235 文書編夫妻相别書一道P.3212背0236 文書編天復柒年洪池鄉百姓高加盈出租土地充折欠債契P.3214背0237 文書編投社文書P.3216 0238 文書編時年轉帖P.3218 0239 文書編老宿紹建與僧法律願慶相諍根由責勘狀P.3223 0240 文書編癸酉年至丙子年平康鄉官齋籍P.3231 0241 文書編豆布緤入破曆P.3234背0242 文書編癸卯年正月一日已後直歲沙彌廣進破曆P.3234背0243 文書編淨土寺西倉司麥豆布緤粟油等破曆P.3234背0244 文書編壬寅年正月一日已後直歲沙彌願通手上諸色入曆P.3234背0245 文書編甲辰年三月廿四日見分付牧羊人賀保定收羊契P.3234背0246 文書編甲辰年二月後東庫惠安惠戒手下便物曆P.3234背0247 文書編行像社聚物曆P.3234背0248 文書編應慶麥粟由入破曆P.3234背0249 文書編壬申年三月十九日燉煌鄉官布籍P.3236背0250 文書編乾德二年沙州三界寺授戒弟子張氏牒P.3238 0251 文書編勑歸義軍節度兵馬留後使牒P.3239 0252 文書編壬寅年七月十六日付紙曆P.3240 0253 文書編五辛文書P.3244 0254 文書編大唐同光四年具曆一卷P.3247背0255 文書編乾寧四年丁巳歲具注曆P.3248 0256 文書編將龍光顔等隊下名單P.3249背0257 文書編沙州僧絹綢等曆P.3250背0258 文書編户婚廐庫律P.3252 0259 文書編大中六年十月令狐安子請地狀P.3254背0260 文書編開運二年寡婦阿龍等口分地案牒P.3257 0261 文書編歸義軍節度留後使曹元德狀P.3260 0262 文書編庚戌年某寺麩曆P.3264 0263 文書編投社人董延進狀P.3266背0264 文書編丙寅年牧羊人兀寧牒狀P.3272 0265 文書編丁卯年正月廿四日甘州使頭閻物成去時書本P.3272背0266 文書編付麥粟曆P.3273 0267 文書編欠麥賬P.3273背0268 文書編士兵衣物曆P.3274背0269 文書編乙丑年二月廿四日龍勒鄉百姓祝骨子租地契P.3277背0270 文書編陽願進狀P.3277背0271 文書編押衙馬通達狀三件P.3281背0272 文書編己卯年二月十日社司轉帖P.3286背0273 文書編至道元年受田籍P.3290 0274 文書編己亥年十二月二日某寺算會分付黄麻憑P.3290 0275 文書編至道二年三月索定遷改補充節度押衙牒P.3290背0276 文書編敕歸義軍節度使改補索力力爲兵馬使牒P.3298 0277 文書編長興元年河西都僧統依宕泉建龕一所上樑文P.3302背0278 文書編咸通十年正月廿一日社司轉帖P.3305背0279 文書編庚子年巳年社司記事P.3310背0280 文書編乾德二年九月十五日沙州三界寺授女弟子張氏五戒牒P.3320 0281 文書編天復四年八月八日應管衙前押衙兵馬使子弟隨身等狀P.3324背0282 文書編丙戌歲十一月十八日兵馬使張骨子買舍契P.3331 0283 文書編沙州諸寺付經曆P.33370284文書編天福叁年十一月五日歸義軍節度使曹授張員進衙前正十將牒P.33470285 文書編天寶四載河西豆盧軍和糴會計牒P.3348背0286 文書編咒願新郎文P.3350 0287 文書編俗患文P.3351背0288 文書編臨壙文P.3351背0289 文書編三界寺招提司法松狀P.3352背0290 文書編燉煌郡燉煌縣龍勒鄉都鄉里天寶六載籍P.3354 0291 文書編某寺麵油破曆P.3364 0292 文書編甲戌年五月十日爲府主大王小患付經曆P.33650293文書編己巳年八月廿三日都押衙宋慈順爲故男小祥追念設供請三界寺僧疏P.33670294 文書編押衙王慶元致判官書P.3368P1 0295 文書編戊子年六月五日公廨麥粟出便與人曆P.3370 0296 文書編三課一本P.3373 0297 文書編顯德五年二月録事都頭陰保山等牒P.3379 0298 文書編大順二年辛亥歲正月一日百姓翟明明等户狀P.33840299文書編開運四年三月九日曹元忠爲故兄追念設供請金光明寺僧疏P.33880300 文書編丁酉年四月契P.3391背0301 文書編丁酉年二月一日契P.3391背0302 文書編社司轉帖P.3391背0303 文書編沙州三界寺授八關齋戒牒P.3392 0304 文書編辛巳年十一月十一日三界寺學士郎梁流慶書雜抄一卷P.3393 0305 文書編大中六年僧張月光博地契P.3394 0306 文書編沙州諸渠諸人粟田籍P.3396 0307 文書編沙州諸渠諸人瓜園籍P.3396背0308 文書編幽州都督張仁亶上九諫書P.3399 0309 文書編路難一首P.3409 0310 文書編沙州僧崇恩析産遺囑P.3410 0311 文書編太平興國陸年十月都頭安再勝都衙趙再成等牒P.3412 0312 文書編壬午年渠人轉帖P.3412背0313 文書編沙州三界寺授李憨兒八關齋戒牒P.3414 0314 文書編乙未年二月十八日程虞候家榮葬名目P.3416P1 0315 文書編名目P.3416P20316文書編唐景雲二年道士王景仙詣雍州長安縣懷陰鄉東明觀里中三洞法師中岳先生張泰受十戒十四持身之品牒P.34170317 文書編唐沙州諸鄉欠枝夫人户名目P.3418背0318 文書編卯年正月十九日曷骨薩部落百姓武光賢便麥契P.3422背0319 文書編丙戌年五月七日乾元寺新登戒僧次第曆P.3423 0320 文書編某寺粟麥賬P.3424 0321 文書編新登戒僧次第曆P.3431 0322 文書編龍興寺器物曆P.3432 0323 文書編轉帖P.3434背0324 文書編沙州官告國信判官將仕郎試大理評事王鼎狀四件P.3438背0325 