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与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了解地震的起因和影响。
2. 了解地震时应该怎么做。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地震相关词汇。
2. 学生能够阅读和理解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和解决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口语表达。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师生交流:以提问的方式引出地震的话题,问学生们知不知道什么是地震,地震有什么危害,以及在地震发生时应该怎么做。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简要解答。
Step 2 阅读故事1. 教师将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先自己阅读一遍。
2. 学生们交流阅读的感受和理解。
Step 3 组织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学生来扮演父亲,一个学生来扮演儿子,其他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角色。
2. 教师出示地震图片和地震时应该采取的措施的图片,让学生们回忆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然后尝试用英语来表演和描述。
3. 学生们开始表演,教师帮助纠正他们的表达和发音。
Step 4 分组讨论1. 让学生们再次回到小组,一起讨论和解决下面的问题:- 你们如何评价那个父亲?他是个好父亲吗?为什么?- 在地震发生时,你们会怎么做?为什么?- 你们认为地震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该如何应对?2. 学生们进行讨论,教师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帮助他们组织语言和表达思想。
Step 5 小结与反思1. 教师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总结,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地震的预防和自救。
2. 学生们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拓展活动:1. 学生们可以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更多的地震相关讨论和研究,写作小组成员可以撰写一篇关于如何应对地震的英文演讲稿。
2. 学生们可以收集和分享地震的新闻报道,了解最近发生的地震事件,并进行相关的讨论和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描述地震发生时父子之间互相保护、互相爱护的故事。
这篇故事不仅是一篇关于自然灾害的教育文章,更是一篇关于家庭关爱、亲情温暖的故事。
通过情景式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父子之间的互相依靠和互相支持,从而引发他们对亲情的思考和体验。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情景式教学,让学生了解地震对人们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应对地震灾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角色扮演和亲身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父子之间的亲情和关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步骤1. 情景还原在课堂上播放一段地震发生时的视频,并提前安排好几位学生扮演父子角色,其他学生扮演观众。
在视频播放过程中突然进行模拟地震,让观众和表演者一同体验地震的情景。
让学生感受地震发生时的恐慌和混乱,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对人们造成的危害和困难。
2.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对父子进行角色扮演,一位扮演父亲,一位扮演儿子。
老师提供几个情景和对话台词,让每组学生按照情景进行扮演。
情景包括地震发生时父亲如何保护儿子、穿越坍塌的建筑物、寻找食物和安全地方等。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地震发生时应该采取的正确行动,包括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如何有效求救等。
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并互相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4. 经验分享邀请一些有地震经历的学生或老师来分享他们在地震中的经历和应对方法,让学生从实际经验中学习如何应对地震灾害。
5. 小结回顾老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小结和回顾,强调地震中的父子之间的亲情和互相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父子之间的亲情和责任。
四、教学手段1. 视频播放:用于还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地震的恐慌和危险。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自体验父子之间的关爱和互相保护,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认知。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与分析
人家认为这位父亲 了不起 吗?( 板书: 了不起) 让我们先来
认 识这 位 父 亲 。大 家 都 觉 得这 位 父 亲 了不 起 , 那些 周 围的 人们 , 那 个孩 子 的父 亲 就更 加 觉 得 这位 父 亲 了不起 了 。我 们丰 日 信 他们 之 间 一定 会谈 论些 什 么或 者对 这 位父 亲 说些 f { ‘ 么, 下面 就 请 你们 续 写 这 篇课 文 。 假 如你 是 其 他 那 l 4个 孩
N
《 地震 中的父与子》情 景式教学案例 与分析
鲁颖 颖 荆 门市 东宝区测 河小 学 ,湖北 荆门 4 4 8 0 0 0
壳
一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2 3 .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2 . 7 6 6 l ( 2 0 1 5 ) 0 2 . 0 0 8 4 0 2 情 境 式 教 学 是指 在 教 学 中通 过 多 环节 、 多 手段 来 创 设 的感 言 。 种 情境 交 融 的氛 围 , 一 种有 形 与 无 形组 成 的 “ 教 学情 意 ( 清2 - 3 位 学 生交 流 自己所写 的感 言 , 然 后 让他 们 找 … 自己用 来表 达 对 这 位 父 亲敬 佩 之情 的词 语 , 并板 书 。学 会使用“ 坚 持不 懈 ” “ 坚 强” “ 坚 守 承诺 ” “ 永 小 放弃 ” 等 词语 。 [ 分析 ] 场” , 使 学 生“ 触 景生 情 ” , 领会 文 章所 表 达 的人 文精 神 , 认同 文 章所 传递 的思想 感 情 , 从 而 自然 而然 、 潜移 默 化地 接 受教 育。 以 下就 以这 次 5・ l 2大 地震 中 的许 多鲜 活 的实 例来 讲
