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经济调查分析
调研丽江报告范文
调研丽江报告范文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丽江的文化特色,探索该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为进一步推动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1.实地调研:对丽江的古城区、玉龙雪山、束河古镇等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旅游环境。
2.访谈调研:与丽江旅游局、当地旅行社、酒店经营者等相关人士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对丽江旅游业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看法。
3.数据分析: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丽江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 丽江的文化特色丽江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拥有丰富的纳西族文化和纳西文化产业。
古城区保留着传统的纳西族建筑风格,独特的木质结构和传统维修技艺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
此外,丽江还传承有纳西音乐、纳西织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为丽江的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 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丽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资源,如玉龙雪山、滇池和束河古镇等。
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访。
同时,丽江还具有发展休闲度假、养生之旅等旅游产品的潜力。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和宣传力度。
3. 丽江旅游业现状丽江旅游业目前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游客数量逐年增加。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丽江的旅游资源开发还需要与文化保护相协调,避免破坏文化遗产。
其次,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升,部分景区存在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此外,丽江的旅游宣传和市场开发仍相对滞后,需要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
四、调研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向丽江旅游业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对丽江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确保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协调发展。
2.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引入专业的管理团队和培训措施,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3.加强对丽江旅游景点的环境整治,提升旅游环境的整体形象。
4.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丽江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珠海,中山,佛山,丽江,成都等地考察报告
珠海,中山,佛山,丽江,成都等地考察报告篇一:珠海中山佛山丽江成都等地考察报告为学习借鉴珠海、中山、佛山、丽江、成都等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理清加快路桥发展的工作思,20xx年10月12日,由区委书记**带队,区四套班子部分领导、经济和城建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镇(街道)党委书记(主任)组成的路桥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考察团一行35人赴珠海市香洲区、中山市小榄镇、佛山市顺德区、丽江市古城区和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府南河等地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重点学习考察各地的经济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城市规划和管理、旧城保护和河道整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此次考察日程安排紧凑有序,考察内容精广相济,珠江三角洲和西南部两大经济带发展理念的差异,以及各地殊途同归的发展建设成就,都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引发了深深的思索,获益匪浅,启示良多。
一、考察地概况(一)珠海市香洲区:香洲区是珠海市中心城区,珠海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金融中心。
位于南海之滨、珠江口西岸,东水连香港,南接壤澳门,背倚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联系内地与港澳台,以及对外贸易、国际交往的重要口岸。
1984年建区,全区总面积400多平方公里,下辖8个街道3个镇,常住人口73.86万人,流动人口33万人。
20xx年全区实现GDP68.0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31亿美元,财政预算总收入6.26亿元,税收总额8.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20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7544元,原农渔村人均收入6248元。
该区强化城市管理,环境品牌已经形成,1999年起实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城管职能从市向区、街道下移,建立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2.7平方米。
拥有国际赛车场、高尔夫球场,人均拥有体育场馆的面积居国内之冠。
以香洲为中心城区的珠海市是全国环保模范城、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丽江餐饮市场调研报告
丽江餐饮市场调研报告根据对丽江餐饮市场的调研,我们整理出以下结论和建议:一、市场概况1.丽江餐饮市场规模庞大,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眼球。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丽江的餐饮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2.丽江餐饮市场竞争激烈,各类餐饮企业众多,包括传统餐馆、现代餐厅、农家乐等。
其中,当地传统风味的餐馆仍然是市场的主体。
3.外国餐饮品牌在丽江市场受到消费者热捧,特别是西式快餐、咖啡馆等,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二、竞争分析1.丽江餐饮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品质、特色等方面。
价格优惠、菜品新颖且质量可靠的餐厅更受消费者青睐。
2.新的餐饮品牌进入市场的速度很快,市场份额难以持续稳定。
因此,创新是在激烈竞争中突出的途径之一。
3.服务质量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好的客户体验和口碑会带来持续的顾客流量。
三、消费者需求1.丽江餐饮市场消费者主要包括游客、本地居民和商务人士。
游客是主要客群,不同的人群对餐饮需求有所差异。
2.消费者对食材新鲜、环境舒适、服务态度好的餐厅有较高的期望,对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体验也有较高需求。
3.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便捷、健康的餐饮选择备受消费者欢迎。
外卖、快餐等业态市场潜力大。
四、发展建议1.巩固传统风味的餐馆,提升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保持餐饮的本地特色,顺应市场需求。
2.引入更多外国餐饮品牌,提供多元化的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加强创新研发,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品,吸引消费者,提高竞争力。
4.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加强员工培训,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5.关注健康饮食的需求,推动有机、绿色、健康的餐饮发展,增加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丽江的餐饮市场潜力巨大,但竞争激烈,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餐饮企业需要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关注健康饮食的发展趋势。
