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孤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孤雁原文翻译及赏析(7篇)
孤雁原文翻译及赏析孤雁原文翻译及赏析(7篇)孤雁原文翻译及赏析1解连环·孤雁原文楚江空晚。
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
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译文及注释译文在空阔的楚江夜晚,我痛心突然被惊散后,自己已脱离雁群万里之远。
顾影自怜,想到飞下寒塘,只见地面一片眼前草枯沙净,江水平阔伸向遥远天边。
孤单一只的我无法排成字形,只能寄去相思情意的一点。
还生怕这样徘徊迁延会耽误北地吞毡嚼雪的故人,传达他们眷念故园的心愿。
有谁会可怜我长途飞行的艰难?让我想起深夜孤居长门宫的皇后,锦筝弹着心中无限的幽怨。
料想自己的伴侣还栖宿在芦花中,他们是否正惦念我在春前,会转程从旧路飞回北边。
我仿佛听到他们在暮雨中声声呼唤,只怕在边塞突然相见。
这样当双燕归来后栖息于画帘半卷的房檐,我也不会羞惭。
注释楚:泛指南方。
恍(huǎng)然:失意貌。
自顾影:对自己的孤独表示怜异之意。
自顾影:顾影自怜,对自己的孤单表示怜惜。
下寒塘:崔涂《孤雁》诗:“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写不成书:雁飞行时行列整齐如字,孤雁而不成字,只像笔画中的“一点”,故云。
这里还暗用了苏武雁足传书的故事。
因循:迟延。
残毡拥雪:用苏武事。
苏武被匈奴强留,毡毛合雪而吞食,幸免于死。
这里喻指困于元统治下有气节的南宋人物。
荏苒(rěn rǎn):形容愁苦连绵不绝。
谩:漫,徒然的意思。
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被打入长门冷宫。
这里用长门宫的寂寞冷落来形容孤雁的凄凉哀怨。
锦筝:筝的美称。
古筝有十二或十三弦,斜列如雁行,称雁筝,其声凄清哀怨,故又称哀筝。
《晋书·桓伊传》“抚哀筝而歌怨诗”。
蓦地:忽然。
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北方。
杜甫《孤雁》阅读答案
杜甫《孤雁》阅读答案杜甫《孤雁》阅读答案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
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4分)(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参考答案:1、(1)答: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
(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
在那动荡不安的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
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
)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
(也可以说,使用了陪衬的写法。
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
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
)(2)答: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答出两点即可)2、(1)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什么样的形象?(2分)(2)分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
(2分)参考答案:2、(每小题2分,共4分)(1)悲伤而执着的孤雁,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飞着、叫着,追寻它的同伴,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
(2)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尾联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的忠贞。
3、(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的形象,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2)尾联为什么写野鸭,有什么用意?(3分)参考答案:3、(1)诗中描写了一只孤独的大雁不吃不喝,一边飞翔,一边悲鸣着,呼喊着雁群,表达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诗人以孤雁自喻,抒发了自己流落他乡,漂泊生涯的孤独和痛苦之情;表达了对亲朋离散的焦虑、迷茫,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高远的志向和执着的追求。
杜甫《孤雁》的诗歌阅读鉴赏练习与答案总结
杜甫《孤雁》的诗歌阅读鉴赏练习与答案总结(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杜甫《孤雁》的诗歌阅读鉴赏练习与答案总结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杜甫《孤雁》的诗歌阅读鉴赏练习与答案总结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
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3分)(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1)(3分)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
(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
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
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
)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
(也可以说,使用了陪衬的写法。
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
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
