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探究

摘要: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灵魂,教学行为是教学理念的体现。把理念转化为行动,是个大工程。它相当于将科学发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师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重新确立师生的地位和关系。学生是主人,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平等的、和谐的气氛中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共享成果,共同发展。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探究教学

教学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是教育活动的指南,是教育行为的向导,也是动员人们为之努力的精神力量。不掌握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把教学理念内化为教师的素质,转化为教师的行为,课堂教学的实施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可以说如果没有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就不可能有先进的教育行为,也就不可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新的化学课程理念,不再是一味的强调教师的教,而是提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基于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无疑大大加快了新形势下的化学教育的发展速度。改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积极转变教师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其表现是学生为教师服务,而不是教师为学生服务。在新课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把学生看成独立的“人”,发展的人,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以”学”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动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在重视结论教学的同时重视过程教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与思考、调查与分析、资料查阅与信息收集、阅读与发现、讨论与交流、实验与探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与方法,感受学习与探究乐趣的同时,主动的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再次,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学生掌握了“钓鱼”的本领,最终才能达到新课改的目标。所以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探究合作,就是“授之以渔”。知识是不能现成传递的,而要回到它的经验状态,即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实现知识的转化。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科

学探究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合作的学习精神,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合作者、实践者和探究者。

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是辩证统一的,即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灵魂,教学行为是教学理念的体现。把理念转化为行动,是个大工程。它相当于将科学发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师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重新确立师生的地位和关系。

教学行为,是在一定教学理念支配下,以课程内容为中介,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新一轮课改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自主探究,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其目标在于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研究的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怎样加工信息,并对提出的假设如何推理论证,形成全新的学习理论。其做法为:

1.创设情景,展示目标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引起联想,启发思维。就情景创设的方式而言,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育对象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或用现代技术手段再现化学场景,并辅之以生动的语言描述。或根据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悬念。课题应尽量在课前提出,要让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同学间的讨论等形式制定一定的学习方案,并能探讨学习过程中需要的仪器、药品,以及一些可能发生的现象、相应的结论,使学生能够保持学习热情而处于不断地探索、研究过程之中。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为: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解释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将小组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联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积极性,并激发学生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挑战性的工作。采用这种方法,要实行弹性教学时,大胆分配上课时间,舍得放手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讨论、实验和总结。

3.讨论结果,拓展思维

在假设、验证的基础上学生必然求得结论,使感性体验符号化,成为认知结构的内在成分。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经过验证的假设进行加工,用科学的语言来表达结论,适时进行恰当的评论,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欢愉。学生则要积极地把抽象化了的概念、原理应用到新情景中去,用概念、原理体系去解释新的现象,这种过程既是对原有认知结构的完善,又是概念、原理的复现,有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记忆,增强了应用概念、原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探究性学习教学中让学生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动口、相互交流合作、理论联系实际的状态。使他们的思维、表达、自学、实践、合作等能力与各种技能都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也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这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学科。我们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但不意味着所有的化学教学内容的教学都要采用探究的方式来进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自身的能力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综合灵活地运用科学探究,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机会和体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37-40.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5-118.120-122.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编委会.基础教育改革通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246-247.355-358.327-329.

[4]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M],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