丽江经济调研报告
丽江经济调研报告
丽江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丽江的经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调研报告旨在评估丽江市的经济状况,并提供一些建议以促进其经济发展。
首先,丽江市的旅游业是其经济的主要支柱。
丽江以其古城区、束河古镇和玉龙雪山等景点而闻名于世。
每年都有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为丽江市创造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然而,丽江市的旅游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丽江的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导致一些景点的环境破坏和文化失真。
因此,丽江市应该加强生态保护,注重可持续发展,以确保旅游业的长期发展。
除旅游业外,丽江市还有一些其他的经济支柱。
农业是丽江市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农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
因此,丽江市应该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此外,丽江市还具有一定的文化产业发展潜力。
丽江以其独特的纳西族文化和丰富的民俗活动而闻名。
丽江市可以通过挖掘和开发这些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丽江市还应该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例如,丽江市的交通系统相对落后,给居民和游客带来了不便。
因此,丽江市可以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公共交通系统,
提高城市的便利度。
总之,丽江市的经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然而,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发展农业和文化产业,以及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丽江市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丽江市文化旅游发展概况
丽江市文化旅游发展概况一、丽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简要情况丽江市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
2002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辖一区四县:即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
总人口120万,超过3000人以上的世局少数民族有12个,少数民族占57%以上。
丽江是一个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发展中旅游城市,是全国唯一拥有三项世界遗产桂冠的地级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域、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文献古籍。
近年来,丽江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结合丽江实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
2008年,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8%,实现了两年翻一番的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6%。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管理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
现已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旅游文化名城,被列入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
二、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丽江历届党委、政府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把党的基本路线与丽江实际结合起来,立足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确立和实施旅游先导战略,逐步走上了一条旅游业主导的第三产业优先发展的路子。
1994年11月,省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现场办公会,提出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带动迪庆,启动怒江”的发展思路,正是在这次会议以后,确立了丽江发展旅游业的方向。
1996年丽江“2.3”大地震后的恢复重建给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成功申报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提高了丽江的知名度。
丽江旅游业发展现状
丽江旅游业发展现状丽江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著名旅游城市,自从1990年代以来,丽江的旅游业经历了快速发展。
丽江的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使得丽江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介绍丽江旅游业目前的发展现状。
首先,丽江的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和完善。
大量的酒店、旅馆和民宿矗立在丽江的街道上,为游客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住宿选择。
同时,丽江的交通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丽江有一个现代化的机场,许多国内外的航班直接飞往这里。
此外,陆路交通也相对便利,丽江与周边城市之间有许多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相连。
其次,丽江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开发。
丽江市政府致力于保护和修复古城区,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景区。
古城区的石板街道、传统的纳西族建筑和独特的街头巷尾,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丽江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如玉龙雪山、束河古镇和纳西族村寨等。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再次,丽江的旅游服务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许多旅行社和导游公司在丽江设立了分支机构,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同时,丽江还有一些专门的培训机构,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培训和教育。
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丽江的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创造了良好的旅游体验。
最后,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丽江的旅游业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旅游业也为当地的农民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丽江的旅游业对于当地的文化传承和艺术表演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丽江的旅游业目前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国内外游客对丽江的兴趣持续增加,使得丽江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然而,丽江的旅游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继续加强旅游业的规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对于丽江的旅游业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丽江古城商业化问题分析与对策(毕业论文)
