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四大主题
成长 友谊 师长 生命
七年级上册
成长的节拍 友谊的天空
师长情谊
生命的思考
中学时代
友谊与 成长同行
师生之间
探问生命
学习新天地 交友的智慧 亲情之爱
珍视生命
发现自己
绽放 生命之花
•
七年级上册教材是对小学教材进
行衔接和深化,同时又是初中整套六
册教材的开端。本册内容的构建注重
刚刚跨入中学大门的七年级学生的年
特殊价值。
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 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 他人,富有正义感”。
• 更加重视对教学理念 与方法的革新,强调 优化教学过程。
• 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 特点及其独特价值”这一内容 要求 。
• 提倡合作学习、探究 学习、体验学习、对 话学习,推动学习方
• 增加“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
1985年国家 教委进行第 二次改革
1992年国家 教委进行第 三次改革
政治课 背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 (1986年 全会召开;1980年中共中央作
以前) 了《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
背景: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印发《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 思想 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 政治课 (1986年 背景:上一轮课改进入总结经 —2003年) 验阶段;国家要求在中小学加 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 情教育”
评判、运用传媒的态度与能 • 新增“要求学生增强与
力)
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
• 强调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
的意识和能力 ”。
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
对话的意识。
2011版课标的一些重要修改:
• 增加“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 • 突出情感体验、道德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立志,“相关链接”中引用《格言联璧》的一段话:“志之所趋,无 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 也。”接着,正文直接引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勉励学生不 仅要立志,更要勤奋,不断地努力。 内容。例如,在探讨“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习”的繁体字用 说文解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学生兴趣,然后从《礼记·月令》 中对“学习”的论述开始,展开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内涵。
• 2.如果说学生収展素养是学校育人的价值表达,那么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课程育人的
(四) 《道德与法治》总体设计
• 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
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 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 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 年级教育。
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 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 《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理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 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在具体落实上,将爱
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机渗透其中。如:
4.科学遵循育人规律
• 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的发展,从观念认识、体验内化到践行反思相
融合、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此,教材以栏目来精心搭建教 和学的脚手架,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并喜爱的活动,在讨论 与分享中达成共识。
(三)《道德与法治》教材根本意义和价值
• 1. 必须明确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立德”功能: •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解读

备。 ➢ 未来,我们要热爱本职工作,积极履行工作职责,爱岗敬
业。
2021/1/16
第七课 从这里出发
➢ 回望初中阶段,我们通过努力,在知识、能力、品格等多方面 获得许多收获,并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2021/1/16
圆梦 大舞 共台 圆 中 国 梦 自信 中国 人
中国梦实现机遇 怎样实现中国梦
自信的理由 如何自信
坚持党的领导 走中国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对国家的认同 新理对论文化的底气
对发展人信心 道路、理念、 制度、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 共同体
各民族共同 发展
民族大 家庭
港澳繁 荣稳定
2021/1/16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 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中积极贡献智慧,同时,在承担国际责任中积 累经验、增长智慧; ➢在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中国在经济、文化、全球治理观等多方面 均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在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 果,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世界文明的进步;
聚
法
治
厉行法治的内涵
共
识 厉行
厉行法治内容
法治
厉行法治的要求
民主思想
民主制度
本质特征 基本特点 具体形式 政治制度
2021/1/16
民主追求
新型 民主
行使民 主权利
增强民 主意识
民主
参与民主 生活
认识法治
法治 国家
法治
法治
统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知专门法律 晓维权途径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旨在引导学生观察与未成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现象, 体会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 护,进一步认识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关系,明确自己在家庭、 学校和社会中的法律地位,培养社会责任感。
课前调查 课堂交流
自主阅读 交流理解
自主阅读 交流了解 教师补充
先出示事例 再出示解答
内容和相关信息。
9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1
95 知协法商守决法 定依班法级维事权务 2
3
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
旨在培养学生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习运 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未成年人的 特别权利,尝试在权利的边界内寻求法律的支持。
守法不违法
旨在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自己不做违法 犯罪的事情,拒绝欺凌、暴力、性侵害等不良行为。
课前调查 课上分享 阅读补充
剖析选项
录音出示案例 评价应对行为 总结正确方法
补充生活案例 注
本课内容偏于实践,教师在教授知识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技巧与方法,授人
以渔。
2
本课在引导学生认识违法、犯罪行为时,要在法律之外多关注道德层面,引
导学生理解制定法律规则的目的和原因,让学生认同规则,而非机械执行规则。
第4条: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 爱生命,热爱生活。