文書編三界寺授李信住李盛住八戒牒P.34390326 文書編丙申年三月十六日見納賀天子物色曆P.3440 0327 文書編雜賬P.3441 0328 文書編雜賬P.3441 0329 文書編康富子雇人契P.3441背0330 文書編社司轉帖P.3441背0331 文書編壬戌年三月三日龍勒鄉百姓胡再成收王清朵爲養男契P.3443 0332 文書編寅年四月五日上部落百姓趙明明便豆契P.3444背0333 文書編吐藩巳年沙州倉曹會計曆P.3446 0334 文書編董善通張善保雇駞契P.3448背0335 文書編辛丑年十月廿五日賈彦昌向龍興寺借絹帛契P.3453 0336 文書編三界寺授李憨兒五戒牒P.3455 0337 文書編河西節度使司空造大窟功德記P.3457 0338 文書編辛丑年四月三日羅賢信借絹契P.3458 0339 文書編徐留通返還絹三匹半于登上座契P.3472 0340 文書編亡考妣文P.3473 0341 文書編捨施帖P.3478 0342 文書編三界寺授八關齋戒牒P.3482 0343 文書編三界寺授張氏八戒牒P.3483 0344 文書編神泉觀道士王道深啓P.3484 0345 文書編戊辰年正月廿四日雇坊巷女人社社條P.3489 0346 文書編於當居創造佛刹功德記P.3490 0347 文書編辛巳年正月一日已後破曆P.3490背0348 文書編蘇破曆P.3490背0349 文書編油破曆P.3490背0350 文書編未分財禮略目P.3490背0351 文書編長興元年辛卯歲正月法瑞狀P.3495 0352 文書編戊午年康員進貸生絹契P.3501背0353 文書編後周顯德元年押衙安員進等牒稿P.3501背0354 文書編辛亥年四月三日起首修法門寺使白麵曆P.3505 0355 文書編淳化四年癸巳歲具注曆P.3507 0356 文書編大中九年九月廿九日社長王武等再立條件P.3544 0357 文書編上都進奏院狀P.3547 0358 文書編太平興國三年四月都僧統鋼惠等上太保狀P.3553 0359 文書編貞明八年歲次壬午具注曆日一卷并序P.3555 0360 文書編納贈曆P.3555 0361 文書編社司轉帖P.3555 0362 文書編定祥捨施疏P.3556背0363 文書編顯德六年十二月押衙曹保昇牒P.3556背0364文書編清泰三年正月廿一日歸義軍節度留後使曹元德轉經捨施疏P.3556背0365 文書編周故南陽郡娘子張氏墓誌銘并序P.3556背0366 文書編沙州敦煌縣効穀鄉大足元年籍P.3557背0367 文書編天寶十二載敦煌郡倉賬目(一)P.3559 0368 文書編天寶十二載敦煌郡倉賬目(二)P.3664背0369 文書編沙州敦煌縣行用水細則P.3560背0370 文書編甲子年三月一日氾懷通兄弟等貸絹契P.35650371文書編光啓三年四月官酒户馬三娘、龍粉堆支酒本和祘會牒附判詞P.3569背0372 文書編貞明九年閏四月索留住賣奴僕契P.3573 0373 文書編端拱二年三月歸義軍節度使曹延禄捨施疏P.3576 0374 文書編癸酉年樑户史氾三沿寺諸處使用油曆P.3578 0375 文書編雍熙五年十一月神沙鄉百姓吳保住牒P.3579 0376 文書編將取西州去物色目P.3579背0377 文書編莫高鄉百姓閻義成狀P.3583 0378 文書編某佛寺常住器物交割點檢曆P.3587 0379 文書編青剉和尚誡後學銘P.3591 0380 文書編丹遐和尚翫珠吟P.3591 0381 文書編牒狀四件P.3591背0382 文書編名例律疏P.3593 0383 文書編某佛寺常住器物點檢曆P.3598 0384 文書編癸未年八月七日龍勒鄉張定仗借帛絹契P.3603背0385 文書編职制律户婚律P.36080386文書編賈上表P.3608背0387 文書編申年正月令狐子餘索地狀與判憑P.3613 0388 文書編郿县尉判P.3620 0389 文書編今上破鮮于叔明令狐峘等請試僧尼及不許交易書P.3620 0390 文書編封常清謝死表聞P.3620 0391 文書編社司轉帖P.3621背0392 文書編辛亥年正月廿九日善因願通等柒人折債物色抄録曆P.3631 0393 文書編辛未年七月沙州百姓一萬人上廻鶻大聖天可汗狀P.3633 0394 文書編社司罰物曆P.3636 0395 文書編社户吳懷實契約P.36360396文書編辛未年正月六日沙弥善勝於□都師慈恩手上見領得諸物曆P.36380397 文書編咸通二年齊像奴賣地契P.3643 0398 文書編雜抄一卷P.3649 0399 文書編丁巳年四月七日莫高鄉百姓賀保定僱工契P.3649背0400 文書編顯德四年燉煌鄉百姓吳盈順賣田契P.3649背0401文書編顯德四年燉煌鄉百姓竇賣田契P.3649背0402 文書編索卿清等欠經曆P.3654背0403 文書編太平興國四年四月歸義軍曹延禄牒P.3660背0404 文書編社司轉帖P.3666背0405 文書編便麥粟契P.3666背0406 文書編雜抄一卷P.3671 0407 文書編都統大德致沙州宋僧政等書P.3672.bis 0408 文書編唐職制律疏P.3690 0409 文書編壬午年十一月二日録事王康三社司轉帖P.3692背0410 文書編親情社轉帖P.3707 0411 文書編大順四年瓜州營田使武安君狀判憑P.3711 0412 文書編寺院用粟麥曆P.3713背0413 文書編乾封二年至總章二年傳馬坊牒案卷P.3714背0414 文書編河西沙門和尚墓誌銘并序P.37200415文書編勑河西都僧統洪都法師悟真告身P.37200416 文書編沙州刺史張淮深奏白當道請立悟真爲都僧統牒并勑文P.3720 0417 文書編勑副僧統告身P.3720 0418 文書編受賜官告文牒P.3720 0419 