丽江古城商业化问题分析与对策摘要:丽江古城过度的商业化,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对于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 级风景区来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本文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丽江古城过度商业化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严格实施制度,转移商业区,把过度密集的店铺迁出古城核心区,改变旅游团队的游览方式等解决方案。
关键词:丽江古城;过度商业化;分析与解决;核心区;商业氛围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纳西族自治县丽江坝中部,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
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
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
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
丽江古城是云南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2005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00多万人次,旅游业是丽江市最主要的支柱产业。
1 丽江古城于1997年12月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
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合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
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2一、丽江古城商业化现状分析(一)丽江古城过度商业化的问题由来已久对丽江古城过度商业化的批评从古城正式对游客开放的时候就已经有过,近几年来这种声音越发强烈。
本文旨在探讨丽江古城商业化的现状、过度商业化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应对的问题。
据主管丽江古城的管委会主任木崇根透露:2005 年 3 月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十七届主席团会议上中国28 处遗产保护地有7 处因开发过度、保护不力受到批评丽江虽然不在其列但这足以使丽江各级政府感到巨3大的压力。
旅游业的发展在地方经济中的功能及作用--以丽江为例
旅游业的发展在地方经济中的功能及作用--以丽江为例内容摘要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旅游业相应的产生。
旅游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同时,发展旅游业反过来又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但是从整体上讲,旅游业所影响的积极的一面,要远远大于消极的一面。
正确认识旅游业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所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努力抑制旅游业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对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关键字旅游; GDP ;经济增长第一章旅游业(一)、旅游业概念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
又称无烟工业、无型贸易。
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
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
旅行游览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
从国家政策引导上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1978年转换机制,旅游业开始从“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
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
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济地位。
旅游经济学案例
旅游经济学案例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旅游成为了大众娱乐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为当地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刺激经济增长,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状况。
本文将以中国著名的丽江古城为例,探讨旅游经济学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区,以其古朴的小巷、古老的建筑和独有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而著名。
自1998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丽江古城的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首先是旅游业的直接贡献。
丽江古城的流行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它们所带来的巨大的消费需求必然会带动当地各个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丽江古城仅2018年一年就吸引了超过1000万的游客,旅游收入高达50多亿元人民币,这为丽江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旅游业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丽江古城的景区人流密集,很难避免的就是对环境的破坏,特别是在节假日或周末更是城市交通的噩梦。
而且丽江市的旅游资源集中,周边其他景区却未能得到充分发展,这导致了旅游业的单一性和不均衡性。
针对这些问题,当地政府集中力量,不断进行环境保护和向城市周边的其他景区的发展,实现了旅游业的协调和平衡。
其次,旅游业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丽江地处云南省,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聚集地,而且还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美食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接待游客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由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地民俗文化得以持续传承和保护,旅游业也成为了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此过程中,政府要提高旅游管理水平,保护好传统文化,发展特色游览业,更好地呈现当地文化面貌。
最后,旅游业的发展也对人民身体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当地政府出门帮助旅游业机构和餐饮企业实施健康和安全措施,以确保游客的身体健康安全,不少相关企业却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不良旅游导游、安全隐患、食品卫生等问题。
云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云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摘要云南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将对云南的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关注云南的农业、旅游、矿产资源等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机遇。
1. 云南农业发展现状云南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发展。
农业一直是云南重要的支柱产业,但面临一系列问题。
首先,土地资源有限,导致农业规模相对较小。
其次,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缺乏现代化农业知识和技术的支持。
此外,市场信息不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
不过,随着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云南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相信未来农业发展会有更好的前景。
2. 云南旅游业发展现状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为优势,云南旅游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
不仅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云南旅游业也面临一些问题。
例如,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平衡,一些地区过度开发导致环境破坏。
