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八年级物理 期末试题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内容?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C. 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D.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2. 在电路中,下列哪种元件是提供电压的装置?A. 电阻B. 电灯C. 电源D. 开关3. 关于声波,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声波是一种电磁波B. 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声波的速度与频率无关D. 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4. 下列哪种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A. 镜子中的倒影B. 彩虹C. 太阳光直射地球D. 日食5. 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不能被创造或销毁B. 能量可以从无到有C. 能量可以被销毁D. 能量只能存在于物体内部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成正比。
()2. 磁铁的两极分别是南极和北极。
()3.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上是相同的。
()4.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最慢的。
()5. 温度是衡量物体热量的唯一指标。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是受到了______的作用。
2. 在电路中,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4. 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______和______的方式改变。
5. 当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时,会发生______过程。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2. 什么是电路中的短路?它有什么危害?3. 光的反射和折射有什么不同?4. 什么是机械能?它包括哪两种形式的能量?5. 简述热传递的三个基本方式。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kg,以3m/s的速度运动,求它的动能。
2. 如果一个电池的电压是6V,电路中的电阻是4Ω,求电路中的电流。
物理八年级上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8分)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B.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D.人的正常体温为38℃2.乐队演奏时,听众能分辨出二胡声和小提琴声,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频率不同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A.屏幕上的“手影”B.海市蜃楼C.镜中花D.钢笔“错位”4.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5.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观察铜牌颜色 B.测铜牌的质量 C.测铜牌的体积 D.测铜牌的密度6.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A.放大实像 B.缩小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缩小的虚像7.秋游时,小王所在班级照集体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要想得到全班同学清晰满意的画面,摄影师应()A.使照相机向前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B.使照相机向后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C.使照相机向前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D.使照相机向后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8.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9.在清澈的水池边的人看到池底变浅了,在图中能正确描述光的传播路径的光路图是()A.B.C.D.10.在下图中所指的四个力中,不是弹力的是()A.弹簧对手的拉力B.跳板对人的支持力C.弓对手的拉力D.磁铁对小铁吸引力11.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BC段,该物质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15min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25℃12.关于凸透镜成像及成像规律的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C.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2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D.集邮爱好者观察邮票用时若一时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老花镜代替二、填空题(共3小题,满分12分)13.如图是物理教材中的两幅插图,甲图表示小铁球受磁铁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乙图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14.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桃花,是由于光射到桃花上时,发生了的缘故.15.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在如图甲、乙的示意图中,属近视眼的是,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选填“丙”或“丁”)三、作图题(共1小题,满分6分)16.(1)请在图甲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2)在图乙中有两个成直角的镜面,请完成图中的光路图(画出反射光线、法线).(3)如图丙所示,小球A沿斜面滚下,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G.四、实验题(共3小题,满分32分)17.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3)若实验过程中另一探究小组的小明同学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18.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仪器如图所示,其中(1)仪器的名称是.(1)实验开始前先调节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2)从图中可以观察到,物距的关系应满足:时,所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像(填“实”或“虚”.)(3)为了得到放大的实像,如果透镜不动,蜡烛向移动,光屏同时向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19.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小明收集了该井所产石油样品进行了如下测量.(常温下石油为粘稠的液态)(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直至天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8.1g.然后将石油样品倒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油样品的总质量为g.(3)将烧杯中的石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示数如图乙所示,石油的体积为ml.(4)根据他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石油的密度为g/cm3.(5)按照小明设计的方案测量的石油密度值偏.五、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2分)20.质量为0.25kg的木块,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一个人所受的重力为450N,那么他的质量是多少千克?(g取10N/Kg)21.一个玻璃瓶的质量是200g,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700g.这个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少ml?若用它装植物油,能装多少千克?(植物油的密度是0.9×103kg/m3)2015-2016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8分)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B.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D.人的正常体温为38℃【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1)动物和植物的密度都约为水的密度.(2)中学生的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8m.(3)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4)人的正常体温为37℃.【解答】解:A、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大致相同,约为1.0×103kg/m3.选项正确.B、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0.8m.选项错误.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选项错误.D、人的正常体温是37℃.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针对本类估计性问题,要识记和人相关的物理量,例如人的质量、人的体积、人的密度、人的身高等,并且用人上的物理量和被估计的物理量进行对比即可.2.乐队演奏时,听众能分辨出二胡声和小提琴声,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频率不同【考点】音色.【专题】声现象.【分析】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与发声物体的材料有关,不同物体发声的音色是不同的.【解答】解:由于二胡和小提琴振动物体的材料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和其他选项内容无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色定义的理解情况,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A.屏幕上的“手影”B.海市蜃楼C.镜中花D.钢笔“错位”【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①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②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③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屏幕上的“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镜中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钢笔“错位”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选A.【点评】影子、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日晷、日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现象;倒影、照镜子、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形成的现象;透镜、看水下的物体变高,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等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4.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的三要素分别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需要根据题目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推课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选C.【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会对力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5.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观察铜牌颜色 B.测铜牌的质量 C.测铜牌的体积 D.测铜牌的密度【考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物质的物理特征.【专题】定性思想.【分析】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应用密度的知识可以鉴别物质.【解答】解:A、如果铜牌掺假,肯定是在铜牌里边掺其他物质,而铜牌的外表颜色还是铜牌颜色,所以A不合理;B、测铜牌的质量是无法辨别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因为掺其他物质,也可以让铜牌的质量与纯铜制成的铜牌质量相同,所以B不合理;C、测铜牌的体积是无法辨别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因为掺其他物质,也可以让铜牌的体积与纯铜制成的铜牌体积相同,所以C不合理;D、如果铜牌掺了假,即使铜牌质量与纯铜制成的铜牌质量相同,但它们的体积肯定不同,因为不同物质密度不同,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不同;即使铜牌体积与纯铜制成的体积相同,但它们的质量肯定不同,因为不同物质密度不同,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不同.故选D.【点评】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除了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以外,也可以从颜色、透明度,以及能否燃烧,硬度等物理性质的差异来区别物质.6.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A.放大实像 B.缩小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缩小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推理法.【分析】(1)根据“一个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离透镜30厘米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可求出焦距的取值范围.(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①U>2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②2f>U>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③U<f 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结合焦距的取值范围,即可确定当物体离透镜15厘米时,所成的像的性质.【解答】解:(1)当物距为30cm时,在凸透镜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2f>30cm>f,所以30cm >f>15cm.(2)在物距为15cm时,根据30cm>f>15cm,所以物距小于焦距,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在透镜的这一侧将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C.【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能根据“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求出焦距的取值范围是本题的关键.7.秋游时,小王所在班级照集体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要想得到全班同学清晰满意的画面,摄影师应()A.使照相机向前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B.使照相机向后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C.使照相机向前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D.使照相机向后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解答】解: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说明所照的像大了,应该让像变小一些,则摄影师要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增大物距,同时应减小像距才可以在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即使照相机向后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要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8.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解答】解: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色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9.在清澈的水池边的人看到池底变浅了,在图中能正确描述光的传播路径的光路图是()A.B.C.D.【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①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法线;【解答】解:透过水池中的水看池底,是池底反射的光斜射到水面时,发生折射远离法线后进入眼睛,而我们逆着光的方向看见的池底的虚像,所以看上去比实际位置浅;图A、C中光的传播方向错误,图B光线没有发生折射,故只有D图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掌握光的折射规律是解决此类折射问题的关键;有时可以利用折射时光路可逆帮助解题,属于基础题.10.在下图中所指的四个力中,不是弹力的是()A.弹簧对手的拉力B.跳板对人的支持力C.弓对手的拉力D.磁铁对小铁吸引力【考点】弹力.【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判断一个力是不是弹力,主要是看这个力是不是由于发生弹性形变时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力.【解答】解:A、手轻拉弹簧,弹簧伸长些,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B、人压跳板,使跳板变弯一些,跳板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C、运动员拉开弓,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D、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不是弹力.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弹力概念的理解.11.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BC段,该物质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15min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25℃【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图析法;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熔化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而图中BC段温度不变的阶段就是熔化过程.(2)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是熔点或凝固点.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所用时间就是物态变化经历的时间.【解答】解:A、如图,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从3min开始熔化,到6min 结束,故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A正确.B、在BC段,该物质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正确.C、该物质从12min开始凝固,到15min凝固结束,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3min.故C错误.D、该物质的凝固对应的温度是45℃,凝固点为45℃,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熔化和凝固图象的理解,根据图象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中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12.关于凸透镜成像及成像规律的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C.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2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D.集邮爱好者观察邮票用时若一时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老花镜代替【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当物体放在2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正是应用此原理;当物体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正是应用此原理;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正是应用此原理.【解答】解:A、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故B正确;C、幻灯机是利用当物体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D、老花镜是凸透镜,因此可以利用老花镜代替放大镜,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二、填空题(共3小题,满分12分)13.如图是物理教材中的两幅插图,甲图表示小铁球受磁铁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乙图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专题】简答题.【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改变;(2)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甲图中小铁球在受到磁铁的吸引作用下,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即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图乙中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同时自己坐的船受到了另一只船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所以自己坐的船会向后退,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相互的.【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图的能力,能从图中得出小球的运动方向在改变,自己坐的船是向后退的.14.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60°;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桃花,是由于光射到桃花上时,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过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其次要搞清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那说明这个物体反射的光线能向四面八方传播.这说明在这个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的原因【解答】解:(1)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60°.(2)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桃花,是因为光在桃花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故答案为:60°;漫反射.【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关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和漫反射,需要明白光在物体表面上之所以发生了漫反射,是因为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其中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5.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在如图甲、乙的示意图中,属近视眼的是甲,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丁.(选填“丙”或“丁”)【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应用题.【分析】正常人眼的晶状体的焦距调节功能很强,所以物体的像总能成像在视网膜上,当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其焦距变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应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解答】解: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属于近视眼的是甲图;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即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丁.故答案为:甲,丁.【点评】本题主要让学生了解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及矫正方法.三、作图题(共1小题,满分6分)16.(1)请在图甲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2)在图乙中有两个成直角的镜面,请完成图中的光路图(画出反射光线、法线).(3)如图丙所示,小球A沿斜面滚下,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G.【考点】透镜的光路图;重力示意图;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图像综合题.【分析】(1)在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两次反射,完成光路图.(3)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这种表示方法叫力的示意图,重力的作用点画在小球的几何中心,方向是竖直向下.【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2)过入射点垂直反射面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光线到达下面的反射面再次进行反射,而且最后的反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平行,法线要用虚线,如下图:。