幸遇难, 其中也有许多像我们这样正在教 室一 L 课 的孩子 , 在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地震的原因和危害,了解地震应对措施以及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知识;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灾害安全,培养学生的自救互救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材料准备:教学PPT、地震模拟器、紧急避险演练用品(如头盔、防护手套、空气呼吸面罩等);2. 教学环境:要求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模拟地震场景;3. 教学内容准备:教师要提前准备好相关地震知识和案例分析,设计好情景式教学环节。
三、教学过程1. 情景式启动教师在教室布置地震模拟环境,模拟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体验地震带来的危险和恐慌感。
2. 观摩视频播放相关地震灾害视频,介绍地震灾害的原因、危害和应对措施,激发学生对地震灾害的关注和认识。
3. 案例分析通过讨论和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父子两人的自救互救情况,以及他们的行为对生命财产的保护作用。
4. 知识学习教师讲解地震的原因、预警和应对措施,让学生了解到地震发生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5. 紧急避险演练学生分组进行紧急避险演练,模拟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情景,学生要求正确佩戴头盔、使用防护手套和空气呼吸面罩等紧急避险用品,学会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技能。
6. 经验分享学生在演练结束后进行经验分享,分享自己在演练过程中的发现和遇到的问题,并讨论如何更好地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7. 总结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演练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提高地震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关注。
四、教学评价在情景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学生的经验分享以及对演练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评价。
学生的态度、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也可以作为教学评价的指标。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了解更多的地震灾害知识,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并撰写地震应对方案;2. 结合实际,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地震科普教育馆,增加学生对地震知识的了解;3. 组织学生开展地震灾害预防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对地震灾害的关注和对自救互救的意识。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教学目标: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了解地震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教学内容:1.情景再现:《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再现片段。
2.地震常识:地震的原因,地震的危害,如何应对地震灾害等。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去思考地震灾害的影响。
2.如何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教学准备:1.播放《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再现片段的视频。
2.教学PPT。
3.相关的图书、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教师播放《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再现片段的视频,然后问学生:1.你们看到了什么?2.发生了什么事情?3.为什么人们会那么害怕?引导学生回答,并展示相关的图片资料,向学生解释地震的原因和危害。
Step 2 讨论(15分钟):1.教师提问:地震灾害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2.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自己的观点。
3.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总结,并记录在黑板上。
Step 3 学习(2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发生地震灾害的例子,并引导学生思考:1.如果你们处在地震中,应该怎么办?2.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应急逃生的方法?教师给学生展示PPT,介绍如何防震避险以及应急逃生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记录。
Step 4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小结。
Step 5 总结(10分钟):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地震发生后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1.这些照片中人们遇到了什么困难?2.如果他们事先做好了应对地震的准备,会有什么不同?3.我们能做些什么来避免地震的危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学到的防灾知识和应急常识。
Step 6 练习(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与地震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如:1.地震的条件是什么?2.地震的震级是如何测定的?3.如何正确进行避震避险?Step 7 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一份关于地震防灾的宣传海报,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教学目标:
1. 学习地震的基本概念和原因;
2. 了解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3. 学习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和他人。
教学步骤:
一、导入(10分钟)
1. 引入地震的基本概念,并与学生分享一些地震的图片和视频。
2. 提问:你们对地震有什么了解?经历过地震吗?
