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ppt1 人教版
合集下载
【历史课件】新中国的诞生和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国际方面:
虽有苏联等国家的支持, 但以美帝为首的帝国主义国 家对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 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 ----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 篮之中。
能否站稳脚跟,能 否治理好国家--这是摆在中国共 产党和中国人民 面前的严峻考题。
二、全国的基本解放(49----51年) 1、人民解放军追歼残敌:
在美帝国主义对中国政 府的多次警告置之不理,继 续北侵的情况下,中国政府 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了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 决策,并于1950年10月,派 出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 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3、抗美援朝的胜利及意义 胜利:在中朝两国军民的英勇打击下,
1953年夏,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 议》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意义:
①不仅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 国,也保卫了我国的安全,从根本上粉碎 了美国的侵略计划,捍卫了世界和平,也 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②彻底戳穿了美帝纸老虎的面目, 极大了鼓舞了全世界人民保卫和平、 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 ③使我国建立了一支海陆空军和 其它兵种的现代化国防军,并取得 了对美国作战的经验。 ④抗美援朝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 治觉悟,极大了激发了全国人民的 爱国激情和国际主义精神,全国人 民空前团结,推动了我国各方面工 作的发展。
四、土地改革运动(50——52年)
1、土改简况:
1950年6月,中央人民 政府颂布《中华人民共 和国土地改革法》,轰 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在全国开展起来。
基本政策:保存富农经济 (和以前政策相比,最大 的不同点) 基本完成:到1952年底, 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 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改。 结果: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 农民分到了土地。
五、镇压反革命运动(50--51年)
人教版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优秀课件1

5、“三反”“五反”运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 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 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保护富农所有的自耕地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财 产,不得侵犯。 请回答: ①根据上述材料,判断它们的出处。 ②材料一中,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③材料二中,对于富农的政策与过去相比,有何不同 ?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 ①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目的在于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 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③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上保护富农经济,政治上中 立富农的政策。有利于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的 阻力,有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更有利于发展农村
1950.10-抗美援朝 1953 1950— 土地改革 1952年底
用
追歼残敌,剿 匪,1951年和平 解放西藏
彭德怀率志 愿军抗美援 朝保家卫国 <<土改法>>, 保护富农经济
完成大陆统一, 保证社会安定
沉重打击了美帝侵略, 保卫了朝鲜独立和中国安全,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创造了相对和平稳定环境 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提高了农民地位,解放了农村生 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净化了社会风气, 稳定了社会秩序
毛主席说:“中国的革命实质上 就是农民革命,解决了农民问题, 就是解决了中国革命问题”。
●革命到底要解决农民哪一最基本 又迫切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又是 怎样具体做的?
中共历次土地政策对比简表
时期
土地革命
内
容
性
质
作
用
依靠、联合 限制、保护、 消灭
变封建私有 为农民私有
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 到土地,生活有保障,提 高反“围剿”的积极性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大大提高生产和参与解放 战争的积极性,巩固了解 放区 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 地制度,提高了农民地位,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 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1950.10-抗美援朝 1953 1950— 土地改革 1952年底
用
追歼残敌,剿 匪,1951年和平 解放西藏
彭德怀率志 愿军抗美援 朝保家卫国 <<土改法>>, 保护富农经济
完成大陆统一, 保证社会安定
沉重打击了美帝侵略, 保卫了朝鲜独立和中国安全,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创造了相对和平稳定环境 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提高了农民地位,解放了农村生 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净化了社会风气, 稳定了社会秩序
毛主席说:“中国的革命实质上 就是农民革命,解决了农民问题, 就是解决了中国革命问题”。
●革命到底要解决农民哪一最基本 又迫切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又是 怎样具体做的?