文書編勑都法師悟真告身P.3720 0420 文書編張淮深造窟記P.37200421文書編勑河西都僧統洪都法師悟真告身P.37200422 文書編楊洞芋撰瓜沙兩郡編年P.37210423文書編寅年八月沙彌尼法相狀并洪判詞P.37300424文書編寅年九月大乘寺式叉尼真濟等狀并洪判詞P.37300425 文書編酉年正月奉仙等狀并榮照判詞P.37300426文書編寅年正月尼惠性狀二通并洪判詞P.37300427 文書編酉年十月報恩寺崇聖狀并承恩判詞P.37300428文書編酉年正月維那懷英等請補充金光明寺上座座主狀并洪判詞P.37300429 文書編尼海覺狀P.3730 0430 文書編榮淸狀P.3730 0431 文書編慈惠鄉百姓李進達狀P.3730 0432 文書編午年十二月僧道菀請免寺職狀P.3730 0433 文書編某鄉百姓某專用放妻書一道P.3730背0434 文書編未年四月龍肙薩便粟曆P.3730背0435 文書編某甲等謹立社牒P.3730背0436 文書編亡後納贈人名籍P.3738 0437 文書編月光日興兄弟析産契P.3744 0438 文書編寺院納油粟柴絹等曆P.3745背0439 文書編聖曆二年十二月貳拾日告書P.3749背0440 文書編書信P.3750 0441 文書編普光寺定忍等辭職牒并判辭P.3753 0442 文書編天福八年歲次癸卯七月一日題記P.3757背0443 文書編布緤褐麥粟入破曆P.3763背0444 文書編社司轉帖P.3764 0445 文書編社司轉帖P.3764背0446 文書編雜抄一卷P.3769 0447 文書編凡節度使新受旌節儀P.3773背0448 文書編丑年十二月僧龍藏析産牒P.3774 0449 文書編智嚴大師付三囑偈P.3777背0450 文書編徒衆轉帖P.3779背0451 文書編麥粟曆P.37870452文書編敕河西归义军節度使牒曹議金賜宋員進改補充節度押衙牒P.38050453 文書編勸誡文P.3806背0454 文書編文明判集P.3813背0455 文書編丁亥年燉煌鄉百姓鄧憨多雇工契P.3826背0456 文書編曹延禄上表P.38270457 文書編歸義軍授官牒P.3827背0458 文書編開元間州倉粟麥紙墨軍械什物曆P.3841背0459 文書編酉年四月龍興寺方等所狀P.3850背0460 文書編大曆七年客尼三空追徵李朝進負麥牒P.3854背0461 文書編丙申年十月十一日報恩寺常住百姓老小孫息名目P.3859 0462 文書編丙午年翟信子及男定君欠麥粟契P.3860 0463 文書編社司轉帖P.3875 0464 文書編社司轉帖P.3875背0465 文書編丙子年修造及諸處伐木油麵粟等破曆P.38750466文書編沙州敦煌縣懸泉鄉開元十年籍、沙州敦煌縣慈惠鄉開元四年籍P.38770467 文書編己卯年軍資庫司判憑十五通P.38780468文書編太平興國六年正月一日算會招提司惠覺年課及前掌廻殘斛斗紙布褐什物等曆P.3881背0469 文書編庚午年至甲戌年入破曆算會牒P.3882背0470 文書編社司轉帖P.3889 0471 文書編咒願女婦文P.3893 0472 文書編咒願女婿文P.3893 0473 文書編沙州敦煌縣懸泉鄉開元十年籍P.3898背0474 文書編唐元和四年己丑歲具注曆日P.3900背0475 文書編雜抄一卷P.3906 0476 文書編牧羊人安于略請賜碾磑呈僕射狀P.3928背0477 文書編指撝户孔山進户翟員子户等請地畝籍P.3935 0478 文書編榮親客目P.3942 0479 文書編替馬欠馬狀P.3945 0480 文書編官營牧羊算會曆P.3945背0481 文書編奉和李中承聽祁侍御彈琵琶二P.3946背0482 文書編龍興寺應轉經卌一人分爲兩蕃定名P.3947 0483 文書編靈圖寺等僧人佃地曆P.3947背0484 文書編乾元元年侍御史判涼州長史楊休明奏P.3952 0485 文書編羅法光受度告牒P.3952 0486 文書編馬定奴等便粟麥曆P.3959 0487 文書編乙未年趙僧子典男苟子契P.3964 0488 文書編修佛龕記P.3979 0489 文書編癸巳年七月廿五日謹録人送路物P.3985 0490 文書編景福三年燉煌義族社約P.39890491文書編庚子年十一月卅日都寺主法淨領得前寺主戒福手下布褐入曆P.39970492 文書編遺書一道P.4001 0493 文書編女人及丈夫手書一道P.4001 0494 文書編渠社轉帖P.4003 0495 文書編某寺交割常住什物點檢曆P.4004 0496 文書編長興二年智藏致周僧正等和尚狀P.4005 0497 文書編行人轉帖P.4017 0498 文書編渠人轉帖P.4017 0499 文書編社司轉帖P.4017 0500 文書編口分地出賣契P.4017 0501 文書編庚子年某寺寺主善住領物曆P.40210502 文書編黄門侍郎盧藏用儀例一卷P.4036 0503 文書編房舍地皮尺寸P.4037 0504 文書編清太三年五月洪潤鄉百姓辛章午牒P.40400505文書編天福七年十一月廿二日歸義軍節度使曹元深捨施廻向疏P.40460506 文書編與男女書P.4050 0507 文書編天寶十三載龍興觀道士楊神岳便麥粟契二件P.4053背0508 文書編納贈曆P.4057背0509 文書編粟豆曆P.4058 0510 文書編諸色入破曆算會稿P.4058背0511 文書編亡文文範P.4061 0512 文書編壬午年閏十二月都頭知内庫官某狀P.4061背0513 文書編丙寅年四月十六日官健轉帖P.4063 0514 文書編歸義軍曹氏表狀稿三通P.4065 0515 文書編乾元年間沙州張嘉禮納錢僧告牒P.4072(3) 0516 文書編丁巳年正月十一日通頰百姓唐清奴買牛契P.4083 