)(2)(3分)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答出两点即可)。
孤雁诗词阅读答案
孤雁诗词阅读答案《孤雁》讲述了战争时期一段中共情报人员“孤雁”在失忆后自我找寻并和敌方斗智斗勇的故事。
下面是为你了“孤雁诗词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此诗是杜甫于安史之乱期间流落夔州时所作。
14.颔联运用比照手法,用“一片影”与“万重云”比照,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15.诗人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4.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首联中诗人运用“单”字,叙写当初在衡阳回雁峰失去伙伴的大雁返程的状态。
B.颔联中诗人运用典故写到大雁路途遥远却又身单力薄,凸显了大雁的心理状态。
C.尾联中诗人成功运用了衬托的笔法,将大雁的困难处境凸显出来,并发出心声。
D.诗人在这首诗中借物抒怀,借助对孤雁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郁闷情怀。
15.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题中“孤”的含意。
(6分)14.(3分)D(“郁闷”,不准,是孤高、孤傲的心怀)15.(6分)例如1:(1)大雁,离开雁群成为孤独的飞雁;结合诗句解读大雁的“孤独”(1分+2分);(2)作者借物抒怀,借处境相似的大雁说自己的孤独,但作者内心却是孤高(孤傲)的。
(1+2分。
突出“孤高”即可2分)例如2:(概括说到亦可):(1)大雁:衡阳失群,回程落单;任重道远,形单影只;高空呼急,月冷影残;寒夜露宿,远离凫鹥。
(3分)(2)诗人:指出“孤”看似“孤单”,诗人实那么在说明自己宁可在困苦环境之中也要做大雁,不与凫鹥辈为伍,坚守“孤高(孤傲)”之心。
(1+2分。
突出“孤高”即可2分)。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作者: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一只离群孤雁,不想饮水,不肯进食,只是低飞哀叫,思念追寻它的同伴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雁群消失在云海之间,谁来怜惜着天际孤雁?放眼望尽天涯,好像看到同伴身影;哀鸣响震山谷,好像听到同伴的声音。
野鸡不解孤雁心情,只顾自己鸣噪不停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首联“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唤出“孤雁”,“不饮啄”。
写得孤雁有品骨。
孤雁非常想念它的同伴。
不单是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不饮啄”体现出孤雁的执着,不达目的绝不放弃的决心。
寄寓诗人当时渴望与亲人朋友团聚的心情。
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境界忽然开阔。
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一片影”,它与雁群相失在“万重云”间,此时此际显得惶急、焦虑和迷茫。
“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
“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这一联以“谁怜”二字设问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了。
诗人所思念的不单是兄弟,还包括他的亲密的朋友。
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颈联“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联紧承上联,从心理方面刻画孤雁的鲜明个性。
“似”、“如”二字表现了未见而似见,未闻而犹闻的幻觉。
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它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迫使它不停地飞鸣。
它望尽天际,不停地望,仿佛那失去的雁群老在它眼前晃。
《孤雁》阅读答案与解析-杜甫
《孤雁》阅读答案与解析-杜甫(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孤雁》阅读答案与解析-杜甫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杜甫《孤雁》赏析
杜甫《孤雁》赏析杜甫《孤雁》赏析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译文:一只孤雁不吃不喝,边飞边叫着寻找同伴。
有谁可怜一片影子消失在云间?看啊看似乎看见了,太悲伤仿佛听见了(雁群的叫声)。
孤雁的念群之情,野鸦们是全然不懂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
赏析:这是一首悲伤而执着的孤雁: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飞着、叫着,追寻它的同伴。
诗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其实也是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首咏物诗写于大历初杜甫居夔州时。
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体物曲尽其妙,同时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堪称佳绝。
句解全诗的诗眼是(孤)诗骨是(飞鸣声念群)依常法,咏物诗以曲为佳,以隐为妙,所咏之物是不宜道破的。
杜甫则不然,他开篇即唤出“孤雁”,而此孤雁不同一般,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声音里透出:它是多么想念它的同伴!不独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这真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
清人浦起龙评曰:“‘飞鸣声念群’,一诗之骨”(《读杜心解》),是抓住了要领的。
次联境界倏忽开阔。