中共历次土地政策对比简表
时期
土地革命
内
容
性
质
作
用
依靠、联合 限制、保护、 消灭
变封建私有 为农民私有
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 到土地,生活有保障,提 高反“围剿”的积极性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大大提高生产和参与解放 战争的积极性,巩固了解 放区 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 地制度,提高了农民地位,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 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人教版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优秀课件1PPT25页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பைடு நூலகம்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人教版 新中国的成立和 巩固政权的斗争优秀课
件1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பைடு நூலகம்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人教版 新中国的成立和 巩固政权的斗争优秀课
件1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高三历史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人教版 课件

考纲要求: 1、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条件及历史意义。 2、了解新中国成立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理解 巩固政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3、掌握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 “三反”“五反”运动的原因、内容或措 施、作用。 4、深入理解巩固政权的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 1、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 2、政治上:国民党反动政府被推翻 4、民心: 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
• • • • • •
⒍注意的几个问题: ⑴1953──1956年间的各种变化: ①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目标。 ②实行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进行工业化建设──为工业化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 ④外交政策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新的国际关 系准则。 • ⑤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实行社会主义的民族区域自 治。 • 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 形成。
第一节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 • • •
⒈中国近代史与现代史的分界点:新中国的成立 ⒉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⑴两个时期: ①1949年10月—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新 民主主义社会) • ②1956年至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社 会初级阶段)
• ⑵五个阶段: • ①1949年10月—1956年:过渡时期 • 特征: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完成三大改 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 ②1956年—1966年5月: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特征:由于主观上和客观上各种复杂的原因,这一时期 的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巨大的成就,又出现重大失误。 • ③1966年5月—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时期 • 特征: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 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 ④1976年10月-1978年12月:两年徘徊时期 • 特征:由于领导依旧两个凡是的错误路线,国民经济处 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 ⑤1976年10月至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或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特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工作重心第三次伟 大转移,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ppt1 人教版

1950.10
追歼残敌,剿 匪,1951年和平 解放西藏
彭德怀率志 愿军抗美援 朝保家卫国
<<土改法>>, 保护富农经济
镇压反革命 分子
完成大陆统一, 保证社会安定
沉重打击了美帝侵略, 保卫了朝鲜独立和中国安全,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创造了相对和平稳定环境 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提高了农民地位,解放了农村生 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历史意义
(1)国内: 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改变了社会性质,开始了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2)国际:
A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
义的力量;
C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
迫人民的解放斗争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 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
私有
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解放战争 耕者有其田
新政权 的巩固
废除封建剥削 保护富农经济
变封建私有为 农民私有
大大提高生产和参与解放 战争的积极性,巩固了解 放区
变封建私有 为农民私有
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 地制度,提高了农民地位,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 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克拉克的哀叹:我是第一个在没 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 美国司令
标志 历史意义
1.历史条件
(1)、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2)、政治上: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3)、理论基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4)、群众基础:人民热烈拥护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 1949年9月 地点:
北平
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教版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优秀课件

国内意义 世界意义 基本经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 利的国内意义
• 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基本胜利 • 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 史和连年战乱的局面,国家赢得了独 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 中国历史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的过渡时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的世界意义
•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绣红旗
歌剧《 江姐》
第一节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一、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
1、政治上: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2、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3、理论基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4、群众基础:人民热烈拥护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开国大典