二、情景还原(15分钟)
1. 分发《地震中的父与子》故事情景卡片给学生。
2. 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情景顺序排列,并根据情景描述角色的动作和表情。
3.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景。
三、故事学习(30分钟)
1. 读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
2. 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和他们的感受。
3. 回答问题:故事中的父亲为什么要保护儿子?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四、知识讲解(20分钟)
1. 讲解地震的原因和影响。
2. 解释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在地震中。
3. 分组讨论:如果你们遇到地震,你们会做些什么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五、小结(15分钟)
1. 回顾地震的基本概念和原因。
2. 强调地震对人类的影响,并提醒学生要做好防护。
3.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演练地震中的安全行为。
六、作业(5分钟)
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地震的文章,并加入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教学资源:
1. 地震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地震中的父与子》故事情景卡片;
3. 讲解地震的知识板书;
4.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支持材料。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四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四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所小学不幸倒塌了,匆匆赶来的家长悲痛欲绝,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垂泪,而其中一位父亲却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坚信儿子在等待他去解救,因为他对儿子曾经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和你在一起。
因此,他不顾众人的劝说与阻拦,日以继夜挖了38小时,直至救出他的儿子和其他13位小朋友。
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本单元训练主题──父母之爱。
这篇课文是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来表现父母之爱的,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在读中感悟父爱的伟大和父子间的默契,受到爱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爱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准备:认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地震中感人肺腑的故事。
四、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父爱的伟大,受到爱的教育。
2、初步领悟__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描写来表现父爱的表达方式。
一、情境导入,检查预习1、播放视频,感受地震。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3、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二、顺学而导,感受父爱(一)请潜心读书,勾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做批注。
(二)学生汇报学习收获,教师相机点拨并指导朗读。
句段一: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教学目标:通过情景式教学,让学生了解地震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懂得如何在地震发生时进行正确的自救和互救,具备一定的心理应对能力。
教学内容:1. 地震的定义和危害;2. 地震发生时应如何自救和互救;3. 地震发生时的心理疏导。
教学步骤:第一步:情景创设在教室内模拟地震的场景,将桌椅推倒,弄乱教室,制造一定的混乱氛围。
同时准备一些简单的急救工具如灭火器、急救包等。
第二步: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两名学生,一名扮演地震中的父亲,一名扮演地震中的儿子。
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份剧本,让学生根据剧本表演出地震中的情景。
第三步:角色表演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表演,也可以加入一些道具和音效效果,增加情景的真实感和紧迫感。
教师在一旁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及时指导和纠正。
第四步:情景讨论表演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们展开讨论,让学生们谈谈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说说地震对他们的影响和应对方法,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第五步:知识普及教师根据学生们的表现和讨论内容,对地震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包括地震的定义、危害、自救和互救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心理疏导等。
教学反思:通过情景式教学,学生们在切身体会到地震对生活的影响,增强了自我保护和互助的意识,也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应对能力。
这种以“体验”和“参与”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感悟知识,形成深刻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房悦《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分析葫芦岛市连山区虹螺岘小学房悦[教材简介]《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在1989年美国洛杉矶的一次大地震中,一对父子靠着互相坚定的信念,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被困在废墟底下埋了三十八个小时的儿子和儿子的14个同学的故事。
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
文章围绕一个“情”字,贯穿整篇课文,涌动着人间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积累文中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使学生从中感受父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一、营造情景,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大家用课余时间搜集了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谁愿意把搜集到的信息告诉大家?(学生讨论)2、师:老师也带来了相关影片资料,请看……播放影片《洛杉矶大地震》片段,学生观看。
你能谈谈此时的感受吗?(生交流)3、1989年,当巨大的地震侵袭美国洛杉矶时,在一对父子身上,演绎着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良好的开课是成功的一半。