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一片影”,它与雁群相失在“万重云”间,此时此际的心情该多么惶急、焦虑,又该多么迷茫啊!天高路遥,云海迷漫,将往何处去找失去的伴侣?此联以“谁怜”二字设问,这一问间仿佛打开了一道闸门,诗人胸中情感的泉流滚滚流出:“孤雁儿啊,我不正和你一样凄惶么?天壤茫茫,又有谁来怜惜我呢?”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了。
清人朱鹤龄注此诗说:“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且诗人所思念者恐不独是兄弟,还包括他的亲密的朋友。
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三联紧承上联,从心理方面刻画孤雁的鲜明个性:它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迫使它不停地飞鸣。
诗歌《孤雁》阅读答案
诗歌《孤雁》阅读答案诗歌《孤雁》阅读答案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歌《孤雁》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歌《孤雁》阅读答案1诗歌鉴赏(5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第20题。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3.古人评诗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
“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
上面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参考答案:13.诗眼是“孤”字。
首先大雁因“孤”而“飞鸣”“念群”,颔联“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还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所以说“孤”是诗眼诗歌《孤雁》阅读答案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
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3分)(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1)(3分)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
(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
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
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解析 孤雁(杜甫)
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此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晚年旅居州期间。
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滯留夔州。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孤雁“不饮啄”“声念群”,写出孤雁有品骨,非常想念它的同伴。
B.颌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境界忽然开阔。
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片影”它与雁群相失在“万重云”间,此时此际显得惶急、焦虑和迷茫
C.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嗓自纷纷”表达了诗人感情。
作者对孤雁无比怜悯,对野鸭也是羡慕,野鸦们全然不懂,它们无忧无虑、热闹非常,自得其乐。
D.“谁怜”二字直抒胸隐,凝聚了诗人对抓雁的怜惘之情。
这一联以“谁怜”二字设问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了。
2.这首诗中“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C。
“作者对孤雁无比怜悯,对野鸭也是羡慕,野鸦们全然不懂,它们无忧无虑、热闹非常,自得其乐”分析错误,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
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
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
2.诗歌通过孤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颠沛流高的亲人和朋
友的思念之情,对漂泊生活的苍凉感慨,以及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和执着精神。
杜甫《孤雁》崔涂《孤雁》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杜甫《孤雁》崔涂《孤雁》阅读答案对比赏析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杜甫的咏物《孤雁》写于杜甫居住在夔州时。
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体物曲尽其妙,同时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容十分绝妙。
《孤雁》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
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出川,滞留夔州。
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
这首《孤雁》诗,表达的就是乱离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孤雁崔涂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①,孤飞自可疑。
崔涂的《孤雁》是一首咏孤雁的诗,作者借此以喻自己孤栖忧虑的羁旅之情。
这首诗题名《孤雁》,全篇皆实赋孤雁,诗眼就是一个孤字。
一个孤字将全诗的神韵、意境凝聚在一起,浑然天成。
注①:矰:短箭;缴:系箭的丝绳。
1.杜诗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的作用是什么?请简析。
