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9高考历史五年真题分类必修3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绩练习题资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绩练习题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82fa5c3b90d6c85ed3ac634.png)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绩》练习题资料【重点讲解】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绩、进展缘故及其历史启发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事业蓬勃进展,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运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要紧科技功效要紧有:1961年制造出1.2万吨水压机,1964年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导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74年袁隆平研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1983年我国第一次研制成每秒运算1亿次的运算机银河I型巨型运算机,1984年我国第一次发射定点卫星同步实验通信卫星成功,1985年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火箭成功,1988年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第一次对撞成功,1999年我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飞船平安返回,XX年我国“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
从“两弹一星”成功到载人航天事业所经历的成功历程,反映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载录了一个在历史大跨越中自信与豪迈,印证了一个伟大正在实现伟大腾飞的辉煌历程。
究其缘故,要紧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进展制造了前提;二是党和政府对科技进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进展提供了保证;三是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化科技事业取得较全面的进展。
它带给咱们深刻的历史启发:民族独立是科技进展的前提和基础;科技进展是民族独立和国际地位提高的有力保障;科技的进展与社会政治环境、国家政策关系紧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难点分析】充分熟悉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进展中的作用愈来愈显著。
进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我国90年代乃至跨世纪经济和社会进展提供了壮大驱动力。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材料解析 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材料解析 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b1cfb91f90c69ec3d5bb7589.png)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建立科研机构〔材料一〕第十八条政务院设政治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和下列各部、会、院、署、行,主持各该部门的国家行政事宜……文化教育委员会指导文化部、教育部、卫生部、科学院、新闻总署和出版总署的工作。
为进行工作,各负指导责任的委员会得对其所属各部、会、院、署、行和下级机关,颁发决议和命令,并审查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材料二〕人民政协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特别是其中有关科学工作的各条规定,就是今后我国科学工作的总方针。
概括说来,就是要发展科学的思想以肃清落后的和反动的思想,培养健全的科学人才和国家建设人才,力求学术研究与实际需要的密切配合,使科学能够真正服务于国家的工业、农业、国防建设、保健和人民的文化生活。
──《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国科学院基本任务的指示》(1950年6月14日)【解读】材料一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候,中央就已考虑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统一的科学院作为全国最高科学机构。
1949年7月13日,周恩来在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会议上讲话时宣布:不久的将来必须成立为人民所有的科学院。
他号召科学工作者参加筹划工作。
为此科代会筹委会的计划委员会经过多次讨论,准备了向全国政协会议的提案,建议设立国家科学院,统筹并领导全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事业,使科学、教育与生产密切配合。
提案表达了中国科学界对建立科学院的殷切期望。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前,9月4日,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两个文件草案初稿印发,提请先期到达北平参加会议的各界代表讨论。
《共同纲领》草案第四十三条提出“设立科学院为国家最高的科学机关”;《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把科学院列为组成政务院的政府部门。
【历史】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历史】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6296941490c69ec3d5bb7539.png)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概念 1、“两弹一星”
(2)原子弹的研制与和平利用 (3)1967年,我国又研制成功氢弹 (4)导弹的研制成功: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 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 弹试验成功。1967年10月,我 国发射的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 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袁隆平简介 2004 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 2 、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培育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 1964年发现天然杂交水稻,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 袁隆平(1930.9— ): 新品种——南优2号。2001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 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 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 3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人类的主要贡献: 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 父”、“当代神农”、“米神” 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不仅大大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等。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提高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 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 性饥饿问题。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 山麓安江农校教书。1960年, 誉。 罕见的人祸天灾降临中国。大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线索
古代 辉煌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 的文化,世界领先
近代 落后
◆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 振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 制定了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从此,中 国人民开始了科技振兴的伟大历程
高中历史必修3 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
![高中历史必修3 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https://img.taocdn.com/s3/m/37aa1905cc17552707220850.png)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 星 “东方红一号”
从时事热点导入
1.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前提)
2.对科技发展的正确决策(保证) 1956年,制订了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1963年,制订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1986年.“863”计划 星火计划 3.吸收人类文明成就,并在创新中求发展; 4.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精神与无私奉献
三.重大科技成就的影响
《饥饿的女孩》 (摄影者是1994年 普利策奖得主、南 非摄影家凯文· 卡特。 画面没有一点悦目 之处,干枯的土地, 一个奄奄一息的孩 子,一只紧盯着这 个孩子、急不可耐 要扑向“猎物”的 兀鹰。)
面对饥饿怎么办?