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
B .夏天,雨笼山A .春天,雾绕群 C .秋天,霜打枝头 D .冬天,檐上冰 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I 卷 选择题 (共24分)第I 卷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的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B .人步行速度约4km/hC .洗澡水的温度是100℃D .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2.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3.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B .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C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等透明物质D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一定要借助于介质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 .在马路边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来阻断噪声的传播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D .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5.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让一束激光沿白纸板照射,把手指头放于S 点时刚好接收到红色的亮点. 然后将玻璃砖放于白纸板上,激光经玻璃砖向右侧照射,如图所示.他将手指头放于哪一点才可能接受到红色的亮点 A .放于S 点 B.放于A 点(第5题)C .放于B 点D .无论哪一点都可以6.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 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C .“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90°C .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有很好的杀菌作用D .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9.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的现象与图中现象相似的是10.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g 、20g 和10g 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A .81.4gB .78.6gC .78.2gD .81.8g 11.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由此可判断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B .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第10题)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 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12.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A.1.0×103 kg/m3 B.1.16×103 kg/m3 C.1.75×103 kg/m3 D.1.2×103kg/m3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3.如图所示, 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不同的音叉来研究音叉发声特点,发现第一次甲音叉旁的乒乓球弹得远,第二次乙音叉旁的乒乓球弹得快,这说明第次的音调低,第次敲得重;如果音叉的振动小于 Hz,人耳将听不到这个声音.14.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它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其中整个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的时间,熔化过程中它处于状态.15.郑西(郑州一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全长505km,承担运行任务的“和谐号”动车组,最高车速可达350km/h.某次列车下午17:10从郑州发车,l9:10到达西安,则这次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km/h,合 m/s (保留一位小数)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列车上的监控系统,通过对高速运转车轮的热辐射产生的一种不可见光进行检测,实现对车轮温度的实时监控.这种不可见光是.16.身高为1.7 m的小华站在大穿衣镜前l m处,通过看自己在镜中的像整理自己的服饰,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m;若她以0.5m/s的速度沿着与镜子平行方向行走了3s后,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m.,此时的像高 m.17.近视眼是因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之(选填“前”或“后”).为了能看清远处物体,可佩戴用(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还可.18.小明在厨房中发现:(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2)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壶内水沸腾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不能.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形成“白气”。
山东省16地市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16地市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冰雪消融B.雾凇簇簇C.露珠晶莹D.薄雾缥缈2.体积为100cm3的冰熔化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冰=0.9×103k g/m3)A.质量不变,水的体积为90cm3 B.质量变大,水的质量为100gC.质量不变,水的体积为100cm3 D.质量变小,水的密度为1.0g/cm33.电影幕布的表面是白色的,其目的是()A.可以反射各种颜色的光B.可以吸收各种颜色的光C.可以折射各种颜色的光D.人们的习惯而已,没有什么原理4.如图所示,a 、b 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已知底面积a b 3S S =,高度b a 2h h =,对地面的压强a b p p =,圆柱体密度分别为a ρ和b ρ,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a F 和b F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a b F F ρρ==,B .a b a b 23F F ρρ==,C .a b a b 123F F ρρ==,D .a b a b 133F F ρρ==, 5.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B .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C .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D .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6.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 .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B .把新鲜的蔬菜装人塑料袋中C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D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7.在物理学中,图象可以直观地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B .C.D.8.有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取等质量或等体积混合后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ρA大于ρB B.ρA小于ρBC.ρA等于ρB D.ρA和ρB大小无法判断9.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简称“二青会”,于2019年8月8日至18日在山西省举办。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共48分。
1-12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选对每小题得3分;13-15小题为不定向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均均得0分。
)1.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 .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B .汽车启动时均匀加速C .小孩沿直滑梯匀速下滑D .草坪上滚动越来越慢的足球 2.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水平钢轨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B .用力踢足球时脚会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跳伞运动员加速下落时,受到的重力与阻力二力平衡D .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3.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
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
下列解释合理是( )A .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 .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C .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D .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4.如图, 用螺丝固定工件时,要在螺帽下垫一个面积较大的垫圈,是为了( )A .增大螺帽对工件的压强B .减小螺帽对工件的压力C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D .增大工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5.下面是日常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用吸管吸牛奶是利用了嘴的吸力B .高压锅能使食物很快煮熟是因为提高了水的沸点C .雨滴从天空落下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D .鸟能在空中滑翔是由于受到浮力的原因第4题图第6题图6.如图所示,A 、B 、C 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或酒精(ρ酒精<ρ水),A 、C 两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B 、C 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 A 、p B 、p C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 A >p B >p C B .p C <p A =p B C .p A >p B =p C D .p C <p A <p B7.如图所示,航母上的舰载机群飞离后,航母受到的浮力F 及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 的变化情况是( )A .F 减小,p 增大B .F 增大,p 减小C .都减小D .都增大 第7题图 8.小瓷碗漂浮在水面上,倾斜后小瓷碗沉人水底,关于这一情景的分析确的是 ( ) A .小瓷碗能沉人水底是因为它倾斜后的重力变大了 B .小瓷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略大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C .小瓷碗浸没时所受浮力小于漂浮时所受浮力 D .小瓷碗浸没后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大了第8题图 9.如图所示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剪子B.筷子C.起瓶器D.独轮车 10.把质量相等的A 、B 两物体挂在下图所示的滑轮组下面,不计绳 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放手后将()A .A 上升B .A 下降C .A 、B 均静止D .无法判断 11.下列实例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 .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B .背着的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C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停在空中D .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12.掷实心球是我市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之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以下选项中,没有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是()A.图甲,赛车尾部安装气流偏导器B.图乙,气垫船船体脱离水面行驶C.图丙,飞机的机翼设计成流线型 D.图丁,高铁站站台上划定安全线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其主要原因是()A.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3、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 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 m-V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量杯质量为 40g B.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C.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3 D.该液体密度为 2g/ cm34、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5、(2016·威海卷)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 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L甲<L丙L乙>L丁B.L甲= L丙L乙=L丁C.L甲<L丙L乙= L丁D.L甲= L丙L乙>L丁6、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C.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D.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7、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书包的背带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B.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C.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8、如图所示,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弹簧一端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现使水平拉力F逐渐增大,当水平拉力增大到15牛时,弹簧恰好开始变长,当拉力F为20牛时,弹簧长度不再增加,并且此时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当拉力为10牛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牛B.当拉力为20牛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5牛C.当拉力为25牛时,长木板B开始加速运动,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0牛D.若木块A的质量增加,则水平拉力F要大于15牛,弹簧才会恰好开始变长9、如图题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甲大B.乙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10、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11、如图所示是小伟跳远时的情景,起跳后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由于(不计空气阻力)()A.不受力 B.受重力作用 C.受推力作用 D.受脚蹬力作用12、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铁块磨掉一个角B.铁块熔化成铁水C.铁块轧成薄铁片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13、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14、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15、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之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2、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_______的.3、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4、老虎钳的钳口上的横纹,是为了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采用的是________方法;自行车前后轮子上安装滚动轴承,是为了________摩擦,采用的是________方法。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3 (7)
2016-2017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1.历史上把如图示意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A.2.5km B.2.5m C.2.5dm D.2.5cm2.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3.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B.夏天湿衣服很快变干是液化现象C.秋天早晨的雾是汽化形成的D.冬天早晨的霜是凝固形成的4.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有能量D.光沿着直线传播5.在河岸上用手电筒斜射向平静的河面,进入水中的光()A.速度变大,传播方向都不变B.速度变小,光路向上弯折C.速度变小,光路向下弯折D.速度变小,传播方向不变6.如图所示的凸透镜,若把它用在书写投影仪上,则物体应放的位置为()A.A点B.B点C.C点D.E点7.关于凸透镜成像及成像规律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C.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2有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D.集邮爱好者观察邮票时若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近视眼镜片代替8.小军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此时他应该()A.将游码向右移动,至横梁再次平衡B.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C.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D.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9.张老师喜爱环绕公园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据此估计一个健康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A.6km/h,20cm B.1.5km/h,1.2m C.6km/h,65cm D.15km/h,0.6m10.小民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体积,得到数据绘成如图所示的图象,量筒质量和液体密度分别是()A.20g 1g/cm3B.60g 0.8g/cm3C.60g 1g/cm3D.20g 0.8g/cm3二、填空题(每题2分)11.如图中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厘米,木块的长度是厘米.12.一条船逆流而上,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桥迎面而来,这是以为参照物,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则以河岸为参照物,船向(选填“西”“东”)行驶的.13.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14.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杰作,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不同.乐队合奏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不同来辨别不同种类的乐器.15.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来的硬邦邦的冰棒,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就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的形成是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白气”的形成是(填物态变化的名称).16.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过程中要热量.17.《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在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18.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现象,后者是光的现象,所看到的都是.(填“实像”或“虚像”)19.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人m;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m.20.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一般为25cm,若小明的明视距离明显小于25cm,那么小明是眼(填“近视”或“远视”),应配带透镜娇正.21.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侧.22.汽车在某段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进入某超声测速区域,如图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370m时,测速仪向该车出一超声波信号,2s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该车的速度为m/s.23.把一只充了气的气球放在阳光下晒,经过一段时间后,气球内气体的体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气球内气体的保持不变,它内部的气体的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3,质量是6750kg,则它的密度是,若将金属块截去,剩余部分的密度是.三、作图题25.如图所示,已知一物体AB请划出它在镜中的像A′B′.26.请在图中,作出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时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27.如图所示,完成透镜的光路.四、实验题28.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s.水滴由A 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平均速度是m/s.该水滴下落过程是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29.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由表格知,为了完成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的温度计.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热的水蒸气在温度计管壁上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3)如图乙所示.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3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从而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3)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选填“能”或“不能”)成像.