(3分)2.有人认为崔诗的三、四句是全篇警策,语简而言深,请结合全诗简要。
(5分)【参考答案】1.(3分)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意思是野鸦毫无愁绪,杂乱的吵嚷个不停: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
(写出反衬或对比给1分,其他赏析文字酌情给分)2.(5分)第三句是说失群的原因,第四句是说失群之后仓皇的表现。
(1分)暮雨苍茫,一只孤雁在空中呼寻伙伴。
它经不住雨的侵凌,再要前进,已感无力,面前恰有一个芦叶萧萧的池塘,想下来栖息,却又影单心怯,几度盘旋。
那种欲下未下的举动,迟疑畏惧的心理,写得细腻入微。
(3分)可以看出,作者是把自己孤凄的情感熔铸在孤雁身上了,以孤雁自比,形象而又精妙。
(1分)二:(1) 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 ;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
上面这两首诗,其诗眼都是____。
孤雁诗词赏析参考答案
孤雁诗词赏析参考答案孤雁诗词赏析参考答案孤雁,是一种常见的候鸟,也是诗人们喜欢描绘的主题之一。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孤雁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寂寞和思乡之情。
在许多诗词中,孤雁的形象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成为了诗人们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载体。
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孤雁南飞哀,断肠人在天涯。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思乡之情。
孤雁南飞,象征着离别和孤独,而断肠人在天涯,则是诗人对自己离故乡之苦的形容。
通过孤雁的形象,诗人将自己的心情与大自然相融合,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的离愁别绪。
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赤壁怀古》中也出现了孤雁的形象。
诗中写道:“孤雁出塞声,残阳铺水中。
”这里的孤雁出塞,意味着战乱和离故乡,而残阳铺水中,则是对战争残酷和人们离散的描绘。
通过孤雁的形象,苏轼将战乱时期的苦难和离散的悲凉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沧桑和伤痛。
除了表达离愁别绪和悲凉之情外,孤雁在诗词中还经常被用来描绘孤独和寂寞。
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写道:“孤雁南飞,断肠人在天涯。
”这里的孤雁南飞,象征着孤独和寂寞,而断肠人在天涯,则是对自己内心孤独之苦的形容。
通过孤雁的形象,诗人将自己的孤独感与大自然相融合,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孤雁的形象在诗词中的运用并不局限于表达离愁别绪、悲凉和孤独寂寞之情,还可以用来描绘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精神。
清代文学家袁枚的《世说新语·君子篇》中写道:“孤雁见群飞,大雁见孤飞。
”这里的孤雁见群飞,意味着追求独立和自由,而大雁见孤飞,则是对追求独立和自由的赞美。
通过孤雁的形象,诗人将自己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独立精神和追求自由的决心。
总之,孤雁作为一种常见的候鸟,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意义。
通过孤雁的形象,诗人们表达了离愁别绪、悲凉、孤独寂寞以及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杜甫《孤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甫《孤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杜甫的咏物诗《孤雁》写于杜甫居住在夔州时。
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体物曲尽其妙,同时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容十分绝妙。
孤雁创作年代:唐代作者:杜甫作品体裁:五言律诗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释①饮啄:鸟类饮水啄食。
②万重云:指天高路远,云海弥漫。
③“望尽”二句:望尽天际,仿佛看见了失去的同伴;哀唤声声,似乎同伴的叫鸣在耳边响。
④意绪:心绪,念头。
⑤自:一作“亦”。
相关试题(1) 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什么样的形象?全诗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2)试以颔联和尾联为例,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
(4分)【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的是离群独飞、思念同伴的孤独凄苦、热烈执着的大雁形象。
(2分。
关键词“孤单困苦”“执着念群”,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诗歌通过孤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颠沛流离的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以及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和执着精神。
(2分。
答对第一点得1分,答对第二点或第三点得1分。
)(2)颔联运用对比(反衬)手法。
用“一片影”与“万重云”对比,在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是那么渺小单薄,突出了孤雁的形单影只以及执着勇敢。
(2分。
手法答对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
)尾联用衬托(或陪衬)手法,写野鸦“鸣噪自纷纷”,用野鸦的平庸鸣噪衬托孤雁念群的痛苦、飞奔的劳累,表达出诗人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恶无聊的心绪。