0517 文書編廣順貳年三月平康鄉百姓郭憨子牒P.4084 0518 文書編新集雜别紙P.4092 0519 文書編庚寅年四月六日燉煌鄉百姓鄭繼温貸絹契稿P.4093 0520 文書編歐陽詢書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P.4510 0521 文書編辛卯年十二月十八日當宅現點得物色P.4518背0522 文書編辛巳年歸義軍衙内付酒曆P.4525 0523 文書編太平興國七年二月立社條一道P.4525 0524 文書編太平興國八年僧正崇會養女契P.4525 0525 文書編太平興國某年内親從都頭某牒P.4525背0526 文書編放妻書一道P.4525 0527 文書編辛巳年八月都頭吕富定爲乘騎死亡賜支給公憑狀P.4525背0528 文書編官布籍P.4525 0529 文書編歸義軍節度使曹致蕃官首領書P.4525背0530 文書編寺廟粟麥豆破曆P.4542 0531 文書編寺廟粟麥豆入曆P.4542背0532文書編雍熙三年墨釐軍諸軍事曹延瑞設大供會請釋門四部大衆疏P.46220533 文書編大中七年鄧榮爲弟捨化施捨疏P.4624 0534 文書編宋惠信改官敕P.4631 0535 文書編西漢金山國聖文神武白帝敕宋惠信改官P.4632 0536 文書編社加女人便麵曆P.4635 0537 文書編大潙警策P.4638 0538 文書編歸義軍己未至辛酉年布紙破用曆P.4640背0539 文書編丙申年報恩寺算會牒P.4649 0540 文書編投社人張願興王祐通牒P.4651 0541 文書編乙酉年十月十八日窟上燃燈等雜用曆P.4674 0542 文書編婚配吉凶書P.4680背0543 文書編官齋曆P.4693 0544 文書編磑顆廚田等入糧曆P.4694 0545 文書編辛丑年正月粟酒破用曆P.4697 0546 文書編甘州閻江清共阿王寄物狀P.4706 0547 文書編兄弟社人名録P.4716。
百科全书式的敦煌文献
敦煌文书的发现,与甲骨文、敦煌西域汉晋简牍、明清内府档案的发现一起被称作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四大发现。
敦煌文献发现以后,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学者的瞩目,利用这批宏富的珍贵资料,中外学者从历史、考古、经济、政治、军事、地理、民族、民俗、语言、文字、文学、宗教、建筑、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以敦煌遗书和敦煌艺术等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领域——敦煌学。
敦煌学显然并非一门单一的学科,它实际上是一门包括许多学科的群体性学问,如果从学科本身所研究的客体上来看,敦煌学应是指以敦煌遗书、敦煌艺术、敦煌史地、敦煌简牍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群敦煌学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举凡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历史、地理、社会、宗教、文化、民族、民俗、文学、语言文字、哲学、教育、科技、建筑、美术、音乐、舞蹈、书法、体育、保健等等,都可以利用敦煌资料,或填补空白,或创立新说,或纠正前人研究的疏漏。
因而敦煌资料被誉为我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敦煌学被称之为“学术的海洋”。
百科全书式的敦煌文献作者:杨秀清据统计,国内外收藏的敦煌文献约5万余件。
这些文献几乎包括了中国中古时期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且由于它全部出自当时人之手,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原始记录,没有经过后人加工改造,是最能客观反映当时社会实际的第一手资料,因而被称为“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古代学术的海洋”。
敦煌文献中,大约百分之九十是佛教文献。
现存敦煌佛经中最早的写卷是日本中村不折所藏《譬喻经》,经末题记云:“甘露元年三月十七日于酒泉城内斋丛中写讫”。
“甘露元年”即前秦甘露元年,公元359年,这也是藏经洞敦煌文献的最早记年。
佛教经典中,经、律、论三类经典应有尽有,数量最多的是《大般若波罗密多经》、《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妙法莲花经》、《金光明最胜王经》、《维摩诘所说经》等,而最有价值的则是禅宗经典和三阶教经典。
禅宗自北魏传入中国后,经过中国僧侣的改造,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敦煌文献介绍
百科全书式的敦煌文献作者:杨秀清据统计,国内外收藏的敦煌文献约5万余件。
这些文献几乎包括了中国中古时期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且由于它全部出自当时人之手,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原始记录,没有经过后人加工改造,是最能客观反映当时社会实际的第一手资料,因而被称为“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古代学术的海洋”。