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具有作用.(2)如图乙所示为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示意图,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32.物理创新实验小组象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研究:他们进入一个环境温度可以保持在0℃的实验室,尝试测量冰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水.【实验步骤】选择合适的器材、测出小冰块的质量m;选择器材、烧杯,测出水的体积V;通过计算得出水的密度约为1.0×103kg/m3(3)根据ρ=,代入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冰的密度为0.9×103kg/m3小华同学做完实验,看书后发现,水在4℃时密度最大,那么,同样质量的水,在4℃时的体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时的体积.五、计算题3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求:(1)汽车后20min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34.用天平称出钢球质量为237g,又将该球放入盛有1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60mL 处.求:(1)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2)若为空心的,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求装满油的钢球的总质量.(注:ρ钢=7.9×103kg/m3,ρ煤油=0.8×103kg/m3)2016-2017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1.历史上把如图示意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A.2.5km B.2.5m C.2.5dm D.2.5cm【考点】长度的估测.【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由图知,大拇指第一节骨骼的长度为1英寸,其长度与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差不多,而一元硬币的直径在2.5cm左右,所以1英寸约为2.5cm=0.25dm=0.025m=2.5×10﹣5km.故选D.2.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从物理学角度,发声体有规则振动发出的是乐音,无规则振动发出的是噪音;从环保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可能是噪音.【解答】解: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发声体的振幅不同,从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A错误;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则发声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因此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是使声音放大,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此时对听到的人来说是乐音,故D正确.故选D.3.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B.夏天湿衣服很快变干是液化现象C.秋天早晨的雾是汽化形成的D.冬天早晨的霜是凝固形成的【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从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判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冰吸收热量熔化成为水,此选项正确;B、湿衣服变干是衣服上的水汽化成为水蒸气,此选项错误;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选项错误;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选项错误.故选A.4.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有能量D.光沿着直线传播【考点】光的反射;镜面反射.【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平行光射到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反射面时,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会造成光污染.【解答】解: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表面光滑,这些作为反射面的时候,都属于镜面反射,太阳光射到上面,入射光线被反射,从同一方向射出,光线很强,照到物体上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造成很大的不便,称为白亮污染.故选A.5.在河岸上用手电筒斜射向平静的河面,进入水中的光()A.速度变大,传播方向都不变B.速度变小,光路向上弯折C.速度变小,光路向下弯折D.速度变小,传播方向不变【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分析】光由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变小.而发生折射的原因是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答】解: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在水中传播速度小;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由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光路向下弯折.综上所述,只有选项C说法正确.故选C.6.如图所示的凸透镜,若把它用在书写投影仪上,则物体应放的位置为()A.A点B.B点C.C点D.E点【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物体离投影仪镜头比较近,像是放大、倒立的.【解答】解:当成放大倒立实像时,物距介于一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如图所示,只有C点符合,故选C.7.关于凸透镜成像及成像规律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C.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2有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D.集邮爱好者观察邮票时若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近视眼镜片代替【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当物体放在2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正是应用此原理;当物体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正是应用此原理;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正是应用此原理.近视眼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解答】解:A、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故B正确;C、幻灯机是利用当物体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D、老花镜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片是凹透镜,因此可以利用老花镜代替放大镜,不能用近视镜,故D错误.故选B.8.小军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此时他应该()A.将游码向右移动,至横梁再次平衡B.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C.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D.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考点】天平的使用.【分析】天平的使用包括两大步,即天平的调节和物体的称量,平衡螺母是在调节过程中来调节横梁平衡的,而称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解答】解: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说明左边重,如果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仍偏左,则应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而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9.张老师喜爱环绕公园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据此估计一个健康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A.6km/h,20cm B.1.5km/h,1.2m C.6km/h,65cm D.15km/h,0.6m【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已知时间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已知路程和行走的步数可求一步的长度,然后对照各个选项做出判断即可.【解答】解:t=40min=40×h=h,s=4km=4×105cm,则陈老师行走的速度:v===6km/h,一步的长度为≈66.7cm/步,最接近于67cm.故选C.10.小民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体积,得到数据绘成如图所示的图象,量筒质量和液体密度分别是()A.20g 1g/cm3B.60g 0.8g/cm3C.60g 1g/cm3D.20g 0.8g/c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1)读图象可知,量筒的质量就是当液体体积为零时,纵轴上的示数;(2)用总质量减去量筒的质量,再利用公式ρ=可求出液体的密度.【解答】解:(1)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量筒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m=20g,这就是量筒的质量;(2)读图可知,当体积为60cm3时,液体质量为80g﹣20g=60g,则液体的密度:ρ===1g/cm3.故选A.二、填空题(每题2分)11.如图中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厘米,木块的长度是 2.75厘米.【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A左侧与9.00cm对齐,右侧与11.7cm对齐,估读为11.7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11.75cm﹣9.00cm=2.75cm.故答案为:0.1;2.75.12.一条船逆流而上,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桥迎面而来,这是以船为参照物,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则以河岸为参照物,船向东(选填“西”“东”)行驶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取一个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以船为参照物,桥与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会有一座桥迎面而来;河岸和桥之间没有位置移动,是相对静止的,所以,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以河岸为参照物,则船是向东运动的.故答案为:船;东.13.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音乐声会逐渐减弱;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瓶内就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瓶外的介质,所以我们不能听到音乐声.这说明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变小;介质.14.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杰作,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频率不同.乐队合奏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来辨别不同种类的乐器.【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音色.【分析】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解答】解:不同的编钟的频率不同,发出的音调不同,我们常用音色来区别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的.故本题答案为:频率;音色.15.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来的硬邦邦的冰棒,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就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白气”的形成是液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解答】解:(1)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来的硬邦邦的冰棒,温度较低,周围温度较高的空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包装纸上,形成“白粉”;(2)周围温度较高的空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故答案为:凝华;液化.16.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0℃的冰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因为0℃的冰熔化为0℃的水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温度保持0℃不变,当冰全部熔化后,再吸热,水才能升温;而0℃的水吸热后直接升温,因此不难判断谁的冷却效果好.【解答】解:0℃的冰变成0℃的水时,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会降低周围的温度,更利于冷却食物,所以0℃的冰效果会更好;故答案为:0℃的冰,熔化,吸收.17.《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在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E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变高(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逆着光线看去物体的位置会偏高.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用激光笔照亮物体.【解答】解:(1)据题意可知,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得,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E处射出光束时,光线会原路返回,即可把铜钱照亮.(2)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他看到的铜钱是因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变高的虚像;加满水后,由于入射点升高,人眼逆着射来的光线看去,看到像的位置将变高.如图所示.故答案为:E;变高.18.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反射现象,后者是光的折射现象,所看到的都是虚像.(填“实像”或“虚像”)【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2)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1)大树的倒影是大树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故看到水中大树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2)鱼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答案为:反射;折射;虚像.19.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人8m;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5m.【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像距等于物距,物像对称,则可求出人与像的距离.【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距等于物距,已知此人距离平面镜4m,可知他的像距离平面镜也是4m,所以像到他本人的距离为4m+4m=8m.由题意可知他以1m/s的速度在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时,1.5s后走的路程为s=vt=1m/s×1.5s=1.5m,则此时它与平面镜的距离为4m﹣1.5m=2.5m,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距等于物距可知,此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2.5m,则人和像的距离为:2.5m+2.5m=5m.故答案为:8;5.20.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一般为25cm,若小明的明视距离明显小于25cm,那么小明是近视眼(填“近视”或“远视”),应配带凹透镜娇正.【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明视距离是在测试人近视远视时候的距离,即物体至人眼的清晰观测距离,一般为25cm,小于25cm为近视眼,大于25cm为远视眼.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解答】解:因正常人的明视距离为25cm,而小明的明视距离明显小于25cm,所以小明属于近视眼.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答案为:近视,凹.21.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右侧.。
广东省中山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学年广东省中山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m=表明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C.g=表明g值大小等物体所受重力成正比D.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物体质量产生的2.如图(a)所示的杠杆是平衡的,在此杠杆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相同的小球,如图(b)所示,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仍然平衡B.杠杆一定不能平衡C.无法确定D.杠杆是否平衡与加挂物体的质量多少无关3.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必须受到力的作用才能运动B.物体运动必定受力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A.受到惯性力的作用,继续向前运动B.不受力,机械能不变C.从最高点下落时,机械能增大D.上升过程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5.如图,练太极拳是很好的强身健体运动,由图甲的姿势换成图乙的姿势时,人对水平地面的()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D.压力不变,压强变大6.大军将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ρ甲、ρ乙,静止时密度计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A.ρ甲>ρ乙F甲=F乙B.ρ甲<ρ乙F甲>F乙C.ρ乙>ρ甲F甲<F乙D.ρ乙>ρ甲F甲=F乙7.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8.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探究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压强计的两端分别置于机翼模型的上、下表面附近,用鼓风机向模型左端吹气,可观察到压强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则()A.模型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B.模型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C.模型上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D.模型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小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9.图甲表示小铁球受磁铁吸引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图乙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图丙是建筑工人在砌砖时常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所依据的物理知识是.10.飞行的子弹能穿透钢板,是靠子弹的能,钟表里的发条能带动时针走动,是靠发条的能转化为指针的能.11.火车站台边缘处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候车.其原因是火车急速驶过车站时,安全线以内的空气流速、压强(以上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易发生安全事故.以站台为参照物,列车是(填“运动”或“静止”)的.12.为了测量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如图所示,根据可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N,若加速拉动木块,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3.汽车的刹车踏板原理如图所示,若L1=25cm,L2=5cm,F1=100N,鞋与踏板的接触面积是40cm2,则F2的大小是N,此刹车踏板可视为杠杆.踏板受到脚对它的压强是Pa.14.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图14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圆柱体受到重力是N,最大浮力是N,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a.(g取10N/kg)15.九年级二班的男同学要举行爬楼比赛,看看谁的功率大,要测出某同学爬楼的功率(1)已测出了这个同学的质量m,还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2)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3)由测得的物理量,计算爬楼功率的表达式为.三、作图题(第1、2题各2分,第3题4分,共8分)16.如图,小球静止烧杯的水中,请作出小球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示意图.17.如图,人站在地面上将重物拉起,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法.18.如图,使杠杆OA保持静止,请作出F2的力臂l2和在A点所加最小力F1的示意图.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9分)19.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1)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得越.(2)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这就是著名的,又叫惯性定律.(3)汽车越快越不容易停下来,有人说速度越大惯性越大,这个说法是的(对/错).20.在物理课上某实验小组探究了课本上“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的来判断的;(2)若在使用装置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有高度差,应通过下述方法(填序号)进行调节.①从U形管内倒出适量的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形管内加适量的水.(3)表中是所测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次数液体深度/cm橡皮膜的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1水5朝上 4.92水5朝下 4.93水5朝侧面 4.94水10朝侧面9.85水12朝侧面11.86酒精15朝侧面11.8①比较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是: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②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③某同学比较5、6两组数据,得出“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密度无关”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21.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1)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机械效率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2)下列A、B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猜想A: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猜想B: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准备分别按图1、图2、图3的滑轮组进行实验.(a)为了验证猜想A,应按图两种绕线方法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填“相等”或“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A是错误的;(b)为了验证猜想B,应按图两种绕线方法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B是(填“正确”或“错误”)的.(4)接着,小组进行了实验验证.(5)小组在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6)通过“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同学们你们自己得出的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及绳重和摩擦.