用录像及教师语言来创设情境,深深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对课文背景——“大地震”有所感受,为教学重点——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打下基础。
)二、铺开情境,初步感知。
1、师: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然后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我们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让学生“个性化”地读书。
)2、交流感受。
(板书亲情)。
3、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一找文中的哪些语言令你深受感动?作好批注,看看为什么令你感动?4、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围绕“令你感动”这条主线来促进学生阅读实践。
在学生自主寻找、批注、汇报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学生不仅理解了内容,而且体会了课文的情感,初步感受到父子间的那份亲情。
创新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案例分析
创新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案例分析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发生时会给人们带来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巨大破坏。
这种自然灾害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震教育应该如何开展?这是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创新教学的实践。
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这个教案是教师与家长共同制定的。
在地震发生后,教师将生活科学课上的知识与实践相关,组织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以及防震避险措施。
课后,教师将教材和资料带回家,与家长一起讲解。
学生在家庭中探讨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政策,家长可以调查自己住所的建筑物的结构和应对方法,以此加强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这个教案的创意非常的好,将教育目的与家庭教育进行了结合。
可以增加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提高家庭的微震能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师的出色操作和深思熟虑的教学设计,使得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识。
这种教育方式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这种教育方式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配合。
如果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协作不顺畅,这种教学方式就很难实施。
这种教育方式的实施时间较长,需要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解释知识和交流。
这会给家长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我们来探讨一下创新教学的实践。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集成技术来开展创新教学。
教师可以将互联网的资源、教材与学生需求结合起来,设计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
这样可以更方便地配合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增强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和跟踪。
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例如,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决和安全演练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和研究,发现问题和解决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能力和要求的评估方式,鼓励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步骤,探索和证实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率。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通过情景还原,让学生了解地震危害及应对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同情心。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以一篇情景式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主题,让学生通过情景还原的方式深入了解地震危害及应对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材料:1. 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2. 地震防灾手册教学步骤:1. 引入——让学生参与教师告诉学生,本次教学将通过一篇情景式故事,来让大家了解地震危害及应对方法。
然后请学生拿出笔记本,并在纸上写下对于地震的了解以及应对方法。
接下来,教师开始朗读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
2. 故事导入——掌握情节脉络通过故事的导入,让学生知道情景的背景和主要人物,认识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的危害以及防灾知识。
3. 故事还原——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师请学生从主人公的角度出发,展开接下来的情景还原:第一幕:假期初的这个清晨,天空湛蓝,阳光明媚。
家住山区的赵父与儿子赵明在北戴河游玩。
第二幕:突然,地面颤动起来,人们惊声大叫,纷纷逃散。
赵父惊慌失措地想要赶快离开,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赵明在惊慌中没有办法。
第三幕:赵父决定用自己的双腿带着赵明逃到比较安全的地方,但是路途中遭遇了道路损坏、山体滑坡等情况,豁然开朗,他决定原地待命,等救援。
4. 讨论——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教师带领全班讨论,学生依次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就以下内容进行讲解:(1)地震前——警惕地震的发生,时刻保持警惕,如出现地震前兆,迅速离开危险区。
(2)地震中——避居安全地带,提高自救及互救能力,在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积极呼救求援。
(3)地震后——尽快组织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区,把伤亡降到最低。
5. 让学生动手——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发放地震防灾手册,每个学生自己翻看,并记录下其中有用的知识。
同时,请大家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班级的应急预案。
6. 总结教师进行总结,并就如何做到防范地震,生命至上,对班级进行细致指导,对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让学生得到合理的引导和帮助。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认识地震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2.理解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心、关爱、支持和帮助。
