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打印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复印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复印版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质。
4.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分保持原有性质。
5.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6.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7.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二、化学实验基础1. 实验器材:熟悉各种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 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如称量、量取、搅拌、加热等。
3. 实验安全:了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学会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4. 实验记录:养成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良好习惯。
三、化学反应基础1. 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3. 反应条件:了解不同反应所需的特定条件,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4. 质量守恒: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四、元素周期表1. 周期表结构:了解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包括周期和族。
2. 元素性质:掌握元素的原子序数、电子排布、主要性质和用途。
3. 元素周期律:理解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变化的规律性。
五、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酸碱性质:了解酸和碱的定义、性质和常见的酸碱物质。
2. 氧化还原反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判断方法。
3. 沉淀反应:理解沉淀反应的原理和常见沉淀物质。
4. 气体的收集和性质:学习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和基本性质。
六、能量与化学反应1. 能量守恒: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换和守恒。
2. 燃烧反应:理解燃烧反应的原理和能量释放。
3. 电池原理:了解原电池和电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
七、常见化学计算1. 摩尔概念:理解摩尔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质量分数:掌握如何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L 酸性氧化物氧化物Y 碱性氧化物酸 L 其他氧化物碱盐初三化学总复习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 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 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 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 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 “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 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 外层电子数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 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 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 水银、 蓝矶(CuSO 4 5H 20)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 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 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 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 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 “某酸某”的 是化合物。
7. 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 CO C (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 CO C (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最新完整版超详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HNO3==H+ + NO3H2SO4==2H+ + SO4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NaOH==Na+ + OH Ba(OH)2==Ba2+ + 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Na2SO4==2Na+ + SO42BaCl2==Ba2+ + 2Cl -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 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与提纲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与提纲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组成- 原子: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
-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3. 化学反应-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
- 生成物: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新物质。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 定义: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为更简单物质的物质。
-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2. 化合物-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 常见类型:氧化物、酸、碱、盐。
三、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 表示法: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的组成。
- 意义:表示一个分子中各种原子的数量关系。
2. 化学方程式- 书写规则:遵循守恒定律,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 平衡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相等。
四、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
-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
2.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物质状态或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五、酸碱与盐1. 酸- 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H+)的物质。
- 常见酸:硫酸、盐酸、硝酸。
2. 碱- 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常见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
3. 盐- 定义:由阳离子(通常为金属)和阴离子(通常为非金属或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 常见盐: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钙。
六、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和提纲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和提纲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3.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不能通过化学变化分解成更简单物质的物质。
-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4. 原子与分子:-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5.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二、化学语言1.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简写,如H代表氢,O代表氧。
2. 化学式:表示化合物组成的符号表达式,如H2O表示水。
3.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4. 摩尔概念:用于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10^23)个基本单位。
三、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四、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1. 酸碱盐:-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物质。
-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 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3.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