五、计算题(第20题8分,第21题8分,共16分)22.如图,把一质量为60g的石块,放在盛有2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图的位置,此时测得量筒内水深10cm,g=10N/kg,求:(1)石块的重力;(2)石块的密度;(3)放入石块后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强;(4)石块所受到的浮力.23.如图是提升货物的某升降机示意图,货箱内所装货物的重力是6000N,货箱的重力是2000N,货箱顶部装有两个滑轮,问:(1)若不计钢丝绳和动滑轮的重力,不计摩擦.则在匀速提升中,电动机对钢丝绳的拉力是多少?(2)若匀速提升中,电动机对钢丝绳的实际拉力是2500N,且升降机在20s内将货厢和货物匀速提升2m,求这个过程中的有用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电动机对钢丝绳拉力的功率大小?六、综合能力题(每空1分,共12分)24.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我们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有关.(2)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钻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将瓶盖拧紧(如图甲),发现水并不流出,这是因为受到的作用.然后把瓶盖打开(如图乙),可以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流了出来,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更急,这表明:.(3)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但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这表明.(4)用装满水的瓶子压在桌面的一张白纸上,迅速抽出白纸,瓶子落在桌面并不随纸而动,这是由于瓶子的所致.(5)请你用矿泉水瓶、适量的水、海绵,设计一个有关压力作用效果的相关实验.25.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2)如图甲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4N;(3)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为cm2;(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Pa;(5)实验时,若筒内空气没有排尽,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填“偏大”“不变”或“偏小”).2016-2017学年广东省中山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m=表明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C.g=表明g值大小等物体所受重力成正比D.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物体质量产生的【考点】78:重力的计算.【分析】(1)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可得关系式:g=;g=9.8N/kg,其意义是:质量是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2)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及温度而变化.【解答】解:A、G=mg,表明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A正确;B、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所受重力大小无关,故B错误;C、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比值为g是一个定值.故C错误;D、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故D错误.故选A.2.如图(a)所示的杠杆是平衡的,在此杠杆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相同的小球,如图(b)所示,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仍然平衡B.杠杆一定不能平衡C.无法确定D.杠杆是否平衡与加挂物体的质量多少无关【考点】7Q: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分析】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若两边力和力臂的乘积不相等,则杠杆不平衡,向乘积较大的一端倾斜.【解答】解:由a知,杠杆此时处于平衡状态,L右>L左,当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相同的小球时,两边力和力臂的乘积都会增加,设小球的重力为G,每节杠杆的长度为L,计算出两边力和力臂乘积的增大值,则:左边=G×2L,右边=G×4L,右边增大的力和力臂的乘积较大,所以杠杆不平衡,将向右倾斜,AC错误,B正确;由分析知,两边所挂物体的重力,影响力和力臂乘积的大小,所以D错误.故选B.3.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必须受到力的作用才能运动B.物体运动必定受力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考点】6U: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掌握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解答】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AB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所以C错误,D正确.故选D.4.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A.受到惯性力的作用,继续向前运动B.不受力,机械能不变C.从最高点下落时,机械能增大D.上升过程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考点】6L:惯性;76:重力;FN: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分析】利用以下知识分析解答:(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3)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在分析各个能量的变化时,根据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解答】解:A、小球出手之前,和手一起运动,抛出的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A错误;BC、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时机械能守恒,仍然受到重力的作用.故BC错误;D、小球出手前后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高度增加,所以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正确.故选D.5.如图,练太极拳是很好的强身健体运动,由图甲的姿势换成图乙的姿势时,人对水平地面的()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D.压力不变,压强变大【考点】81: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83:压强大小比较.【分析】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分析压强的大小时应同时考虑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的影响.两图中人对水平地面上压力相同、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甲图是双脚着地站立,乙图是单脚着地站立,地面受力面积不同,根据压强公式p=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大小关系.【解答】解:(1)甲乙两图,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G;(2)甲图是双脚着地站立,乙图是单脚着地站立,地面受力面积:S甲>S乙,由p=可知,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即:从图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压力不变,压强变大.故选D.6.大军将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ρ甲、ρ乙,静止时密度计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A.ρ甲>ρ乙F甲=F乙B.ρ甲<ρ乙F甲>F乙C.ρ乙>ρ甲F甲<F乙D.ρ乙>ρ甲F甲=F乙【考点】8O:阿基米德原理;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分析】同一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由图可以得出密度计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解答】解:∵密度计漂浮,∴F浮=G,∴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F浮=ρ液gV排=G,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排>V乙排,∴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故选D.7.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考点】6L:惯性.【分析】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任何物体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的量度.【解答】解:A、拍打衣服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会从衣服上脱落,故该选项说法正确;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因为推力等于摩擦力,汽车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使人获得了很大的速度,起跳后由于惯性,人在空中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与速度无关,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子弹仍具有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8.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探究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压强计的两端分别置于机翼模型的上、下表面附近,用鼓风机向模型左端吹气,可观察到压强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则()A.模型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B.模型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C.模型上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D.模型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小【考点】8K: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解答】解:由于模型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同一股气流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模型的上方和下方,上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大,速度大,压强小;下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小,速度小,压强大.模型下方压强大于上方压强,模型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故选:A.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9.图甲表示小铁球受磁铁吸引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图乙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图丙是建筑工人在砌砖时常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所依据的物理知识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考点】6F:力的作用效果;6I:力作用的相互性;7A:重力的方向.【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解答】解:(1)甲图磁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状态.(2)乙图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丙图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制成重锤,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相互的;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10.飞行的子弹能穿透钢板,是靠子弹的动能,钟表里的发条能带动时针走动,是靠发条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指针的动能.【考点】FK: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分析】一个物体如果具有了对别的物体做功的本领,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或者说具有能,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解答】解:(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较大的动能,故可以穿透钢板;(2)发条具有弹性势能,通过缓慢释放可以带动指针转动,转化为指针的动能.故答案为:动;弹性势;动.11.火车站台边缘处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候车.其原因是火车急速驶过车站时,安全线以内的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以上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易发生安全事故.以站台为参照物,列车是运动(填“运动”或“静止”)的.【考点】8K: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52: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流体的压强跟流体的速度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从人的内侧和外侧受到的压强进行考虑.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要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安全线以内的地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而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被研究的物体是列车,选择以站台为参照物,列车和站台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故列车是运动的.故答案为:增大;减小;运动.12.为了测量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如图所示,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3.4N,若加速拉动木块,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将不变(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考点】6T: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7E: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1)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2)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解答】解:(1)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3.4N,即水平拉力F=3.4N;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3.4N;(2)若加速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都不变,故摩擦力大小不变.故答案为:二力平衡条件;3.4;不变.13.汽车的刹车踏板原理如图所示,若L1=25cm,L2=5cm,F1=100N,鞋与踏板的接触面积是40cm2,则F2的大小是500N,此刹车踏板可视为省力杠杆.踏板受到脚对它的压强是25000Pa.【考点】7T:杠杆的应用;86: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分析】(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F2的大小;根据力臂大小分析杠杆;(2)根据公式p=求出压强.【解答】解:(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1L1=F2L2,所以F2的大小为:F2===500N;由图可知L1>L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所以F1<F2,该杠杆为省力杠杆;(2)踏板受到脚对它的压强:p===25000Pa.故答案为:500;省力;25000.14.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图14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圆柱体受到重力是12N,最大浮力是8N,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400pa.(g取10N/kg)【考点】8O:阿基米德原理;89: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分析】为了便于分析,给线段标上A、B、C、D四个点,如下图,根据图象分析如下:(1)由图可知AB段圆柱体未浸入液体,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圆柱体的重力,所以从图中可读出圆柱体的重力大小.(2)由图象CD段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受到的浮力不再改变,为最大值.(3)下降高度3cm时,下表面接触水面,下降7cm时,圆柱体刚好浸没水中,这时水面上升,圆柱体下表面距水面距离是4cm,由p=ρgh可计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当h=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圆柱体的重力:G=F拉=12N;(2)由图象CD段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受到的浮力不再改变,F=12N﹣4N=8N;则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G﹣(3)由图知,圆柱体下降高度3cm时,下表面接触水面,下降7cm时,圆柱体刚好浸没水中,则此时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7cm﹣3cm=4cm=0.04m,所以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04m=400Pa.故答案为:12;8;400.15.九年级二班的男同学要举行爬楼比赛,看看谁的功率大,要测出某同学爬楼的功率(1)已测出了这个同学的质量m,还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爬楼所用时间t、爬楼的高度h.(2)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卷尺.(3)由测得的物理量,计算爬楼功率的表达式为P=.【考点】FI:功率的测量实验.。
八年级物理上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本文档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属于能量的计量单位?A. 千瓦时B. 焦耳C. 牛顿D. 卡路里答案:C2. 哪个物体的密度最大?A. 一块木头B. 一块铁C. 一块泡沫D. 一块塑料答案:B3. 下列哪个不是光的传播媒质?A. 真空B. 空气C. 水D. 铁答案:D4. 什么是重力?A. 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作用力B. 物体向上移动的力C. 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D. 物体受到的电磁力答案:A5. 长度单位"cm"的意义是什么?A. 厘米B. 公分C. 厘分米D. 釐米答案:A第二部分:解答题1. 简述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和区别。
答案: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和形态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有关。
动能和势能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动能是由运动引起的能量,而势能是由位置或形态引起的能量。
2. 什么是电流?如何计算电流大小?答案: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是电荷运动的方式。
电流的大小可以通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截面上的电荷量来计算,即电流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3. 什么是折射?折射定律是什么?答案: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的偏离原来方向的现象。
折射定律是指光线通过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满足正弦关系,即\[n_1\sin(\theta_1) =n_2\sin(\theta_2)\],其中\(n_1\)和\(n_2\)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theta_1\)和\(\theta_2\)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上期末测试题及答案》的文档内容。
如有需要进一步了解或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16含答案
八年级(上)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1.2 m/s B.12 m/s C.1.2 cm/s D.1.2 km/s2.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A.频率高B.音色好C.响度大D.速度快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4.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到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新奇、美观 B.为了寻欢作乐C.为了清洁房顶D.为了解暑降温5.下列图象中,属于某种金属熔化的是()A. B.C.D.6.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如图,则试管里的水()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C.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D.无法确定7.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8.用一只读数是“39.5℃”的体温计去测一正常人的体温,测量前没有甩温度计,若当时的气温是18℃,测量后体温计的读数为()A.37℃B.39.5℃C.18℃D.36.8℃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湖边的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B.用凸透镜看地图C.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树的影子D.小孔成像10.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11.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12.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夜景.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通过照相机所成实像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A.大于100 mm B.小于50 mmC.等于50 mm D.大于50 mm小于100 mm二、填空题(作图题每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13.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的长度为cm.14.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它对太阳光的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15.我们能够听到蜜蜂飞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主要原因是它们飞行时发出声音的不同.我们能够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发出声音的不同.16.人站在竖直挂着的平面镜的前方2米处,以1m/s的速度靠近镜,1秒后人的像与人相距m,像的大小.17.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和蓝光.18.如图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界面的边是空气,折射角为度.19.2011冬季大雾天气比往年频繁,而霜却比较少.雾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需要热量.2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光由空气折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1.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是眼,需要选用进行矫正.22.当摄影师用一台镜头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全班同学照完合影后,接着又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这时摄影师应该(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小明的距离,同时(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23.