(2分。
手法答对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
)(3)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
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3分)答案: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
《孤雁杜甫》阅读答案(二)
《孤雁杜甫》阅读答案
《孤雁杜甫》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孤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孤雁不孤”,这种见解有道理吗?试作简析。
(4分)
(2)诗中为什么要提到“野鸦”?试作简析。
(3分)
参考答案:
10.(7分)【(1)(4分)有道理。
孤雁形单影只,但心中挂念着群雁(1分),眼中似乎雁群就在前头,耳畔似乎听到同伴呼声,(2分)孤单痛苦当中有追求,有希望。
(1分)(将“群雁”“雁群”置换为“挚友亲朋”亦可。
认为这话没道理,能自圆其说,亦可酌情给分。
)(2)(3分)野鸦有群而无情,孤雁不屑与之为伍,(1分)衬托(对比)突出了(1分)孤雁寻求雁群的坚定忠贞(1分)。
(将“孤雁”“雁群”置换为“作者”“挚
友亲朋亦可”)】。
孤雁诗词阅读答案
孤雁诗词阅读答案第一篇:孤雁诗词阅读答案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此诗是杜甫于安史之乱期间流落夔州时所作。
14.颔联运用对比手法,用一片影与万重云对比,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15.诗人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参考答案:14.(2分)用一片影与万重云对比,突出了在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的渺小单薄(或形单影只)。
(意思表达相近即可得满分。
)15.(3分)诗歌通过孤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颠沛流离的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对自己漂泊生涯苍凉的感慨。
(意思表达相近即可得满分,如答出一点给2分。
)1、读杜甫的《孤雁》回答问题。
(1)分别概括诗中孤雁和野鸦的形象特点。
(2)诗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实际上融入了自己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4、(1)孤雁思念同伴,非常执着。
野鸦则是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的象征。
(2)对亲朋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
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第二篇:《孤雁》的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孤雁高启衡阳初失伴,归路远飞单。
度陇将书怯,排空作阵难。
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
不共凫鹥宿,蒹葭夜夜寒。
【注】鹥(yī),水鸥。
1.请结合首联具体分析其是如何扣题的。
(4分)2.请结合尾联,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怀?(5分)参考答案1.这只大雁刚刚飞出衡阳就与雁群失散了,不得不独自飞翔,漫漫的万里归路上,是何等的孤独凄凉。
作者用“失伴”与“单”来紧扣题目中的“孤”字。
(4分)2.托物言志及拟人的手法。
尾联意思是:哪怕是独自露宿在芦苇丛里,也要坚韧的忍耐寒夜的侵袭;但绝不会为了取暖而与野鸭或水鸥挤在一起。
借此表达诗人孤傲的情怀。
(5分)第三篇:孤雁_教学设计孤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背诵、默写。
2、能力目标: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杜甫孤雁阅读答案
杜甫孤雁阅读答案【篇一:孤雁杜甫与孤雁崔涂阅读答案】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①,孤飞自可疑。
注①:矰:短箭;缴:系箭的丝绳。
21.杜诗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的作用是什么?请简析。
(3分)22.有人认为崔诗的三、四句是全篇警策,语简而言深,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5分)参考答案:21.(3分)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意思是野鸦毫无愁绪,杂乱的吵嚷个不停: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
(写出反衬或对比给1分,其他赏析文字酌情给分)22.(5分)第三句是说失群的原因,第四句是说失群之后仓皇的表现。
(1分)暮雨苍茫,一只孤雁在空中呼寻伙伴。
它经不住风雨的侵凌,再要前进,已感无力,面前恰有一个芦叶萧萧的池塘,想下来栖息,却又影单心怯,几度盘旋。
那种欲下未下的举动,迟疑畏惧的心理,写得细腻入微。
(3分)可以看出,作者是把自己孤凄的情感熔铸在孤雁身上了,以孤雁自比,形象而又精妙。
(1分)【篇二:杜甫《孤雁》赏析】杜甫《孤雁》一诗以雁自况,托物抒怀。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首联点题,孤雁不饮不啄,执着一念,且飞且鸣,其声凄惨,其影孤单。
思念同伴,拼命追寻,悲壮中透露出一份热烈,一份执着。
颔联巧用对比,“一片影”写孤雁的渺小孤独,“万重云”写云天的高远浩茫,两相映衬,更见得离群失伴的孤雁漂泊云天,无处投身的悲苦焦虑。
“谁怜”反问,渲泄滚滚诗情: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份离乱伤怀不正如孤雁的哀哀长鸣吗?颈联描写幻觉,刻画心理。
孤雁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一刻不停地飞鸣。
它望尽天涯,望啊,望啊,仿佛那失去的群雁老在它眼前晃动;它哀唤声声,唤啊,唤啊,似乎那侣伴的鸣声老在它耳畔鸣响。
孤雁诗词阅读答案分析孤雁诗词
《孤雁诗词阅读答案分析:孤雁诗词》