粮食问题对中国及其世界的影响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04 年8日发表的《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 告》中指出,全球有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 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 死亡,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和 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1963年,制订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部署了导弹、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试验, 人造卫星的研制。
“863”计划
1986年通过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纲要》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 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坚持“有 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生物技术、 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 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领域15个主题 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组织一 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希望通过15年的努 力,力争达到目标。
历史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新人教版必修3)1
![历史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新人教版必修3)1](https://img.taocdn.com/s3/m/96bfe5a1dd88d0d233d46a8c.png)
一、回顾成就
领域 国防技术
成就
时间
载人航天 生物技术 计算机技术
地位
一、回顾成就
成就 国防技术 原子弹
导弹 人造卫星 神州五号 载人航天 神州六号 人工合成 生物技术 牛胰岛素 杂交水稻 计算机技术 银河-I号
时间 1964年
20世纪60年代
1970年 2003年 2005年 1965年
2、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 的环境。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 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 不断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2、计算机技术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出现在哪个国家? 它的发明与第几次科技革命相关? 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至2002年,“神舟”
号飞船先后四次成功进行无
人飞行试验。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
五号飞船载着杨利伟飞入太
空并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
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 “神舟”六号载着聂海胜、费俊龙成
功升空并安返回。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实现中国人的
4、生物技术的发展 (1)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他是新中国第一代 大学生,他是一个 真正的耕耘者。他 毕生的梦想就是让 所有人远离饥饿。 他被誉为“杂交水 稻之父”。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 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 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 乘凉……”
材料1:20 世纪中期以后,以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电子计 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科学技术 飞速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 的浪潮,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 ,取得“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 术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Word版含解析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eff5fb50e2524de4187e17.png)
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反映的是1964年我国的一项重大科技成就。
这一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C.成功试验导弹核武器D.成功发送人造地球卫星【答案】A2.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文中认为,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维护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
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
这说明科学技术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D.对人类的贡献超过了政治经济影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发展的意义。
根据材料中“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维护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可知,科学技术对世界的和平的维护远远超过了其现实的意义,故C项正确;A项与世界和平不符,故A项错误;科技发展并非是经济崛起的保护伞,故B项错误;D 项夸大了科技的作用且与材料中科技发展的作用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C。
3.某年7月,周恩来总理连续4次召集有关人员,对热衷于闹派性的人进行了耐心说服和严厉批评。
“大家往天上看看吧,那里星光灿烂,但还没有一颗是我们中国的……我们再这样闹下去,是闹不上去的。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闹派性”指建立生产合作社B.“星光灿烂”指美苏核战争威胁C.材料所述发生在“文革”时期D.2003年实现了“有一颗是我们中国的”【答案】C4.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
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
”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答案】B【解析】题干中时间“1970年”是解题关键。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故A项错误。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作业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作业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e5760359eef8c75fbfb3a3.png)
课后训练基础巩固1.观察下图,对其反映的事件评价不正确的是()A.主要目的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B.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C.增强了中国的现代化国防D.实践了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2.《纽约时报》评论:“中国的航天计划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这一评论最可能是针对中国()A.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B.完成“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行C.试射远程导弹D.研制出大功率运载火箭3.有人说:“中国农业的发展,靠的是两平(邓小平、袁隆平)。
”这句话说明()A.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B.邓小平、袁隆平重视农业C.行政领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D.杰出人物有时能决定历史的发展4.关于新中国在生物技术方面成就的评述,正确的是()①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②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工程研究③利用基因工程改良植物品种方面居于世界前列④在人类克隆技术方面居于世界前列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5.“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A.钱学森B.华罗庚C.李四光D.袁隆平6.几百年来,探索合成蛋白质成了自然科学中的一个“神秘领域”。