完成图中透镜的光路图.24.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出物体AB的像.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3分)25.如图是小华对水沸腾现象进行的实验探究,当温度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了6min为止.通过实验得到下表数据.时间012345678910 t/min温度t/℃9092949698999999999999(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如图1所示,小华在实验中使用温度计时出现的不当之处是:、.(2)其中水沸腾时的气泡现象如图2中的图所描述一样(选填“A”或“B”),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热量,温度将.(3)图3是实验过程某一时刻的温度,此时水温是℃.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的大气压应该是(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26.小明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2)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2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1)如图甲所示,该透镜的焦距是cm,组装器材时,应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2)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如果将蜡烛远离透镜,要想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3)当把蜡烛移到离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的像(填“放大”或“缩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情况一致的是.(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时,小明将透镜向上移动,则屏上的像将向(选填“上”或“下”),小明再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屏上的像(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屏上像的亮度(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四、论述与计算题(共19分)28.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 1.2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15min,如果改骑自行车则需6min,问:(1)从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多少?(2)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9.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某超音速飞机的马赫数为 2.5,那么:(1)它的飞行速度为多少?(2)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为1700km,这架飞机从广州到北京需要多长时间?30.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迅猛发展,动车具有动力集中、提速快、效率高等优点.(1)以动车车次D3018为例,此趟列车具体行程见下方时刻表,该动车从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途中动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了2min完全通过长2000m的隧道,求这列动车的长度多少米?(3)动车过隧道时,动车全部在隧道中的时间是多少秒?车站到站时间发车时间里程/km上海始发站09:500南京12:0212:11301合肥13:1913:21457武昌16:11终点站841八年级(上)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1.2 m/s B.12 m/s C.1.2 cm/s D.1.2 km/s【考点】68: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识记人步行的速度、骑自行车的速度等,这些总是出现在估计题目中.【解答】解:人步行的速度是 1.2m/s.故选A.2.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A.频率高B.音色好C.响度大D.速度快【考点】9F:响度.【分析】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生活中有时人们把声音的高低和大小弄混,要注意理解.【解答】解:题中的“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即响度大,不是音调高.故选C.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考点】9L:防治噪声的途径;99: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9H:音色;9N:声与能量.【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听到声音的条件包括声源、介质、人耳;声音的利用包括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通过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所以A正确;B、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音色是不同的,我们就是靠音色来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所以B正确;C、听到声音的条件必须满足:一要有发声体振动产生声音,二要有介质传播声音,三要有良好的听觉器官.除此以外,声音的频率还必须在20Hz~20000Hz 之间,声音要有一定的响度,只有具备这几个条件,我们才能听到声音.所以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就能听到声音,C不正确;D、外科医生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这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所以D正确.故选C.4.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到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新奇、美观 B.为了寻欢作乐C.为了清洁房顶D.为了解暑降温【考点】1K:蒸发及其现象.【分析】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它们在进行时都需要吸热.【解答】解: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到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在此过程中水要蒸发,且蒸发过程需要吸收热量,致使宫殿里的温度降低.故选D5.下列图象中,属于某种金属熔化的是()A. B.C.D.【考点】1C: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金属是晶体,其次再根据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时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表现在图象上就是晶体熔化图象中,有一段线段呈水平,而非晶体则不断升温.因此对照各图加以分析即可.【解答】解:A、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不符合题意.B、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C、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D、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符合题意.故选D.6.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如图,则试管里的水()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C.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D.无法确定【考点】1I: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液体沸腾有两个必要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沸腾.【解答】解:如图:大烧杯中的水吸收火的热量,能达到沸点,达到沸点后,水的温度还低于火的温度,还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烧杯中的水能沸腾.开始时试管中的水低于烧杯中的水的温度,能在烧杯中吸收热量,达到沸点后,由于在同一大气压下,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水沸点相同,试管中的水无法再继续吸收热量,所以不能沸腾.故选C.7.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要判断矿泉水瓶的外壁“出汗”的形成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就需要知道什么叫“出汗”,它是什么状态的,它又是由哪种状态形成的,然后结合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就可以判断出它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解答】解:矿泉水瓶“出汗”指的是矿泉水瓶外壁上有水,水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到比较冷的矿泉水瓶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故选B.8.用一只读数是“39.5℃”的体温计去测一正常人的体温,测量前没有甩温度计,若当时的气温是18℃,测量后体温计的读数为()A.37℃B.39.5℃C.18℃D.36.8℃【考点】18: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使用体温计前一定要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因为水银柱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解答】解:由于体温计的构造特殊,液泡上方有一缩口,体温计里面的液体未经下甩不会自动下来,用后再次使用必须用力向下甩.正常人的体温低于39.5℃,里面的液体只会上升不会自动下来,所以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9.5℃.故选B.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湖边的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B.用凸透镜看地图C.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树的影子D.小孔成像【考点】AM: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湖边的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用凸透镜看地图,属于光的折射的应用,故B符合题意;C、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树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B.10.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物距u=25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A.11.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像的大小由物距大小决定.①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增大、像变大;②成虚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小,像变小.(2)首先判断出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所成像的性质,再判断出物体从2倍焦距外向焦点移动的过程中物距的变化,从而可以判断出像距和像的变化.【解答】解: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所以成实像,而移动时,物距逐渐变小,则像距逐渐变大,像逐渐变大.故选C.12.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夜景.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通过照相机所成实像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A.大于100 mm B.小于50 mmC.等于50 mm D.大于50 mm小于100 mm【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凸透镜成像,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f>v>f.【解答】解: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镜头的焦距是50mm,胶片和镜头之间是像距,2f>v>f,所以实像到镜头的距离大于50mm小于100mm.故选D.二、填空题(作图题每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13.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A的长度为 2.13cm.【考点】66:刻度尺的使用.【分析】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首先要看清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完整,然后认准分度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记录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解答】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被测物体的起始刻度值为:4.00cm,终了刻度值为:6.13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2.13cm.故答案为:1mm;2.13cm.14.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对太阳光的会聚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考点】B4: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解答】解:因为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造成树叶燃烧,造成火灾;故答案为:凸透镜,会聚.15.我们能够听到蜜蜂飞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主要原因是它们飞行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我们能够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9I: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听不到的,根据蜜蜂和蝴蝶的振动频率判断是否能听到声音,从而判断能否感知到.音色是辨别声音的依据.【解答】解:蜜蜂振动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能听到飞舞的声音,故能感知到蜜蜂飞过;蝴蝶振动频率是5~6Hz,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不能听到飞舞的声音,故感知不到蝴蝶飞过,因此我们能够听到蜜蜂飞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主要原因是它们飞行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钢琴和小提琴发声时,振动物体的材料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故答案为:音调;音色.16.人站在竖直挂着的平面镜的前方2米处,以1m/s的速度靠近镜,1秒后人的像与人相距2m,像的大小不变.【考点】AE: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像距等于物距,物像对称;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有关.【解答】解:人站在竖直挂着的平面镜的前方2米处,以1m/s的速度靠近镜,1秒后人与镜面之间的距离为:2m﹣1m/s×1s=1m,则像与人的距离为1m+1m=2m;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有关,与距离无关,故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2;不变.17.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绿光和蓝光.【考点】AP:光的色散.【分析】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解答】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就是光的三原色,它们分别是红光、绿光、蓝光.故答案为:色散;绿光.18.如图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界面的左边是空气,折射角为60度.【考点】AK: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将发生反射和折射,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具有对称性,在界面的同侧,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不对称,分别在界面的两侧.【解答】解:由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故NN′是法线,MM′是界面,则C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A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BON′=30°,折射角为∠AON=60°.由于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界面MM′右边是玻璃,左边是空气.故本题答案为:左;60.19.2011冬季大雾天气比往年频繁,而霜却比较少.雾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2)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解答】解: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答案为:液化;放出.2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由空气折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会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考点】A4: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真空中的要小.【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需要记住的,是3×108m/s.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故光由空气折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会减小.故答案为:3×108;减小.21.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是近视眼,需要选用凹透镜进行矫正.【考点】BA: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解答此题应明确以下两点:近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远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解答】解:由图可知: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需佩戴凹透镜矫正,所以此人应佩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故答案为:近视;凹透镜.22.当摄影师用一台镜头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全班同学照完合影后,接着又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这时摄影师应该减小(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小明的距离,同时增大(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像变大时,像距也变大,而物距变小.【解答】解:当照完合影后,又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时,照相机所成的像变大了,像距也要变大,物距变小,故照相机到小明的距离变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变大.故本题答案为:减小;增大.23.完成图中透镜的光路图.【考点】B6:透镜的光路图.【分析】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根据图示作出折射光线.【解答】解: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由此作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4.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出物体AB的像.【考点】AH: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 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
2015-2016年山西省太原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和答案
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根据生活经验,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受到的重力约为0.5NB.一名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时的压强约150PaC.此时考场内的大气压约为3个标准大气压D.一名中学生从一楼到三楼克服体重做的功约500J2.(3分)下列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的小动物B.撑杆跳高运动员将撑杆压弯C.抛出的铅球会落回地面D.将弹簧拉力器拉开3.(3分)我国公安部规定:小汽车驾驶员和前排的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A.倒车B.车速太慢C.突然起动D.紧急刹车4.(3分)在自行车的设计或使用中,下列能减小摩擦的是()A.车轮的外胎上做有凹凸花纹B.轴承中装有滚珠C.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D.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5.(3分)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钢丝钳B.扳手C.核桃钳D.食品夹6.(3分)如图所示,一只“火烈鸟”在湖边觅食,开始时,鸟的两只脚站立在沙滩上,当它把一只脚抬离沙面时,它对沙面的()A.压力变大力B.压力不变C.压强变小了D.压强不变7.(3分)2015年5月19日中午,梁先生开车行驶到一在建高架桥下时,一根钢管突然从天而降,穿过小轿车驾驶座与副驾之间,直直戳在变速箱上,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钢管从高空坠落,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钢管下落的过程中具有的机械能大小不变C.钢管从高空坠落,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钢管砸在挡风玻璃的瞬间,具有很大的重力势能8.(3分)小夏推箱子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最终箱子被推出后又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对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因为箱子没动,所以小夏没有对箱子施加力的作用B.图甲:因为小夏对箱子施加了力,所以小夏对箱子做了功C.图乙:因为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推力,所以小夏没推动箱子D.图丙:小夏对箱子做的功小于推力与箱子移动距离的乘积9.(3分)小敏同学和他所骑的轻便自行车总重约600N,上学路上他骑车在20s 内匀速通过了一段长100m的平直公路。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测试卷(测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8分)1.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初二物理后,获得了以下的一些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所谓的力就是物体间的一种相互作用B.要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必须是直接接触的C.相互作用的力就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面正确的说法是()A.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原因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物体受力时,才会运动3.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A.汽车的惯性等于所受的阻力B.汽车的牵引力等于所受的阻力C.汽车的牵引力大于所受的阻力D.汽车的牵引力等于所受的重力4.有关重力产生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接触地球,才被地球吸引.B.地球吸引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C.地球吸引物体的力大于物体吸引地球的力.D.地球吸引近地面的物体,物体也吸引地球.5.铅球被推出后,不计空气阻力,在空中飞行时()A.只受到重力作用. B.受到重力和推力的共同作用.C.只受到推力作用. D.不受任何力的作用.6.关于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只要相接触,就一定有压力的作用B.离开了物体,就没有相互作用的力C.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有关7.一个成年人受到的重力大约是( )A.6N B.60N C.600N D.6000N8.以下措施中用来减小摩擦的是( )A.上紧缝纫机的皮带 B.在笔头上装上小钢珠,制成圆珠笔C.在纲丝钳口刻上花纹 D.在乒乓球拍上粘上带颗粒的胶皮9. 如图所示是阿基米德原理的验证过程的实验,从实验中可以验证的规律是()A.浮力与物体的体积和形状及物体的重力三者有关B.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C.浮力与物体自身的重力也有关D.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因为液体对物体产生的力是由压力差所造成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微专题系列16——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微专题系列16——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案【复习目标】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会利用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重难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过程】一、知识点及典型例题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例题1.如图4所示,小红手撑雨伞走在路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将发生严重变形。