摘要:(意思表达相近即可得满分,如答出一点给2分,(2)诗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实际上融入了自己怎样的情感?,(1)孤雁思念同伴,非常执着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此诗是杜甫于安史之乱期间流落夔州时所作。
1.颔联运用对比手法,用一片影与万重云对比,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诗人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3. (2分)用一片影与万重云对比,突出了在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的渺小单薄(或形单影只)。
(意思表达相近即可得满分。
)
4. (3分)诗歌通过孤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颠沛流离的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对自己漂泊生涯苍凉的感慨。
(意思表达相近即可得满分,如答出一点给2分。
)
1、读杜甫的《孤雁》回答问题。
(1)分别概括诗中孤雁和野鸦的形象特点。
(2)诗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实际上融入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2、(1)孤雁思念同伴,非常执着。
野鸦则是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的象征。
(2)对亲朋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孤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甫的咏物诗《孤雁》写于杜甫居住在夔州时。
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体物曲尽其妙,同时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容十分绝妙。
孤雁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杜甫
作品体裁:五言律诗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释
①饮啄:鸟类饮水啄食。
②万重云:指天高路远,云海弥漫。
③“望尽”二句:望尽天际,仿佛看见了失去的同伴;哀唤声声,似乎同伴的叫鸣在耳边响。
④意绪:心绪,念头。
⑤自:一作“亦”。
相关试题
(1) 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什么样的形象?全诗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试以颔联和尾联为例,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
(4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诗描写的是离群独飞、思念同伴的孤独凄苦、热烈执着的大雁形象。
(2分。
关键词“孤单困苦”“执着念群”,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诗歌通过孤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颠沛流离的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以及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和执着精神。
(2分。
答对第一点得1分,答对第二点或第三点得1分。
)
(2)颔联运用对比(反衬)手法。
用“一片影”与“万重云”对比,在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是那么渺小单薄,突出了孤雁的形单影只以及执着勇敢。
(2分。
手法答对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
)尾联用衬托(或陪衬)手法,写野鸦“鸣噪自纷纷”,用野鸦的平庸鸣噪衬托孤雁念群的痛苦、飞奔的劳累,表达出诗人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恶无聊的心绪。
(2分。
手法答对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
)
(3)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
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3分)
答案: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
(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
自喻。
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
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
) 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
(也可以说,使用了陪衬的写法。
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
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
)
(4)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答出两点即可) (5)“孤雁不孤”,这种见解有道理吗?试作简析。
(4分)
答:有道理。
孤雁形单影只,但心中挂念着群雁(1分),眼中似乎雁群就在前头,耳畔似乎听到同伴呼声,(2分)孤单痛苦当中有追求,有希望。
(1分)(将“群雁”“雁群”置换为“挚友亲朋”亦可。
认为这话没道理,能自圆其说,亦可酌情给分。
)
(6)诗中为什么要提到“野鸦”?试作简析。
(3分)
答:野鸦有群而无情,孤雁不屑与之为伍,(1分)衬托(对比)突出了(1分)孤雁寻求雁群的坚定忠贞(1分)。
(将“孤雁”“雁群”置换为“作者”“挚友亲朋亦可”)
(7)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
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
上面这首杜诗,其“诗眼”是“”;其“诗骨”是“”。
答:孤飞鸣声念群
(8)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系全诗,说说是如何表现诗意的?