同时,旅游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旅游设施和交通建设亟需改善。
加强旅游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护环境将是未来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3. 云南矿产资源开发现状云南地处中国西南的边陲地带,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近年来,云南矿产资源的开发得到了重视,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投资。
尤其是锡、铅、锌、锂等有色金属以及煤炭资源的开采量不断增加。
然而,矿产资源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一方面,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亟待解决。
另一方面,矿产资源的开采集中度高,对其他行业的发展影响较大。
因此,云南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4. 云南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云南的行业发展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首先,云南地理位置优越,具备与东盟国家合作的独特优势。
其次,政府鼓励创新和科技进步,为云南的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然而,云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同时,人才流失也是云南行业发展的一个问题。
丽江旅游市场SWOT分析
丽江旅游市场SWOT分析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丽江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抓住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建设小康社会等历史机遇,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丽江旅游面向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推进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旅游业二次创业,把丽江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国际精品旅游胜地。
当然那也是因为丽江旅游市场存在着很大的优势(Strengths):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丽江位于著名的滇川藏大三角文化交汇地,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和今天中国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圈的重要门户,所以丽江多种文化交融并存、多种民族和睦相处,构成了地缘优势突出、文脉特征明显的旅游资源禀赋。
二、丰富的旅游资源。
“两山、一城、一江、一湖、一文化、一风情”是丽江最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两山是指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重点展示区丽江老君山和国家五A级风景名胜区玉龙雪山;一城是指集大研古镇、束河古镇、白沙古镇于一体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一江是指含括万里长江第一湾、虎跳峡、宝山石头城等景观于一线的金沙江;一湖是指母系社会文化活形态遗存地高原淡水湖泸沽湖;一文化是指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社会百科全书东巴古籍文献;一风情是指至今保留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的摩梭风情。
三、政府的大力支持。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丽江市政府、云南省政府等都对丽江开发旅游业大力的支持。
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使全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当然,中央对于丽江市旅游开发给给予很大的支持,使丽江旅游在国际中知名度不断上升。
四、丽江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近年来,丽江当地政府加快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大改善了丽江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和易达性。
有关丽江调查报告
有关丽江调查报告关于丽江的调查报告篇一:关于丽江游客旅游动机的调查问卷报告丽江游客旅游动机调查报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可支配的休闲时间的延长,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已成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为了鼓励这一类人能支配好自己的闲暇时间而进行旅游活动,并了解他们进行旅游活动的旅游动机,我们以组的形式对丽江旅游的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涉及游客选择到丽江旅游的原因、目的、宣传方式、乘坐的交通工具喜欢的景点及吸引其眼球的地方和民住方式等方面。
目的在于调查并了解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这样,为从事服务行业的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做出客人满意的服务,才能得到游客的信赖与芳心,也才能立足服务业。
丽江作为一个旅游城市,要大力发展旅游业,也必须对游客的旅游动机作深刻的调查与研究。
旅游动机源于人的基本需要,基本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旅游动机的多样性,不同研究区域,不同研究目标群体有着不同的研究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并使人们处于积极状态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动力,是个体推动和维持其旅游行为的一种能动的效率现象。
人的旅游行为很少出于单一的旅游动机,总是受多种需要和欲望的驱使,因此,我们要正确的分析人的旅游动机,才能对人的旅游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
在完成问卷调查过程中,了解到来丽江的游客中,28%经过他人介绍而选择到丽江旅游,有26%M以影视宣传,如(《一米阳光》《印象.丽江》)而选择到丽江旅游,也有26%M通过旅游书刊而选择到丽江旅游的。
他们到丽江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多数以飞机和火车为主,而居住的地方,一般选择酒店和民族客栈为主。
旅游的群体大部分为中上层人群,因此,对旅游就持有求新、求异、求奇的态度,无论是在食、住、行,还是游、购、娱上都有很高的要求。
他们目睹了丽江古城,束河古镇的风采,体验这里的阳光,发呆,喝茶的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当然也体验到了丽江这里的独特民族风情,如纳西的勤劳,摩梭人的美丽大方,还有古典的建筑风格“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丽江市高原特色农产业规模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丽江市高原特色农产业规模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10-08T08:21:26.935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15期作者:郭雁南佘国东[导读] 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逐步转变以及中国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农村种地的人群越来越少,农业的规模发展成了当务之急,既是盘活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郭雁南佘国东丽江旅游文化学院云南丽江 674199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逐步转变以及中国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农村种地的人群越来越少,农业的规模发展成了当务之急,既是盘活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又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关键,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推进。
本文试图从丽江高原特色农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影响丽江高原特色农产业发展的因素,找到切实可行的将丽江高原特色农产业进行规模化发展的方法和路径,为丽江经济发展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规模经济;高原特色农产业;区域优势产业;一、文献综述较早对规模经济的探讨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随后,穆勒、马歇尔等人从不同角度对规模经济进行了解释。