3.锻炼学生情感体验和沟通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自救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物品:电脑、投影仪、音响、幻灯片、地球仪、描述地震各震级危害的图片、防震减灾物品等。
2.学生准备物品:表情、语言、动作等演练道具。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地震历史事件的相关视频、图片等介绍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危害,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范和自救。
2.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位学生扮演父亲,一位学生扮演子女。
然后,教师给每组一段剧情,让他们按照剧情进行情景演练。
剧情包括:情节一:宁静的夜晚,一对父子正在睡觉,突然感觉床在晃动。
父亲的第一反应是先想到妻子和女儿的安全,然后把被子盖在孩子的身体上,说:“别怕,我在这里呢。
我们一起走快点。
”情节二:父亲正在疏通沟渠,父子俩突然听到巨响,这时父亲立即把孩子抱在胳膊里,大声喊道:“赶快离开这里,地震了!”情节三:地震过后,父子俩在楼房残垣中被困,父亲心里十分惊慌,但看到面前脸色苍白的孩子,他忍住自己的怯懦,策划出一套自救方案,成功逃出了楼房。
3.展示和总结每组学生完成情景演练后,他们将展示他们的细节、动作和表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策略和方法。
在展示结束后,老师可以总结他们的表现和展示的思考,并让学生评论和回答问题:如果你是那个父亲,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保护你的孩子。
让他们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思考。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在情景演练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的思考发布和展示。
教师还可以观察学生的反应式学习程度,以及他们在沟通和沟通表达方面的能力。
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给予鼓励和建议。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5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自我鉴定、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elf-evalua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5篇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安排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写好了,教师规划好课堂纪律和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分析(通用13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分析(通用13篇)《地震中的父与子》分析篇1《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其同伴的故事,谱写了一首亲情的颂歌。
编写意图是使学生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学会爱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教学流程一、承上启下,直奔“亲情”师:同学们,我们刚学过《秋天的怀念》,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无私,亲情的可贵,很多同学都写下了感想,老师也写了几句。
老师来朗读一下,好吗?:亲情,就像黑夜里明亮的灯光,撕开黑暗,给我们内心一片光明;亲情,就像无边大海的航标,给我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亲情,就像冬日里和暖的太阳,驱走严寒,跟我们带来温暖……我们今天就再来学习一篇关于亲情的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学习后,相信大家对这段话有更深的体会。
(评析:新的教材按一定的主题编排课文,这个单元,主要的主题是颂扬亲情,出示类似的文字,既揭示了本组课文的共同主题,还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有助于学生迅速入情,动情。
)二、阅读课文,感受“亲情”(一)读题提问。
读课题,你希望在课文中知道什么?(评析:这是对学生“阅读期待”的利用,凸现学生主体地位。
)生:我想知道父子俩在地震中发生什么事情。
生:我还想知道父子俩发生灾难时是怎样做的。
生:我还想知道课文除了写父子的事情外还写什么。
(二)读文回答。
1、默读课文一遍,说说课文写的是什么事情。
生:课文写了一次地震中一位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在废堆里挖自己的儿子,终于救出孩子和孩子的同学的故事。
2、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的是一对怎样的父子?答案可以随学生理解而发言,发言后,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了不起。
(评析:为了寻找阅读课文的突破口,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课文主要内容,人物;这样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强化对语言的积累。
)3、深读课文,说说从哪里看出这对父子的了不起。
①关于父亲的了不起,可以引导从以下句子或关键词品味:*“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师:从这句话你可以体会到什么?生:父亲记得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对自己孩子说过的话很算数。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主要情节和环节;
2、掌握小说《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涉及的地理知识和灾害救援知识;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4、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师用PPT介绍小说《地震中的父与子》的作者、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3、教师让学生阅读小说《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前两章,并编写阅读笔记,汇报阅读心得。
1、教师让学生学习有关地震的知识,包括地震的发生原因、地震的分类、地震的测量、地震的防范等。
2、教师让学生讨论如果自己遇到地震应该如何做,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1、教师让学生学习救援知识,包括遇到灾害时应该如何求救、救援人员的工作内容、救援器材的使用等。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自己的成为一名救援队员。
1、教师让学生学习应急知识,包括在自然灾害降临时应该如何处理、应急疏散和自
救互救等。
2、教师让学生讨论自己在遇到灾难时的反应,如何应对危机。
三、教学评价:
1、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讨论内容和评读文章来评价教学效果。
2、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在学习中实时调整教学策略。
3、教师应该注意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阅读习惯,及时给予帮助和建议,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与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描述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打破了村民们的宁静。