答:①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遗失在万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怜意”:“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颔联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②颈联“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意思是“望眼欲穿好像就要看到雁群了,声声哀鸣好像听到雁群的叫声了”:“似”、“如”二字表现了未见而似见,未闻而犹闻的幻觉。
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意思是“野鸦毫无愁绪,杂乱的吵嚷个不停”: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尾联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的忠贞。
二:
(1)描写了一只悲伤而执著的孤雁的诗句是: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2)是作者融入自己同情失群孤雁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3)杜甫的《孤雁》中,借孤雁表达自己迷茫,惶急的心情的句子是: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4)诗中,作者借孤雁对着野鸦们时心情,抒发自己不能与知己朋友相见,却只能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厌恶无聊的心情的诗句是:野鸦无意绪,呜噪自纷纷。
译文
一只离群的孤雁,它不喝水不啄食,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思念和追寻着它的伙伴。
又有谁来怜惜这浩渺天空中的孤雁呢?然而它和雁群相失在云
海弥漫间,
它望尽天涯,仿佛伙伴们就在眼前;它哀鸣声声,好像听到了同类的呼唤,
然而野鸦们全然不懂孤雁的心情,只顾在那里纷纷鼓噪不休。
写作背景
《孤雁》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
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
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
这首《孤雁》诗,表达的就是乱离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赏析
依常规方法,咏物诗以曲为佳,以隐为妙,所咏的事物是不宜直接说破的。
杜甫则不是这样,他开篇即唤出“孤雁”,而这只孤雁不同一般,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声音里透出,
它非常想念它的同伴。
不单是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
清人浦起龙评价说:“‘飞鸣声念群’,一诗之骨”(《读杜心解》),是抓住了要领的。
第二联境界忽然开阔。
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一片影”,它与雁群相失在“万重云”间,此时此际显得惶急、焦虑和迷茫。
天高路遥,云海迷漫,它不知道往何处去找失去的伴侣。
这一联以“谁怜”二字设问,这一问,将诗人胸中的情感滚滚流出:“孤雁儿啊,我不正和你一样凄惶么?天壤茫茫,又有谁来怜惜我呢?”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了。
清人朱鹤龄评注这首诗说:“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而且诗人所思念的不单是兄弟,还包括他的亲密的朋友。
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第三联紧承上联,从心理方面刻画孤雁的鲜明个性:它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迫使它不停地飞鸣。
它望尽天际,不停地望,仿佛那失去的雁群老在它眼前晃;它哀唤声声,不停地唤,似乎那侣伴的鸣声老在它耳畔响;所以,它更要不停地追飞,不停地呼唤了。
这两句血泪文字,情深意切,哀痛欲绝。
浦起龙评析说:“惟念故飞,望断矣而飞不止,似犹见其群而逐之者;惟念故鸣,哀多矣而鸣不绝,如更闻其群而呼之者。
写生至此,天雨泣矣!”(《读杜心解》) 结尾用了陪衬的笔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憎感情。
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懂的,它们纷纷然
鸣噪不停,自得其乐。
“无意绪”是孤雁对着野鸦时的心情,也是杜甫既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恶无聊的心绪。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王风·黍离》),诗人与这些“不知我者”自然无话可谈。
这是一篇念群之雁的赞歌,它表现的情感是浓挚的,悲中有壮的。
孤雁那样孤单、困苦,同时却还要不断地呼号、追求,它那念友之情在胸中炽烈地燃烧,它甚至连吃喝都可抛弃,更不顾处境的安危;虽然命薄但是心高,宁愿飞翔在万重云里,未曾留意暮雨寒塘,诗情激切高昂,思想境界很高。
就艺术技巧而论,全篇咏物传神,是大匠运斤,自然浑成,全无斧凿之痕。
中间两联有情有景,一气呵成,而且景中有声有色,甚至还有光和影,能给读者以“立体感”.
这首咏物诗写于大庆初杜甫晚年旅居虁(kui)州期间。
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家人离开成都。
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杜甫《孤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2.杜甫《绝句》全诗翻译赏析
3.杜甫《春夜喜雨》全诗意思翻译
4.忧国忧民的杜甫
5.杜甫《月夜忆舍弟》全诗翻译赏析
6.杜甫《旅夜书怀》教学设计
7.杜甫《月夜》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