敦煌文献中,大约百分之九十是佛教文献。
现存敦煌佛经中最早的写卷是日本中村不折所藏《譬喻经》,经末题记云:“甘露元年三月十七日于酒泉城内斋丛中写讫”。
“甘露元年”即前秦甘露元年,公元359年,这也是藏经洞敦煌文献的最早记年。
佛教经典中,经、律、论三类经典应有尽有,数量最多的是《大般若波罗密多经》、《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妙法莲花经》、《金光明最胜王经》、《维摩诘所说经》等,而最有价值的则是禅宗经典和三阶教经典。
禅宗自北魏传入中国后,经过中国僧侣的改造,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禅宗自唐代起分为南北两宗,由于南宗慧能成为正统,早期禅宗历史及禅宗北宗历史渐被淹没,敦煌文献中却发现了许多与此有关的资料,如《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顿悟无生般若颂》、《南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观门》、《观心论》、《楞伽师资记》等,其中《楞伽师资记》明确记载了神秀——玄赜——慧安——普寂等禅宗北宗的世系,《观心论》则被认为是北宗创始人神秀的著作。
敦煌文献中还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六祖坛经》,对了慧能禅宗思想的形成十分重要,与宋代以后的《坛经》多有不同。
《顿悟大乘正理诀》是公元792—794年间由敦煌赴拉萨的大禅师摩诃衍等三人与印度僧人辩论的记录,对研究西藏的佛教史、尤其是禅宗传入西藏的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三界教是北周末年僧人信行(541—594)创立的佛教教派,武则天执政时一度兴盛,开元十三年(725)政府下令取缔三阶教,到北宋初年,此教已烟消云散,其经典也荡然无存。
敦煌文献中也保存了不少三阶教经典,如《三阶佛法》、《三阶佛法密记》、《佛说示所犯者法镜经》、《三界佛法发愿法》等,它的发现,为佛教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
敦煌文献概况及其重要价值
敦煌文献概况及其重要价值摘要:敦煌石窟是我国历史悠久,塑像、壁画与写经卷子图书最为珍贵、丰富的佛教石窟。
其敦煌文献内容丰富,包括横跨几个世纪的数目众多的佛像和壁画,展示出佛教经典的流布和造像艺术随社会的变革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演变。
其写经卷子除大量佛经外,还有地方志、儒家文献、经济文书、农书、医术等珍贵资料。
敦煌文献是古代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关键词:敦煌文献;写经卷子;佛经;自东汉以来,印度佛教传入中土,中外僧侣跨过高山大河,穿越沙漠,不畏艰险克服万难,携带经、像往来传播佛教,建寺度僧,凿窟造像。
从魏晋至唐宋大规模译经和凿石窟造像,先后开凿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天龙山、响堂山,以及大足石窟。
隋代至明代在河北唐山,历时千余年开凿藏经洞,在一万四千二百七十八块石板上刻佛经一千余部”。
[1]为了广泛深入传播佛教,在经书中配有插图,大量刻印通俗读物,一册佛经中图画与经文对照,可移动携带的纸本、木雕、铸铜的佛像,进入千家万户。
图书史学者认为: “图书是一个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概念,古今图书的概念是不同的。
古代图书的概念相当于古代文献。
”[2]“凡是有目的地用文字记载知识、积累经验,有一定的裁体形式并用以传播,起到社会作用的材料,即具有图书的功能”[3]以上佛教造像,其目的都是为了宣讲佛经义理,使人们解脱人世的烦恼和痛苦,观看图像和经文,感受到佛和菩萨的大慈大悲,拔苦施乐而信仰佛教。
有的造像上还刻有发愿文,表明造像的年代,施舍钱财造像人的身份和解除痛苦的愿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它与纸本图书和虚无的电子图书同样具有传播知识、感动人心的功能。
在我国古代佛教石窟造像中,历史悠久,塑像、壁画与写经卷子图书最为丰富、珍贵的莫过于敦煌石窟。
一、敦煌历史文献敦煌在春秋时是秦国的属地,汉代设置敦煌郡。
西通西域和天竺,东经河西走廊到长安、洛阳,或经柴达木盆地沿黄河南进入四川,再由成都北上长安,南下滇、藏,东去江浙往南海诸国。
敦煌文献P.T.1038考
2 0 1 3 . 1
马
q 1
[ ’ 气 ’ 气 ’ 1 ]
‘
髫 5 I 茂 。 ’ ’ 习 1 9 禽 ‘ 司 肖 茂
鞠 ’
’ 口 1 曹 ‘ 1 亨 习 1 。
司 ’ ‘ I ‘ 。 q 茂 习 1 琴 ’ 习 1 q 羽 1
毒 8 1
茸 日 1 因 苜 1
1 羽 1
q 强 I 镯 ’ 霉 嗣 ’ 习 1 封 ’ q 茂 习 1 羽 ‘ 习 1 …
[ 气 却 ]日 1 9 禽 日 肖 1
1 茂 。 …
’ 1
’
蜀 q … "
’ 1 蜀 目 1 。 1 ’ 司 1
习 1
’ j ; i
1
1
’ 习 1
日 1 ’ 1
。 喂
’ 叠 i I ’ ^ ’
日 1 日 1
… r q .