索洛、斯蒂格勒提出了测度方法,科斯、威廉姆森等人研究了企业最佳规模的确定。
对规模经济进行测度、确定的前提是规模经济效应存在,贝恩、康芒斯、熊彼特等人认为,规模经济是存在的,大厂商和集中性产业的存在就表明了规模经济的存在。
之后的学者还分析了具体行业规模经济的存在性,认为在农产业方面也可以实现规模经济[1]。
许庆,尹荣梁等[2]从投入产出和生产成本两个不同角度来分析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生产规模经济的存在性,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能带来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在政策上,政府适度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
顾天竹、纪月清等[3]从地块层面来考察农业规模经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成本方面地块规模经济意味着土地规模扩大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规模经济发展能壮大地区优势产业,增强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
丽江二手房 现状分析报告
丽江二手房现状分析报告引言丽江市位于中国云南省,是一座以古城丽江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城。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当地文化,丽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也带动了该地区的房地产市场。
本报告旨在对丽江市二手房市场进行现状分析,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二手房交易情况分析根据最近一年的数据统计,丽江市的二手房交易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其中,古城区、束河古镇和七星街等地的二手房交易量最为活跃,因为这些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大量游客和购房者。
此外,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完善,丽江市新开发的区域也逐渐成为了投资者的热门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手房交易市场中,丽江市房价有所上涨。
尤其是古城区和束河古镇等热门地区的二手房价格,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这表明,丽江市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潜力较大,但同时也需要投资者对价格进行合理评估和预判。
二手房市场特点分析1. 多元化需求:丽江市的二手房市场需求十分多元化。
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购房者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二手房物业。
有的人追求文化氛围,有的人则注重生活品质和便利设施。
2. 旅游经济驱动:丽江市的旅游业发达,使得该地的二手房市场受到旅游经济的直接影响。
许多购房者看中二手房的投资潜力,计划将其出租给旅游者。
这也使得丽江市的二手房市场更加繁荣。
3. 地域文化吸引:丽江市以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而著称,吸引了大量的文化爱好者和历史迷。
他们购买二手房的目的往往是为了亲身体验和感受当地的独特文化氛围。
二手房投资分析1. 政策支持:丽江市政府一直在积极引导投资者到该市进行房地产投资,并在政策上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支持。
这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
2. 增值潜力:丽江市的旅游业发展迅速,这为二手房的增值提供了机会。
购买位于热门旅游区域的二手房,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较高的价值增长。
3. 风险提示:尽管丽江市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
购房者需要谨慎评估市场情况,并做好风险控制措施。
丽江市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分析
丽江市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分析丽江市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素有“江南第一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之美誉,同时也是一个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
在丽江市,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成为了热门话题。
本文将对丽江市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其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一、林业生态建设现状丽江市属亚热带湿性季风气候区,地处滇西高原,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其林业资源丰富多样。
据统计,丽江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5%,其中主要林种有冷杉、红豆杉、楠木等,被誉为云南省的“三大名木”。
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丽江市政府提出了“森林健康、林业绿色、木材优质、湿地美丽、环境宜居”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
通过加强生态修复、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促进了丽江市林业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二、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林业生态建设相辅相成的是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
林下经济产业是指在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
在丽江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
林下经济产业主要包括林木采集加工、野生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森林旅游等方面。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林下经济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涉及范围也日益广泛,成为了丽江市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问题和挑战丽江市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一定的过度和不合理现象,导致森林资源逐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不平衡,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尚未受益于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导致贫困问题依然突出。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也限制了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发展趋势和建议在未来,丽江市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下经济产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和建议。
丽江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1
丽江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地发展,相应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朝阳产业——旅游业也发展迅猛,特别对于风景秀丽的南方地区而言。
丽江凭借着自身独特的自然风光、浓厚的少数名族氛围,以及热情的待客方式,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游客。
但是,发展势必也会出现问题。
本文运用了swot分析方法,客观的对丽江旅游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弱势,外部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让我们更客观的了解这座城市——丽江。
【关键词】:丽江,旅游发展,swot分析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和滇、川、藏大三角区域。