主要
规定国家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
内容
规定新中国的军事制度和经济建
设的根本方针以及外交民族等方
面的基本国策
作用 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曾联松
《义勇军进行曲》作者
田汉
聂耳
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一届政协会议的意义
在全国人大未召开之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开国大典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1949.10.1下午2时)
成立大典 (1949.10.1下午3时)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第一次全体会议主要内容
政府主席、副主席宣布就职
接受《共同纲领》为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向世界各国发布新中国成立公告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意义: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 地制度彻底废除,农民成为土地的 主人,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国家工业 化开辟道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 利的国内意义
• 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基本胜利 • 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 史和连年战乱的局面,国家赢得了独 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 中国历史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的过渡时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的世界意义
•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绣红旗
歌剧《 江姐》
第一节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一、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
1、政治上: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2、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3、理论基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4、群众基础:人民热烈拥护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开国大典
主要
规定国家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
内容
规定新中国的军事制度和经济建
设的根本方针以及外交民族等方
面的基本国策
作用 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曾联松
《义勇军进行曲》作者
田汉
聂耳
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一届政协会议的意义
在全国人大未召开之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开国大典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1949.10.1下午2时)
成立大典 (1949.10.1下午3时)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第一次全体会议主要内容
政府主席、副主席宣布就职
接受《共同纲领》为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向世界各国发布新中国成立公告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意义: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 地制度彻底废除,农民成为土地的 主人,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国家工业 化开辟道路
高一历史最新课件-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人教版[原创] 精品
![高一历史最新课件-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人教版[原创]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672f25db8bd63186bdebbc0d.png)
巩固政权措施之一:继续解放全国1950-1951
1、1950年夏,基本歼灭大陆的国民党残余。 2、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中央政府采取和平解放西藏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中国军队忙于其他战事,无法抽出兵力。 B 因为藏汉两民族存在着历史上造成的隔阂,为了避 免进一步伤害民族感情。 C 避免更大伤亡,尽早结束战争。 答案 B D 西藏当局响应和平建议。
二 ) 新 中 国 成 立 的 经 过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①时间:1949、9
地点:北平
代表:广泛性
②中心议题:讨论成立新中国 ③内容: A、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B、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C、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 D、决定——首都、国旗、国歌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之所以有临时 宪法性质主要是因为 A 规定了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B 规定了人民享有的权利 C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 政协会议具有制宪职能 答案:A
巩固政权措施之二:抗美援朝1950-1953
1、背景:①美国出兵朝鲜,干涉朝鲜内政 ②美国威胁我国安全:轰炸东北,第七 雄赳赳 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具体情况)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3、进程: ①1950年10月25,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 保和平 卫祖国 ②中朝军民并肩作战,取得辉煌战果 就是保家乡 ③1953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志愿军军歌
背景:A 国民党留下了大量特务
B 朝鲜战争爆发后进行疯狂的反革命活动 过程:1950年开始,历时一年
意义:基本肃清了国内的反革命势力,巩固了政权。
巩固政权措施之五:三反、五反运动1951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在国家机关和公有企业当中开展)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ppt

意义:
巩固了政权,安定了社会秩序
运 三 有些不法资本家,不满足于正常经营获得利润, 动 反 而采取非法的手段攫取暴利 (2)、内容: ”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 五 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 五反: 反 偷工减 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
(3)、意义:
三反运动:教育了,挽救了,纯洁了,抵制了; 五反:打退了,打击了,开始建立了。
新中国的成立 和 巩固政权的斗争
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
1、1949.10——1956年底 2、1957.1——1966.5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3、1966.5——1976.10
4、1978——
文 革十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新中国的成立:
1、历史条件: 筹备
新政协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对美国:沉重打击
(3)、意义 对朝鲜:保卫安全 保证安全 对中国: 提高威望
赢得和平
土地改革运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 共进行了几次土改?分别是 什么时期?早在什么时候解 放区已进行土地改革?土改 的意义是什么? 三次
时期1931年国共对峙时期; 1941-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 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 意义 是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支前的 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取得 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
1949年9月
地点:
北平
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制定《共同纲领》(国名、国家性质、施政方针)