司 茂 ’ 目
’ 1 …
习 1 函 习 1 诅 J 雩 司 习 1
1 目 1 1 ’ ’ 誉
磊 … …
’ ’ ~
习 1 日 1 芦 ’
茸 茂
’ ’ 1 习 1 习 1
’ 习 1 习 1 萝 … _
亩 ’ 萄 ’ 目 1
’ 习 1 习 1 因 习 1 叠 : j ’ 誉 习 1 习 1 习 1 ’ < ’ 1
’ ’
闰
△
一
禽 图 q ’ 司 ( 鼋 ’ 两 3 1 3
^ ^
茂 1
习 1 ’
H 电 莒
簧
1 1
^ ^
敦煌文献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价值
一、概述我国古代历史是人类历史的宝库,而敦煌文献作为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遗产之一,对于我国古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敦煌文献不仅是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重要见证,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瑰宝,其对于我国古代史研究的价值在于它所反映的历史真实性、历史细节、历史变迁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敦煌文献对我国古代史研究的价值。
二、敦煌文献对我国古代史研究的价值1.历史真实性敦煌文献作为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记录了大量真实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现象。
其中包括了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对于我国古代历史的真实性有着重要的印证作用。
通过对敦煌文献的研究,可以更加准确地还原我国古代的历史面貌,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情况,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资料。
2.历史细节敦煌文献中所包含的大量史料,对于我国古代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细节。
这些历史细节涉及到了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政治事件、社会变迁、战争冲突还是日常生活习俗等,都可以在敦煌文献中找到相关的记载。
通过对这些历史细节的挖掘和整理,可以深入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更加全面地把握古代历史的发展轨迹。
3.历史变迁敦煌文献所记录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变迁和演进。
我国古代历史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变革,历史的变迁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
通过对敦煌文献中的历史记录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风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4.文化传承敦煌文献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资讯,对于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文化底蕴深厚,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深远。
通过对敦煌文献中的文化内容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我国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的传承和演变,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特色。
三、结论敦煌文献作为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对于我国古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敦煌遗书数据库建设》结题评审会在兰州分院顺利召开
作者: 无[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敦煌研究
页码: 159-159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3期
摘要:5月22日,在甘肃省社科规划办的组织下,我院马德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敦煌遗书数据库建设》结题评审会在兰州分院顺利召开.评审专家组由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杨宝玉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屹教授,西华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伏俊琏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刘再聪教授组成,伏俊琏教授任专家组组长.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省社科规划办主任李庆武,敦煌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廖士俊,敦煌研究院科研处处长陈港泉研究员及项目首席专家、各子课题负责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会议.评审会由敦煌研究院科研处处长陈港泉研究员主持.。
敦煌文献的分布
敦煌文献的分布英国——藏卷最多最长者英国藏卷都是斯坦因第二次、第三次中亚探险时所得,凡是汉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文献皆归伦敦的英国博物馆保管;凡是于阗文、龟兹文、藏文、婆罗谜文文献皆归伦敦的印度事务部图书馆保管,绘画则由资助斯坦因探险的英国、印度分藏。
1973年,由于英国图书馆东方部与英国博物馆分立,所以原在英国博物馆东方图书与写本部的斯坦因敦煌收集品全部转移到新建的英国图书馆藏书库保管,现在编号S.00001-S.13624和P.01-20,“S.”是斯坦因(Stien)的缩写,所编皆为手写本,“P.”是印刷品(Printer)的缩写。
在13624号写本和20号印本中,S.00001-S.6980和P.01-19号是最早由英国学者翟林奈博士(Dr. Lionel Giles)编目的,并于1957年出版《英国博物馆藏敦煌出土汉文写本注记目录》,不久在日本学者努力下这部分内容全都摄成缩微胶卷公布于世,我国学者刘铭恕据以编成《斯坦因劫经录》,与王重民所编《伯希和劫经录》等合为《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一书,于1962年5月出版。
其内容又印入了台湾黄永武主编的《敦煌宝藏》大型图册中,黄永武还续编了S. 6981-S.7599号的卷子。
1991年,荣新江将S.6981-S.13624号中的非佛教文献编为《英国图书馆藏汉文非佛教文献残卷目录》一书并于1994年出版,其内容则全部印入《英藏敦煌文献》一书共15册中。
藏于印度事务部图书馆敦煌藏文佛教文献共765卷,已由比利时藏学家瓦雷·普散编入《印度事务部图书馆所藏敦煌出土藏文写卷目录》中,其后还附录日本学者从藏文、于阗文卷子背面著录的汉文内容的目录163号。