这里共有23个少数民族,主要的少数民族有纳西、白、普米、藏、僳僳、彝、苗等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8%左右。
因此丽江的民族风情迥异多彩,特点十分突出。
丽江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三顶桂冠。
被称为“中国古典音乐活化石”的纳西古乐,世界上唯一“活着的”东巴象形文字,居住在泸沽湖畔的仍具有母系氏族特征的摩梭人,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等,使得丽江成为世界的旅游热点地区,并且使得丽江旅游业具有了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特征。
近年来,丽江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旅游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旅游接待环境不断改善,旅游业在国民经济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但目前丽江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都制约着丽江地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分析丽江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各项优势、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产业,加快丽江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一、丽江市旅游发展SWOT分析的内部优势1、区位优势丽江市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也是汉、藏、白、纳西等多民族的交汇区。
同时,丽江也是滇西旅游区重要支撑地之一。
多元文化独具特色,自然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淳朴浓郁。
美丽、神奇、和谐、富饶、开放,这些特点决定了丽江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丽江市农村普惠金融现状分析
丽江市农村普惠金融现状分析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业生产投入持续增加。
但是从丽江市实际看来,由于农村地区各项制度还不完善以及技术水平低等因素导致该地区的农业科技应用率偏低、规模化程度较小且主要依靠传统耕作方式进行,造成了经营效益低下等情况。
同时,我国已将“三农”工作纳入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
这就需要大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打破农村金融难题。
然而,普惠金融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丽江市的相关研究表明,当前,针对性的措施手段远不能满足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要求。
一、丽江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一)丽江市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情况1.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差距2.农户缺乏良好的金融风险意识3.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有待健全4.金融产品种类不够丰富5.信用环境尚未形成二、问题和原因分析1.农户观念陈旧,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农村地区相关部门为更好地开展普惠金融工作,应深入农村实地调查了解农户们对普惠金融服务的认知程度、观念变化等方面内容,继而积极探索改革创新服务方式,切实保障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根源上降低普惠金融所带来的风险隐患。
一、丽江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一)丽江市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情况1.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差距2.农户缺乏良好的金融风险意识3.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有待健全4.金融产品种类不够丰富5.信用环境尚未形成二、问题和原因分析1.农户观念陈旧,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农村地区相关部门为更好地开展普惠金融工作,应深入农村实地调查了解农户们对普惠金融服务的认知程度、观念变化等方面内容,继而积极探索改革创新服务方式,切实保障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根源上降低普惠金融所带来的风险隐患。
2.农户没有建立起信贷抵押机制尽管近几年云南省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使得物质条件有了显著提升,但这也只是暂时的。
虽说如今农村地区的土地价值已有大幅度提高,但是当地居民多半都缺少固定收入或者身负债务无法自主偿还;再加上农户自身拥有的财产有限,故此,银行也难以获取充裕的贷款额度。
丽江市房地产市场统计分析报告
丽江市房地产市场统计分析报告尊敬的领导:我对丽江市房地产市场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撰写了一份报告,详细介绍了该市的房地产市场情况。
以下是该报告的内容:一、市场概况:房地产市场是丽江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经济的增长和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丽江市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楼盘涌现,房价不断上涨。
目前,该市的房地产市场主要分为住宅、商业和办公楼等三大类别。
二、市场供需情况:根据统计数据,丽江市的房地产市场供应充足,楼盘数量逐年增加。
但与此同时,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由于该市的旅游业发展迅猛,许多游客和投资者都希望在丽江市购买房产,因此市场需求较为旺盛。
三、房价情况:在供需紧张的情况下,丽江市的房价也一路攀升。
统计数据显示,丽江市的房价在过去三年中平均每年上涨10%。
特别是丽江市核心区域的房价更是高企,达到每平米1万元以上。
四、投资潜力:丽江市作为一个充满旅游资源的城市,其房地产市场具有巨大的投资潜力。
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购房需求将使该市的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
此外,政府对于该市的房地产市场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
五、风险警示:然而,丽江市的房地产市场也存在一些风险和隐患。
首先,楼盘过多和价格过高可能导致市场泡沫的形成。
其次,政府政策的调整以及旅游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也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
此外,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会导致房地产开发对环境的破坏,这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六、发展建议:针对以上提到的风险和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遏制楼盘的过度开发和价格的过高涨幅;其次,丽江市可以通过推出更多的房地产项目,扩大供给,以缓解市场供需紧张的局面;最后,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环境的协调。
以上是我对丽江市房地产市场统计分析的报告,请领导审阅,如有需要我可以进一步提供更多详细数据和分析。
谢谢。
此致敬礼。
形势与政策云南省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形势与政策云南省经济发展状况调查一、形势与政策云南省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中国最西南的省份。
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云南省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云南省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就,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得益于政府的积极推动和相关政策的支持。
一是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通过与周边省份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二是积极发展农业,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三是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建设了一批重点旅游景点和旅游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通信、物流和商贸等行业,加强了城市的功能和竞争力。