我国首次成功闯进“这个神秘领域”的时间是()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7.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生物学领域曾取得领先地位。
它是()A.依靠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B.依靠基因技术合成牛胰岛素C.依靠杂交技术合成牛胰岛素D.依靠克隆技术合成牛胰岛素8.下图是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
这是我国战略高技术和大型基础科技装备研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
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是()A.“银河—Ⅰ号”B.“嫦娥一号”C.“银河—Ⅱ号”D.“东方红一号”能力提升9.下列有关袁隆平的说法,正确的是()A.袁隆平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水稻杂交的科学家B.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研究水稻高产育种技术C.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D.杂交水稻解决了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10.某教材在世界高科技与中国科技成就两课中均有“神舟5号”的表述,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A.中国航天技术特殊,与世界无法对照B.中国已成为世界科技与经济大国C.中国航天技术远远超过欧洲和日本D.中国的航天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11.阅读下列材料:要有原子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加强作业第十九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加强作业第十九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21501cc1c708a1294a4417.png)
第十九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毛泽东在1958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原子弹,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
那么好,我们就搞一点。
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10年工夫完全可能。
”毛泽东提出搞一点原子弹的直接的国际因素是()A.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的提出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C.美苏等国家对原子弹的垄断D.社会主艾改造基本完成2.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风趣地用手比划着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
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毛泽东提出“搞一点原子弹”的直接的国际因素是()A.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的提出B.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C.美苏等国垄断原子弹D.社会主艾改造基本完成3.“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 最是风流……”上述评论中的"他”是()A.钱学森B.邓小平C.华罗庚D.袁隆平4•纪录片《东方巨响》,真实地表现了我党三代领导人对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倾注的心血,真切反映了“两弹一星”的成功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下列科技成就与原子弹研制成功属于同一年代的是()A.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B.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C.“南优2号”选育成功D.“银河一I号”计算机研制成功5.1965年,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了卫星十年发展规划,其中有一条:1969或1970 年发射首颗人造卫星,卫星上天E 10年发射飞船。
该规划的主要成果是()A."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B.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C.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D.首颗近程导弹试验成功6•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苏联局势时,得知一中国消息,感慨地说'‘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同时表示了美国保卫自己和盟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比决心。
2019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测)新人教版必修3
![2019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测)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e39ea535e87101f69f319508.png)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选择题:1.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多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的创举。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一五”期间我国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③“文革”期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④涌现出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答案】D2.“中国人进入太空——人类对宇宙的激情再次燃起”,2003年法新社记者理查德•英厄姆在报道中用了这样的标题。
你认为这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2.【答案】B【解析】“中国人进入太空”的关键词及时间“2003年”,提示了应该是对“神舟”五号的评价。
所以答案为B 项。
3.1965年,某报刊发表评论:“它的实现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这是指: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B.人类基因的研究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南优2号杂交水稻3.【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65年”“人工合成蛋白质”,由此判断是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4.2011年7月28日,中国“蛟龙”下潜深度达到5 188米,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五个掌握3 500米以上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2012年6月27日,中国“蛟龙”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 062米。
这说明:A.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 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C.深海探测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4.【答案】B5.“这颗‘炸弹’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武器,而不是一个军事武器,它将使中国获得一个核国家的形象和在亚洲增加威信。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有力打击了美苏的核讹诈 B.中国从此迈入了核国家的行列C.中国提高了在亚洲的影响力 D.世界政治格局平衡因此被打破5.【答案】D【解析】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有力打击了美苏的核讹诈,从此迈入了核国家的行列、提高了在亚洲的影响力,但并没有打破世界两极格局,故选D项。