第5条: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德,依法依规 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
第四单元逻辑结构图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我们受特殊保护
我们是未成年人 专门法律来保护 特殊关爱 助我成长
法治观念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 守法不违法 依法维权有途径
课前调查 课堂交流 教师补充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本册教材以生命成长为核心,涵盖、整合 有关学习、自我探索、交往和生命等话题。从 引导学生生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依 据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相关要求,本册教材 设计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教材结构框架
单元标题
课题标题 1
框题 1
框题 2
单元导语 课题引言
目题 1 目题 2 目题 1 目题 2
基本 框架
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初中学生逐步
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不断深入,体现
螺旋上升,也为后续的同一主题的深
化播下种子。
七上教材编写依据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
初中学生生活的逻辑 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求 青少年生命成长阶段的任务 教育的引领和指导
关注我们的课程标准
特殊价值。
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 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 他人,富有正义感”。
• 更加重视对教学理念 与方法的革新,强调 优化教学过程。
• 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 特点及其独特价值”这一内容 要求 。
• 提倡合作学习、探究 学习、体验学习、对 话学习,推动学习方
• 增加“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
式的改变。
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 权”。
• 重视代际间的双向互 动和共同成长。
• 增加“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 • 做好大中小学德育课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整体性分析解读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整体性解读一、教材编写的背景第一个编写背景是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因为,本教材的编写遵循了这次课改中确定的那些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新理念,比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品德培养回归儿童的生活”等。
除此之外,这次课改还明确指出课程标准是我国教材编写的法定依据,所以,本教材编写的第一个依据就是2011年教育部修订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第二个编写背景是“三科”教材的统编。
这里的“三科”是指小学和初中的语文学科、德育学科以及初中的历史学科。
之所以要统编,是由语文、历史和德育教材的独特性所决定的。
具体原因有二:其一,通过“三科”教材能更好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其二,国家想集中力量编好一套教材,原来多个版本的教材存在着水平上的高低差异。
对于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而言,由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担任总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原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高德胜教授担任执行主编。
除此之外,教材编写团队还由大批德育理论研究者、各级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组成。
第三个编写背景是教材名称的变更。
依据2016年4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出台的文件,从2016年9月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这次教材名称变更的直接原因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这一要求。
由于课程名称的改变,目前本教材编写的依据除了上述两个课程标准外,还有教育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此大纲为本教材中法治教育内容的编写提供了依据。
二、教材蕴含的新理念第一个理念是尊重童年生活独立价值。
儿童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童年是人生之中具有独立价值的时期,每一个儿童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存在价值,因此,童年生活不仅仅是为成年生活作准备的阶段。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的三视角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解江杭州 310009)
摘 要:教材解读是教学设计的前提。教材解读要注意三个视角,一是从“上位”角度审视 文本,找准文本价值;二是从“要素”角度分析文本,理清文本内容;三是从“对象”角度剖析文本, 找到文本的生长点。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教材价值;要素分析;学生视角
教材解读是教学设计的前提。笔者认为, 要做到教材的精准解读,需要注意三个视角。
一、从“上位”角度审视教材——找准教材 解读部分的价值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整体是由部分所构 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两者不可分割。整 体在事物中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要求我们树 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去优化目标。但整体 与部分又是相对的,课相对于框来说,是整体, 框是局部,课是框的“上位”;课相对于单元来 说 ,课 是 局 部 ,单 元 是 整 体 ,单 元 是 课 的“ 上 位”。因此,教材解读需要从学科的整体价值 出发,从教材解读部分的“上位”出发,去审视 教材解读部分的价值。
1. 明晰学科价值 学科价值是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包 括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功能、情感价值观的育人 功能等。统编《道德与法治》是“以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 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 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课程目标。可 见,本课程学科价值,不仅在于传授道德、国 情、法治等相关人文知识,更主要的在于价值
60
教学月刊·中学版 政治教学 2019/1·2
文本解读
析,有助于我们认清“要素”自身的本义,理清 教材内容。
1. 从形式逻辑角度理出教材解读部分的 主干知识,确定重点
(1)课题分解,补全主语。课题或标题,往 往是一个单元、课(框)核心内容的体现。道德 与法治教材尤其是九年级上册教材,课题多以 动宾结构进行表述,如“夯实法治基石”“凝聚 法治共识”等,少量的主谓宾结构,如“创新改 变生活”,个别的其他表述,如“我们的梦想”。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课件

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
4 地球 我们的家园
我们生存的家园 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 我们共同的责任
5 应对 自然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 防御自然灾害 不屈的抗灾精神
知行合一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生存的家园
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
我们共同的责任
教材重点
地球是人类难以替代的生存家园
学习主题 单元
完善自我
保护地球
多元文化
世界发展
第一单元
完善自我 健康成 长
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 任
第三单元
多样文明 多彩生 活
第四单元 让世界更美好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基本特征
