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医学院《局部解剖学》课程实践教学大纲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解剖学》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topographic anatomy

课程编号:1001010090401

课程类别:独立开设实验课程

学时:28 (总学时56 实验学时28)学分:3.5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妇幼、急诊、肿瘤、放医修完本课程所规定的本科学生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任务:局部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实际需要,着重研究人体各个局部的层次结构、区域内重要结构和器官的位置形态及其相互毗邻关系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科学,是解剖学的主要分科之一。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

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教学在实验室完成,教学采用讲课、观察标本和尸体标本操作相结合的

方式。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在系统解剖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本学科的学习,突出“三基”,培养辨证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独立自学能力,达到理解基础理论,加深巩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为学习相关课程以及临床主要课程,打下一定的《局部解剖学》基础。

(一)通过课堂讲授和自学,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二)通过实习课,对基本内容进行实地解剖或标本观察,并密切结合活体熟悉各部的表面解剖,能写出解剖记录,画出必要的简图,能进行分析、综合,以达

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

(三)通过实地解剖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基本的解剖器械,达到能在尸体上进行切割、剥离、解剖等基本技能训练的目的。

三、考核方式及办法:

目前为标本观察效果评分考核。

四、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

局部解剖学实验安排一览表

五、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

实验头部

1. 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复习已学过的理论知识,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掌握颅顶软组织层次结构的特点;掌握面部的血管、神经支配及临床意义;掌握腮腺的位置及毗邻关系,腮腺管的行程、开口及临床意义;掌握颅内外静脉交通的主要途径。

2. 实践内容

⑴观察颅顶枕区软组织层次的情况,重点在血管神经的分布。

⑵指导面浅部、腮腺区的观察。

⑶示教指导血管、板障及海绵窦。

3. 实验材料

⑴额顶枕区模型;

⑵颅顶软组织分层显示标本;

⑶去顶颅骨标本;

⑷面神经标本。

4. 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解答疑问。

5. 考核要求

要求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老师随机进行标本抽查。

6. 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实验二颈部

1. 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掌握颈部的层次特点;掌握甲状腺的形态、位置、毗邻、血供与喉的神经的毗邻;掌握气管的位置、毗邻;了解颈根部的结构。

2. 实践内容

⑴观察内容:逐层观察浅静脉、颈丛皮支,颈筋膜浅层、中层,显露甲状腺鞘;

⑵观察甲状腺的形态、找到甲状腺悬韧带,观察其作用;

⑶观察甲状腺周围的毗邻,寻找甲状腺上、下动脉、静脉、甲状腺中静脉,注意有

无甲状腺最下动脉,自侧叶上下极寻找喉上、喉返神经。

3. 实验材料

⑴颈部模型;

⑵整尸标本。

4. 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解答疑问。

5. 考核要求

要求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老师随机进行标本抽查。

6. 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实验三胸壁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掌握胸壁的层次特点及胸部的主要标志线;掌握肋间隙的层次及肋间神经、动脉及静脉的排列关系;掌握乳房的位置、构造及淋巴回流;掌握胸膜隐窝的概念及意义;熟悉肺根的组成和毗邻关系、肺门结构的排列。

2.实践内容

⑴ 观察乳房的结构特点、淋巴结;

⑵ 观察肋间隙血管神经走形特点;

⑶观察胸膜隐窝及返折线。

3.实验材料

⑴乳腺标本、模型;

⑵示肋间隙结构标本;

⑶胸膜标本、模型

4.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解答疑问。

5.考核要求

要求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老师随机进行标本抽查。

6.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实验四纵膈

1. 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了解纵隔的概念和分部;掌握上纵隔结构及相互的毗邻

关系;掌握食管的起止、行程和重要毗邻。

2. 实践内容

⑴观察主动脉弓的行程、毗邻;

⑵寻找心包横窦、斜窦;

⑶寻找动脉导管三角;

⑷观察胸导管走行、毗邻。

3. 实验材料

⑴整尸标本;

⑵胸纵隔标本(开胸切除肺)

4. 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解答疑问。

5. 考核要求

要求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老师随机进行标本抽查。

6. 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实验五腹前外侧壁

1. 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了解腹部的主要体表标志及腹内脏器在各区的体表投影,掌握腹膜与腹膜腔的概念,腹腔与腹膜腔的区别。掌握腹前外侧壁的层次、各层结构的特点及其与腹部手术切

口选择的关系。掌握腹股沟区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腹股沟疝形成的

关系。掌握腹股沟管的组成(四壁、两口)及其内容。掌握腹壁下动脉的行程,腹股沟区的重要韧带及其与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意义。

2. 实践内容

⑴观察浅筋膜内血管、神经及Camper筋膜、Scarpa筋膜的延续;

⑵辨别腹白线、半月线、弓状线及腱划等结构;

⑶利用腹壁模型结合对照腹股沟管、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腹壁下动脉等的

位置、行程进行示教,提示疝气发生的解剖机制;

⑷观察腹前外侧壁的层次;腹壁血管神经的分布特点;

⑸腹壁切口的比较与选择及切开层次;

⑹观察海氏三角与直疝的标志;

⑺观察腹股沟管的组成,斜疝、直疝的解剖学鉴别。

3. 实验材料

⑴整尸标本;

⑵腹股沟区标本(含腹股沟管及有关神经、动脉、韧带);

⑶腹股沟管模型;

⑷腹膜模型;

⑸骨盆标本(保留韧带)、经网膜孔横切标本。

4. 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解答疑问。

5. 考核要求

要求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老师随机进行标本抽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