五是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二、经济发展状况云南省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24年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8.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700亿元,同比增长了3.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900亿元,同比增长了8.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400亿元,同比增长了9.4%。
农业、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云南省的三大支柱产业,分别占据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
云南省的农业主要以耕作类为主,农产品有特色、品质高,并且云南是中国最大的农作物种植区之一、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和烟草等。
此外,云南省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和水电资源等。
云南省是中国金花茶、巧克力和高山蔬菜的重要产地。
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等。
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丽江、大理、昆明和香格里拉等。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云南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4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
云南省的现代服务业发达,金融、通信、物流和商贸等行业较为兴盛。
近年来,云南省在国家云南高水平大学建设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云南省拥有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中心,为云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丽江古城调研报告
丽江古城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丽江古城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古城建于宋朝时期,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吸引了许多游客。
2.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丽江古城的现状与发展潜力,以便提供相关建议和措施,推动古城的持续发展。
3.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涉及游客的满意度、游客来源、消费水平等方面,实地考察重点观察了丽江古城的管理机制、旅游设施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
4. 调查结果4.1 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游客对丽江古城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古城的建筑风格独特,环境幽雅,给他们带来了愉悦的游览体验。
4.2 游客来源调查发现,国内游客为丽江古城主要的游客来源。
其中,来自东部城市的游客占比最高,其次是来自西部和北部城市的游客。
外国游客也有一定数量,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
4.3 消费水平游客在丽江古城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
他们喜欢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购买纪念品和手工艺品。
调查还发现,游客在酒店、交通以及餐饮方面的花费较高。
4.4 管理机制对丽江古城的实地考察中发现,古城的管理机制相对较好,古城入口处设置有检票口,游客需要购买门票进入。
古城内有保安巡逻,保持秩序。
此外,古城内还有一些志愿者提供咨询和导游服务。
4.5 旅游设施丽江古城的旅游设施相对完善,包括酒店、客栈、餐饮、购物等。
古城内的街道干净整洁,周围环境优美。
大部分游客对古城内的设施表示满意。
4.6 文化传承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非常重视文化传承。
调查发现,古城内有许多老街、古建筑等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和修复。
古城还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纳西族传统音乐演出、手工艺制作等,使游客更好地了解纳西族文化。
5. 建议和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向丽江古城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古城的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提升古城内的服务质量,加强游客接待和导游服务;- 加强古城的环境保护,保持古城的干净整洁;- 继续保护和传承古城的文化遗产,举办更多的传统文化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丽江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一,丽江旅游业现状
• 近年来,丽江的旅游业以一 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国 内外产生着日益广泛和深远的 影响。据旅游主管部门统计 2009年1至10月,丽江接待海内 外游客638.63万人次,同比增 长22.47%,其中海外游客44.1 万人次,同比增长15.7%,国内 游客594.52万人次,同比增长 23 %。旅游业总收入72.74亿元 人民币,同比增长23.22%,其 中旅游外汇收入14779.05万美 元,同比增长17.92%,国内旅 游收入62.69亿元人民币,同比 增长24.11%。
三,产业结构变化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 首先,以不同类型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幅度与深度的 差异为依据,衡量各类型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影响的相对强 度,建立产业结构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联。 依据上述各产业发展对区域土地、水、大气、土壤与生物等 主要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或干扰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对不同 产业类型的生态环境影响在[1,5]区间内赋值,定义 为不同产业类型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 (表 1),反映各 产业单位产值比重的生态环境影响之间的比例关系;
三,自然资源
丽江市是全省重点林区之一,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50万公 顷,占土地面积的72.9%,森林覆盖率为40.3%,活立木蓄 积量1.04亿立方米。 • 水资源十分丰富,永胜程海、宁蒗泸沽湖、丽江拉市海3 个高原湖泊,是天然的农业水体。程海是世界上3个盛产 天然螺旋藻的湖泊之一。水能蕴藏量1800万千瓦,可开发 1613万千瓦。 •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滇金 丝猴、云豹、金豹、雪豹、猕猴、小熊猫及宁蒗泸沽湖特 有的裂腹鱼等,有珍稀植物云南铁杉、红豆杉、榧木、水 青树等。已发现中药材2000多种,占国家药典所列品种 1/3以上。 • 矿产有煤、铜、铅、锌等30多个矿种,其中煤炭储量和品 质为滇西之冠,铜、花岗石等矿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
云南经济概况 ——丽江
• 小组成员: 刘蕊 20101113116 吕娜 20101113104 李秀珍 20101113158 张春艳 20101113147
目录
&丽江自然概况 一,地理环境 二,行政区划人口 三,自然资源 四,风景名胜 五,土特名产 &丽江产业结构 一,经济综述 二,产业结构变化 三,产业 结构变化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丽江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一,丽江旅游业现状 二,丽江开发过程中的问题 三,解决措施和对策 &参考文献
• 首先,旅游业带来的正面影响是不容否认的,如: 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旅游业对传统文 化的需求,增强了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等。