下列判断推理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B.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C.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D.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例题2.根据下图情景,结合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1.当风沿着窗外的墙顶吹时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的流速室内空气的流速,窗外空气的压强室内空气的压强(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截至2017年底,我国高铁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2019年中国高铁总里程将突破3万千米,高铁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都标有安全线,人必须站到安全线以外区域候车,当有列车驶过时,如果人站到安全线以内,即使与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非常危险的,这是因为()A.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B.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C.流体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小D.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大小无关二、当堂反馈1.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用细线容易分割熟鸡蛋属于增大压强②堵住茶壶盖的小孔,水不容易被倒出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③软包装饮料的吸管下端被削得很尖是为了减小压强④教室的门窗打开时,“过堂风”会把门关闭是由于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2.如图所示,将一根玻璃管制成粗细不同的两段,管的下方与一个装有部分水的连通器相通。
当从管的一端吹气时,连通器两端A、B液面高度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A液面上升B.A液面下降C.B液面下降D.A、B液面高度均不变3.2018年10月月2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C600水上首飞成功。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小明同学放学经常去打篮球,如图要托起一个篮球所用的力,下列选项最合理的是()A.0.6N B.6N C.60N D.600N2.如图,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各施加10N的拉力,并保证弹簧秤静止,则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A.0N B.5N C.10N D.20N3.如图所示,一个小球在一段光滑弧形斜槽AB上运动,当小球从A运动到B时,小球所受的全部外力突然消失,那么小球将()A.做匀速直线运动B.立即停止运动C.运动越来越慢D.落下来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B.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小C.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减小压强D.三峡船闸是利用了惯性的原理通航5.下列器材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B.密度计C.水位计D.气垫船AO OB ,甲、乙两物体重均为6.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C可以绕O点转动,:3:1300N,甲的底面积为4cm2,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地面的压强为5×105PaB.地面对甲的支持力为100NC.A端受到甲的拉力为200ND.物体乙从B点向C点移动过程中,甲对地面的压强逐渐增大7.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
将木块截去一部分后,再用少许粘合剂(其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固定上与截去部分体积相同的合金材料后,投人某种液体中仍漂浮,如图乙所示,此时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强为1×103Pa,合金材料的密度2.6×103kg/m3,g取10N/k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木块的密度是0.6×103kg/m3②木块被截去部分的体积为2×10-4m3③乙图中木块和合金材料受到的浮力为10N④合金材料受到的重力为4NA.只有①②③正确 B.只有①②④正确C.①②③④都正确D.只有①③④正确8.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郓城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X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8℃2.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3.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A.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聋的头盔B.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有隔音板墙4.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树荫下圆形光斑B.海市蜃楼C.露珠下的叶脉D.水中“倒影”5.小明在仔细观察了图所示的光路图,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6.如图所示,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C.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D.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7.在①冰熔化;②酒精蒸发;③水沸腾;④铁水凝固的四个过程中,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B.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C.江面上大雾的形成D.水在慢慢地结冰9.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水 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 2.7×103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10.由两种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实心球甲、乙,在天平右盘中放入4个甲球,在左盘中放入5个乙球,这时天平刚好平衡,且游码没有移动,则可知()A.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5:4 B.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4:5C.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5:4 D.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4:5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1.如图所示,小华用刻度尺测量某铁棒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测量的结果应为cm.12.老王戴的眼镜中间厚边缘薄,由此判断,老王患的是病(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当其不戴眼镜时,近处射来的光线在眼睛中形成的光路为如图所示(填“甲”或“乙”).13.如图是一款型号为20的家用高压锅,这里的“20”是指锅身的直径是20(填单位);高压锅密封性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当食物煮熟后从限压阀处喷出的“白气”是形成的.14.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但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15.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的程度时,液体乙醚消失的现象称为;向里推活塞,一会儿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的现象称为.16.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g/cm3.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4分)18.(1)如图1所示,S为一个发光点,P为平面镜前的某一点,试画出由S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的光路图.(2)如图2所示是照相机的原理图,A′B′是AB的像,请画出图中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凸透镜一侧焦点的位置,用字母F表示.1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cm.(2)在此实验中,如果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可能的原因是:.(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4)在做(3)实验时小明同学做实验时不小心将中指挡住镜头的一小部分.则光屏上会出现什么现象.20.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3)由上图可得老醋的体积为cm3,老醋的密度是g/cm3=㎏/m3.21.大城市的“BRT”系统(如图所示)是连接中心城区与外围区域的快速公交系统,它具有专用的车道和站点,有利于中心城区各项功能的向外辐射和向心聚焦.(1)已知从某起点站到终点站的距离约为60km,若“BRT”专用车的平均速度80km/h,求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行时间为多少分钟?(2)目前,由于堵车现象严重,再加上红绿灯较多,该路段开轿车上班的平均速度仅约40km/h,该系统运行后,乘坐“BRT”专用车比自己开车上班从起点到终点可以节约时间多少分钟?22.一个空瓶的质量是0.1kg,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0.4kg,用这一空瓶装某种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总质量为0.9kg,(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1)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总质量和总体积;(3)金属的密度.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郓城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X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8℃【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应用题.【分析】可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物理知识逐一分析,估测物体的实际物理量,选择正确答案.【解答】解:A、一X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80μm,此项描述错误;B、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此项描述错误;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23℃,此项描述错误;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此项描述正确;故选D.【点评】对生活中的一些数据进行估测,往往能考查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注意观察,多思考.2.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简答题.【分析】声音产生的条件是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无法传声;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解答】解:A、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A正确;B、声音是一种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故C错误;D、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快把耳朵震聋了,我们用响度来表示声音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难度在于音调和响度二者的区别,对于这两个的区别,要抓住声音的高低和大小的区别.3.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A.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聋的头盔B.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有隔音板墙【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解答】解:A、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聋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故C符合题意;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有隔音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减弱噪声的途径,真正的理解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解决该题的关键.4.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树荫下圆形光斑B.海市蜃楼C.露珠下的叶脉D.水中“倒影”【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解答】解:A、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的空隙成的像,是小孔成像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幻景,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密度不均匀的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不符合题意;C、露珠是圆形的,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较大,是凸透镜的成像现象,不符合题意;D、水中的“倒影”,是房子在水面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三种光学现象的区分,是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把握住三种光现象的本质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中考考查的热点题型.5.小明在仔细观察了图所示的光路图,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①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②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③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反射定律可知: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以及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了解和掌握.6.如图所示,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C.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D.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态变化有六种类型: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解答】解: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种物质三种状态之间六种物态变化,都是基础性的,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对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7.在①冰熔化;②酒精蒸发;③水沸腾;④铁水凝固的四个过程中,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晶体在熔化的过程和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会保持不变;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但是蒸发时由于吸热,液体表面的温度会降低;【解答】解:①冰是水的固态形式,是晶体,故在一定温度下才能熔化,而且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会保持不变;②酒精在蒸发时,蒸发是可以在任意的温度下发生的,另外由于蒸发吸热,会导致酒精表面的液体的温度会降低;③水在沸腾时温度会保持沸点温度不变;故水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④铁是晶体,故在一定温度下才能熔化,而且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会保持不变.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给出的正在熔化物质是否为晶体,以及发生的汽化现象是否是沸腾.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B.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C.江面上大雾的形成D.水在慢慢地结冰【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然后与题目要求相对应从而确定答案.【解答】解:A、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中的蒸发现象.故A错误.B、灯丝变细,是由于灯丝在高温下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导致其变细,是升华现象.故B正确.C、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D、水在慢慢地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B.【点评】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物态变化与理论联系起来是解决此题的关键.9.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水 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 2.7×103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压轴题;信息给予题.【分析】从表中可以得出信息,物质虽然不同,但密度可能相同,固体物质的密度不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同种物质密度不一定相同,已知物体密度的大小和质量的大小,根据密度公式可比较体积的大小.【解答】解:酒精和煤油不是同一种物体,但密度相等,故A错误.水银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都大,故B错误.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故C错误.实心铜块和铝块,已知质量相同,铜块密度大于铝块密度,根据公式V=可知铝块体积大于铜块体积,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密度特性的应用和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能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找到有用的数据.10.由两种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实心球甲、乙,在天平右盘中放入4个甲球,在左盘中放入5个乙球,这时天平刚好平衡,且游码没有移动,则可知()A.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5:4 B.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4:5C.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5:4 D.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4:5【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比例法;密度及其应用.【分析】由于天平平衡,所以4个甲球和5个乙球的质量相等,求出一个甲球和一个乙球的质量之比,然后根据体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求出两球密度之比.【解答】解:从题意可知:4个甲球和5个乙球的质量相等,则4m甲=5m乙即m甲:m乙=5:4,甲球和乙球的体积相等,根据ρ=可得,甲球和乙球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m甲:m乙=5:4.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根据天平平衡得出4个甲球和5个乙球的质量相等是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1.如图所示,小华用刻度尺测量某铁棒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测量的结果应为60.20 c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长度的测量.【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2)在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要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2)末端所指示的刻度准确值为60.2cm,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物体的长度为60.20cm.故答案为:1mm;60.20cm.【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2.老王戴的眼镜中间厚边缘薄,由此判断,老王患的是远视眼病(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当其不戴眼镜时,近处射来的光线在眼睛中形成的光路为如图甲所示(填“甲”或“乙”).【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应用题.【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远视要用凸透镜来矫正.【解答】解: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甲图中的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应用会聚透镜来矫正,即用凸透镜矫正.乙图中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应用发散透镜来矫正,即用凹透镜矫正;故答案为:远视眼;甲.【点评】本题考查了近视眼成像特点和矫正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13.如图是一款型号为20的家用高压锅,这里的“20”是指锅身的直径是20 cm (填单位);高压锅密封性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当食物煮熟后从限压阀处喷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考点】长度的估测;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参照思想;顺推法;估算法;其他综合题.【分析】(1)根据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了解确定合适的单位;(2)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解答】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家用高压锅的直径与此差不多,在20cm左右;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高压锅密封性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高压锅限压阀中喷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为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得到“白气”.故答案为:cm;沸点;水蒸气遇冷液化.【点评】此题以高压锅为素材,考查了长度的估测、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和液化现象,体现了物理规律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14.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用到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解答】解:冰是晶体,在海鲜的周围铺一层碎冰块,这样冰块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具有制冷作用,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故答案为:吸热;不变.【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具有现实性意义.15.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的程度时,液体乙醚消失的现象称为汽化;向里推活塞,一会儿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的现象称为液化.【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解答】解: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的程度时,液体乙醚消失,实质上是变为了气态,所以是汽化;向里推活塞,一会儿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这是压缩体积使气态变成了液态,所以是液化.故答案为:汽化;液化.【点评】此题考查了什么是汽化和液化.我们要能够根据物态变化知识分析出我们生活中的现象究竟是哪一种物态变化.16.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不变;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气体的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解答】解: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不变,因为密度不随物体的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剩余气体的质量减小了,而气体的体积不变,还等于容器的容积,所以剩余气体的密度变小.故答案为:不变;变小;不变;变小.【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特性的掌握和运用.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无关.17.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甲.(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 1.5 g/cm3.【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在图象中读出甲物质任意一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甲物质的密度.【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当甲乙两种物质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比乙物质的质量大;根据ρ=可知,甲物质的质量大,密度就大;(2)由图象可知,当甲物质的m=3g时,对应的体积V=2cm3,所以甲物质的密度ρ==3.故答案为:甲;1.5.【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和计算,关键是根据图象得出相关的信息.。