由于斯坦因最早进入藏经洞直接获得大批卷子,王道士又是把大捆的因而比较完整的卷子最先提出来,所以英藏卷子最多而又最长(俄藏号数虽多,但分量并不大)。
法国——藏卷最精最广者法国收藏的敦煌文献都是伯希和1908年所得收集品,全部在巴黎的法国国立图书馆东方写本部,有汉文写本3600馀号,回鹘文写本300馀号,粟特文写本78号,于阗文写本66号,藏文写本2216号,另有梵文写本若干卷和未编号藏文写本900馀号。
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献在国外的具体分布
述, 并着重对流失海外的敦煌 文献在各 国的分布 情况作详 细 的介 绍,以期使 公众对流失 海外 的敦 煌文献有进一步 的 了
解。
的主体 , 先入藏 罗浮官博物馆 , 后来则陆续转入集 美博物馆 。
流失海外 具 体 分 布
关键词 : 敦煌文献
1 9 4 7年 , 吉 美博物馆改组为法国国家博物馆 的亚洲 艺术部 , 收藏于 罗浮宫的伯希和所获美术品全部归集 美博物馆收藏。
2 7 件
印 度 印度 事 务 部 图书馆
文3 5 0 9 号、 藏文 木简 2 2 5 0号 、 恩 雷 等 收集 品 梵义 数 干卷 、龟兹 文 残 片 3 0 0号、 于 阗文 数百 卷
宁乐 美 术馆 天理 图 书馆
写 本 、绘 画 品 、藏 文 、 2 2件
印 度 新德 里 国 立博 物馆
,
,
史 也。 其发见之佳品 , 不流入于异国, 即秘藏于私 家。” 暾 煌
文 献 不 仅 对 中 国史 的研 究 甚 至 对 世 界 史 的研 究 都 起 到 了重
法国
均 为敦 煌珍
龟 兹 文 、西 夏文 等写 本
国家 博 物 馆 亚 洲 2 2 0多幅 绘画 品 艺 术 部 2 l 件 木雕 、丝织 品 残 片和 伯 希 和收 集 品
3 . 流 失 日本 的 敦 煌 文 献 由于 大谷 光 瑞 探 险 队 的成 员没 有 受 过 基 本 的 考 古训 练 ,
对到手的文物没有做详细记 录, 因此给整理研 究工作带来很
大困难。 日本 的 收藏 , 特 别 分散 , 收集 的敦 煌 文 书 与 吐 鲁 番文
作 为世 界敦煌文献“ 四大收藏地” 之一 , 英 国国家图书馆
敦煌文献的价值与整理
敦煌文献的概况
《道德法句经》 甘肃博物馆所藏
抄写于东晋升平十二 年(368),是最早的有 明确时间信息的宗寿添写报恩寺藏经录》 北宋咸平五年(1002) 壬寅岁七月十五日记
最晚有时间记载的文献,现藏于俄 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
敦煌文献的概况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刻本
• 但敦煌文献没有经过后人的篡改,全是第一手资料,保留了文 献最初的样貌。
敦煌文献的价值
P.2644 《词句摘抄》(店铺招徕叫卖口号)
某乙铺上新铺货,要者相问不须过。交关市易任平 章,买物之人但且坐。 某乙铺上且有:桔皮胡桃瓤,栀子高良姜,陆路诃 黎勒,大腹及槟榔;亦有莳萝毕拨,芜荑大黄,油 麻椒蒜,河藕佛香;甜干枣,醋石榴;绢帽子,罗 幞头;白矾皂矾,紫草苏芳;粆糖吃时牙齿美,饧 糖咬时舌头甜;市上买取新□袄,街头易得紫罗衫; 阔口裤,崭新鞋,大胯腰带拾叁事。
敦煌文献的概况
此外,敦煌研究院、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院、 北大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博物馆以及日本、 韩国、印度、德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都有收藏。
敦煌文献的概况
五万多件敦煌文献分散在世界 十几个国家
• 如果不能将其汇集起来研究, 很多问题只能片面的看待
• 近二三十年来,敦煌文献陆 续被公布,敦煌文献全貌正 逐渐显现
敦煌文献整理回望
第一阶段(文革以前)
• 国内的敦煌学研究,以文献的辑录与刊布为主。 • 根据各大馆藏调查、抄录敦煌文献。 • 编制敦煌文献目录,如王重民、刘铭恕编写的《敦煌遗书总目
索引》
敦煌文献整理回望
第二阶段
• 图版的影印刊布: 《敦煌宝藏》、《英敦煌文献》、《俄敦煌文献》、《法藏
敦煌西域文献》、《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甘肃敦 煌文献》、《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等。
关于敦煌文献的“数字化”问题
关于敦煌文献的“数字化”问题作者:荣新江来源:《敦煌研究》2024年第04期内容摘要: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经过一百多年的整理和研究,大多数已经有了标准的录文本。
目前,中国古代文献已经进入数字化阶段,但敦煌的数据库基本上都是图片,而不能检索文字。
文章从图片、编目、电子文本、检索四个方面,探讨敦煌文献真正数字化的途径。
关键词:敦煌文献;敦煌文献数据库;IDP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4)04-0092-05On the“Digitization”of Dunhuang DocumentsRONG Xinjiang(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Ancient Histor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Abstract:Having been collated and studied for over one hundred years, most of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found in the Library Cave at Dunhuang have already been copied into standard transcripts; at present, these ancient manuscripts have now entered a period of digitiza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databases for the Dunhuang documents consist mainly of images, the text of which cannot be retrieved.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truly digitize these historical documents, including studies on various aspects of images, cataloguing, digital texts, and document retrieval methods.Keywords:Dunhuang documents; Dunhuang documents database; IDP(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包括佛经、道书、四部典籍、公私文书等各类文献材料,其中典籍部分有些有文本传世,有些则是佚书,而公私文书则是独一无二的。
网上常见古籍数据库