专题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2019年高考历史精细复习(人教版必修3)Word版含解析
![专题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2019年高考历史精细复习(人教版必修3)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09810b58fb770bf78a5573.png)
【时空观念】(1)时间背景:(2)阶段特征:①过渡时期【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一五计划;一边倒;②探索时期【1956—1966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三面红旗;八字方针;国民经济的恢复;③文革时期【1966—1976年】:左的错误;阶级斗争为刚;社会的动乱;文化浩劫;④徘徊时期【1976—1978年】:经济徘徊;两个凡是;文化改革;⑤改革开放时期(1978—今天):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方位外交。
(3)人物简史:【参考答案】【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历史解释】(1)思想派别:现代中国物理学、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生物技术;(2)核心考点: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3. 下表反映了我国1993—1997年GDP数据及相关要素的贡献率1%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A. 劳动密集型产业已被取代B. 外向型经济主导地位确立C. 国民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D. 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答案】C4. 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称:“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
”之后,“粮食卫星”从亩产数千斤一下子窜升到了数万斤。
钱学森的科普文章:A. 直接导致了农业“浮夸风”B. 为“大跃进”提供科学依据C. 体现了科学家虚伪的一面D. 是当时社会政治风气的产物【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1958年6月12日”,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其背景应该是“大跃进”,再结合“从亩产数千斤一下子窜升到了数万斤”等信息可得出钱学森的科普文章受到当时社会政治风气的影响,D项正确。
高中历史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练)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练)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405cc9f47cd184254a353540.png)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选择题1. 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的一篇文章认为美国的战略过时了,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
这是因为中国A. 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B .试爆了第一颗氢弹C.发射了 "东方红一号” D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答案】A【解析】倒&材糾竹除年5月p仲国在尖輪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业迫使类国修改它的全球战ar 并结合所学可短这是1期年中国第一?帀原子弹的试爆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檢墜断,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邑故A项正确$ E项罡1时年.排赊j QI页罡四70年.扌D项£1972年』HHfec点睛:关键信息“ 1965年5月”、“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
2. 1956年《1956 —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正式颁布,其内容是按照可能和需要,把世界科学的最先进的成就尽可能迅速地介绍到我国的科学部门、国防部门、生产部门和教育部门中来,把我国科学界最短缺而又是国家建设所最急需的门类尽可能迅速地补足起来,使12年后,我国这些门类的科学和技术水平可以接近苏联和其他世界大国。
”这一规划A. 是“大跃进”运动在科教领域的产物B. 表明国家重点发展同防科技的主要宗旨C. 与国家科技教育实际存在若一定差距D. 反映了科技教育落后局面下追赶的愿景【答案】D【解析】材料“ 1956年”“使12年后,我国这些门类的科学和技术水平可以接近苏联和其他世界大国”反映了建国初期,科技教育落后局面下追赶的愿景,故D项与事实相符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大跃进”运动是在1958年才开始的,故排除A项;材料中把科技、国防、生产、教育均列入其中,而且都要“迅速地补足”,并没有突出国防科技,故排除B项;规划充分考虑到国家的实际,并提出了追赶要求,故C项说法不正确,排除。
点睛:“1956年”“使12年后,我国这些门类的科学和技术水平可以接近苏联和其他世界大国”是解题的关键。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dfb37b0131126edb6f1a10eb.png)
B 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和美苏争霸,世界局 势日趋紧张。
意义 A 冲破了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B 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 C 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环境
果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前提 (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 保证 (3)、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 奉献。
(4)、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
1 1776---1840 2 1870---19世纪末20世纪初 3 1945---今
水稻产量提高的原因 A 科技是根本 B 政策是保障
意义 A 杂交水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大成就,被誉为“第 二次绿色革命”。 B 杂交水稻增产明显 ,比常规稻增产20%以上 C 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D 在世界范围推广,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983年,成功研制出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 算机银河Ⅰ号 1993年,研制成功每秒运算速度上十亿次的计 算机银河Ⅲ号,表明我国的计算机研制技术已 经居于世界前列。
“文革”时期,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错误路线的干
扰,坚持科学探索,取得的成就包括
()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②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
杂交水稻品种 ③“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诞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银河1号
银河Ⅱ号
银河Ⅲ号
在生物技术方面,我国于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 素,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
历史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历史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c340e01f5a8102d276a22f57.png)
外国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夏商周青铜时代王 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世官制(贵族政治);统治者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远古时期
尧舜禹实行禅让制
夏:公元前2070年 禹建立夏朝,夏启开始王位世袭制
汤建立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结合; 商:公元前1600年
甲骨文
西周:公元前1046 分封制,宗法制;青铜时代;井田制,工商食
年
官;礼乐制,学在官府;甲骨文;金文
中国
外国