- 非金属:通常不导电、不导热,性质脆硬。
五、实验基本操作1. 实验器材的认识和使用。
2. 常见化学实验操作:- 称量:使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
- 溶解:将固体物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
- 过滤:分离固体不溶物和液体的混合物。
- 蒸发:通过加热使溶剂挥发,留下固体溶质。
最新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化学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初三化学复习提纲
初三化学复习提纲初三化学复习提纲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3. 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的表示方法4. 常见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2.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3. 物质的溶解和晶体结构4. 化学反应的表示和反应类型5. 燃烧和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实验现象三、常见物质的制备和检验1. 元素的制备方法:单质和化合物加热分解2.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化合物反应和电解法3. 物质的检验方法:气体、溶液和固体的实验室检验4. 常见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实验四、化学计算问题1. 摩尔的概念及其计算2. 化学方程式与物质的摩尔比关系计算3. 溶液的浓度计算4.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量计算5. 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计算五、常见物质的功能和应用1.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其应用2. 酸、碱、盐的性质及其应用3. 认识一些化合物的应用:水、氧气、二氧化碳、氧化铁等4. 化学与日常生活、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六、化学实验与安全问题1. 化学实验的基本要素和方法2. 基本实验器材的使用和常见实验操作3.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4. 常见化学实验和实验现象的解释七、化学知识与社会发展1. 化学知识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应用2. 化学产业及其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3. 化学知识在环境保护、绿色生产和健康生活中的作用4. 探索科学的态度和科学伦理的重要性以上是初三化学的复习提纲,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复习这些内容,你将对化学的基础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你能够细心、耐心地学习,取得优秀的成绩!。
初中化学复习资料(压缩版A4纸直接打印)
第三部分物质的化学变化一、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一.我们学了什么: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物质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二、中考怎么考<1>会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对化学反应现象简捷,正确描述。
<2>会识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根据短文判断两类不同性质.<3>会区别物质的变化和性质<4> 实验探究是命题的方向。
考题类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探究性题。
三、这些容易错例1:(2005年.四川自贡市)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北方频繁出现的沙尘暴天气B燃烧煤最终形成酸雨的过程C 温室气体使地球气温上升的过程 D 夏秋之交天空突然降冰雹的过程[解析]上述现象中只有B项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而其它现象都是物质形状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选B。
例2:(2004 吉林)“有其它物质生成”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但实际化学反应中常根据反应伴随的现象来确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请根据你对化学变化的理解填写下表[解析]本题为有关化学反应实质的结论开放性试题。
铜与硝酸汞发生置换反应,析出银白色汞,溶液变为蓝色;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很多,如可溶性钡盐与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发生反应均有白色沉淀产生等;有气泡产生的反应同样很多,如较活泼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的置换反应;电解水等。
[解答] (1)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无色溶液变成蓝色;(2)向氯化钡溶液中滴入稀硫酸;(3)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
(2、3 答案开放)例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密切相关的是()A干冰用于降雨B液氢作为航天燃料C 石灰石用于生产生石灰D 制糖工业用活性炭作脱色剂[解析]干冰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于人工降雨;液氢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产物不污染,常用作航天燃料;用石灰石生产生石灰是因为它高温时易分解;活性炭因面积较大,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打印版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物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酸性氧化物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²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打印版)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一、应掌握的知识点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 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 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 溶液都是混合物。
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 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18.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
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 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 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 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 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24. 酸的pH<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碱的pH>7;如:NaOH、Ca(OH)2、CaO溶于水、Na2O溶于水、Na2CO3中性溶液pH=7。
如:水、NaCl25. 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2 2 8 2 ,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
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打印版)
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打印版)概述中考化学是初中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实验、化学反应方程式等方面。
为帮助考生全面掌握中考化学知识,本文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详细的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在此提供给大家。
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化学有固定的物质组成,固定的物质量和质量比,可以通过在实验室中实施反应来证明。
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化合物、分子、离子等。
其中,原子是构成物质最小的单元,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原子以固定的化学成分比例组成的物质,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以共价键相连接的物质,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化学中的物质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是指发生在物质内部或物质之间的变化,由于新物质被形成而体现在物质的性质上。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外观、形态、性质上发生的改变,但本质上不会改变,化学式不会发生变化。
化学中的计量单位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等概念。
物质的量是物质中特定数量的基本单位,其符号为n,计量单位为摩尔(mol)。
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指定物质的质量,摩尔体积是指1摩尔气体的体积。