一个父亲带着他的儿子挤出了他们的小屋,但是当他们走到街道上的时候,地面突然塌陷了,父亲和儿子掉进了一个深深的坑洞里。
坑洞很暗,没有人知道他们在那里。
父亲和儿子只能在坑洞里等待被发现。
教学目标通过这个情景式教学案例,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地震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2.理解决策的重要性,以及在危急情况下如何做决策;3.掌握与他人合作并实现目标的能力;4.了解地震对人类生活和生存的影响;5.学习如何在灾难中挑战自己的生命力。
教学步骤1. 前置知识引入老师可以通过介绍地震的一些基础知识,例如地震的原理、预防和应对地震的方法、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等,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地震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也引出故事的主题。
2. 呈现情景让学生们想象他们是坑洞中的父亲和儿子,让他们感受这种危机的心理感受,通过导师的提示帮助他们思考应该如何生存下去以及应该如何做决策。
3. 学生策略分享引导学生们感受危机与挑战,以及应对这种情况的策略。
在固定的时间内,可以选择几个学生讲述他们的策略,并分析这些策略的利弊。
4. 团队合作让学生们按小组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代表父亲,一个小组代表儿子。
然后让他们一起探讨如何在困境中生存下去,只有共同合作,才能使两者得以幸存。
5. 反思分享在探讨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一起进行总结和反思。
并引导学生们讨论如何更好地应对类似的情况,怎么做更有把握生存下去等等。
评价方法1.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个人策略分享、小组合作、反思分享等环节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
2.学生作业评价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尝试设计类似的情景式学习案例,以此来评估他们对这种教学方式的理解。
总结回顾这个情景式教学案例旨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震和防治地震的方法,并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在生存危机中和他人合作并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并在课堂之外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理解并运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个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2. 理解并分析这个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步骤:1. 让学生阅读中文译文《地震中的父与子》,并提醒他们边阅读边做笔记。
阅读完毕后,学生展示并交流自己的笔记。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情节发展,通过以下五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讨论:(1) 故事中的地震起因是什么?地震是如何发展的?(2) 故事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性格和行为表现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 故事中的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性格和行为表现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4) 故事中的父亲和儿子在地震中的表现有何不同?(5) 故事中的结局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3.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和讨论他们的分析和观点,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1) 当地震发生时,父亲选择了怎样的行动,这是因为他的性格和思考方式是什么样的?(2) 当地震发生时,儿子选择了怎样的行动,这是因为他的性格和思考方式是什么样的?(3) 你们在阅读这个故事时,对父亲和儿子的行为有何感想和思考?4. 教师向学生展示并讲解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5. 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读后感或文章,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故事的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和行为表现、父与子在地震中的表现、自己的感想和思考等等。
6.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文章,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7.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回顾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反馈。
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延伸:1.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地震和人性的故事,加深对地震的了解和对人性的思考。
2. 引导学生探究地震的起因和发展,了解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方法。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与分析(精选13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与分析(精选13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与分析篇1在语文教学中,应多注重创设一种恰当的情景,通过对情境的体验,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深度。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生动的故事,其中蕴涵着丰厚的人文资源。
语文教学的任务显然不仅仅在于单纯地教会学生识字,认词,读文,分段或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故事背后所传承的人文精神。
然而,由于小学生还缺乏抽象思维能力,教学中若仅仅是通过课文分析或是以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式来将课本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告诉给学生的话,学生得到的只是空洞的说教,苍白无力,即使在思想上能接受,在行动中也是无所适从的。
因此,为了真正让语文教学传承人文之道,针对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认知特点,结合现实,开展情景式教学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情境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多环节、多手段来创设一种情境交融的氛围,一种有形与无形组成的“教学情意场”,使学生“触景生情”,领会文章所表达的人文精神,认同文章所传递的思想感情,从而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以下就以这次5·12大地震中的许多鲜活的实例来讲述《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阐释情景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教材梗概: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多万人在不到几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经变成一片废墟。