主 要 内 容
选举中央人民主席、副主席; 确定首都、国旗、国歌;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1949年10月1日下午2点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 一次全体会议国家领导人宣誓就职。任周恩来为政务 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彭德怀的壮语:这场战争雄辩地 证明西方侵略者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 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 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9 、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若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 4 、为理想,早起三更,读迎晨曦,磨枪挫剑,不惧兵临城下! 15 、机遇是难求的,失去了就不会再来,把握好现有的机会,努力进取,那么你将会得到不菲的收获。 17 、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懦弱,也没有永恒的坚强,万事靠自己,但是一定要放下懦弱,活的有尊严,活出你的坚强,才真正的体现你的自信和力量,你的活才更 有价值! 2 、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挖掘自己的潜能,做你真正喜欢的事业。 5 、乐观,是达到成功之路的信心;不怀希望,不论什么事情都做不出来。 6 、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 17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4 、天底下有享不了的福,没有遭不了的罪,多大的苦你要吃,多大的罪你要受,只要你吃苦受罪,好日子就会来了。 5 、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只是短暂的欢愉;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功。 8 、那些在困难面前能够坚持到底、努力奋进的人最终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后的成功。 17 、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 8 、如果你的个性让很多人对你敬而远之,那么你的个性是失败的,个性的成功在于能吸引,而不是能排斥。 4 、人最可悲的是,有自由的思想,却没有冲破羁绊的勇气。 17 、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懦弱,也没有永恒的坚强,万事靠自己,但是一定要放下懦弱,活的有尊严,活出你的坚强,才真正的体现你的自信和力量,你的活才更 有价值! 4 、不要把成功想得太遥远,有时候,它离我们很近,只是由于我们的疏忽而与它失之交臂。 5 、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3 、有大目标,须有大动作;有大追求,须有大改变。3 Nhomakorabea土地改革
建国初期 三大运动
4、镇压反革
命运动
5、“三反”“五反”运 动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 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 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保护富农所有的自耕地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财 产,不得侵犯。 请回答:
①根据上述材料,判断它们的出处。 ②材料一中,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③材料二中,对于富农的政策与过去相比,有何不同 ?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 ①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历史意义
(1)国内: 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改变了社会性质,开始了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2)国际:
A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
义的力量;
C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
迫人民的解放斗争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 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
净化了社会风气, 稳定了社会秩序
“三 反”,
1951年
“三反”—国家干 部 “五反”—资本
教育了干部,纯洁了队伍, 规范了经济秩序,加强了监督
知 识 结构
1、新中国成立的标志(筹备)
一、新中国的成立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解放全国大陆
二、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2、抗美援朝
标志 历史意义
1.历史条件
(1)、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2)、政治上: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3)、理论基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4)、群众基础:人民热烈拥护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 1949年9月 地点:
北平
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制定《共同纲领》(国名、国家性质、施政方针)
1950.10
追歼残敌,剿 匪,1951年和平 解放西藏
彭德怀率志 愿军抗美援 朝保家卫国
<<土改法>>, 保护富农经济
镇压反革命 分子
完成大陆统一, 保证社会安定
沉重打击了美帝侵略, 保卫了朝鲜独立和中国安全,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创造了相对和平稳定环境 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提高了农民地位,解放了农村生 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 面临的困难:
▪ 国内---国民党残敌,土匪,特务;经济
▪ 国际---美帝为首,扼杀,不承认,封锁,包 围威胁
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要点
▪二、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巩固政权的斗争
措施 时 间 内 容
作用
解放全国 1949-1951 大陆
抗美援朝
1950.10-1953
土地改革
1950— 1952年底
镇压反 革命
●革命到底要解决农民哪一最基本 又迫切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又是
怎样具体做的?
中共历次土地政策对比简表
时期 内 容 性 质 作 用
土地革命
依靠、联合
限制、保护、 消灭
变封建私有 为农民私有
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 到土地,生活有保障,提 高反“围剿”的积极性
抗日战争 “双减双交”
有限制的封建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 的斗争
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
1、1949.10——1956年底
过渡时期
2、1957.1——1966.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3、1966.5——1976.10
文 革十年
4、197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要点
一、新中国的成立:
历史条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主 要
内 选举中央人民主席、副主席;
容
确定首都、国旗、国歌;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1949年10月1日下午2点时中央人民政府 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家领导人宣 誓就职。任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 长。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②目的在于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 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③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上保护富农经济,政治上中 立富农的政策。有利于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的 阻力,有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更有利于发展农村
毛主席说:“中国的革命实质上 就是农民革命,解决了农民问题, 就是解决了中国革命问题”。
私有
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解放战争 耕者有其田
新政权 的巩固
废除封建剥削 保护富农经济
变封建私有为 农民私有
大大提高生产和参与解放 战争的积极性,巩固了解 放区
变封建私有 为农民私有