第二章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化学反应过程,实践化学手段,学习实验室管理和安全知识。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事项和实验流程,遵守实验站内规则。
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注意力集中,避免出现错觉或分散注意力的情况。
在进行酸碱指示剂实验时,我们可以使用酸性指示剂蓝色素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在进行气体分离实验时,可以使用净化管进行气体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第三章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书写方式。
化学反应方程式由反应物(原料和反应物)、产物和反应物的化学成分比例组成。
在写化学方程式时,需要注意方程式的平衡性和摩尔比。
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需要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原则。
同时,方程式中离子不能拉出化学反应式。
第四章各类离子的化学性质各类离子的化学性质包括酸性、碱性和腐蚀性等。
(超详)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化学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初中化学复习提纲(初中全册)(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化学复习提纲人教版初中全册目录绪言. 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4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10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4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18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21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 25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28第九单元溶液. 32第十单元酸和碱. 35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40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44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47常见物质的俗名. 48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48常见反应的现象. 52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 54多功能瓶. 55除杂. 56鉴定. 56绪言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但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第二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蜡烛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两端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点燃蜡烛后,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蒸气。
蜡烛燃烧的表达式: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C 25H 32+33O 2 25CO 2+16H 2O二、做“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最重要的是做对比实验。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初中化学总复习提纲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物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物质种类稀有气体酸性氧化物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化合物碱有机物(缺)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可打印)教学提纲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可打印)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及解题技巧初中化学知识总结(识记部分)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有毒)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初中化学复习提纲(全)
初中化学复习提纲(全)
一、物质和化学反应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符号和化学式
- 元素和化合物
-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及其应用
二、酸、碱和盐
- 酸的性质和分类
- 碱的性质和分类
- 盐的性质和分类
- 中和反应和盐的制备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 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
-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 水的性质及其应用
- 食盐的性质和用途
- 石灰的性质和用途
- 有机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四、化学计算
- 量的概念和单位
- 物质的量和化学计量关系
-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计算
- 物质的浓度和溶液的配制
- 气体的摩尔和体积计算
五、化学实验和实验室用具
- 常见实验室用具的名称和用途
- 常见化学实验和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六、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 环境污染的类型和来源
- 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生物的危害
- 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方法
- 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意义和方法
七、化学知识与生活
-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 化学产品的合理选择和使用
- 化学安全常识和预防措施
以上是初中化学复习的提纲,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原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1、什么叫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什么叫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3、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4、原子的结构:5、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6、原子与离子的关系(原子得电子成为阴离子,失电子成为阳离子)7、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8、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水、气体(除稀有气体),如:H2、N2、O2等;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NaCl、NaOH等碱、盐9、水的化学性质:①通电分解2H2O === 2H2↑+O2↑,正极氧气,负极氢气,正极、负极体积比为1:2②与酸性氧化物反应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Na、K、Ca、Ba)10、从分子的观点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改变,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改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11、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12、溶液稀释过程中的两个等量公式——①浓溶液质量×浓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稀溶液质量×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②浓溶液质量×浓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浓溶液质量+ 加水质量)×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3、溶于水时放热的物质有氢氧化钠和浓硫酸及与水反应的氧化钙、吸热的物质是硝酸铵14、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15、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氮气约占4/5,氧气约占1/5)16、记忆元素符号及名称——氢______,碳______,氮______,氧______,钠______,镁______,铝______,硅______,磷______,硫______,氯______,钾______,钙______,锰______,铁______,铜______,锌______,钡______,银______,汞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打印版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物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物质种类稀有气体酸性氧化物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化合物碱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 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 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 ,SO2 ,SO3 b、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 