但是万分悲痛的他想到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正是凭借这一坚定信念,这位父亲孤身一人,不顾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经过38个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孩子和其他14位同学。
情景教学案例:片段:结合实际,营造情景气氛。
(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我首先展示这次5·12汶川大地震的相关视频图片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3一4分钟时间再次熟悉文本,理清思路。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通过情景式教学,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和应对方法。
2.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安全地行动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地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地震常识。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教室2. 教学道具:图片、视频、地震应急包等3. 教学资料:地震安全知识、地震常识等资料4.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观看有关地震的视频,并了解一些基本的地震知识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地震发生时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地震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地震可能带来的危害。
学生将思考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有什么应急措施等等。
第二步:学习地震常识教师通过图片、资料等向学生介绍地震的常识,包括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的影响、地震前的预警信号、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等等。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了解地震的重要知识。
第三步:情景模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
每组选出一名学生扮演“父亲”角色,另一名学生扮演“儿子”角色。
其他学生扮演地震发生时的普通市民。
教师将教室布置成地震发生时的场景,并播放地震模拟音频。
“父亲”角色的学生将引导“儿子”和其他学生如何应对地震,包括寻找避难场所、保护头部、躲避掉落物品等。
其他学生跟着“父亲”和“儿子”做相应的动作。
第四步:总结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回顾模拟情景中的表现,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体会和经验。
学生讨论地震应对的正确方法,并总结地震常识。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指导。
第五步:巩固练习教师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一份地震安全知识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地震常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地震知识的理解。
第六步:作业布置教师布置学生写一篇地震应对经验的作文,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和自身经历,写出自己在地震中的行为举止以及应对经验。
教学反思:通过情景式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能够生动形象地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和应对方法,并且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地震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与分析
在语文教学中,应多注重创设一种恰当的情景,通过对情境的体验,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深度。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生动的故事,其中蕴涵着丰厚的人文资源。
语文教学的任务显然不仅仅在于单纯地教会学生识字,认词,读文,分段或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
思想。
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故事背后所传承的人文精神。
然而,
由于小学生还缺乏抽象思维能力,教学中若仅仅是通过课文分析或是以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的方式来将课本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告诉给学生的话,学生得到的只是空洞的说教,苍白无力,即使在思想上能接受,在行动中也是无所适从的。
因此,为了真正让语文教学传承人文之道,针对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认知特点,结合现实,开展情景式教学可以收到
很好的效果。
情境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多环节、多手段来创设一种情境交融的氛围,一种有形与无形组成的教学情意场, 使学生触景生情, 领会文章所表达的人文精神,认同文章所传递的思想感情,从而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以下就以这次512大地震中的许多鲜活的实例来讲述《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阐释情景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教材梗概:
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多万人在不到几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那个昔日充
满孩子们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经变成一片废墟。
但是万分悲痛的他想到自己常对儿子说
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正是凭借这一坚定信念,这位父亲孤身一人,不顾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经过38个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孩子和其他
14位同学。
情景教学案例:
片段一结合实际,营造情景气氛
(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首先展示这次512汶川大地震的相关视频图片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3一4分钟时间再次熟悉文本,理清思路。
然后进入教学主要环节之一,
结合实际,营造情景气氛。
)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在5月12 号我们祖国的四川发生了8.0级的强烈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有许多的人不幸遇难,其中也有许多向我们这样正在教室上课的孩子,在上课之前,我们首先向他们表示我们的哀悼!(班长:起立!全班默哀一分钟)以前我们上语文课,老师都要提一些问题帮助你们学习,今天,我也要提问题,但不多,就一个,想知道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