• 而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提升,其对 策核心仍在于强调内涵增长,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等生态环境影响系数低的产业 发展,严格限制重工业等高能耗、重污染、生态 环境影响系数高的产业的大幅增长,最终实现产 业结构从生产型向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效益 型的转变,使经济增长点成为环境质量改善的转 折点; • 同时,通过清洁生产、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循环 经济理念[23],减少各类产业单位产品的资 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此外,还应依据各产业间的 前后向联系,通过不同类型产业在空间上的合理 配置,形成产业链、产品链,实现废弃物的资源 化,从而降低产业经济发展的整体生态环境影响 程度。
• 全年财政总收入(含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所得税收 入)11.68亿元,增收3.2亿元,增长37.7%。其中地方一 般预算收入7.28亿元,增收2.2亿元,增长43.3%;增值 税8 336万元,增长15.8%;营业税2.94亿元,增长52.5%; 企业所得税1 791万元,增长35.4%;个人所得税1 414万 元,增长74.6%。财政总收入增幅高于现价GDP增幅16.8 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3.8%,提高1.7个 百分点。 • 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5亿元,比上年增长25.2%。 其中,城镇投资84.74亿元,增长22.9%;农村投资3.91 亿元,增长1.08倍。全社会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 3.63亿元,同比增长127.4%,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 4.1%,上升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完成39.74亿元, 增长26.8%,所占比重为44.8%,上升0.5个百分点;第三 产业投资45.27亿元,增长19.6%,所占比重为51.1%。
丽江自然概况
一,地理环境
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中游,横断山脉的纵谷地 带,因金沙江流经境内,金沙江古名丽水而得名。全区总 面积2.06万平方公里,耕地10.38万公顷。 • 区内山脉层峦叠障,江河纵横,海拔高差大,玉龙雪山主 峰海拔5596米,金沙江河谷最低海拔只有1015米,金沙江 流经境内615公里,落差达890米,有111个大小坝子分布 于山岭间,坝区面积占7.7%,山区占92.3%。 • 属低纬度暖温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干温季分明,立体气候 明显。年均气温12.6℃-19.8℃,年均降雨量910-1046 毫米,全年无霜期为191-301天。
• 由于区位边辟、山高箐深、交通不便,丽 江工农业基础薄弱,长期处于传统农业阶 段,社会经济与科教文卫发展相对滞后。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4年丽江 旅游先导战略的确立实施,使全市社会经 济得以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 提高。2003年全市人均GDP已达3712元, 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为26.2:29.9:43.9。
• 其次,对研究区各产业类型的产值比例,依据其相应的生 态环境影响系数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区域产业结构的总体 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定量表征一定产业结构对区域生态环境 的总体影响或干扰状况; • 最后,比较 IIISNE 在不同时期的数值差异,定量 综合评价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讨论的区域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影 响与区域产业经济的生态环境影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结构性的影响,后者属总量性的影响,相较而言, 前者对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更具参考价值。这是由于,区 域产业经济的总量并非固定不变的,各产业产值一般都是 持续上升的,无论区域产业结构的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 如何变化,区域产业经济的总体生态环境影响基本上是不 断增加的。
• ① 研究时段内全市产业结构变动较大,经历了两次大的 产业结构转型,即从 1992年的“一、三、二”到 1998年 的“三、一、二”,再到 2003年的“三、二、一”,三 次产业结构得到较大优化; • ② 第一产业产值比例变动稳定,持续下降;第二、三产 业的产值比例变化存在波动,主要是由于二者经济增长速 度差异所致; • ③ 三次产业产值比例的变动幅度不一,第一产业最大, 第三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最低,表明全市产业结构变动驱 动力以城市化、旅游发展等相关产业拉动为主,工业化进 程相对缓慢; • ④ 全市产业结构优化重点在于加速工业、建筑业的发展, 以维持 “三、二、一”的产业结构。
二,行政区划人口
• 丽江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北高原,金沙江中游, 云南省西北部。东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 南连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鹤庆、宾川3县及楚雄彝族自治 州大姚、永仁2县,西、北分别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 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毗邻。市政府所在地古城区距省 城昆明560公里。 • 全市总面积2.06万平方千米,其中山区占总面积的92.3%, 高原坝区占7.7%。下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 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1区4县共72个乡(镇、街道 办事处),其中4个街道办事处、13个镇、33个乡、22个民 族乡。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21.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 口17.2万人,占总人口的14.6%;少数民族人口69.2万人, 占总人口的5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
丽江市三次产业就业 结构的变化(图3),则 可以看出: 全市第一产业就业人 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 重一直在70%以上, 有一定波动;第二产 业比重最低,一直在 10%以下,且变化 不大;第三产业比重 也较低,但在研究时 段内的变化相对较大, 增长了近一倍。这表 明,丽江第 二、三产 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 动力的吸收能力还很 低,农村劳动力转移 任务艰巨。
• 此外,从细分的全市产业结构产值比重变化(表2)还可看出: • ① 研究时段内全市种植业、轻工业重发生了较大幅度下降,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呈波动上升其他产业大幅持续上升,林业、畜牧业、渔 业则有一定波动; • ② 全市产业构成由1992年的以种植业、重工业、轻工业与其他产业 为主,转为2003年的以其他产业、建筑业与种植业为主. • 从(表3)可以看出,丽江市下辖4县三次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差异显 著: • ①1992年,各县第一 产业比重均较高,但丽江、华坪两县的社会经 济相对较发达,三次产业比重相差不大,而永胜、宁蒗两县经济落 后,第二、三产业比重过低,工业尤其不足; • ② 研究时段内,各县第一产业比重均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呈波 动上升,但丽江、永胜、华坪以第三产业增长为主,宁蒗以第二产 业增长为主; • ③2003年,各县产业结构差异进一步扩大,各具特色,即丽江县第 三产业高度发达的“三、二、一”产业结构,华坪县第二产业高度 发达的“三、二、一”产业结构,永胜县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 业仍占较大比重的“三、一、二”产业结构,宁蒗县以第一产业为 主、第二、三产业占较大比重的“一、三、二”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变化
• 全市产业结构变化1992 年来是丽江市社会经济 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全市GDP 从1992年 的93508万元,迅速增 长到2003年的 414050 万元,年均增长31.16 %,远高于全国同期水 平。从全市1992年 ,1995年,1998年,2001 年和2003年5个时段三 次产业产值结构的构成 (图2),可以看出:
五,土特名产 •窨酒、苹果、黑头山 羊、丽江马、永胜瓷 器、山羊板皮、铜火 锅、民族纺织品、螺 旋藻系列产品、青剌 果、山嵛菜、红豆杉、 白芸豆、青梅、三川 火腿、雪茶等。
丽江产业结构
一,经济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