H2O= H2CO3 SO2 + H2O= H2SO3 SO3 + H2O=H2SO4c、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aO Na2 O MgO Fe2 O3 CuO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aO K2 O CaO Na2 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 BaO+H2O=Ca(OH)2 Na2O+H2O=2NaOH K2O+H2O=2KOH注意:CO和H2 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9、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溶液的PH值小于7 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根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酸根离子n- 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一元酸(HCl、HNO3 )、酸二元酸(H2 SO4 、H2 S、H2 CO3 )三元酸(H3 PO4 )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含氧酸(H2 SO4 ,HNO3 ,H3 PO4 名称为:某酸)无氧酸(HCl, H2 S名称为:氢某酸)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②加活泼金属Mg、Fe、Zn 等有氢气放出10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可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 ,NaOH Ba(OH)2 ,氨水)它们的溶液无色。
有颜色的不溶于水碱: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 ↓ )、蓝色的氢氧化铜(Cu(OH)↓)其他固体碱是白色。
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 可溶性碱的溶液PH值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O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碱、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11、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第一种分类方法:a、正盐(酸碱完全中和的产物,没有可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例如 NaCl、Na2 S ,KNO3 无氧酸正盐叫“某化某”Na2 S――硫化钠MgCl2――氯化镁FeS――硫化亚铁含氧酸盐叫“某酸某”KNO3――硝酸钾BaSO4 ――硫酸钡Na2CO3――碳酸钠b、酸式盐(多元酸里的氢部分被金属取代,H夹在中间)NaHCO3――碳酸氢钠Ca(HCO3 )2――碳酸氢钙NaH2 PO4――磷酸氢钠常见的酸式盐的酸根有:HCO3-、HSO4-、H2PO4-、HPO42- c、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Cu2 (OH)2 CO3第二种分类方法按盐中相同部分的离子称为某类盐:含碳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碳酸盐、含硫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硫酸盐、含硝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硝酸盐、含铁离子的盐称为铁盐,等等。
12、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无色酚酞)和PH值:酸溶液的PH值小于7(如盐酸、稀硫酸、硝酸),酸性越强PH值越小,酸性越弱PH值越大。
水、中性的硫酸盐、硝酸盐和盐酸盐溶液不能使指示剂变色,PH值等于7。
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可溶的碱溶液PH值大于7。
碱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弱PH越小13、酸碱盐溶解性口诀:钾钠硝铵溶;溶碱有五种:钡钾钙钠氨;不溶氯化物AgCl ;不溶硫酸盐BaSO4;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口诀的含义: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质只有含K+ Na+ NH4+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14、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沉淀是白色(包括Fe(OH)2)有以下常见的沉淀:Mg(OH)2 Al(OH)3 CaCO3 BaCO3 Ag2 CO3 推断题中,往沉淀物加稀硝酸:若讲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 ;若讲沉淀全部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没有AgCl或BaSO4 ;若讲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 中的一种,且还有另一种可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15、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
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种类。
①大部分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一种单质但H、N、 O 、Cl等符号不能表示单质,它们的单质是:H2 N2 O2 Cl2 ②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是:O氧 Si硅 Al铝 Fe铁。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③化学的“语法”: “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
“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或“某某分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由某原子直接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元素、物质都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④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下列粒子有相同的核电荷数:⑴ H2和He ⑵ CO、N2和Si ⑶ O2、S和 S2- ⑷ OH-和 F-元素、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同类原子总称――元素组成物质――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构成构成构成原子分子――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16、粒子:如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17、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8、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
19、原子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常见的原子团:SO42- CO32- NO3- OH- MnO4- MnO42- ClO3- PO43- HCO3- NH4+碳酸氢根(HCO3-)硫酸氢根(HSO4-)磷酸氢根(HPO42-)磷酸二氢根(H2PO4-)注意:原子团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因此含原子团的物质必定有三种或三种以上元素,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含原子团。
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
20、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
离子里: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带电量离子符号的写法: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阳离子:Na+ Mg2+ Al3+、H+ NH4+、Fe2+ Fe3+ Ca2+阴离子:O2- OH- S2- F2- Cl- SO42- CO32- NO3- MnO4- MnO42- ClO3-21、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外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从里往外排,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三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按顺序背诵:质子数从1~20的元素符号和名称: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22、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层的为2)的结构。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易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成为阳离子;(通常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电子数变为8,成为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合价的关系:(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最外层电子数就是元素的化合价(正价);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最外层电子数-8=元素的化合价23、化学式的写法:① 单质的化学式:大部分单质的化学式只用单个的元素符号,下面几种元素的单质不能只用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须注意:氢气H2 氧气O2 氮气N2 氯气Cl2 氟气F2 溴(Br2 )碘(I2 )臭氧O3 ②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与读法的一般关系:“倒写倒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