八年级物理(下)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春天,护城河畔柳枝摇曳,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夏天,大明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现象,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秋天,植物园内金桂飘香,是气体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分子热运动,故C符合题意;
A. 碾子质量很大B. 书包带做得很宽
C. 针头做得很尖D. 水果刀做得锋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碾子质量很大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书包带做得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
C.针头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B.在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根据转化法,我们通过观察小车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故B正确;
B.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不符合连通器的定义,故B不符合题意;
C.注射器抽取药液时是利用大气压将药液压进注射器中,不符合连通器的定义,故C不符合题意;
D.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沉的,没有应用到连通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如图所示,小明用塑料管可以把杯子中的饮料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A. 西红柿B. 西瓜
C. 面包D. 太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且正负电荷数量相等,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受原子核吸引,绕核做高速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四川省自贡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四川省自贡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1.男生1000m跑是体育中考的项目,关于1000m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听到“跑”的信号时,两脚用力后蹬,这利用了“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B.考生匀速跑过弯道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C.考生跑步速度越快,考生的惯性越大D.考生在跑步时,运动鞋与跑道之间的摩擦越小越好2.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受力面积有关3.下列实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的小动物B.撑杆跳高运动员将撑杆压弯C.穿旱冰鞋的同学推墙会向后滑动D.将弹簧拉力器拉开4.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假设和推理得出的物理规律是()A.光的反射定律B.凸透镜成像规律C.牛顿第一定律D.阿基米德原理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当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由于惯性会向后倾倒D.只有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的作用6.如右图是开启汽水瓶盖的起子的一种使用方法,可将此起子看成一个杠杆,则关于此杠杆支点、动力、阻力的画法,其中正确的是()A.B.C.D.7.在汽车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解释()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A.④①②③B.④②③①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8.如图,小球从斜面上A处由静止滚下,经过B处,最终停在粗糙水平面上的C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球由A处运动到B处,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B.小球由B处运动到C处,阻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状态C.小球由A处运动到C处的过程中,做减速运动D.小球停在C处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9.骑自行车是一项很好的锻炼活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自行车及骑自行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骑自行车水平匀速行驶时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自行车的轮胎上刻有较深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C.骑自行车下坡时,重力势能越来越大D.将坐垫做的较宽,是为了减小人对坐垫的压力,从而减小压强10.如图所示,长方体木块M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m放在木块M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水平拉力F和木块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B.木块m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木块M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块M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若突然撤去水平拉力F,木块m将向右倾倒1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锥形瓶,瓶内漂浮着一块冰,冰融化过程中()A.瓶内水面上升B.水对瓶底的压强减少C.桌面受到的压力增大D.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12.如图所示,相同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A.B.C.D.13.如图所示的甲图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摩擦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A.2.8×103kg/m3B.2.3×103kg/m3C.0.6×103kg/m3D.3.2×103kg/m3 14.如图把体积为300cm3、密度为0.8×103kg/m3的木块浸没在水中放手,木块先上浮,最终漂浮于水面,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g=10N/kg)()A.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3NB.木块上浮过程中,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不变C.木块浸没与木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样大D.如果把漂浮木块露出水面部分切去,余下部分仍将漂浮15.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同的钩码,杠杆会()A.左端下降B.右端下降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1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拉力F=6N,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做的有用功为4J B.所做的额外功为0.8JC.所做的总功为1.2J 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1分)17.小红同学用吸管喝完一盒牛奶后,用力吸了一下,牛奶盒变瘪了,这个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还可以证明是存在的.18.私家车现在逐步进入家庭,交通法规定,驾驶员及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或碰撞时,驾乘人员由于,身体会向前飞出而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在砂石路上,汽车开过后尘土飞扬,那是汽车驶过时空气流速变大,造成局部空间压强(填“增大”或“减小”),从而把尘土卷起来.19.为了验证液体压强的特点,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1)当橡皮膜两侧所受的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发生改变.(2)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不同的水,且左侧水面较低,会看到橡皮膜向(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有关.(3)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相同的水和盐水时,会看到橡皮膜向(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有关.20.如图所示,用一个长为1.2m的斜面将重为45N的物体沿斜面匀速拉到0.4m的高台上,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0%,则把重物拉上高台时做的有用功是J,拉力F是N,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是N.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1分)21.如图一个重5N的物块A静止在水面上请画出物块A所受浮力示意图.22.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风季节,小刚同学发现:每当家里南北的门窗都打开,空气就会流过门窗而形成“过堂风”,房间的门就会自动关上.请你帮小刚分析一下房间的门会自动关上的原因.2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2)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选填“甲”或“乙”)更科学.(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选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24.在“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实验序号钩码重/N 动滑轮重/N 拉力/N 钩码上升的高度/m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① 4 0.5 2.3 0.2 0.4 87.0② 4 0.9 2.5 0.2 0.4 80.0③ 6 0.5 3.3 0.2 0.4 a(1)在完成第③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J,总功为J,(a)处应填的数据是.(2)通过比较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选填“有关”或“无关”).(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25.如图所示,在研究浮力是如何产生的问题时,设想有一个底面积为S,高为h的长方体物块浸没在水中,由于水对长方体上表面的压力F1和下表面的压力F2不同,从而产生了对物块的浮力.图中长方体物块上下底面积S=50cm2,h1=5cm,h2=20cm.(已知ρ水=1.0×103 kg/m3)则:(1)求长方体物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2)长方体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多大;(3)请利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推导出:F浮=ρ液gV排.26.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540N的物体,所用的拉力力F为200N,物体以0.2m/s 的速度匀速上升了10s,(不计绳重,绳与滑轮的摩擦)求:(1)物体上升的高度;(2)拉力F所做的功;(3)若物重只有24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015-2016学年四川省自贡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1.男生1000m跑是体育中考的项目,关于1000m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听到“跑”的信号时,两脚用力后蹬,这利用了“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B.考生匀速跑过弯道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C.考生跑步速度越快,考生的惯性越大D.考生在跑步时,运动鞋与跑道之间的摩擦越小越好【考点】惯性;力作用的相互性;力与运动的关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变,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体现在速度大小及方向的变化.(3)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取决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无关.(4)摩擦力有时是有害的,有时也是有益的,要结合实际需要来增大或减小摩擦.【解答】解:A、听到“跑”的信号时,两脚用力后蹬,人给地面力的作用,地面也给人的脚力的作用,这利用了“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故本选项正确.B、考生匀速跑过弯道时,运动的方向变化,导致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故本选项错误.C、惯性取决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考生的惯性与考生跑步速度无关,故本选项错误.D、人跑步时,利用运动鞋与跑道之间的摩擦前进,如果摩擦力太小人容易滑倒,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以及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答题关键.2.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受力面积有关【考点】力的三要素.【分析】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解答】解:由图可看出,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点A、B不同,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故选C.【点评】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物理上将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3.下列实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的小动物B.撑杆跳高运动员将撑杆压弯C.穿旱冰鞋的同学推墙会向后滑动D.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判断.【解答】解:A、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的小动物,力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不符合题意;B、撑杆跳运动员施加的压力,使撑杆的形状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C、穿旱冰鞋的同学推墙,对墙壁施加力的作用,自己由静止变成向后滑动,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符合题意;D、将弹簧拉力器拉开,弹簧长度变大,形状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掌握和运用,分析运动状态变化时要看:①物体的速度是否变化,②运动方向是否变化.4.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假设和推理得出的物理规律是()A.光的反射定律B.凸透镜成像规律C.牛顿第一定律D.阿基米德原理【考点】牛顿第一定律.【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不能由实验直接验证.【解答】解:光的反射定律、凸透镜成像规律、阿基米德原理都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结论,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在不受外力时的运动情况,而不受外力是一处理想情况,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故选C.【点评】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通过分析实验,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并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初中物理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也利用了同样的方法.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当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由于惯性会向后倾倒D.只有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的作用【考点】重力的方向;惯性;摩擦力的方向;浮力产生的原因.【分析】(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是摩擦力;根据摩擦力的概念从定义中获取信息,分析出答案;(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它总是指向地心;(3)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产生的向上托的力,即受浮力作用.【解答】解: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故A错误;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B正确;C、当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由于惯性会向前倾倒,故C错误;D、只要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产生的向上托的力,即受浮力作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牢固掌握基本概念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如右图是开启汽水瓶盖的起子的一种使用方法,可将此起子看成一个杠杆,则关于此杠杆支点、动力、阻力的画法,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杠杆及其五要素;力臂的画法.【分析】由开瓶器的作用结合杠杆的五要素解答此题.【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要想把瓶盖打开,开瓶器手柄应逆时针转动,即动力方向是逆时针;瓶盖阻碍开瓶器的转动,所以阻力的方向是顺时针,由此可知图C是正确的;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杠杆的五要素和力臂的画法,也是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题目,属于基础题.7.在汽车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解释()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A.④①②③B.④②③①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考点】惯性.【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解释惯性现象时,注意运动状态的变化先后顺序.【解答】解:结合惯性知识,正确的解释顺序为: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故正确的顺序为:④②③①.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现象的理解和掌握.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8.如图,小球从斜面上A处由静止滚下,经过B处,最终停在粗糙水平面上的C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球由A处运动到B处,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B.小球由B处运动到C处,阻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状态C.小球由A处运动到C处的过程中,做减速运动D.小球停在C处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分析】(1)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二者可以相互转化;(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根据小球有机械能转化情况可判断其速度的变化;(4)一对平衡力必须同时符合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解答】解:A、小球由A处运动到B处,高度降低、速度变大,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故A正确;B、小球由B处运动到C处,速度越来越小,是阻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C、小球由A处运动到C处的过程中,先从A到B,速度增大,再从B到C,速度减慢,故C 错误;D、小球停在C处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重力势能与动能的大小变化、力与运动的关系,以及平衡力的辨别等,有一定综合性,但总体难度不大.9.骑自行车是一项很好的锻炼活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自行车及骑自行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骑自行车水平匀速行驶时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自行车的轮胎上刻有较深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C.骑自行车下坡时,重力势能越来越大D.将坐垫做的较宽,是为了减小人对坐垫的压力,从而减小压强【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分析】①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②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度有关,质量越大,被举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④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解答】解:A、自行车水平匀速行驶时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B、自行车的轮胎上刻有较深的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故B正确;C、骑自行车下坡时,高度不断变小,所以重力势能越来越小,故C错误;D、将坐垫做的较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D错误.故选B.【点评】自行车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应用了非常多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声现象、光现象、杠杆等方面,平时多注意观察,将其知识活学活用.10.如图所示,长方体木块M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m放在木块M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水平拉力F和木块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B.木块m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木块M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块M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若突然撤去水平拉力F,木块m将向右倾倒【考点】平衡力的辨别;摩擦力的大小.