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县制 出现;铁犁牛耕开始出现并逐步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城邦 推广;出现冶铁(春秋晚期);前 (前8世纪——前338年)出现; 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井 公元前6世纪初~公元前594年, 春秋时期: 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前594- 梭伦改革; (公元前770~公 1956年)兴起;前594~2006年,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 元前476年) 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收宣告 (前509~前27)建立; 结束,农民告别种田缴纳“皇粮 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 国税”的历史;老子、孔子、孙 改革 子、管子;《诗经》;私学兴起
(春秋孔子编订)和《楚辞》纪, 欧洲人文主义起源;
分别奠定中国古代现实主义 公元前338年 马其顿王国征服希腊,
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
希腊城邦制度开始衰落
中国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1 ~公元589
外国
秦朝:(公元前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郡县制推行至
221~公元前206 全国,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皇帝制、三公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B.细胞学说的提出 C.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高中历史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案含解析人教版必修3.doc
![高中历史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案含解析人教版必修3.doc](https://img.taocdn.com/s3/m/af341d98941ea76e59fa0428.png)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知识点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两弹一星”(1)决策: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果断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2)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3)概况①原子能技术:1964年,中国第一颗①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②导弹技术: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③1970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2.载人航天(1)决策: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这是中国在世纪之交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2)概况:2003年10月15日,“神舟”号飞船载着宇航员③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新中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中国研制原子弹是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垄断、核威胁,增强国防力量。
知识点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背景:中国有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产量关乎国计民生。
2.概况(1)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④南优2号。
(2)2001年,袁隆平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3)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
3.意义: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知识点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20世纪⑤5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2)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⑥银河—Ⅰ号”。
2.生物技术发展(1)1965年,人工合成⑦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选择题
2019年题组(无)
2018年题组
(2018·江苏单科·13)《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
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四个选项内容都属于我国独立自主研发取得的成就的科技成就,但其中属于改革开放时期取得的成就是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B项正确。
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于1970年;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由此可知A、C、D三项内容都属于改革开放前的成就,排除。
【答案】B
2017年题组(备注:无)
2016年题组
1.(2016·浙江文综·19)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
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
”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 A.20 世纪40 年代B.20 世纪50 年代
C.20 世纪60年代D.20 世纪70 年代
【考点】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
【解析】1949年新中国建立,振兴科技的艰难历程才开始,除地质学、生物学和气象
学外,其他学科的科研几乎一片空白,故A项错误;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中国开始迈入原子能时代,故B项正确;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和1967年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我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这已经不是“开始”了,故C 项错误;如上,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中国开始迈入原子能时代,即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不是20世纪70年代,故D项错误。
【答案】B
2015年题组(备注:无)
2014年题组
1.(2014·浙江文综·14)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王安石变法;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解析】由①中的“选举”“新军”可知应为辛亥革命前后,湖北新军发动武昌起义和临时约法确立选举原则的史实,故应为民国时期的浙江地方志;由②中的“禁军”即可知此应为宋朝的浙江地方志;由③中的“本路蒙古学”即可知此应为元朝的浙江地方志;
由④的目录可知此时的政府注重科技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应为当代浙江的地方志,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2015·北京文综·41)(节选)(10分)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世界发展方向。
1962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美国随即提出阿波罗登月计划。
1962年,在西雅图举办了主题为“太空时代的人类生活”的博览会。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国际政治背景;(4分)列举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取得的航天成就。
(6分)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的兴起与发展;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解析】第一小问背景,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展开冷战争霸;随着加加林成为第一个太空人,美国也提出了登月计划,说明两国之间开展军备竞赛,把人类推进到“太空时代”。
第二小问成就,注意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以列举1970年的人造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探月工程;宇宙空间站等。
【答案】背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太空军备竞赛。
(4分)
成就:人造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探月工程;宇宙空间站。
(答出三项即可)(6分)。