网上常见古籍数据库(截止2012年)作者:blueteaflower国图普通古籍书目数据库国家图书馆/(暂停)国图善本古籍书目数据库/(暂停)国图方志家谱书目数据库/(暂停)中国石刻托片资源库http://202.96.31.42/ros/index.htm(可用)国际敦煌项目(IDP) /(可用)西夏碎金http://202.96.31.42:9080/wenxian/index.htm(可用)国图敦煌资料库/newpages/database/dhzl.htm(可用)中国金石拓片影像数据库/RubbingImg/(可用)上图馆藏古籍全文检索库上海图书馆/gjsb/gjwb.htm(暂停)上图藏宋元善本全文资源库/digilib/gj/index.htm(暂停)上图名人家谱库/digilib/zjxm/jp.htm(可用)上图盛怀宣档案库/digilib/zjxm/sxh.htm(可用)上图民国图书库/digilib/mgts/index.htm(可用)明清北京城垣资源库首都图书馆/guest/search/zhuantiku3.asp?TMPID=8天津图书馆古籍善本选粹天津图书馆/gszc/gjcx.asp(可用)天津图书馆藏古籍善本图录/gcjp/sbtl.htm(可用)太平天国史料库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http://202.103.233.139/trsweb/tptg.htm(可用)北京师范大学珍稀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http://202.112.82.196:8080/was40/(可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精品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featured/picture/FrameSet.htm(可用)吴江市图书馆部分馆藏方志吴江市图书馆/gj/index.htm(可用)泉州市图书馆馆藏谱谍库泉州市图书馆/gcdp.htm(可用)绍兴方志绍兴图书馆/gycslou/fzsy.htm古香书斋山东省图书馆/special/classicality/index.jsp(可用)中国古本小说目录金陵图书馆/library/oldnovel/(可用)古代文献广东省中山图书馆/html/35/3546a0a.htm(可用)古籍资料库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main/wxjs/wxjs.asp(可用)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北京大学图书馆/tang/(推荐)古文献读者检索系统/pages/Search.htm(推荐)吉林省图书馆古籍缩微品目录吉林省图书馆/gj2.htm(可用)敦煌学数据库兰州大学/dunhuang/(可用)绵阳市图书馆古籍线装书目绵阳市图书馆/tqjj/gj.htm(可用)明清善本书目复旦大学古籍书目检索系统/cjy/guji.htm(暂停)西安交通大学古籍特藏西安交通大学/html/xjtu/ckzl/guji/Index01.htm(可用)国学宝典古文检索郭店楚简资料库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hk/(可用)善本图书联合目录台湾中央图书馆.tw/f89.htm(可用)善本丛刊影像.tw/flyweb/ncl-book/index.htm(可用)古籍影像检索系统/cgi/s_show?help(可用)中华大藏经中国数字图书馆http://202.96.31.113/dzj01.htm(可用)四部丛刊、四库全书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公司/html/index.htm(可用)中华古籍电子书北极星书库/gudian1chm.html(可用)古籍图书库数字方舟/tushu/gjtsk/(可用)国家档案文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zhuanti/dawx/index.html(可用)四库全书目录国学网/skqs/index.htm(可用)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gjzl/gJ_0.htm(可用)国学宝典文献检索系统/web/home.htm(暂停)宗教典籍中华古籍网/know/buddhism/regionbook.htm(可用)中华古籍全文资料中华古籍网/know/hist/book.htm(可用)古籍善本交流世界出版网(可用)简帛研究论文简帛研究/index.htm(可用)简帛图片/Jbtk/pic.htm(可用)甲骨文字库殷商文化网/yswh/ys/jagu/jkzk.htm(可用)精美甲骨/yswh/ys/jagu/beauty/beauall.htm(可用)拓片大集/yswh/ys/jagu/tpdj.htm(可用)中医电子书电子中医药古籍文献/nw2001/huagtemplate.htm(可用)中醫電子書/TcmetGB/CnHuag_Template.htm(可用)明清研究论文明清研究会(台湾).tw/~mingching/(可用)典藏目录及资料库台湾汉学研究中心.tw/(可用)唐宋文史资料库网路展书读.tw/(可用)中文全文资料中央研究院汉籍电子文献.tw/ftms-bin/ftmsw3(推荐)所藏内阁大库档案目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tw/database/(暂停)所藏同仁辑唐宋明清史书目(暂停)所藏古籍线装书资源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http://www.ioc.u-tokyo.ac.jp/~hidemi/ajideji/0.html(可用)丝路文明美国丝绸之路基金会/toc/index.html(可用)明史研究美国明史学会/ming/(可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文献库
内容简介:
敦煌文献库是专门收录敦煌汉文文献的大型古籍数据库,由北京大学教授刘俊文总策划、总编纂、总监制,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制作。
上个世纪初于敦煌莫高窟发现、而后流散世界各地的数达5万件之多的汉文和藏文、梵文、于阗文、回纥文、吐火罗文文献,是举世闻名的文化奇珍。
不仅使大批亡佚已久的古文献重现于世,更在世界范围内有力推进与中世纪中亚和中国相关之歴史学、地理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以及文化艺术之研究,并形成国际性显学---敦煌学。
敦煌文献库辑录现藏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英、法、俄、德、日等国之敦煌汉文文献3万余件,分为佛书编(佛教经卷)、遗书编(经史子集四部典籍写本)、文书编(官文书,私文书及寺院文书残卷),各据原件照片或复印件制成高精度的数码影像,并以爱如生独有的数字再造技术制成保留原件所有信息的数码全文,采用还原式页面,逼真再现敦煌文献的各种复杂书式,包括眉批、夹注、图表、标记及怪僻字、重迭字、翻转字、涂抹字等。
总计全文超过1亿字,影像超过30万页,数据总量约100G。
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实现毫秒检索只字不差,图文对照逐行可勘,整理标注随心所欲,编辑下载按键即得,为研究利用敦煌文献开出新生面。
技术标准:
页面显示:还原式全文页面,逐页对照原版影像
检索路径:分类检索(类、目)
条目检索(题名、时代、作者、篇目)
全文检索(任意字、词、字符串)
高级检索(进阶、逻辑、关联)
研读功能:放缩(影像放大阅读)
全屏(影像全屏阅读)
去灰(影像去除灰度阅读)
翻转(影像旋转180度阅读)
连缀(影像前后页连缀阅读)
设置(全文设定版式和字体)
标注(全文添加标点和批注)
书签(全文添加书签和分类管理)
打印(全文打印)
下载(全文编辑拷贝)
辅助工具:研究提示(查找相关研究成果)
常用字典(查找难字读音及释义)
采用字库:方正楷体S-超大字符集
适用环境:Windows8/7/vista/XP/server2003/2008
出版信息
敦煌文献库分为五集,自2011年至2016年陆续出版,(初集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