【分析】(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2)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后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就是摩擦力;(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解答】解:A、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和m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两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和木块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此选项正确;B、在M向左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m与之同时运动,两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所以m与M 之间没有摩擦力.此选项错误;C、木块M受到的重力及m的重力之和与地面对M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此选项错误;D、原来m随M一起运动,若突然撤去水平拉力F,由于摩擦M立刻停止运动;而由于惯性,木块m下部随M停止运动,而上部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左倾倒.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力的平衡、摩擦力的产生及其方向的理解和应用.解答摩擦力问题时注意:物体间有摩擦力时别忘了分析,没有摩擦力时别乱分析.1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锥形瓶,瓶内漂浮着一块冰,冰融化过程中()A.瓶内水面上升B.水对瓶底的压强减少C.桌面受到的压力增大D.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考点】压强大小比较;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分析】冰漂浮于水面上,要想判断冰熔化之后,水面是否变化,则需要比较冰块排开液体的体积跟冰熔化成水后的体积大小.若二者体积相等,则水面不变;若增大,则水面上升;若减小,则水面下降.【解答】解:因为冰漂浮于水面上,所以F浮=ρ水gV排=G冰,﹣﹣﹣﹣﹣﹣﹣﹣﹣﹣﹣﹣﹣﹣﹣﹣﹣﹣﹣﹣﹣﹣①又冰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则G水=ρ水gV水=G冰,﹣﹣﹣﹣﹣﹣﹣﹣﹣﹣﹣﹣﹣﹣﹣﹣﹣﹣﹣﹣﹣﹣﹣﹣②由①②可得:ρ水gV排=ρ水gV水,所以V排=V水,即:冰熔化为水的体积等于冰排开水的体积.故冰化水后水位不变.则水对瓶底的压强.把冰、水和瓶子做为整体分析,其总重力不变,则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压强不变.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一是冰化水质量不变,二是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联合运用.12.如图所示,相同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A.B.C.D.【考点】压强大小比较.【分析】(1)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下沉、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悬浮、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漂浮;(2)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漂浮时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3)根据P=ρgh判断液面处于同一高度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解答】解:由图可知,小球在BD中漂浮,A中悬浮,C中下沉,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BD液体的密度大于A和C液体的密度;因为物体漂浮时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根据F浮=ρgV排可知,D中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B中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D中液体的密度最大,所以根据P=ρgh可知,液面处于同一高度时,D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最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来判断容器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关键是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判断出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13.如图所示的甲图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摩擦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A.2.8×103kg/m3B.2.3×103kg/m3C.0.6×103kg/m3D.3.2×103kg/m3【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密度的计算.【分析】分析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当石块没有浸入水中时,拉力等于重力,据此求出石料重;当石块全浸入后,拉力等于重力减去浮力,据此求石料受到的浮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石料排开水的体积(石料的体积),知道石料重,利用重力公式求石料的质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石料的密度.【解答】解:由图乙可知,石料的重为1400N,石料浸没后钢丝绳的拉力为900N,则石料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G﹣F拉=1400N﹣900N=500N,因为F浮=ρ水V排g,所以石料排开水的体积(石料的体积):V石=V排===0.05m3,由于G=mg=1400N,则石料的质量:m===140kg,石料的密度:ρ石===2.8×103kg/m3.故选A.【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图乙确定石料的重力及钢丝绳受到的拉力、会用称重法计算出石料受到的浮力.14.如图把体积为300cm3、密度为0.8×103kg/m3的木块浸没在水中放手,木块先上浮,最终漂浮于水面,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g=10N/kg)()A.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3NB.木块上浮过程中,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不变C.木块浸没与木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样大D.如果把漂浮木块露出水面部分切去,余下部分仍将漂浮【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压强大小比较.【分析】(1)根据公式F浮=ρ水gV排可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2)根据公式F浮=ρ水gV排可分析木块上浮过程中,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变化;。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篇(1):初二下册物理期末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B2. C3. C4.D5. B6. B7.B8.C9.B 10.C 11.A 12.A 13.D 14.B 15.C 16.A 17.D 18.D二、填空题19. 重力;静止;惯性 20。
5;平衡力 21。
100022.0.2 1.0103 23。
故答案为:8;上浮;5;5104.24。
8.4107 2.8106 25。
30 不变26。
27. 2.4;大于 28。
不变有三、作图题29.四、实验探究题30. (1)匀速直线 (2)运动的距离大小(或运动的远近)五、综合应用题31.答案:(1)由题意可知冰块放入果汁饮料中会漂浮故冰块受到的浮力F浮=G冰=2023-3kg10N/kg=0.2N(2)由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可得杯子底部的压强为:p=gh=1.0103kg/m310N/kg1010-2m=0.98103Pa故杯底受到的压力F=pS=0.98103Pa5010-4m2=4.9N32。
解析:当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由速度和时间可以求出距离,然后根据功的计算公式求出功,再由功率计算公式求出功率。
答案:(1) F=G=mg=2023kg10N/kg=2105N(2)s=vt=0.1m/s15s=1.5m W=Fs=2105N1.5m=3105J(3)P=W/t=3105J/15s=2104W 或者根据P=Fv=2105N0.1m/s=2104W33.答案:(1)由V=S/t 得:S=vt=5m/s3060s=9000m=9km(2)W=Fs=40N9000m=360000J(3)P=W/t=360000J/1800s=200W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由物理网为您提供的初二下册物理期末试题答案2023,祝您学习愉快!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篇(2):初二下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9题单选,每题2分;11-12题多选,每题3分)1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A.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 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 用力把铅球推出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3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接近于 ( )A.50 N,103PaB.50 N,104PaC.500 N,103PaD.500 N,104Pa4小丽同学通过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5如图,是张三同学在运动场上看到的一些场景,他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张红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一切物体都要受到惯性的作用C.李宁同学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因为速度为0,所以处于平衡状态D.张彦同学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单杠对他的拉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6下列是2023年第29届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在这些运动中运动员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 )A.射箭B. 举重C. 击剑 D .射击7在2023年江南中学体育节上,小华水平抛出一飞盘,快速前进的飞盘越升越高,从侧面看,飞行过程中飞盘的形状应为下列图示中的()A. B. C. D.8如下图所示,设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
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卷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卷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光的传播特性的?()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 光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C.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 m/sD. 所有选项都正确2. 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量不变B. 能量可以从不存在转化为存在C. 能量可以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D.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封闭系统3. 在电路中,下列哪个元件是用于控制电流大小的?()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二极管4. 关于声波的特性,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B. 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C. 声波的频率越高,音调越低D. 声波是横波5. 下列哪种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A. 镜子中的倒影B. 放大镜放大物体C. 彩虹的形成D. 太阳光直射到地球二、判断题1.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2.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 磁场只对带电粒子有力的作用。
()4. 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5. 光的波长越长,频率越低。
()三、填空题1. 力的单位是______。
2. 热量的单位是______。
3.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____。
4.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5.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
四、简答题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
2. 什么是光的反射?3. 简述电磁感应现象。
4. 什么是能量守恒定律?5. 简述声波的传播特性。
五、应用题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 m/s^2,求5秒后的速度。
2.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和一个电阻为20Ω的电阻器串联,求总电阻。
3. 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从高度为5 m的地方自由落下,求落地时的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 年 级 物 理 学 科 试 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活处处是物理,图1是我市松花江边美丽风光,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 .甲图岸边高楼在江中的倒影B .乙图中人们在江边晨练时的影子C .丙图中阳光穿过树木光芒四射D .丁图中我们看到江水中游动的鱼儿2.周末闲暇时,小明和爸爸、妈妈坐船游湖,观赏到松花湖的美景,小明感觉坐对面的爸爸在美景中穿行,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船B .小明C .岸边的树D .妈妈3.在《我是歌手》第五期中,林志炫演唱了《没离开过》,到了副歌部分,林志炫竟然连升八个度,被誉为“高音王子”.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连升八个度”指声音的响度发生了变化B .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 .林志炫是通过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D .场外的人是通过音色辨别林志炫的声音4.下列四种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 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 ③深秋,树上的白霜; ④初春,冰雪消融. (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5.下列数据接近实际的是 ( ) A .现在考场的温度大约32℃ B .考场内空气的质量大约180kgC .你手掌的宽度大约2.5dmD .橡皮从课桌落到地面的时间大约10s6.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2是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 登录网址、查看物品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 .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C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D .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7.如3图,能正确表示像与物关系的是 ( ) A B C D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kg 棉花质量比2kg 木头质量小B .一块冰熔化成水后,体积变小,其质量不变C .将一铁块加热后压扁了,其质量变小,密度变大D .宇航员将一块矿石从月球带回地球上,其质量将变小图1图2图39.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 )A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热B .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吸热C .寒冷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10.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4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 .全程中,小华一直比小明跑得快D .全程中,小华和小明的平均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11题每空2分,其他每空1分,共20分)11.平面镜可以用于成像,一身高1.78m 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 处,若此人远离平面镜,像 (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12.2016年1月6日,我国地震台探测到朝鲜境内发生强度约为5级的地震,朝鲜证实进行了核试验,核爆炸产生的 (超声波/次声波)能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这种波的频率比可听声波 (高/低),这种波对人体有杀伤力,这说明它具有 .13.如图5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 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 侧. 14.图6所示,小明想通过A 、B 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 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15.“蒙牛”牌早餐奶质量约为275 g ,体积为250mL ,由此可以估算出牛奶的密度约为_______g/cm 3.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与天宫二号圆满完成任务,如图7所示是当时发射飞船的一些情景. 回答问题:(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 (选填“固”、“液”或“气”)态的, 发射架下有一大水池,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有大量的“白气”,白气是由于水先______ 后形成的.(2)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对接后,以神舟十一号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 的,地面各个测控站能准确用一种波对飞船进行遥控,你认为它是超声波吗? ( 选填“是”或“不是”),你的理由 .图5图7 图4图6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7.如图8为我国一元硬币.小陈同学测得10枚硬币的质量为64g ,体积为8cm 3,求每枚硬币的密度是多少?18.小汽车油箱所装油的容积是0.02m 3,若汽油的密度为0.75×l03kg/m 3,则油箱内汽油的质量是多少?四、简答题(19题3分,20题4分共7分) 19.小明的爸爸在夏天喝啤酒时将一瓶没有打开的啤酒放入了冰箱冷冻室内,结果第二天啤酒瓶被冻裂,请你解释一下啤酒瓶被冻裂的原因。
20.夏天,小林与小欣一起到餐厅,小林要了一杯热咖啡,小欣要了一杯冰柠檬茶,如图9所示.一段时间后,他们各自的杯壁上都出现了小水珠,但出现的部位不同,请指出两只杯子水珠出现的部位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五、作图与实验题(21题每图2分,22.23.24题每空1分,25题每空2分,共33分)21.(1)如图10所示,OB 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 和折射光线OC 的大致方向.(2)在图11中画出AB 在镜中所成的像.(3) 在图12中画出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2.如图13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和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比较两个实验,请同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两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 ;其中一支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温度为 .图8 图9图10 图11 图12(2)两个实验都用图象很直观的反映了物质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13乙、丙所示,两图象反映出海波熔化和水沸腾时的共同特点是:.(3)探究海波熔化过程的关键是要保证海波受热;而探究水的沸腾的关键要尽可能缩短水沸腾的时间.为了加速水的沸腾,我们通常是在“水”上做文章,可以尽可能和.2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和小芳用玻璃板、两支蜡烛A 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在桌面上进行实验,如图14所示。
(1)小明在实验时选用玻璃板,是因为玻璃板透明,便于;(2)实验时,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将玻璃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3部分重叠的像,为了保证实验效果,他们应选择________ _(选填“较薄的玻璃板”或“较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并沿着玻璃板的(选填“A侧面”、24、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如图15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如图15乙所示,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需将蜡烛向(填“左”或“右”)移动,(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根据此原理工作的.(3)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选填“上”或“下”)移动.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___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4)如果上述实验装置采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的“F”字样做发光体,你认为这样好吗?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25.小明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测酱油的密度的实验.(1)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16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g,酱油的密度为kg/m3.(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或“偏小”).(3)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图14图16图15八年级物理学科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D2.C3.A4.C5.B6.C7.A8.B9.B 10.D二、填空题(11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11.远离,不变12.次声波,低,能量13.放大,右14.同一直线上,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沿直线传播),倒立15.1.1,不变16.(1)液,汽化,液化(2)静止,不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三、计算(共10分)17.8g/cm3(8×l03kg/m3)(公式2分,代入数据2分,结果1分)18.15kg (公式2分,代入数据2分,结果1分,有单位错误扣1分)四、简答题(共7分)19.水结冰质量一定-------1分,因为密度变小-----1分体积变大而胀裂-----1分20.(1)小林的水珠在杯子的内壁,(1分)因为小林杯中装的是热咖啡,杯内的热的水蒸气遇冷杯子放热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壁上;(1分)(2)小欣的水珠在杯子的外壁.(1分)小欣杯中放的是冰柠檬茶,杯外的水蒸气遇冷的杯子放热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壁.(1分)五、作图与实验题(共33分)21.图略(1)图2分,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各1分,不画法线都不给分(2)、(3)每图2分22.(1)停表(秒表);92℃(2)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3)均匀;减少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23.(1)确定像的位置;(2)垂直(竖直)(3)较薄的玻璃板;A侧面24.(1)10.0 (2)左,照相机(3)上,近视眼镜(4)好;可以增加物体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性质;所成的像不会晃动,更加稳定;跟燃烧蜡烛相比,LED发光体更安全、环保….(写出任意一点都可以)25.(1)45;1.125×103;(2)偏大;(3)•ρ水.(以上答案仅供参考,主观性试题可灵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