一、 融合自我、世界领域和国家领域的内容。 二、 以尊重、包容、反思概念螺旋上升、 贯穿始终,体 现“和谐 共生”核心价值观,落实“国际理解”核心素养。 三、在世界领域中有机融入并凸显中国元素,并彰显中国 在世界 发展中 的作用和地位,落实“国家认同”的核心素养。 四、将国家和世界有关法律,采用分散嵌入的方式对学生 进行法 治教育。
第一单元 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
1学会尊重 2学会宽容 3学会反思
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尊重自己 尊重他人
宽容让生活更美好 拥有一颗宽容的 心 和而不同
生活离不开反思 养成反思好习惯
知行合一 健康人格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重难点和教学建议
1 学会尊重
教材重点
每个人都应得到尊 重 尊重自己 尊重他人
依据为品社课标中“我们的国家”里的第5条“了解我国曾经发生过的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知道大自然有不可 抗拒的一面。感受人们在灾害中团结互助的可贵精神,学习在自然灾害中自护与互助”,“我们共同的世界”中的第6条“初 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的含义”等内容。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九年义务教育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整理1、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怎样体现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教材编排设计一是依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核心价值观;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由近及远,结合学生不断增长的年龄和阅历,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核心价值观;三是采取循环往复、螺旋递进的呈现方式,强化教育效果,引导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层层推进;四是设计多种活动形式,促进学思并举、知行合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我们特别注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既注重了传统节日、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方面的教育,也注意使用古代诗歌、传统格言及谚语等题材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快乐过新年》《团团圆圆过中秋》等,还专门以“骄人祖先、灿烂文化”为单元,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教材富有中国文化风格和精神气息,帮助学生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在完整的历史文化脉络中涵养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的品德。
2、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整体内容是如何安排和设计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按照自我—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的顺序,由近及远地设计了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我们共同的世界等六大领域。
同一领域内部,按照学习难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如“我的健康成长”,在一年级侧重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三年级侧重学习习惯和安全成长,四年级侧重同伴交往,五年级侧重生活中的新问题等。
在具体安排学习内容时,尽量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如快乐过新年安排在寒假前倒数第二课,国庆节安排在秋季第三课等;涉及自然的主题,采用与教材使用时间一致的季节安排,方便孩子们观察体会。
初中教材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知识领域融合起来,囊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国际交往教育等,整体建构教材的内容体系。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全一册(统编版五四制2024)新教材解读ppt课件

旧版教材 10节
我+友+师+生命
导言
引言注重问题启发思考
1.课数增加:由原来 10 课调整为 11 课,对旧教材进行整合,显著增加了教学内容。
第五课 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一框 走近老师 主要把握3 观点: 1.认识教师职业。教师是一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 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
梦想+成长+生命+人生 显性栏目、新增栏目、隐形栏目
旧版教材 10节
我+友+师+生命
导言
引言注重问题启发思考
1.课数增加:由原来 10 课调整为 11 课,对旧教材进行整合,显著增加了教学内容。
第二课 正确认识自我
第一框 认识自己 主要把握3个观点: 1.人贵自知,正确认识自己很重要。 2.如何认识自己:自我的全面分析/他人的评价/生活实践。 3.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第二框 让家更美好 主要把握 4个观点: 1.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2.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3.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4.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第三部分 整体重要变化
版本 课数 逻辑 板块
新版教材 13节
梦想+成长+生命+人生 显性栏目、新增栏目、隐形栏目
第二框 学习成就梦想 主要把握3个观点: 1.学习对我们个人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也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2.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 3.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
第三部分 整体重要变化
统编-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新教材培训

1 学会尊重
尊重他人
3. 尊重他人的表现 • 尊重的语言 • 尊重的行为(谦虚有礼 、
平等友善、 重视他人 的意见、关注他人的需 要、维护他人自尊推己 及人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1 学会尊重
自我实现需求 尊重需求 归属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尊重他人的三个层次
尊重
1 文明礼貌:主要是外在行为上对他人有礼貌、符合礼仪和
√
√
9.日益重要的国际组 织
√
√
10.我们爱和平
√
2 法治教育
法 律 实 施 法 律 条 文
国际宣言、条约 法律内容(正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历史上的法典
3 在全球化背景下突出国家认同教育
1. 共同的文化——中华传统经典文化(p7、16、18、26)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先贤是如何理解尊重、宽容和反思的,又是怎么做的 2.共同的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p45) 在古代文明中,突出中华文明延续至今,未曾中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 重要源泉 3.共同的创伤记忆——汶川地震(p43) 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4.共同的荣耀——中国宇航员在太空行走(p65) 5.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与作用(p71-73、79-81)
在世界大背景下凸显中国的问题、地位、作用
• (在面对全球环境问题,突出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第5课)
• 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突出中 华文化走向世界及其对世界 的影响(第7课)
• 科技发展:郑和远洋航海的技术,我国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最新科技成果, 明代陶成道探索飞行……(第8课)
5 涉及领域
领域 我的健康成长 我们的国家 我们共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