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 地制度,提高了农民地位,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 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克拉克的哀叹:我是第一个在没 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 美国司令
9 、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若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 4 、为理想,早起三更,读迎晨曦,磨枪挫剑,不惧兵临城下! 15 、机遇是难求的,失去了就不会再来,把握好现有的机会,努力进取,那么你将会得到不菲的收获。 17 、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懦弱,也没有永恒的坚强,万事靠自己,但是一定要放下懦弱,活的有尊严,活出你的坚强,才真正的体现你的自信和力量,你的活才更 有价值! 2 、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挖掘自己的潜能,做你真正喜欢的事业。 5 、乐观,是达到成功之路的信心;不怀希望,不论什么事情都做不出来。 6 、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 17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4 、天底下有享不了的福,没有遭不了的罪,多大的苦你要吃,多大的罪你要受,只要你吃苦受罪,好日子就会来了。 5 、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只是短暂的欢愉;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功。 8 、那些在困难面前能够坚持到底、努力奋进的人最终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后的成功。 17 、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 8 、如果你的个性让很多人对你敬而远之,那么你的个性是失败的,个性的成功在于能吸引,而不是能排斥。 4 、人最可悲的是,有自由的思想,却没有冲破羁绊的勇气。 17 、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懦弱,也没有永恒的坚强,万事靠自己,但是一定要放下懦弱,活的有尊严,活出你的坚强,才真正的体现你的自信和力量,你的活才更 有价值! 4 、不要把成功想得太遥远,有时候,它离我们很近,只是由于我们的疏忽而与它失之交臂。 5 、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3 、有大目标,须有大动作;有大追求,须有大改变。3 Nhomakorabea土地改革
建国初期 三大运动
4、镇压反革
命运动
5、“三反”“五反”运 动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 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 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保护富农所有的自耕地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财 产,不得侵犯。 请回答:
①根据上述材料,判断它们的出处。 ②材料一中,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③材料二中,对于富农的政策与过去相比,有何不同 ?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 ①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历史意义
(1)国内: 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改变了社会性质,开始了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2)国际:
A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
义的力量;
C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
迫人民的解放斗争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 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
净化了社会风气, 稳定了社会秩序
“三 反”,
1951年
“三反”—国家干 部 “五反”—资本
教育了干部,纯洁了队伍, 规范了经济秩序,加强了监督
知 识 结构
1、新中国成立的标志(筹备)
一、新中国的成立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解放全国大陆
二、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2、抗美援朝
标志 历史意义
1.历史条件
(1)、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2)、政治上: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3)、理论基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4)、群众基础:人民热烈拥护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 1949年9月 地点:
北平
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制定《共同纲领》(国名、国家性质、施政方针)
1950.10
追歼残敌,剿 匪,1951年和平 解放西藏
彭德怀率志 愿军抗美援 朝保家卫国
<<土改法>>, 保护富农经济
镇压反革命 分子
完成大陆统一, 保证社会安定
沉重打击了美帝侵略, 保卫了朝鲜独立和中国安全,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创造了相对和平稳定环境 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提高了农民地位,解放了农村生 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 面临的困难:
▪ 国内---国民党残敌,土匪,特务;经济
▪ 国际---美帝为首,扼杀,不承认,封锁,包 围威胁
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要点
▪二、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巩固政权的斗争
措施 时 间 内 容
作用
解放全国 1949-1951 大陆
抗美援朝
1950.10-1953
土地改革
1950— 1952年底
镇压反 革命
●革命到底要解决农民哪一最基本 又迫切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又是
怎样具体做的?
中共历次土地政策对比简表
时期 内 容 性 质 作 用
土地革命
依靠、联合
限制、保护、 消灭
变封建私有 为农民私有
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 到土地,生活有保障,提 高反“围剿”的积极性
抗日战争 “双减双交”
有限制的封建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 的斗争
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
1、1949.10——1956年底
过渡时期
2、1957.1——1966.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3、1966.5——1976.10
文 革十年
4、197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要点
一、新中国的成立:
历史条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主 要
内 选举中央人民主席、副主席;
容
确定首都、国旗、国歌;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1949年10月1日下午2点时中央人民政府 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家领导人宣 誓就职。任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 长。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②目的在于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 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③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上保护富农经济,政治上中 立富农的政策。有利于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的 阻力,有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更有利于发展农村
毛主席说:“中国的革命实质上 就是农民革命,解决了农民问题, 就是解决了中国革命问题”。
私有
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解放战争 耕者有其田
新政权 的巩固
废除封建剥削 保护富农经济
变封建私有为 农民私有
大大提高生产和参与解放 战争的积极性,巩固了解 放区
变封建私有 为农民私有
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 地制度,提高了农民地位,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 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克拉克的哀叹:我是第一个在没 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 美国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